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的储存方法和面粉用什么材质储存最好

家庭储存粮油科普小知识
家庭储存粮油科普小知识
  1.什么叫储粮害虫?
  常见的储粮害虫有玉米象、大谷盗、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谷蠹、印度谷蛾等。来源大致有三个:一是粮食收获时就感染了害虫虫卵;二是装粮工具、器材等已经存在害虫和虫卵;三是储藏期间感染了害虫。有些害虫将虫卵产在还未收获的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的穗上,孵化出来的幼虫随即钻进粮粒内部取食生活、生长、发育,并随着收获的粮食进入储存环节,在储藏1~2个月内不易被发现,结果是子而孙,孙而子地繁殖,粮食中害虫的数量便会不断增加,造成危害。
  2.储粮有哪些简易的防虫法?
  (1) 花椒防虫:用干净纱布包50克花椒放在贮存小麦或大米的缸中间(每50克花椒可储存小麦或大米200千克),可防虫。(2)白酒储粮:把装有100克白酒的酒瓶,用纱布扎好瓶口,放入距缸底部30厘米深处,装满粮食即可。(3)柚子皮储粮:用小刀将柚子黄绿色表皮削下来,及时晒干后备用。在各种豆类中按每50千克放入干柚子皮1千克,充分拌匀,加盖密闭熏杀害虫。每隔3个月检查翻动一次,可一年内不生虫,食用安全。(4)山苍子(或油)防虫:将粮食放在便于密闭的缸、坛或罐中,将山苍子碾成细粉,用山苍子油更好(中药铺有售),用小碟装好,放入容器粮面上,然后将容器密封数天,再开盖放气。取出山苍子以后密闭贮存,粮食一般不会生虫。(5)菖蒲和艾草防虫:取新鲜菖蒲和艾草,洗净晒干,每500千克粮食中分别按上、中、下铺放三层,即可达到驱虫、杀虫的效果。(6)柳树叶、椿树叶、鱼腥草、艾蒿草粉防虫:将柳树叶、椿树叶、鱼腥草、艾蒿草等晒干后混合碾成药粉,家庭少量储粮,在面层适量洒施一层混合药粉,即可保持粮食不生虫,且对外界害虫有极强的驱避作用。
  3.大米有哪些家庭简易防虫法?
  (1)通风除糠法:夏季天气变化大,米糠容易发粘,导致生虫,入夏后,可将储存的大米再筛一次,除净细糠,储存于通风处,能避免生虫。(2)花椒防虫法:用小布袋包装50g花椒粉,放入米缸中,用塑料薄膜密封缸口,花椒在密封缸中释放出的挥发性物质可以防虫杀虫。(3)大蒜防虫法:大蒜中含有大蒜素,在大米中埋入大蒜可以防虫。(4)橘皮防虫法:橘皮中含有柠檬醛,在大米中埋入橘皮可以驱虫防虫。(5)冷冻防虫法:可将生虫的大米放在塑料袋里,把袋口扎紧,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48小时后取出,可杀死大米里的蛀虫。
  4.家庭中如何保存大米?
  家庭用米缸储藏大米时,先将容器充分干燥,再装进大米,盖好盖。量小时可用可乐瓶装,放在干燥、通风处,避免高温、光照。大米久存易劣变,劣变大米色泽变暗,香味消失,出现糠酸味,酸度增加,米饭黏性下降,煮稀饭不稠汤,食用品质降低。家庭一次性购买大米不要过多,特别是在夏季。如果购买的是绝氧包装大米,开袋后要尽快食用。
  5.什么是粮食微生物?
  附着在粮食上的微生物,我们叫它粮食微生物。那么,什么是微生物呢?通俗讲,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不能分辨的低等生物。实际上,自然界除了动物和植物之外,其余所有的生物都是微生物。目前人们已发现的微生物有数万种之多,如我们熟知的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都是微生物。另外,木耳、蘑菇等也属微生物,它们是一些比较高等的真菌。既然微生物属于生物,那么它们就具有生物的一些特点,如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生长、繁殖、进行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
  许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例如,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食品、工业原料,还可以制作发酵饲料、菌肥、抗生素等。还有一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它们能引起人及动植物的疾病,危及人畜健康,并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微生物还能使生活用品发霉腐败变质。如储粮中的一些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使粮食及其制品发热霉变,由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快,代谢能力强,危害初期又不易被人发觉,往往造成储粮的品质严重损失,甚至使粮食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因此,粮食微生物对储粮安全的威胁绝不可忽视。
  6.怎么知道粮食是否带有真菌毒素?
  生霉的粮食都有被真菌毒素污染的可能。要想确切地知道粮食是否带毒,带毒量有多大,能不能继续食用,则必须扦取样品,送交粮食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只凭经验和肉眼是无法确定粮食是否带毒的。
  7.霉变过程有怎样的症状?
  大米霉变过程一般是先“出汗”,米粒起“劲筋”(在沟纹处形成白线),接着有脱糠,失去光泽,表面呈现灰白色,沾附一层碎屑细粉等现象,放出轻微霉臭味。这时米质在食味上尚无显著变异,继续发展下去,水分会增大,米粒变得松软,霉菌大量繁殖,产生各种色泽(白色、微黄色、绿色、紫色、黄褐色、黑色),发出异味,最后腐烂。
  8.大米为什么会发霉?
  大米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是微生物良好的天然培养基质。当外界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微生物生长的需求,微生物就会在大米中生长、繁殖。微生物在大米上的生长活动将分解、利用大米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破坏大米的结构,使大米失去利用和加工价值;同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还会分泌各类有毒代谢产物。因此,要确保大米贮藏安全,就必须控制其中微生物的活动。
  9.如何判断和防止大米霉变?
  食用霉菌污染大米可能引起严重的中毒。以下方法可判断和预防霉菌污染。(1)感观色味判断:& 霉变大米的表面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其质地也变得松软,易于捏碎,同时可以闻到一股霉味,霉变大米不能食用。(2)防霉: 潮湿、通风条件差的密闭环境有利于霉菌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因此,家庭贮存大米时,最重要的是注意通风和防潮。
  10.变色的稻米还能吃吗?
  正常的稻米呈金黄色或浅黄色,且有光泽,但在高温、高湿度条件下,时间一长,其颜色就会变深,呈深黄色或褐黄色,人称“沤黄谷”,沤黄谷碾出的米也是呈黄色,称作“黄变米”。沤黄谷产生的原因是微生物在稻谷中生长繁殖的结果,由于霉菌的危害,稻谷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掉,品质变劣,食味变差,有的还被黄曲霉、杂色曲霉和青霉污染,其产生的毒素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特别是若被黄曲霉污染后,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毒害非常大,有人认为,已经发霉的大米经高温煮沸还能食用,这是错误的。因为一般高温烹饪根本不能破坏霉变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因此,已经明显发霉的大米绝对不能吃。
  11.家庭中如何保存面粉?
  面粉是经小麦加工而成,由于其营养丰富,吸湿力强,且颗粒小,导热性差,故极易受到虫霉侵害,出现发热、霉变,导致酸败,所以说面粉在常温下是一种极难保管的粮食。建议消费者应尽量购买小包装产品,特别是在夏季,打开包装后应当抓紧食用,切莫存放过久,影响食用品质。未吃完的面粉应尽量放置在阴凉、通风、干燥处。切勿在光照和潮湿环境下存放。存放温度应尽量不超过20 ℃。若发现面粉中出现用手搓不开的小粉团,粉质颜色变暗,出现微酸味,说明该面粉已经变质,不能食用。
  12.食用油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一定要注意避光
  热和光照,特别是在紫外和近紫外范围内的光照将显著地增加食用油脂氧吸收率,使其氧化酸败。所以,不论你买回家的是何种级别的植物油,一定要注意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光线直接照射。最简单的方法是按油瓶的大小,用厚纸板(不透光)做一个油瓶罩,往上面一扣,就解决了避光的问题。
  13.油瓶放得不要离热源太近
  食用油脂氧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在温度高于60℃时,氧化速率显著增加。因此,我们在用完油瓶后,要尽可能远离火炉、暖气等高温热源。
  14.高温夏季油脂的存储更要小心
  夏天温度比较高不利于油脂的存放。第一,注意不要在夏天买多余的油,尽量买小包装油。第二,亚麻籽油、红花籽油、葵花籽油等不饱和度比较高的油不仅要避光,同时对已开过口的最好存放在冰箱中。对开封的油品更要注意存储条件。
  15.使用后要把瓶盖拧紧,减少与空气接触时间
  在您买回桶装食用油后(不论是2.5升还是5升),没开启瓶盖之前,可按前述方法进行储存。一旦开启瓶盖后,最好要进行分装使用。建议用500~600毫升的棕色玻璃瓶(如:料酒瓶),减少透光、透气。每次用完后要把瓶盖拧紧,以减少食用油与空气的接触时间。
  16.分装时要注意瓶子的干燥清洁
  食用油在分装时,采用的器具一定要干燥清洁。引起食用油脂氧化酸败的原因除了光和温度以外,水分也可促使油脂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金属离子则是较强的促氧化剂,因此,采用的器具不但要考虑避光隔氧,而且一定要清洗凉干后再使用。
  17.用过的油不可倒回瓶中与新油混合
  煎炸食品时,一般都要向锅中倒入很多油,炸完后,剩下的油不可将其倒回瓶中与新油混合。用过的油,尽管尚未氧化酸败,但在煎炸过程中,长时间在高温的条件下与空气接触,已经吸附了大量的氧,部分不饱和键已经环氧化,微量的氧自由基已经产生。用过的油最好单独倒入一个瓶中保存,而且要尽快用完,煎炸油最好不要反复使用。
  18.不要长时间用一个油瓶放油,油瓶要更换
  分装用的小油瓶最好不要反复使用。很多人为了方便,油瓶中的油用完后再倒入新油长期反复使用。您知道吗?在油瓶的盖子和瓶口处残存的油,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已经部分氧化。如果老是用同一个瓶子,就会影响新倒入油的品质,就像做馒头时的引子酸面团,大大加速了新油的氧化酸败。
  19.为什么食用植物油尽量选择小包装?
  一定要根据自己家庭人口和消费量选择食用植物油的包装量,吃油是越新鲜越好,存放的时间越长氧化酸败的危险性越大。家中人口多的可以买5升装的,一般三口之家买2.5升或更小的比较合适。用完了再买,不要怕麻烦。
  因为产品的保质期限是以包装容器的瓶口或桶口处封闭严实不泄漏、避光为前提的,当包装打开以后,因接触空气产生氧化变质,会使保质期缩短。普通消费者在家里是无法判定油脂品质的,为了保证食用时的安全,所以应尽量选择小包装油品。
  20.为什么说食用油储存不要超过一年?
  食用油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酸化,其酸化程度与储存时间有关,储存时间越长,酸化就越严重,会产生过氧化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逐渐失去食用油的特有香味而变得酸涩。人若食用了储存过久的食用油,会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食用油不可储存过久。
  那么,食用油储存多长时间比较合适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储存一年以内的食用油一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对人体无害,而超过一年者,则多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故食用油保质期为一年。
  21.过了保质期的油不宜食用
  有些家庭习惯于一次性买好多油,很多家庭在过节时单位发的、亲友送的等等,一下子积存了很长时间都吃不完的油。等到食用时,发现已经过了保质期。这样的油最好不要再食用了,因为精炼油的保质期主要是靠添加的抗氧化剂来维持的,一旦过了保质期,抗氧化剂消耗殆尽,氧自由基的反应就会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可能我们在打开瓶盖后,尚未嗅到酸败的哈喇味,但里面充斥的氧自由基是嗅不出来的。
  22.冬天存放的食用油里出现絮状物还能吃吗?
  油脂是脂肪酸甘油三酯。由于构成甘油三酯的脂肪酸碳链长短不一,其形成结晶的温度不同,晶体需要渐进过程形成,会呈现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如白色絮状物、不透明糊状、白色沉淀、白色结晶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物理现象。有些消费者担心结冻的油脂品质不佳,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随着温度的变化,任何食用油都会发生程度不一的结冻现象,这是食用油本身的物理特性。结晶状态与食用油的运输、储藏等条件有关(如:北方的冬天气温寒冷,装在货车靠外围的食用油就比较容易结冻、放在朝北厨房里的食用油也比较容易结冻),也与油脂的品种有关。食用油结冻丝毫不会影响其口感和品质。为了便于使用,建议冬天消费者最好将食用植物油放在20℃的环境下。某仓库里储存了150T大米、60T面粉和15T杂粮, 求这个仓库里储存大米、面粉和杂粮的比。并把它化成最_百度知道
某仓库里储存了150T大米、60T面粉和15T杂粮, 求这个仓库里储存大米、面粉和杂粮的比。并把它化成最
60T面粉和15T杂粮。并把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面粉和杂粮的比, 求这个仓库里储存大米某仓库里储存了150T大米
【学习宝典】团队为您答题,祝你学习进步。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1化简整数比,谢谢:60:15=10,就是除以他们的最大公约数。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4。 很高兴为您解答150
某仓库里储存了150T大米、60T面粉和15T杂粮, 求这个仓库里储存大米、面粉和杂粮的比。并把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请说明基本原理及其公式好吗谢谢
不是写在上面了吗?怎么了?
请讲出道理
不是讲了吗?化简比就是同时除以他们的最大公约数就可以了。。望采纳,谢谢了。。。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60:12:4:15=30:3=10150
150:60:15=10:4:1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内容板当前位置:
稻谷如何储藏才能保持其加工大米的质量?
&&& 由谷的结构、生理和生化特性决定了其具有以下的储藏特性:&& (1)不耐高温,易陈化。谷的胶体组织较为疏松,对高温的抵抗力很弱,在烈日暴晒或高温下烘干,均会增加爆腰率和变色,降低食用品质与工艺品质。水分为22-26%的高水分稻谷,如果进行高温快速干燥或干燥后很快吸湿,都会增加爆腰率。因此较为潮湿的稻谷最好进行自然干燥,如果采用人工加热烘干,则应注意控制加热温度、时间、烘干速度及水分的变化,以免爆腰率升高,降低加工质量。
&&& 高温还可导致稻谷脂肪酸值增加,品质下降。不同含水量的稻谷在不同的温度下储藏,脂肪酸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见表11-2),加工大米的等级也明显降低。水分含量与储藏温度越高,脂肪酸上升越明显,而水分低的稻谷对高温有较强的抵抗力。
表11-2& 高温对稻谷脂肪酸值的影响
原始脂肪酸值KOHmg/100g干
3个月后脂肪酸(KOHmg/100g干)
&&& 稻谷在储藏过程中,特别是经历高温后,其陈化还表现在酶活性降低,粘性下降,发芽率降低,盐溶性氮含量降低、酸度增高、口感和口味变差等(见表11-3)。稻谷即使没有发热,随着保管时间的延长,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陈化现象,这主要是因为酶活性降低所至,通常新稻谷中&-淀粉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很高,过夏后活性明显下降。据试验,过氧化氢酶在储藏3年后,活性下降5倍,淀粉酶的活性在2年以后就已测不出。
表11-3&& 储藏期间稻谷品质变化
脂肪酸值(KOHmg/100g干)
&&&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稻谷生活力有密切关系,稻谷中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发芽率即相应降低,从而导致陈化劣变。稻谷的陈化速度,对于不同种类和不同水分、温度的稻谷是不同的。通常籼稻较为稳定,粳稻次之,糯稻最易陈化。水分、温度均低时,陈化速度慢;反之,水分、温度均高时,则陈化速度快。
&& (2)易发热、结露、生霉、发芽。新收获的稻谷生理活性强,早中稻入库后积热难散,在1--2周内上层粮温往往会突然上升,超过仓温10--15℃,出现粮堆发热现象,即使水分正常的稻谷,也常出现此种现象。稻谷发热的部位一般从粮堆内水分高、杂质多、温度偏高的部位开始,然后向四周扩散,逐步漫延至全仓。杂质多的或杂质聚积区(特别是有机杂质多的区域)含水量高,带菌量大,孔隙度小,所以易发热。地坪的返潮或仓墙裂缝渗水以及害虫的大量繁殖、为害(特别是谷蠹严重时),都会造成发热。在所有这些因素中,高水分引起的微生物大量繁殖,是发热的主要原因。
&&& 高温入库和发热的稻谷,如未及时降温,在季节转换时往往会因堆内外温差过大而形成粮堆的上层结露(深度一般在粮面下20cm 左右)并会进一步导致稻谷生霉、发芽。这时的霉变常被称作&气顶霉变&、&气面谷&、&囤头霉&。
&&& 由于稻谷发芽所需的水分较低(约为23--25%),且后熟期较短,因此在粮堆结露、发热未及时发现与处理时,有可能出现稻谷生芽,生过芽的稻谷,其部分营养成分已被分解,储藏稳定性也大为降低,即使经过干燥处理,也不宜再进行储藏。
&&& (3)易黄变。稻谷除在收获期遇阴雨天气,未能及时干燥,使粮堆发热产生黄变外,在储藏期间也会发生黄变,这主要与储藏时的温度和水分有关。试验证明,粮温是引起稻谷黄变的重要因素,水分则是另一不可忽视的原因。粮温与水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起促进黄变的发展,粮温越高,水分越大,储藏时间越长,黄变越严重(见表11-4)。据报道,气温在26--37℃时,稻谷水分在18%以上,堆放3天就会有10%的黄粒米;水分在20%以上,堆放7天就会有30%左右的黄粒米。在储藏期间,早稻水分14%发热3次,黄粒米可达20%;水分在17%以上,发热3--5次,则黄粒米可达80%以上。由此可见,黄变无论仓内仓外均可发生,稻谷含水量越高,发热次数越多,黄粒米的含量越高,黄变也越严重。一般情况下,黄粒米的发生,晚稻比早稻严重,这是因为晚稻收获时节,气温低、阴雨天多、稻谷降水困难的缘故。但是,在南方一些地区早、中稻成熟时,有时也会遇到连阴雨天,农民又多忙于栽种,使收割的稻谷不能及时脱粒、干燥,以致早中稻也会发生严重的黄变。
表11-4& 晚籼稻黄变与温度、水分的关系
未黄变开始黄变
开始黄变已黄变
未黄变开始黄变
13.1--15.7
&&& 稻谷黄变后,发芽率下降、粘度下降、酸度升高、脂肪酸值增加、碎米增加、品质明显劣化,对其食用品质和种用品质均有较大的影响(见表11-5)。
&&& 黄粒米形成的原因,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有人提出是米拉德反应使大米变黄、变褐。但也有人认为米粒黄变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表11-5 黄粒米品质变化
酸度(度)
脂肪酸值(KOHmg/100g干)
&& 1、常规储藏&&& 常规储藏,是一种基本适用于各粮种的储藏方法,从粮食入库到出库,在一个储藏周期内,通过提高入库质量,加强粮情调查,根据季节变化采用适当的管理措施和防治虫害,基本上能够做到安全保管。稻谷常规储藏的主要内容包括:
&& (1)控制水分。入仓稻谷水分高低,是稻谷是否能安全储藏的关键,一般早、中籼稻收获期气温高,收获后易及时干燥,所以入库时的水分低,可达到或低于安全水分,易于保管。但晚粳稻收获是低温季节,干燥不易,入库时水分一般偏高,应注意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干燥降水处理,如有烘干设备的应在春暖前处理完毕,如无干燥设备,可利用冬、春季节的有利时机进行晾晒降水,或利用通风系统通风降水,把水分降至夏季安全水分标准以下。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应随种类、季节与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粳稻高一些,籼稻低一些;晚稻高一些,早稻低一些;冬季高一些,夏季低一些;北方高一些,南方低一些(见表11-7)。
表11-7& 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
稻谷温度℃
&&& 稻谷安全水分的标准还与成熟度、纯净度、病伤粒等有密切关系。另外,如果储藏种用稻谷,为了保持其发芽率,度夏水分应低于上述安全标准1%。
&& (2)清除杂质。稻谷中的杂质在入库时,由于自动分级现象聚积在粮堆的某一部位,形成明显的杂质区。杂质区的有机杂质含水量高,吸湿性强,带菌量大,呼吸强度高,储藏稳定性差。糠灰等细小杂质可降低粮堆孔隙度,使粮堆内湿热不易散发,也是储藏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入库前应尽可能降低杂质含量,确保储粮的稳定,通常将杂质含量降至0.5%以下,入库时要坚持做到&四分开&,提高储粮的稳定性。
&& (3)通风降温。稻谷入库后,特别是早中稻入库时粮温高,生理活性强,堆内易积热,并会导致发热、结露、生霉、发芽等现象。因此,稻谷入库后,应根据气候特点适时通风,缩小粮温与外温及仓温的温差,防止发热、结露。根据江苏、浙江、江西、上海等省市的经验,利用离心式风机,采用地槽风,竹笼通风和存气箱通风,在9--10月、11--12月、1--2月分段,利用夜间冷空气,进行间歇通风,可使粮温从33--35℃分段降为25℃左右、15℃左右和10℃以下,能有效地防止稻谷的发热、结露,确保安全储藏,另外也可采用排风扇或低压轴流式风机进行负压通风,可获得同样的通风效果,但却可显著节省投资费和运行费,是一种较理想的通风降温储粮途径。稻谷在通风降温后,再辅以春季密闭措施便可有效防止夏季稻谷的发热。
&& (4)防治害虫。稻谷入库后,特别是早中稻易感染害虫,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稻谷入库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害虫。通常防治害虫多采用防护剂或熏蒸剂,以防止感染,杜绝害虫危害或将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储粮损失。
&& (5)低温密闭。在完成通风降温、防治害虫之后,冬未春初气温回升以前粮温最低时,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方法,压盖粮面密闭粮堆,以长期保持粮堆的低温或准低温状态,延缓最高粮温出现的时间及降低夏季粮温。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害虫和霉菌的为害,而且可保持粮食的新鲜度,没有药物的污染,保证了粮食的卫生。尤其对稻谷来说,低温是延缓陈化的最有效方法。
&&& 密闭方式可视仓库隔热性而定,若仓库隔热性良好,达到了低温库与准低温库的隔热性能要求,则可采用全仓密闭。密闭时将仓房门窗全部关闭,并用塑料薄膜将门窗封严。如仓房隔热性能不好可采用塑料薄膜盖顶密闭。即气调储藏中的单面密封,密封时先平整粮面,再覆盖薄膜,然后将四周塑膜压入仓墙上预设的槽内,使其密封。粮面密封后还可以配合干沙或稻壳灰压盖粮面,以增加密闭效果,盖沙厚度一般为5--6厘米,盖稻壳灰厚度一般为10--12厘米,压盖时要做到平、紧、密、实,以确保效果。在储藏期间所有压盖物要经常检查,如有返潮现象,应及时更换,以免增加表层粮食水分。
&&& 2、气调储藏
&&& 稻谷的自然密闭储藏和人工气调储藏在长期的实践中均取得了效好的效果。自然密闭缺氧储藏成败的关键在于粮堆的密闭效果。缺氧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储藏温度、水分及粮食本身的质量,一般水分大、粮温高、新粮、有虫缺氧快。根据实践经验,对于新粮粮温在20--25℃,粳稻水分在16%左右,籼稻水分在12.5%左右可进行自然缺氧储藏,但不同的温度、水分、达到低氧的时间是不同的(见表11-8)。对于隔年的陈稻谷,降氧速度较慢,此时可通过选择密闭时机及延长密闭时间的措施,提高降氧速度,尽快使粮堆达到低氧要求。一般可在春暖后,粮温达到15℃以上密封,经过一个月左右可使堆内氧浓度逐渐降低。但由于早稻收获后易于干燥降水,含水量低,同时又无明显后熟期,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自然缺氧效果,必须严格密封粮堆或辅以其它脱氧措施。采用人工气调储藏能有效地延缓稻谷陈化,同时解决了稻谷后熟期短、呼吸强度低、难以自然降氧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人工气调是充二氧化碳和充氮气调,特别是充二氧化碳应用较为普遍,大量的实践证明充二氧化碳气调对于低水分稻谷的生活力影响不大,如水分低于13%的稻谷在高二氧化碳中储藏4年以上,生活力略有降低。但如果稻谷水分偏高,则高二氧化碳对生活力的影响将是明显的。
表11-8 影响稻谷自然密闭氧浓度的因素
密闭时间(天)
&&& 3、&双低&、&三低&储藏(详见气调储藏章节)
&&& 4、高水分稻谷的储藏
&&& 在稻谷产区,收获季节如遇阴雨和低温天气,大批的稻谷往往来不及晾晒和干燥,而造成新粮发热霉烂,损失严重。高水分稻谷主要特点是水分高,呼吸旺盛易产热,易霉变,储藏稳定性极差。因此,高水分粮堆难以储藏,这也是近段时间内,广大粮食工作者致力于研究的一个课题,也是粮食行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多年来,许多地区经过试验与实践的结合,摸索出一些储藏高水分稻谷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1)通风储藏。高水分稻谷的通风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散装仓内进行地上笼和地下槽通风,此时注意稻谷入仓后要平整粮面,且堆高不能超过3米。另一种形式在仓内利用离心式风机间歇地强力通风,粮垛堆成小垛或通风垛,堆高不超过10--12包,利用有利的仓外空气(仓温为20--30℃,相对湿度低于60--65%)反复置换仓内及堆内湿热空气,达到降水降温,安全储藏的目的。采用以上通风方法储藏高水分稻谷,可使其水分由16.5%左右,逐步降至14%左右,保证了安全度夏。经大量实验证明,采用通风方式储藏高水分稻谷,与人工晾晒或烘干比较,不仅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费用,减少粮食损耗,而且能更好地保持稻谷的工艺品质,保证加工品的质量,是安全储藏稻谷的有效技术措施。
&& (2)准低温储藏。将高水分稻谷包装储存于空调仓内,使仓温控制在20℃以下,进行准低温储藏,可以达到抑制稻谷的呼吸作用,控制虫霉危害,不仅能安全度夏,而且可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品质和新鲜度。如水分为15.9%的晚粳稻,在空调仓内储存11个月,水分由15.9%下降至15%,发芽率由91%下至87.5%,脂肪酸值由5.51mg/100g干增加到7.35mg/100g干,保持了良好的品质。但此储藏技术由于投资和运行费用都较高,故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得到推广。
&& (3)短期应急处理。在不具备通风及低温储藏的条件时,对于收获后的湿谷(含水为23--25%)和潮粮(含水量为18%左右),在无法及时干燥的情况下,可在晒场上或空仓内堆成高约80cm,底宽1m 的梯形长条垛,用塑料薄膜密闭,进行缺氧储藏,薄膜四周压严,使粮堆尽快绝氧。采用此方法,可以在数天内使稻谷不发芽,不霉变,干燥后加工成大米,略有异味,但基本不影响食用。但必须注意,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少量的高水分稻谷且仅能作短期储藏。
(责任编辑:国粮)
------分隔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粉和大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