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怒的《守夜人讨论区》表达的是什么?

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樊子诗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延---宝安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A19版:笔谭 Point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头版
第A02 : 影像 Photo
第A03 : 卷首语 Front notes
第A04 : 小说 Novel
第A05 : 小说 Novel
第A06 : 小说 Novel
第A07 : 小说 Novel
第A08 : 小说 Novel
第A09 : 小说 Novel
第A10 : 散文 Essay
第A11 : 散文 Essay
第A12 : 散文 Essay
第A13 : 散文 Essay
第A14 : 黑板报 Blackboard
第A15 : 黑板报 Blackboard
第A16 : 黑板报 Blackboard
第A17 : 处女作 Debut
第A18 : 笔谭 Point
第A19 : 笔谭 Point
第A20 : 笔谭 Point
第A21 : 诗歌 Poem
第A22 : 诗歌 Poem
第A23 : 影像 Photo
第A24 : 影像 Photo
樊子诗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延
◎梁庄 梁庄 诗人,商人,1995年南下深圳,现居宝安。 樊子在诗歌上扎实地前进着,他的每一小步,是代表深圳,在诗歌艺术上不懈探索的一大步。在这里,我把樊子的作品与其他几位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出,樊子诗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延,是多么明显和值得欣慰的步伐。 (一)二元世界的对峙与融合 那台饥饿的机器,在每天吃下铁,图纸 星辰,露珠,咸味的汗水,它反复地剔牙 吐出利润,钞票,酒吧……它看见断残的手指 欠薪,阴影的职业病,记忆如此苦涩 黑夜如此辽阔,有多少在铁片生存的人 欠着贫穷的债务,站在这潮湿而清凉的铁上 凄苦地走动着,有多少爱在铁间平衡 尘世的心肠像铁一样坚硬,清洌而微苦的打工生活 她不知道,这些星光,黑暗,这些有着阴影的事物 要多久才能脱落,才能呈现出那颗敏感而柔弱的心 拖在背后的巨大的机台,沉郁而隐秘地轰鸣 像爱,像恨,像疼,像隐秘的月光在钢铁间 长出生命的线索,它嘶嘶着,衰老着 它老化的血管浸泡着岁月的锈 命运像那双弱小而柔软的手,在坚硬机台上 安静的生活,它蓝色的火焰照耀你疲惫的脸庞 ——郑小琼《机器》 厂房里的机器再大 也不能称之为大机器 大机器是一个智者 不需要搬运在一个位置 厂房里的机器昼夜不停地转动,它们 是秩序和规矩 它们一生就立在一个位置上 它们的膝盖骨坏死 我用锤子和钳子 还要解决它们脑髓里的癌细胞 凡是把机器描写为剥削和压榨的人 和机器一样有膝盖骨坏死的宿命,他们 一生比机器还忙碌 在不同的位置上往返:生活、爱情和名誉 我们陪机器一起强壮和衰老 我们见到机器宏大的结构,见过 机器缜密的细胞组织 见机器损坏的器官如同我们的手臂 我们没有见过真正的沉默不语的大机器 大机器是一块土地或者一把泥土 我们见过山、树木和河流 被风吹着、阳光照着 我们真的没有见过大机器 一生很少能听见 自己的胸腔里有几声轰然声 ——樊子《大机器》 人和机器,物质和精神,雇佣与被雇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个世界充满了对峙的秩序,对这种秩序的把握和疼痛的申诉曾经让很多人感动,但当这种苦难感被无数次透支时,我们惊奇地发现,我们对机器的依赖、对那些对立者的物质和上层建筑的依赖已经达到什么程度。我们甚至发现,这些机器就是我们和我们的祖先制造的,我们经常像擦拭祭祖的器具一样擦拭这些机器。这就是樊子和郑小琼对于机器不同切片的观感。郑小琼一元的世界观让机器的质感更清晰锐利,但也因而不可救药地失去了对机器纵深和内部细微动感的把握。和诗名的不同一样,郑小琼的《机器》和樊子的《大机器》正是视野的不同,在樊子那里我们变成了一台大机器的螺丝钉,变成机器的内脏和制造者,表达了对机器的膜拜和无助。这种二元对峙世界的交融和妥协、对立、磨合和适应是宿命的一部分。这种不带观感的阐释让我们的感情得以节制而变得深刻。 (二)时间的纵切,尸体是我们的过往 据说动物走过同类的尸体时情态也会与平时不同,大象能够平静地走过自己同类的尸体,而猴子则会把同伴的尸体掩埋或者遮盖。更有甚者,据野史讲,有一只义猴,为自己的搭档(一个耍猴人)筹钱举办葬礼。人类对于尸体的情态也不相同,试看两个安徽诗人——余怒和樊子对于尸体的描述。先看余怒的成名作《守夜人》: 钟敲十二下,当,当 我在蚊帐里捕捉一只苍蝇 我不用双手 过程简单极了 我用理解和一声咒骂 我说:苍蝇,我说:血 我说:十二点三十分我取消你 然后我像一滴药水 滴进睡眠 钟敲十三下,当 苍蝇的嗡鸣,一对大耳环 仍在我的耳朵上晃来荡去 对于《守夜人》的评价可谓多如牛毛,其中有我们尊敬的老师徐敬亚、唐晓渡、谢有顺等,奇怪的是他们的观点各不相同,褒贬又针锋相对。当然这不是本文要涉及的,本文只谈“守夜人”对尸体的情态。这个守夜人肯定是有某种职业的,比如看城门,比如看钟漏,比如叫更,比如巡夜,比如看尸体,我就姑且当做后者看。很多人认为这个守夜人在守夜的时候想偷偷睡觉,我想这绝对不是主流守夜人的情态,因为担心晚上老鼠吃了死人的尸体或者蚊蝇下蛆,所以这个守护的人要尽力赶蚊蝇,守夜人必须要尽一定的努力和职责,才能赢得主人的酬劳得以养家糊口,他对于尸体是漠不关心的,这个尸体和一袋大米没有什么不同,他与老鼠和蚊蝇对峙也是迫不得已的,只在于他完成他的职责和自己的生存。余怒的笔墨并没有用在他守夜上,而用在守夜人的白天;不用在守夜的睡眠对峙中,他理解那些贪腐的老鼠和苍蝇,理解他们生存的境遇,麻醉自己,容忍贪腐在白天在自己身上横行。晚上对抗,白天忍让,夜晚强大,白天懦弱,这就是一只小小鸟能够采取的态度。他没有能力消灭老鼠和苍蝇,消灭其中的一只是徒劳的,他的职责满足人类对于全尸的祈愿,让自己也最终有一个全尸。全诗没有通过优美的意境而是写实的笔法把一个守夜人那种落寞无聊,木讷迟钝,不对抗但又不放弃咒骂的权利的形象写得淋漓尽致。反过来吧苍蝇的贪腐和执着,嚣张和强大也写得有声有色。 樊子的《赶尸人》却有完全不同的视角:“赶尸人是对的,他的方向不会出现偏错/他有一条鞭子,鞭子常落在靠近他的那具尸体上//我们在黑夜里的田野上走着/一群尸体在黑夜里/被赶尸人当成数字,一具,两具,三具——/但我们不是畜生//断了脖子或掉了一条手臂,我们死后肉体还在腐烂/我们忘记不了人世间/直至我们露出了白骨//死后不能像泥土一样躺下。”樊子写的对峙也不强烈,赶尸人也不足够强大,他手里只多了一条鞭子,但是那些尸体,那些无数驯服的肉身,只是一堆数字和GDP,尸体之所以愿意是尸体而不愿意清醒的原因是,鞭子会抽打一个快要清醒的“模特”,断了的手臂或者断了的脖子,对追求“全尸”的人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震慑。我们死后,和赶尸人一样会腐烂,一样没有全尸,但是我们不能抵抗比黑暗更强大的畏惧。我们的白骨和赶尸人的白骨一样白,红的心或者黑的心已经融入泥土。这个真相告诉我们死亡和死后的全尸是一个混淆黑白的世界,而活着的世界不是吗?樊子还是以一个一元论生命观告诉人们,活在当下的姿态才是自己唯一的姿态,而不是天堂或者地狱。 (三)轮回的世界,轮回的麦子 阅读海子的诗,你会发现海子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意象是麦子。作品中充满麦田、麦地、麦秸、麦收、麦场,代表作有《熟了麦子》、《无题》、《麦地》、《麦地与诗人》、《五月的麦地》等。无独有偶,另一个安徽诗人樊子也对麦子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其麦子意象于海子的意象大异其趣,兹录《其实麦子就像一头畜生》于下: 其实麦子就像一头畜生,畜生被 鞭子抽打着 被蝇虫叮咬着 被围栏限制着,牛或羊 它们被送上屠宰场被制成食品和皮革 那里面有多肮脏 我开着收割机下了麦地 我有多肮脏,麦子有多肮脏,仓廪有多肮脏 这个国家是干净的 这些压榨麦子成淀粉的机器是干净的 尚未过滤了农药残留物的意识形态是干净的 我收割机的螺丝需要紧紧 那些畜生的骨骼需要紧紧 与海子把麦子作为“种子和果实”的双重属性不同,这是一个“主人和奴性”的统一体,这是一个逻辑和情理高度混乱的世界,麦子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它高尚地拥有土地,同时她也是人类的乳房,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但我们却像畜牲一样对待它,虐待她但又疯狂地占有她,这是典型的虐待狂症状。当然肮脏有时是自己腐败,有时是被别人弄脏,但幸亏有干净的东西,就像国家的概念和国家所必需的社会秩序,当然这个秩序有时候需要靠强力去拧紧它的螺丝和骨骼。在樊子笔下,麦子是在现实世界轮回,在机器和国家秩序里轮回,她是种子,是人类的种子,但不是自己的种子。她是一元的麦子,从土地长出,通过国家机器变成肮脏的粪便轮回进土地之中。海子的麦子更多的是一个今世的麦子轮回到来世的种子——精神的种子、诗歌的种子,从这一点来说他做到了,所以他选择快速的轮回。就对麦子的感情上,两个人的情态也大不相同,海子对“麦子”有一种“隐秘的欢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恋母情结和精神认同:“给我粮食/给我婚礼/给我星辰和马匹/给我歌曲/给我安息!我的生日/这是位美丽的/折磨人的女俘虏/坐在故乡的打麦场上在月光下/使村里的二流子/如痴如醉!”“而羞涩的情人/眼前晃动着/麦秸。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在某种意义上,他和麦子是同一的,他希望他被种植,开放他诗歌的芒锐。他的倾诉更多的是反复叨念的絮语。樊子更像一个选美的挑剔评委,他冷峻而不失温和,尖刻又悯天怜人,语言干净、简洁、有力,没有冗长的铺陈,拓展的维度和深度很好,以清晰的逻辑描绘混乱的秩序,使诗歌的结构显得更加紧凑而强悍。 不论是一世的麦子在当世轮回,还是二世的麦子在现在和未来轮回,这些高尚的灵魂,惜食、惜衣、惜缘的简洁情愫让人尊敬。我想起另外一个安徽人的一份睿智,梁小斌说麦子是本来就有的,不是那个圣人给人类的,土地本来就有的,也不是那个圣人给无产阶级的,而人类只是在寻找把麦子赶进“自己碗里”的方法上穷尽努力。看来民以食为天是没有错的。而和谐社会的“和”,就是把“禾”放进每一个人的碗里,那个口不是贪欲之口,只是一口碗而已。 (四)面对一面历史的墙 有两首写墙的诗,都是安徽人的作品,细细品嚼,蛮有兴味。一首是梁小斌的《雪白的墙》,另一首诗是樊子的《真实》,兹列于下: 妈妈,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早晨, 我上街去买蜡笔, 看见一位工人 费了很大的力气, 在为长长的围墙粉刷。 他回头向我微笑, 他叫我 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 以后不要在这墙上乱画。 妈妈,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这上面曾经那么肮脏, 写有很多粗暴的字。 妈妈,你也哭过, 就为那些辱骂的缘故, 爸爸不在了, 永远地不在了。 比我喝的牛奶还要洁白, 还要洁白的墙, 一直闪现在我的梦中, 它还站在地平线上, 在白天里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我爱洁白的墙。 永远不会在这墙上乱画, 不会的, 像妈妈一样温和的晴空啊, 你听到了吗? 妈妈,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雪白的墙》 老墙斑驳的语录边, 常有狗翘起后腿倚墙撒尿; 这种场景我看不舒服, 偶尔会扔几砖,通常情况下 砖是砸在老墙上, 砸在白石灰写的汉字上。 ——《真实》 梁小斌老师的“墙”可谓尽人皆知,大名鼎鼎,已被无数人赏析和解读,在此不作赘述。但是,一直没有人对这面墙的妥协性产生质疑。事实上,那个可爱的小孩今天已变成老头子,甚至还要在墙上写文字谋生。为什么一代人呼唤的“雪白的墙”终于还是在地平线之外?墙是一代人的脸,也是一个时代的镜子,看看两代诗人眼里的“墙”吧。一个孩子,看见工人把肮脏的墙粉刷洁白,这确实是一个时代变更的标志,这个标志不但引起一个儿童的欢欣,也给沉郁的时代一个亮色和信号。但是,遗憾的是,这只是这个民族饱受蹂躏的墙的一次喘息,“抓革命,促生产”被拿掉了,但是第二天,小朋友上街看见墙上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诗人的妥协性,就是抓住了最美好的一个瞬间而有意回避了另一个可以预见的瞬间。这不是诗人的妥协,而是一个时代的妥协,鲁迅说连奴隶都不如的人渴望奴隶的生活。 从这个视角看诗人樊子的作品,作者滑稽的场景和撬动真相的杠杆的支点,让我们看到更加真实的墙。那些被零落的墙和墙上的语录一直存在着,这种顽固的存在代表着一种秩序和状态,但是狗也存在,也存在生理的排泄,我们凡俗小人物的发泄只能是狗。遗憾的是,受到伤害的往往是我们引以为骄傲的无辜的汉字。让汉字代我们受过,这是墙的真实状态。就此而言,诗人樊子的理性揭示,让我们羡慕一只狗的洒脱。 安徽诗人宿命地沉迷在对人文的思考上,情愿做一只痛苦的思考的猴子,谨以这个分析向两位尊敬的诗人敬礼。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在表现不相同的议题上,诗人有时用了相同的意象,而相同的意象又有不同的延展和纵切:有历史和未来、有动有静、有虚有实,只是樊子在自己的诗歌实践中加入了理性的思考,更加平和而不动声色,有一种冷幽默和拓延的视野,同时处处流露着禅机。《守夜人》_红儿吧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025贴子:
《守夜人》收藏
《守夜人》 余怒 钟敲十二下,当,当 我在蚊帐里捕捉一只 我不用双手 过程简单极了 我用理解和一声咒骂 我说:,我说:血 我说:十二点三十分我取消你 然后我像一滴药水 滴进睡眠 钟敲十三下,当 的嗡鸣,一对大耳环 仍在我的耳朵上晃来荡去
1楼 19:10&|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内&&容:使用签名档&&
想了解更多关于 ”红儿吧“的信息,请&或您现在的位置:
> 文章内容
作者or编辑: 青春励志 发布:
  余怒,余怒经典语句
  1,不管怎么说,宇宙是收缩的!这一点,无论对谁都一样!如果你用电吹风去吹一个老妇人的脸,你会发现,她的脸呈波浪状&&不过那是蓝藻淤积的内陆湖里的波浪!你再去吹一吹一个年轻女孩的脸,你会发现,那才是大海!&&余怒
  2,不受香气影响的体形/弄得西红柿很不安,很红/它那么软,不能碰/在地里,生出根,像忧郁/像性骚扰!不能不忘掉/昨天体形的变化和今天的绝望!&&余怒
  3,动物园里跑了一只豹子/许多人在找它/他们跑到我的屋子里/翻箱倒柜/他们说我藏了它/我说:我只是一名医生/我怕动物/他们说:正是因为你是医生/你怕动物! 周围一切都是红的/他觉得这样挺好/下一秒钟/肯定也是红的/红色变成紫色,吵死了/紫色变成黑色,你瞎操心!&&余怒
  4,我一生都在反对一个水泡 /独裁者,阉人,音乐家 /良医,情侣 /鲜花贩子 /我一生都在反对 /水泡冒出水面 !&&余怒
  5,仙人掌开花,开出的是骨头! 对于他,房间太大,写作是一件,露骨的事!水管漏水一星期! 蜘蛛悬浮一夜! 被子单薄,冷得需要,不停地说话! 需要一块口头上的抹布, 和一串无所不能的省略号! 接受两个房间 ,并在一起的现实!&&余怒
  6,你在干什么 /我在守卫疯人院 /你在干什么 /我在守卫疯人院 /你在干什么 /我在守卫疯人院 /我写诗,拔草,焚尸 /数星星,化装,流泪!&&余怒
  7,钟敲十二下,当,当/我在蚊帐里捕捉一只苍蝇/ 我不用双手/ 过程简单极了/ 我用理解和一声咒骂 /我说:苍蝇,我说:血 /我说:十二点三十分&&余怒
  8,我取消你 /然后我像一滴药水 /滴进睡眠 /钟敲十三下,当 /苍蝇的嗡鸣:一对大耳环 /仍在我的耳朵上晃来荡去 !&&余怒
  9,孤独时我不喜欢使用语言!一头熊和一只鹦鹉坐在,跷跷板的两头,跷跷板朝一头翘起!很多东西!没办法称量,我是熊你们是鹦鹉!我是这头熊我不使用,你们的语言!&&余怒
  10,我们总是带着冷静,怀疑,不解的眼光来打量周围的世界,不愿或者说懒得去&解&(解读,理解,理会)世界及其意义!&&余怒
  11,&与诗人保持距离&是指在写作上与他们拉开距离,并不是指人际交往!对于写作者,这种自觉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作品的成熟,优秀,伟大!&&余怒
  12,诗歌需要读者,但读者也必须接受诗歌的甄别!所谓&大众&的说法是笼统的!如果有&大众&,则这个&大众&必是诗歌及一切艺术的诋毁者,看看对国人读书的调查我们就知道,13亿人有多少人常年不读一本书!&&余怒
  13,为什么我们的写作要听命于那些规则和模式,将他人的认知和经验窃取为自己的认知和经验!这样的写作侮辱了这个世界!&&余怒
  14,中国诗歌界,100个诗歌作者中,有60个人在&面朝大海&,朗诵徐志摩和海子杂交的抒情诗,30个人在不假思索地口吐口语诗,8个人在有板有眼地&叙事&,剩下两个人,一个将纸笔扔了,不愿再提诗歌,一个在考虑今后该干什么!&&余怒名言
  15,任何时代都是平庸的,只不过平庸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余怒
  16,&先锋&是创新的同义词,它是每一个写作者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先锋&不是好诗的标准,也不是差诗的借口!&&余怒
  17,走在路上,突然想吃煎饼!跑遍了大街小巷,找煎饼!没有找到!我给朋友发短信:&我想吃煎饼!&朋友回复:&干吗告诉我这个!干吗非吃它不可!&&我想证明:我还在这个世界上,有朋友,有悲伤,还会装傻,爱惜自己,不那么虚无飘渺!&&&余怒
  18,诗歌无疑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它,我的生活会失去一大乐趣!&&()
  19,每一个称得上诗歌流派的组织里都应有几个突出的个人,如果没有,那么这个诗歌流派也是没有意义的,存之不远的!&&余怒
  20,从文明进程来说,文学(诗歌)又是不可或缺的!正是文学,哲学等&无用之学&的发展,促进了天文学,医学,建筑学等&有用之学&的发展,它的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不可低估!&&余怒
  21,我可能是汉语诗歌中第一个将错觉视为重要的审美概念的诗人,我将错觉看作是人认识这个世界的一个途径!&&余怒
  22,朋友的褒扬使我感到的是温暖,但并不能使我的骄傲增加一分!&&余怒
  23,语言是奇妙的,它既包含历史,文化,习俗等理性方面的因素,又有着错觉,歧想等方面的因素,就像一个关于历史和现实的万花筒!&&余怒
  --------------
  余怒简介
  余怒,男,汉族,1966出生,安徽省安庆市人!1985年开始诗歌创作,1999年出版诗集《守夜人》,2005年出版诗集《余怒诗选》!其人其诗被一些评论者视为&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诗歌现象&!
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守夜人5.9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