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买文具怎么写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电​子​备​课​,​排​版​都​排​好​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骆昌保)
&&&&&&&&&&&&&&&&&&&&&&&&&
8、《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幻灯图片。
(1) 出示图一: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什么地方?
(2)出示图二: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了什么地方?
2、设计悬念,引出新课。
& 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的呢?它飞到很高的天空后又是怎么想的呢?今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3、出示课题。
(1)板书:9 小鹰学飞
(2)教学生字:鹰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A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做好标记。
B 读第二遍,碰到生字重点拼读。
C 读第三遍,在难读的句子下画上曲线。
D第四遍,标上自然段序号。
(2)引导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不算&& 鼓起劲
(2)检查难读句子。
A 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先引导读好几个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领读全句,最后指名读句子。)
B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百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重点指导停顿)(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B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1、练读生字。
2、练读课文。
&&&&&&&&&&&&&&&&&&&&&&&&&&&&&&&&&&&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跟 (geng&& gen
劲 (jing&& jin )
总 (zong&& zhong
喘 (cuan&& chuan )
顶 (din&& ding
拼 (pin&& ping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二、细读训练
1、学习第1、2自然段。
(1) 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
(2) 指名读第1、2两个自然段。
(3) 理解有关语句。
A 飞到大树上时,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树上面& 已经会飞啦& 不算会飞)
B 小鹰说话时,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高兴、喊、啦)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用高兴、高兴的语气读)指名试读。
C “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飞行的本领还没有完全学会)
老鹰对小鹰这样说是什么目的?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要读出认真、亲切的语气)自由练读
d 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了,老鹰说这不算会飞。
2、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句。
A 小鹰和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山上空&&
真的会飞啦&& 还不算会飞
B 指名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哪两个词要读得重些?为什么?
C 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么想?
指名读老鹰说的话。(“还”有仍然的意思,要重读)
(3)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
(4)小结:它们飞到大山的上空,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说它还没有真的会飞。
A 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板书:更高的地方)
B 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小了)
C 小鹰怎么会飞这么高的?从哪儿可以看出它很刻苦?(“鼓起劲、拼命、急促、喘气”)
D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谦虚了)
E 指导读第5自然段。
“鼓起劲、拼命”要读重些。
“飞呀,飞呀”要读得慢些。
“急促地喘着气”和小鹰说的话要读出艰难的语气;小鹰说的话还要读出试探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F 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看到高空中还有几只鹰在盘旋)
理解“盘旋”。(环绕着飞)
小鹰会想什么?它会怎么去做?
(相机板书:总算会飞了吧& 你往上看)
g 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3、学习第5、6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讨论。
(3)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2)学过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2、用下列词语练习说话。
(1)跟着&&&&&&&&&&&&&
&&&&&&&&&&&&&&&&&&&&&&&&&&&&&&&&&&&&&&&
一、复习检查
1、指读黑板上的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1)引导自学字形。
A 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数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容易错的地方重点记,感到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记。
B 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A 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B 指名说说哪几个地方比较难记。
指:注意右边部分的笔顺。
旋:注意笔顺。
摇:左上角是“士”而不是“土”
算:中间是“目”不是“日”。
2、指导写法。
(1)摇、促、吧、指,左窄右宽。
(2)鼓,左右等宽。
(3)算、总,上中下三部分要写得紧凑。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三、课堂练习
)&&&&&&&&&
)&&&&&&&&&
2、读一读,再抄写。
急促&& 摇摇头
指了指&&&&&&&&&&&&&&&&&&&&&&&&&&&&&&&&&&&&&&&&&&&&&&&&&&&&&&&
(1)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
)会飞啦!”
(2)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
)会飞啦!”
(3)小鹰(&&
)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
)……会飞了吧!”
小鹰只好(&&
),跟着老鹰(&
)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
),大山也变得(&& )。
&&&&&&&&&&&&&&&&&&&&&&
9、《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过程
&&&&&&&&&&&&&&&&&&&&&&&&&&&&
&&&&&&&&&&&&&&&&&&&&&&&&&&&&&&&&&&&&&&
 (一)复习词语
   长期 展翅 一级一级 善跑 一双 失望 吸气
    台阶 喝水 累了 歇一会儿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青蛙怎样才能看到海?
  2、这对青蛙来说容易吗?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
  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3、读了这两句话,你还知道了什么?
  4、指导感情朗读
 学习第4~11段
 1、学习第4~9自然段
 (1)同桌合作读4~9自然段。
 (2)指名朗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变化,明确他们说话语气的不同。
 (3)师添问引读,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在松鼠关爱下心情从“失望——兴奋——有信心”的变化过程。
 (4)指名分角色朗读,再次深入体会。
 2、学习第10自然段
  (1)课中律动:学生做青蛙往前跳的动作,体会青蛙上山的艰难。
  (2)在体验中感受青蛙登山的辛苦,同时启发想象上山过程中还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
  (3)品读第10自然段,体会“一级一级”“不知不觉”在句子中的意思。
 2、学习第11自然段
  (1)出示大海的画面,说说看到的景象。
  (2)感情练读第11自然段,体会青蛙心情的欢畅。
  (3)想象练说: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青蛙和松鼠会说些什么?
三、拓展积累
  1、小小的蚂蚁、爬得慢吞吞的蜗牛和乌龟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羡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请你想一句话,送给你喜欢的小动物。
 2、总结出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图画(山、白云、青蛙、苍鹰)
 教学过程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蛙看海》这个故事。
二、学习1-3小节。
1、(贴青蛙图片)看,这只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猜猜看,它在想什么
2、是啊,青蛙是多么渴望能看到大海啊!这时一只苍鹰飞来,为青蛙指明了方向。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认真读一读(1、2、3)三个小节,边读边想象他们说话的样儿。
     学生自由练习读。
3、他们说了些什么?我想请两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谁来读苍鹰的话?青蛙的话谁想读其余的小朋友边听边想青蛙怎样才能看到海呢
4、指名回答青蛙要怎样才能看到海呢?小朋友们想象一下,那会是一座怎样的山师随机在黑板上简笔画。
   现在老师就是青蛙,你是苍鹰,请你将那座山指给我看看。指导、评议。
 5、青蛙看了看这座山,忍不住——引说:吸了口凉气。学生回答后出示第二小节
  “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用红色显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1)小朋友,“吸了口凉气”是什么样儿学生表演,请演得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做给大家看看。
(2)青蛙为什么吸了口凉气啊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高山、白云”:小朋友看,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比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要高几十倍呢。瞧,这座山已经冲入了云层,就连白云呀,也漂浮在半山腰了。老师不由得想到了首诗----引说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登这么高的山,对于青蛙来说,实在是太难了,难怪它要——(引说)吸了口凉气呢
(3)那青蛙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6、小朋友,青蛙能不能不登上这座山去看海?我们来听听,苍鹰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三、学习4-12小节。
  1、过渡青蛙一心想要去看海,可是这座山又高又陡,青蛙既没有一双——(引说)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哎,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了,青蛙是多么——指名回答。是啊,它非常伤心、难受、失望,都快要哭了
  2、就在这时,一只小松鼠跳出来(贴小松鼠的图片),帮助、鼓励它,和它一起登上了山顶,看(播放课件)。
  3、青蛙登上山顶的过程,课文的4-11小节写得非常精彩,我们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我们刚才看到的情景,你会读得更好。
  学生自由练习读。
  4、指名分角色读青蛙是怎样登上山顶的呢这次我想请三个小朋友来读给大家听。
  (1)读“你想看海吗”时,师呀,这只松鼠真热情,你再说一次。
  (2)“是啊,……我上不去。”师青蛙,你说这句话时,是什么心情再试试。
  (3)“这有什么难的”师青蛙,你还像刚才那样失望吗?现在怎么样学生一起来说说。
 5、还有谁想来试一试吗同桌练习读。
 6、现在我就是松鼠,(老师戴上头饰),哪只小青蛙想上来
  (1)指名一人跟老师配合表演,一直演到一级一级地往上跳。这时老师说:小朋友们,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一级一级地往上跳。(配乐,师一级,两级,三级,四级……,继续跳,不要停,看,快要到山顶了。)
 (2)音乐停,老师喘着气说真是累坏了,小朋友,我们在平地上才跳了这么几下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青蛙登这么高的山,(手势)会怎么样
 (3)是啊,青蛙就更累,更辛苦了,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出示句子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
  ①指名读。
  ②小朋友想一想青蛙渴成什么样儿了?累成什么样儿了
  老师用动作和语言提示学生想象练说跳啊跳啊,它口干了,喉咙口就像有一把火在燃烧,它……跳了几级,它的腿又酸又疼,它……跳啊跳啊,它的手脚磨破了皮,鲜血直往下流,它……忽然它一不小心跌倒了……跳啊跳啊,它累得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它……
 ③我相信有了刚才的体会,这句话你们会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7、小朋友,既然青蛙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我们就劝劝它,回去吧,不爬高山了,不去看大海了,回去吧
 为什么呀
8、那好,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去看大海吧,快看(老师演示),青蛙离山顶越来越近了,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5、4、3、2、1……
⑥让我们一起来开心地宣布(出示句子,学生读)
  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同时黑板画大海)
9、小青蛙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四、总结延伸。
 1、提升小朋友们,青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登,终于成功地到达了山顶看见了大海,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这真是——(指名说)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在练习3里面学过了一句古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延伸有一只乌龟,长期生活在小河边,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非常羡慕,也想去看看,可是它一想到路途中会遇到那么多困难,有点退缩了。小青蛙们,请你想一句话来鼓励鼓励它,好吗
 3、总结小朋友们,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也会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希望你们也能像青蛙那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第三课时
  1、继续指导书写剩下的生字,要写得正确、美观。
  2、复习巩固生字词,学会正确运用。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听写生字、词语。
  教学准备看拼音写词语练习纸。
一、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复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卡片,组词语。
   2、指名书空“登、善、展”。
  三、书写生字。
   1、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吸、级----右边都是先写横折折撇
     双----双胞胎差不多,左边是点右边是捺
     喝----右下竖折的竖要伸展到框外
   2、指导学生观察“苍、失”的字形特点,自由练写。
  四、课堂练习。
   1、比一比,组词语。
     苍()夫()喝()极()
     枪()失()渴()级()
   2、看拼音写词语。
     苍天 苍老 白发苍苍 登山 登高远望 一双手
     善良 善于 双目失明 消失 大吃大喝 开展
     展现 呼吸 能歌善舞 伸展 一级台阶 阶级
     草丛 凉气 不知不觉 失望 举世无双 善跑
     与人为善  一步登天 到达
&&&&&&&&&&&&&&&&&&&&&&&&&&&
10、《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1、知识掌握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2)、理解本课新词:找碴儿、争辩、龇等学会生字:喝、弄、冲、争、反、扑。
  2、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因果推理的方法。
   2)、拓展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以狼的三次借口为线,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语感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体会狼和小羊不同的态度。
  4、德育目标: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懂得对待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
  难点:理解词句,朗读到位,学会读书方法。
  教具:课件
  学时:2课时
               &&&&&&&
  一、揭题:
    课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2个小动物,你喜欢谁?这节课我们学习关于它的童话。
  二、初读,了解课文大意。
   1、要求学生看汉字轻声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2、分自然段,标出。
   3、找6个人,开火车式读。思: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同时课件演示。回答: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读2——6自然段,想想狼和小羊有几次对话,用笔画出。
   3、看第一次对话课件演示,指名回答:是第几自然段?
    师:狼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它吃掉。狼想吃小羊,它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里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
    师:对!狼非常想吃小羊。谁能把“非常”换成别的词?就是说,还可以说成狼怎样想吃小羊?
    师:狼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看看课件,说一说。
    师: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课文前面说,小羊是在溪边喝水,他根本没做得罪狼的事。那狼怎么吃小羊呢?
    师:什么叫找碴儿?
    师: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师:说得对。故意找碴就是有意地找毛病,存心编造理由。这说明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要读出故意找碴儿的语气。
    师:“你安的什么心?”这一句里的“安”是什么意思?
    师:安的什么心,还可以说是打的什么主意,常指不好的念头、想法。这句话是狼责问小羊的什么主意,坏的什么想法。读时要用责问的口气。谁再读读狼说的话。
    师: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
    师:小羊说的第一句话是个反问句。谁能不用反问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师:(指图讲“上游”一词后)这句话说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谁来指着图(即小溪图)说说?
    师:小羊共说了两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很有力地把狼找的碴儿驳倒,然后讲自己的根据,理由十分充足。看看小羊讲理时心情怎样,态度怎样。
    师:谁用“温和”的态度和口气读读小羊说的话?
    师:对,读时声音要低些,速度要慢些。女同学试试。
   4、看第二次对话,课件演示。问:是第几自然段。
    小组学习:分提问小组、分析小组、解答小组,然后汇报。
   5、学习第6自然段。自学课文。学习方法:表演法、作比较、查资料辅助法、朗读感受法。
   6、伴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四、看板书总结全文。
               &&&&&&&&&&
  一、导入复习
   1、继续学习第23课,重要讲了狼和小羊的一件事。自由读,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一些词语:
     喝水 弄脏 气冲冲 争辩 反正 扑去 这些词中有今天学的6个生字,指名读一读。(课件:6个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学“喝”
    ①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怎样写漂亮?
   2、学“争”
    ①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怎么写漂亮?
   3、剩下“弄、冲、反、扑”按上面两点同小伙伴学一学,说一说。
板书设计:
               10 狼和小羊
          狼           小羊
         找碴儿:弄脏水温和   :您站在上游
         气冲冲:说坏话喊道   :我没生下来
         大声嚷:反正都一样……
         (凶残)         (善良)
  教学步骤:
 采取:让学生当小老师,奖励等方法。
&&&&&&&&&&&&&&&&&&&&&&&&
11、《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就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和朗读狐狸对乌鸦三次说的话。
 2.理解课文的寓意。
 3.学会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
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过狐狸的一些故事吗?谁知道狐狸的本性是什么样的?(狡猾)你们见过乌鸦吗?它和别的鸟,如黄鹂、孔雀、百灵鸟相比,它的羽毛漂亮吗?它的叫声好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看看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带生字的词语,看拼音多读两遍。)
  1.检查自学情况。读下面句子,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1)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个窝(wō),狐狸住在大树底下的洞(d&ng)里。
  (2)狐狸对乌鸦说:“您的羽(yǔ)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ch&)多了,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jǔ))吧!”
  (3)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唱起歌来。哇(w&)……她刚一张嘴,肉(r&u)就掉(di&o)下来了。
  2.抽读生字、生词卡片。(先带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指导学生学会生字词。
  窝洞羽毛差多了
  肉哇几句掉下来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讲了一只狐狸骗取了乌鸦嘴里一片肉的故事。)
    &&&&&&&&&&&&&&&&&&&&&
 &&&&&&&&&&&
  一、导语:狐狸是怎样骗到乌鸦嘴里的这片肉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分段读讲课文,重点理解乌鸦上当受骗的经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段有几句话?从这里你知道什么?(两句话。知道乌鸦住在树上的窝里,狐狸住在树下的洞里。他们是邻居,彼此是了解的。)
  2.默读课文2—3自然段。
  思考:乌鸦与狐狸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找出最能说明原因的句子。(乌鸦找到一片肉,高兴地站在树枝上,狐狸见了直流口水,想吃这片肉。点拨“直流”的意思。)
  3.重点讲读4—7自然段。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思考:
  (1)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每次都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2)乌鸦每次听了狐狸的话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反应?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点拨,结合看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狐狸“想了想”,它想什么呢?(狐狸暗暗打主意,想鬼点子,让乌鸦张口把肉掉下来。)
  狐狸对乌鸦说了三次话:
  第一次:“笑着”是装出一副笑脸,“您”是“你”的尊称,为的是讨好乌鸦。
  第二次:称“亲爱的乌鸦”、问孩子好,表示亲近、关心,再次讨好乌鸦。
  第三次:“羽毛漂亮”、“嗓子好“,会唱歌,为了奉承,别有用心地吹捧——使乌鸦张口。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
  第一次:“不作声”,觉得狐狸的话虽然好听,但嘴里有肉不便回答。
  第二次:“看了一眼,还是不作声”,乌鸦有点动心了,但还是怕丢了肉,还有所警惕。
  第三次:得意极了,高兴得把一切都忘了,也忘了嘴里的肉,结果乌鸦受骗了,狐狸的骗局得逞。
  4.朗读指导:结合教师上述点拨之处,理解课文,体会狐狸和乌鸦各自的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狐狸:第一次,尊敬、问候的语气。(讨好)
  第二次,亲近、关切的语气。(献媚)
  第三次,夸奖、赞美的语气。(巴结)
  乌鸦:表现是愿听好话,越听越高兴,读“哇……”时,声音要适当放低、拉长。
             &&&&&&&&&&&&&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同学二人分角色朗读。
  2.全班指名分角色朗读。
  有条件的班级,可带头饰,进行课本剧表演。
  二、理解寓意。思考:
  1.课文中写了一只怎样的狐狸和一只怎样的乌鸦?
  2.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什么道理?(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和一只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乌鸦。懂得别有用心的人做坏事,总要采用狡猾的欺骗手段,花言巧语,阿谀奉称,如果你只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话,就容易失去警惕,受骗上当。)
  三、识记字形。
  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肉:共6笔,和“内”相比较记忆。
  差:半包围结构,和“着”相比较记忆。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2—4题作业,并能感情朗读课文。
  附:板书
        狐狸    ——和——    乌鸦
              
&&&&&&&&&&&&&&&&&&&&&&&&&&&&&&&&&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区别同音字、音近字。
3.认读词语。
3.朗读疑问句,体会它们的表达方式。
4.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
5.熟记成语。
6.朗读背诵训练。
7.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字词句的训练。
难点: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计划:
练习2、3、4抄在小黑板上。(略)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完成书上个练习。
课外:背诵。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教学第一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讲清题目要求。
(1)引导学生看例子,弄清题目意思。
(2)指读例题,区别Q和O。
(1)独立完成3道练习题。
(2)用小黑板出示补充同类型的练习让学生作答。
核对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
弄清题目要求。
出示卡片:厂——场
(1)指名读。
(2)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用组词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弄清“厂”和“场”的意思。
出示词卡:务——物。
(1)指名读。
(2)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物”和“务”的意思。
出示词卡:身——声
(1)指名读。
(2)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声”和“身”的意思。
出示次卡;居——局。
(1)指名读。
(2)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居”和“局”的意思。
&&在本子上练习组词。
(1)检查学生填写情况。
集体读已组成的词,巩固对字形的记忆。
&&&&&&&&&&&&&&&&&&&&&&&&&&&&&&&&&&&&&&&
&一、教学第三题
指名读题,帮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1)指名认读词语。
(2)用小黑板出示:普通——普普通通。通过比较,认识到叠词在形容的程度的不同,有“很普通”的意思。
(1)集体认读,个别认读词语。
(2)进行叠词的扩展练习,让学生说说所学过的或知道的同类叠词。
(3)让学生读准,体会词组表示的意思,也可以说说你所知道的类似结构的词组。
请读得好的同学带读;指出读的不正确的,并进行矫正训练。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指名朗读第一句:小鹰飞得高吗?
比较四个句子,明确它们的意思不一样,了解疑问句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
(1)齐读四个疑问句。
(2)分组朗读。(强调读出疑问句的语气)
(3)同座位相互练习。(读通顺、读流畅、读出语气)
用“开火车”的方法,检查学生读的情况,争取检查到每个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三、教学第5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热、些、想”这3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热”。
A 出示“热”。引导学生观察,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写“热”,上半部分占位大,超越了横中线下半部分则占位小写。
B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红“热”字
C 学生练习描红“热”字。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些、想”。提示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师里要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写字。辅导时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
一、教学第六题
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1) 学生自由读四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 教室范读。
(3) 学生自由读。
(4) 理解四条成语的意思。
学无止境:学习是永远不会到尽头的。
一往无前:勇往直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的、无所畏惧的奋勇前进。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二、教学第七题。
(1)指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一说要求。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名人名言。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结合本组课文帮学生理解名人的名言。
(5)教师再次范读。
(1)练习。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 教学第八题
一、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的话题:买文具。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问题。
二、指导。
1、指导观察图画。回答:
张小雨来到百货商店买文具,他是怎样和售货员阿姨对话的?(可联系自己平常买文具时怎样说怎样做。)
2、引导学生想象阿姨会怎样说怎样做。
3、指导说话。
(1) 指导学生分角色练说,相机指导。(特别要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2) 同座位练说。(可互换角色练习两次,鼓励学生大方自然地练说)
(3) 请表演得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引导学生评议好在哪里,指出不足之处。
(4) 同座位再次练说。
(5) 请班上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同学表演。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年级日记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