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想一个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叙述其结构体系特点,给出平面图,立面草图大师平面图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东大考研中外建筑史复习提纲
下载积分:824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7:48:5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东大考研中外建筑史复习提纲.DOC
官方公共微信建筑设计课程任务书D--高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建筑设计课程任务书D--高层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建筑类型与教学维度—设计课程教学札记/杨宇振
三年前关于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札记。发表在:
杨宇振,建筑类型与教学维度,新建筑,2009第4期,108-114
谢谢《新建筑》主编李保峰教授能够刊载此篇长文!(相对于《新建筑》常规刊载的文章)
以下图片略。需要者请查阅原文。
建筑类型与教学维度
——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札记
按年级设计面积递增的“建筑类型”教育是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教育的典型模式;教学中往往存在有限课程时间与复杂任务间的矛盾。笔者认为,当前以“类型”为空间载体,“维度”作为价值取向,类型设计教学可以有所努力和革新之处。结合教学实践,文中着重阐释了设计场地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基于场地使用研究的建筑——城市关系。该两方面均是试图挖掘设计者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对城市的洞察力;训练其空间逻辑的叙述与表达。另外,也论及了设计教学组织及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文中提供了部分课程教案、过程样本及学生的总结文字,以供观察和批评。
关键词& 设计教学&
场地研究& 空间逻辑& 设计过程
空间从位置取得其存在,而不是从空间本身。
——马丁·海德格尔:建筑、住房及思想,1954
从5到50000的当代建筑设计教学
在开始该文的论述之前,笔者愿意先转引西班牙建筑师拉斐尔·德·拉·霍兹关于建筑教育的一段文字:
由于根本无法在现有的教学实践中完成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开始将自己分为“人文组”和“技术组”,彼此之间明争暗斗……利奥塔曾经说过:“当我必须在A与B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我实际应该做的是同时选择A和B。”事实上,如果教学时间充足的话,两者必择其一的两难就不会产生。可是情况非但没有好转,而是在某些主张建筑职业“一体化”的权威人士的干预下日趋恶化;在这些技术官僚们看来,建筑与其它商品并无二致[1]。
当代中国建筑教育状况似乎离霍兹的这一论断不会太远。作为中国“类型建筑”教育模式中的一节,高层建筑设计课程在大多数建筑院校中均有开设。相比于其它建筑的复杂性,该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往往遇到诸多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技术复杂性与有限教学时间(通常是8-9周)的矛盾——多少映射了霍兹的话语。这种矛盾不仅对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考验,对于任课教师更是挑战——客观而言,单个任课教师往往很难全面掌握所有与高层建筑相关的技术性知识①。即便是在建筑实践中,由于日趋复杂的建造技术和组织结构,建筑师也不可能全面掌控建造过程。
此中的关键是,在本科教学中,什么是高层建筑设计课程的重点?这一问题,看似针对高层建筑设计课程,在其它“类型建筑”设计课程中同样存在。所不同的,只是由于技术复杂性而在高层建筑这一课程上显得突出和典型。“类型建筑”教育试图通过渐进扩增的建筑规模、相应技术性的不断增强以及不断的重复来训练学生,以满足社会对于“技工”的需求。“当整个社会被嵌入到一个以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为最显著特征的市场之内的时候,教育迅速地旨在使每一个人的内在禀赋在一套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中蜕变为一个旨在赋予每一个人最适合于社会竞争的外在特征的过程”[2]。这种从一年级5平方米(或者更少)的亭台楼阁开始到五年级50000平方米(或者更大)的大型建筑群结束的训练是当代中国建筑教育的主流现象,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遗产,也一定程度响应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对于工程建设人才的大量需求。
在5到50000持续的升级过程中,训练的是组建房屋的技能。然而,技能与空间审美能力、与对城市和社会的洞察力等并无直接关联。在笔者多次的设计教学评图经验中,在图纸面上显现的一种趋势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空间意趣和想象力的衰减②。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建筑规模的巨量化使得设计的教与学穷于应对克服巨大重力、组织动线所需要的各种复杂技术;另一方面,也由于越来越大的超人尺度推远了人与空间的紧密关系。
不能否认的是,渐进的“类型建筑”教育模式有其合理性;然而,必须更加清醒认识,在当代中国建筑教育界中试图大力度改变这种模式的困难——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有相应的评判标准。试图改变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而言,是改变其评判的标准(或者,也可以称之为“价值观”类的东西)。虽然当前是一个价值观快速分异的时代,然而,国家教育体制的核心部分仍然相当程度是计划经济时期模式的演进;社会的巨变相当程度冲击了个人,但由于诸多壁垒和惯性的存在使得任何有结构性变化的教育革新阻力重重③。
由是,回答上述的问题:在当前不可避免地走向50000的过程中,设计教学是否可以在城市的复杂性与建筑的复杂性之间做出均衡?使得学生在对于城市空间的审美、对于城市复杂性、多样性的认识有所增强?或者,在“类型建筑”教育中,是否有可能“旁及”与产品形态看似不直接相关,而实际上是一种理解建筑与设计者、使用者,建筑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训练?
这即是本次高层课程设计教学指导思想的出发点。下文将着重阐释与论述该设计教学过程中两方面尝试:一是设计场地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认知;二是基于场地使用研究的建筑——城市关系。该两方面均是试图使在进入复杂技术研究之前,搭建建筑与城市之间更加紧密的关联,挖掘设计者内在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其对于城市的洞察力、训练空间逻辑的叙述与表达。另外,也论及了设计教学组织与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文中同时提供了部分课程教案、过程样本以及学生的设计总结文字。
笔者认为,以“类型”为空间载体,“维度”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批判性的思考),类型设计教学可以有所努力和革新之处。但本文提供和展示的教学实践和方法,完全不表示它是惟一可行的教学方向和可能性。不同的教师根据其所处教学体系之特点,都可有,某种程度上讲,也应有“维度”之取向,都可能达到良好之效果。本文只作为“教学样本”之一种,以供观察和批评。
2城市空间的想象、体验与分析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有关愉快和有意义的城市环境思想,是以我们在过去的建筑物和城市结构之中生活和工作的真实经验为基础的”[3]。作为一种凸显的、庞大的公共景观,高层建筑是城市经济、文化和技术特征的典型表达。在其中,从东亚到中国大城市地区的建设浪潮中,在高层建筑密集的城市生活成为每一个人的日常体验中,“如何理解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成为认知当代城市发展十分有意义的现实问题;将这一问题引入设计课程教学中是具有挑战性的命题。然而,基于不同的价值认识和行事主体,理解场地与城市之间关系有不同的解答。包括土地利用、建筑功能、建筑密度、容积率、城市空间演变过程等的探求与理解往往位于设计任务书之前,是为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并为下一层次的具体设计提供引导,同时也为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提供途径,然而,却通常无法进入传统的设计教学中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和无奈。因此,在既定的课程设计中,作为任课教师,只能尽量从空间、形态及其逻辑上扩展学生的认知。
响应于这种挑战与限制,该次课程中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尝试:1,以文字的形式阐述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认知;2,以场地调研及成果表达对城市各个方面的理解;3,以“空间的想象与描述”开始设计者个人的空间构想。笔者深以为,作为一门经过了近二十年左右的训练和熟练使用的工具,文字是挖掘学生思想(或者略小范围内,设计构思)很好的工具,是课程教师认识学生思考模式和内容很好的途径。同时,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不应当仅以设计图纸(以及模型、动画等)来评判成绩,更宜将图纸、文字和语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得设计方案从平板的二维中走向更加感性和立体。阿摩斯·拉普波特谈到:“认识到设计者与使用者对环境的反应非常不同,其偏爱等也有差异,部分原因是他们的图式不同,所以重要的是使用者的意义,而不是建筑师或评论家的意义;这是每天环境的意义,而非历史上或现代的著名建筑的意义”[4]。在进入具体设计之前,强调作为使用者与作为设计者经验的混合、碰撞,有意识强调个人空间的体验与潜在空间方案之关联是激发设计者创造性的可能途径。关于这方面的设计教学实验可具体参见笔者着之《从空间的想象与描述开始》⑤,在此不赘述。
与调研相关的内容体现在课程设计初期提供给学生的表1中。表1要点在于从空间等方面训练学生从广泛的城市范围认知设计场地与城市之间的关联——不仅限制在划定的“红线”中。(图1)仅在“红线”用力而不关心更大的区域是当前大多数学生在设计中表现出来的普遍病理。表1的调研项目为下一步建筑方案的形成预设了部分前提条件和认知背景,如较大城市范围的空间组织逻辑、可能的空间特色形成的原因、其它高层建筑的普遍语汇、可能的最佳机动车出入口以及设计建筑物观看的景观和被观看重要的视点位置等等。同时,表1指引了调研分析的要点及其表达方式,使得学生有依据可偱。另外,场地调研以“设计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位成员有分别的任务以及相应的汇报。设计组织工作是任课教师重要的职责之一,关于这方面将在“设计教学中的团队合作”小节中展开。
然而,在包括以往多次的评图中,评图教师往往反映场地研究与具体方案设计并不能搭建紧密的逻辑关联;方案设计中体现不出调研的结论或成果。在和其它教师多次的讨论中,笔者发现这似乎是普遍问题和难题。通过观察和思考,笔者认为存在着以下几种状况。
一是常有的现象;调研的场地范围限在红线内,不能从大区域研究场地问题,而且方案设计中通常抹平了原有场地景观,从而使得调研成为形式上展示以及一堆废纸;二是特有的中国问题;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城市景观剧烈的差异度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借鉴度。也就是说,快速刷新升级的当代中国城市地图很难象已经进入城市化后期的欧美城市一样,为新将填补的建筑或者建筑群提供一个稳定的、可资借鉴的和有强限制度的城市形态和空间。另一方面,也碰及了社会人群剧烈分异的现实。由此出现了一些西方城市和建筑设计理论直接取用的不适宜性或者难适应性。这实际上也就造成了教学中的难题(其实也是当代中国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面临的普遍难题):即,为谁的城市?如何应用城市调研的结果?或者,城市调研成果对于新将进行的建筑设计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三是部分调研是一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感受,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的确不可直接转换成设计成果,以图纸形式展现出来。作为空间表述方式之一的图纸,有其本身的限制性。
图1 设计场地与周边环境
(绿色部分为设计场地)
表1 关于城市与场地技术性调研的问题、要点与表达方式
建议表达方式
场地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
场地的区位特点
对设计构思是否有潜在的影响?
至少包含渝中半岛在内的区位图
简要的文字说明
该场地周围500米城市空间组织是否有一定的逻辑关联?
该场地周围500米内最高建筑在哪里?
路网、节点、建筑平面轮廓等。
建筑群体内各建筑的形态、高度分布关系。
是否能对基地内路径、节点、建筑平面轮廓、建筑形态和高度的设计有所启示?
图底关系分析图(平面)
建筑群高度分布分析图(平面)
建筑群体量关系分析图(轴测图)
设计策略示意图(构思草图、意向性图片等)
简要的文字说明
该场地周围500米内最有特色的建筑群体在哪里?为什么有特色?在空间上如何处理?
“特色”建筑与基地的空间位置关系
“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建筑形态/功能组合/文化内涵?还是其它?
设想本设计是否可能影响到周边的“特色”建筑?如果可能产生影响,本设计可能采取什么策略?
“特色”建筑本身是否对本设计的某些方面带来启示?
“特色”建筑与本场地区位图(平面)
“特色”分析图(照片、图示等)
设计策略示意图(构思草图、意向性图片等)
简要的文字说明
该场地500米内高层建筑主要的建筑语汇是什么,请至少收集30-40个案例分类说明。
建筑顶部、墙身、入口形式、材料、标准平面形式
特定的建筑语汇是否与建筑具体的功能、外部环境、相关人员的行为方式有关联?如何关联?
是否对本设计有所启示?
建筑语汇分类(图例)
建筑案例分析(实景照片+图例)
关联性分析(实景照片+草图)
设计策略示意图(构思草图、意向性图片等)
简要的文字说明
该场地最佳的机动车出入口可能在哪里?为什么?
该场地最佳的步行出入口可能在哪里?为什么?
场地周边现有机动车道分布、车流方向、机动车出入口分布分析;场地周边现状步行道分布、人流量、人员构成分析
在现状交通基础上,本设计设置机动车/步行出入口都有哪些可能?各种可能的情况将对城市交通带来什么影响?如何选择?
现状交通分析图(步行、机动车交通)
机动车/步行出入口的可能分布与对比分析(多个小图对比)
最佳机动车/步行出入口设置示意图
简要的文字说明
观看该场地建筑最佳的视点可能在哪里?
场地周边重要空间节点有哪些?
从这些节点看本场地的视线关系如何?是否有足够的观看距离? 视域范围内还有哪些重要的元素(例如解放碑、其它建筑等)?
在总体布局、建筑高度、形态等方面,本设计是否/如何将根据最佳视点分析采取相应策略?
场地周边重要空间节点分布示意图(平面)
从各节点看场地的视觉景观分析图(照片、建模,注意标示出重要的视觉元素)
设计策略示意图(构思草图、意向性图片等)
简要的文字说明
场地日照条件如何?
不同季节、时刻的日照分析;
确定场地内不同日照条件的区域
日照条件与建筑布局或其它方面有何关联?
不同季节、时刻的日照分析图
场地内不同日照条件的区域分布示意图
设计策略示意图(构思草图、意向性图片等)
简要的文字说明
下面摘引两位同学的设计课程总结对于前期场地调研的反映,作为该教学阶段的一个小结。
首先我们进行一个很大范围的场地调研,它不只局限在我们的红线以内,而是扩展到了方圆500米。我们从鸟瞰图和地面的视点体会城市空间组织所存在的逻辑关系;体会我们的地块在这个范围内的交通关系、视点关系以及它和周围特色建筑的关系。以此我们得到一个大致的场地布置方式。
——韩文晶
从设计前期的个人设想打开思路,到学习如何展开分析的过程,再到现场调研,对基地及周边情况的认真考察,回到教室再分析数据,进行初设,然后回到场地的二次调研,相应的深化和修改方案,每一个环节都能有新的收获,切实落实了每一步骤,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例行公事。真正让我们的设计即打开思路,又针对的解决问题,使设计变得有根据,有说服力。使感性的设计构思最后能落实到理性的客观分析上。
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空间逻辑推导
即便了解了周边城市环境(作为设计知识背景以及利用和限制条件——前一节的内容),在一块特定的场地中,如何进入具体的方案设计?
这看来是建筑学,或者更加精准层面,是建筑设计根本的、核心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是关系设计方法的问题。课程之前,笔者曾经广泛查询、阅读过相关书籍和期刊,发现可用的资料不多,尤其能够针对当前普遍的“类型建筑”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成果更是寥寥无几。托马斯·赫尔佐格编着、仲德昆等翻译的,并由建筑学专指委推荐的建筑设计课程教材(以及其它同一系列出版物)从“原理”上讲是好书,但由于不同教学体系差异等原因,如何的拿到设计教学中来仍然是问题。目前十分需要结合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课程特点的参考教材。
关于场地使用方式的研究目的在于将常规的从感性的、模糊的、有意与随意之间的设计开始和过程转变成理性为主的、有较强逻辑关联的、分析的设计进程。这种方式是一种在一定建筑学游戏规则限制下的数学求解。有学生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一大杯水(任务书规定的总建筑面积),倒入场地后产生的无数种可能形态的研究。
很显然,所有的解答均存在于满铺与无穷高之间无限多种的可能性;如果不加以限制条件,无法得到有逻辑说服力的答案。同时,理想的方案是一种综合的选择而非简单的逻辑推论。这个时候,前面的调研感受及其成果就起到了一定作用。(图2)这一工作带来的好处是使得学生意识到在场地中存在着多种的、也可能合理、合乎法规的解决方案,而不像以往直接凭着感受进入设计——虽然笔者并不完全反对这种设计方法和方式。同时,随着学生遴选限制条件比重的不同,个人空间使用经验的差异——一种基于理性的感性的认识,设计中就出现方案形态分异的现象,由此成为进一步建筑形态研究的基本框架。
表2是提供给学生的关于场地使用方式分析与研究的表格,主要是提供各种潜在的限制条件,尤其是与法规相关的重要性数值(普遍性)和场地条件(特殊性),并指引了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当然,这种设计方法并非惟一之方法,但却简单有效,易于学生了解和执行。下文选用了韩文晶同学对于该方面较完整的叙述,清楚地表达了教师想要传达的设计要求和学生的理解及设计研究过程。
图3是最后12位学生课程设计方案形态的观察与比对。高层主体位置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在各种建设法规限制下,在对于城市景观的观察和思考下体现出来的城市空间观念;形态的处理则表达出了个人形式审美与技能的修炼。虽然笔者在此不想评论学生作业的优劣,但是仍然想指出,如果从群体空间角度出发,张曦同学“双楼”的方案虽然单体形态并不出色,却有较佳的整体效果;韩文晶同学的方案及研究过程体现出了她很好的空间逻辑推理能力;梁珣和璀璨同学则具有较强的创造“形”的能力和对细节的把握。同时,将方案并置,有助于同学返观和比对设计方案间的差异,这也是笔者想达到的目的之一。
图2 满足任务书指针前提下,学生在课程设计研究过程中例举的各种可能性
(并根据各种限制条件及个人经验感受,选择进一步发展的案例)
表2 场地使用方式分析与研究
建议表达方式
根据任务书的指针要求可以获得哪些潜在信息?
建筑地上部分最多可有多少层?
地上建筑面积要有多少?
建筑投影面积最大是多少?
绿地面积最少是多少?
简要的文字说明
在现有条件和要求下(即要满足建设面积和城市建设法令法规条件下),对于场地有多少种可能的使用方式(布置方式?)
为简化问题,模数化柱网(建议以8&8m为单元);高层标准层以1000左右平方米计(&32&32);标准层以3.3-3.6米计
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的布置方式
建筑高度在50米以下的布置方式
建筑高度在100米以下的布置方式
建筑高度24米、50米和100米的多种组合方式
3D模型示意
简要的文字说明
结合场地调研,遴选出适宜发展的场地使用方式
从场地周围城市空间组织逻辑关联考虑
从场地与“特色”建筑的关系考虑
从最佳机动车/步行出入口设置关系考虑
从观看该场地建筑的最佳视点考虑
从场地日照条件考虑
相应的分析图(二维图标、3D模型)
遴选结果示意图(3D模型)
简要的文字说明
加入更多限制条件
(主观和客观)
1.&& 在多种可能性中进一步排除
2.&& 择优
图3& 12位同学课程设计方案形态的观察与比对⑥
在这个基础上(指场地调研)我们进行对场地可能的使用方式的研究。以8&8m作单元划分场地,看看场地有多少种可能的使用方式。过程中做出很多很多体量模型,当然这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这种方式的重要性在于研究尽可能多的替选方案,以提供从各种各样角度出发的不同选择。我们发现在满足指标限制和城市建设法令法规条件下仍然有很多可能性,要立即决定一种并不是很有说服力。在场地内可以建造3个2个或1个高层,任务书没有做规定。我们就开始做模型专门用以把设计内容和设计形式的关系形象化并比较不同的选择。
这个时候的判断标准大都来自建筑整体和城市的关系。在红线内,建筑和保留下来的能仁寺的关系;在场地内,和邻近建筑及街道的交通流线关系;在街区内,高层和城市空间轴线的呼应以及视点关系……我们不断地把自己的选择放到场地里进行对比思考,看看这个形体怎样才能更加和场地的尺度融合,更加有利于组织流线和功能的布置,更加经济合理地实现各种指标。
与此同时我们也对建筑自身进行具有自己个性的外部造型设计。因为这个工作一直放在场地中进行,所以不会因为追求突出的形象而生硬地打破有序的城市环境。
我仍然通过用模型做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进行对比的方式推进设计。由整个的形体,到表皮处理,到立面的开窗,到内部空间,每一步都通过模型对比的选择来做决定。当然这样探讨所有细部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在试着弄清楚哪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是最有意思的。这个方法一直贯穿在我这次设计中,在完善建筑在近地面和场地关系的调整中依然坚持。这样看似花了很多时间,但它能使设计变得清晰,也许就像西泽立卫所说,必须花很多时间来使工作更加简单化。这样也保持了这次的设计本身进行的很有趣。
——韩文晶
设计教学中的团队合作
如何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设计教学课程中重要的方面。也就是说,只有激发学生进入设计研究的积极性,同时提供表演的舞台,并及时给于“剧情”发展适当引导,设计课程才有可能显现得更加饱满和对于学生而言更多的收获。当前的学生是“八零”后出生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成为导演,控制全局,熟悉演员,掌握节奏,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质,而不是成为替代每一位学生的演员——这往往是传统教学中一种弊病。以下是笔者在设计教学组织方面的一些实验。
在教学的初期,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公开讨论中发言。一方面有助于教师了解、观察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使得传统的“教师——单个学生”的设计教学方式发生变化。每一位学生的思考、语言与形式的表达都可以成为其它所有学生的信息源以及相互参照、比对的对象,由此教学组织结构形成了“1个任课教师+(N-1)学生教师——1个学生”的模式,丰富了相关的设计教学信息。同时,要求公开发言也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常规方式,促进其积极思考;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学的中后期,随着设计深入和不同理念的产生以及有限教学时间的限制,已经不再可能每位学生公开发言;但可以组织小组内的小规模讨论。
图4 课程设计教学空间与状况
(8周设计课程中的照片记录)
在教学组织上,将大组划分为若干个3-5个人的小组,组织小组内成员协同工作、小组间讨论汇报,是推进设计教学的良好模式。每次课堂上布置与设计研究相关的作业,下次课公开讨论的方式改变以往课堂时间成为绘图或设计时间的不良状况,形成课下有思考和准备,课前有小结,课间有汇报讨论的教学秩序;也改变设计课教师在课堂间往往仅成为一个顾问的状况。同时,组织团队内或团队间的评价也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设计方案,拓宽设计思维。在设计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有相应的设计总结,检讨和反思该课程的得与失以及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⑦。以下引用两位同学总结中提到的对于课程组织的认识。
小组内再分组的方式也很好。我们14个人的小组不再是一个零散的团队,而是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调控模式。这使得小组的成员不再孤立,相互之间有了协作、竞争、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这当中,不只是我们每个人只做自己的设计,实际上也参与了其它人的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每个人做的不是一个设计,而是14个设计。不仅参与他与了他们的设计,也收获了他们的一些思维与工作方式。
关于团队合作和同学之间互相评价的想法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也是我最欣赏的地方。之前我没意识到这一点,觉得麻烦,如果下次有机会分组,我想我会和更多的和同学交流,会做的更好吧。在和同学的交往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都是以前所注意不到的。对自己设计过程的方式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结语:类型与维度
某种程度上讲,设计过程的控制是一种框架性的设置,决定了可能出现的结果。所以,一个值得思考的方面是,这样的设计研究和教学方式,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曾经在与法国拉维莱特建筑学院的设计教学交流中,有法方教师提出中法学生设计间不同。其中一点即是法方学生较重视分析,由分析而进入设计;而中方学生较重视主观感性的认识,并认为这点是应向中方学习的一个方面。笔者以为,感性的认识有不同层面,只有基于相对完整分析基础上的感性认识,而非笼统的感性认识;或者说,只有基于丰富信息量的理性认知,然后将两者复合地联系起来——这显然是建筑师不同于其它职业的专长所在,也是难点所在,才是解决之道。由此,设计教学中,设计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场地(形态的出现)并非教学重点;设计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进入场地(形态出现的原因)才是教学的关注点,由此训练学生空间逻辑的叙述和表达。这种和以往教学不同的关注和训练方式需要理性与感性的反复交叉、融合,因此也造成了具体教学设计中困难。下面的设计总结文字虽然来自一位同学,但反映了教学中的一些状况。
这次设计入题较慢……觉得这可能是由于前期分析有些面面俱到,想试图尽量客观和绝对,避免个人价值取向,但不同的人对场地的敏感点不同。如果大家的分析趋同,没有自己的重点,个人的判断,就可能导致设计与分析并不能环环相扣。完成了前期分析,设计不能从中自然延续出来,却在另找出发点。也许因为我们现在知道要去观察分析,但还不真正明白该怎么去分析,该怎么分析才是一种敏锐的,把握关键问题的方式,该怎么分析才能控制住整体的设计。觉得自己仍然缺少一种判断力,能够敏感准确地发现和把握问题。
——孙海音
就如前面提及的,该设计课程重在“形成空间的逻辑”、在“形态出现的原因”而不在形态本身,这也就决定了课程必须是重视“过程”的设计研究。笔者告诉学生,每个小阶段的分析或者研究都是成果,该成果成为下一阶段研究的基础,而不单是以往的最后的成图是正图。一个浅显的模拟是,重视“过程”的设计教学就如训练语句的组成,关注字与字之间的关联与逻辑,关注语句形态下表达的意义而非仅语句形态自身。这种重视“过程”的教学明显地与普遍的重视“结果”的教学有着很不同的价值判断——坦诚地讲,面对当前教学环境状况,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执教者的困扰。值得欣慰的是,从学生设计总结中普遍反映出对这种重视“空间逻辑”形成过程研究的认可。下文是摘取的相关部分文字。
繁忙从一草开始,不仅要收集,整理资料,还要构思最初的方案,从调研阶段我们就开始忙碌,奔波与解放碑和沙坪坝之间,通宵达旦的做分析,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抱怨,其它组的同学也不解的感慨:原来你们老师要求这么严呀!可是,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的付出是值得的,整个设计中,前期的分析和总结成了我们设计最精彩的一笔,我也领悟到方案形成的过程比方案最终的呈现更值得让我花时间去思考。
总之,设计教学是一种基于设计的教学研究。也就是说,从本体上,它即是研究;然而这种研究是关于教导什么样的知识、如何的教导、控制教学节奏以及因材施教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构成了进入具体建筑或城市设计研究的教学背景。从宏观上讲,这些研究,既需要有对于国际、地区、国内建筑学、城市规划教育发展的普遍认知,也需要对本土教学体系特点的认识。从具体层面,又需要在一定的教学框架中将教学者之学术兴趣、特长与教学任务结合起来。目前看来,国内大部分建筑院校的建筑设计教师无可避免地要面对以“类型”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多少看起来是一种“速成”的教育。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在《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中谈到:“建筑教育的速成化……是利润最大化的思想在作怪。我反对的不是在建筑教育中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合理做法,我反对的是丧失批判性思维的建筑教育,以及近年来设计课教学奉若神明的倾向,就好像除了技术,建筑教育就没有其它内容可言”[5]——尽管当前建筑教育的普遍情况的确不差弗兰姆普敦的判断,每一种类型的设计教学仍然可以有着不同的维度(历史的维度、技术的维度、城市的维度等)——每一维度下还可以有更深的细分;以“类型”为空间载体,“维度”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批判性的思考),也未尝不可以有所努力和革新之处。
弗兰姆普敦还深刻地指出:“除了采用‘双重诠释’的策略之外,建筑实践似乎别无选择。所谓‘双重诠释’,就是首先将建筑实践建立在自身建构规则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关注建筑实践的社会意义,寻求……‘空间的公共面貌’的新形式”[6]。与此相对应地,该次课程重在“建立自身建构规则”的方面,然而即便是这一方面,依然并不完整和全面;在寻求“空间社会意义”方面更是无力,虽然笔者的初始意图在于试图使学生能够对造型之外的“意义”有所意识。就如本文开始就谈到的,理解设计场地与城市之间的关联,研究在多种限定条件下场地可能的使用方式,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其外在性是本次设计课程笔者所著力强调的,也是教学重点所在。高层建筑本身的技术问题,如消防疏散与基本设备布置、结构形式与建筑形式、核心筒设计等,课程中只要求理解基本原理,允许在理解基础上参照和模仿⑧。很显然,试图在课程中解决所有的问题很显然并非理想做法,一个常规的教学单元通常只有8-9周,在如此有限的时间中,同时教学评图中往往又要求面面俱到的状况下,着力对某一部分的深描,大概才能得到一幅不是平涂的,相貌轮廓中有着黑而明亮眼神的图画。这是直面现状的应对,是师者有意的倾向和选择,是“类型”载体上有“维度”的取向。毫无疑问地,这也是一种无奈和积极的狡黠。
致谢及其它:机械部第三设计院余吉辉总建筑师应邀参加课程中期评图、建筑技术教研室孙雁老师讲解与高层建筑设备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学组负责人王琦副教授选择了有挑战性的设计场地并提供图纸、研究生余琪协助完成该课程学生设计作业整理,在此表示感谢!另外,就如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总结,这篇教学札记是笔者教学实践与实验的归纳与小结,也是该课程的进一步延展。希望该文不仅对于笔者设计小组中的14位同学有所帮助,对于更广泛的教师与学生也能够有一定程度的借鉴和启发。
工学博士,副教授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①&&&&&&&
有教师提出“单元式”的训练方式,即在教学中插入不同技术单元,如结构、消防、设备等等,以使得学生对于知识有相关之了解并应用于方案设计之中。这是教学方法之一种,然而这一解答仍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参见畲寅.高层建筑设计课题教学之我见.时代建筑.-43。另外必须说的是,虽然笔者尽量收集相关教学研究资料,但十几年间关于高层建筑教学文章实在是凤毛麟角,几不可寻。
②&&&&&&&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女生从总体上优于男生,这和十几年前有着相当不同。
③&&&&&&&
从近几年来发表的建筑教育类文章看,取得一定成果的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综合类院校中新设置的建筑类院系;由于是新设置(规模与阻力均较小),同时又有一定革新意识的教师(往往来自有一定历史的建筑院校或海外归来),因此较容易获得革新实践。另一类在传统建筑院校中;但这类革新往往为了避免与常规的课程设置冲突,采用并行或选修方式。在课程设置方面,则体现出强烈而又为难的对于“类型建筑”模式的革新意向和努力;具体方向上,大约可以归纳为向技术靠近(如较常见的“建构”、“生态”等课程)和向社会、历史靠近。
④&&&&&&&
这些内容往往是“城市设计”课程的主要构成。然而,从教学者自身的体会和了解到的资料看,目前“城市设计”课程往往关注的是城市形态而非约束和引导产生良好城市形态的状况。
⑤&&&&&&&
参见杨宇振.从空间的想象与描述开始.建筑师.-20。但是在该次课程设计中,和以往笔者其它类型建筑的教学经验相比,可以明显感受到大部分人缺失高层建筑更多的使用经验(普遍的游历路线是由门厅或地下车库进入电梯再进入使用房间),或者,也因为高层建筑巨大尺度及其复杂功能,由此文字显得单薄和缺乏想象力。从总体上说,该项实验不如以前成功,理性述说远多于感性认识。但好的方面是一定程度激发学生对高层建筑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这在以往的教学中是较为缺乏的。这里限于文章字数限制,不引用学生文字用于展示。
⑥&&&&&&&
设计课程小组14位同学中有2位同学未交纳电子版本作业,故在此仅有12个案例。另外,此案例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本科4年级学生作业。该课程设计之后系《城市设计》。该种安排体现了“类型建筑”规模渐大的特点。
⑦&&&&&&&
一个有借鉴意义的案例,同时也是笔者阅读到的目前关于个人课程设计解说最为详尽和生动的案例,是朱涛撰写的关于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完成一个课程设计的文字。文中详尽地交代了课程设计的安排、过程、进展以及与教师间的矛盾,并有案例演进过程之记录。参见朱涛.纽约布朗克斯地毯宅提案.时代建筑.-86。这样的总结性和回馈性的文章,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十分需要,然而目前却十分稀少。
⑧&&&&&&&
课程中邀请了相关技术教师进行专章授课。在普遍认为应当加强设计与技术结合的教学改革中,虽然另设课程,重开天地是一种做法,在传统教学体系中未尝不可以有改进的方法。比如,以该课程为例,将相应的高层建筑设计理论课(包括历史、结构、消防、设备等)析分到具体的设计课程中(包括课时),这才能更有效地将学生的言听与动手结合起来。目前教学体系中的条块分割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如何整合内部资源,优化教学结构和效率仍然值得普遍思考。
[1]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 [王骏阳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艾伦·科洪.[刘托译].建筑评论——现代建筑与历史嬗变.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阿摩斯·拉普波特.[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汪丁丁.教育的问题.读书.2007年11期:39-41
[5] 杨宇振.从空间的想象与描述开始.建筑师.2007年第2期:16-20
图片来源:
文中所有图片均选自课程中的图纸与课程记录照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