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2013年陕西省毕业生实名登记查询物理系,2013年毕业的,刘满仓详细资料,急!!!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怎么样_百度知道弟弟被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录取了,想知道这学校好吗?_百度知道&&|&&&&|&&&&|&&&
&&艾瑞深研究院
&&微信号:cuaa-net
&&|&&|&&|&&|&
&&向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大三或大四的同学求救&&&&[作者:
222.90.28.107&]&&&[]
想考你们学校的物理教学论的研究生,但是对专业可还是没有把握,想通过你们获得专业课的历年的真题与笔记,不知道谁相帮帮忙,必有重谢选自:中国校友会网(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网(www.cuaa.net)&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7年
<font color=#06年
<font color=#05年
<font color=#04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1年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是不是很好_百度知道申报材料内容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申& 报& 书
学 校 名 称&&&&&&& (盖 章)&&&&&&
专 业 名 称&&&&&&& 科学教育&&&&&&
专 业 代 码&&&&&&&& 040102&&&&&&&&
填 报 日 期&&&&&&& &&&&&&&
专 业 网 址 http://www.
& 山西省教育厅高教处&& 制
填 写 说 明
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
二、专业建设目标、思路、 方案及成果预测
2.1建设目标
2.1.1 总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持“博学专精和谐共生”的教育理念,以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使科学教育专业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的模式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山西省的经济社会、基础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应用性优质人才,将我校科学教育专业建设成为“立足山西,影响全国”的全国的一流专业。
2.1.2分目标
1.在教师队伍、图书资料等方面形成科学教育专业发展的优质化办学条件;
2.优化满足我省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需求的科学教师人才培养模式;
3.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实践且特色明显的课程体系,完善教材和实践基地建设;
4.搭建多样化的成长平台,提升大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5.建设成我省首家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学位点,以培养山西省中小学高学历、高能力、高起点的科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师;
6.构建教学管理和服务教师教学科研的长效机制,力争使本专业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2.2 建设思路
根据山西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现实需求,结合我们的建设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实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重点发展二个方向,着力形成三大特色,重点培养四种能力的“1234”科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工程,依托基础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科学教育专业优势,强化高校——中学相结合办学,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山西的基础教育以及高一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具有“四种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一个中心”,是指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通过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研训练和专业实践的改革与创新,以充实和优化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完善办学条件,提高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突出两大特色
“突出两大特色”,是指在“博学专精和谐共生”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突出“宽口径教育、按方向分流、多元化就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5+3”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专业教学特色。
3.强化三类人才培养
“强化三类人才培养”,是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以及本专业的办学实际,重点培养复合型的中学理科教师、高起点的小学科学教师和高一级学科专业教育的后备人才。
4.着重培养四种能力
“着重培养四种能力”,是指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调整和修订科学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以扎实的理论课程为基础,以多样化的科技活动为载体,使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思想素质过硬,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3建设方案
2.3.1师资队伍建设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以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基础,以培育学科带头人为抓手,以提高教学水平为主导,分期分批投入经费,建设一支年富力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鼓励青年教师报考攻读博士学位,努力创造条件并提供经费,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以及参与各种高规格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同时,从优质中小学聘请具有丰富教学和教研经验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充实到科学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促进本专业创新团队的建设,完善和加强外聘教师的任用与管理制度。
通过四年建设,力争完成如下具体目标:
①将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教学水平、学术水平高,教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2~3名教师在全国科学教育学科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②职称结构更加优化,使得教授占教师总数的30%,副教授占45%,讲师占25%;中学兼职教师比例达到25~30%。
③学位结构更加合理,博士学位15名,占教师总数的38%;硕士学位22名,占55%。
④派出教师参加国内、国际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研讨会15~20人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10~15人次,外聘教师与客作教授达到30人。
⑤为教授、副教授配备工作室,以使他们有更好的备课和从事教学科学研究的条件。
该项建设任务拟投入20万元建设经费,由马引群教授负责。
2.3.2课程体系、特色教材建设
努力做好课程体系与特色教材的建设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①针对当前科学教育学科的需求以及专业的特点,优化“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课程,使得实践课程比例占总课程的35%以上。
②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水平较高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突出的国内外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选优率95%以上。
③积极组织我院本专业教师与我们的合作高校四川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的科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合作编写具有高质量、特色鲜明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力争通过四年的建设,自编出版本专业有特色的教材、专著6~8部,优先出版《探究性科学实验(物理、化学、生物)》、《普通动物学》、《普通植物学》、《生物学基础实验》、《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STS教育》、《中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等教材。
④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建设期内公开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5篇,其中核心期刊10篇。
该项任务拟投入建设经费20万元,由马引群、阎元红负责。
2.3.3实验室、实践基地、文献资料建设
①整合现有实验资源,扩建科学教育专业实验室与微格教学和设计性实验室,努力建设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实验室,以满足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多元化的实验需求,具体有“科学探究实验室”、“大学生科研与创新平台”。
②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拟增加的实践基地有山西省科学技术馆、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等。
③充分利用地处太原市的地缘优势,广泛开展与重点中小学的合作,与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中小学展开深度合作,使本专业拥有高标准、高起点的实习基地场所。拟增加的中学有太原市36中、37中、榆次一中、榆次二中等,重点加强与太原五中、成成中学、山西省实验中学、山西大学附中、太原师范学院附中、小店一中等太原市重点中小学的合作,实施高校——中学创新培养行动计划,深化实践基地建设。
④通过学院有计划、有步骤的资金投入,完成购置科学教育专业教学与科研所需基本图书期刊与数据库资料,如全套不同版本的中小学科学课教材、电子资源库等。
该项建设任务拟投入10万元,由马引群、安学民负责。
2.3.4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按照“四种能力”建设的需要,调整、修订和优化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使培养的学生成为专业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思想素质过硬,具有“四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体措施如下:
①定期召开科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注意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并制定出相应的改革计划,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科前沿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专业基础课程涉及面更加宽,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平台”课程与“模块”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结构更合理,以满足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并且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弹性调整。
②广泛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模拟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积极支持教师和学生使用我校的网络、电子图书馆、多媒体及数字化语音等教学手段,开发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改革教学模式和手段,强化学生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方面的作用。
③在本科生中采取导师制,指导其阅读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必读书籍,为其打下较为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在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对基本知识能做到活学活用,培养其学术创新能力。
④高度重视科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基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实践教学内容及时更新,不断总结现有暑期课程实践和社会实践方式,建构“一年级以社会实践为主,二年级增设短期教育小见习和科技创新实践,三年级开展课程实践和半年教育实习,四年级进行就业挂钩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搭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平台”、“科学教师培养的数字化课程实践平台”,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
⑤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建设期内,每年重点支持20名优秀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创造条件扩大本专业本科生参与交流与合作规模,丰富、扩展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竞争能力。
⑥重视教师资格证、全国计算机技术等级证书、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使学生"一专多能、一人多证",促使其向应用型、职业型、技能型方向发展。
⑦建立学生四种能力考评机制。通过建立学院、用人单位和实习单位等多元考评主体的考评机制,正确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程度。
⑧力争在建设期内实现如下具体目标:
&O培养本科生300名。
&O学生就业率超过95%。
&O学生在省部级以上各种竞赛中获奖达30人次以上。
&O在校期间学生英语四级考试合格率达85%以上;计算机二级通过率80%以上。
&O学生考研通录取率达50%以上,其中985、211院校占到70%以上。
&O有10人次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该项建设任务拟投入10万元,由马引群、安学民负责。
①争取2016年成为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点,并开始招生。
②围绕专业建设方向承担1项以上的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
③承担8项省级教改科研项目。
④形成稳定、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
该项建设任务拟投入10万元,由马引群教授负责。
2.4成果预测
2.4.1培养一批特征鲜明、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将培养一批特征鲜明、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即:
具有宽广的知识领域——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使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未来的综合课程教学或分科课程的教学奠定宽广的知识基础。
具有复合的认知结构——培养的学生将具有复合的认知结构。这是因为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整合成具有复合特征的认知结构,这种具有复合特征的认知结构消解了传统学科的壁垒,产生了不同学科间的交融与贯通。当遇到要解决具体的问题时,就又会自然而然地运用综合的认知结构来解决,尤其是学生们在未来的科学教学中可以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多维的视角、综合的思维、优化整合的认知结构对他们的学生进行教学和学习引导。
具有潜在的能力结构——学生具有“从教的基本能力”和潜在的“职业拓展能力”。
具有较宽的工作领域——毕业生将具有较宽的工作领域。在教学领域,能承担并胜任高中分科的课程教学、7~9年级中任一分科的科学课程教学;在科学普及领域,能承担社会中的科学普及工作;在文化出版领域,能较快适应理科图书、科普书籍的出版工作;在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报刊出版领域,可以胜任课程版面的编辑工作。
具有多元的深造方向——鉴于培养模式的独特性、前5个学期中知识的相对宽厚,又由于后3个学期对学生进行“术业有专攻”专业方向教育,所以学生们在作进一步的学业深造时,可以有多维的专业目标供学生选择。
具有持续的发展后劲——单纯狭窄口径的专业教育是以降低学生将来的应变能力为代价的,而我校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在“博学+专精”教育理念下培养起来的,又由于该专业的基础课程本着宽厚基础的课程设置理念,因而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奠定了为未来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变化中,就具有了迁移能力和自组织能力,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
2.4.2建设一支结构好、力量强、后劲足的教师队伍
建设成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和科研队伍。目前本专业现已形成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结合专业发展要求,尽快形成本专业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科方向结构更加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通过四年建设,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人员比例达到60%以上,争取培养与引进省级教学名师2-3名,培养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2人,新增骨干教师2-3名,形成一支专业特色突出、综合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
2.4.3形成一批示范性强、辐射与推广价值高的建设成果
太原师范学院是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同时,我校教师阎元红教授作为科学教育分会的常务理事和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术部副主任,承担着专业与学科建设的组织、成果推广重任,因此,通过科学教育专业的建设所形成的一批建设成果,将示范、辐射与推广到全国范围。
出版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教材。本专业建设期内,力争联合出版并推广6-8本专业特色教材,更新现有专业课程教材,引进使用新教材,鼓励采用国外原版教材。
形成一系列分级的特色课程。通过分层次的梯度课程建设,在现有特色课程基础上,不断增加校级特色课程、省级优质课程,争取国家级精品课程。
完善一套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完善科学教育专业“5+3”人才培养模式和“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现复合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为全国科学教育专业的建设。
发表系列专业建设与教改论文。针对科学教育专业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展开研究,以解决制约专业发展中的问题,总结专业建设的经验。
2.4.4拓展不同层次的国内外学术交流
拓宽学术交流渠道,积极承办全国科学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参加“桂馨杯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展示活动”、“海峡两岸四地科学教师教育高峰论坛”,争取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在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前沿的基础上,推动该专业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基础与改革
3.1 教学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等内容)
太原师范学院的科学教育专业创办于2002年,这在全国60多所设有科学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属于第一批,在我省也属首家。十多年来,我们以高端的视野,自主提出了“博学专精和谐共生”的科学教师教育理念,确立了复合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以及“5+3”人才培养模式和“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作为科学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探索中,在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体系、课程结构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人才培养途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和使用等方面实施了综合配套改革,奠定了科学教育专业的良好办学基础,形成了科学教师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特色。
3.1.1学术理论研究与探索
科学教育学科与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始终是在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中前行,我们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中一直以来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实践对理论的升华和学术对教学的支撑。专业创办以来,进行了多方位的学术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以具有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成果。
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程度要求很高的职业,本专业在强调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更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教师要积极承担教学任务,认真对待教学工作。近年来,本专业教学工作硕果累累,为专业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教师及成就简要介绍如下:
表1.代表性项目、论文、专著、获奖一览表
&&& ◎科研项目:
项目来源及经费
奇异核——核散射微观光学势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委
晕核-核散射微观光学势理论研究
山西省自然基金 5万
五阶非线性光纤中飞秒孤子间相互作用研究
高校科技开发项目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山西省教科所GH-09008
基于非线性动态理论的波导双隐开关性能研究
山西省高校科技开发项目
稀土二氢化物物性的第一原理研究
高校科技开发项目
“国培计划”山西省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省教育厅 30万元
科学教师培养的数学化课程实践平台构建研究
山西省教科所GH-09060
跨学科、复合型科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教育厅 15万元
物理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综合平台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山西省高等学校改革项目
基于宽口径人才培养的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山西省强校工程项目
大学物理教学与科学素质教育
山西省教科所GH-06046
单分子磁体的热电输运特性和磁性调控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69万
自旋-轨道耦合动力学,等效非阿贝尔规范场量子力学模型及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80万元
基于新型多芯微结构光纤中特殊芯间耦合机制的快光与慢光传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介质—金属纳米线复合结构的非线性微纳光子器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半导体异质兼容集成中的新型材料系探索与特殊超晶格结构
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
金属铜表面生物分子自组装膜的电化学研究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金属/氨基酸/辣根过氧化物酶自组装膜对酚和胺的电催化研究
山西省高校科技项目
微反色谱质谱一体化教学科研共享服务平台
科技厅平台项目
关于q-Bernstein算子及q-Bernstein型算子的逼近性质的研究
山西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资助25万元()
高师院校文理兼收专业高等数学课的改革研究
山西省教育厅
&& ◎专著或教材:
独立或参编
五阶非线性光纤中光子的传输特性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微格教学教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技文献检索与科教论文写作
山西科技出版社
新理念科学教学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核多体相对论微观光学势理论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氦原子和锂原子结构的计算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微格教学教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技文献检索与科教论文写作
山西科技出版社
科学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分子自组装膜的缓蚀作用
中国石化出版社
煤基酸与农药相互作用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物进化、适应性与产量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生态毒理学原理与方法
科学出版社
&& ◎代表性论文:
Elastic scattering of& from& at 38.3MeV/nucleon
Chinese Physics C
中国科学教师培养课程结构百年变革
《高等理科教育》
中国科学教育师资培养机构的历史演进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3期
科学教师应当成为一个研究者的多视域思考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0年第24期
跨学科教学:大学物理教学范式的转变
《物理与工程》
2010年第1期
国外科学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及启示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
基于现代通才教育理念的科学教育专业建设与科学教师培养
ICSE2012年科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国&#8226;南京)
国际会议论文集
科学教育专业发展中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全国第五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常见误区与矫治策略
新课程学习
用显微镜测量半封闭玻璃物体的厚度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五阶非线性对啁啾超短脉冲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五阶非线性效应下三阶孤子对演化的数值研究
量子电子学报
高阶色散和非线性对三阶孤子对传输的影响
五阶非线性光纤中二阶孤子的演化特性
《激光与红外》
2010年第4期
正五阶非线性对飞秒孤子传输的影响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
Relativistic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calculations on the Ka X-ray satellites of chromium
Physica Scripta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and lifetimes of the low-lying levels of& Fe XIV
中国物理学报B
Energy-Crossing and Its Effect on& lifetime of the 4s24p 2P3/2 Level for Highly Charged Ga-like lons
中国物理快报
二能级原子双模光场系统中光场压缩性质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版)
谈“小球与均质自由杆的碰撞”中的角动量守恒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一维受迫谐振子的能级和波函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版)
科学教育专业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
电子在旋转磁场中有关问题的解及讨论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for one-dimensional harmonically trapped Bose-Fermi mixture
PHYSICAL REVIEW A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for the spin-1 bosons in a one-dimensional harmonic trap
Physical Review A
Ab initio study of the structural, mechanical, and dynamical properties of the rare-earth dihydrides XH2 (X = Sc, Y, and La)
A first-principle study on the structural and elastic properties and the equation of state of wurtize-type cadmium selenide under pressure
High Pressure R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Equation of state and interaction potential of helium under high temperatures and high densities
Science In China , series G
高温高密度氦的物态方程及相互作用势
中国科学 G辑
X射线在近代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在近代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室科学
钼酸铅晶体在光速测量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科学与技术
普朗克常数和里德堡常数的测定实验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X射线强度变化的测量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
钼酸铅晶体在光速测量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科学与技术
An novel approach to improve switch performance of linear negative tapered Bragg gratings
Optoelectronics and Advanced Materials-RapiCommunications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bistability of nonlinear Bragg gratings using elliptic integration
OPTOELECTRONICS AND ADVANCED MATERIALS – RAPID COMMUNICATIONS
Vol 4 ISS.11 2010
Investigation on the bistability of linearly chirped nonlinear Bragg gratings
Optik, Vol 122,& I5
线性啁啾型光纤光栅双稳特性的理论研究
2010年第四期
非线性光纤光栅双稳特性研究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第9卷第2期
一种新型的共面波导馈电的宽带分集天线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一种新型的小型化微带贴片天线设计研究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一种新型2.4GHz频段微带天线的设计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二阶串联谐振系统Matlab/Simulink仿真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型微带天线设计
测试技术学报
氦原子基态能量的Hylleraas变分计算
氦原子基态能量的Roothaan-Hartree-Fock计算
氦原子基态能量的组态相互作用计算
类锂离子Ni25+和Zn27+ 2p态的精细结构分裂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氦原子的基态波函数和库仑关联效应
类锂氟离子基态的非相对论能量和电离势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类锂氟离子基态的非相对论能量和电离势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类锂离子( Z= 9- 15) 2s和2p态的能级和精细结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平脉动孤波传输特性的研究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版)
电子仿真软件在单片机电路仿真中的应用
高性能双通道DDS芯片AD9958及其应用
山西电子技术
吞除脉冲式数字锁相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太原师范学院学
《科研引导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
大学物理实验
origin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Origin软件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基态波函数对氦原子双电离微分截面的影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各种碰撞过程对氦原子单电离三重微分截面的影响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氦原基态波函数对He(e,3e)微分截面的影响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An extended geometric criterion for chaos in the Dicke model
J. Phys. A: Math. Theor. 43, 125105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and chaos in 2D Hamiltonian systems
Phys. Lett. A. 375, 974
An indicator of chaos based on the curves of equal potential in 2D Hamiltonian flows
Phys. Lett. A 375, 1710
Nonequilibrium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of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in an optical cavity
Physical Review A
Spin-dependent thermoelectric transport through double quantum dots
Chinese Physics B, 21, 117310.
Electric current induced heat generation in a quantum dot coupled to a normal and a superconducting lead
Europhys. Lett.,& 101, 47008.
Enhancement of thermo- electric efficiency in triple quantum dots by the Dicke effect
Phys. Rev. B, 87, 075102.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s of dilute nitride GaP1-xNx alloy in zinc-blende structures
Physica B 407, 112–115
First-principle study of the electron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BInGaAs quaternary alloy lattice-matched to GaAs,
Physica B 407,4570–4573
The electron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quaternary BxGa1-xAs1-ySby alloys with low boron concentration: A first-principles study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503, 18-21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Final-state Particles Produced in Proton-nucleus and Nucleus-nucleus Collisions at High Energies
Journal of the Korean Physical Society
Dependence of Elliptic Flow on Participant Nucleon Number in Au+Au Collisions at√sNN =200 GeV
Physical Review C
Singly and Doubly Charged Projectile Fragments in Nucleus-emulsion Collisions at Dubna Energy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Multi-Source Model
Chinese Physcis Letters
Multi-component Erlang Distribution of Final-state Particles Produced in High Energy Collisions
Indian Jourunal of Physics
Dependences of Charged Particle Pseudorapidity Distributions on Impact Parameter and Center-of-mass Energy in Nucleus-Nucleus Collisions at Relativistic Energies
Indian Jourunal of Physics
Broadband and low amplitude noise supercontinuum generated by using compressed pulse.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44,
Effect of Intrapulse Raman Scattering on Broadband Amplitude Noise of Supercontinuum Generated in Fiber Normal Dispersion region
Applied Optics 51
Tunneling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in single-molecule magnet junc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12, 043701.
Spin current and polarization reversal through a single-molecule magnet with ferromagnetic electrode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111, 063707.
Intrinsic spin-relaxation induced negative tunnel magnetoresistance in a single-molecule magnet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13, 213708.
师范院校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的探索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Vol.6 No.6
高师院校生物实验课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Vol.6 No.6
关于《光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Vol.6 No.6
高师院校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Vol.7 No.2
利用显微互动设备改革植物实验课程教学
教学与管理
2006年,第7期,
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Vol.3 No.4
烯丙基硫脲和十二烷基硫醇对铜的缓蚀作用
2003, 61,(2), 151-155
Inhibiton effect of& AC treated mixed self-assembled film of phegylthiourea and 1-dodecanethiol on copper corroslon
Journal of Electrochemial Society
异氰酸酯的非光气工艺
化学通报(网络版)
离子液体中芳烃侧链分子氧催化氧化反应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主要获奖:
《探索创新发展——科学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奖委员会
《科学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奖委员会
高师院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5+3”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
山西省人民政府
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山西省教学成果奖
山西省人民政府
全国大学生教学技能比赛指导教师
省级教改项目
《固体物理学》“教—学—研”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改革项目成果奖
3.1.2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物理、化学、生物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能胜任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科学教师与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高素质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教育专业实行“5+3”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是学生在大学前5个学期学习公共必修课和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进行理科通才和跨学科的综合教育,完成通识教育和学科教育基础核心课程的学习;在大学后3个学期中,学生根据基础教育的需要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自愿选择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三个专业中的一个学科进行术业有专攻的专业教育,以培养多能型、复合型中小学教师和科技后备人才。
课程结构体系: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调共生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融多元目标为一体的“平台+模块”一体化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由五大类课程组成,即: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教育类课程。
主要专业理论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普通动物学及实验、普通植物学及实验、自然地理概论、环境科学基础、天文学基础、自然科学与技术史、STS教育专题。
主要专业实验课程:力学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中学科学实验研究。
专业分流方向课程:数学物理方法、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
主要学科教育课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学教育科研方法、中学科学教育概论、多媒体课件制作。
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活动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行与知相统一。实践性课程体系构成:1.全院统一安排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2.科学教育专业课内实验课程;3.科学教育专业课外开放实验课程;4.科学教育专业野外课程实践;5.学生课外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与科技创新活动;6.素质拓展的课外文体与各类社团活动等六部分构成。
3.1.3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始终是专业建设工作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专业创建以来,一方面本采取积极引进人才、支持专业教师在职学习、访学,优化专业队伍的结构,增强了师资实力。近五年教学团队中有&4名教师取得博士学位,2名教师有博士后研究经历(魏爱丽),多名教师国内访学,增加了省级教学名师3人。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国际各种学术会议和各类培训积,开展学术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该专业教师28人次参加国内国际各种学术会议,积极开展广泛的学术合作,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目前我们和中国科协、山西省科协、山西省物理学会、山西省气象学会、山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建立了密切的科教合作关系。最后,通过加强与中学合作,组织教师到优质中学学习、参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学术水平。
自科学教育专业建立,跨学科、复合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改革启动以来,我们通过一系列扎实的工作,逐步构建了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专业学科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学校教学名师、教授、副教授等为代表,以各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有效地满足了跨学科、复合型科学教师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教学科研团队结构:教授12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高级职称比例80%;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的比例34.3%;35岁以下青年教师所占比例20%。学缘结构合理,团队成员毕业于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各类院校。
&& 表2. 科学教育专业专任教师简况一览表
函数论逼近论
植物生理学及实验
植物生理学
分析化学及试验
水生植物学
热力学统计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
近代物理学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教学论
力学·中学科学实验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有机化学及实验
动物学及实验
动物学及实验
自然科学与技术史
热学、光学
多媒体课件制作
无线电物理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植物学及实验
中学科学实验
生态学及实验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及实验
植物生理学
环境科学基础
力、热实验
热学、近代物理实验
高等数学、热学实验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数学物理方法
高能核碰撞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息光电子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光纤通信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电磁学实验
通信与信息
光学、电子学
& 表3. 科学教育专业部分成员社会社会兼职情况一览表
社 会 兼 职
山西省物理学会常务理,太原市物理学会理事长
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部副主任
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会理事,山西省腐蚀学会常务理事
山西省省重点扶持学科计算数学学科带头人, 山西省级教学名师
3.1.4人才培养质量
1.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们通过与相关理科专业比较,结果显示:学生专业核心课成绩与相关专业相当,有的课程甚至更好一些;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计算机二、三级通过率都远远高于普通相关专业,例如2008届学生四级英语通过率为84.7%,高出同年级相关专业13.3%,六级英语通过率高出同年级相关专业10.6%。
46人次获山西省兴晋“挑战杯”高校青年师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等奖;山西省首届科技教育创新作品展评活动49人次获奖,其中7人获一等奖,5人获二等奖; 29人获省级三下乡优秀志愿者;5人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奖;109人次获学院“学术科技竞赛奖”、优秀社会实践者;11人次获省级“三好学生”、山西省优秀毕业生、“晋才奖学金”、国家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2007、2008年,科学教育专业学生获单项竞赛奖金额占全校学生获奖励金额的百分比分别为45.1%和48.0%。此外,科学教育专业033班获山西省先进班集体称号。全国教学技能大赛中15人获奖,院教师技能大赛中18人次获奖。
&&& 表4.学生获奖情况一览表
国家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学习成绩优秀奖
一等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第一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第一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第一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第二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第二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第二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第二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2.科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岗位发展势头好。
首届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65.7%服务于基础科学教育的各个岗位,从事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的教学和中学科学教育类报刊的编辑工作,三届学生的平均就业率达95.0%。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渐渐地显现出来。他们教学具有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学科之间穿插“行走”、关照呼应的意识。如在担任中学教师的毕业生中,山西古交市一中任教的化学教师张亚灵同学讲解化学中勒沙特列原理时,适时地给同学们介绍物理中的楞次定律,后来同学们告诉他“我们在学习楞次定律时理解的特别轻松”。他们教学成绩、学生管理受到当地学校的认可。如首届毕业生寿阳一中教师李云,刚毕业就担任中学物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教学成绩名列前茅,所带班级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本人也获优秀班主任称号。他们专业成长的意识较强,如任教于榆次区经纬中学的毕业生朱晓峰,获晋中市2007年“三优工程”优秀论文一等奖,第六届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软件评选二等奖,在基础教育报刊上发表4篇教学研究论文;运城市临猗中学李慧敏,担任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异想天开》节目辅导老师……。目前,已有5人获教学能手、8人获优秀教师、15人获模范班主任等称号。毕业学生在进一步学习深造的过程中,在PHYS.CHEM.A等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被SCI收录。
3.培养的学生升学率高、专业多元化。
考研率与专业的多样化是科学教育专业学生知识广博与专精、综合与交叉以及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水平的“晴雨表”。三届毕业生研究生平均考取率为36.7%,高于全校平均考研率24个百分点。2008届科学教育专业学生考研成绩通过国家分数线的学生数占到了全班总人数的60%。考取率55%,2009届学生考研达线率49.2%。
学生考取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呈现多元化、交叉性和宽领域的特点,涉及的学科门类有理学、工学、教育学三大门类;如理论物理、光学、光学工程、凝聚态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学;量子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食品工程;材料学、通信工程;化学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
学生考取的学校有985、211高校以及省属重点大学,如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
& 表5.历年来考取研究生情况一览表
& 2006届&&&&&&&&&&&&&&&&&&&&&&&&&&&&&&&&&&
录取学校及专业
录取学校及专业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专业
湖南师大应用化学专业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扬州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
浙江师大物理化学研究所
山大光电所原子与分子物理
苏州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
西南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 声学
录取学校及专业
录取学校及专业
沈阳理工大材料学学
辽宁师范大学环境科学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
北京工商大学应用化学
辽宁师范大学光信息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量子化学
2008届&&&&&&&&&&& &&&&&&&&&&&&&&&&&&&&&&&&&&&&&&&&
录取学校及专业
录取学校及专业
兰州大学 凝聚态 
西北农林科技 生物物理 
陕西师范大学 声学
西南科技大学 材料物理 
陕师大生科院 细胞 
贵州大学 法律硕士 
郑州大学 计算物理 
山西大学 光学
湖南大学 有机合成 
陕西师范大学 光学
中国地质大学 有机化学 
南昌大学 食品科学 
北京工商大学 食品科学 
河南科技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工商大学 材料化学 
天津师大 环境工程 
辽宁大学 生态学 
录取学校及专业
录取学校及专业
湖南大学 通信工程
中山大学 应用化学
中山大学 光学
西安交通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南昌大学 食品科学
中国科技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南昌大学 食品科学
南开大学 细胞生物学
四川大学 应用化学
山西师范大学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西北工业大学 光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辽宁师范大学 应用化学
中国矿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山西大学 理论物理
长沙理工大学 材料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 仪器分析
浙江师范大学 植物学
北京工商大学 食品科学
华中师范大学 植物学
录取学校及专业
录取学校及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录取学校及专业
录取学校及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 凝聚态物理
湖南大学 制药工程
天津师范大学 理论物理
西北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
山西大学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
华南师范大学 生物物理
山西大学 凝聚态物理
湖北大学 无机化学
山西大学 凝聚态物理
山西大学 理论物理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
辽宁师范大学 遗传学
内蒙古大学 物理电子学
南昌航空大学 光学工程
山西大学 遗传学
大连海洋大学 生物物理
湖南师范大学 凝聚态物理
海南师范大学 有机化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物理化学
沈阳师范大学 应用化学
常州大学 化学工程
温州大学 理论物理
延安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录取学校及专业
录取学校及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 光学
西安交通大学 凝聚态
中北大学 物理学
太原理工大学 凝聚态
山西大学光电所 光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物理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 凝聚态
中北大学 无机化学
山西大学 凝聚态
陕西师范大学 凝聚态
北京交通大学 光学
山西大学 凝聚态
西北工业大学 凝聚态
福建师范大学 物理化学
太原理工大学 煤化所
燕山大学 凝聚态
河北大学 有机化学
兰州理工大学 凝聚态
录取学校及专业
录取学校及专业
湖南师范大学 光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化学工艺
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工程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 光学
北京理工大学 光学
郑州大学 凝聚态物理
西安交通大学 光学
新疆大学 光学
西北大学 无机化学
山西大学 光学
电子科技大学 光学工程
内蒙古大学 通信工程
山西大学 应用化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艺
大连海洋大学 生物物理学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山西大学 凝聚态物理
首都师范大学 凝聚态物理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智能界面材料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固体地球物理学
北京交通大学 光学
北京化工大学 分析化学
首都师范大学 凝聚态物理
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陕西师范大学 凝聚态物理
山西大学 凝聚态物理
山西师范大学 凝聚态物理
山西财经大学 金融
山西大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南开大学 光学
录取学校及专业
录取学校及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学
山西大学 光学
大连理工大学 等离子体物理
山西大学 光学
南开大学 光学
山西大学 光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物理学
中北大学 物理学
华南师范大学 生物物理
中北大学 物理
湖南师范大学 光学
首都师范大学 光学
陕西师范大学 凝聚态
昆明理工大学 光学
西北师范大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沈阳大学 生物学
3.1.5社会评价
2006年5月,山西电视台“第一访谈”节目报道了科学教育专业的办学情况;
2006年6月,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会上,作为交流的内容在大会上向中外代表进行了交流;
2007年6月,山西电视台、太原电视台“新闻快车”栏目、山西日报等媒体报道了我院科学教育专业科技创新与实践教学活动周的情况;
2007年11月,中央教科所邀请学院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论坛介绍经验;
2007年11月,《教育》杂志总第63期以“以通才教育建设科学教育专业”为题报道了太原师范学院科学教育专业的建设情况;
2007年12月17日,山西日报以题为“科学教育‘科学’在哪?”的文章,报道太原师范学院科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2007年12月,山西新闻网刊、中国校长网也转载该文;
2008年3月7日,《中国教育报》高等教育专版,以题为“面向基础教育,构建现代通才教育新模式”报道了我院科学教师的培养;
2008年第14期《教育》杂志刊登了《“通才教育”理念的实践者——专访太原师范学院院长王尚义》一文。
2007年8月,在“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上,太原师范学院被推选为全国科学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委员会七个常务会员单位之一,我们学院承担起了全国科学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这一份社会责任。
2008年9月,“高师院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5+3’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成果2009年被推荐参加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评审);2008年“面向基础教育,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成果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7年,专著《科学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获山西省第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9年,著作《探索·创新·发展——科学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山西省第六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3年,在由我校承办的“桂馨杯”第二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展示活动期间,应邀向来自全国的近30所高校的代表介绍了太原师范学院科学教育专业的建设经验与发展历程。
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一行6人专程来我校学习交流科学教育专业的办学经验。
3.2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场所与项目、主要仪器设备名称与数量等方面内容)
3.2.1教学管理制度
由教务处领导及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组成,每学期定期召开专家组会议,讨论解决综合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职责为:教学管理方面,包括优秀教师聘任、导师制实施、课酬、排课、选课、学生流进流出、教学质量监控等;学生管理方面,包括党团活动、学生科研立项、奖学金发放、评优等;讨论决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包括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协调解决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3.2.2课程与教材建设
学校制订并完善了教材选用和编写管理办法,采用面向21世纪新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保证选用教材先进性,自编教材的创新性与特色性。学院加强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拨专款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编写科学教育专业专用教材。近年来,自编并出版了科学教育专业专用教材《有机化学》(化学化工出版社,2013年)、《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化学化工出版社,2013年)、《科技文献检索与科教论文写作》(山西科技出版社,2009年)、《热学》(海关出版社,2008年)、《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科技文献出版社,2009年)、《水生动物实习理论与方法》(海洋出版社,2007年)、《动物学实习教程》(海洋出版社,2007年)、《光学》(山西科技出版社,2007年)等。
3.2.3教学条件
教学场所:学院地处大学园区,新校区拥有普通教室36个,阶梯教室5个,多媒体教室13个,语音教室6个,计算机教室4个,微格教室2个。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实验室教学设备:学院具有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专业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055.5万元,有培养本科生良好的实验条件与实验环境。
表6. 主要实验室设置一览表
实验室名称
实验室面积(M2)
实验室人员配备(人)
仪器设备(台、件)
仪器设备值
力学热学实验室
电磁学实验室
光学实验室
电工电子实验室
近代物理实验室
虚拟仿真实验室
中学物理实验室
中学化学实验室
中学生物实验室
综合演示实验室
无机化学实验室
有机化学实验室
分析化学实验室
物理化学实验室
动物实验室
植物实验室
动植物解剖实验室
动植物生理实验室
&& 表7. 主要设备名录一览表&&&&
专业图书资料、网络数据库和数字化图书馆:学校图书馆拥有的藏书115.8万册,电子图书31.6万册,学院还购买了清华同方数据库等。物理系书籍6379册,期刊45种,外文图书153册;化学系书籍3056册,期刊51种,外文图书187册;生物系书籍4726册,期刊42种,其中外文图书405册,这些资料对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网络条件:学院建有楼宇千兆、桌面百兆的网络结构体系。校园网络拥有HP、IBM、DELL、方正圆明等服务器17台、思科路由器2台、清华德实防火墙2台、思科6509双路三层核心交换机1台、思科4006三层交换机2台、3508千兆交换机1台、3548-24交换机34台、锐捷交换机8台,网络信息点基本覆盖教学区。
物理系实验室配备有虚拟实验室,安装有中国科技大学开发研制的虚拟仿真系列软件,包括中学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综合实验软件,近代物理实验软件,电子线路及数字电路等软件。配备一台服务器、两台教师机、40台学生机,能够使用电子教室管理系统,实行无纸化操作及考试,能够随时上网浏览查阅资料。
网络数据库:为了学生在多方面受益,购置了大学生技能训练系列光盘,科普教育光盘,中学科学系列讲座、发明创新、小制作指导光盘,有助于学生心里健康、成人成才、行为道德规范的百家讲坛光盘等。教师的优秀教案、优秀课件、教学指导及实验指导等,都发布到网上,供学生学习。
四、建设保障
4.1学校的支持保障措施
学校高度重视特色专业建设,以特色专业建设带动全校的专业建设,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为本科教学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平台。积极组织特色专业的申报,成立了“科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领导组”,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与运行制度。
4.1.1政策保障
学校制定了《太原师范学院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暂行办法》、《太原师范学院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加强特色专业建设过程的管理,主要措施有:(1)太原师范学院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为 3-5 年,学校对其提供经费支持,建成后视具体情况另行按年度拨付维护升级费。省级以上特色专业 1:1 配套;(2)经学校批准的申报特色建设项目,均组建以知名教授为核心、以优秀教师为骨干的专业建设团队,承担专业建设任务;(3)对各级专业建设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聘请专家评估;(4)对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突出、建设成果显著的项目予以奖励;对建设无明显效果的项目,采取限期整改、停止经费投入、中止项目等。
4.1.2师资保障
学校制定了《关于稳定和吸引优秀高级专业人才的暂行规定》、《关于在职教师报考研究生和进修的暂行规定》等政策,加大高学历(学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学费全部由学校支付,并按满工作量对待,同时每月发助学补贴,激励和调动青年教师继续深造的积极性。
我校制定了《跨学科、复合型科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任课教师聘任条例》,对任课教师职责和权利进行了规定。聘请校内外名师给学生讲课、开设讲座;建立跨学科、复合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秀教师库和优秀导师库,每年聘任教师时优先从教师库中选聘,由学生和进入导师库的教师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和指导学生。
4.1.3经费支持
学校每年在学校预算中划出培养费,用于学生学术交流、社会实践、创新活动;设置“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每年资助10项左右的学生创新项目,投入经费为5万左右;每年在学校教学研究经费中,特别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立项和改革,对科学教育方向教师申报的项目优先立项。学校每年拨入专项经费,以保证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学生科研立项、教研辅导和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其它活动费用。
4.1.4成才鼓励
加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学生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为学生竞赛、科技制作、实践创新活动等提供便利。学院在评优活动和奖助学金评选活动中,对该专业的学生给予政策倾斜。学生可在学院范围内修读专业课程,选课不受教学班容量限制。
4.2经费预算表
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
计算根据及理由
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术活动
教师进修,高级访学;聘请知名学者作讲座;
主干课程与教材建设
编写并出版教材、实验指导及教学案例资料;
重点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
1.中小学基地建设
2.课程实践基地建设
部分学生到中小学或课程实践基地培训;
聘请部分中小学优秀教师和科研机构专家为学生做辅导、讲座、报告等。
学生创新成长平台建设
1.教学技能提升平台
2.科学研究训练平台
3.动手实践锻炼平台
4.就业训练实训平台
顶岗支教;产学研实践学习;
参加各类教学技能训练、比赛;
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小发明、创新作品比赛等;
主干课程试题库建设
重点课程与主要课程的试题库
文献资源建设(纸质、电子)
影像资料、网络平台,网络教学、网络资源
教学改革调查、资料用品、差旅费等
五、学校学术委员会意见
科学教育专业是我校特色专业,该专业依托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平台——跨学科、复合型科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太原师范学院省级高等学校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经形成较好的办学特色。本专业属于全国首批教育部批准的专业,办学时间长,项目负责人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教学团队素质高,项目的完成具有足够的组织保证。
专业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相信在省级特色专业的学术、教学平台上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同意推荐。
&&&&&&&&&&&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六、学校审核、推荐意见
该专业学科基础扎实,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案切实可行。经审核,学院同意其申报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能够为其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并保证其建设的质量。
&&&& (盖 章)& 学校领导签字:
&&&&&&&&&&&&&&&&&&&&&&&&&&&&&&& 年&& 月&& 日
七、省评审专家意见
&&&&&&&&&&&&&&&&&&&&&&&&&&&&&&&&&&&&&&&&&&&&&&&&&&&&&&&&&&&&&&&&&&&&&&&&&&&&
&&&&&&&&&&&&&&&&&&&&&&&&&& &&&&&&&&&&&&&&&&&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物理系毕业生出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