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风流 秋水伊人人 含英咀华的含义

开启心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文档简介
&&写​小​论​文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五十步笑百步,无风三尺浪,含英咀华,好笔杆,跑龙套,鼎力相助,这些成语的含义
众神_暧昧568
五十步笑百步:[拼音]: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例句]:比如老将军算是忠心,犹能建立宋朝旗号,然仅逍遥河上,逗留不进,坐视君父之难,只算得以~.★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五回 [来源]:《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无风三尺浪:【注音】:wú fēng sān chǐ làng 【释义】: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词语】:无风不起浪 【注音】:wú fēng bù qǐ làng 【释义】:没有风不会起波浪.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成语:含英咀华 拼音:hán yīng jǔ huá 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举例说明:短小、精炼、深刻的文章,值得人们含英咀华.好笔杆:形容一个人写文章非常棒,非常有文采!跑龙套:这种说法源自戏剧.戏曲里的角色,一般是一人演一角.中国戏曲里,有一种角色,叫龙套,一组人(4个、8个,等等)代表的是一群人,多到代表千军万马.龙套大多数时间只是站着,基本上没有动作、道白(台词),没有唱腔.但是,整台戏,龙套必不可少.龙套多数时间站着,叫“站文堂”,龙套有时要走动、快走、跑,编队,变换队形,等等,这些动作叫“跑龙套”.在日常生活的语言里,“跑龙套”是说不是主角和重要角色,只是打杂,办些不重要的杂事小事.用于说别人,也用于说自己.鼎力相助:尽最大的力量帮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五十步笑百步:意思是指在战场上,逃跑了50步的人嘲笑那些逃跑了100步的人。其他的不知道怎么解释
扫描下载二维码含英咀华集
这个集子中的大部分文章,是早已删改定了的。但是,序言却迟迟未动笔。因为,我想将此篇序连同整个集子送给我的父母。一想到送给父母,浓郁深厚的情意似乎阻塞了文笔的流畅。我有太多的话语要说,有太多的情感要诉,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先说说文集的名字“含英咀华”,出自韩愈的《进学解》:“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进学解》中有颇多流传后世的名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常被后人称引作为训诫子女的格言。可是,我却独爱诗中的这四个字”含英咀华“,细细品味,更觉其道尽了生命的华美和意义。”英“”华“意思是花朵,”含“”咀“意思是品味,也就是品味花朵的芬芳。这是多么好的人生隐喻!我们来到人世一遭,不就是为了品味生活的馨香、尘间的精华、情感的精髓吗?不就是为了尽最大的努力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娇艳吗?不就是为了汲取天地之精华,散发最独特的芬芳吗?此其一。
其二,我是个爱读书的人,倔强地认为,每本书都有生命。当你阅读它的时候,就是在用心灵与它交流,当你与书产生共鸣的时候,就是在与它共呼吸。而每本书的生命又是与众不同的,这种独特的不同我称之为”书心“。阅读的过程,就是寻找书心的过程,就是静心咀嚼精髓的过程,就是含英咀华的过程。一个能够找到书心的读者,一个能够体味书心的精彩的读者,才是一个幸福的读者。
其三,再没有比”含英咀华“更合适的四个字来概括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了!我是父母吐露的花朵,是父母无私奉献精气创造而成。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耐心细致的培养,倾尽所能的给予,养育了我这朵娇嫩的小花。他们心甘情愿把世界最美最精彩的一切都赋予我,让我品味人生欣和快乐,让我绽放生命最美的华章,让我体会人生的温暖和感动。因而,在这部集子里,我真诚地记下了对生活的态度,对情感的理解,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热情。如果说,其中有值得赞扬和鼓励之处,一定是得自父母的谆谆教诲,如果说,其中有动人和深邃之处,也必然是得自父母的言传身教。
我的父亲喜爱文学,喜爱探寻文字背后的深意,喜爱透过文字体会人间的百味。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品过女儿的文字,或许是他的一个缺憾。身为子女,最大的孝顺就是尽其所能弥补父母的遗憾。所以,我将此集子献给父亲,以文字与父亲实现心灵和情感最亲密的交流。
我的母亲眼疾尚未痊愈,不能长时间阅读文字。但是,这本集子献给她,权作另一个我时时刻刻陪伴在她的身边,长长久久抚慰她的身心,带给她最深刻的安慰。
亲爱的爸爸妈妈,
希望你们一打开文集,便书香沁鼻,嗅到丝丝甘甜;
希望你们一读到文字,便满目生辉,看到颗颗明珠;
希望你们一合上文集,便回味无穷,想到种种情味。
如果你们能从我的文字中,知晓你们最想要了解的,舒缓你们曾经的担忧,这将是我此生最大的满足。
如果你们能从我的言语中,读懂我对你们深深的爱,宽慰你们心灵深处的不舍,这将是我此生最大的安慰。
你们最爱和最爱你们的女儿
献给正值青春的我们&
我们习惯于把生日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节日,每年庆祝一次,以此彰显自己的存在感。然而,生日是属于所有人的,有一个节日却是独属于我们的,就是今天——“五四”青年节。
我们喜欢在青年时,播下理想的种子,心甘情愿付出汗水,浇灌它,呵护它,期待它绽放不一样的美丽。我们习惯在青年时,深在福中却强说愁,岂不知“牢骚太盛防肠断”。我们总是在青年时,选择忘却,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留存心底。我们渴望在青年时,放飞梦想,因而我们的眼睛永远直视前方,却忘了看看脚下的路。我们希望在青年时,遇上真爱,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却不知道爱情只是生活的甜点。
但是,一切的不知晓,所有的不懂得,全部的不记住,都是值得庆幸的,都在证明着我们还年轻,我们正值青春。青春给了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不害怕失去,不惧怕失败,不畏缩怯懦。青春给了我们勇敢做自己的机遇,敢言敢怒,敢说敢笑,敢想敢做。青春给了我们重新开始的可能,迷茫过,彷徨过,失落过,但依然倔强地相信未来。
青春过,我们才明白放飞梦想的含义;青春过,我们才懂得认真生活的意义;青春过,我们才知晓绽放生命的美丽。如果有一天,年迈的我们步履蹒跚,视线模糊,恍恍惚惚中,看到年轻的自己正微笑着走来,我们是否会满怀感激地对他说:“谢谢你,我为你骄傲!”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为这最后的感激,活出无怨无悔、独一无二的青春!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为这最后的深情,活出朝气蓬勃、无与伦比的青春!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为这最后的重逢,活出潇洒自在、意气风发的青春!
愿作最青春的老师
我带的两个班里多是这样一群孩子:调皮好动,课上不到十分钟就开始摇头摆尾,展现各种各样的坐姿;喜欢发问,有问题绝不留到下课,总是在第一时间便脱口而出,常常让我这个新老师措手不及;想法奇特,总会在情理之中给你来个意料之外,让人欣喜不已;敢于表达,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不论是喜欢还是厌恶,不论是欣赏还是调侃(常常是善意的),都是发自最真实的内心。
&&尽管我经常要和他们斗智斗勇,为此费了不少脑细胞,掉了不少乌黑的美发,多了不少心急而生的小痘痘,但是,我依然那么喜欢他们,喜欢他们的妙趣横生,喜欢他们的机智幽默,喜欢他们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喜欢他们的活泼可爱。在我的眼中,他们就是一群纯真无邪的天使,带给我快乐的天使,让我时刻被欢乐和幸福包围着,沉浸在童话般的美好世界里,仿佛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
&&尽管他们每天都会搞一点特色,搞一点创新,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一些不太和谐的音符。或者是寥寥数语的俏皮话,或者是点点滴滴的小辩论,或者是呜呜泱泱的大讨论,或者是嘻嘻哈哈的欢笑声,各种各样的音色、音调、音质混合在一起,既有嘈嘈急雨,又有窃窃私语,既有抑扬顿挫,又有高低起伏,真可谓“声声入耳”。但是,传到我的耳朵中,却总会奇迹般的成为美妙的音乐,我从未将这些混杂的音质视为噪音,而是将它们凝聚成一首首有层次有质感的交响乐,将它们演绎成一场场有热情有动感的音乐会。
&&尽管他们的成绩并不是最优秀的,基础也并不是最扎实的,甚而时常还会耍点小聪明;尽管他们的能力并不是最强的,效率也并不是最高的,甚而时常还会偷点小懒。但是,在我的心中,他们有着我最欣赏的,那就是青春期特有的个性和活力——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热情澎湃的。
&&有学生问:“老师,你不会觉得我们太淘气了吗?”我回答道:“当然不,你们的淘气才增添了校园生活的灵动啊!”
&&有学生问:“老师,我们总是给你添新的麻烦,你不会为此忧愁吗?”我回答道:“当然不,你们的麻烦才给予了老师进步的空间啊!”
&&有学生问:“老师,我们总是犯错误,你不会对我们失望吗?”我回答道:“当然不,你们的错误才让老师有了为人师的机会啊!”
谢谢亲爱的孩子们,是你们让我知道青春不是一种失去,而是一种心态;工作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幸福;生活不是一种辛苦,而是一种快乐。希望我能够将得自你们的幸福、快乐、温热,化为继续前行的动力,成为你们人生道路上的好朋友,成为你们人生旅程中的助梦人!
扫除“枯枝败叶”
何谓“枯枝败叶”,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沉渣、怠惰,就是我们心中的怯弱、懒惰,就是我们生命中的消沉、退缩。“枯枝败叶”是一种死亡的味道。这些不曾清扫的“枯枝败叶”层层堆集,日积月累,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阻碍,也成为埋葬我们的一抔抔黄土。在每天如影随形的重负里,我们丧失了冲破黑暗的勇气,也失却了探寻光明的渴望,在我们一次次的退守中,最终失却了翻盘的机会。日复一日的枯燥,年复一年的陈旧,保守的规则和窒息的生活,便是这样理直气壮地产生了。
“枯枝败叶”真的这么可怕吗?可怕到成为每个人的梦魇,在噩梦里一次次惊醒,又在噩梦里一次次沉睡。他人没有办法走进我们的梦里,我们的梦里也没有他人的痕迹,完全只是自我的轮回。因而,真正的救赎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哪怕生的希望只有那么一丝丝,光明的种子只是那么一点点,也绝不能放弃这残存的机会。
咬紧牙,用尽力,将身上的“枯枝败叶”扫除,你才能重回轻松。新生的你,也要记得,时时拂去落下来的“枯枝败叶”,不要让如此轻微的它们,成了你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你幸福吗?
钢中开展幸福课,学生们以“你幸福吗”为话题采访了我,可能是因为播放时长有限,对我的回答进行了删减,现摘录完整的回答如下:
学生:老师,您幸福吗?
我:我感到非常幸福。
学生:您为什么幸福?
我:因为每天都有值得开心的事情,每天都有值得学习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每天都有值得过得有趣有意义的生活。
学生:你认为幸福是什么?
我:我认为幸福有四重境界。第一是懂得爱。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觉得懂得了爱,才会幸福。懂得爱的人会感受到来自亲人、朋友、爱人给予的无私的爱,被他人宠爱的人是幸福的。第二是付出爱。得到爱越多的人,越应该学会付出。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我们收获友情、亲情、爱情,并且确信我们有爱他人的能力,有给他人幸福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人生的意义——体会到被他人需要的幸福。而且,付出越多爱的人,越会拥有更多的爱,越会感到更真切的幸福。第三是拥有爱。幸福的人一定善于保存幸福,将幸福的时刻、幸福的经历、幸福的瞬间,用文字或者影像记录下来。第四是珍惜爱。理解爱、付出爱、拥有爱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过程,珍惜爱则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结果。前面三个境界决定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多少,最后这个境界决定一个人保留幸福的长短。只有善于珍藏幸福的人,懂得珍惜幸福的人,才能永远生活在幸福中。
生命中的两个男人
起初,我的生活里有两个男孩。一个细心周到,像极了我的哥哥,一个大方有趣,称得上我的玩伴。只要他们在我的身边,我就感觉不到孤独,不知道害怕,也没有忧虑。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忧伤时,向“哥哥”倾诉;难过时,抱着“哥哥”哭泣;无助时,找“玩伴”想主意;委屈时,让“玩伴”替我出气。
后来,我的生命里多了两个男人——那两个男孩长大了。一个在我的心里陡然间成了父亲。有一次,我的成绩一落千丈,他露出了最凶神恶煞的表情,怒睁的圆眼吓得我连做了很多天的噩梦。我猛然意识到,他不是我的“哥哥”,而是我的父亲。另一个男孩倏然间长成了180的大个子,我的陌生感随之产生,我分不清楚他是否还是那个值得信任的“玩伴”。只是有一次,他牵着女朋友的手,走在放学的路上。我才明白,他已经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了,这条道路会伸展很远,远到看不见边际。失去了陪伴我的两个男孩,我仿佛跌入了万丈深渊,脚下总是软绵绵的,不敢多迈出一步。我开始害怕黑暗,开始害怕独自,开始害怕失败,开始害怕困难。
就在这无数次的害怕和无数次的失败中,我慢慢前行着,克服、战胜、强大、再战,我生活在这种循环向上的模式中。渐渐地,我也长大了。我学会了换一种眼睛看世界,换一种心境看这两个男人。
我习惯了叫他爸爸,我理解他养家的不易,承担的责任,承受的苦痛,忍受的痛苦。我明白了,我的生活之所以一帆风顺,是因为他把我保护得太好了。因而,我收起了所有的埋怨,去了解、体会、包容,我放下了所有的委屈,去帮助、宽慰、关爱。我又找回了儿时的那个“哥哥”,但是现在,我更加珍惜,也更加懂得,更愿意付出。我用心感受父亲细心的呵护,用真情回馈父亲所做的一切。
而对另一个男人,我也选择了释然,他终究有自己的人生要过,有自己的责任要担,有自己的事情要完成。其实,他依然在我的身边照顾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不再是以前的形影不离。我们也只是在有事情的时候,沟通一下,谈谈彼此的看法。但是,血缘的纽带是那么的强韧,即便相隔再远,也不会断去。我尝试坦然并欣然接受这样的似远非远的状态,我希望他们的转变能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女人,因为,他们是我生命里最好的两个男人。
仅以此文献给我生命里的两个男人:我的父亲和我的弟弟。
嫁给有味道的男人
常常听身边的女性朋友讨论嫁人的标准,听得多了,也听糊涂了。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不过,总结起来,理想的另一半应该是这样:外貌俊朗,身高180,事业成功,家底丰厚,生活无压,会照顾人,脾气超好。唉,估计这个标准一亮出来,大多数的男人都被吓跑了。
常常被父母追问,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呢?我看你身边的几个男性朋友不都挺好嘛,觉得不错,就相处一下,给大家一个机会啊!唉,老爸老妈,你们可以赶上世纪佳缘的红娘了。
常常被弟弟呵斥,姐姐,这个人太矮,你绝对不能答应,那个人不行,你还是pass掉吧。唉,老弟,你已经残忍地把我所有的异性朋友都消灭掉了。
那么,我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人呢?
我喜欢有味道的男人。
什么是有味道的男人?
如果有一天,你正被生理期的疼痛折腾得死去活来,悲叹身为女人的不幸,痛骂上帝的狠心,祈祷下次生理期可以无疼痛度过。此时,你的那个他为你冲好了一杯红糖水,把你抱在怀里,帮你揉肚子,丝毫没有怨言。这个男人有味道,是温暖的味道。
如果有一天,你正被手头的工作搞得凄风苦雨,一脸愁怨,感到青春无望,未来一片灰暗。此时,你的那个他拉起你的手,拖着你去散步,拖着你去看场电影,拖着你k歌,拖着你看看外面的风景。这个男人有味道,是生活的味道。
如果有一天,你们吵架,面红耳赤,房顶掀翻,分贝扰民,互不相让。你已经决定冷战了,因为使用了最后一招,连眼泪都无济于事。此时,你的那个他偷偷下楼,买了你最喜欢的零食,写了一张小小的道歉条,涂满了爱你的心,求得你的原谅。这个男人有味道,是大度的味道。
如果有一天,你忽然对另一个异性莫名产生了好感,你的内心充满惶恐,不知道自己的感情到了什么程度。但是,无措的你,还是坦诚告诉了另一半,心里既轻松又担忧,等着狂风暴雨袭来。此时,你的那个他,只是紧紧抱住你,让你感到心安,用行动告诉你,他才是你最值得信任的人。这个男人有味道,是自信的味道。
有味道的男人,并不一定完美,但是全能。他可以变换各种角色,就像超人一样,不管你出现任何情况,在任何地方遇到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让你觉得自己不孤单。
有味道的男人,并不一定潇洒,但是智慧。他的情绪稳定,满腹主意,不管你遇到任何困难,他都会装出一副轻松的态度,宽慰你。自己却焦急地想办法,帮你排忧解难。
有味道的男人,并不一定富有,但是向上。他总是朝气蓬勃,满怀信心,迎接挑战,给你的生活带去无限的光亮,让你相信未来。
亲们,你身边是否有这样有味道的男人呢?有的话,别犹豫,赶快嫁了吧!
每一个寻找爱情的人都是勇士
你知道人为什么要寻找另一半吗?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说,每个人本来都是一个完全的整体,可是,后来受到天神的惩罚,被劈成了两半,结果,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另外一半。因为本身不再完整,因为欠缺才去寻找。当人找到另一半,跟另一个身体合二为一的时候,才是完整的人。
这个找寻的过程充满了未知和神秘,交织着喜悦和悲伤,偶遇了荆棘和鲜花。于是,有的人放弃了,因为恐惧、担忧和迷茫;有的人沉沦了,因为无知、懵懂和愚蠢;有的人绽放了,因为滋养、哺育和密爱。找寻过的人们幸福着各自的幸福,痛苦着各自的痛苦。幸福过,痛苦过,烟消云散后又开始新的寻找。我常常想,为什么找寻的过程这么艰难,依然引得无数男女尽折腰呢?它的魅力在哪里呢?
每个寻觅的人,都要经历感性的冲动和理性的节制。没有感性的爱情是一潭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不美;没有理性的爱情是一汪清泉,清澈到一眼望到底,不深。而真正美好的爱情便是在深深浅浅、浅浅深深的寻觅中,渐渐入了佳境。感性碰撞时的喜悦,理性节制时的睿智,就是爱情的窗户和门。有了窗户,才能看到外面的风景,感受自然的情语;有了门,才能走入一切的看见中,安全到达爱情理想的梦境,以免伤痕累累。每个人都要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窗户和门,太窄,太宽,都会伤人伤己。所以,只有不断地寻找,无数次的尝试,千万次的试验,我们才能在跌跌撞撞中、左冲右突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窗户和门。
尼采说,人生就是一座桥梁,目的和结局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爱情又何尝不是呢?梁山伯、祝英台的化蝶之恋,许仙、白娘子的人妖之恋,杜丽娘、柳梦梅的生死之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恨之恋,他们缠绵悱恻的爱情无一不是以悲剧收场,曲终人散处,却尽是众人眼泪。我们为什么会被他们打动?打动我们的不是这悲惨的结局,而是寻找爱情过程的执着和艰辛、纯粹和本真。门第之念,贫富之差,人妖之别,虚实之分,恰是横亘在他们中间的桥梁,也是横亘在爱情中间的障碍。可是,他们统统没有因此便停下走下去的脚步,依然探寻爱情的甜蜜和心酸,诉说爱的意义和光芒,所以,当所有的主角随着大幕的落下黯然退去时,我们仍是沉浸于爱的伟大和悲壮里,悄然无声。
&&渐渐地,我们放弃了寻找,学会了在他人的爱情里,找寻自己爱情的温度和可能。
于是,我们变得更加懒惰,只会用自己的人生重复他人的故事。
最终,我们忘却了自己的爱情,失却了爱的能力。&&&&&&
&&什么是现代的爱情?如果是书面的说法,便是自由平等的爱情,乍听起来,有些平庸和虚幻,但是细细分析,却又在情在理。古代三纲五常早已将爱情中的主从和附属地位确定得异常清楚,难以改变。因而,像《牡丹亭》似的轰轰烈烈的爱情才会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林黛玉、贾宝玉式的爱情才会被精心品味,而未被斥为小儿间的胡闹行径。因为它们的爱情密码是现代是,是对古典爱情的绝妙颠覆。
由于现代爱情建立在现代人对自我的认定上,因而两个或者更多的相对分隔的主体如何能够搭配默契,便成了重大的难题。剩男剩女的增多,一方面反映着个人自我认定的提高和对爱情的精神物质等诸多标准的严苛,另一方面,也更好证明了大家的自我和不妥协。如果一个人,社交广泛,寻觅了半天后,仍然孑然一身,我们会给予眼界高的断定。这种来自他人的对其高傲的界限的划定,很可能会将其压垮,自己的疑虑和他人的建议混合在一起,最终的选择——常常是不得已而为之,匆匆大婚。如果一个人,是个宅人,终日小范围的交游,受到别人的评价和影响的机会倒是相对减少了许多,不过能够选择在爱情中走向成熟的可能性也随之缩小了。
&&每个人的独立衍生出了相对的孤独,真正的孤独是一种不愿意被打破的个人体验。然而大多数的人的孤独都是一种姿态,因而迫切需要另外的人的闯入来打破这种不够正常的状态,前提是你也同样孤独并理解我。爱情不再是相互的牺牲,而是转变为相互需要、相濡以沫,这未尝不是一种看似坚固实际却脆弱的关系。现实的生活时刻变化着,任何一个小小的情况都有可能将一切改变。而一旦相互之间的紧密感和需要感减弱,再要重新塑造便会非常困难。这种依靠——更严酷的说是依赖着外界的爱情,是令人放心呢,还是令人感到现代爱情的变质和无法理解。
&常常在古书中见到百年好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福,现代爱情的标识语则转化为:我希望找到那个理解我的人,这是一种主动的姿态,也是一种清醒的选择。从大的方向来说,是正确合理的。如果想要更加明智的话,前提便是获取合适的寻找标准,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衡量方法,爱情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有了某种拿着宝典找宝藏的意思。或许,会打碎许多人的爱情憧憬,但或许这也正是爱情的本质,是现代爱情的优势。
最是难得&&
读了那么多重口味的小说,情节曲折离奇也罢,人物性格多样也罢,主旨扑朔迷离也罢,不可谓不震撼人心,也不可谓不引人入胜。但是,这次再读林黛玉和贾宝玉初次见面的经典段落,竟有洗尽铅华、天然舒心之感,仿佛恍然闯入一片青翠的竹林里,满目绿韵横生,满心绿意盎然,容不得你有任何转念之想,便已被他们葱绿的年华感染,不期然走入了一个绝假纯真的心灵世界。
徐志摩曾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这是一种无欲无求的情,难得。
张爱玲曾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碰见了,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吗?”这是一种命中注定的情,难得。
可是,这两种情都比不过林黛玉、贾宝玉的一见钟情,这是一种缘定三生的情,最是难得。初见,林黛玉便惊觉“眼熟”,贾宝玉亦直说“旧相识”“远别重逢”,皆是前世情缘今生延续。绛珠仙子要用一生的眼泪回报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还的是情债,续的是情缘。泪尽时,情断处,命才绝,怎不惹人悲戚?黛玉眼中的宝玉,宝玉眼中的黛玉,都是多情之人,也是痴情之人。绵绵的情意是他们理解、牵绊、共生的纽带,也是他们误解、伤心、错运的利剑。
若是知晓黛玉、宝玉的结局,一个香消玉殒,一个痴癫为僧,一个焚稿绝情,一个被骗大婚,纵使万般情思、千种真情也难抵大家族的践踏,只能任由坚如磐石的深情被外在的人情世故摧折得脆如游丝。那么,我们再来品读这简简单单的初见,这细细微微的互看,才发现,知晓一切的作者,用笔极细腻,用情极深切,却又举重若轻。他丝毫不渲染铺张,仅仅在双方的视线范围内点染,点服饰、点外貌、点神态、点姿容、点风韵、点情态,却又不超出童真的眼光。你不得不佩服作者运用叙述视角的控制力,孩童视角和作者全知视角以及读者视角,这三重视角的分寸感极恰当,相互不冲突,每层视角都留有施展的余地,又不单薄,三重视角融合紧密,文字肌理紧致。真可谓多一字则显赘余,少一字则缺神韵。
曹雪芹但凡写情,都是用墨极简,因为情本身便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吸引力,情才是主体,言语只是外衣。所以,外衣越简单越好,不要遮蔽了丰满的内在感情。但是,极简的文字里,却又有极深厚的意旨。我们回到一见钟情的初次见面,作者借由黛玉之眼,看尽了贾府的奢华,但是,写到宝玉看黛玉时,并没有写黛玉的服饰,只写其眉目神态、面色姿态、聪慧多愁。因为,贾宝玉被黛玉吸引,并不是黛玉有多么美丽的外在,而是黛玉的风韵情态、天然仙气,这才是真正用情用心读明白了黛玉。谁会喜欢一个整日皱眉多愁的人呢?谁会喜欢一个整日哭泣生气的人呢?谁会喜欢一个整日病恹恹的人呢?宝玉当然也不喜欢黛玉的善感、爱哭、多愁,但是,他喜欢黛玉的纯真、执着、敢爱、叛逆,这才是黛玉的真正内核,才是黛玉的精神气质,才是黛玉与其他众女子不同之处,才是宝玉和黛玉精神相通之所。
宝玉和黛玉一见钟情的难得之处,不仅在于深远的缘分,真挚的情感,更在于精神的相接。这种精神外在的显现是相互理解,内在的含义是真爱。我想,读懂了这短短的一见钟情,便是读懂了爱。
人生最深沉的爱莫过于伤痕累累,浑然不觉,愁怨重重,痴心不改。
人生最悠远的爱莫过于沧海桑田,此情不变,明珠含泪,此情不薄。
人生最唯美的爱莫过于眼神交汇,无须言语,心有灵犀,一点就通。
&最为可贵&&
&我刚刚写了一篇《最是难得&
一见钟情》,写得是宝黛初次见面,便已经倾心相许,引以为知己。这篇我想将宝黛的爱情扩展开来,放在整个贾氏家族兴衰的大历史脉络里,两相对照,互为映衬,意在品出宝黛爱情的可贵。
宝玉是贾家的叛逆者,不喜欢阅读四书五经,不屑于争夺功名利禄,不愿意被陈旧的规则束缚,生就“偏僻性乖张”。实际上,恰是贾家给了宝玉叛逆的土壤,给了他自由选择的物质基础,保证他可以厮混于众小姐丫鬟中,可以衣食无忧的快乐生活,而且还有一位始终守护他的人——贾母。然而,在给予宝玉无忧无虑生活的同时,也换得了束缚他生活的资本。如此看来,叛逆者宝玉若想彻底独立,摆脱所有束缚的枷锁,唯一的路径便是出家。那么,宝玉为何一直没有出走呢?为何最后才绝尘而去呢?&&
因为贾府中有宝玉最牵肠挂肚的人——黛玉,一位理解他的知己,一位可以哭笑打闹的玩伴,一位真爱他的女人。而这个女人也确实配得起他。黛玉是十二金钗中最叛逆的人,也是最性情的人。她不屑于人情世故,不屑于富贵荣华,不屑于权势地位。她心中装得满是宝玉,满是爱意,满是真情。她用尽泪水和生命浇灌着深爱宝玉的心,即便周遭有那么多冷眼,即便心里有那么多苦楚。黛玉所有的爱,宝玉都是理解的,也是感激的。
&&这便是宝黛爱情的第一可贵之处:心心相印。
&&再观贾府上下,不论男女老少,不论贵族平民,都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势,淫荡不堪。哪有人会付出真情,又怎么会有人理解爱?他们的生命形态是老化的,衰败的,腐朽的,堕落的。而宝黛的生命形态却是新鲜的,热情的,纯洁的,真挚的。宝黛用饱满的爱对抗整个大家族的侵蚀和盘剥,用虔诚执着的爱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便是宝黛的爱情第二可贵之处:共同反抗。
他们的爱情不绵软,因为他们用整个身心、整个爱情、整个生命在反抗,反抗荒诞的生活,反抗污浊的环境,反抗虚假的心意。这种反抗悲壮有力,因为他们像蚂蚁一样渺小,随时都会被强大的家族力量压倒,但是,他们却依然顺着自己的心意,勇敢、决绝和坚定。
心中开一朵“红花”
听老教师讲了几节《红楼梦》,他们几乎都一致选择梳理前五回,认为将前五回弄懂了才能真正扫除读红楼梦的障碍。不可否认,前五回是整个《红楼梦》的命脉和根基,作者把想表达的主旨、主人公的命运以及人物设置的玄机一一告诉了读者。可是,学生似乎并不领情,有的学生干脆选择了睡觉,躲避经典的无味;有的学生努力想听明白,融入老师的讲解中,最终却只能大叹听不明白,大有经典太艰深,我辈太肤浅的自嘲。《红楼梦》真的有那么难懂吗?真的有那么无聊吗?还是老师选择讲述的角度有问题呢?
为了避免以上尴尬的情况,我选择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见面的经典段落作为切入点。我先给学生讲了宝玉和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要还尽一生的眼泪来报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这就为学生理解宝黛初见便似曾相识奠定基础。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个部分,带着学生细细品味语言。曹雪芹写宝玉抓住了神态中的“笑”,这是孩童时期天真无邪,一片烂漫的笑,自有一种纯真美好的韵味在其中。同时,反复突出宝玉的“情”,一个多情的公子的形象跃然纸上。一笑一情,一外一内,一浅一深,便刻画出了纯情的宝玉。写黛玉时,点出蹙眉,点出病弱,点出聪慧,寥寥几笔便刻画出了愁怨深深、娇弱微微的黛玉,让读者似乎也被黛玉的愁情笼罩。鲁迅说,曹雪芹将中国传统小说的笔法改变了。以往的小说叙述视角都是作者的全知视角,这里,小说的视角换成了小说中的人物,让黛玉看宝玉,让宝玉看黛玉,不但使叙述更加顺畅、融洽,也增添了艺术韵味。黛玉眼中有宝玉,宝玉眼中有黛玉,一眼定终身。
接下来,我以宝黛的爱情为线索进行剪辑,播放了短片宝黛的爱情命运,让学生了解他们情感的过程,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播放后,有些学生没有看原著,对其中的经典桥段不太理解。我便撷取了“静玉生香”“宝玉挨打”“黛玉葬花”“共读《西厢》”“黛玉焚稿""宝玉出家”这几个片段,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详加了解故事的梗概:从他们一见钟情到不能厮守终生,一个含恨而逝,终归离恨天,一个绝尘出家,终随空空道人。讲解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体会黛玉对自然万物的痴爱,对宝玉的痴情以及宝玉对黛玉的深情和痴心,使宝黛的形象更加丰满。
学生下课后,纷纷找我借《红楼梦》,她们说:“老师,以前觉得四大名著都很难读,一看那么大部头,就害怕了,更别说读了。而且,即便读了,也只是看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可是,今天,听完你讲的,我就特别想看《红楼梦》,特别想了解宝黛之间的爱情故事。”我趁热打铁,鼓励他们边读边写写感想,和我进行交流,来个师生共同“话红楼”。
学生愿意接触《红楼梦》,想读读《红楼梦》,说明我的引导工作顺利完成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希望学生们,不仅能走进《红楼梦》,体会其中的奥妙和趣味,理解其中的性情和深沉,更能走出《红楼梦》,沉淀自己的思考,生发自己的感悟,让《红楼梦》融入他们的生活里,在每个人的心中开出朵朵最绚丽的“红花”。
《红楼梦》中说:“情既相逢必主淫”,情意味着爱的美好和高贵,但是,爱并不是完全纯净的,必然包含很多的杂质。最难把握的杂质便是“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肉体的欲望。“情”和“淫”是爱情的两面,只占有前者,便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只享有后者,便会导致欲望的泛滥。灵和肉的分离,注定不会有长久的爱情。真正持久的爱情,一定是灵和肉的统一,灵和肉的高度和谐。
情的爆发总是以瞬间、偶然、激烈的方式呈现,伴随着欲望的增强,直到深受情欲折磨之苦,造成无法愈合的情伤。因而,情感强烈爆发的过程中,理性的调节和平衡至关重要。失却了理性的中和,只会让熊熊燃烧的情欲之火,越演越烈,最终,超出自身控制的范畴,伤人伤己。
爱情中的理性看似抽象、神秘,难以言说。其实,无非两个方面:冷却和独立。
感情高潮热烈时,适当降温,给对方和自己恰当的空间,也给彼此多点自由。在浓郁的情爱之外,留点喘息的空间,让新鲜的空气渗入其中,增加爱情的质感。沉醉于爱情中的双方,需要时不时从感情的蜜罐中跳脱出来,做一个冷眼旁观者,审视爱情中的自己和对方。否则,一味沉溺于爱情的甜蜜,很容易,便过分执着于相互的爱慕里,迷失自我。我们常说,
“距离产生美”,适时的冷却反而会增加爱情的美感。
越如胶似膝的爱情,越容易造成界限的模糊,越容易导致双方过度的依赖。一旦某天,一方离开,爱情的天平失衡。被留下的人,一定会从高处猛然坠落,曾经被捧的位置越高,坠落后摔得越惨。之所以,很多人失去爱情后,堕落彷徨,一蹶不振,大多是因为在爱情中习惯了对方的保护和照顾。对方以爱的名义蚕食了另一方独立的可能,爱杀死了对方应对生活的能力,使对方成为了爱情的寄生虫。爱的过程便成为了独立生命个体消耗的过程。保持爱情中的独立品性,是一种生活的能力,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有过情,才会伤。执念曾经的情,只会伤得越深。再美好的爱情,一旦成为过往,便“如梦幻泡影”,终至虚无。所谓的留恋,不过是怯懦的表现,执着于过去的美好,不敢面对现实的残忍。所以,走出情伤的最好办法,便是直面血淋淋的现实,直面惨淡的人生。没有人可以帮助陷于泥潭的情伤者,只有自己可以救赎自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抓住行人抛出的橄榄枝,奋力一跃,跳到岸上。假若不幸,没有行人,那么,也不要用力挣扎。静观等待,以免陷得更深。
赏析《雨巷》——凄美的邂逅
雨巷本是一个密闭的空间,愁怨的丁香姑娘和彷徨的“我”在这里偶然邂逅、擦肩而过、消散逝去。悠长的雨巷意味着愁怨的绵延不绝,随着雨巷的延伸蔓延开去。狭窄的雨巷意味着愁怨的浓密,难以排遣,无法消散。诗中一开始,“我”寂寥、彷徨,站在雨巷的这头,诗结束时,“我”依然寂寥、彷徨,站在雨巷的那一头,“我”的这种愁绪贯穿诗的始终。丁香姑娘同样带着愁怨来,带着惆怅离去。也就是说,在雨巷的两头,尽管“我”和姑娘换了位置。但是,我们的情感始终是统一的。而且,这种一致的情感体验还会继续延续下去,我们的忧郁和愁怨已经超过了狭窄悠长的雨巷,打破密闭的雨巷,纵深舒展,向两端无限延伸,扩展开去。雨巷,已经载不动许多愁。
其实,“我”和姑娘从相遇到分离时间并不长,诗人却故意延长两者处于雨巷这一个空间里的时间。“悠长”“彷徨”“彳亍”等词语的重复使用,都是为了使“我”和姑娘相处的时间更长些。可见,“我”对心中的姑娘的心仪、期望、喜爱、不舍、留恋。
诗的主体是“我”,处处显露“我”的主观情感。第一节“我”希望逢着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第。二节“我”热切注视着这个姑娘,运用各种感官,眼观,鼻嗅,心想,感受她的情绪。第三节“我”发现姑娘像“我”一样冷漠、凄清又惆怅,心中有种欣喜。第四节“我”激动地看到姑娘向我走近,我仿佛做了一个凄美的梦。第五节“我”身旁飘过女郎,无奈地目视着她远离,心内充满哀伤。第六节“我”意识到姑娘已经离去,不曾留下一丝痕迹,再也不会转回,只能默默承受她的消散。第七节“我”再次表达希望,希望飘过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整个过程中,“我”的情感强烈,“我”的忧郁浓厚,“我”的愁怨弥漫,渗透在整个雨巷之中。
诗人把心中的姑娘比喻成丁香,有白色的纯洁,有紫色的高贵,有馥郁的芳香。这些是姑娘的外在,姑娘的内心则是“我”的内心的折射,她像我一样哀怨、彷徨、凄清、惆怅。姑娘的眼神含有叹息,姑娘的走过轻飘飘的,姑娘的消散决绝无奈,更加增添了“我”的种种哀伤,意味着“我”要在悠长的雨巷中,继续迷茫的寻觅,在彷徨中期待再次的偶遇。这样看来,丁香姑娘是“我”内心愁闷的外化和表征。
那么,姑娘还可以象征什么呢?爱情。“我”是一个寻找爱情的人,在寂寥的雨巷中,独自一人苦苦等候姑娘的到来。丁香在西方的花语中,有初恋的意思。“我”期待的姑娘终于出现了。她很像“我”,我们的情绪贯通,目的一致。但是,她最终还是飘过,只是“我”生命里的一个过客,“我”还是要再次走上寻觅真爱的旅途。然而,这个旅途只有我一个人独自彷徨,只因真爱难觅。
姑娘还可以象征理想,“我”是一个有韧性的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尽管彷徨,尽管孤独,但仍然顶着灰色的天空前进。“我”遇到美好的姑娘,她是“我”的理想的化身,也染上了一层抑郁。理想走近“我”,又远离“我”。“我”无法紧紧抓住她。因而,“我”不得不重新上路,尝试抓住另一个理想。
诗人以诗意的美,将自己内心所有的情感具体化为一个由多种意象组成的意境。在这个情感化的意境里,“我”和姑娘的情绪都是弥漫的,渗透在各个角落,像一层大气笼罩下来,也渗入读者的心中。所以,在美之外,又添了阵阵凄清,形成了一种凄美的基调。
&&&&&&&&&我读《野草》题辞
言与不言一直是鲁迅先生的语言困境。“当我沉默时,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因为,当所有的言辞充斥内心时,“我”所有的言便只属于“我”,语言的充实意味着人格的独立。然而,当一切的言辞化为清晰的文字,便意味着“我”和这个陌生多变的世界建立了未知的联系。“我”付出了语言,失却了心灵的平和。因为,“我”可能面对他人的误读、争执、质疑、谩骂,甚至人格的污蔑和亵渎。
我理解鲁迅先生的不言,但我更钦佩他的敢言。那是怎样的一种爱和博大,明知前面是地狱,仍然奋起前行。
鲁迅先生欢喜死亡,因为活着仅止于活着,像行尸走肉一样存在着,没有意义和欢乐,没有思考和感受,没有情感和冲动。只有死亡才能唤醒麻木的国民,才能证明曾经的存在。该是怎样一种难以释然的无奈,让那样执着生的鲁迅先生赞颂死亡;该是怎样一种无助让坚韧的鲁迅先生祈求速朽。
“生存还是死亡”,这哈姆雷特的追问,在真正死去之前,成为无数人无法逃避的梦魇。然而,这挣扎和追问冥冥之中却锁住了所有人的命运,这难道就是“麦田的怪圈”?
坦然地面对生命重塑,欣然于生命涅槃,一切的寓意都蕴藏在那狂放的歌声中,那放纵的笑意里。
“我”被可怕的外在禁锢,无力挣脱。但“我”要用野草般强韧的生命力野性的生长,告诉友爱“我”和憎恶“我”的人,告诉亲近“我”和惧怕“我”的人,“我”来了!披着勇士的战衣,举起刺眼的利剑,向着长空呼啸,脚踏着最坚实的大地,冲入熊熊火焰之中,不再沉默!
是啊,野草,速朽吧!让世界还你个清清白白!
是啊,野草,生长吧!向世界证明你的欣欣向荣!
《挪威的森林》是青春小说吗?
《挪威的森林》是青春小说,毋庸置疑。但是,它仅仅是一部祭奠青春的小说吗?当然不是。
村上春树给《挪威的森林》第一个章节取名“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祭日”是为了悼念死去的人告慰死者亡灵的日子,为何是“许许多多”?因为,村上春树是在找寻死亡的意义,死亡对于他自己、他书中的人物以及广大读者的意义。所以,死亡并不只是一种情节的构造和刻意的安排,也不只是一种人物命运的突转,更不是一种情感宣泄的砝码,而是以死亡为线索不断进行着有关死亡的思考。对死者的死的艰难思考,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和祭奠。
正是村上在死亡的层面的深刻理解,才将其处女作《挪威的森林》和普通的青春言情小说区别开来。郭敬明的笔下也有大量死亡的情节,大部分是偶然事件,意在凸显人生的无常。然而,人死后呢,在他的作品中找不到答案,这是他作品中漏掉的一隅。我猜,他可能自己也没有恰切的理解,无法驾驭如此深重的话题,所以避重就轻,只写死亡带给人物的悲伤,不写死亡带给人物的思考。村上自然不满足于仅仅以情感的方式处理死亡,因而,他写的深刻而不简单,给你重击而不是掠影,让你深沉而不是哭泣。
一个作家处理重大主题的能力,决定了他的作品的高下,也决定了他的作品是否可以成为经典。
在死亡这一主题上,郭敬明等青春作家写出了情感,浅浅的、悲悲的、软软的,村上则写出了情感和理智,为漂浮的情感找到了实有的通道。由此而论,你还能简单将《挪威的森林》归为青春小说吗?
三种理解死亡的方式
《挪威的森林》中的男主人公渡边在他唯一的朋友木月死后,悟出了死亡的真理:死亡是最深刻的真实。死亡并非生存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当代女作家迟子建也持有类似的生死观,在她的父亲去世后,她才明了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它只是生的另一种形式。因为死去的人或者事,可以依靠梦境存在,可以依靠记忆保存。因为任何人都在这片天空飞过,一定会留下痕迹,这痕迹便是沟通生者和死者的桥梁。
村上春树和迟子建对死亡的理解是达观的,扩展了人生的边界,也拓宽了人生的境界。因此,死亡变成了一种存在的状态,一种生命的形态。
这是对死亡人性化亲情化的理解。
还有一种理解来自雨果,他说:“死亡是最伟大的平等,也是最伟大的自由。”这里,雨果将死亡作为平衡世界的方式,在死亡的一刻,无所谓高低贵贱、贫穷富有,无论健康疾病、快乐悲伤,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乌有,而正是这一个“无”造就了真正的人格的平等。上帝为人类设置了不同的起跑线,也为人类的奔跑设计了不同的路线,但是,每个人最终达到的终点却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无可避免的死亡。雨果将死亡看作对社会不平等的最有力的抗争,看作自己毕生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精神的最圆满的回答。
这是对死亡社会化正义化的理解。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由景生乐,由乐生痛,由痛生悲,悲叹“死生亦大矣”!死亡是亘古不变的大事情啊,是人类探讨的永恒话题啊!王羲之站在世俗常人的立场慨叹生的短暂无常,死亡的不可解脱,以其口述其心中疑虑,以其手写其心中困惑。他不作高深语,不作惊人话,仅仅抛出困扰他,也困扰世俗人类的死亡话题,留待后人解惑,也留待后人共鸣。
这是对死亡世俗化性情化的理解。
&温暖的重量
重读余华的《活着》,才注意到,这部小说写于1992年,距离现在已经22年了。22年对于一个有才能的作家来说,弥足珍贵。它可以丰富作家的生活阅历,扩展阅读视野,拓宽写作思路,更新生命理解,最重要地是,增加作家的内在修养。22年前的余华,烜赫一时,22年后的余华,却要为宣传书辗转于各大城市;22年前的余华,无所顾忌,22年后的余华,却要考虑读者的品味和喜好;22年前的余华,野心很大,22年后的余华,却懂得了自保。这样一段不短暂的岁月,对余华来说,是幸耶,还是不幸耶?
身为读者,再一次重温曾经熟悉的作品,总会徘徊在似曾相识和新鲜陌生之间。好像他乡遇故知,欣喜之中,畅聊之际,又多了几分陌生,因为双方都在不断改变着,彼此是熟悉的陌生人。读罢《活着》,不变的是,几处死亡的场景带来的心灵震动。作者并不急着为死亡做任何遮掩,也不愿赋予任何暖色减少死亡的冷酷,只是以写实的手法,描述死者的状态,观者的情态。然而,读者不由自主地便融入了进去,仿佛死亡就在眼前,死者的呼吸如临耳边。正是这扎扎实实的死亡描写,才增添了整部小说的分量,没有人会忽略小说中的死者和死亡事件,没有人会冷漠对待小说中死亡的场景。读者自愿走进小说,亲自感知。
然而,再次阅读,又感受到了鲜明的变化,变得是对小说中温暖的理解。所有的死亡都以温暖的情味绵延,所有的死去都透露着深深的人情味。福贵赶着牛,赶着一生的记忆,包括自己,包括亲人。他不断地耕田,不断地重复记忆,只是为了不要忘记——活着。福贵用最朴实的方式纪念死者的离去,让他们存活在自己的生存里,每天的劳作里,日复一日,越来越清晰。福贵是一切死亡的亲历者,也是一切死亡的纪念者。福贵在用自己的生命温暖正在逝去的人,驱除死神的冰冷决绝。因而,我们才觉得,他的温暖不虚无,不浮华,简简单单,却又重若千斤。
我和学生谈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谢冕在《读书人都是幸福人》中说:“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谢冕先生对幸福的读书人的这个定义,未免失之浅陋了。
在我看来,未必每个读书人都是幸福的,有的读是为了增加谋生的技能,这是经验型的读;有的读是为了考试学位,这是功能性的读;有的读是为了消遣娱乐,这是休闲式的读;有的读是为了装装样子,这是装模作样的读。这几种读虽不能断然否定,但是境界到底有差别,到底“意难平”。他们只不过是敷衍了事,为了读而读,精神的享受并不纯粹,心灵的感悟也不够深刻,更不要提举一反三,借读书来自省了。
其实,读书人不外乎三种:第一种是自信的人。《世说新语》中有一个人叫郝隆,每年“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曰:‘我晒书’”,多么自信的读书人啊!他相信自己的书全部吃进了肚子里,书的精华都化入了骨子里,成为了他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真正的读书一定和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相关。只有将生命的灵性注入书中,我们才会发觉读书的意义;只有从自己的阅历经验和问题出发选择书来读,才能理解读书的妙处,获取读书的动力。第二种是自勉的人。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言语无味。”黄庭坚是宋朝才学之人的代表。宋朝以才学入诗,每一个诗人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所以宋朝的诗后人所作的训诂和注解最多。读书成为了黄庭坚的一种习惯,读书也是黄庭坚活着的方式和动力,可以一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书。黄庭坚借书来时时处处自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敬仰。第三种是自羡的人,希望得到琅嬛福地这样的理想读书之所。伊士珍《琅嬛记》记载“张华游于洞宫,遇一人引至一处。别是天地,每室各有奇书,华历观室书,皆汉以前诗,多所未闻,问其地,曰:‘琅嬛福地’也。”“琅嬛福地”可以遍览古今奇书,纵观中外逸事,可以冥想,可以疾书,可以书香中独卧,可以书韵里修身,真乃所有读书人的理想圣地。
同学们,你属于哪种读书人呢?若是第一等自信的读书人,我希望你能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多不压身。若是第二种勤勉的读书人,我希望你能做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若是第三种徒然羡慕的人,我希望你能改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人有三六九等,书也有好坏之分。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劝告我们多读好书。书无外乎两种:风行一时的书,这是畅销书。永久不朽的书,这是经典之作。前者犹如沾到读者身上的尘土,有一天,读者懂得了辨别真假、识得了好坏,便会注意到身上的灰尘,恨不得立刻将其弹掉,不会有丝毫的留恋。而一部经典的作品则犹如读者最喜欢的衣服,喜欢的原因不在于多么华丽和昂贵,仅仅是喜欢它的称心——契合心意是最难的。一旦读者选定了这件最合心意的衣服,他似乎便知道了什么是合适,在他的心中,万般皆无意,唯有此物最相知。而且,时间愈长,喜爱之感愈强烈,不只是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种“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真心换真心,真情馈真情。更为奇妙的是,这种难得的喜欢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退去,反而会愈久弥新,似乎早已经融入自己的生命中,流淌在自己的生命长河里,沉淀在自己心灵的某个静悄悄的角落。老师真诚希望你们,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快不得。但是,如何读好一本书呢?我有几个阅读的方法和大家分享:
1、长中短式
长阅读,以一两个月为期限,选择大部头的书籍或者较为难啃的书籍,坚持每天阅读几页,制订具体的计划;中阅读,以一个星期为期限,选择中等难度的小说或者评论集,利用几天中较为宽裕的时间,尽情尽兴阅读;短阅读,以一天为期限,选择时事新闻或者网页浏览时发现的精华,快速阅读。按照时间分配阅读内容,既可以保证每天都有收获,也可以时时更新阅读内容,不致于过于狭窄。
这种阅读方法根据阅读的内容划分,浅阅读侧重信息获取的简捷方便,信息量大,深阅读则需要读者沉心静气、认真精读、思考回顾、反复咀嚼。木心说,浅浅的知识比无知更使人战栗不安,深深的知识使人安定,我们无非是落在这样的一片浅浅深深中。
轻阅读侧重阅读时心情的舒适、放松,只需简单做些摘抄,将书中的精华摘录出来;重阅读,侧重阅读后的思考和感悟,最好能将内心的体会形诸于文字,用恰切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4、一次性和常读常新
一次性阅读,指读过一遍便终止,将书中的观点或者情感内化;常读常新,指阅读经典的作品,随着阅历的增长和阅读量的增加,从多次阅读中品味出新,时时创造、生长出新的想法,使经典的魅力永存。
我和学生谈写作——孰能生巧妙笔生花
一谈到写作,很多同学就皱起了眉头,因为想到了作文。今天我们就碰一碰这个大难题,不讲抽象的理论,不讲空话套话,就从实践出发谈一谈写作。谈写作,我想和大家分享三组词语之间的关系。
第一组是身体和心灵:身体劳累,心灵充实
这是我从高中到大学的阅读积累本,都是手抄本,有摘抄,有原创,有小说、诗歌、散文、随笔、小品文,最多的是评论。有对作家一部作品的评论,也有这个作家某一个创作阶段的评论,还有一个作家整个创作史的综述。
很多同学会问:老师,写这么多,不累吗?
我想说:累,当然累,但是只是身体累,心里并不累,反而感到充实和快乐。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写第一篇小说的经历,高中的时候,我也和你们一样,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习各个学科,很用功。但是,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想法,高考结束后,写一篇两万字的小说,记录自己的高中生活,为自己的青春留个纪念。高考结束后,很多同学都疯了,撕书、卖书,发泄内心的压抑,我却采取了不同的抒发途径-躲在自己的卧室里写东西。有时候,灵感来了,睡觉都睡不着,马上起来握着笔继续写,真是“写作,根本停不下来”。最长的一次,是写了一天一夜,累得腰酸背痛,眼睛酸涩,疼痛难忍。但是,心里一点儿也不觉得累,睡醒再写。我写了大约有一周多,就完成了。写完的时候,我坐在桌前愣了好久,握着的笔就是不愿意放下,真是几多留恋,几多欣慰,几多欢畅,几多回味。然后整个人就虚脱了似的,现在想想,应该是太过用心,用光了元气。
有关我的写作心得,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是杜甫的创作观,朴实无华,却字字精华。真正能够跨越时空流传后世的就是文章,大家们的思想精髓,灵魂魅力,无论经过多少朝代的更迭,多少世事的变迁,多少岁月的沧桑,都能在后世得到回应,后人总能受到前人精神的感召。写文章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不是为了至高的荣誉,只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充实和丰满。所以,杜甫说,得于文章和失于文章的,哪怕是一寸,你自己最知晓明了,无须别人的品评和判断。
第二组是灵感和技巧:灵感虚无&&
很多人都觉得,文章写得好是天生的。郭沫若提倡天才创作论,认为写文章靠的是灵感。但是,我觉得文章是可以练出来的,练什么呢?练技巧。有了灵感,不落笔通过技巧的雕琢,写成作品,永远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一切都是虚无。但是,只有技巧,就能写好文章了吗?非也。大气象、大格局、大境界的文章,得化技巧于无形,就像武林高手一样,各种掌法了然于胸,化于无形。招招平常,又回回致命。
第三组是逻辑和文采:逻辑严密&&
不谦虚地说,我的议论文写得不错,有几点议论文写作的心得想和大家分享。议论文好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阐明自己的观点。但是议论文又难写,难在你的观点怎么严密论述才能经得起推敲,让他人信服,怎么写得生动不枯燥无味,让人读得下去。
一篇好的议论文有两个标准:逻辑严密、文采斐然。前一个标准需要举出新颖的事例,然后紧紧围绕论点加以论证。事例之间要有逻辑顺序,或古今中外,或国家、社会、个人,或不同行业领域,或名人大家到普通人群。事例之间还要有过渡语,有衔接词,使你的论述层层递进,成为一个整体。后一个标准需要练习修辞手法,善用多种表现手法。
具体地,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引用诗句,加以评论串联。大家所引用的名人名言都是散落的珍珠,需要用一条紧致的链子把它们串起来,才会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也就是,你需要对你所引用的语句评论,加入自己的观点。只是简单的罗列他人的名言,不过是拾人牙慧,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融合、沉淀,才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扩展收束,层层递进升华。扩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旁征博引,为了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使得特殊结论上升为普遍结论。但是扩展开去,要能收束的回来,否则行文就会显得散漫,过于随意。前者就是展现知识面和文采之处,后者则是体现思维逻辑性和严密度之处。“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四平八稳不是好文章,应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在层层的递进中升华。
起个名号,独特贴切响亮。名号是你对所论述事例鲜明特色的提炼,读文章的人一看你这个名号,就知道这个人的优良品质和精神特点。比如:孙悟空被佛祖受封“斗战胜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和尚“金身罗汉”。
善用修辞,比喻对比排比。主要选择这三种修辞,因为这三种修辞好掌握,大家如果能够在议论文中常运用这三种修辞,阅卷老师一定会眼前一亮。
最后,我想谈谈诗歌。因为而在诸多的文体中,最能代表文学的便是诗歌。我也是一个偏爱诗歌的人,最倾心于古典诗歌,传统诗歌中善于化规则于无形。规则成为佳句频出的基石,而不是束缚。犹如水草,草在水中摇曳才能尽展柔美和纤巧,规则便是使诗歌尽展华美的润泽。古代的诗人也有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才能,虽然“文人性癖耽佳句”,但总能“语不惊人死不休”,当然也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佳作。我写的诗歌不多,不过,也有几点略微有益的经验想和你们分享:
1.一种理解:诗是智慧,也是民族的良心。我所喜爱的诗歌,一定是关乎天下,关注众生的,我始终认为,诗歌是作家智慧的凝结,更是一个时代的表征。好的诗歌应该承担直抵人心的责任,传达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2.一句真言:写得慢一点,写得少一点,写得精一点。诗歌不是小说,闲笔应少,落笔宜稳,修改需勤。
3.一个境界:
海子说过,“尸体不是愤怒也不是疾病,其中包含着疲倦、忧伤和天才。”天才是外界强加于他的价值评判,不属于他。但是,疲倦和忧伤独属于海子自己,别人无法理解,也无法进入这个世界。作为一名诗人,需要有一方独属于自己的天地。身在其中,你可以储蓄温暖,感受阳光,也可以抚慰疗伤,任情使性,你可以成为霸气的王者,也可以回归柔弱的婴儿。这些只意味着两个字:自由。
&同学们,老师期待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可能会有霹雳闪电,可能会有风霜雨露,可能会是荆棘丛生,可能会临万丈深渊。但是,请相信,每一次不平凡的经历,都是一种最难得的历练,也将是你们作品中开出的最美丽的花!请相信,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卑躬屈膝,但总有些事情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努力,为之付出真心!
我的经典语录
真正的自由要付出代价,你可以自由地穿过沙漠,但此岸的现实和彼岸的理想之间隔着一个沙漠。
真正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要遵守大家共同的底线。
真正的自由应该以承担责任的为基础,有责任的自由才不会导致混乱。
人生就是在坚实的大地上行走,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
人生就是在风雨中跋涉,山一程水一程,风雨兼程。
人生就是在不平的溪流中趟过,跨越堤坝和漩涡,奋然前行。
文学永远只适合作为兴趣,那样才会丰富。专业化的训练虽然提升了专业者的素养和理性,却会让曾经为文学而激动的心驻留于纯粹的理性中,失却单纯的阅读快感。
人们善于感知自己的状态,却很少有人能作出恰切的解释,更少有人能够对症下药、及时医治。
如果不知道为何会如此的怠惰或者失落,那么唯一的解释便是,此乃有闲阶级。那么,唯一转换的方式便是,成为生活的忙碌者。
在别人的言语中,我认识自己,感到很迷茫;在自己的世界中,我观看自己,感到很自足。
有时候,将自己和别人分开,很难。在别人的眼光中寻找自己,更难。
时时提醒自己,保持生活中的谦卑。我们给予自己太多的束缚了,我们划定了发达与不发达,划分了富有和贫困,划分了聪明和愚蠢。这些自以为是的划分,一层层包裹住我们,越来越厚重,越来越艰难。慢慢地,和我们融为一体。于是,我们便无法从中剥离,最终,闷死在里面。
不断清理自己,发现外在的风景,发觉内在的自我。
当我下笔时,我只是和自己对话,我只是讲述心灵的故事。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深刻的道理,睿智的思想,我只需要写下去,写下去……
我们在艰难执着的活着,我们在痛苦认真的活着,我们在平凡坚韧的活着。这样的活着未尝不是人生的滋味和意义。哪怕微小,哪怕苦涩,哪怕不幸。
人生总是要经历过这样的岔路口,去还是不去,选择还是放弃。我越来越觉得选择是一种对自我心灵的磨练,很难说清楚,这是在修行还是在煎熬,是目光短浅还是志向远大。你只能顺应内心的想法做出一个最安心的抉择。
我希望裹挟掉全世界的温暖送给你们,我希望珍藏住所有的美好送给你们,你们,养育我的父母。
切勿为自己框定一个狭隘的圈子,那样逼仄的道路只会引人入死胡同,也莫要过于陈杂,那样广博的接纳会为自己设置过多的岔路口。
秉持中庸之道,怀有爱意之心。
对生活保有警惕,但仍乐观前行。
我喜欢生机勃勃的自己,我喜欢清脆爽朗的自己,我喜欢一直做有意义的事情并坚持到底的自己。我有那么多可以喜欢的事情,这就是我生命的意义。
恶的归之于恶;善的得之于善
总有属于我的天空、草原、房屋
温暖和生活
谁是善良高尚的人?谁是朴实无华的人?谁是真正愿意关心他人的人?我彷徨于人类的困惑和不幸,我深感人性的复杂和堕落。我渴望单纯、安宁的世界,我可以不受伤害,哪怕是逃避和退缩。
文贵奇,文章的神韵要奇特,让人读之有奇绝之感;文贵大,文章的境界要远大,让人读后有浑厚之感;文贵简,文章的言辞要简约,让人读之清爽无赘感;文贵远,文章的立意要深远,让人读后有余韵悠长之感。
一个怀有健康心灵和宽容之心的人,可以播散爱的种子,供给爱的能量。我相信,爱可以被释放,也可以被传递,更可以培育出真正懂得爱并且愿意奉献爱的人。
那些孤苦漂泊的灵魂,那些嘶哑忧伤的心灵,那些苦难彷徨的记忆,那些焦灼失落的情感,它们在四处寻找,寻找安息的家,寻找栖息的地方,寻找继续存在的理由。文学便是这些寻找最后的栖息地。
权威话语最大的危害在于其强大的收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最难以攻克的也是这种主流的话语的主导地位。
评论应该讲究度,即进入文本又游离于文本的张力。这是作家、作品、评论者相互之间沟通的默契。
只持有一种批评的习惯和漠视,一种批评的观点和立场,便很容易陷入误途,造成显而易见的话语暴力。
解读作品未必要知人论世,知事论事。我们解读具体作品时,既不可以自己的理解横行拆解作品,也不可做”自传式“的解读,忽视作家的主观创造和想象力。
顽固早已成为我继续进步的绊脚石,我必须踢开那些糟粕,腾出地方安置新的事物,安置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那些成功和荣誉背后不知隐匿着多少肮脏和血腥,那些喧闹和繁华背后不知藏匿着多少悲哀和痛楚。如何向最真诚最博爱的上帝发出炽热虔诚的邀约,请求他的拯救和宽恕,请求他的原谅和信任,请求他的施与和垂青。人类的恶正在蔓延,因为,我看到了更多的不幸和苦难,我听到了更真实的呐喊和嘶吼,但愿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合理的归宿。
一位愿意表达健康与美好,愿意将人性中的踏实向善展现给大家的作家,必定有一个宽广博大的胸怀。人们往往不相信太过于美丽的事物,总希望从中挑出瑕疵,来证明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平凡的。
启蒙精神倡导的理性早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逻辑的标准,强大的整合性和应用的规范性将人类的日常生活也纳入了考察的范围之内,并以优劣、高低、文明野蛮的二元对立划分笼罩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们早已习惯于人性之恶,人性的复杂多变,并以此来显现自己的明智和交际手腕的高明。因而,在面对空灵美丽的事物时,第一反应不是用心的欣赏感悟,而是率先判断是否真实可信。
个性化生活的提倡,爱的教育的泛滥,使孩子成为了爱意滋养下的畸形的一代。他们能否承担生活的艰辛,他们能否容忍质疑的声音,都值得怀疑和忧虑。
惩罚与训斥,疼爱与关心是相辅相成的,偏向其中一方忽视另一方,都会导致不良的发展趋势。
虚无缥缈的人生总归于一点——平凡。平凡是人生的常态,也是大多数人无法容忍的。新鲜是多么具有诱惑力,以致前仆后继的人为了它撞得头破血流,为了它活得身心俱疲。最终,沦为它的奴隶。
物质的黑洞早已经消耗掉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早已经腐蚀掉了人类的天性和品格。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愿意陪你收集精神的美好,我相信,我们的同伴会越来越多。
沉醉于自己喜欢的作品中,我安静、祥和、快乐、自足。
若我是一个沉重的苦行役者,执着于探寻,向往于最终登上那光耀的宝塔,我定会走得艰辛,走得痛苦。&但为了新兴的将来,坚持是那么重要。
我无法用一颗宽容的心灵对待我所看到的虚伪、邪恶、错误、自大、轻浮、伤害;我无法以平常心和漠视的态度对待黑暗。我害怕自己变得越来越顺从,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病态。其实,最让我惶恐的是保持清醒却无力改变,但又不愿意假睡。
周围氤氲着一股浮躁之气,我感到了内心的孤独。但是,依然执拗地背着自认为的信心,一步一步地前行。
任何创造都是源于模仿,但是伟大的创造不止于模仿,而是推陈出新,在模仿中不懈地探索。
风格和重复仅仅一线之差,区别在于,前者持续深入并保有精髓,后者固步自封并以此为傲;前者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像高飞的风筝,可以飞得很高很高,但是线轴始终握在自己的手中,后者却逐渐丧失生命力,像旋转的陀螺,转得人眼花缭乱,却只能在原地打转。
一本书的生命力应该附在人的身上,伴随着人的成长,不应该只存在于当代,只显现于当下。所以,判断一本书或者一个作家有没有生命力,便是看他能不能为他人的生命编织美好的梦,能不能成为他人灵魂的伴侣。
平庸的读者被书中的点、线、面打动,无法将书的精华带走;智慧的读者可以立体的懂,让它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俏皮的读者与书始终保持距离,轻轻而去,又悄悄回来。只是这来来回回的次数和时间节点,神秘莫测,难以琢磨。
作者最愚蠢的行径便是将读者抛弃,当你无视读者的时候,也是读者摒弃你的时候。自说自话,只能有一个读者,便是自己,然而,自己终究也会厌烦自己。到那时,既没有了读者,也没有了作者,还失去了自己,空空如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秋水伊人女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