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酞加稀盐酸的化学式出现乳白色略浑浊液体,并有类似于酒精的刺激气味,是为什么?

无色酚酞加稀盐酸为什么会变浑浊_百度作业帮
无色酚酞加稀盐酸为什么会变浑浊
酚酞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小,本身是白色固体,所以遇水有固体析出而出现浑浊
酚酞难溶于水的。可能是酚酞浓度太大的缘故。
你应该忘记什么步骤咯吧!第一:你应该要了解酚酞是什么。
酚酞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当溶液pH值小于8时,酚酞无色;当溶液pH值大于8时,酚酞显红色,所以酚酞显红色表示溶液为碱性。第二;盐酸的性质是什么。
盐酸遇紫色石蕊试剂变红,遇无色酚酞不变色。
由此可以知道这里面不止这两种物质。第一;里面应该有水溶液呈碱性...
向稀盐酸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时,溶液有时会变浑浊;向NaOH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时,有时溶液先变为红色,以后红色逐渐消失,有时甚至红色迅速消失酚酞试液通常是1%的酒精溶液,可在天平上称取1g酚酞加酒精50ml溶解,再加蒸馏水至100ml。如果配制的酚酞试液浓度过大,而酚酞又难溶于水,当滴入大部分是水的稀盐酸中时,自然就有一部分不能溶解的酚酞变成固体析出而使溶液变浑浊。...
化学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分析一个现象往一个有Na2CO3的试管里加入酚酞的酒精溶液,则溶液变红.在向试管里滴加稀盐酸,那么溶液逐渐从红色变成乳白色,且生成浮渣.那些浮渣是什么?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反应?生成了什么?_百度作业帮
分析一个现象往一个有Na2CO3的试管里加入酚酞的酒精溶液,则溶液变红.在向试管里滴加稀盐酸,那么溶液逐渐从红色变成乳白色,且生成浮渣.那些浮渣是什么?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反应?生成了什么?那白色的浮渣是什么?还有补充下:我在实验中有看到溶液分层现象,最上层是无色,然后是乳白,最后是透明.那透明的是什么?
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中性或者酸性溶液中呈现无色.由于碳酸钠的水解,使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当将酚酞加到碳酸钠溶液中的时候,酚酞就从无色变成红色,也就是你看到的溶液呈红色了.酚酞本身是几乎不溶于水的物质,但易溶解在酒精里,所以作为指示剂用的酚酞要用酒精来溶解.在碱性溶液中酚酞会发生分子内结构的改变(分子内重排)而形成能溶于水的结构.所以我们在碱性溶液中看不到酚酞的沉淀,但在中性或者酸性溶液中就不一样了,在中性或者酸性溶液里由于酚酞处于难溶解与水的结构,所以只要酚酞加得稍多就会看到酚酞沉淀析出,也就是你看到的乳白色和浮渣(酚酞是白色固体).你的实验中就是由于溶液由碱性变为酸性,从而造成酚酞从可溶变成了不溶,所以你除了看到酚酞的颜色改变,还看到了酚酞固体沉淀析出.为了防止出现酚酞沉淀析出的现象,通常在加酚酞酒精溶液时要注意加入的量,一般是1-2滴,多了就会在酸性或者中性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具体酚酞发生的反应,这里就不具体说了.回答你的问题补充:如果你在实验中进行了充分的振荡,则不会有你说的现象发生.如果不振荡或者振荡不充分,则就会产生你说的现象.原因如下:滴入的酚酞没有完全"沉"到试管底,所以试管底的溶液无色透明;加入的盐酸使酚酞变成不溶于水的结构,所以无色透明溶液上有乳白色;再加入的盐酸在乳白色上面,所以上面是无色.
先变红是因为Na2CO3水解显碱性.加入盐酸生成CO2然后原理就和你既喝酒又喝碳酸饮料的原理一样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里带来食盐、水垢、纯碱、淀粉和洗衣粉5种物质.老师从中取出3种物质,研磨混合均匀(如图所示),让同学们检验其成分.他们在查阅资料后,用5种已知物质的性质实验作参照,探究未知粉末的成分.(1)小组同学用5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5种已知物的实验记录
部分实验现象
实验1:加水溶解取样,分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淀粉、水垢:均有白色混浊,试管底部都有不溶物洗衣粉:溶解,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实验2:加酚酞溶液向实验1所得液体中分别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
洗衣粉‘纯碱:液体呈红色其余物质:均无明显变化
实验3:加稀盐酸另取样品,分别加入2ml稀盐酸
洗衣粉: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水垢:有大量气体逸出食盐、淀粉:均有气体产生
实验4:加碘水另取样品,分别滴入2滴碘水
淀粉:变蓝其余物质:均不变蓝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①该洗衣粉溶液PH7(填“>”、“<”或“=”)②写出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组同学用未知粉末重复上述实验进行成分探究.未知粉末的实验记录:
实验1加水溶解
实验2加酚酞溶液
实验3加稀盐酸
实验4加碘水
未知粉末实验现象
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有洗涤泡沫浮于液面
液体呈红色
有大量气体逸出
变蓝参照5种已知物质的性质实验,分析未知粉末的成分.未知粉末中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和,还含有的或,请你设计检验第三种物质的实验方案.
提 示 请您或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移动手机注册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某中学同学学完第十一单元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设计了如下科学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发生复分解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2)猜想与假设:①酸、碱、盐的溶液混和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变少了,反应就发生了;②酸、碱、盐的溶液混和后,肉眼能看到新物质的产生(例如,有沉淀或气体),反应才发生.(3)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请结合实验完成下表:
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H2SO4+Ba(NO3)2=BaSO4↓+2HNO3
②稀硫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钾溶液
H2SO4+K2CO3=K2SO4+CO2↑+H2O
③稀盐酸溶液中先加2滴酚酞试液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并不褪色
④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碳酸钾溶液
有白色沉淀
⑤氯化铵溶液中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并用湿的红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
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湿的红石蕊试纸变蓝
(4)解释与结论: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有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两两结合生成了沉淀或气体或水.如①中有Ba2++SO42-→BaSO4↓,②中有H++CO32-→H2O+CO2↑,③中有H++OH-→H2O,④中有,⑤中有,从而使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经过分析,同学们得出的结论,猜想正确.(5)形成网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某些离子,就可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在网络中,用“---”相连接的阴、阳离子之间能两两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现有Ca2+、HCO3-、NH4+三种离子,请将它们填入合适的“”内,使其形成一个更完整的复分解反应的知识网络.(6)拓展应用:根据得出的结论,解决以下问题:t℃时四种化合物在溶剂A和溶剂B的溶解度如下表:
在溶剂A中的溶解度/g
在溶剂B中的溶解度/g
Ba(NO3)2
约为0t℃时表中四种化合物在溶剂A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2AgNO3=2AgCl↓+Ba(NO3)2,则表中四种化合物中某两种化合物在溶剂B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 示 请您或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移动手机注册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