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b-a,a+2b)与q(5,3)关于x轴对称图形求ab

已知A=x^2-xy-y^2,B=3xy+x^2。x,y满足条件(x-3)^2+(y+2)^2=0求1/2[2(A-B)-3A+1/3[3(A+2B)-3A]-1/2A_百度知道
已知A=x^2-xy-y^2,B=3xy+x^2。x,y满足条件(x-3)^2+(y+2)^2=0求1/2[2(A-B)-3A+1/3[3(A+2B)-3A]-1/2A
提问者采纳
(x-3)^2+(y+2)^2=0(x-3)^2=0,(y+2)^2=0x=3y=-21/2[2(A-B)-3A+1/3[3(A+2B)-3A]-1/2A=1/2[(A-B)-3A+A+2B-3A]-1/2A=1/2[A-B-3A+A+2B-3A]-1/2A=1/2[A-3A+A-3A-B+2B]-1/2A=1/2[-4a+B]-1/2A=-2A+1/2B-1/2A=-5/2A+1/2B=-5/2(x^2-xy-y^2)+1/2(3xy+x^2)=-5/2x^2+5/2xy+5/2y^2+3/2xy+1/2x^2=-5/2x^2+1/2x^2+5/2xy+3/2xy+5/2y^2=-2x^2+4xy+5/2y^2=-2*3^2+4*3*(-2)+5/2*(-2)^2=-18-24+10=-32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已知A=x^2-xy-y^2,B=3xy+x^2。x,y满足条件(x-3)^2+(y+2)^2=0x-3=0
y=-2差个中括号假设为1/2[2(A-B)-3A]+1/3[3(A+2B)-3A]-1/2A=1/2[2(A-B)-3A]+(A+2B)-A-1/2A=(A-B)-3A/2+(A+2B)-A-1/2A=A-B-2A+A+2B-A=-A+B=-(x^2-xy-y^2)+3xy+x^2=-x^2+xy+y^2+3xy+x^2=4xy+y^2=4*3*(-2)+(-2)^2=-20
∵x,y满足条件(x-3)^2+(y+2)^2=0∴(x-3)^2=0且(y+2)^2=0∴x=3,y= -2若果你的题为1/2[2(A-B)-3A】+1/3[3(A+2B)-3A]-1/2A化简得原式= -A+B= -x^2+xy+y^2+3xy+x^2=y^2+4xy=(-2)^+4*3*(-2)=-20若果你的题为1/2[2(A-B)-3A+1/3[3(A+2B)-3A]】-1/2A化简得原式= -A-(2/3)B= -(5/3)x^2-xy+y^2= -(5/3)3^2-3*(-2)+(-2)^2= -5
解:因为x,y满足条件(x-3)^2+(y+2)^2=0,所以x=3,y=-2
B=-9将A=11
B=-9代入1/2[2(A-B)-3A+1/3[3(A+2B)-3A]-1/2A
0.5[2(11+9)-3*11+1/3[3(11-18)-3*11]-1/2*11=-11
(x-3)^2+(y+2)^2=0(x-3)^2=0,(y+2)^2=0x=3y=-2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帮我找到60题初二的数学题,内有要求
20题四边形 计算的
20题四边形 证明的
题目难度中等以上 高分悬赏
已解决&&-&&0个回答&&-&&
这些题都不错,你可以自己看看 应该可以帮点忙
某种电脑病毒传播非常快,如果一台电脑被感染,经过两轮感染后就会有81台电脑被感染。问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几台地懊恼?若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不会超过700台?
.向空中扔五枚硬币,一共有多少种结果?
在一个班上,有3个新生,5个大二的学生,11个大三的和2个大四的学生。老师任意选择一个学生来回答一个问题,那么,如果选到一个新生的概率是多少? .假如你向空中扔4枚硬币,那么,出现2个人头像那一面的机率是多少? .一个班上有81个学生,老师要求第二天上课每人带两本书。第二天上课,有62个学生阅读了第一本书,54个学生阅读了第二本书,有39人两本书都读了。那么,至少读了一本的学生的概率是多少? .在学校门口有一个摆地摊投赌:他把3个白球、三个黑球放在一个布袋里,引诱学生摸球中奖,他说只要交2元钱,可以在袋中摸出3个球,如果三个球都是黑球,则可以得到10元钱,请计算一下中奖的概率。& 如果一个中午一共有280名学生参加了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被骗取了大约多钱?某种福利彩票的玩法是“21选5”也就是从1—21个数字重任意选取5个数字,这5个数不重复,且无顺序要求,如果这五个数与摇奖所得的5个数相同,那么就获得一等奖,那么得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有A、B两相互独立的题目,答对A得a分,答对B得b分,答题顺序自由选择。但只有答对第一个才能答第二个,否则停止答题。若你是答题者,答对A概率p1,答对B概率p2。
(1)若p1=1/2& p2=1/3如何设置选择先答哪一题?
(2)若已知a=10,b=20当p1、p2满足何关系时选择先答A?
甲乙两人约定在6到7时之间到上海东方明珠塔正门会面。& 1》若约定先到者应等候另一个人20分钟,过时即可离去,求两人会见的概率& 2》若甲只能等候20分钟,乙只能等候10分钟,求两人能会见的概率& 某游乐场设置了一个套圈的游戏,有AB两套靶,每个游客可以套两次(每次套中的概率为50%),若两个靶都套中可得一个纪念品,则得到一个纪念品发生的概率为______
谢谢先帮你弄10道概率的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呵呵 这么多分的悬赏 却没人回答 我来挑战一下 您想要的题我去找了 很不好找 但找到了一些 不过题太多了 我告诉您两个网址 您可以去看一下 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 因为您要的题太难找了 & 您也可以去买两本练习册看看 & 这样要比看着电脑做题方便的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祝 &愉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网站的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都是比较基础的,有几个题目比较难,而作图题应该比较难,最后的证明题还比较考人的哦......你可以测试一下自己.
先等等我哦,别关闭,我需要点时间弄......
对不起,你错了,你不知道吗,填空题和选择题中有1到2题中是比较难的(比大题难)。
我给你,你先加了我吧!!!看你收货不收货,要不收货我不就白搞了吗!
1.(2a+3b)(a-2b)-(3a=2b)(2b-a)2.4m的平方+8m+43.(x的平方+4)的平方+8x(x的平方+4)+16x的平方)4.已知(a+2b)的平方-2a-4b+1=0,求(a+b)的2006次方5.9a的平方-4b的平方+4bc-c的平方6.8a的三次方b的三次方c的三次方-1 因式分解3a3b2c-6a2b2c2+9ab2c3=3ab^2 c(a^2-2ac+3c^2) 3.因式分解xy+6-2x-3y=(x-3)(y-2) 4.因式分解x2(x-y)+y2(y-x)=(x+y)(x-y)^2 5.因式分解2x2-(a-2b)x-ab=(2x-a)(x+b) 6.因式分解a4-9a2b2=a^2(a+3b)(a-3b) 7.若已知x3+3x2-4含有x-1的因式,试分解x3+3x2-4=(x-1)(x+2)^2 8.因式分解ab(x2-y2)+xy(a2-b2)=(ay+bx)(ax-by) 9.因式分解(x+y)(a-b-c)+(x-y)(b+c-a)=2y(a-b-c) 10.因式分解a2-a-b2-b=(a+b)(a-b-1) 11.因式分解(3a-b)2-4(3a-b)(a+3b)+4(a+3b)2=[3a-b-2(a+3b)]^2=(a-7b)^2 12.因式分解(a+3)2-6(a+3)=(a+3)(a-3) 13.因式分解(x+1)2(x+2)-(x+1)(x+2)2=-(x+1)(x+2) abc+ab-4a=a(bc+b-4) (2)16x2-81=(4x+9)(4x-9) (3)9x2-30x+25=(3x-5)^2 (4)x2-7x-30=(x-10)(x+3) 35.因式分解x2-25=(x+5)(x-5) 36.因式分解x2-20x+100=(x-10)^2 37.因式分解x2+4x+3=(x+1)(x+3) 38.因式分解4x2-12x+5=(2x-1)(2x-5) 39.因式分解下列各式: (1)3ax2-6ax=3ax(x-2) (2)x(x+2)-x=x(x+1) (3)x2-4x-ax+4a=(x-4)(x-a) (4)25x2-49=(5x-9)(5x+9) (5)36x2-60x+25=(6x-5)^2 (6)4x2+12x+9=(2x+3)^2 (7)x2-9x+18=(x-3)(x-6) (8)2x2-5x-3=(x-3)(2x+1) (9)12x2-50x+8=2(6x-1)(x-4) 40.因式分解(x+2)(x-3)+(x+2)(x+4)=(x+2)(2x-1) 41.因式分解2ax2-3x+2ax-3= (x+1)(2ax-3) 42.因式分解9x2-66x+121=(3x-11)^2 43.因式分解8-2x2=2(2+x)(2-x) 44.因式分解x2-x+14 =整数内无法分解 45.因式分解9x2-30x+25=(3x-5)^2 46.因式分解-20x2+9x+20=(-4x+5)(5x+4) 47.因式分解12x2-29x+15=(4x-3)(3x-5) 48.因式分解36x2+39x+9=3(3x+1)(4x+3) 49.因式分解21x2-31x-22=(21x+11)(x-2) 50.因式分解9x4-35x2-4=(9x^2+1)(x+2)(x-2) 51.因式分解(2x+1)(x+1)+(2x+1)(x-3)=2(x-1)(2x+1) 52.因式分解2ax2-3x+2ax-3=(x+1)(2ax-3) 53.因式分解x(y+2)-x-y-1=(x-1)(y+1) 54.因式分解(x2-3x)+(x-3)2=(x-3)(2x-3) 55.因式分解9x2-66x+121=(3x-11)^2 56.因式分解8-2x2=2(2-x)(2+x) 57.因式分解x4-1=(x-1)(x+1)(x^2+1) 58.因式分解x2+4x-xy-2y+4=(x+2)(x-y+2) 59.因式分解4x2-12x+5=(2x-1)(2x-5) 60.因式分解21x2-31x-22=(21x+11)(x-2) 61.因式分解4x2+4xy+y2-4x-2y-3=(2x+y-3)(2x+y+1) 62.因式分解9x5-35x3-4x=x(9x^2+1)(x+2)(x-2) 63.因式分解下列各式: (1)3x2-6x=3x(x-2) (2)49x2-25=(7x+5)(7x-5) (3)6x2-13x+5=(2x-1)(3x-5) (4)x2+2-3x=(x-1)(x-2) (5)12x2-23x-24=(3x-8)(4x+3) (6)(x+6)(x-6)-(x-6)=(x-6)(x+5) (7)3(x+2)(x-5)-(x+2)(x-3)=2(x-6)(x+2) (8)9x2+42x+49=(3x+7)^2 。
你得写清自己要的是什么版的题
离那些题目好久远了,
你们那些给网址的,是躲懒的行为。那些给题目的,我觉得不是态度有问题,就是脑子有问题。先要请问,这位同学,你用的是什么地区的教材?
自己不好好学习、现在上网找题
我建议你去买本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练习丛书,那里面的题都是中上等难度的,而且还有讲解,很实用。在各大书店都有出售。
推荐一本书,叫“高考必备”。上面的题目非常不错。不过是江苏的。
你是江苏人吗?
老弟你够狠啊 老哥鄙视你
&矩形ABCD中,AB=3,AD=4,P是AD上的动点,PE⊥AC于E,PF⊥BD于F,则PE+PF的值为(&&& )
的平方+8x(x的平方+4)+16x的平方)已知(a+2b)的平方-2a-4b+1=0求(a+b)的2006次方&嘿嘿
AB,CD交于E,CF,BF分别平分角ACD和角ABD,CF,BF交于点F。求证:角F=1/2(角A+角D) 就这样了……已知抛物线y=ax^2+bx+c(a不等0),在x轴上有等距离的四点x1、x2、x3、x4,它们在抛物线上对应的点为A1、A2、A3、A4。求证:A1、A2、A3、A4四点围成的四边形面积为定值。(求证题结果有可能为无证) 延长DF至G使CE平行与BG&& 用这个方法做 &105
回答关于X的方程& X&&&&&&&&&&&&&&&& 2&&&&&&&&&&&&&&&&&&& 6&&&&&&&&&& ---------------&&&&&&&&& + --------&&& =&&&&&&& ------&& 有增根,则增根只可能是多少?&&&&&&&&& (X+1)(X-4)&&&&&&&&&&& X+1&&&&&&&&&&&&&&&& X-4
周末上午,作者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女孩打来的电话,这个女孩名叫珍妮,正上五年级,原来是她的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周末作业:向三位陌生人讲解一道数学题。作者开玩笑地对珍妮说:“好的,但我数学很糟糕,不一定能听得懂啊。”珍妮却当真了,诚恳地说:“请让我试一试,如果第一次不行,还可以尝试别的讲法。即使您最后还是不明白也没关系,您就把这当成一次有趣的经历好了!”看来她事先早就准备好台词来应对各种情况,这显然也是作业的一部分。征得作者的同意后,珍妮开始一板一眼地讲起来。这是一道类似“鸡兔同笼”的应用题,只是她用的是在超市买饮料的例子,听起来跟日常生活更接近。在她讲解的过程中,作者故作听不懂,问了好几个问题。珍妮非常耐心,回答得也不错。最后作者说听懂了,问她怎么向老师证明作业完成了,她说:“我要写一个报告,详细记录我给每个人打电话的过程。结束之前,我还问您一个问题,您对我的讲解满意吗?”作者一听,不由得佩服起珍妮的数学老师来,这道作业题有交流,有反馈,设计得全面而实际。
& 1一辆汽车开往距离出发地180千米的目的地,出发后第一小时内按原计划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小时后以原来速度的1.5倍匀速行驶,并比原计划提前40分钟到达目的地,求前一小时的行驶速度!!!写详细点!!别只有得数!分数不是乱给的!
&& 2。已知梯形ABCD中,AD‖BC ,AB∶BC∶CD∶DA=4∶5∶3∶2,若BC-AD=9,求AB和DC的长。&
&& 3.等腰梯形的锐角为60°,其上底为3cm,腰长4cm,则下底为————。
& 4 点O是线段AD的中点,分别以AO和DO为边在线段AD的同侧作等边△OAB等边△OCD,连接AC和BC,相交于点E,连结BC。求∠AEB的大小5& 若△OAB固定不动,保持△OCD的形状的大小不变将△OCD绕着O点旋转(△OCD和△OAB不能重叠),求∠AEB的大小& 能详细一点吗
例1、(06威海)如图17甲所示,工人正试图用扳手拧松工件上一个紧固的螺母,尽管他使出了浑身力气,却没能成功。小明和小刚同学看到后,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别给他设计了一个新点子:小明设计的是在其它不变的情况下,取来一根绳子,将绳的一端系在扳手柄的上端,使劲拉绳的另一端,如图17乙所示。小刚设计的是在其它不变的情况下,取来一个较长的套筒,将套筒套在扳手柄上,用力扳套筒的上端,如图17丙所示。则:
(1)哪个同学设计的点子容易拧松螺母?(2)分析说明这个同学的方法为什么容易拧松螺母?
例2、(06北京) (I)图22所示某房间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
(2)图23是用电压表测一旧电池组两端电压的实验,此旧电池组两端电压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___V。
&&& (3)图24中小明手指某处宽度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__cm。
例1、(06威海)如图17甲所示,工人正试图用扳手拧松工件上一个紧固的螺母,尽管他使出了浑身力气,却没能成功。小明和小刚同学看到后,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别给他设计了一个新点子:小明设计的是在其它不变的情况下,取来一根绳子,将绳的一端系在扳手柄的上端,使劲拉绳的另一端,如图17乙所示。小刚设计的是在其它不变的情况下,取来一个较长的套筒,将套筒套在扳手柄上,用力扳套筒的上端,如图17丙所示。则:
(1)哪个同学设计的点子容易拧松螺母?(2)分析说明这个同学的方法为什么容易拧松螺母?
例2、(06北京) (I)图22所示某房间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
(2)图23是用电压表测一旧电池组两端电压的实验,此旧电池组两端电压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___V。
&&& (3)图24中小明手指某处宽度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__cm。
(4)如图25所示,小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她的头发
所能承受的拉力,拉力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_N。&&&&&& &&&&&&&&&&&&&&&&&&&&&&&&&&&&&&&&&&&&&&&&&&&&&&&&&&&&&&&&
例3:(06青岛)究试验回顾:
(1)小红在探究光反射的定律时,得到下列几组数据:
请你仔细观察这个表格,有一组数据有错误. 请将错误之处圈出来,并改正在表格内。
(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如上图所示,当把蜡烛放在_______点时,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例4、(06南充市)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 (1)该实验所需器材除电源、导线、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
&&& (2)在图6的虚线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7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____V,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W。
例5、(06北京)小红和小明分别
用图28所示的装置,探 究电流一定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他们分别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 = 密封在完全相同的烧中,并通过短玻璃管与气球相连。(设他们所用的各种同类器材性能同)
(1)在这个实验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 体现出来的。
(2)他们同时开始进行实验,在a、b、c、d四个气球中,鼓起来最快的是_______。
(3)小红和小明的实验方案中有一个是错误的,请针对错误的实验方案进行简要评估。(说明谁的方案是错误的,以及错误的原因。)
例6、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准备的器材有:三个质量不同的木块A,三条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B,三个高度不同的长方体铁块C,刻度尺.
(1)实验还需补充的器材有&&&&&&&&&&& .
(2)下面是小红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记录的有关效据.
拉力F(N)
通过分析数据,你可以得出结论:&&&&&&&&&&&&&&&&&&& &。
(3)上述实验中,保持斜面长度不变,将斜面升高到0.2m,把一个重6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拉时,所需拉力为3.8N,则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
(4)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 有关.(只填一个因素)
(1),移项得b+a&x&b-a
得b+a=-1,b-a=3,相加,得b=1,a=-2
(2)①3x+2y=m
①×2+②=7X=2m+4,x&0,2m+4&0,m&-2
①-②×3=14y=m-12,y&0,m-12&0,m&12
综合得m&-2
(3)2x-a&1,x-2b&3,
3+2b&x&(1+a)/2
3+2b=-1,(1+a)/2=1
(a+1)(b-1)=-6
买几本辅导书看
第一题.R1为30欧,R2为滑动变阻器,当P在b端,电压表示数为4.5V,当P在ab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3V,求:(1)电源电压和变阻器的最大值;(2)两次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差。解:设电源电压为U P在b端时:对于R1 I=(U-4.5)/30 对于R2 I=4.5/R串联电流相等,则: (U-4.5)/30=4.5/R P在中点时:对于R1 I=(U-3)/30 对于R2 I=3/(R/2)=6/R,电流相等,则: (U-3)/30=6/R 联立求方程组,得R2电阻30欧,U=9V 电流I1=4.5/30=0.15A 电流I2=6/30=0.2A 两次差=0.05a第二题R2阻值60欧,R的最大阻值为20欧,电源电压不变, 求(1)当S闭合时,P移至a端,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A1的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和R1的阻值各多少? (2)当S断开,滑片P从a端移至b端,则电流表A、电压表V示数变化范围是多少? 解:2.设电源电压为U (1)并联分流不分压,则通过R2的电流为I=0.5-0.3=0.2A U=IR2=0.2*60=12V 通过R1的电流0.3A,R1=U/I=12/0.3=40欧 (角标就不标了,不好显示) (2)P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R被短路 电流I1=U/R2=12/60=0.2A 电压表图里没画啊? R2的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电压 为12V,R两端的电压为0 P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R为最大阻值20欧接入电路, 电流I2=U/(R2+R)=12/(60+20)=0.15A R2两端电压 U=0.15*60=9V R两端电压 U=0.15*20=3V 也可以用电阻比例得出。
买本高考必备,能够用到,那里的题多,对以后高考也有帮助。有不同版本,自己选一下。
内容很好!
同学、你加我好友吧。我刚毕业,初二的卷子,可以截图发给你
初二数学有向算吗
你看''(1),移项得b+a&x&b-a
得b+a=-1,b-a=3,相加,得b=1,a=-2
(2)①3x+2y=m
①×2+②=7X=2m+4,x&0,2m+4&0,m&-2
①-②×3=14y=m-12,y&0,m-12&0,m&12
综合得m&-2
(3)2x-a&1,x-2b&3,
3+2b&x&(1+a)/2
3+2b=-1,(1+a)/2=1
(a+1)(b-1)=-6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3.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6.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8.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1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13.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15.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1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1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19.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20.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1.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22.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3.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2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25.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26.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27.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29.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0.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3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3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3.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4.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35.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在1938年春取得台儿庄大捷。36.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37.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38.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洛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39.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40.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4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掌握P98图)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42.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43.状元实业家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同时兴办学校和开展慈善事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44.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45.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46.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47.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严复。魏源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48.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科举制度。50.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已》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 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 ,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A. 八边形 B. 十边形 C. 十二边形 D. 十五边形2. 若三角形的中位线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24cm,则原三角形周长是( )A. 12cm B. 24cm C. 48cm D. 30cm3. 若直角梯形的中位线长为a,一腰长为b,这腰和底所成的角是 ,则它的面积是( )A. B. C. D. 4. 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围成的四边形是( )A. 等腰梯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5. 梯形的中位线长是20cm,它被一条对角线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差是5cm,则梯形的两底为( )A. 15cm和5cm B. 30cm和10cm C. 25cm和20cm D. 25cm和15cm6. 梯形的面积被对角线分为1:2的两部分,则这个梯形被它的中位线分成的两部分面积之比是( )A. 3:4 B. 4:5 C. 5:7 D. 7:97. 如图在梯形ABCD中,DB=CB, ,则 等于( )A. B. C. D. 1.(5x-96)/(x-19)+(x-8)/(x-9)=(4x-19)/(x-6)+(2x-21)/(x-8). 2.方程组:ab/(a+b)=1/3,bc/(b+c)=1/4,ac/(a+c)=1/5 3.求方程4x^2-2xy-12x+5y+11=0的所有正整数解。 4.已知1260/(a*a+a-6)是正整数,求a的正整数值。 5.解方程(13-2x)/(11-2x)+(17-2x)/(15-2x)=(19-2x)/(17-2x)+(11-2x)/(9-2x). 6.解方程1+    1       ----------            1+  1        | 3x+2 |        -------   =   |------|  {绝对值}        1+  1       | 2x+1 |          ---                 x 7.某工程,甲队单独做所需天数是乙,丙两队合作所需天数的a倍,乙对独坐所需天数是甲丙两队合做所需天数的b倍,丙队单独做所需天数是乙,甲两队合作所需天数的c倍,求1/(1+a)+1/(1+b)+1/(1+c)的值。 8.已知A=/,B=/,试比较A,B的大小。 9.已知正整数a大于30,且使得4n-1整除2002n,求n的值。一、填空题( 2' × 15 )1 、多项式 8a 3 b 2 - 12ab 3 c 的公因式是 _________ 。 2 、三角形的外角和是 _________ 度。 3 、分解因式: 25a 2 - 9b 2 = _________ 。4 、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 4 ,一边等于 9 ,它的周长为 ______ 5 、在△ ABC 中,∠ B =∠ C = 2 ∠ A ,则∠ C = ________ 度 6 、分解因式: x 2 + 14 x + 45 = ________.7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 2cm 和 9cm ,第三边 c 是奇数,则 c = ________.8 、如果( x - 4 )是多项式 x 2 + m x - 12 的一个因式,那么 m = ________ 。9 、分解因式:- x 2 - 4 x 3 = ___________ 10 、在△ ABC 中,∠ C = 100 °,∠ A -∠ B = 40 °,则∠ B = ________ 度。
你可以去人教网看看
希望你满意!
直线a的表达式为y=x+3,且直线a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E,直线b经过A,B两点,两直线交于点D。A点(6,0)B点(0,12)
(1)求四边形AOED的面积
(2)在直线b上存在异于点D的另一点P,使得△ACP与△ACD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b的表达式是y=-2x+12,则D的坐标为(3,6),三角形ABO的面积是36,三角形AEO的面积we
&直线y=2/3x-2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O为原点。
1。 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2。 过三角形AOB的顶点能不能画出直线把三角形AOB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如果能,可以画出几条?并写出解析式
1.当M为何值时 方程组{mx-y-5=0 2x+3my-7=0的解x>0 Y<0
2.如果不等式3x-m≤0只有3个正整数解 求m的范围
3.如果不等式组{2x-3a<7b 6b-3x<5a的解集为5<x<22 求a b的值
4.关于x的不等式组{x+b<2a x+a<2b的解集为-3<x<3 求a b
5.如果不等式组{x<8 x>m有解 求M的范围
6.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组{x+4/3(分数)>x/2+1 x+a<0 的解集为x<2 则a的范围
7.解下列不等式 (1)丨2x-3丨≤1 (2)2x-3/x+2<0 (3){2x-4<x+1 7x-6>8 x-3<0
如果有人能详细解出以上题目 加分!!加分!!再加分!!顶!!再顶!!继续顶!!加200分···
答案.由方程组可得x=(5m+7)/(m?+2);y=(7m-10)/(m?+2)
因为x>0,所以(5m+7)/(m?+2)>0,解得m>-7/5
因为y<0,所以(7m-10)/(m?+2)<0,解得m<10/7
所以当-7/5<m<10/7时,x>0 ,y<0
2.不等式可变形为x≤m/3,因为只有3个正整数解,所以3≤m/3<4
解得9≤m<12
3.2x-3a<7b可变为x<(7b+3a)/2
6b-3x<5a可变为x>-(5a-6b)/3
因为不等式组的解集为5<x<22
所以(7b+3a)/2=22,-(5a-6b)/3=5
解得a=3,b=5.
4.a<1/2时,x+b<2a x+a可变为x<(a-b)/(1-2a),a>1/2时,x>(a-b)/(1-2a),
a>0时,2a x+a<2b可变为x<(2b-a)/2a,a<0时,x>(2b-a)/2a,
因为不等式解集为-3<x<3
所以(a-b)/(1-2a)=-3,(2b-a)/2a=3,或(2b-a)/2a=-3,(a-b)/(1-2a)=3。
(a-b)/(1-2a)=-3,(2b-a)/2a=3解得a=6/17<1/2,b=21/17,因为a<1/2,所以舍去该答案
(2b-a)/2a=-3,(a-b)/(1-2a)=3解得a=6/19>0,b=-15/19,因为a>0,所以舍去
题目有错吧!
5.x<8 x解得x>0,8 x>m可变为x>m/8
当m/8>0时,不等式组才有解,所以m>0
6.x+4/3>x/2+1 x+a, x/2+1 x+a<0,分别化为x<-2a/3,x<2a-8/3
当a>0时,-2a/3=3,解得a=-3(因为a是大于0的,所以舍去)
当a<0时,2a-8/3=2,解得a=3/7
7.(1)丨2x-3丨≤1可以看成是不等式组2x-3≤1,-(2x-3)≤1,
解得1≤x≤2
(2)2x-3/x+2<0,当x>-2时,原不等式=2x-3<0,解得x<1.5,则-2<x<1.5
当x<-2时,原不等式=2x-3>0,解得x>1.5(因为x<-2,所以舍去)
所以2x-3/x+2<0得解集是-2<x<1.5
(3)2x-4<x+1 解得x<-3,7x-6>8 x-3解得x<-3,8 x-3<0解得x<3/8
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
1: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A:y=-3x+5 B:y-3x^2 C:y=1/x D:y=2根号x
2:下列一次函数中,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A:y=2x+1 B:y=3-4x C:y=根号2 x+2 D:y=(5-2)x
4: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2,-1),且与直线y=2x-3平行,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A:y=x+1 B:y=2x+3 C:y=2x-1 D:y=-2x-2
5:已知一次函数y=mx-(m-2)过原点,则m的值为()
A:m>2 B:m<2 C:m=2 D:不能确定
8:已知函数y=(2m-1)x+m=2的图像上两点A(x1,y1),B(x2,y2),若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1/2 B:m>1/2 C:m<2 D:m>0
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将底边y(cm)表示成腰长x(cm)的函数关系式是y=20-2x,则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0<x<10 B:5<x<10 C:x>0 D:一切实数
10:已知自变量为x的一次函数y=a(x-b)的图像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
A:a>0,b<0 B:a<0,b>0 C:a<0,b<0 D:a>0,b>0
1:已知一次函数y=(k-1)x^|k|+3,则k=_______.
2:函数y=根号x-5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一次函数y=-2x+4的图像与x轴交点坐标是________,与y轴交点坐标是_______.
4:一次函数y=2x-1一定不经过第_____象限.
5:写出一个具备下列条件的一次函数表达式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且图像经过点(1,-3):________________.
6:过点A(1,1),且与直线y=-2x平行的直线是____________.
7:函数y=kx+b的图像平行于直线y=-2x,且与y轴交于点(0,3),则k=______。b=______.
8: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1,4)、B:(4,2),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
9:已知y-2与x成正比例,切x=2时,y=4,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当y=3时,x=______.
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将底边长y(cm)表示腰长x(cm)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其中x的范围为_________.
选择):1 A 2B 3C 4C 5C 8A 9B 10B、
(填空):2 、X≥5 3、(2,0) (0,4) 4、二 5、y=﹣x-2
6、y=﹣x+3 7、k=-2 ,b=3 8、y=﹣三分之二+三又三分之二
9、y=x+2,当y=3,x=1 10、y=-2 x+20 x﹤10一次函数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3,4)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为__________.
2.& 点B(-5,-2)到x轴的距离是____,到y轴的距离是____,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
3.& 以点(3,0)为圆心,半径为5的圆与x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
与y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4.& 点P(a-3,5-a)在第一象限内,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5.& 小华用500元去购买单价为3元的一种商品,剩余的钱y(元)与购买这种商品的件数x(件)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______________, 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6.& 函数y=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7.& 当a=____时,函数y=x 是正比例函数
8.& 函数y=-2x+4的图象经过___________象限,它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_________,
周长为_______
9.&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1,5),交y轴于3,则k=____,b=____
10.若点(m,m+3)在函数y=- x+2的图象上,则m=____
11. y与3x成正比例,当x=8时,y=-12,则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
12.函数y=- x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及(2,___& )的直线,这条直线经过第_____象限,
当x增大时,y随之________
13. 函数y=2x-4,当x_______,y&0.
14.若函数y=4x+b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6,那么b=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 B、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C、正比例函数不是一次函数;&&& D、不是正比例函数就不是一次函数.
2、下面两个变量是成正比例变化的是(&&&& )
A、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面积;&&&& B、变量x增加,变量y也随之增加;
C、矩形的一组对边的边长固定,它的周长和另一组对边的边长;&
D、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
3、直线y=kx+b经过一、二、四象限,则k、b应满足(&&&& )
A、k&0, b&0;&& B、k&0,b&0;&& C、k&0, b&0;&& D、k&0, b&0.
4、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k≠0),当x=-1时, y=-2,则它的图象大致是(&&&& )
&&&&& y&&&&&&&&&&&&&&&&&&& y&&&&&&&&&&&&&&&&& y&&&&&&&&&&&&&&&&&& y
&&&&&&&&&&& x&&&&&&&&&&&&&&&&&&& x&&&&&&&&&&&&&&&&& x&&&&&&&&& &&&&&&&&&x
&&& A&&&&&&&&&&&&&&&&&& B&&&&&&&&&&&&&&&&& C&&&&&&&&&&&&&&&&&& D
5、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其中k&0,b&0)大致是(&&&& )
&&&&&&& y&&&&&&&&&&&&&&&&& y&&&&&&&&&&&&&&&&&& y&&&&&&&&&&&&&&&& y
&&&&&&&&&&&&& x&&&&&&&&&&&&&&&&& x&&&&&&&&&&&&&&&&&& x&&&&&& &&&&&&&&&&&x
&&&& A&&&&&&&&&&&&&&&& B&&&&&&&&&&&&&&&&&& C&&&&&&&&&&&&&&&&&&& D
6、已知一次函数y=(m+2)x+m -m-4的图象经过点(0,2),则m的值是(&&&& )
A、 2&&&&&& B、 -2&&&&&&& C、 -2或3&&&&& D、 3
7、直线y==kx+b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
A、 y=2x+1&&& B、 y=-2x+1&& C、 y=2x+2&&&& D、 y=-2x+2&&&&&&&&&&&&&&&&&&&&&&&&&&&&&
8、若点A(2-a,1-2a)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第三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a&&&&&&&& B、 a&2&&&&&&&& C、 &a&2&&&& D、a& 或a&2
9、下列关系式中,表示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 B、 y=&&&&&&&&& C、 y=x+1&&&& D、 y=2x
10、函数Y=4x-2与y=-4x-2的交点坐标为(&&&& )
A、(-2,0)& B、(0,-2)&& C、(0,2)&&&& D、(2,0)
三.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3)和点(2,-3),(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判断点C(-2,5)是否在该函数图象上。
四.已知2y-3与3x+1成正比例,且x=2时,y=5,(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它是什么函数;(2)若点(a ,2)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a .
五.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2x+1的交点M的横坐标为2,与直线y=-x+2的交点N的纵坐标为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的坐标(0,4),点P在Y=-X+M上,OP=AP=4,求M
【答】:设M为(X,Y)
因为OP=AP=4所以
根号(X-0)^2+(Y-4)^2=根号(X^2+Y^2)即
&&& X^2+Y^2-8Y+16=X^2+Y^2
&&&&& 8Y=16
&&&&&& Y=2
&& X=2根号3
带入Y=-X+M得
M=2根号3+2
已解决问题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初中一次函数试题
50[ 标签:一次函数,初中 试题,试题 ] 初中一次函数试题要20道,要求是解答题,把答案附加到最后 №凌乱秋风 回答:2 人气:90 解决时间: 21:21
满意答案一次函数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已知直线y=kx经过(2,-6),则k的值是(&&& )
A、3&&&&& B、-3&&&&&&&&& C、1/3&&&&&&&& D、-1/3
2、把直线y=-3x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直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 )
A、y=-3x+5&&& B、y=3x+5&&& C、y=3x-5& &&D、y=-3X-5
3、在圆周长公式C=2πr中,变量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不论b取什么值,直线y=3x+b必经过(&&& )
A、第一、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三象限&&&&&&& D、第二、四象限
5、若点A(2,4)在函数y=kx-2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 )
A、(0,-2)& B、(3/2,0)&& C、(8,20)&&& D、(1/2,1/2)
6、若函数y=kx-4,y随x增大而减小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7、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b的符号是(&&&&& )
(A)k&0,b&0&&&&& (B)k&0,b&0&&& (C)k&0,b&0&&&& (D)k&0,b&0
8、已知一次函数y=kx+b,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且kb&0,则在直角坐标系内它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9、已知一次函数y=ax+4与y=bx-2的图象在x轴上相交于同一点,则 的值是(&& &&&)
(A)4&&&&&&&&&& (B)-2&&&&&&&&& (C) 12&&&&&&&&& (D)- 12
10、无论m为何值时,直线y=x+2m与y=-x+4的交点不可能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BDBBA&& BDABC
二、填空题
1.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
答案:y=-2x;
2.已知一次函数y=kx+5的图象经过点(-1,2),则k=(&&& ).
一次函数y= -2x+4的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是(&&& ),与y轴交点坐标是(&&& )。
答案:3;(2,0);(0,4)。
3。下列三个函数y= -2x,& y= - 14 x,&& y=(2 - 3 )x共同点是(1)(&&& );
(2)(&&& );(3)(&&& ).
答案:(1)均为正比例函数;(2)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3)都过原点(0,0)。
4.某种储蓄的月利率为0.15%,现存入1000元,则本息和y(元)与所存月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答案:y=%x×1000.
5.写出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写出一个即可)(&&&&&&&&& ).(1)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2)图象经过点(1,-3)
答案:y=-7x+4。
三、计算题
1.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A(2,-1) 和点B,其中点B是另一条直线y= 5x+3与y轴的交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k x+b
由题意得B(0,3)
∵ 图象经过A(2,-1), B(0,3)
∴&& 2k+b= -1
k= -2, b=3
∴ 该函数解析式为: y = -2x+3
2. 求直线y=2x-1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解:(如图)∵当x=0时,y=-1
∴ y=2x-1与y轴的交点为(0,-1)
∵当y=0时,x= ;
∴ y=2x-1与x轴的交点为( ,0)
∴AO= ,BO=1
∴SΔAB0= oAOoBO=& × ×1=&&
答:直线y=2x-1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
3.点P(x,y)在第一象限,且x+y=10,点A的坐标为(8,0),设△OPA的面积为S。
(1)用含x的解析式表示S,写出x的取值范围,画出函数S的图象。
(2)当S=12 时点P的坐标
解:(1)依题意得下图
∵x+y=10;∴ y=10-x
∴ S=4(10-x);∴ S= -4x+40
∴ 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S=-4x+40(0&x&10)
:(2)当S=12时,- 4x+40=12;x=7
当 x=7时 y=10-7=3;
∴p的坐标为(7,3)。
你的有些要求可能没达到,抱歉啊!
磨刀不误砍柴功,首先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具体查看
补充一下信息实名认证要用到身份证相片用手机照下来然后上传上去就行了,实名认证是对用户资料的真实性进
行验证审核。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多学习,多去揣摩,多去积累知识,你会发现自己的技术在一步步的提高与增长,磨刀不误砍材功。像设计这一行,假如你是新手,你就应该多去看看别人的优秀作品,多去练习,但是你可不能去抄袭
哦。往往抄袭和借鉴就在一线之间。
自己做,好孩子
我找不到,不过被你的学习精神给吸引了。
你这题是北师大版数学配套练习册上59页第九题我会做 据题意可知角C为120°,角EBC=30°角FBA=30°直角三角形定义30°角对应的边长是斜边长的一半,所以AB=6,CB=4.所以边长为6.4.6.4. 谢谢采纳&
BC?+AC?=AB?因为AB*CD/2=BC*AC/2(面积相等)所以(AB*CD)?=(BC*AC)?&&&& (BC?+AC?)*CD?=(BC*AC)?&&&& CD?=(BC*AC)?/(BC?+AC?)&&&& 1/CD?=(BC?+AC?)/(BC*AC)?&&&& 1/CD?=1/BC?+1/AC?&&&& 可能表述不太清楚,请原谅!
大哥你自己去买几本初二书看看嘛 里面一定有你要地题目。
天哪!太难拉吧!!你问问老师吧
& 1. 观察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2. 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 A. &&&&&&&&&&&&&&&&&&&&&&&&&&&&&&&&&&& B.
&&&&&& C. &&&&&&&&&&&&&&&&&&&&&&&&&&&&&&&&&&&&&&&&&&& D.
& 3. 下面的折线图描述了某化肥厂几年来生产产量变化的情况,其中生产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 A. 从2001年到2002年&&&&&&&&&&&&&&&&&&&&&&&&&&&&&&&&& B. 从2002年到2003年
&&&&&& C. 从2003年到2004年&&&&&&&&&&&&&&&&&&&&&&&&&&&&&&&&& D. 从2004年到2005年
& 4. 下列各图象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 5. 下面给出几种三角形:
&&&&&& ①有两个内角为60°的三角形;
&&&&&& ②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
&&&&&& ③一边上的高也是这边上中线的三角形;
&&&&&& ④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
&&&&&& 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个数有(&&&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 6. 若 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 )
&&&&&& A. &&&&&&&&&&&&&&&&&&&&&&& B. ±6&&&&&&&&&&&&&&&&&&&&&&&& C. ±12&&&&&&&&&&&&&&&&&&&&&& D. ±24
& 7. 下列各组条件中,一定能判定△ABC≌△DEF的是(&&& )
&&&&&& A. AB=DE,BC=EF,∠A=∠D
&&&&&& B. ∠A=∠D,∠B=∠E,∠C=∠F
&&&&&& C. ∠A=∠D,∠B=∠E,AC=DF
&&&&&& D. ∠A=∠D,∠C=∠F,AC=EF
& 8. 如图,在Rt△ACB中,∠ACB=90°,AD平分∠BAC,DE⊥AB于E,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 BD+ED=BC&&&&&&&&&&&&&&&&&&&&&&&&&&&&&&&&&&&&&&&&&&&&& B. DA平分∠EDC
&&&&&& C. A、D两点一定在线段EC的垂直平分线上& D. DE平分∠ADB
& 9. 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 的图象可以是(&&& )
& 10. 若一个函数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直线,并且这条直线过点(-3,2a)与点( , ),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
&&&&&& A. &&&&&&&&&&&&&&&&&&&&&&&&&&&&&&&&&&& B.
&&&&&& C. &&&&&&&&&&&&&&&&&&&&&&&&&&&&&&&&&&&& D.
二、细心填一填(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 11. 函数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 12. 点A(-2,3)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
& 13. 如图,AB=AC,若利用“边角边”来判定△ABE≌△ACD,则需添加的一个直接条件是______________。
& 14. 李老师对初二年级同学课余时间喜爱阅读的图书种类进行了调查,如图是李老师通过收集数据后绘制的扇形统计图,在这个统计图中,表示“喜爱文艺类图书”的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
& 15. 一次函数 ,当m=______________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16. 已知ab=1,那么 的值为______________。
& 17. 已知直线 可以看作由直线 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而得到,那么直线 与x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
& 18. 如图,在△ABE中,AD⊥BE于D,C是BE上一点,BD=DC,且点C在AE的垂直平分线上,若△ABC的周长为22cm,则DE的长为______________cm。
& 19. 在长方形ABCD中,∠BDC=32°,将△ABD沿BD所在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E处,则∠CDE=______________°。
& 20. 观察下列各式:
&&&&&& 那么第n个等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50分)
& 21. 计算(本题共6分,每小题3分)
&&&&&& (1)
&&&&&& 解:
&&&&&& (2)
&&&&&& 解:
& 22. 因式分解(本题共6分,每小题3分)
&&&&&& (1)
&&&&&& 解:
&&&&&& (2)
&&&&&& 解:
& 23. (本题6分)
&&&&&& 已知: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AC=DF,BE=CF。
&&&&&& 求证:∠ABC=∠DEF。
&&&&&& 证明:
& 24. (本题7分)
&&&&&& 为了参加学校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初二年级准备从80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5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体育老师收集了80名同学身高的数据,将数据整理后,分成8组,用横轴表示身高,用纵轴表示频数,绘制了不完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身高x(cm)在155≤x&158这一范围的频率为0.175,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有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 (1)组距是多少?
&&&&&& (2)身高x在155≤x&158的范围的学生有多少人?
&&&&&& (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 (4)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比赛呢?
&&&&&& 解:
& 25. 作图题(本题3分)
&&&&&& 某地区要在S区域内修建一个超市M。如图,按照要求,超市M到两个新建的居民小区A、B的距离相等,到两条公路OC和OD的距离也相等,这个超市应建于何处(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 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 26. (本题6分)
&&&&&& 某公司在推销一种新产品时,在规定时期内为推销员提供了两种获取推销费的方式:
&&&&&& 方式A:每推销1千克新产品,可获20元推销费;
&&&&&& 方式B:公司付给推销员300元的基本工资,并且每推销1千克新产品,还可获10元推销费。
&&&&&& 设推销产品数量为x(千克),推销员按方式A获取的推销费为 (元),推销员按方式B获取的推销费为 (元)。
&&&&&& (1)分别写出 (元)、 (元)与x(千克)的函数关系式;
&&&&&& (2)在所给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它们的函数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推销员应如何选择获取推销费的方式能更合算?
&&&&&& 解:
& 27. (本题6分)
&&&&&&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CE⊥AB于E,交AD于F,AF=2CD。
&&&&&& 求:∠ACE的度数。
&&&&&& 解:
& 28. (本题6分)
&&&&&& 如图①,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0厘米,点P从A点出发沿A→B→C→D路线运动到D点停止。设点P运动x(秒)后,AP、PD、DA围成图形的面积为S(平方厘米),图②表示S(平方厘米)与x(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 (1)点P出发5秒时,由线段AP、PD、DA围成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此时点P离开A点所走的路程是多少?
&&&&&& (2)点P由B点运动到C点用了多少时间?平均速度是多少?
&&&&&& (3)设点P离开A点沿A→B→C→D路线运动的路程为y(厘米),运动时间为x(秒),写出y(厘米)与x(秒)的函数关系式。
&&&&&& 解:
& 29. (本题4分)
&&&&&&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DAB=90°,E是AD上一点,∠ABE=15°,点A、点C关于BE对称,且AB=p,AE=m,ED=n,(p、m、n为正实数)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用m、n、p表示)
&&&&&& 解:
四、附加题(本题共5分,第30小题2分,第31小题3分,解答正确,可计入全卷总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00分)
& 30. (本题2分)
&&&&&& 已知实数x、y都大于2,试比较这两个数的积与这两个数的和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 解:
& 31. (本题3分)
&&&&&&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对角线AC平分∠BAD,在DA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E,连接EC,作∠ECF= ∠BCD,使CF与AB的延长线交于F,连结EF。请画出完整图形,探究:线段BF、EF、ED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试题答案】
一、精心选一选(共30分,每小题3分)
& 1. B&&&&&&&&&&&&&&&&&& 2. C&&&&&&&&&&&&&& 3. B&&&&&&&&&&&&&& 4. D&&&&&&&&&&&&&& 5. B
& 6. C&&&&&&&&&&&&&&&&&& 7. C&&&&&&&&&&&&&& 8. D&&&&&&&&&&&&&& 9. A&&&&&&&&&&&&&& 10. D
二、细心填一填(共20分,每小题2分)
& 11. x≠3&&&&&&&&&&& 12. (-2,-3)&&&&&&& 13. AE=AD&&&&&&&&&&&&&&&& 14. 162
& 15. &&&&&&&&&&& 16. 4&&&&&&&&&&&&&&&&&&&&&&&&&&& 17. (-4,0)&&&&&&&&&& 18. 11
& 19. 26&&&&&&&&&&&&&&& 20.
三、解答题(共50分)
& 21. 计算(共6分,每小题3分)
&&&&&& 解:(1)
&&&&&&&&&&&&& &&&&&&&&&&&&&& …………………………1分
&&&&&&&&&&&&& …………………………………………2分
&&&&&&&&&&&&& ………………………………………………………3分
&&&&&& (2)
&&&&&&&&&&&&& ………………………………1分
&&&&&&&&&&&&& …………………………………………………………2分
&&&&&&&&&&&&& …………………………………………………………………3分
& 22. 因式分解(共6分,每小题3分)
&&&&&& 解:(1)
&&&&&&&&&&&&&&&&& ………………………………………………1分
&&&&&&&&&&&&&&&&& …………………………………………3分
&&&&&& (2)
&&&&&&&&&&&&& ………………………………………………2分
&&&&&&&&&&&&& ……………………………………………………3分
& 23. (本题6分)
&&&&&& 证明:∵BE=CF
&&&&&& ∴BE+EC=CF+EC
&&&&&& 即BC=EF…………………………………………1分
&&&&&& 在△ABC和△DEF中,
&&&&&& …………………………………………4分
&&&&&& ∴△ABC≌△DEF(SSS)………………………………5分
&&&&&& ∴∠ABC=∠DEF…………………………………………6分
& 24. (本题7分)
&&&&&& 解:(1)组距为3…………………………………………1分
&&&&&& (2)80×0.175=14(人)
&&&&&& 身高在155≤x&158范围的学生有14人…………………………3分
&&&&&& (3)
…………………………………………5分
&&&&&& (4)从图中可以看出,身高在155≤x&158,158≤x&161,161≤x&164三个组的人数最多,一共有14+22+12=48人,因此可以从身高在155≤x&164范围的学生中选出45人参加比赛。………………………………………………………………………………7分
& 25. 作图题(本题3分)
&&&&&& (1)正确作出∠COD的平分线………………………………………………1分
&&&&&& (2)正确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2分
&&&&&& (3)正确找出∠COD的平分线与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M………………3分
& 26. (本题6分)
&&&&&& 解:(1)若按方式A,则 ……………………………………1分
&&&&&&&&&&&&&&&&&&&& 若按方式B,则 ………………………………2分
&&&&&& (2)在坐标系中分别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4分
&&&&&& 解方程组 &&&& 得
&&&&&& 所以两图象交点坐标为(30,600)& …………………………………………5分
&&&&&& 由图象易知:
&&&&&& 当0&x&30时,20x&10x+300;
&&&&&& 当x=30时,20x=10x+300;
&&&&&& 当x&30时,20x&10x+300;
&&&&&& 因此,当推销的产品数量少于30千克时,选择方式B合适;
&&&&&& 当推销的产品数量等于30千克时,选择方式A、方式B没有区别;
&&&&&& 当推销的产品数量多于30千克时,选择方式A合适。………………………………6分
& 27. (本题6分)
&&&&&& 解:在△ABC中
&&&&&& ∵AB=AC,AD平分∠BAC
&&&&&& ∴AD⊥BC,CD=BD………………………………1分
&&&&&& 即BC=2CD
&&&&&& ∵AF=2CD
&&&&&& ∴AF=BC………………………………2分
&&&&&& ∵CE⊥AB,
&&&&&& ∴∠5=∠6=90°…………………………3分
&&&&&& ∴∠1+∠3=90°
&&&&&& 又∠2+∠4=90°,∠1=∠2
&&&&&& ∴∠3=∠4………………………………4分
&&&&&& 在△AEF和△CEB中,
&&&&&& ∴△AEF≌△CEB(AAS)
&&&&&& ∴AE=CE&&&&& ……………………………………5分
&&&&&& ∴△A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ACE=45°&&& ……………………………………6分
& 28. (本题6分)
&&&&&& 解:(1)由图②可知:点P出发5秒时,S=50平方厘米;………………1分
&&&&&& 此时点P运动到B点,所以点P离开A点所走的路程是10厘米。………………2分
&&&&&& (2)由图①可知:当点P由B点运动到C点时,由线段AP、PD、DA所围成图形为△APD,这时△APD的高为10cm保持不变,所以△APD的面积保持不变,根据图②可得:点P由B点运动到C点时用了5(即10-5)秒;…………………………3分
&&&&&& 点P由B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10cm,所以,平均速度为2厘米/秒。…………4分
&&&&&& (3)由(1)当0≤x≤5时,点P在AB上运动,平均速度为2厘米/秒;
&&&&&& 由(2)当5&x&10时,点P在BC上运动,平均速度也为2厘米/秒;
&&&&&& 所以当0≤x&10时,点P沿A→B→C运动,此时y=2x&&&&&& ………………5分
&&&&&& 又由图①可知:当点P由C点运动到D点时,由线段AP、PD、DA所围成图形的面积随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根据图②可得:所用时间为10(即20-10)秒,点P由C点运动到D点的路程为10cm,所以,平均速度为1厘米/秒。
&&&&&& 所以当10≤x≤20时,点P在CD上运动,此时有 ,即 。
&&&&&& 综上所述,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6分
疯了,疯了
1+1等于多少 今晚回去慢慢想
[关键字]设计轴对称图案 设计轴对称图案 【知识归纳】 1.设计轴对称图案的关键. (1)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出一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 (2)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根据一组对应点去找对称轴. 2.利用轴对称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最值问题. 3.指点迷津 如何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去找对称轴? 答:只需找出其中一组对应点,连成线段,作出它的中垂线,那么这条中垂线就是对称轴. 【典型例题】 例1&观察 & 〖图〗1-3-4.bmp〖/图〗中的图案; (1)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2)生活中这些图案可以代表什么含义?与同伴进行交流. (3)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说明你的设计意图. 解: (1)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第一个图案有“条对称轴,第二、三、四个图案各有1条对称轴. (2)可以有各种答案,合理即可.如第一个图案可以代表针织品、联通;第二个图案可以代表平等、公正;第三个图案可以代表航海、坚固;第四个图案可以代表邮政、友谊等. (3)设计图案只要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有意义即可. 例2&已知 & 〖图〗1-3-5.bmp〖/图〗△ABC,&C'是△ABC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中C的对应点,请找出对称轴所在位置并且作出对称的图形. 分析:由C和C'可找出对称轴. 解:连接CC',并作其垂直平分线.
初二就有向量?、
不知道fdkgjdfjffbfbvdfddsjfksfhnvsvjo
你自己想,不用功,不好好学习,作业就知道上网抄!笨!!!
你买练习册不就得了
),移项得b+a&x&b-a
得b+a=-1,b-a=3,相加,得b=1,a=-2
(2)①3x+2y=m
①×2+②=7X=2m+4,x&0,2m+4&0,m&-2
①-②×3=14y=m-12,y&0,m-12&0,m&12
综合得m&-2
(3)2x-a&1,x-2b&3,
3+2b&x&(1+a)/2
3+2b=-1,(1+a)/2=1
(a+1)(b-1)=-6
现在的学生玩的花啊
买书,买资料
上教育网看看
找人帮忙&&&&&&&&&&&&&&&&&&&&&&&&&&&&&&&&&&&&&&&&&&&&&&&&&&&&&&&&&&&&&&&&&&&&&&&&&&&&&&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不等于CD,对角线AC,BD交于O,M为AD上的一点,MO垂直AC于O,三角形MOC的周长为10,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多少?
已知:如图,三角形ABC=90度,CD为AB边上的高,∠ABC的平分线BE分别交CD,CA于点F,E。求证:∠CFE=∠CEF
某工程由甲乙丙共同完成甲乙合作需6天乙丙合作需10天甲丙合作5天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二求甲乙丙各队单独完成需多少天?
有一艘轮船A、B城之间,第一次做往返航行时,水流速度为a千米每小时,第二次往返航行时,正遇上发大水,水流速度为b千米每小时,(b&a),已知该船在两次航行中静水速度相等,问该船这两次往返航行所花的时间是否相等?说明理由。
四边形ABCD,BF⊥AC,DE⊥AC,DE=BF.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这是什么?
你们初二学向量吗?
1.如图,△ABC中,AB=AC,∠BAC=90°,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法,将这个三角形拆分并拼接成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正方形,画出利用这个三角形得到的正方形;
2.将一个三角形剪拼为一个与它等面积的矩形
3.将一个凸四边形剪拼为一个与它等面积的矩形
4.将两个正方形剪拼为一个面积相等的大正方形
5.如图,梯形纸片ABCD中,AD∥BC且ABDC.设AD=a,BC=b.
过AD中点和BC的中点的直线可将梯形纸片ABCD面积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请你再设计一种方法:
只须用剪子剪一次将梯形纸片ABCD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二部分,
画出设计的图形并简要说明你的分割方法.
2009西城一模 已知:如图,△ABC中, AC<AB<BC.
(1)在BC边上确定点P的位置,使∠APC=∠C.请画
&&&& 出图形,不写画法;
(2)在图中画出一条直线l,使得直线l分别与AB、BC边
&&&& 交于点M、N,并且沿直线l将△ABC剪开后可拼成
&&&& 一个等腰梯形.请画出直线l及拼接后的等腰梯形,并
&&&& 简要说明你的剪拼方法.
说明:本题只需保留作图痕迹,无需尺规作图.
同志们辛苦了。。。加油。。。
去人们教育网
沒事多看書
就这些啊 你可以去看看啊& 实在不行& 百度一下 你就知道
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B分别引高BE,BF,若BF=5/4BE,BC=16,则AB等于多少? -
我今年升初三了
1),移项得b+a&x&b-a
得b+a=-1,b-a=3,相加,得b=1,a=-2
(2)①3x+2y=m
①×2+②=7X=2m+4,x&0,2m+4&0,m&-2
①-②×3=14y=m-12,y&0,m-12&0,m&12
综合得m&-2
(3)2x-a&1,x-2b&3,
3+2b&x&(1+a)/2
3+2b=-1,(1+a)/2=1
(a+1)(b-1)=-6
我初二都不知道电脑是啥,
您已收藏过该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轴对称图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