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马力 功率的渔船能出海作业吗

8月1日开渔节!八大活动欢送千艘渔船出海_本地新闻_阳江新闻网
-& - &-& -
> 8月1日开渔节!八大活动欢送千艘渔船出海 08:57关注官方微博:6 民间增殖放流活动图:民间增殖放流活动。 今年开渔节,还有增殖放流活动,通过人工方式向海洋放流水生生物苗种。来自各界的社会宗教人士和人民群众数千人将在这放生。通过举办该活动,让每一位懂得感恩的人都情系南海生态,情系鱼群的安危。传递环保接力棒,感恩大自然的机会,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感恩之旅、保护生态之旅,传递一份力量和爱心。7 祭海仪式图:祭海仪式。 祭海典礼是南海(阳江)开渔节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最具文化特色的活动,充分体现“欲取之,必先予之”的传统思想,增进人与大海“共荣共损”和“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理念。通过气势恢宏的布局,营造排山倒海、感人肺腑、富有震撼力的场面,达到庄严肃穆、圣洁虔诚、人海合一、天地和谐的境界。8 开船仪式想观赏千帆启航的雄伟壮观景象吗?可以说,每届开渔节上,场面最壮观的莫过于最后的开船仪式。试想一下,打扮得花团锦簇的渔港内,1000多艘渔船开足马力,即将驶向碧波荡漾的海洋,这是怎样一副壮阔景象。一年一度的开渔盛典,不容错过。开渔节介绍南海(阳江)开渔节是一个典型的渔家文化节庆活动,具有浓厚的渔家文化色彩。第十一届南海(阳江)开渔节由阳江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农业部海区渔政局主办,阳江市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阳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承办,广东省港澳流动渔民协会协办。开渔节即将到来渔民加冰加水修网备战开渔8月1日开渔的日子就要到了,平静了几个月的阳江闸坡渔港又陆续热闹起来,恢复了昔日的繁忙景象。近日,记者在闸坡渔港,闸坡码头看到,渔民们正积极为开渔做好各项准备,迎接新一轮渔期生活的到来。还没走到渔港,远远就听见渔船马达发出“轰轰”的轰鸣声。渔港里,停靠着数百条大马力渔船,渔民们有的在焊接修补,有的在调试机器,有的在检查灯具、网具等捕鱼工具,有的忙着把鱼筐搬上渔船。而在闸坡码头,几张长约300多米的大拖网铺开在码头上,10多名渔民正忙着将铁铅和浮球安装在大拖网上。据介绍,渔民老林和兄弟们新买的渔船打算在开渔节首航,所以这几天正忙着将大拖网加工好装上船。而在码头另一边,几台柴油车和加冰车正轮番地给渔船加冰。工人把输冰管娴熟地从车上连接到渔船上,认真检查各个输送环节,将大块的冰通过升降机运送到碎冰机里,再将碎冰顺着管道送入船舱。一艘渔船刚刚装满,在旁边等待的另一艘渔船就马上靠过来。“一个星期前,我经营的500马力渔船就已基本整修完毕,现在开始往渔船上加油加水,等到开海临近几天再开始加冰。近阶段主要是对渔船上的必须品查漏补缺,保证出海安全。”一名船老大告诉记者。新一轮的海洋捕捞即将展开,海陵区农业与海洋渔业局提醒广大船主,渔业安全生产必须从早抓起抓好,应在开渔前做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渔业生产安全。海陵岛海洋与渔业资源概况海陵岛位于南海之滨,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端,为广东第四大岛。全岛总面积108.89平方公里,其中主岛105平方公里,区域岸线109公里,主岛岸线75.5公里,海域面积640平方公里。海陵岛海岸沿线风光秀丽,滩广沙洁,著名的有海陵岛大角湾、十里银滩、东岛海水浴场、马尾岛海水浴场,是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海陵岛海洋渔业基础较好,全岛有渔业人口2.6万人。岛内有国家中心渔港——闸坡渔港,港池面积1.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3米,可同时停泊大小船只1500多艘。目前,全区共有机动渔船1220艘共5.6万千瓦。其中捕捞渔船511艘,功率3.6万千瓦;渔业辅助船705艘,功率2万千瓦。渔船出海作业主要在珠海、汕头、汕尾以及海南附近的海域,远洋作业最远可到达南沙群岛附近海域。海陵岛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已发现有经济价值的海水鱼类品种达105种,可开发用于增养殖的品种有20多个。海水增养殖方式为粗养、精养和精粗养多种方式相结合,养殖范围囊括滩涂、浅海和岸上,优势品种养殖呈基地化、产业化特点。目前,全区海水养殖类型有对虾、牡蛎、泥蚶和海水鱼类养殖等,全区拥有一大批海水养殖基地,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全省著名的海陵湾浅海桩架吊养牡蛎基地,闸坡旧澳湾网箱养殖基地等。水产养殖面积6.8万亩,其中对虾养殖面积4300亩,贝类养殖面积5.9万亩,网箱养殖8892个,面积25.8公顷。网箱养殖主要分布在旧澳湾、长沙环、青峙和北洋四个区域,养殖的品种主要有:黄特鲳、军曹鱼、美国红鱼、软唇、石班鱼、鲈鱼等20多个品种。全区水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全区现有上规模的水产加工企业12家,水产加工能力35200吨/年,后勤保鲜加工企业(如冰厂、冷库等)21家,制冰能力750吨/日,冻结能力390吨/日,冷藏能力5800吨/次。水产加工业年产值近8亿元。水产品流通业迅速崛起。闸坡渔港水产品交易市场面积已超过10000平方米。市场在全省水产品流通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粤西水产品流通和信息服务基地。年水产品交易量10万吨,交易额3.5亿元。渔业已经成为该区的支柱产业,2012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18.06万吨,产值16.99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量6.7万吨,产值68026万元;海水养殖产量11.3万吨,产值97935万元;淡水养殖产量486吨;水产养殖面积4547公顷;渔业经济总产值25.5亿元。撰文/张 敏 摄影/李向东 王昌辉第十一届南海(阳江)开渔节主要活动安排表&分2页&当前为第2页&&&&&跳转:第1页第2页
正在载入中更多关注阳江新闻专题合作新闻正文关键字:&
新闻推荐热点推荐新闻48小时点击排行北纬35度以北海域开海 日照渔船今日出海作业
&&&&核心提示:为期三个月的北纬35度以北海域伏季休渔期今天结束,日照3800多艘渔船做好各项准备,陆续出海捕鱼。
日照网9月1日讯(记者:刘献琦 徐子河)为期三个月的北纬35度以北海域伏季休渔期今天结束,日照3839艘渔船做好准备工作,于今天中午12点开始陆续出海捕鱼。渔民们期待今年秋捕能够开渔得利,首航满载而归。
自8月28日开始,涛雒镇的渔民们就忙着为停靠在阜新渔港的渔船加冰、加水、加油,补充给养。
&都加齐了,准备了得有八九吨油、五六方水、20吨冰。&渔民告诉记者,这次出海主要捕捞鲅鱼、带鱼一类的鱼。
而在岚山东潘渔港码头,在港池内停泊的各类渔船上,渔民们也在为出海做最后的准备。
&我们船组已经准备就绪了,油、冰、人员基本都上齐了,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渔民们盼望开海后的这第一次出海,能有个好的收入。
秋季是渔业捕捞的黄金季节,连续多年实施的伏季休渔制度和渔业资源修复工作,较好地保护了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养海吧,对渔民有好处,养三个月,鱼都呆在海里没有捞的,秋天生产应该很好的。&广大渔民对今年的秋捕充满了期待。
为确保海上渔业安全生产,岚山区韩家营子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也在开捕前来到渔港码头,提醒渔民安全生产,船在外边,遇事要相互帮助。
渔民们也表示一定会注意安全,他们说&有安全才有效益&。
边防官兵还现场为部分渔民办理了出海签证手续。
沿海各区渔政部门也分别到所辖渔港,对相关证件、设备进行了检查。
为做好秋季开海后的海上安全生产,日照市海洋和渔业部门在开海前专门召开了秋季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远洋渔业培训会议,明确要求落实好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
责任编辑:陈 洁
记者:刘献琦 徐子河&&&&
日照网新闻热线:
想咨询?要投诉?提建议?欢迎登陆
留言,参与问政。
日照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日照广播电视台下属3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日照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
&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日照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热线电话:489艘渔船“整装”出海作业·潮州日报数字报·潮州日报网
A1版:要闻
A3版 民生·时评
南海伏季休渔昨天结束 我市渔港呈现繁忙景象
489艘渔船“整装”出海作业
  左图:昨天,渔船回三百门港,一筐筐肥美鱼儿被抬上岸。
  本报记者 陈宏文 见习记者 李立治 摄
  本报讯(记者&&阮冰莹&&实习生&管漪漪)&&昨天中午,随着12点钟声的响起,我市489艘渔船结束了两个半月的休渔期,先后驶出海港,开始了新一轮的捕捞生产。  昨天,记者在饶平县三百门港看到,平静了两个多月的渔港又呈现出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码头上,一些进行近海捕捞作业的渔船已陆续返航,船上堆放着一筐筐刚刚打捞上来的肥鱼,忙坏了周边前来采购的鱼商和鱼贩们。渔民们告诉记者,为了做好休渔后的首次捕捞,几天来他们一直忙于维修渔船、配备出海所需的各类生活物资,盼望能有个好收成。而此番出海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因为经过这两个多月的休养生息,海洋资源得到明显补充:“收获的海产品数量比平时有所增加,个头也明显变大。”有了好收成,渔民们自然是喜笑颜开。他们预计,未来两天将有更多渔船回港,市场上的海产品种类和数量将会继续增加,届时,市民餐桌上的海产品也将更加丰富。  据市渔政支队的负责人介绍,今年伏季休渔期间,我市渔政执法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对渔场的巡航检查,同时,还在辖区内7个大小渔港组织开展了多次封港查船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反休渔制度的行为。由于南海伏季休渔制度已渐入民心,各项监管措施落到实处,今年休渔期间,我市渔政执法部门未发现有违反休渔制度进行捕捞作业的行为。
版权所有 潮州日报  合作伙伴:
document.write('');9月16日 浙江宁波象山休养了一个禁渔期的渔船将出海作业
核心提示:
用高压水枪冲洗船底,清除上面的杂质。
用特质的绳子缠绕铁链,制作下纲。
用高压水枪冲洗船底,清除上面的杂质。
用特质的绳子缠绕铁链,制作&下纲&。
修网师傅查检。
打磨平整船身。
将渔网拖上渔船。
船底涂漆主要是为了防止浮游生物黏附,影响船的行驶速度。
用新漆涂上船号。
  走在象山石浦渔港东路上,老远就能闻到浓浓的海腥味。路边捋成条状的渔网有两三百米长。头戴斗笠的&补网师傅&搬把小竹椅,弓着背坐在一条条的渔网中,手中斑驳的网刀来回穿梭,打开网结。
  此时距离开渔节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补网、修船&&石浦的渔民们在为一年一度的开渔盛事做最后的准备。
  补网从早上5点半开始,一直要持续到傍晚6点左右,中午有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补网一般要用到两样工具,一样是铁制的&网刀&,用来打开网结,一样是竹篾制的梭子,用来补破洞。
  同一张渔网上的网眼有大有小,大的有巴掌大,小的只有小手指粗。有着24年捕鱼经验的渔老大陈建勇说,别看网眼大,浸到水里,装满鱼,就会绷得紧紧的,连指甲板都塞不进去。
  陈建勇笑称自己是个&懒惰&的老大,直到现在才开始补网,不过肯定来得及。
  除了补网,还有&包纲&。真正要下海捕鱼,单靠渔网是不够的,还要靠&上纲&和&下纲&把网撑起来。其中&下纲&是小手臂粗的铁锁链,外面缠上塑料制的绳。这既是门体力活,也是门技术活,缠得太紧或太松都不行,太紧了,整根铁锁链就变得硬邦邦,在水底不能弯曲;太松了,一下水就散了。
  现在这个时节,找小工&包纲&的费用是每米6元,一般一根&下纲&长约140米。林师傅和妻子两人每天能缠一根&下纲&,平均下来每人也有300多元的收入。
  除了补网,现在也是船厂最忙的时候。一走进葛峙山船厂,一股刺鼻的油漆味扑面而来,让人觉得阵阵反胃。船老大黄师傅说,这是在给船舶上防腐漆,&主要是防止浮游生物黏附在船底,影响船的行驶速度。&这种漆较普通油漆味道要重,不过,船厂的工人说,多闻也就习惯了。
  只听到一阵马达轰鸣声,手臂粗的钢索拉着一艘约120吨的拖网船&上排&了,也就是把船从水里拖上岸,搁起来。和船一起上岸的还有一股浓重的泥腥味。像这样一艘船,做一次保养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花费在1.5万元左右,人工、油漆、&上排&三三分。而像大一些的灯光围网船,做一次保养就要3万元左右。黄师傅说,除了开渔前的这次&大修&,一般在春节期间渔船还会做一次小保养,主要是除锈。
  在石浦,1500多艘钢质大马力渔船已基本完成全面养护。9月16日,休养了一个禁渔期的渔船,将劈波斩浪正式出海作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某渔船出海捕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