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bcac bc d为ab的中点点为p,直线hg

(2008o黄冈)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COAB中,OC∥AB,以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8,0),B(8,10),C(0,4),点D为线段BC的中点,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OABD的路线移动,移动的时间为t秒.
(1)求直线BC的解析式;
(2)若动点P在线段OA上移动,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OPDC的面积是梯形COAB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__;
(3)动点P从点O出发,沿折线OABD的路线移动过程中,设△OPD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4)试探究:当动点P在线段AB上移动时,能否在线段OA上找到一点Q,使四边形CQPD为矩形?并求出此时动点P的坐标.
(1)可根据点B,C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来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
(2)可先计算出梯形面积的,也就求出了四边形COPD的面积.有OC的长,D是BC的中点,如果过D作梯形的中位线,可求出三角形OCD中,OC边上的高应该是4,由此可求出三角形OCD的面积,也就能表示出OPD的面积,然后再用OP的值表示出三角形OPD的面积,得出关于t的方程,即可求出此时t的值;
(3)本题要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当P在OA上时,即0<t<8时,如果过D作OA的垂线DE,垂直为E,那么DE就是梯形的中位线,即DE=7,要表示三角形OPD的面积,还需知道OP的长,可以根据P点的速度,用时间t表示出OP,这样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关于S,t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P在AB上时,即8≤t<18时,三角形OPD的面积可以用四边形OAPD的面积-三角形OAP的面积来表示,而四边形OAPD的面积可分成梯形DEAP和三角形OED两部分来求,而OE,AE,DE,AB都是定值,因此可求出四边形OAPD的面积,三角形OAP中,可用t表示出AP的长,进而可用t表示出三角形OAP的面积,然后根据三角形OPD的面积S=四边形OAPD的面积-三角形OAP的面积,即可得出关于S,t的函数关系式;
③当P在BD上时,即18<t<23时,三角形OPD的面积可用三角形OCP的面积-三角形OCD的面积来求,三角形OPC中,可过P作OC的垂线PH,可根据AB∥OC,得出∠BCH的正弦值,然后用t表示出CP,那么在直角三角形OPH中可以求出OC边上的高PH的表达式,那么就能表示出三角形OPC的面积,三角形OCD中,OC的值已知,而OC边上的高就是OE,那么也可求出三角形OCD的面积,然后可根据三角形OPD的面积=三角形OPC的面积-三角形OCD的面积来求出关于S,t的函数关系式;
(4)先假设存在这样的点P,那么四边形CQPD是矩形,可得出CD=QP=BD=5,∠QPD=∠PDC=90°,要求此时t的值,首先就要求出AP的长,根据∠QPD=∠BDP=∠QAP=90°,不难得出三角形AQP与三角形DPB相似,那么可得出关于BD,BP,AP,QP的比例关系,而BD,QP的长已求出,AP+PB=AB=10,因此可求出此时AP,PB的长,然后判定一下此时四边形QPDC是矩形的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可根据AP的长求出t的长.
解:(1)设B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
因为直线BC过B(8,10),C(0,4)两点,可得:
解得k=,b=4,
因此B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是y=x+4;
(2)过D作DE⊥OA,
则DE为梯形OABC的中位线,OC=4,AB=10,
则DE=7,又OA=8,得S梯形OABC=56,
则四边形OPDC的面积为16,S△COD=8,
∴S△POD=8,
即ot×7=8,
(3)分三种情况
①0<t≤8,(P在OA上)
S三角形OPD=t
②8<t≤12,(P在AB上)
S△OPD=S梯形OCBA-S△OCD-S△OAP-S△PBD =56-8-4(t-8)-2(18-t)=44-2t,(此时AP=t-8,BP=18-t)
③过D点作DM垂直O轴与M点
∴CM=3,DM=4,CD=5,
∴∠BCH的正弦值为
CP长为28-t
∴PH=22.4-0.8t
S△OPD=S△OPC-S△ODC
=×4(22.4-0.8t)-8
(4)不能.理由如下:作CM⊥AB交AB于M,
则CM=OA=8,AM=OC=4,
∴在Rt△BCM中,BC=10,
若四边形CQPD为矩形,则PQ=CD=5,
且PQ∥CD,
∴Rt△PAQ∽Rt△BDP,
设BP=x,则PA=10-x,
化简得x2-10x+25=0,x=5,即PB=5,
∴PB=BD,这与△PBD是直角三角形不相符因此四边形CQPD不可能是矩形.(2011o黔西南州)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对角线BD上一点P,作EF∥BC,HG∥AB,若四边形AEPH和四边形CFPG的面积分另为S1和S2,则S1与S2的大小关系为(  )A.S1=S2B.S1>S2C.S1<S2D.不能确定☆☆☆☆☆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如图1,在△ABC中,点P为BC边中点,直线a绕顶点A旋转,若B、P在直线a的异侧, BM^直线a于点M,CN^直线a于点N,连接PM、PN;&(1) 延长MP交CN于点E(如图2)。j求证:△BPM@△CPE;k求证:PM = PN;(2) 若直线a绕点A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点B、P在直线a的同侧,其它条件不变。此时PM=PN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 若直线a绕点A旋转到与BC边平行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请直接判断四边形MBCN的形状及此时PM=PN还成立吗?不必说明理由。
答案(1)略(2)成立(3)成立
解析(1) [证明] j如图2,∵BM^直线a于点M,CN^直线a于点N,∴ÐBMN=ÐCNM=90°,∴BM//CN,∴ÐMBP=ÐECP,又∵P为BC边中点,∴BP=CP,又∵ÐBPM=ÐCPE,∴△BPM@△CPE,k∵△BPM@△CPE,∴PM=PE,∴PM=ME,∴在Rt△MNE中,PN=ME,∴PM=PN;(2) 成立,如图3, [证明] 延长MP与N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BM^直线a于点M,CN^直线a于点N,∴ÐBMN=ÐCNM=90°,∴ÐBMN+ÐCNM=180°,∴BM//CN,∴ÐMBP=ÐECP,又∵P为BC中点,∴BP=CP,又∵ÐBPM=ÐCPE,∴△BPM@△CPE,∴PM=PE,∴PM=ME,则在Rt△MNE中,PN=ME,∴PM=PN。 (3) 四边形MBCN是矩形,PM=PN成立。AB=AC,∠BAC=90°,D为BC的中点,BE=CF,EH垂直BC,求证HG=AD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我说一下思路,过程你自己写。做辅助线,延长bc,从f点做bc的垂直线,交点i证明出△heg和△igf是全等
△bhe和△cfi是全等bh+hd=dg+gc
hd+dg=gc+ci
bh=ci可以证明出dg=bh bd=ad
提问者评价
O(∩_∩)O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P是直线BC上一点.
(1)若CP=CD,求证:△DBP是等腰三角形;
(2)在图①中建立以△ABC的边BC的中点为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为y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②,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2,AO=,在x轴上是否存在除点P以外的点Q,使△BDQ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Q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根据已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BD=DP,即△DBP是等腰三角形;Q点的坐标需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分别是若点Q在x轴负半轴上,若点Q在x轴上,若点Q在x轴正半轴上.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ACB=60°
∵BD是中线
∴∠DBC=30°
∴∠CPD=∠CDP
又∵∠ACB=60°
∴∠CPD=30°
∴∠CPD=∠DBC
即△DBP是等腰三角形;
(2)在x轴上存在除点P以外的点Q,使△BDQ是等腰三角形
①若点Q在x轴负半轴上,且BQ=BD
∴点Q1(,0);
②若点Q在x轴上,且BQ=QD
∵∠QBD=∠QDB=30°
∴∠DQC=60°
又∠QCD=60°
∴QC=DC=1,而OC=1
∴点Q2(0,0);
③若点P在x轴正半轴上,且BQ=BD
∴BQ=,而OB=1
∴点Q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是bc的中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