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表怎么用两只日光灯不会走

红网 - 百姓呼声 - 质监局、电监会、电力公开回应:智能电表没问题
| 市州直达(-------------) |
&即时滚动 >>
此页使用了内帧,需更高版本的浏览器支持。
质监局、电监会、电力公开回应:智能电表没问题
光明之声123 发表于 &20:47:34『标签:&->&』
  综合湖南日报、红网、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3月1日报道 针对部分电力客户反映新更换的智能电表“走得快”、电费增多、电压偏高等质疑,今天,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湖南电监办、省电力公司等联合公开回应:“智能电表没问题!”  省质监局:被检验的电能表全部合格  省质监局计量检测研究院副院长、计量检测首席专家李庆先表示,只有获得智能电表生产许可的企业,才能生产智能电表。智能电表在生产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合格的在加载检测封印后才能出厂。  安装前,智能电能表都由质监部门或者授权检测的特定部门进行检定,检定不开启生产厂家封印,合格的加载检定机构封印后才能装出。对授权部门检验检测后的智能电表,质监部门仍会按照20%的比例进行抽检。李庆先表示,由质监部门直接参与检测的电表,占到电表总量的40%左右,从以往抽样检测结果来看,99.5%的电表合格。  李庆先介绍,针对社会上反映智能电能表“过快”的情况,省质监局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对双峰、桃江、平江3地送来的75只正在使用的智能电表进行了检定,检定结论均为“合格”。今年 2月28日,省质监局组织到省电力计量中心随机抽取经检定合格待配送的单相智能电能表29台,涉及11个厂家,根据舆情反映的高电压260伏,大电流72安培,低电压176伏,小功率5瓦等极端工作状况,在实验室模拟测试验证,这个表的准确等级都是国家标准的2.0级,结果显示最大的一个误差不超过正2.4%,均在允差范围内。  李庆先说:“最大的这个2.4%的误差是5W小功率的,而小功率的国家标准允许的误差是3%。”  也就是说,不存在“260伏高电压情况下,智能电表被人为加快”的问题。  普及智能电表后每年可减排14.11万吨  专家表示,推广智能电表是为了响应、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更换新表的费用全部由电力公司承担,不需要老百姓出一分钱。全国已有多个省份普遍推广智能电表,湖南目前还只安装使用了330万只,智能电表覆盖率只占该公司供电用户的17%,但该公司与发电企业结算均已使用智能电能表。  威胜电子副总裁郑小平以数据证明:“一块运行的智能电表电能消耗比机械表每月少0.5千瓦时(能耗不计入电表),如果湖南2000万用电客户全部使用智能电能表,每年可减少电表运行能耗1.2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11万吨。”  此外,智能电表还可实现自动抄表,避免了人工错抄、漏抄、延迟抄表带来的不便;配合智能电能表应用的采集系统每天可自动定时抄表,提高了抄表的实时性,为客户准确查询电量、方便缴费、余额提醒等服务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采集系统远程送电,加快欠费复电及时性;通过智能电能表,可以随时了解客户实时用电情况,更科学合理地调节用电负荷,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同时,它也是智能家居的重要技术支撑。  “电表快”是错觉,原因有五  专家表示,客户产生电表“走得快”的错觉,可能存在以下五方面原因:  1、智能电能表的安装大部分在去年年底,因气温持续偏低,加之节假日回家团聚人员较多,客户用电量较平常增多导致电费突增。   2、怀化等刚接管的地方电力公司原有电能表由于运行年代久,表计老化严重,少计电量,更换后的智能电能表恢复正常计量后,给客户造成“多计量”的错觉。  3、更换智能电能表后因施工及工单流传等原因抄表时间改变,结算周期变化,造成结算电量电费增加。  4、自日,我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全面实行阶梯电价政策,部分客户用电电量没有明显增加,但电费支出因此增加。  5、客户使用电器后习惯用遥控器关闭电器,没有关闭开关或拔掉插头,使电器处于待机状态造成不必要的电量损耗。建议客户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避免不必要的电费支出。  针对客户感觉电表“走得快”的质疑,省质监局、湖南电监办、省电力公司均表示,客户可申请对电表进行检测。客户对电费增多情况,可到当地电力营业厅或者拨打95598电话咨询。如果对电表计量有疑问,可到当地电力营业厅办理申请校表手续,电力部门将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检测结果。  客户对供电部门出具的检测结果有异议,可到质监部门申请仲裁,重新检测。  电压升高不会对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带来影响  近期,有部分网友反映家里电压偏高,对此,省电力公司组织进行了现场检测,通过检测数据分析,个别小区在凌晨或上午用电低谷、负荷轻载时段确实存在短时性电压偏高,但在旁晚用电高峰时段电压基本趋于正常。  专家介绍,国家标准(GB/T)规定:220伏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10%、+7%,也就是说,全省居民客户合格电压范围应为198伏~235.4伏。  电压偏高主要是居民用电负荷大幅降低、设备突发故障、三相负荷不平衡导致某些相电压升高等因素影响造成。根据电压分布的电力特性,供电电压从变压器配电线路首端至末端会逐级降低,负荷越大,首末端电压值降低越大、电压逐级递减程度也越严重。  “这其实跟水压有点类似,比如楼层低的用户,水压肯定高一些,而离水厂远或有些高层住户,会感觉水压低一些类似的道理。”专家介绍,离变压器近的地方,电压相对会高一点,远端会相对低一点。“除了负荷影响外,输送线路本身也会有一定损耗,所以远端的电压有可能低于额定值220伏。”   电力部门为保证末端电压高于下限值198伏,会根据每个台区负荷情况按运行规程选择和确定变压器档位,一般会将正常负荷时的首端电压调整至220伏至231伏之间,以最大程度保证尽可能多的用户电压值处于合格范围之内。运行中,当负荷大幅降低时,会引起首端电压短时升高,电压升高不会对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带来影响。  省电力公司表示,电压质量既是电力监管部门监管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电网向社会承诺和内部考核的主要指标。国家电网作为国有大型央企,一直致力于改善电压质量,近年来,通过采取增加城农电网建设投资、加强运维管理等措施,电压质量不断提升,绝不会也没有必要蓄意调高电压。  省电力公司承诺,如果客户在用电过程中发现电压异常或质量不合格,可随时拨打24小时客服电话95598,电力技术人员将在第一时间现场检测并进行整改。  专家提倡良好的安全用电习惯  记者了解到,产生“智能电表过快”错觉的现象在英美等国早有前科:  2010年美国各大电力公司在全美境内共安装了约200万块智能电表。从那之后,各大电力公司的噩梦便开始了,各种投诉如潮水般涌入,在某些州工作人员甚至接到了群众的集体诉讼。投诉的主要内容是“新电表增大了用电量”。《纽约时报》曾报道美国一位陆军士兵在服役回家后发现,自从安装了智能电表其用电费用一月比一个月高。尽管他用电已经非常节省,但电费还是照涨不误,他认为是智能电表将其剥削得“一干二净”。“智能电表增加电费”这一问题已经引发了美国全国性的讨论。  对于智能电表为何不节电,美联邦政府下令一家独立的咨询公司进行彻底调查。2010年9月,这家公司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大部分情况下,智能电表的精确性是没有问题的。在对投诉逐个分析时发现,大部分投诉是由于热浪过境、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旧电表老化收取电费过低而造成的。  可见,安装智能电表并不一定意味着电费的下跌,它并没有智能到可以主动节省用电量,目前阶段来说,它只是一个优化人们用电习惯的工具。为此,专家提倡广大客户养成安全良好的用电习惯:  1.长期不使用的家用电器切断电源。  2.充电器用完别忘拔插头。只要插座指示灯亮着,就是在走电的,因此出门时记得将家里的插座插排等关掉。  3.热水器和饮水机注意适当降低使用频率。饮水机反复加热,一天耗电量可达到24度甚至更多;冰箱、空调最好买变频的或者有能效标识的;空调在制冷时,如果每天按10个小时计算,每调高一度就能省电半度。  4.经常清洁家电。机器有灰尘甚至老化,会导致机器发热量过大,增加使用时的耗电量。&
老百姓消费不了呀:要求换电表第1楼作为一般老百姓的家庭来说,原来都是30多元一个,家还是原来的家一点不变,而电费现在都是140左右,让无来源的家庭怎么过。唉,还是原来的政策好。&09:53:11网友58:我伏了第2楼我家照明电源电压248伏,我家的电压合格了吗?有本事你联系我!现场测试电压。只限电力部门的水军!还有怀化电力局的舆情高官们!人民电业为人民!是该给怀化广大用电户一个说法。&21:21:58网友19:诈钱是真第3楼放他妈滴青草屁,想方设法诈钱是真的!&13:59:19网友09:新装的智能电表竟偷电大盗!第4楼新装的智能电竟成偷电大盗!/thread--1.html---------质监、电监、电力等多部门公开回应智能电表:电表没问题!----------经过广大网友努力,问题终于找到啦。问题出在质监部门检测时,电器总负载在5A以下,而用户的冰箱、电视机、热水器、电火箱总负载大大超过5A。这种智能电表有个特点,就是超过它额定的电流5A,数字就乱跳,计数就大大提高。智能电表上的说明,额定电流是这样规定的:5(60)。这是什么意思?就是额定负载电流是5A,电器起动瞬时电流允许60A以内。如果用户的智能电表都安装10A的,电费绝对不会翻倍。 &16:37:09网友23:气人呀气人,脸皮厚的混帐东西第5楼&&&&&&现在,我在怀化城区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发现张贴有质监局、电监会、电力公开回应:智能电表没问题的东西,一律扯掉! &21:58:23网友45:zc正常?第6楼如果现在正常,那么原来电力公司亏了?如果原来没有亏,那现在应该减价……&16:14:45网友46:想知道电表为什么跑的快吗?第7楼想知道电表为什么跑的快吗?&&刚在网上看到一篇贴子,现在转来大家看看,转贴的网站是/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9005大家可能没搞清楚电费为什么疯涨,但所有已知的手段检查下来,都是正常的:   1,仪表是好的!   2,报数是正常的!   3,偷电是没有的!   4,春秋天,甚至是夏天也是好的!   5,态度是和蔼的!   6,政府是束手无策的!   其实,只要干一件事情就会真相大白:   将电表检测范围从0-5A的线性数据,扩大到0-40A的范围,你再看它,估计超过10A后,那条线就像神舟5号一样直冲蓝天了。   你可以自己算一下,P=U*I(U是固定的220V),那么w的状态下,电流是15A-25A   你家里的电器全开,不跳闸时的功率有多少马上就出来了。   当你一半时间的消耗状态是10A以上时,你的电费不翻倍,你可以做神仙了!   而电表上显示的额定电流是多少呢?自己回家看看吧,运气好点的是10A,运气差的是5A,更多的写着5-10A。   附电力公司公开的技术细则:   《依据&上海电力公司&供电营业细则&第二章&第七条&1.低压供电(1)居民客户之规定:居民客户实行用电负荷管理,单相供电时,分为3、4、6、8KW四档,用电负荷控制电流相应为15、20、30、40A.》。   现在来看看供电局给我们所装的电表铭牌标示:额定电流&5(30)A.或&10(40)A。括号内的数字是短时允许超载电流。譬如:空调,冰箱等电动机的启动电流。而不是正常工作电流。   P=U×I,U电压为常数,注意,这是线性方程。也就是电表显示的用电数字也应该是线性关系正确反映。因此电表计量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线性度!!!   我们假设电表工作在额定电流5A或10A内,线性度是好的。工作在超载电流高段,变成指数性图形关系,计数就会翻倍!!!   假设我们的用电设备功率因数为1,则V=4.5A.来计算,我们使用一个电热水壶就1200W.&电流5.4A.&大家就此计算一下,你回到家里后打开的电器用电电流,是否工作在超载电流段。   而供电局给我们安装的电表,与供电局公示的最低额定15A电表都没有达到。   去看看电力公司对于电表制造商的设备招标文件吧,注意二个名词的区别“额定电流”和“过电流能力”。一切尽在不言中!   当你要求《电能表强制检定站》上门检测时,尽管其声称是第三方的,尽管其声称东家是上海技术监督局。但当你:   问校验人员,测试几个电流点,工作人员回答说:只测试3个电流点。我说至少1A一个点,就能看出线性度好坏。      结果:   他们不干了。         说实话,我认为电力公司也是无意中发现有这么的情况,但既然有利益增收,当然能够抵死不认是最好。除非**或者媒体干预。   站在他的立场考虑,若承认问题存在,则后续成本高到无法承受:   1,冬季的11月开始,所有收费要参照平时平均值收费了,最多上扬15%   2,更换电表,成本巨大,耗时更大,且需要大量人工(倒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3,假设更换电表全部完成需6-10个月,则期间所有电费按去年同比征收,则用户拼命用电没有后顾之忧,电力股大跌,成本巨亏。   终上所述,这个问题的承认,是个生死攸关的考验,对百姓来说要筑起血肉长城来抗衡,对电力公司何尝不是。      简单一点的说,就是电力公司给用户装的电表不符合规定,用户所装的电表所允许的电流值太小,致使当用户用电的电流超过电表额定电流时出现电表读数异常现象。   举个例子,本来按规定,电力公司应该给用户安装额定电流为15A的电表,但实际上电力公司只给你安装了额定电流是5A的电表。当用户用电量比较大时,比如开空调、取暖器等等,经过电表的电流达到了10A或15A,那么这个时候,本来你可能只是用了100度的电,但因为用户所用的电流超过了电表额定的5A电流,电表就转得比正常的快,可能会显示成200度或者250度。   我们知道,春节前比较冷,开取暖器、空调,用电磁炉打火锅的情况肯定不少,用电电流超过5A的情况肯定是常事,所以,我们的电费突然飚升就是这样产生滴了作者:灵魂归宿 发表时间:&22:11:48 请供电公司的砖家出来回复下,这个帖子。作者:jcywww 发表时间:&22:14:09 谢谢各位支持和关注,再次首先澄清几点:
1,本人非电业专业人士,观念难免偏颇,请专家指正。
2,本人受到启发的源头是某TX的转帖内容,非100%原创
3,帖子的目的不是制造不和谐声音,而是希望下学而上达,有力人士或媒体出面为百姓谋利。
所以希望大家有机会多转给其他朋友分享,无需注明出处。http://forum./thread/.html
现在回归正题,既然有怀疑,如何对症下药呢,我这里方法有三:
1,请上海电能表强制检定站校表,但事先说清楚,校表范围是0-40A(估计99%是拒绝的)
2,自己估算好电器的总功率,最好达到4000w,然后确保其他不变的情况下,运行一小时,看电表是否产生4度电量。
3,更系统无误差的校表:
A,找一只100W的电灯泡
B,找一只秒表
C,看电能表上的技术参数,即***转/kwh
D,换算出100W灯泡与技术参数上的比值,测的时候多转即圈,最好以整数10、20、30圈等为单位
F,更换为1000W电器,2000w,3000w,4000w,5000w,直到所有数据出来
你再看它的线性好吗?
网友测试结果:
原帖由&踢球脚就发软&于&11-02-17&11:43&发表周一在家做了测试,下午3点半开了空调,到7点结束,空调是2匹的,结果发现3各半小时耗电28度,除了空调还有日光灯,冰箱,笔记本电脑,没有其他大功率的电器,已经投诉电力部门,并且通报了这个情况,不知道这个&...上午电力部门的一位张姓员工给我电话,我把测试的结果告诉了他,并把当时家里的电器使用情况也告诉了他,请他测算可能的电耗,后来他回复我正常应该在14-15度左右,但是实际电耗28左右,明显偏高,无法解释,请我去检测电表。sorry,这位TX已经更正,制热功率5800W,所以3.5小时是21度左右,电表超额38%QUOTE:原帖由&bxc&于&11-02-17&08:49&发表你觉得我们这些P民的精力、财力能和电力公司相比吗这些年电力公司和用户打官司,还从没有输过正是太多人像你这样的心态,觉得钳子太小,算了,才造成单位/个人贪腐成风,君不见依靠网络的力量,多少钳子大的《李刚》之流狼狈不堪。现今连利用网络的力量都嗤之以鼻的话,你只能更换祖国了。我认为现今贪腐信息层出不穷,正是好消息,我们国家目前已经证明有能力让真相浮出水面,阵痛过后,必然会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哪怕50年,100年。但绝对不是靠颓废和泄气可以达成的。QUOTE:原帖由&kniflare&于&11-02-17&13:11&发表这么说电表上的猫腻还真是故意玩出来的。说实话,我认为电力公司也是无意中发现有这么的情况,但既然有利益增收,当然能够抵死不认是最好。除非**或者媒体干预。站在他的立场考虑,若承认问题存在,则后续成本高到无法承受:1,冬季的11月开始,所有收费要参照平时平均值收费了,最多上扬15%2,更换电表,成本巨大,耗时更大,且需要大量人工(倒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3,假设更换电表全部完成需6-10个月,则期间所有电费按去年同比征收,则用户拼命用电没有后顾之忧,电力股大跌,成本巨亏。终上所述,这个问题的承认,是个生死攸关的考验,对百姓来说要筑起血肉长城来抗衡,对电力公司何尝不是&20:40:46笑哈哈**:掩耳盗铃第8楼好笑,同样的电器,同样的生活习惯,用电多了,电费上涨了,质监局、电监会、电力却还在公开回应:智能电表没问题&,太可笑了 &10:47:53网友50:电力部门把人民群众当傻瓜第9楼家庭的电器数量没有增减,同样的活习惯,换了智能表后,用电的度数却比往年同期翻了倍,电老虎们,你们把广大人民群众当傻瓜啊!!!&19:04:50揭露电力:拷问地方电力公司:智能电表缘何成为“吸血鬼”?第10楼拷问地方电力公司:智能电表缘何成为“吸血鬼”?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cn/news/888.shtml):近期不断有网友向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反映,自从当地电力部门更换智能电表以后,企业及用户用电量猛增。记者向多方专家求证,专家表示,这种现象在各地的确存在,排除技术因素外,认为操控因素成为一大黑幕。 又网友反映,自从2011年11月份电力部门同意更换了新型智能电表之后,一直没有留意用电量,直到2012年1月中旬抄表人员上门提醒说欠费1200多元自己着实吓了一跳,2个多月时间用电量超过2000多度! &&&这不是个例。自从智能电表使用后,全国都一片呼声,即普遍感觉比以前的老电表走得快了。用户感觉走得快,经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记者向专家求证,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原因之一:新的智能电表比机械表灵敏,更加精确,以前的机械表使用时间长了,会有一定的磨损和误差,同时老的机械表需要一定的启动电流,以前像插头不拔、电视待机,可能电表就不会走,但现在新的电表靠脉冲数显示,而且非常精确,家电待机插头不拔也走字,所以居民就感觉比以前走得快了。 &&&二、原因之二:现在电力部门提供的电表额定电流额定电流&5(30)A.或&10(40)A。括号内的数字是短时允许超载电流。比如空调、冰箱等电动机的启动电流,而不是正常工作电流。当用户的使用电流超过电表的额定电流5A时,很多电表的读数就大大超过其真实值,也就是说,电表测量的线性关系被破坏了。初中物理告诉我们,用电量P=U×I,U为电压,是220V常数,I是电流。在额定电流范围内,电表显示的功率P的读数与电流呈线性关系,一旦电表在超载电流状态下工作,其读数就不是线性正比,而是指数级的递增。 &&&&不少地方用户反映,供电部门强行免费给他们安装智能电表后,大部分用户在负荷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每月电费立马增加百分之几十以上,有的甚至翻番;还有更夸张的,有个用户说,他有一套房全月不用电,月电费也达到130.5元,实在可怕!在用户的质疑下,智能电表经技术监督局检验却是合格产品,这使用户有苦说不出。 &&&&面对电费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供电部门给出的解释是: & &&&&1、原来的电表计量不准; &&&&2、原来的电表不能计量各类电器空载时的电量; & &&&&3、可能有人偷你线路的电。 &&&&专家表示,上述第1点理由根本就不成立,因为原来的电表都是经过供电局或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的,哪来不准确之理? 上述第2点好像有一定道理,但经计算也不成立,因为空载电器的耗电量是很少的。如:假设一个家庭有5台电器空载,平均每台空载功率为6瓦,总空载功率30瓦,则每天24小时耗电0.72度,每月耗电21.6度,电费10元左右。 &&&&上述第3点更不成立,因为基本每个被强行安装智能电表的用户都出现电费大幅度增加,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那么多小偷。 &&&&吸费的原因就在智能电表本身 &&&&安装智能电表后,负荷不增,电量却猛增,造成电费猛涨,电表送检却合格,究竟问题出在何处?网上查了一下,知道智能电表现在还没有自己的检定规程,现在智能电表是参照《JJG&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进行检测的,这个规程规定在检测时间内被检测电表合格,它就是合格的,没有考虑智能电表的特殊性,比如检测过后在工作中它是否还合格?电表内部监控程序是不是也应该接受审查?等等,这个规程没有条文涉及,可能因为智能电表出现比较晚,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 & 普通机械电能表或普通电子电能表一经校验调定,在额定电压下电流变化时,其计量误差都在国家标准规定值之内,不会相差太大,并且不具智能,因此这两类表不容易作弊。 &&&&智能电能表非常灵敏,非常准确。由于它是采用单片微机程序控制,就具有智能作用。所谓智能,就是通过编程序,使之达到无所不能的地步:好功能能做到,坏功能也能做得到。因此,个别不良电表厂家可能为了增加销路,完全可以设计出能躲过技术监督局检测的智能吸费电表,就象国产手机大多是吸费手机一样,专门坑害用户。在智能电表上,要达到躲过技术监督局检测和具备吸费功能,实在是易如反掌的事,只需要在编程上动一点点心思就可以了。 &&&&那么,智能电表是如何躲过技术监督局检定的呢?专家表示,方法其实很简单: &&&&智能电表是单片电脑设备,具有断电、上电时间记录功能。电表送检,其总有一个从断电到上电的过程,一只电表检测试验所需时间不长,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够了,因此,程序设计中只要让电表在上电开始的一定时间内进行正常的正确计量,就可躲过技术监督局的检定,超过这个时间,电表就可以“胡作非为”了。 &&&&智能电表是如何变成吸费电表的呢?猜想其技术思路是: &&&&1、首先从电能量计算公式找出可以动手脚的变量,我们从《电工基础》知道: 电能量计算公式:电能量=电功率X时间 电功率计算公式:电功率=电流X电压X功率因数 &&&&在智能电表中,每隔一定时刻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三个基本变量及众多参数都要取样作为历史数据记录在案,以方便电表内部程序或外部设备随时取用,因此,选择适宜作弊的变量,必须是随时变化无常的变量。 &&&&上面公式中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三个基本变量,其中电流是可以从零变化到额定值,变化幅度最大,后二者正常情况下是基本稳定不变的,因此电流参数最适合作弊。 &&&&2、智能电表中电流的测量,要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器将电流变成数字形式。电流转变为数字形式后,要在这个环节作弊就很容易了,比如,取得真实的电流数字后,这个数字不是直接拿去进行功率运算,而是先乘一个等于1或大于1的可变系数后才进行功率运算,这个可变系数有什么用处呢?这个系数就可以用来作弊! &&&&3、作弊过程:电表程序在取样时间内从电表的“通电时间存贮器”中提取数据,判别本次上电一共连续通电了多长时间,如果连续通电时间小于电表原先设定的门槛时间(门槛时间可能在1――10天,可以有效避开用户送检或自检所需时间),就可以判定电表有可能处于检测状态,那么这个可变系数就设定等于1,即电流数值以真实值参与运算,此时的电表处于标准计量工作状态。 &&&&如果判别到连续通电时间大于电表原先设定的门槛时间,就可判定处于用户用电状态,就将可变系数调整为大于1(如1.5――2.0),这时的电流就是一个大于实际值的虚假值,这个虚假电流经运算后,就得到大于实际值的虚假的电功率及虚假的电能量,电表就处于神不知鬼不觉的作弊吸费状态。 &&&&以上是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不是专业人员难看懂,其实可以通俗地表述如下: &&&&使智能电表躲过技术监督局检定,简单方法就是: & &&&&电表上电一定时间内(1-10天),内部智能程序使电表处于标准计量状态。 &&&&使智能电表变成吸费电表,简单方法就是: & &&&&电表上电一定时间后(1-10天),内部智能程序使电表处于非标准计量状态。 &&&&以上阐述了一种最简单的作弊方法,其实在智能环境下,什么作弊办法都可以想出来并且可以做出来。 &&&&以上是比较“文明”的吸费技术手段,也可能有的电表采用“野蛮”的吸费手段,比如每天下半夜直接跳字,谁能看到? &&&&智能电表的个人自行检测 &&&&要想确切知道你的智能电表是否吸费,方法简单,花钱也不多(200元以下),就是到市场上购买一只普通机械电能表或电子电能表,送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后,串联在智能电表之后(这一步要由电工操作),然后每隔一定时间(从安装通电当天开始,每天记录一次,最好定时)对两个电表的读数进行记录并比较,连续记录一个月,如果有多次误差大于20―30%,则肯定有吸费嫌疑。 本次用电量计算公式: & 本次智能电表用电量=本次智能电表读数-上次智能电表读数 本次普通电表用电量=本次普通电表读数-上次普通电表读数 & 两电表误差计算公式:{(本次智能电表用电量-本次普通电表用电量)/本次普通电表用电量}X100% 注意:记住误差增大是从第几天开始。& 委托技术监督局进行“智能电表和普通电表长时间连续运行时与标准电能表对比试验” 这个试验必须在上述个人自行检测成功,证明智能电表确实是吸费电表的基础之上做,这个试验的目的就是要取得权威部门的证明,以作下一步维权之用。 & 试验前要先到供电部门索要本智能电表的合格证,如有检测报告更好,复印备用。 记住智能电表不要在技术监督局再做检定了,否则检验合格后可能不给你们做对比试验了。 这个试验可能要花比较多的费用,具体可与技术监督局商量,因为开支较大,同一小区的受害者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出钱出力维权。 本试验技术实施方案: 1、电表数量:标准电能表(技术监督局可提供)1&个、上述自行检测用过的智能电表和普通电表,共三个。 2、电表接法:上述三个电表串联连接,具体接法:220V不间断交流电源―&标准电能表―&普通电能表―&智能电表―&总开关―&分路开关―&负载(灯泡)。 3、开关数量:6个单相小开关; 4、开关接法:1个作负载总开关,接在智能表之后(总开关绝对不能用电源端的开关代替);5&个作分路开关,各串联一个灯泡; 5、负载数量:5个220V、60――100瓦的灯泡。 6、负载接法:每个灯泡串接一个开关后,再并联接到总开关的输出端。 试验方法步骤: 1、在负载总开关断开状态下,接通220V电源,记录各电能表的初始读数; 2、然后合上负载总开关及全部分路开关; 3、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数据,具体操作:断开负载总开关(使电表读数具有同时性),记录各电表读数后,再合上负载总开关,同时用分路开关改变负载(灯泡数量); 4、下班时间就不用记录了,可只留一个灯泡,或断开总开关,使电表空载,但电源不能停,电源中途停止可能使试验不准,因此要使用不间断电源; 5、试验天数:前面自行检测时从上电至误差增大的天数+3天。 智能电表误差计算公式:{(本次智能电表用电量-本次标准电能表用电量)/本次标准电能表用电量}X100% 普通电表误差计算公式:{(本次普通电表用电量-本次标准电能表用电量)/本次标准电能表用电量}X100% 试验报告:由技术监督局出具试验报告,对两电表长时间连续运行时的计量准确度作出结论。 维权建议 智能电表一般用于三相大用户,价格昂贵(2―3000元以上/台),现在居然用于用电量很少的单相居民用户,并且免费强行安装,自然引起怀疑,这是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居民每月要多交电费百多几百元,一年就是几千,十年就是几万,比手机吸费严重多了,实在可怕,再不起来维权,更待何时?如果取得了试验报告,维权就容易了,同时建议将试验报告发表在网上,揭开智能电表的真相,使更多用户起来维权受益。 对于没有条件作上述试验的用户维权建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之规定,可以到消协要求供电部门更换经技术监督局检定合格的其他类型(非智能)电能表。 建议用户在维权时,应该依理依法理智进行,不做过激行为,自觉维护来之不易的社会稳定。
&07:57:38电骗局:“质监局、电监会、电力公开回应:智能电表没问题”是戏人答复第11楼 记者了解到,产生“智能电表过快”错觉的现象在英美等国早有前科:   2010年美国各大电力公司在全美境内共安装了约200万块智能电表。从那之后,各大电力公司的噩梦便开始了,各种投诉如潮水般涌入,在某些州工作人员甚至接到了群众的集体诉讼。投诉的主要内容是“新电表增大了用电量”。《纽约时报》曾报道美国一位陆军士兵在服役回家后发现,自从安装了智能电表其用电费用一月比一个月高。尽管他用电已经非常节省,但电费还是照涨不误,他认为是智能电表将其剥削得“一干二净”。“智能电表增加电费”这一问题已经引发了美国全国性的讨论。   对于智能电表为何不节电,美联邦政府下令一家独立的咨询公司进行彻底调查。2010年9月,这家公司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大部分情况下,智能电表的精确性是没有问题的。在对投诉逐个分析时发现,大部分投诉是由于热浪过境、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旧电表老化收取电费过低而造成的。   可见,安装智能电表并不一定意味着电费的下跌,它并没有智能到可以主动节省用电量,目前阶段来说,它只是一个优化人们用电习惯的工具。为此,专家提倡广大客户养成安全良好的用电习惯:   1.长期不使用的家用电器切断电源。   2.充电器用完别忘拔插头。只要插座指示灯亮着,就是在走电的,因此出门时记得将家里的插座插排等关掉。   3.热水器和饮水机注意适当降低使用频率。饮水机反复加热,一天耗电量可达到24度甚至更多;冰箱、空调最好买变频的或者有能效标识的;空调在制冷时,如果每天按10个小时计算,每调高一度就能省电半度。   4.经常清洁家电。机器有灰尘甚至老化,会导致机器发热量过大,增加使用时的耗电量。&&&10:56:16这是第1 - 条评论,共有11条评论。&首页&上一页&1页&下一页&尾页
?(*)代表必填项目网上昵称:(中文不超过8个字,英文不超过15个字符。公开,不可修改) 真实姓名:(保密)手机:(保密)联系电话:(保密)E-mail:(保密)其他联系方式:(保密)家庭地址:*发言主题:/div>上传图片:此页使用了内帧,需更高版本的浏览器支持。&(大小限制200K内)*发言内容:验证码:&&&&扫一扫,关注红网《百姓呼声》官方微信!红网《百姓呼声》栏目提醒您:1、所有内容,一经提交,均无法撤消或修改,请您慎重对待每一次发言;2、在必要时,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3、所有留言本站在未调查核实前,概不负责其真实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相四线电子式电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