华科dian团队联创团队影响学习吗?

>> 当前位置: >
>>>>>>>>> txt start <<<<<<<<<
联创团队十周年庆典举行
作者:&&&发布时间:&&&点击率:1994&&&编辑:系统管理员
&&& 6月17日,在八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青年创新论坛暨联创团队十周年庆典。校领导李培根、林萍华、欧阳康、张晋、邵新宇出席了本次庆典活动,青年创新创业公益平台曾纳、武汉开目佰钧成软件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耿标作为业界嘉宾出席活动。
&&& 嘉宾们参观了以联创团队10年历程制作的“成长、创新、超越”主题展板。“联众人之智,创非凡之事”,10年前,为顺应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的潮流,一群怀揣激情与创业梦想的华中大学子,怀着Teamwork和Creation的信念,联创团队诞生了。
  成长篇、创新篇、超越篇3段视频呈现了10年来联创团队走过的点点滴滴:从大中华高校IT资讯科技大赛团体第二名,到囊括微软创新杯IT项目中国赛区前5名,再到2007年微软创新杯IT项目全球第一,联创团队走在了校园创新团队的先锋行列。随后,团队老队员积极投身创业浪潮,从百思极致科技有限公司、百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到广州岸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3个创业公司的孵化,圆了团队成立时的创业梦想。10年的奋斗与发展,团队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毕业生,有留美博士、新加坡的投行顾问、微软的高级工程师,更有Autodesk、腾讯、趋势、金山、华为、盛大、搜狐、淘宝等知名公司的明日之星。
&&& 校长李培根在致词中高度赞扬了团队10年发展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创业成果。同时,他对团队发展提出了3点建议。第一,比赛不应是创新团队的最终目的,要立足于人才培养,通过参与国际国内科技大赛,培养队员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二,要永远不忘将人文情怀的养成与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要对社会有所贡献。第三,希望在未来若干年后形成“华中大产业”集聚效应,在学校深度融入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希望学校教师、在校学生,还希望毕业校友也能够在其中作出贡献。联创团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成为其中的一股生力军。
&&& 耿标和曾纳作为业界代表先后致词。耿标建议工科生要加强在团队管理和资金运作方面的技能,创业要懂得将擅长做市场的、懂管理的和会管钱的这三种人结合起来开展合作,同时要有把握未来最重要的市场的眼光。作为近5年来联创成长的见证者之一,曾纳高兴地看到联创团队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中国学生的风采,她也希望像联创团队这样的自主创新团队在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发挥力量。
&&& 联创团队创始人之一刘铁峰、现任队长邱卫超先后发言,对10年来给予联创团队无私帮助的领导和老师们致以深深的谢意,作为身在其中的队员,他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发轫于20个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浪潮的联创团队,经过10年拼搏,现已站到一个新的起点上,应在接下来的10年紧紧抓住手机互联网兴起的机遇,创造新的辉煌。
&&& 庆典中,联创团队老队员及3个创业公司捐款10万元,耿标捐款2万元,设立启明学院联创技术创新基金,以鼓励和支持更多有激情、肯奋斗的青年学子走上创新创业之路。
  百纳信息CEO杨永智、CTO刘铁锋,百思极致COO李玮,岸腾信息CEO陈志峰等联创老队员,以及全校各职能部门、各院系的负责人和学校其他创新团队的代表也参加了庆典。
>>>>>>>>> txt end <<<<<<<<<
&&相关新闻视频: 华中科技大学联创团队招新流程
分享给好友
您需要先安装&,才能下载视频哦
用优酷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华中科技大学联创团队招新流程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联创团队招新流程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相关热词搜索
【】【】【】【】【】
&&关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关信息
&&国内资讯【点击次数排列】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华中科技大学联创团队给我们的启示
华中科技大学联创团队(Unique Studio),创建于2000年6月,是以Teamwork和Creation为团队核心精神的民间学生团队。自成立以来,吸纳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软件学院等多个院系、组成多元文化的精英人才团队。联创建立的是一个精英学生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激发无限的潜力,引领无限的创意,共同创造团队和个人的未来。联创团队多年的发展积累了独特的文化和运作机制,同时跟踪技术发展的最前沿,使得联创团队在华中科技大学乃至全国高校独树一帜。
他们的成绩:
2003年8月大中华高校资讯科技大赛 团体第二名,个人赛第一和第三名,囊括45%以上的优秀奖两岸四地大学生参加 &&& 2004年8月 趋势百万程序设计大赛 团体第四名和最佳创新奖参赛队伍涵盖全国大多数知名高校 &&& 2005年8月 微软创新杯2005& Office设计比赛全球第三名;IT大赛囊括中国区前5名 全球90多个国家的17000多名学生参加 &&& 2006年8月 微软创新杯2006& 视频游戏全球第五名;IT大赛全球第八名;算法名列全球前二十全球80多个国家的20000名学生参加 &&& 2007年8月 微软创新杯2007& 软件设计大赛中国区第一名,IT项目全球第一 全球90多个国家的学生参加&2008年8月 微软创新杯2008& 软件设计大赛中国区第一名
他们的文化:&&&&& 宁缺勿滥的用人策略,坚忍不拔的生存毅力,不囿常规的发展思路,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踏实拼搏的工作作风,独立自主的内政外交,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横纵交错的沟通机制。&&&&& 用志趣吸引人;用感情留住人;用技术武装人;用创新发展人;一切以人为本!
他们的目标:&&&&& 短期目标是为那些有潜力,肯于努力,且富有激情的学生构建一个一流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快速的成长,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导其规划大学生活,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长远目标是构建一个平台,让从联创走出去的这些人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整合各自的优势和资源。
他们的特质:&&&&& 对IT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准备以此为职业起点;&&&&& 具备坚强的耐力和毅力,能承受高度压力;&&&&& 具有发展潜力,有强烈的学习和进取欲望;&&&&& 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管理成本低;&&&&& 具有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强烈的创新精神。
文章评论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华科帮”里崛起的IT新星 - 教卫 - 长江商报官方网站
商机 无处不在
长江商报新媒体广告热线:
当前位置: > “华科帮”里崛起的IT新星
“华科帮”里崛起的IT新星
“桌游助手团队”合影,中间为唐路遥&。通讯员&梅强&供图长江商报消息&暑假里,一帮华科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创业在中国IT圈,“华科帮”一直是耀眼的存在——微信之父张小龙、前百度CTO李一男、淘米网CEO汪海兵、海豚浏览器创始人杨永智等。目前,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内活跃着冰岩作坊、联创团队、点团队和新媒体中心等一批学生创新团队。这些团队营造出的科技创新氛围,也影响着华科大学子。这个炎热的暑假里,一些华科大学生团队留校做科技创新,并利用网络平台创业。“桌游助手”微信平台团队团队成员:唐路遥等5人&团体年龄:3个月成果:“桌游助手”微信平台,推出谁是卧底、杀人游戏、狼人游戏推出微信桌游“谁是卧底”&两月获数十万用户高高瘦瘦的唐路遥,本科四年学的是广告学,并一直待在冰岩作坊。去年大学毕业,他去了北京,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当产品经理,月薪8000元。“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是我想做些更有意思的事。”唐路遥说。“今年几个好朋友在餐厅聚会,等着上菜时,大家想能不能先来盘游戏。可当时大家身上只有手机,没有笔和纸牌。”唐路遥说:“这就是我创建‘桌游助手’微信平台的灵感。”“大家平时都会带手机、玩微信,何不建个公众号,分配卡牌和游戏身份呢?”唐路遥开始考虑打造“桌游助手”。想法确定后,唐路遥联系上以前在学校一起做项目的冰岩作坊、新媒体中心的几位伙伴。只花了几天时间,今年4月,“桌游助手”微信平台研发上线。6月,唐路遥辞职回校,团队继续研发产品,陆续推出了“谁是卧底”、“杀人游戏”、“狼人游戏”,“‘谁是卧底’上线两个月,已经有数十万用户,但还没盈利。”暑假里,学校为他们5个男生提供了两间房子。唐路遥说,现在他们每天对着电脑,写代码、编程、测试、推广。目前,“桌游助手”仍依靠微信平台。唐路遥说,团队成员想开发自己的客户端产品,“如果做得好,大家会一直做下去”。“恋爱笔记”团队团队成员:付小龙等6人(4人来自冰岩作坊,2人来自腾讯俱乐部)团体年龄:10个月&成果:“恋爱笔记”软件拿到10万天使投资&“恋爱笔记”月底升级就在唐路遥辞职回校时,另一名“创业者”电子系大三学生付小龙见了著名的天使投资人——曾李青,也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笔投资——10万元。“曾李青来华科找投资项目,我们冰岩作坊成员共同开发的‘恋爱笔记’被相中。”付小龙说。昨日,付小龙和团队成员正在北京参加360应用开发比赛决赛。“参加决赛的只有20个应用开发项目,是从400个项目中挑选出来的。”付小龙说:“比赛10号结束,我们有信心进前三。”据了解,该项比赛第一名能获得80万的投资,第二三名获得30万元。谈到“恋爱笔记”,付小龙说:“新软件诞生有许多不足,很多网友给小龙团队提了建议。我们对软件做了些细节上的优化,如增加草稿箱和消息提示方式,iPhone版的还将内置了输入法,同时解决语音同步、优化内存等技术问题。比赛完后,我们会回到学校,再过半个月,会推出一个升级版‘恋爱笔记’。”“we信水果帮”团队团队成员:黄铁森等5人团体年龄:3个月成果:“we信水果帮”软件升级“水果帮”软件&系统自动“挑水果”这个暑假,华科大电子学院大三学生黄铁森也没回家。今年5月,他和同学吴旋开创了“we信水果帮”,利用微信平台卖水果。(本报曾报道)这个首创软件推出后不久,微信上出现了各种各样模仿他的“帮派”,如“we信水果派”、“wo信蔬菜帮”。希望未来能将生意做大的黄铁森觉得,这些微信的出现,把品牌搞坏了。放暑假后,黄铁森关闭了微信,找来联创团队一位同学帮忙继续研发微信平台。黄铁森说:“现在‘we信水果帮’已经有了自己的模式,系统能自动得出哪些水果好卖,第二天要进多少。送货同学也能通过微信看到订单,批量送货。升级后的版本会在开学后再次上线。”本报记者&黄敏&实习生&马丹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科dian团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