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平凡之美丽"这个主题来写一段话,要运用多种什么是修辞手法法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象征的艺术手法。    2.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    1.能在整体感知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    2.能指认并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情感目标    1.让学生了解学习北方抗日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2.对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中华优秀儿女的纵情讴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鄙视、否定。  教学建议    一、思想主题    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二、思路结构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 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 和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 ,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 ,赞美白杨树收尾。    按照这条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三、象征手法的运用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象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歌颂党和人民群众。(组织学生阅读知识短文《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第4自然段。)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必须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具有共同之处。如白杨树力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干,靠紧向上的枝枝叶叶,朴质的皮,以及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正和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相一致,所以用来象征,就非常贴切自然。    四、拟人化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以课文第七段为例,本段通过对白杨树抒情性的评价,把白杨树进一步拟人化了。白杨树和其他树相比,没有婆婆的姿态和屈曲盘旋的虬枝。那么白杨树美不美呢?单就这一点来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似乎对白杨树“抑”了一下,但白杨树却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这就肯定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具有大丈夫的刚健美,这就是扬。作者对白杨树作了抒情性的评价,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的不同,由赞美树到赞美人。    五、排比和反问的运用    本文排比和反问连用,强调和深化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文章第七段,连用四个反问句,构成一组排比。    句法的变化如下: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意思的加深:    反问句一:让人由树联想些什么。    反问句二: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比方农民。    反问句三: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    反问句四: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    以上不难看出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的特点。    六、结尾设疑教学方法建议    激发阅读兴趣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 设宽松乐学的氛围。细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白杨礼赞》一文结尾就可以这样设疑:作者在第七段完成了白杨树形象的刻画,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按理文章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八、九段?这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会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示例    一、预习课文。    1.至少读两遍课文。    2.查词典,做下列作业题。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姗姗( ) 怅然( ) 惴惴不安( ) 谆谆告诫( )    甘霖( ) 祈盼( ) 袅袅婷婷( ) 熠熠夺目( )    B.解释下列各词语。    希冀 枕戈待旦 南辕北辙 瞻前顾后    温馨 相濡以沫 荣辱不惊 踌躇    二、学习新课。    1.检查作业。    2.以“幸福”为话题导入新课。    什么是幸福?我们可以说自己是幸福的吗?    考试成绩很好,那是幸福;有父母的关怀,听了老师的表扬,那是幸福;与同学尽情地玩了一场,那是幸福;看了好风景,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那是幸福……这样说来,我们的生活好像真的不缺少幸福。    作家怎么说呢?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提醒幸福》,说的是她对幸福的理解,今天我们来细细读一读,看我们能不能认同她的看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    方法:互相讨论,老师提示。    提示的内容:    A.作家说人们总是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这种提醒有效没有?    显然,作家说多半没效,这到了第几自然段?应该是到第9自然段。    B.作家说了很多幸福是什么,最后则说要“激情地享受每一天”,举了“春天”时应该怎样?“幸福”时应该怎样。还有那些“所以”打头的段落,当然也是“享受幸福”,更应该放在―起。    理解:将课文简要地分为三大节,1到9自然段为第一节,10到25自然段为第二节,26到最末为第三节。也可以把文章最末一段划出来当第四大节。    四、讨论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的第一节,提出以下问题:    A.“提醒”本来是什么意思?作家说,这个词的后面总是跟着不好的东西,所以有“淡淡的贬义”,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
    理解:“提醒”本来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之意。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比较,会发现作家讲得还真是那么回事,“提醒”确实老跟着不好的东西。    D.作家说的“风暴”与“良宵”各比喻了什么?如果把这种形象化的说法换成直接说理,那又会怎样?    理解:答案可以不求―致,但要理解“良宵”是比喻好的、美的、幸福的东西,“风暴”则恰恰相反。不能想象换了以后成什么样子。我们经常所说的“文采”就在这些地方。    C.朗读第2至第8自然段的内容。    D.请把“提醒”两字在文中的意思说一说,它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    理解:这里的含义不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提醒大家对幸福要珍惜。题目的“提醒”可以用“珍惜”来替换。    五、学习文章的第二大节,围绕下列问题学习。    1.默读这一节课文,寻找作家给“幸福”下的定义与解说,每人至少找出三条。    A.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E.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C.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D.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    E.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F.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在暗淡中降临。
    G.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纸条……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H.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J.幸福有时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    K.苦难的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L.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这句话要用数学知识解说―下。)    2.轻声朗读这些定义与解说,想―想,毕淑敏与张洁对幸福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讨论理解: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中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包含在这些平凡的人事中。因而可以看出,张洁以为的幸福足和平、安宁、生活富足;而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感受。    3.理解这段文字里不容易理解的―些句子。配合作业题的第二题做。    A.第15自然段里的2、3两句怎么理解?    讨论归纳:“感官的享受”即指感觉器官的好的感受,这是人们天生就会的,比如天生能感觉到人体的舒适与否,但是“灵魂的快意”即心灵的快乐,却是要不断地训练自己才能很好地感受到的,怎样进行训练呢?即要能时时发现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美处,同学的一个微笑,老师的一次无声的鼓励,这些都是幸福,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这种幸福,能做到这样就可以“掌握幸福韵律”了,也就能区分什么是“灵魂的快意”,什么“感官的享受”。    B.第18自然段的比喻句。    理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标本”人手理解这个比喻句。    标本是我们见过的东西,五色无香,不生动,不灵活,而未制成标本之前,却是生动、灵活、色香俱全的,作家用“回忆幸福标本”的说法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忽略:在幸福之中时,不知道感受,幸福离我们而去了,却去回味、追寻,念念不忘。    C.第24自然段的“幸福”借了“机遇、友情、成功、团圆……”的衣裙而来,它们却不一定是幸福,甚至可能有“钢铁般的心核”,这些怎么理解?    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    “机遇……”这些东西很多时候确实带来幸福,但许多时候也带来不幸,这就是“钢铁般的内核,是我们不能把握、无法享受的那一部分。再说,难道没有那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幸福吗?显然不是,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发现幸福,所以并不一定要有那些东西才是幸福的,作家也就是这个意思。    六、学习课文的最后一节内容。    设想:少讲多读,在读中感受作家所说的应该如何享受幸福。    要求:注意段落的排比,要读出气势。  扩展资料    一、茅盾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笔名茅盾,生于1896年,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和翻译。1921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并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同年接编《小说月报》,该刊自第12卷第1期,内容大加改革,除发表大量的民主主义、现实主义的学术论文和文艺作品外,并经常介绍世界文学界潮流趋向,讨论中国文学革进的方法,成为中国现代第一个大型文学刊物,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建设有杰出贡献。1923年在上海大学教授小说课,还任教于上海大学等校。1925年8月,与陈云等领导商务印书馆职工罢工,要求承认职工会和改善生活条件,取得基本胜利。年底被选为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代表、执行委员,1926年赴福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国民党中宣部秘书,3月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宣传部部长,北伐时期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后又兼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1927年9月后以茅盾为笔名发表《幻灭》等小说,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上海,与鲁迅一起参加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完成长篇小说《子夜》,由开明书店出版。1936年生活书店出版了他主编的《中国的一日》,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抗战爆发后,应生活书店邀请创办《文艺阵地》杂志, 1938年冬,任新疆大学文学院院长,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到重庆,任文化工作者协会常委,皖南事变后,一度赴香港主编《笔谈》。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回上海主编《文联》,并撰写话剧《清明前后》。1947年到香港任《小说月报》编委,1949年2月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学改造者协会主席。建国后,在周总理建议下出任我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主持日常工作、出访、写评论、扶持文学新人。在政务繁忙之际,他对文学创作仍念念不忘,曾写成反映新时代干部形象的小说《锻炼》等。后又着手撰写一部以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黎明》,作为《子夜》的续集,但未发表。他于1981年去世。发表有《动摇》、《追求》、《文艺阵地》、《虹》、《三人行》、《茅盾散文集》等小说和散文著作。小说《子夜》在建国后曾被拍成电影。    二、写作背景    1938年底,茅盾应朋友之邀赴新疆学院任教。12月20日从香港出发,途经兰州,住了一些时候,第二年3月经哈密到迪化(今乌鲁木齐)。1940年4月离开迪化,经兰州去西安,5月中旬在西安遇见朱总司令。接受朱总司令的邀请,全家同去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参观、访问,到鲁迅艺术学院等处讲学将近5个月。同年10月,茅盾夫妇和董必武同志一起乘八路军军车从延安到达重庆。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敌军将其主要的军事力量投入解放区战场,对我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蒋介石躲上峨嵋山,坐山观虎斗,并且更积极地推行反共政策,继续发动反共高潮,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既要抗日,又要狠狠打击国民党的嚣张气焰。尽管任务是艰巨的,但我军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积极开展斗争,尤其是当时的华北人民,英勇地坚持了敌后斗争,消灭了敌人大批有生力量。茅盾同志在赴新疆的旅途中,北方革命人民那种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使他深受感动。特别是在延安,作家生活在根据地人民群众之中,进一步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体验到根据地人民的幸福生活,广大军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给作家以极大鼓舞,使他看清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萌发了歌颂他们的强烈愿望。他要把自己的感情倾吐给国统区的人民。但他的这种感情的倾吐,在白色恐怖的重庆是受到限制的,于是茅盾写了《白杨礼赞》,用含蓄而委婉的托物寓意手法,来表达他那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火热的感情。他挑选了傲然挺立的白杨树加以颂扬,通过描写“树”的外形(笔直的树干,一律向上的丫枝和叶子),赋于树以“人”的性格和气质(伟岸、正直、朴质、坚强不屈、力争上游),从而使人们理解作者的用意是在于歌颂力挽狂澜、拯救民族于危亡的祖国优秀儿女,给人以抗战必胜的信念,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而对象征国民党反动派的“贵族化的楠木”,则表示公开鄙弃。这样写,使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三、作者书信中谈《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柳尚彭同志:    来信悉。简答如下:    白杨礼赞写作时间大概是1941年,于重庆。赴延安是1940年6月,于西安遇见朱总司令,搭他的车到延安的。    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乃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即赴新疆,离新疆赴延安,又离延安至重庆)以后在重庆写的。    此须  健康!    沈雁冰      日     四、白杨简介    白杨是杨树中的一种,杨柳科,杨属,为阔叶树种中常见高大落叶乔木,别名银白杨,高寒地带植物,由北欧经西伯利亚到我国东北及朝鲜北部都盛产之。材质白细轻软,为造纸优良原料。习惯上将杨树通称之为白杨。全世界杨木约有30多种,杨树分布区域甚广,自北极至北温带大都无不产之。我国发现的杨树约17种。  习题精选  《白杨礼赞》语段阅读测试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甲: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的所有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入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    乙: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选择甲段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甲段文字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杨树外形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段文字中有些地方写白杨树的神美,内在美,请在选文中选出能体现白杨树内在美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段文字中第①句话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乙段文字运用的是________的写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干、枝、叶、皮 3.倔强挺立、努力向上、不折不挠 4.拟人,总写白杨树外形美 5.对比 将白杨树和楠木对比,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鄙弃之情,突出对白杨树的赞美,深化了主题。  《菜园小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作者准确精当的用词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2.了解作者层次分明、有条不紊的介绍事物。    能力目标:    1.学习在记叙中进行描写、抒情、议论,领会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的好处。    2.学会有层次地阅读、描写事物。    情感目标:    1.培养“勤劳动,爱劳动”的好品德。    2.体会“在劳动中产生美,劳动创造美”。  教学建议    一、思想主题    本文记下了延安大生产时期垦地种菜的劳动过程,以及当时人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目的是教育和鼓励人们继续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战胜困难,度过难关。本文的激励和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作者并没有进行简单的空洞的政治说教,而是通过对开地种菜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进行细致的描绘,字里行间流露出感人至深的教育作用,给人以鼓舞的力量。    二、以小见大的写法    本文记叙延安当年生产自救的革命战斗生活,延安大生产运动,彻底粉碎了敌人妄想困死我们的阴谋。在延安的人,在所有抗日根据地的人,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坚持了抗战,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大家在工作、学习、战斗的空隙里种蔬菜”,因为大家把种菜同整个革命战斗的胜利联系在一起,因此就“一亩园十亩田”这么大的劳动量来说,大家不觉得苦,反而认为是乐。吃菜是乐,种菜是乐,积肥是乐(早晚散步时做)等等无一不是乐,一点看不出苦,看不出累,足见延安当时“以苦为乐”的精神。本文正是通过一个菜园小记,反映了这样一种大的精神风貌。    三、记叙、描写与抒情的融合    本文写的是种菜的事,但记叙当中,对菜园概貌的勾画,对菜地与人们劳动情况的介绍,对瓜菜生长与丰收景象的描写等等,都非常生动形象。在记叙与描写中,又寄寓着一种“田园乐趣”,显得自然而亲切,十分感人。如第十段中,作者用动词重叠式“伸伸腰”“擦擦汗”“看看苗”等,流露出一种轻松愉快之情,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质朴而优美的语言    本文语言的质朴,与所表现的生活是相一致的,同时也表现作者质朴的人格和纯熟的语言表达功力。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朴素自然,不矫揉造作。如:“有人侍弄过,算是熟菜地”“用柳罐打水,抬抬手就把菜浇了”“种烟要打杈、掐尖”“不要费太大的劳力”“平房的左右前边河边,……”等等,语言质朴还表现在引用农谚、俗语等方面。    质朴的语言自然也是明朗的,语言的明朗还因为句子多半短小活泼,或长短相间,讲究对称,或叠词运用,形成和谐节奏,浓郁抒情笔调。    五、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建议    比如学《菜园小记》,我引导学生这样想像:先看书,看书之后,在大脑中放映菜园的图像。这图像越来越鲜艳,越来越逼真,越来越大,好像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在我们的脑子里,而是在我们的周围。一行行的果树下面是一片片的菜园,我们就站在菜园里,站在畦垄上,前后左右是嫩绿的菜苗,空气中飘来泥土的芳香,花的芳香,菜的芳香。我问“踩上菜畦了吗?”学生们闭着眼睛,笑眯眯地说:“踩上了!”“闻到土香、花香、菜香了吗?”悟性好的同学可以回忆起过去闻过的土味、花味、菜味。于是便答:“闻到了!”“那么我们开始间苗吧!”于是同学们弯下腰去间苗,一时间课堂上充满了愉快的气氛。同学们在这种身临其境 的想像感知过程中,品尝到了田园乐趣,深深理解了文章的中心。(魏书生)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于叙事写景之中。教学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循其形,入其境,体其情,深入领会文章意境美;深入文本,发挥想像,换位思考,通晓文章的情理,让学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强化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愉悦,加深对散文美的多方位认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一: 以歌曲《南泥湾》及延安军民大生产运动图片导入, 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与情感基调,带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    导语设计二:以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导入: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幅优美的月夜归耕图蕴涵着诗人归隐的自豪与田园的乐趣。那么,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战士们曾经体验到的田园乐趣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吴伯箫和他战友的菜园,一起去感受战士们种菜的乐趣与延安军民的精神风貌。     二、解题     1.介绍写作背景。    2.介绍作者吴伯箫。    三、研习课文     1.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点。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独立感受、发现美点,同时思考: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延安军民怎样的精神面貌?     明确:课文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热爱边区火热的战斗生活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革命精神面貌。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请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并且说说它们美在哪里。     (解说:本文语言质朴、明朗而优美,蕴涵着深厚的感情,轻声朗读可能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情入境,获得丰富的感受。学生在没有教师或录音朗读“干扰”的情况下的阅读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也是“发现”的起点。安排这些活动的意图是让学生自主初步感受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交流阅读感受有利于构建一个生生互动的立体教学网络。)     2.抓住线索,理清课文思路。     (采取“分小组讨论一全班交流一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围绕这条线索写了哪些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文章以菜园为线索,把与菜园有关的事情贯穿起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是文章的引子。由议论“种花好,种菜更好”很自然地引出对延安蓝家坪菜园的回忆。     第二部分(3―6段),写菜园的概貌。     第三部分(7―12段),写种菜的乐趣。     (解说:散文的线索是把全部材料连缀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是作者行文的思路。从线索入手理清思路,往往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3.检查学生对生字难词的掌握情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在叙事、写景中抒发内心感情的?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菜园小记》这篇课文,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作者笔下充满田园乐趣的菜园,一起欣赏菜园的景,了解园中的事,体会文中的情。     二、研习课文     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1)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菜园概貌?作者在文中提到的种菜乐趣体现在哪些方面?重点写了哪些乐趣?     明确:作者抓住菜园是果园又是花园的特点,运用铺陈的手法,先果园,次花园,最后落笔到菜园。作者在文中告诉读者,“种菜的乐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时候”,“施肥,松土,整畦,下种等等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重点写了播种、管理与丰收的乐趣。     (2)合作探究:文中对果园与花园美景的描写以及对延安军民开荒种菜背景的介绍是否偏离了中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小结。     明确:课文关于菜园面貌的描写、开荒种地背景的介绍都表现了延安军民的精神面貌,并没有偏离中心。本文着力写菜园,旁及果园和花园以及开荒种地的大生产背景,粗看似乎有点散,但从整体来看,所有这些都是围绕菜园这条主线来写的。作者极力渲染环境是为了渲染心境。繁茂热闹、花团锦簇的菜园美景既烘托了劳动的乐趣,又表现了艰苦年代里解放区军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第7段中对开荒种菜的描述,介绍了当时大生产运动的背景,这样由点到面,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可见一斑。本文题为“小记”,写的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菜园及自己动手开荒种菜的几件小事与个人的劳动感受,但是作者把它放到当时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中来写,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延安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火热的斗争生活,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写作方法是极其可贵的。     (解说:学生由搜集信息到对有效信息进行判断、分析、作出结论。这种思维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一定的刺激性,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     2.品读课文,鉴赏文中的意境美与情感美,学习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手法。     (1)朗读课文第3、4段,思考:作者笔下的果园与花园各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中心?     明确:作者笔下的果园“热闹”、“繁盛”;花园中草花品种繁多,长得“繁茂泼辣”,显得生气蓬勃。其中“热闹”、“繁盛”、“草花不名贵,但是长得繁茂泼辣……密密丛丛地到处都是”等词、句以及描写波斯菊的句子最能表现解放区军民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2)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能体现劳动乐趣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3)引导学生重点品味第9、10段。     ①学生闭目听课文配乐录音朗读或教师、学生声情并茂的范读,同时想像作者播种的情景、幼苗出土的情景、新苗争绿的情景以及作者暮春中午间苗中耕、夏季畦头乘凉夜谈的情景。第9、10段内容读完后,音乐可再持续放一两分钟,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尽情想像、体味田园劳动的乐趣。     ②找学生口头描述想像中的情景和体味到的田园乐趣。     ③这两段融记叙、描写、抒情为一体,语句亲切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带着泥土芬芳。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A.……就算种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能给人很大的鼓舞。     这话闪烁着哲理的光辉,种下的不只是种子,更是希望,有希望就受鼓舞,有希望就有克服困难的力量。也正是这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火,鼓舞着边区军民战胜了重重困难,夺取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B.那些新芽……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     这里运用拟人与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瓜菜新芽的姿态,“我”对瓜菜新芽的喜爱之隋充溢在字里行间。     C.一边人声咯咯谷烁械揭恢终嬲奶镌袄秩ぁ     前两句从听觉、视觉、嗅觉等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令人陶醉。第三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④指导学生用喜爱、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两段。     ⑤讨论:作者在文中提到“种菜是细致活儿,认真干起来也很累人”,但是后面又写“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并且将艰苦的劳动过程写得充满诗情画意,作者的观点是否前后矛盾?是否在有意美化劳动?让学生围绕以上问题以“我看劳动的乐趣”为话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3.品味课文精当的语言。     作者写蔬菜、花果、树叶时,抓住了事物色香的特点,试找出几个有关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     例:“粉红”的桃杏花,“绿叶衬托的艳丽”的海棠花,“绛紫的”、“银白的”波斯菊、“鲜绿肥嫩”的韭菜,“青”萝卜,“紫”茄子,“红”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这些色彩搭配得非常和谐,构成了一幅鲜艳夺目、五彩斑斓的画面。再如写波斯菊“散发着浓郁的异香”,“芫荽散发出脉脉的香气”,这里有浓郁醉人之香,也有清淡幽雅之香。它们之间不可对换,也不能混杂,可见用词精当。     (解说:扣住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由感知美、感受美到鉴赏羌、表达美,整个过程始终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利于提升审美品味。)     三、课堂小结     课文记叙了作者在延安蓝家坪开荒种菜的事,生动真实地反映了革命前辈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生动传神,用词精当。     四、布置作业     以“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在全班举行演讲比赛。     (解说:此设计旨在拓展课堂学习,弘扬延安精神,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菜园小记》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理清写作的层次,体会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特点和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本文写于1961年,中国经济处于暂时的困难时期,为了鼓舞人们的斗志,渡过困难时期,吴伯箫写了一系列以回忆延安生活为主题的散文,《菜园小记》就是其中一篇,文章通过“小记”有关菜园的一些往事,用语清新,并插以适当的描写与抒情,表达了作者希望继承和发扬当年延安军民的精神风貌,可读性很强。    三、教学过程    1.由苏武《菜羹赋》导入,引出俗语:“吃鱼不如钓鱼乐”。其实,吃菜是一种享受,种菜的整个过程也其乐无穷。    2.听课文录音,要求:    读准音,感受清新的语言,以及在行文中运用谚语、俗语和古诗,使文章摇曳多姿,生动有趣。    3.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听读中的要求,并思考下面问题(投影):    概括每段主要内容,理清段落间的关系,并初步归纳文中“记”了哪些事,这些事都是怎样紧扣标题的?    明确:(1)1―2节,由种花好,说到种菜更好,引起对延安蓝家坪种的菜园的回忆,其中“延安蓝家坪”点明地点,“想起”表明是回忆。    (2)3―6节,按照由四围到中间先写果园,再写花园,最后写菜园,介绍了菜园特色概况,重点介绍了我们的菜地。其中5、6小节插入了一些说明,点出了延安开展大生产的背景。    (3)第7小节,介绍了我们的那块菜地在那儿的条件是最好的。    (4)第8小节,写了积肥与听课学知识的事。    (5)第9―12小节,分别介绍了蔬菜的种植、管理与收获。    4.指导细读课文,每个同学选读自己喜欢读的语句或段落,并用简短的语言说说喜欢读的理由。    通过学生自由选读,进一步熟悉课文,亲近语言文字,并在学生简短的点评中体会在记叙中抒情、描写增强表达效果的特点。    例如:选读第1小节,可点评生动的描写,整齐的句式,以及引用俗话,语言亲切自然。    选读第9小节末尾,拟人、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的描写中抒发了作者在劳动中感受到的无穷乐趣。    选读第10小节,更是将抒情、描写、议论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多说,也可参予学生的点评,并多给予肯定的评价。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从文章整体入手,通过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细读、选读进一步感受本文语言的整齐、优美、生动,同时体会到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作用。    这节课主要感受到语言的美,其实文章中不少词语选用还十分精当,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这一点可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品读,并在自己的习作中模仿、借鉴。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继续体会文章精炼、生动的语言;比较阅读《菜园小记》与《记一辆纺车》,理解本文创作主旨。    二、整体感知    课文题目曰“小记”,其实“小”中有“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延安的精神而貌。在那个艰苦的年月里,大家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生产自救,一边战斗,一边生产,不仅从经济上保证了战斗,而且锻炼了大家的意志,培养了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精神。吴伯箫在1861那个同样困难的时期写下这篇回忆性的散文,是希望能够发扬当年延安的这种精神战胜当前的困难。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一课有关知识,检查上一课作业。    2.进一步体会、品析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比如:成语的使用,姹紫嫣红、五彩斑斓、竞肥争绿等等,增加了语言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力。再如:叠词的使用,施施肥、培培土、浇浇水、窄窄浅浅、吸吸烟、说说话等等,使语言亲切自然。    3.比较阅读《记一辆纺车》与《菜园小记》体会本文创作主旨。    (1)研读课文5.6小节有关语句,结合《记一辆纺车》所了解的背景,明确这里点明了在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背景。    (2)研读课文9、10、11、12小节,抓住文中“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等句子,以“乐”来写种菜劳动,表现了以苦为乐,战胜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在劳动中产生的高尚情操与情趣。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品味语言:如“就从那里会长出又绿又嫩又茁壮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无不表现出劳动的乐趣。指导以“乐”’为中心进一步感悟语言,体会中心。    四、总结、扩展    通过本节课的语言品味和与吴伯箫同时期的作品《记一辆纺车》的比较,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那种不怕困难,战胜困能的斗争精神和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在1961那个特殊的艰苦岁月里,多么需要那个时代的延安精神呀!这就是“小记”中蕴含的“大主题”。同时这篇课文中作者那清新、优美、精炼的语言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为了加深对本文语言的体会,可指导学生做这样的扩展题,《果香四溢的八月》、《菜场一览》等等,要求抓住花果、蔬菜的特点,从色、香、味等多种角度进行片断摹写。    五、布置作业(略)  扩展资料    一、吴伯箫() ,原名吴熙成,山东莱芜人。2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 已出版《羽书》 、《烟尘集》、《出发集》、《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选》等。吴件箫的散文以质朴美著称。作者总是将普通平凡的事物放在历史与现实交映的背景下,捕捉其蕴藉深厚的诗情画意,作品主题设计和创作基调单纯简练,峭拔明朗,展示的一帧帧画幅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鲜明的时代色彩。    二、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61年,由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出现了建国以后的最困难的局面,作为一个曾在延安战斗工作过的同志,作者吴伯萧自然想起了当年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面对三年困难时期的艰苦情况,作者以一个作家敏锐的眼光,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记下了当年垦地种菜的劳动过程,以及当时人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目的是教育和鼓励人们继续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战胜困难,度过难关。    三、歌声(吴伯箫)    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象在记已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只要在什么时候再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云霞灿烂如堆锦,桃李兼红杏”,《春之花》那样一首并不高明的歌,带来一整套辛亥革命以后启蒙学堂的生活。“我们是开路先锋”,反映出一个暴风雨来临的时代。“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描绘出抗日战争初期一幅动乱的景象。……    我以无限恋念的心情,想起延安的歌声来了。    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劳动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列宁在纪念《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的文章里说:“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的声音,共同的语言。我们也可以这样看延安的歌。在延安,《国际歌》就是被最庄严最普遍地歌唱的。    回想从洗星海同志指挥的《生产大合唱》开始吧。那是一九三九年夏初一个晚上,在延安城北门外西山脚下的坪坝上。煤气灯照得通亮。以煤气灯为中心,聚集了上万的人。印象中仿佛都是青年人。少数中年以上的人,也是青年人的心情,青年人的襟怀和气魄。记得那时候我刚刚从前方回到延安,虽然只出去四五个月,也象久别回家那样,心里热呼呼的,见到每个人都感到亲热。不管认识不认识,见到谁都打招呼。会场上那些男的,女的,都一律穿着灰布军装,朴素整洁,打扮得都那样漂亮。大家说说笑笑,熙熙攘攘,象欢度快乐的节日一样。是的,正是欢乐的节日,是第一个五四青年节。就是在那天晚上,我们听了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那篇有名的报告:《青年运动的方向》。    说的这时候,是报告完了,热烈的鼓掌、欢呼以后,大家正极兴奋的时候。那真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只是大家酣醉的幸福里,那里还想不出这样恰当的形容文字。每个人都咀嚼、回味报告里的深刻意义和警辟的语句:“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今天到会的人,大多数来自千里万里之外,不论姓张姓李,是男是女,作工务农,大家都是一条心。”咀嚼着,回味着这些语句,同时等候大合唱开始。    露天会场。西边是黑黝黝的群山,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青凉山。南边是隐隐约约的古城和城上的女墙。北边是一条路,沿了延河,蜿蜒过蓝家坪,狄青牢,直通去三边的阳关大道。合唱开始,大概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    就在那样不平凡的时刻,在那个可纪念的地方,我第一次听见唱:    二月里来,好风光,    家家户户种田忙。……    洗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随着指挥棍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全部到会的,上万人,都一齐歌唱。歌声悠扬,淳朴,象谆谆的教诲,又象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人们的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弥漫整个广场。声浪碰到群山,群山发出回响;声浪越过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几翻回荡往复,一直辐散到遥远的地方。抗日战争的前线后方,有谁没有听过,没有唱过那种从延安唱出来的歌呢?    延安唱歌,成为一种风气。部队里唱歌,学校里唱歌,工厂、农村、机关里也唱歌。每逢开会,各路队伍都是踏着歌走来,踏着歌回去。往往开会以前唱歌,休息的时候还是唱歌。没有歌声的集会几乎是没有的。列宁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工人歌咏团,说他们是“在法兰克福一家小酒馆的一间黑暗的、充满了油烟的里屋集会,房子里是用脂油做的蜡烛照明的”。在黑暗的时代里,唱唱歌该是多么困难啊。在延安,大家是在解放了的自由的土地上,为什么不随时随地集体地,大声地歌唱呢?每次唱歌,都有唱有合,互相鼓舞着唱,互相竞赛着唱。有时简直形成歌的河流,歌的海洋,歌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唱,联唱,轮唱,使你辨不清头尾,摸不到边际。那才叫尽情的歌唱哩!    唱歌的时候,一队有一个指挥,指挥多半是多才多艺的,即能使自己的队伍唱得整齐有力,唱得精采,又有办法激励别的队伍唱了再唱,唱得尽兴。最喜欢千人、万人的大会上,一个指挥用伸出的右手向前一指,唱一首歌的头一个音节定定调,全场就可以用同一种声音唱起来。一首歌唱完,指挥用两臂有力地一收,歌声便戛然停止。这样简直把唱歌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语言、甚至一种号令。千人万人能被歌声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踏着统一的步伐前进,听着统一号令战斗。    延安歌声,也有传统,那就是陕北民歌。    “信天游”唱起来高亢、悠远,“蓝花花”唱起来缠绵、哀怨。那多半是歌唱爱情,诉说别离,控诉旧社会剥削压迫的。过去陕北地广人稀,走路走很远才能碰到一个村子,村子也往往只有几户人家散落在山峁沟畔。下地劳动,或者吆了牲口驮脚,两三个人一伙,同不会说话的牲口嘀嘀冬冬地走着,够寂寞,诉说不得不诉说的心事,于是就唱民歌。歌声拖得很长很长,因此能听得很远很远。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时代变了,延安的歌就增加了新的曲调,换上了新的内容。二十年前那个时候,主要是歌唱革命,歌唱领袖,歌唱抗战,歌唱生产。延安唱的歌很快传到各抗日根据地,后来又传到一个接一个的解放了的地区。日本投降以后,哪里听到延安的歌声,哪里就快要解放了。延安的歌声直接变成了解放的先声,譬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首歌吧,从苏区唱起,一直就是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的先遣部队。哪个地方的人民最痛苦,哪个战场上的战斗最艰巨,这首歌就先到哪里。听见这首歌,连小孩子都知道人民的救星来了,毛主席的队伍来了。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人们含着笑又含着喜欢的眼泪听这首歌。我甚至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听别人唱这首歌,仿佛也是自己在唱。听见声音,仿佛同时看见了队伍,看见队伍两旁拥挤着欢迎队伍的人群。人群里,年长的是大娘,大爷,同年的是大哥,大嫂,兄弟,姊妹,都是亲人。又仿佛队伍同时是群众,群众又同时是队伍,根本分不清。这首歌,唱一千遍,听一万遍,我都喜欢。    这里就不说我喜欢那首唱遍世界的歌――《东方红》了。那是标志着全国人民对伟大领袖衷心爱戴的歌,又是人民群众自己创作的歌。谁不喜欢呢?从心里,从灵魂的深处。    一九六一年十月一日  习题精选    阅读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暮春,中午,踩着畦垄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  )得稀还是稠,中(  )得深还是浅,草(  )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一边人声咯咯槐咴谔送劾锢コ娴拿K庠诔樘Γ撞嗽诰硇模据瓷⒎⒊雎雎龅南闫R磺卸际谷烁械揭恢终嬲奶镌袄秩ぁ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给文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3.比较下面两句话,体会其表达侧重点有何不同。    ①我们种的那块菜地里,韭菜以外,有葱、蒜,有白菜、萝卜,还有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等。    ②你看吧: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真是五彩斑斓,耀眼争光。    4.把“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上的汗,看看……”改成“劳动累了,伸起腰,用手背擦汗,看……”意思并不变,但意味却远不如原文,为什么?    5.“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6.“可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算种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给人很大的鼓舞。”请认真品读,并谈感想。    参考答案:    1.间、耕、锄    2.两层(暮春、夏天)第一层写劳动的愉悦,第二层写劳动使人感到真正田园乐趣。    3.①是种类,②侧重色彩美丽多样    4.原句用叠词,把劳累轻描淡写,突出乐趣,读起来也有音韵美    5.略(只要言之有理,观点健康,积极向上即可。)    6.略  《夏之绝句》  
  教学建议    一、关于文章中心的理解     这是一篇描写夏天生活的抒情散文。作者从孩童时代起就喜欢听自然之声,这种喜好一直保持到成年以后,并变得更加深沉,更加富有诗意。身在城市,并没有让简o对现代化的大都市产生好感。在她的散文里透散出这样的潜台词:喧嚣的都市里找不到一片宁静之所,我们只有在沉思中,回忆过去,才能寻找到自己渴求的东西。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需要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关注自然,关注自然中的美,保持一颗童心。蝉的生命是短暂的,可是它是用一生的时间来歌唱。一次绝唱,竟以生命为代价!美总是瞬间脆弱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都是这样,然而花谢花还开,月圆月又缺。“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读到这里,我们又为作者的豁达爽朗而会心一笑。    二、线索与组材    本文是以忆蝉、捉蝉、玩蝉、听蝉、悟蝉的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作者先记叙童年时代捉蝉的故事,在上学的路上――人迹罕至的地方,一群小学生“不怕钩破衣服,更不怕破皮流血”的到树上捉到蝉后的欣喜若狂的情景,让童心未泯的人们也不觉沉醉于其中。课堂上,“我们”在抽屉里玩蝉的细节描写真实生动,先看,再听,后摸,充满了童趣。“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音。”富有内蕴的短短一句话,不但耐人寻味,而且还引出了对蝉声的描写。“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行文至此,与文章开头呼应。那么为什么说蝉声代表夏呢?作者紧接着写蝉声的音色、节奏,写蝉对夏的感情,像一首抒情诗,有生命情调,有自然质朴,有旷远飘逸,有豪情悲壮,这哪儿是在单单写蝉声,这分明是心胸豁达、豪情万丈的人的写照啊!这更是像夏天一样激情四射的人的体现啊!这不就是像蝉一样该放开喉咙就引吭高歌,该缄默不语就戛然而止的悲壮斗士吗?    听蝉部分,写了晨间、午后、黄昏三个时段听蝉的感受。晨间蝉声给人以净化,午后蝉声给人以闲适,黄昏蝉声给人以慰藉,字里行间娓娓告诉你一定要善于去倾听,才会有收益。悟蝉部分,写了蝉的自然、质朴、真诚、奉献、豪壮,对蝉声的“戛然而止”,作者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生命之歌”,来道出了其中的内蕴真谛:世上有多少人物和故事在生命的“戛然而止”处流下了动人的悲壮与辉煌!也流下了几分遗憾和感伤!    三、别致的文章开头    文章开门见山,把春天比成“骈俪文”,把夏天喻为“绝句”,开篇给人以突兀之感,引人入胜。但作者虚宕一笔,不言夏,却先叙及蝉声,“未曾去关心蝉声”,并交代其原因。夏天景色五彩缤纷,作者缘何独独念及蝉声?当“我”对夏的悄然而至而浑然不觉时,是蝉的叫声给了我以提醒。如果燕子是报春的使者的话,那作者显然是把蝉当作了夏的标志,文章由此巧妙的引起对蝉的回忆。    四、含蓄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    本文写法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乍读之后,好象觉得作者天女散花,信马由缰,但细细品之,文章无处不是在写像蝉一样的人,这种以物喻人的手法比起以前学过的《荔枝蜜》等散文,更加含蓄深刻,因为它更强调和注重个人的人生经历的体会和感悟。而这种体会和感悟,往往其他人不一定有,即使有也不一定这么深刻,更谈不上用文字表达出来了,但是每个人在读过《夏之绝句》后就会产生和作者相同的感受。本文表达含蓄,内蕴深送,寓哲理于平凡之中,寄深情于自然之里,这是本文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计示例    一、由介绍作者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查字典,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和写法。    褶裙  门槛  戛然而止  敛  铿锵    2.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天籁  涟漪  了悟  骈俪文  旷远飘逸    3.用圈点批注法阅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完成以下各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3.作者对蝉及蝉声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解说:这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整体一局部一整体,阅读文章,应遵循阅读规律。从整体入手,局部揣摩,再归结全文,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养成高屋建瓴的阅读习惯。)    四、研读课文,仔细揣摩    1.请学生勾划出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其中的妙处。    2.如何理解夏天“像一首绝句”?蝉声“何尝不是生命之歌”?    (解说:这是对课文内容和形式的揣摩和领悟。第1题是对文章语言的欣赏,可欣赏灵活多变的句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目的是通过对语言的揣摩,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第2题是对文章主题和中心的把握和探究,特别是对丈中重点句和关键句的理解,有助于更深刻地读懂和理解课文。)    扩展资料    一、简o简介    简o,台湾宜兰县人,1961年生。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曾获台湾学生文学奖大专散文的第一名,第31届文艺奖章,第三届梁实秋文学奖,第14届联合报文学奖和第15届时报文学奖首奖等。著有散文集《水河》、《只缘身在此山中》、《月亮照无眠》、《私书房》、《下午茶》、《七个季节》、《梦游书》、《空灵》等。其散文风格力求多变,能于饭书饮水之间见生命基底,于寻常花草窥见天地之钥,被誉为台湾散文第三代传人。    二、简o的散文世界    台湾散文家往往天份极高,笔下的文字更是清新脱俗,有大陆作家所不及处也;雅者如余光中、张晓风、许达然等,皆为一代大家。近年来又冒出一些新生代散文作家,譬如简o吧,其散文别具一格,可谓是女作家中的“异数”,洗尽铅华,独具慧眼,以卓越细笔,描绘人间生活情态,常有惕然惊心的刻画。    “三月的天书都印错,竟无人知晓。”这是简o散文《四月裂帛》的开头,多少年了,依然记忆如新。最初接触到简o是她的那篇《渔父》,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是在一本散文年鉴上看到的,那时给我印象极深,我以为那样情感浓烈文字诡谲的散文简直和李黎的《悲怀二简》有得一比。我曾经有一个近乎偏激的论断:大凡学中文专业的人写出来的东西总摆脱不了一股雕凿的匠气。但简o的文字显然是个例外。惟其例外,才显出简o的特立独行。    这个学中文出身的女子不仅有着杜拉斯般的爱情使命感,更可贵的是文字在运用古典意象上达到了“存乎一心”之妙,所谓“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譬如那篇篇幅极短的《相忘于江湖》,这个题目可不好写,作者在文中刻意淡化了人物、年代与地点,写出了一种洒脱之气,有着宋元山水画的意境。至于最有名气的那篇《四月裂帛》,前人评述甚多,我也不敢乱加评点,这确是简o最见功力的文字,文字中那份真挚浓烈的情感叫人动容。呜呼,世间不成眷属之有情人何其多矣!    可能是长久接触佛经的缘故,佛经对她的影响极大,简o在自己的散文世界里始终扮演着“千岁老人”或者”得道高僧”的角色,孜孜不倦地阐释着自己的人生哲学,似乎台湾的女散文家都有这种表达的欲望,相反她们对政治与现实一般比较陌生与厌倦。简o的思想核心应该说是宿命的,她对生命最本质的认知,就是要恪守既定的社会秩序。这种想法与时代已经隔的很远了,女权主义可能更会不以为然的。但简o自己却是快乐的,别人无法勉强。    简o的童年是在乡村长大的,这必然会影响她的散文创作。而乡村那种古朴、圆和、亲切的氛围让她获得的更多的是生存的宁静。譬如她在《水问?夏之绝句》写道:“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响,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空旷悠远的夏天,梦幻般的童年感触,在简o的笔下呼之欲出。    后来,简o背负行囊远离故乡,走进了繁华如梦的台北,领略都市的另一种况味。在《《浮在空中的鱼饼》的集子里,简o刻画了台湾社会上一些简单的人,描写了台湾社会上一些简单的事,然而在这些人与事中点点滴滴地渗透着她对人情、人性的渴慕,渴望回归到以往一度体验过的和谐的人伦关系。这种对传统主题的复归,使得简o的散文中弥漫了浓浓的古典主义情怀。毕竟曾经深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她只能在这种影响下戴着脚镣跳舞。    身在城市,并没有让简o对现代化的大都市产生好感。在简o散文里透散出这样的潜台词:喧嚣的都市里找不到一片宁静之所,我们只有在沉思中,回忆过去,才能找寻到自己渴求的东西。简o写童年、写爱情、写故乡的乡土题材的作品,不时地渗透着这种思想。她的《五月歌谣》一文写台北,却是这样的笔墨:“颓废的风自半空席卷而来,在夜空与灯海之间,翻飞的纸张,如末世纪最后一场大雪。”其颓废如此,城市真的让人如此厌倦吗?怀着深深的疑问我走出了简o的散文世界。(朴素 )    三、小知识:蝉    蝉隶属于同翅目蝉科。蝉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从卵开始,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再变为蛹,蛹最后蜕化为成虫――就是我们看到的蝉。蝉卵多产于树木嫩枝皮下组织内,到第二年春夏,蝉卵才孵化出幼虫来。幼虫长大后爬出来,在草地或树枝上脱去外壳,蜕皮羽化成蝉。等翅膀变硬,雄蝉就在树枝上高唱“知了”,与雌蝉交配,交配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就在腹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一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    蝉的成长,既是漫长的又是非常艰苦的。蝉的生命周期长达十几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在蝉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中,除了最后一年的夏天以外,前三个阶段都是蛰伏在地下。如果人们都能知道蝉十几年才能来到世间“风光”一次,也便会觉得蝉鸣的珍贵了。十年一鸣,如此难得,又如此短暂,能不珍贵吗?    四、一口闲钟(简o)    空城,是我。    经年行路,风霜中最惦念的是故乡那扇小轩窗,几次梦里潜入芭蕉院,看见少年的她梳出白发。她的夜半孤影总让我不能放心。    无家,可以禀明生死;无兄弟。可以话桑麻;等我的人,我却无梦相赠。    身,已如秋蓬;心,寄托行云流水,我怎能再做春闺梦里人?    故里重回,旧友流散;与我缔结初梦的人也已儿女成行。最后一个牵动心绪的人既已建筑家室,守住了春花秋月,我可以完全放下了。    她不会知道那个出远门的人,枯坐在市集一隅,远远看她提篮牵儿从眼前走过。    她不会听到,当她与小贩评论斤两时,我幽微的喟叹。    她不会知道,多少次我在梦中重回江亭,折了春柳,放在她打水浣衣的井边。    她不明白,我仍然熟诵当年的誓词,每当与锣鼓花轿错身时,那誓言又绞痛了我的心。    她怎能了解,我山高水长地想遗忘她的容貌,又在异乡庄园寻找似她身影的人。    我仍是一个不告而别的人,毁了她少年春闺的人,辜负她的人。    当她走入另一个屋檐,她的少年空城也归还给我了。    那么,除了遥遥一见,我焉能怀抱两座空城走到她的面前,把残枝败柳的故事又说一遍呢?    让她永远不知道我是生是死,则她可以安然无恙地被守护着;让她永远怨一个名字,则她可以平安地过眼前日子,不会回头找空城。    离开故里的那夜,我是空了的人。    秋霜已经爬满天,江边停泊的旅舟,或踏歌饮酒,或沉沉地眠睡。三两声夜鸟,更添秋夜静寂,水波摇晃舟身,亦摇晃榻上的我,仿佛我与江水、秋霜都是亘古的醒者,靠了岸,又离了岸的。    如果,子夜想歌,有什么比叹息更畅怀?    子夜想醉,有什么比忘川之水更能断愁?    忽有钟声隔江传来,染了秋霜的声音听来分外清寂,仿佛偷听了我的心事后,似有似无地为我说经。    说:空山已被雾境收留了;空城,不妨赠给客船去货运;松树林寺里有一口闲钟,正等着天外客,陪它说梵音。    后记:陪伴空城的,应是闲钟。正如叶落之于秋;尘埃之于光阴;流水之于溪旁歇脚的逆旅。那一瞬不是为着相逢,而是为着没有错过而欣喜。为着这一瞬,所以不惮说分离,且不管这分离竟是真的海角天涯遥遥无期。因着这无期在心中有期,所以不惮等待;因着这等待而凋残了多少季的花期,所以梳一把白发,岁月萧萧地落地。且把山色和水色在目极处绞织成如画的山水,恍惚中,那山是我,那水是你……  习题精选    语段阅读测试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整个夏季,我们都兴高采烈地强迫蝉从枝头搬家到铅笔盒来,但是铅笔盒却从来不会变成音乐盒,蝉依旧在河边高高的树上叫。整个夏季,蝉声也没少了中音或低音,依旧是完美无缺的和音。    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音。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声、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绝句该吟该确,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一首抒情诗。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诗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远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声音时,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高据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运似近,又似有似无。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蝉亦是禅。    午后也有蝉,但喧嚣了点。像一群吟游诗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树阴下,闲散地歇它们的脚。拉拉杂杂地,他们谈天探询、问候季节,倒没有人想作诗,于是声浪阵阵,缺乏韵律也没有押韵,他们也交换流浪的方向,但并不热心,因为“流浪”其实并没有方向。    1.概括本段的内容。    2.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简o的作品。    B.文章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了夏天的生活,给人以深刻的生活启示。    C.文章题目“复之绝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夏天写成了一首诗。    D.夏天是美好的,积极向上的,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这正是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3.作者为什么说夏天“像一首绝句”?    4.划出作者对蝉声有独特感受的句子。    参考答案:    1.作者对蝉声有独特感受。    2.D    3.因为蝉声是夏天独有的声音,而这声音是完美无缺的。作者从蝉声中听出了音色,听出了节奏,且给人以生活的启迪,所以夏天像一首绝句。    4.如第四段中的“有点近乎自然诗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远飘逸”等。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速读课文,能捕捉人物的主要特点。    2.培养阅读、思维、口头表达等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从文中提到的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感受到他们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2.体会作者准确优美的词语,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    这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把握作者所写的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哪个作家在哪一方面最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对四个作家都进行了肖像描写,写得最详细具体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这两位作家的肖像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语言描写方面,四位作家的具体谈话内容,都没有具体铺开来写,只是由作者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但对他们谈话的声调仪态,作了不少描绘;对他们的口才,也作了一些评论。在动作描写方面,有详有略,福楼拜是全文的中心人物,对他的动作的描写,当然详细一些;左拉的坐相比较特殊,也有较多的笔墨描写;对屠格涅夫的动作描写,只有一句。写四位作家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又往往是为了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二、课文的顺序    文章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先写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再写都德。“接着来的是左拉”,再写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下边重点写福楼拜。“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都是语言标志,阅读中要格外注意。    三、抒情和议论的作用    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阅读方法    方法:学生自行阅读,边读边把答案填写在笔记本上。建议:    ①基础差的同学只要求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在课本上.课后再补写在笔记本上。    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作个别辅导。也允许同学间小声讨论。    ③本课的生字词,特别是“自读提示”中提及的,学生可在阅读过程中查字典完成,也可由教师直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参考。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速读课文,能捕捉人物的主要特点。    2.培养阅读、思维、口头表达等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从文中提到的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感受到他们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2.体会作者准确优美的词语,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文中提到几位欧洲著名的大文豪的详细介绍。    2.编列表格,概括地填写课文中描写的四位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性格特点等内容。    3.指导讨论,体会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难点    体会用词的准确。    (三)疑点    本文作为一篇记叙文,既无情节,又无深远的主题思想,因此,本文可以说是一篇比较“单纯”的文章,文章较细致地描写了四个人物,行文是不是重复繁琐?因此文章结构、谋篇布局也值得探索,在讨论与对比中来解决这一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六、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编列人物一览表。    2.教师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完成学习“重点”与“难点”。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2.体会文章结构、谋篇布局上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福楼拜是欧洲文坛著名的大文豪,他博学、睿智而又宽厚,擅长交际,因此他家的星期天经常是许多文人聚会的时候,作为他的弟子莫泊桑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传神的笔墨,通过一次聚会,刻画了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由介绍欧洲文坛大文豪福楼拜着手引入介绍莫泊桑,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2.释题,引入阅读。    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课题既交代了地点―福楼拜家,又交代了时间―星期天。但事件是什么呢?人物有哪些?让人思考,引人入胜。    3.初读课文,弄清学习目的。    (1)速读课文,辨析下列字词,出示投影:    ①不约而同:(成语)没有经过商量和约定,彼此的行动、言论却完全一致。近义词:不谋而合。    ②“不约而同”与“不谋而合”两者结构相同,意义相近。区别在于:适用对象不同。“不谋而合”的“合”多指计划、理解相同,决不能指不同人的相同行动。“不约而同”的“同”多指不同人的行动相同,也可形容心理活动。    ③“琐事”中“琐”偏旁“王”,不能写作“钅”或“口”。名词,指细小零碎的事情。    ④“捋”lǚ,此处不能读作“luō”,动词,用手顺着抹过去。    ⑤“忘乎所以”又作“忘其所以”,成语,指得意忘形到了极点。    ③“义愤填膺”中“膺”读作“yīng”,成语,指对坏人坏事的愤恨充满心胸。    (2)分析课文结构。    ①第1段写了什么?抓住他家什么来写?表现了什么?    ②第2段交代的时间是哪一天?这一段叙述中可以读出哪些要点?    ③来拜访的客人中,有名有姓的写了哪几位?这几位是不是一起到的?    ④文章写得最多的是什么?    讨论后并明确:    ①第1段写了福楼拜家,抓住了陈设,表现福楼拜生活简朴、创作勤奋。    ②时间为星期天,一点到七点,这一段表明福楼拜朋友之多,交往之密,在欧洲文坛地位之高。    ③在拜访的客人中,有名有姓地写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几位不是一起到的,可以从文中找出“第一个来到的”、“过了一会儿”、“接着来的”和“最后”来说明这一点。小结并点示: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叙述和描写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情况。文章开头抓住福楼拜住所的陈设,表明他生活简朴、创新的勤奋,然后用“第一个到来的”“过了一会儿”“接着来的”把几位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作家依次推到读者面前,从而使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④本文对人物写得最多的是人物各自的肖像(外貌)、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表现出人物各自的性格。    4.讨论分析,突破本课学习重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1)分组讨论,填表。    将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围绕课后练习一进行讨论、分析,并将明确结论填入表中。每组指定一人发言,发言重点:第一组―福楼拜,第二组―屠格涅夫,第三组―都德,第四组―左拉。    明确:福楼拜:热情大方,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屠格涅夫:老年持重,感情丰富,醉心文学,博学多识。    都德:活泼快乐,言语生动,厌恶腐朽的生括方式。    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人物各自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答案略,各自所表现出来的性格见上面小结。    (2)比较,在对人物进行外貌、语言、行动三方面描写时,四个人物又各侧重写哪方面?    明确:写福楼拜时,侧重其语言、行动描叙;写屠格涅夫时,侧重其语言描叙;对都德,侧重写他的外貌和语言;对左拉,则侧重于写他的外貌。    (3)讨论,为什么要各有侧重,并举例说明。    明确:是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需要。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时,人物的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侧重写哪一方面,同时这样写能避免重复累赘,使行文更活,内容更集中,人物特点更突出。如动作描写,福楼拜最突出,着墨多,拥抱屠格涅夫,充满激情说话,在客人面前周旋等,突出他热情大方的性格特点。    (4)作者是怎样突出福楼拜这个中心人物的?    明确:采用了正衬和直接表现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这个中心人物。以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人作为福楼拜的衬托,突出福楼拜,同时,对福楼拜进行直接描写,集中写他的语言、神情、动作,表现他的活跃、情感丰富、思想深邃、话语深刻的特点,显示出他的才气,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    (5)作者在描写中常插入抒情议论,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找议论抒情句。例如写左拉“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坚强性格”“黑色的眼睛……十分尖锐,透着探求的目光”,这些描写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用议论在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这样在描写中插入了议论,既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    又隐含了作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总结、扩展    本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值得学习;在描写人物方面更有值得学习的地方:1.抓住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描叙。2.突出中心人物。3.描写中适当插入议论抒情,有助于突出人物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读后,可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人物描写。    八、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写法,写出三位同学(或好友)的不同个性特点。    要求:1.从外貌(肖像)、语言、行动三方面来写。2.不少于400字。  作者莫泊桑介绍    莫泊桑(),法国作家。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迪耶普小城附近一没落的贵族家庭。1870年刚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应召入伍,亲身经历了法军的惨败。退伍后,从1872年开始,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做他的文学导师。    1880年,莫泊桑以其《羊脂球》闻名于世,从此开始了作家生涯。他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在年之间写成,有中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以及许多关于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文章。    莫泊桑生在法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期,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道德风尚的丑恶,给以无情的揭露和嘲讽。只有在下层人民中,他才发现一些令人宽慰的健康品质。他的作品同情和表彰下层社会的小人物。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充分显示出他的社会风俗画家的才能。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都有独到之处。文字简洁、质朴。  福楼拜介绍    福楼拜(),法国作家。生于医师家庭。早期作品《狂人回忆录》《十一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忧郁情调。1856年发表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暴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1867年写出历史小说《萨朗波》,以古代非洲奴隶国家雇佣军队起义为背景,描写起义军首领马多和迦太基姑娘萨朗波的恋爱。1869年完成长篇小说《情感教育》(副题《青年人的故事》),描写一个丧失理想、自私自利的资产阶级青年的生活。1874年发表《圣安东尼的诱惑》,取材宗教传说,反映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制度和精神文化的绝望。最后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布法尔和白居谢》,描写两个找不到生活理想的人物的一生,充满浓厚的悲观情绪。他的作品,文字精练,是法国近世散文的典范。     屠格涅夫介绍    屠格涅夫(),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早期写诗《帕拉莎》《地主》等。年发表《猎人日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以后又发表长篇小说《罗亭》(1856年)、《贵族之家》(1859年),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描写贵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好发议论而缺少斗争精神的性格。在长篇小说《长夜》(1860年)中,塑造出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小说《烟》(1867年)和《处女地》(1877年),否定贵族反动派和贵族自由主义者,批评不彻底的民粹派,但流露悲观情绪。此外,还写有剧本《村中一月》和散文诗等。  左拉介绍    左拉(),法国作家。出生于工程师家庭。当过职员。早期作品受浪漫主义影响,后来信奉实证论哲学,写出长篇小说《台莱斯?拉甘》,用生理原因解释主人公的行为。第二帝国的崩溃和巴黎公社起义促使他注意社会问题。年间,创作了由20部长篇小说组成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其中重要的有《小酒店》《娜娜》《萌芽》《金钱》《崩溃》等,内容主要通过一个家族中各个成员的不同遭遇,以自然主义笔法反映拿破仑三世时代法国的社会生活,揭露资产阶级的荒淫无耻。还发表《实验小说论》,提出自然主义的创作原则。1894年后陆续写出《三个城市》(《卢尔德》《罗马》《巴黎》)一套长篇小说,揭露罗马教会的卑鄙勾当,也反映了乌托邦的改良主义思想。德雷福斯案发生后,1898年发表《我控诉》一文,抨击法国反动当局,因此被判徒刑,后来逃亡英国。最后一套长篇小说《四福音书》,只完成三部(《多产》《劳动》《真理》),继续发挥乌托邦的改良主义思想。  都德介绍    都德()法国作家。生于没落的丝绸商人家庭,很早开始独立生活。一生创作了13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一个剧本。以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出名,以长篇小说《小东西》获得成功,赢得了声誉。普法战争时入伍,参加自卫战争,丰富了创作题材,写出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集》,其中一组爱国故事,显示了作家的高尚追求,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更是世界短篇小说的名著。战后完成12部长篇,以《达拉斯贡的戴达伦》最为突出。  习题精选    扩展阅读练习  老鞋匠  端木蕻良    在一个墙角上有个鞋摊儿,一位老头儿坐在“马扎儿”上,在为过往的行人和左近住户们修补鞋。    他的摊儿上,摆着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小钉子、碎皮子、前掌、后掌、鞋油、胶水。还有废旧的自行车、汽车的外带和内胎……    他使用的家什,也是顶普通的工具,切刀、锥子、磨石、剪子、铁锤和钉子……    老头儿长年坐在十字路口的墙角边,好使东南西北的行人都能看到他。他整天不闲地为人修补鞋子。    他的背后,就是一家店铺小货仓的窗子,窗子向南,窗子上摆满了花盆儿。花盆里的花儿长得十分茂实,可说不上有什么名贵的。天门冬、金丝荷叶、榨浆草,还有一盆玻璃翠……因为是小货仓,两扇玻璃窗几乎终年都不打开,所以这几盆花都伸长脖子,够着,够着地争取阳光。因此,无冬历夏地开着……它就自然成了老补鞋匠的背景,因为,老头儿也是无冬历夏在补鞋……    摊子上没有字号,也没有人知道老鞋匠的名字。来修补鞋子的人只是顺口叫他一声老师傅罢了。墙上贴着一张纸条儿,上边写着:“快修,当时可取。”    不停地来人,坐在小凳上,等他把鞋子修好,就好上路。有战士,有工人,也有农民,还有学生们……    鞋有各式各样的,更多的是塑料底的。有的人因为鞋跟磨偏了,有的人鞋子开线了,有的鞋帮裂口子了,有的人因为鞋跟掉了,还有那爱惜新鞋的,没穿就拿来打掌了,还有那矮个子姑娘拿着半高跟鞋来要求老鞋匠再把跟儿加上半寸……    人们把刚修好的鞋子,重新穿在脚上,站起身来,抖擞精神,觉得比以前轻快多了。    有的人,接过鞋匠手里的鞋子穿上,在地上轻轻跺了两下,既合脚,又称心,付了款,说声谢谢,便踏步走在路上了。    这个老头儿,曾经托人写“快修”字条儿,他是为了人们方便,因为人都要走路,穿着鞋的脚才能走得远些快些。老头儿,他大概为了怕人等得心急,才告诉人们,他这鞋摊,能够当时可以修得,马上穿起,立即继续走路。可是,他知道不知道,鞋子修得称心,走路的人,加快速度,要节省多少时间、多作多少事呢!    我重新看了这补鞋匠一眼,又向玻璃窗子里面不谢的花儿看了一眼,感到,他不只是个修补鞋子的人,他倒是一个为人们修补了流去时间漏洞的人。    1.文中所叙述的这个修鞋摊,特点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第2段和第3段所列举的都是修鞋必备的材料和工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还有哪些内容体现了作者这一意图?    3.结尾段“我重新看了这补鞋匠一眼”,“又向玻璃窗子里面不谢的花儿看了一眼”,这两眼之间有何关联?    4.你怎样理解“他倒是一个为人们修补了流去时间漏洞的人”?    参考答案:1.修得快;修得称心。(“修得快”这一特点在文中较明显;“修得称心”更能体现文章的主题,所以要认真体会,找出这一特点。)2.鞋摊普通,修鞋工作平凡。文中还有老鞋匠背后窗台上的那些并不名贵的花,也是再普通不过的了。3.花无冬有夏地开着,老鞋匠也是无冬历夏在补鞋,长年不谢的花是整日不闲地为人修补鞋子的老鞋匠的写照。4.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补鞋匠深深的敬意.补鞋匠鞋修得快,为人们节省了时间;补鞋匠鞋修得好,使人们更充分利用时间。作者借此称赞老鞋匠是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辞手法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