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张卫卫(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职业中专 山东 滨州 251900)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扮演好自身的引导者、合作者这一形象,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条件,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的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 能力
&&&&&&&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教师应不断转换角色,扮演好自身的引导者、合作者这一形象,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的综合实践能力。那么,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教育理念呢?就此谈谈自己的浅显认识。
&&&&&&&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 1.创设愉悦情境。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才能主动地参与活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学习情境。
&&&&&&& 2.创设真实情境。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把图、文、声、像有机组合,使抽象的内涵转化成情景交融、图文并茂的形式,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知、理解,营造一个语文教学的互动新空间,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老舍的事迹材料,了解老舍的生平事迹,查阅老舍的图象资料,了解老舍的主要作品,自己尝试运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并且进行录音,在课堂上进行朗诵比赛,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讲、大胆地演,在互动和交流中,引导学生明确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特有的景色特征来突出了冬天的济南&温晴&这一特点。
&&&&&&& 3.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善于将课文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帮助学生再创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
&&&&&&& 4.创设求异情境。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激起争论,形成讨论的高潮,让智慧碰撞出火花,让课堂充满色彩。&
&&&&&&&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 实际教学中,作为一线的执教者,应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但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大胆革新、标新立异。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心底深处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如在教学古诗《天净沙&秋思》时,老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诗中的意境,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有的认为应该在房子旁边画一座桥,再画一条小溪绕屋而过,有的认为小溪不应绕屋而过&&所有这些争议对诗句的理解似无关联,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进教材中的部分古诗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可表演性强,让学生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学生则能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其次,教师还要打破&四人一小组&的合作学习概念,认识到师生、生生之间的一对一讨论以及师生集体讨论亦属合作学习的范畴。同时,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巧妙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质疑,选择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 三、鼓励尝试,引导学生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的途径
&&&&&&&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发现问题后,就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问题,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的途径。
&&&&&&& 一是读思结合探究问题。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尽可能在读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勾划圈点重点词句进行思考,从中得到答案。
&&&&&&& 二是思议结合探究问题。经过阅读思考,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的答案有可能与其他同学答案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这时就可以指导学生自觉与同学交流探讨,达成共识。
&&&&&&& 三是合作讨论探究问题。我国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对于富有挑战性、具有难度的问题,学生自主难以解决,这就可让学生小组探讨。但必须让学生明白小组合作探究的程序:先个体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再小组内发言交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和调控;最后全班交流,小组代表综合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小结评价。
&&&&&&& 四是课外坚持自主合作交流,养成合作探究的精神。课外自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解决学习及作业中的疑难问题,逐步将自主合作探究变成一种能力,进而培养其合作探究的精神,学会与人合作交流,与人友好相处,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至此,学生才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才真正实现了教育方法的变革,学生才会终身受益。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
|0|0|暂无简介
中国规模最大的中文学术期刊荐稿网络|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b class="ic ic-">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海阔凭鱼跃—江渝小语工作室
当前位置:&&&
浅谈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传: 陈振帮 &&&&更新时间: 17:59:50
浅谈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
&&&&&&& 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现代以来国际上诸多心理学派和教育学派所共同认识并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它同时也对许多教学模式产生过巨大影响并成为其理论内核。在国内,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各种研究中,人们对其理论研究比较多,而对其与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研究还太少。如果我们不把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理论迁移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再先进的理念也只能是一种空话。因此,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具体操作方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针对这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有:
一、重视自主行为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他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吸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感知教材、学习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其次,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吸向老师质疑、请教,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 从这一点出发,我先从道理上帮助学生转变观念,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参与的过程&,更注重的是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给学生自学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多给与鼓励和肯定。给学生看的条件,给学生想的时间,给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创的空间,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只要学生能够读懂的就不再去讲,只要学生能够领悟的就不再去分析,培养学生自己动脑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程度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利用课本上的单元提示、预习提示、课后练习等理解课文,甚至有权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学生根据提示确定了学习目标,并选择了每己喜欢的段落作重点学习、赏析,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畅所欲言,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效果比老师讲给他们要好许多倍。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其才能的机会。例如,每节课坚持课前五分钟演讲制度,利用课前五分钟,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提高学生的素养,设置了&海阔天空&&课文质疑&&开心一刻&&佳作赏析&&心灵寄语&等内容,学生轮流来讲。
&&& 二、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集体教学虽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小组活动作为一种补充,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具有显著的优势。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个人家庭背景及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可以彼此取长补短。同时,小组交流与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 在教学过程中,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性别、个性特征等分成学习小组,每组四人。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程序为:首先是任务定向,教师设计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作业内容,学生加以选择、接纳;其次是组内交往,先个体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再小组内发言交往,教师对小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和调控;最后全班交流,小组代表综合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小结评价。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有一定的难度,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处理好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一般情况下,一节课中有一定难度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宜过多: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民主性,要充分尊重与众不同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吸纳不同的观点: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通过竞争得到共同提高,分享成功快乐。
&&&&&&&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利用手中不同版本的参考资料,结合提示、注释、练习展开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如有疑难问题,还可以全班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时,也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时,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收集&桥&的资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分工合作,收集的资料大大增加了,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对于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还可以开展小组之间的辩论赛活动,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 三、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著名教育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布鲁纳强调的是,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人生来具有一种好奇的倾向,这种本能的倾向会使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尽力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当他遇到困惑或矛盾的情况时,这种心理倾向会更强烈。少年儿童具有自然而又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会本能的对一切新奇事物感兴趣,他们会想方设法弄清楚这些新奇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贵的动力和心理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指导他们如何提问、如何收集资料、教给他们发现事物变化规律的一般思维方式,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和形成善于听取各种不同建议以及随时发现新事物的习惯。
&&&&&&& 结合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提问氛围,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受、疑难和设想提出来。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如果没有参与意识,没有积极的思考,很难想象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当然,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自己去探究文章并提出问题还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到示范性,给学生以&方法的示范&&思维的示范&设问注意环环相扣,先后有序,体现教学环节。运用这些设计的问题体现出了本文响教学环节,教师由一个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示范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自主式的创新学习时,也可以引寻学生对教材进行以下探索:欣赏课文的一个最佳处,提出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引入与此文写法相同(或相反)的文章进行比较,看看文章中有哪些空白是可以展开想象的,此文所用材料可否增一个或减一个、换一个等等。我们还可以结合传统教法,自己设计一些问题和环节让学生多想、多说、多交流,这也是很好的探究。
&&&&& 当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具体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当我们真正把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理论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时候,语文教学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定会呈现出鲜活生动、扎实高效的喜人局面。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