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家长引导孩子用绘画或照片的形式分别记录在大自然地板生活中以及自己身上发现的

我绘画,我快乐
为您推荐的文章标签:,,,,(原作者:饶玲)摘要:《新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幼儿能初步感受和喜爱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 ,并能以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而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讲,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完全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幼儿的生活本来就和艺术融为一体的。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鼓励幼儿自由感知、表现、创造生活中的美。以趣为出发点,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性美术能力。
关键词:幼儿兴趣;生活化;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4-01
幼儿美术教育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美术特点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学家陈鹤琴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儿童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幼儿美术教育的重点就是要让孩子更好的融入生活,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丽。而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现情感的结果。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在美术教学中的重点就不在于教会孩子美术绘画的技巧,而在于侧重在于引导孩子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运用幼儿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我们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展幼儿的绘画能力,使幼儿能充分表达自己对生活艺术美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几年的教学我也认识到只有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教学,才会使孩子们所喜爱并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孩子得到全方位发展。在教学中我也常常从一些生活化的方面入手,提高孩子们自己的热情。具体的措施也有如下几方面:
1.选择生活化的主题探索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1.1 根据幼儿兴趣点,把&美术&课程融合进主题活动中,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充分挖掘幼儿身上潜在的创造力。如在主题活动&盒子&中,大家收集了各种样式的废旧包装盒。由此生发出了&盒子变变变&和&给盒子分类&等多样活动。盒子是幼儿生活中最寻常不过的物品,其中蕴藏着&大小&&形状&&色彩&&用途&等多种信息,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教师让幼儿试着给盒子分类,初步了解和掌握有关分类的经验。在盒子上想想添画,制作出不同的玩具,孩子们在玩中体验了乐趣、发挥了想象、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虽没经过精细的加工,但无不透露出幼儿思维的新奇。
1.2 根据幼儿探索的不同阶段的需要组织各项活动丰富幼儿知识,为日后的想象提供依据、为创造奠定基础。《秋》主题活动中,我们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树叶、果核等。利用收集来的这些自然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当幼儿收集到各种各样秋天的瓜果时,我们让孩子一起把它们布置成一个瓜果展览会。当幼儿看到各种各样的树叶时,他们好奇的拿起来看、比,我就及时地引导他们去收集不同的树叶,组织幼儿进行《树叶变变变》活动,引导他们按某一特征将树叶分类放在书本中压一压,带叶子风干后用它们进行创意粘贴画。和幼儿相互合作,有的用刺槐树的叶子做金鱼的身体、枫叶做金鱼的尾巴,还有用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成蚂蚁的小船、飞舞的蝴蝶……当农作物丰收时,请家长帮忙收集其种子到生活区,引导幼儿探索种子的多样性,并对种子进行分类和种植。
1.3 从孩子的实际经验出发,选择与孩子现有经验有一定联系又有适度拓展的内容,使孩子有足够的兴趣积累新经验,表现新的认识和感受。如主题活动:好吃的蔬菜。孩子们亲自去菜场体验买菜,觉得很新鲜,直观认识和触摸使许多菜的形状、特征、颜色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我们随即设计了绘画活动:菜园舞会。以孩子们前期积累认知经验为基础,鼓励孩子大胆表现各种常见的蔬菜,并为它们添上五官及四肢,变化成富有生命力的蔬菜朋友。生动可爱的形象打动着孩子的心,进一步激发孩子对蔬菜的喜爱之情。同时让孩子尝试用线条的弯曲与倾斜表现人物动态,在表现技能上对孩子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2.探索生活中的变化。
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的潜能。美术是幼儿创造的自然表达。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许多条条框框被打破,表现常与成人不一样,甚至比成人的更纯真、更富有创造性。比如折纸活动&会变的小船&中,我先让幼儿欣赏我折小船的过程,然后根据图示自己折,当他们碰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互相讨论,互相帮忙。小船折成以后,我用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这可是一只会变的小船,试试看能变成什么?&孩子们听了可乐了,他们横着,竖着比划着,讨论着,不时有人说:&老师,快告诉我能变成什么?&&老师,快帮帮我……&我卖了一个关子:&老师就是要让你们自己试试。&终于有一位幼儿叫了起来:&老师,我变出来了,我把小船变成了一件衣服。&其他孩子听到了,都涌上前去取经,一会儿,一声声&我会了&&我也变出来了&传了出来。更有孩子问我:&老师,还可以变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你们真棒,都能完成了,还有谁能试试,看看还能变出什么来?&于是,孩子们更高兴了,他们认真地尝试着,折着。最后,有的幼儿叫了起来:&我又变成了一条裤子!&经过成功者的点拨,其他小朋友也在尝试中成功了。对于一些没有变出来的幼儿在我的鼓励下,同伴的帮助下,自己的努力下,也得到了成功。由此活动,我们看到此教学活动激活了幼儿的潜能,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互相帮助能力等,让幼儿在亲身尝试的过程中,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3.挖掘生活化的美术表现材料,丰富幼儿创作表现的途径
3.1 走进大自然,亲近自然材料。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如:树叶,果壳,种子,石块,稻草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比如秋天到了,在主题性的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的瓜果蔬菜是孩子们熟悉又喜欢的,幼儿能够自主创作,运用苹果、香蕉、黄瓜等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既有趣,也能装点我们的活动室;运用瓜果蔬菜的横截面作画,当印章,构思奇特,趣味盎然。
3.2 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我们在幼儿园中开辟了&美术室&,为幼儿的美术活动提供活动的空间。教师发动幼儿与家长一起来收集生活中各种常见物品,如盒子、酸奶瓶等废旧物品,豆类、稻草、麦秆等自然物,为美术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库。在专用活动室时间里,引导幼儿与同伴自主选择各种材料,进行各具特色的创意制作。比如:我们召集幼儿共同收集了大量的大小不同、形态各异材质多样的纸盒。因为有了丰富的材料为基础,孩子们的制作各显特色。有的用大纸箱作出了&大机器人&、有的用废弃的纸袋合作做成了一条金灿灿的&中国龙&、有的用小的纸盒制作了小汽车、坦克、长颈鹿等。
4.活用生活中的游戏
儿童的绘画和艺术家的绘画不同,并不是狭义的美术,而是一种游戏。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就是一种玩耍。游戏是孩子绘画的最好载体。在美术教学中,能为孩子创设一个游戏实践活动情境,就是给孩子提供一次直接接触生活和自然的机会,使孩子在动中有趣,动中有情,从而提高感性认识。由于幼儿时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孩子往往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也比较容易进入游戏情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故事情节来创设情境,这样既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又易于被他们接受、喜欢。如:大班的《母鸡和苹果树》一课,这本来是一节语言课,由于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鸡妈妈、老狼)在幼儿的游戏中常常出现,所以幼儿在课上听的十分专注,他们很想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活动结束时,作为延伸,我们让幼儿来绘画一下母鸡和苹果树,幼儿通过活灵活现的故事,并根据各自的想象,画出了自己认为满意、漂亮又全然不同的母鸡和苹果树,有的幼儿加上了小鸡宝宝、老狼等角色,让绘画作品充分体现了故事的内容。幼儿在这种意境情绪的驱使下,展开想象翅膀,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画画中去,体验创造快乐。
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幼儿的生活和艺术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美术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的根基是儿童的生活,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是引导幼儿建构具有审美情趣的生活方式。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尊重生活、关注生活,将美术教育和幼儿生活有机融合,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教育活动过程和方式渗透于幼儿的生活之中,帮助幼儿建立适应生活的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正是以生活为素材,以美术教育为纽带,将美术教育渗透于幼儿的节日生活、饮食活动、科学探究和区域游戏之中,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渗透于家庭教育之中,让幼儿美术教育回归到一真实、完整、和谐、融合的生活世界,让美育装点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欢迎您转载分享并保留本文链接:
推荐阅读:
内容/版权举报请联系bianji#niubb.net
||苏ICP备号-1 |注册时间日
岚友儿小卉
唐山大地震电影下载高清DVD唐山大地震电影全集在线QVOD观看完整版
选择浏览模式:
单张浏览 |
如果你是好看簿的用户,请以大图方式来查看图片。
如果你还不是好看簿的用户,只需,然后登录好看簿,再刷新本页面即可以大图方式来查看图片。
友情提示:使用键盘左右键可前后浏览
唐山大地震电影.jpg
阅读:2048次
上传日期: 11:46:16
您的IE浏览器的版本过低,低版本的浏览器在处理javascript文件时存在问题,无法支持Ajax功能,全面使用好看簿,IE浏览器的版本至少为6.0SP2,请使用。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你快乐,我快乐
LOFTER精选
阅读(130)|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087',
blogTitle:'让画面在孩子心中动起来---------运用直觉进行幼儿绘画创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blogAbstract:'让画面在孩子心中动起来\r\n----运用直觉进行幼儿绘画创作教学的实践探索\r\n',
blogTag:'论文',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7,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你快乐,我快乐',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页免费5页免费3页免费2页免费9页免费5页免费2页免费10页3下载券2页免费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页免费3页免费43页免费4页免费2页免费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以绘画日记为载体,指导低段儿童‘自讲自画’的实践探索” 结题报告
?&&(01-07)?&&(12-05)?&&(10-31)?&&(10-31)?&&(10-27)?&&(08-27)?&&(06-16)?&&(04-30)?&&(04-22)?&&(03-31)?&&(03-31)?&&(12-23)
友情文字链接站点
当前位置:&&>>&&>>&&>>&正文
“以绘画日记为载体,指导低段儿童‘自讲自画’的实践探索” 结题报告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1977次   发布时间: 9:13:23]
选择视力保护色: 【
&&& 事。。
在形成相对系统的绘画日记活动之前,我发现许多低年级儿童在自己的本子甚至在语文、数学书的边边角角上画画,他们那专注的表情,让人感动。然而真正到了美术课堂,很多孩子却对教材提供的内容不感兴趣,经常会有这样的诉求:“老师,可不可以不画这个!”“可不可以画别的?”出于“投其所好”的想法,我告诉他们有自己想画的图画时,可以画到专门的“随心画”本子上。所以一开始,我们的活动带着浓郁的“玩”的色彩,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享受到画画的另类快乐,也为了使我自己更贴近学生,更了解学生的感受。一段时间以后翻看孩子们的“随心画”,我惊奇地发现,学生释放出来的创作能量出乎我的想象。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但不知道该怎么深入挖掘提升引导。这个活动就断断续续、自生自灭地放在那里。在聆听了省教研室冷莹老师关于儿童绘画和心理这个讲座之后,我似乎有了理论层面的支撑,遂萌生了绘画日记这一想法,得到了市美术教研员陆一黎老师的认可。在查阅相关资料时我发现在河北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安排有绘画日记一课,另外有部分语文老师曾经做过以文字为主的画日记活动,然而由美术教师指导的系统的活动还鲜有人做。于是我慢慢形成了系统的方法,并思考活动对学生的意义,恰逢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组织“教改项目”的申报,我将已经进行的一些活动进行整理,终于有了这个项目。
申报成功以后,我的思考逐渐自觉,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和发现符合低年级儿童身心规律的点子,反思原有的活动,扩大和补充一些活动,在引导孩子“自讲自画”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得到快乐。
现在,这个教项项目要结题了。虽然从申报到结题,仅仅是一年的时间,但是从无意识地开展活动到今天有意识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它的时间跨度已经超过四年,以后我还将对活动进行改进和提升。对孩子们来说,我希望这些活动能给他们带来丰富记忆,长大以后翻看绘画日记本时会惊喜地说:“哦,我原来是这样长大的!”
以下是我边实践边思考后的一些想法。
他们在本子甚至语文、数学书的边角涂涂画画, 40
1.152.要有效地进行儿童画教学就必须先让孩子有内容可画,这个“内容”不是凭空造的,不是别人给的,不是与自己无关的,而是真真实实地来自生活。如果没有对生活的观察,记忆和想象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绘画创作更是无从谈起。3.4.
美国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罗恩菲德的儿童绘画发展理论认为:7-9岁的儿童正处于图式期,是孩子开始真正用绘画的方式有目的、有意识地再现周围事物和表现自己经验的时期,也是孩子绘画最充满活力的时期。
毕加索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画画是儿童的另一种语言,孩子的内心世界如童话般神秘而美丽。。许多大画家都在追求儿童画般的纯真和美丽,作为教师,更有责任保护孩子们的这份天性!
绘画恰恰能弥补孩子语言表达上的不足,能够创造出文字所不能替代的意境。在儿童文字语言还不完善时,就通过形象进行交流,绘画就成了儿童的另一种交流语言,成年人在儿童的稚拙、天真的绘画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清新、真实、活泼和自由。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将绘画与日记相结合就产生了“绘画日记”,指导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用“自讲自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它富有童趣、容易掌握,符合低年级学生爱画画、爱想象、爱倾诉的年龄特点。“绘画日记”不同于语文课里的看图写“画”,也不同于插图
情境――“出自己的图画书”
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很多孩子本来就害怕写日记,让他们画日记,似乎有些为难他们。因此,一开始,我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求孩子画出什么,而是要激发他们画日记的兴趣。我就问孩子们:“小朋友喜欢看绘本吧!绘本就是画出来的书。”我出示哈利?布里斯的一系列绘本:“不仅大人可以当画家,还有许多小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画画,还出了自己的绘本呢。”我又拿出以前学生“自由画”的作品让他们翻看,讲里边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孩子们既开心又羡慕。之后,我又告诉他们,大家那么喜欢画画,只要多多去看、多多去想,多多去画,也能够画出好多好多的作品,将来也一定能出自己的作品集。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挑选了喜爱的小本本,有的还自己动手将白纸裁开装订成册。我首先教他们在封面上端端正正地写上班级姓名,然后请他们画上个性化的装饰图案。大家都十分庄重、认真――这可是自己的作品,将来要出版的哦,可不能丢脸!有的表达了美好的愿望――“我要当个画家”,有的写上名人格言――“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有的不忘调侃一下自己――“我是一个丑小孩”,有的还霸气十足――“我的地盘我作主!”看着孩子们快乐的模样,老师也更加轻松愉快,正如《创设真实的交际环境》一文中讲到的:儿童生活的本质是“用游戏的方式来模仿成人的生活”。我让学生“出自己的图画书”,这本来是一种游戏性质的活动,而这种游戏性质,满足了学生好奇、模仿、游戏的心理,他们怎么能够不喜欢呢?
内容――“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他们掌握了头(五官)、身体,四肢等主要构成,并且能在恰当的位置上描绘出来,至于服饰和细节则是人的“外来”之物,是可变化的。对外观,他们按自己的主观意象堂而皇之地大画特画并以此而自豪,丝毫没有"此画不符其实"的感觉。
&& &形式――“画画、剪剪、贴贴、说说”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能量的激素。”兴趣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让你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知辛苦,不知疲倦。绘画日记跟做其它事情一样,一天两天不算什么,但是经过几个月、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没有了兴趣的支撑、缺乏了后续的动力是坚持不下来的。因此,我注意绘画日记形式的创新和变化,使学生保持对活动的兴趣。一开始,我为学生设计了“绘画日记”的基本模式,先写※月※日,星期※,天气※,天气可以画相应的图案,晴天画个太阳,阴天画朵云,如果下雨就在云朵下面画上雨丝。学生觉得很有意思,给太阳戴个大墨镜,给云朵添个笑脸,有趣极了。接下来是“自讲自画”时间,可以先讲后画,边讲边画,先画后讲。“我的画”,建议孩子用不可擦的彩色笔、签字笔,可以用线描画,也可以用色彩画。之所以用不可擦的画笔,是因为它造型大胆肯定,形象概括简练,画面效果醒目,且不易涂擦修改,利于孩子建立自信。在篇幅上不作限制,可以是单幅画,也可以是连环画。除了绘画,鼓励孩子们尝试多种材料和表现手法,用现成的材料如旅游景点的门票、出去游玩的照片、明信片等拼贴成绘画日记,此法简便易行,学生觉得新奇,乐于尝试。然后是“我的话”,画完后可以选择合适的地方写上简单的话,句子长短不论,写成流水账亦未尝不可,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甚至符号来代替。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接着我根据小学生与人分享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讲讲画中的故事,说说自己的想法,满足孩子的表达欲望。这样,学生喜欢画画、喜欢通过创作来表现的行为就与小学生的言语表达之间产生了有机的联系。
不少孩子为了使绘画日记更美观,往往会精益求精,认认真真画图,一笔一画写字,课余时间也乐此不疲。在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绘画日记中,学生用五彩的笔、简短的话,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留下了他们美好的回忆和可贵的真情。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绘画日记的意义与其说在画画、写话方面,不如说是在情感、个性方面。通过绘画日记,孩子开始细心地观察生活,认真地思考问题,真诚地表达自我。或许,这是他人生中的一笔财富。
评价――“生-生、师-生、亲子”
这里关系到绘画日记的“量”和“质”的问题,我认为绘画日记是现有教材的适当拓展和补充,而并非全部,所以必须考虑“量”。我不希望我的活动给孩子带来压力和负担,毕竟他们不是只学美术,将来也不是真的去从事美术创作这项工作。因此,我基本利用美术课上的前五分钟让孩子们“自讲自画”,每周两幅,以后碰到认为值得记录的就马上画下来,如果不感兴趣可以不画。教师对学生绘画日记的评价尽量不以“量”为出发点,而更多侧重于“质”,即是否真实反映了内心感受,是否有独到的观察视角。
在评价目标上,我按照中“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体的差异性等,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对有创意的表达给予鼓励。对绘画日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评价:1.是否用心去画;2.有没有独到的视角与创意;3.是否真实反映内心感受;4.跟自己相比有没有进步。
首先,生-生互动。在绘画日记中,儿童表现的并不单单是画,还融入了他们的心情、思想,想要表达的还有很多很多。这就使得看似涂鸦的一幅儿童画,超越了静态而同时拥有了形、色、声、意的效果,这样的画,儿童不但喜欢画,也喜欢看。学生之间除了私下里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之外,我专门用每月的最后一节美术课来交流评价绘画日记,请同学上台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好朋友之间也可以互相讲述画中的故事。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建议,相互鼓励。对画得好、有进步的小朋友赠送“用心卡”“创意卡”“真诚卡”“进步卡”,孩子们在这种隆重的仪式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其次,师-生互动。我将批阅绘画日记作为师生间的一种交流。孩子们真诚地告诉我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记录天气、记录心情、描绘见闻、表达愿望、展开想象,因此我在批阅时,针对内容作出真挚的回复:“真不错,就这么干”“孩子,你委屈了”“今天的画真棒,很用心哦” 在交流评述中,教师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喜好、心理、情绪、愿望,从而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真正地亲近孩子、
尊重孩子。借助“绘画日记”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还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更深层次的关怀,这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许多画你乍一看看不出什么,但让孩子一解释,就显得生动而富有内涵。我非常注重孩子“自讲自画”活动的过程评价,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通过谈话引导启发学生将心中所想展现出来。学生能力的差异在所难免,教师应以接纳的、宽容的心态接纳每一个孩子的作品,给予信心,提供帮助。如二(1)班有个男孩子,每次画日记他一律画粗细不一纵横交错的线条,当初我还看不懂,后来经过他的解析才明白,原来他画的是最喜欢的立交桥,仔细一看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只不过线条有些乱,画面有些脏。我找了个时间让他看各种立交桥的图片,指出他作业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后来他画的立交桥不但造型各异,画面清晰大方,设计感强。我毫不吝啬地进行表扬,他的劲头更足了。另外有个孩子,他特别喜欢设计各种各样的迷宫,有一回快成功了,迷宫却被一个笔误变成了死胡同,他十分沮丧,想把作业撕了。我启发他:“你看,这里稍微改变一下就能变成通道呢。”稍加指点,他就茅塞顿开,将这条线改成了一扇门,“天堑”变“通途”,孩子的思维被激活了。低年级儿童观察事物往往带有随意性,教师在评价中引导孩子有目的地观察,使作品更真实生动。如学校里正举办“图书进校园”活动,许多孩子在绘画日记中表现了这一内容,然而刚开始,大家画得比较简单。教师及时评价指导:“有哪些图书?是怎么摆放的?书店的叔叔阿姨在干什么?同学们表情怎么?”孩子们再去看的时候就有了目的性,在随后的作品中呈现出许多细节,画面也更生动有趣了。
&&& 再次,亲子互动。95,妈妈叉着腰指着她鼻子,火冒三丈地骂着:“你要是期末考不好,给我每天跪在地上!”孩子抱着椅子腿,吓得缩成一团。妈妈的高大、暴怒,孩子弱小、恐惧,形成巨大的反差,画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她的妈妈在看了这幅作品后,大为惊讶,原来在孩子心目中她是这样一种形象,她开始检讨对孩子的教育,“唯分数论”的观念有所改善,亲子关系趋向和谐。
&&& 作品――“找地方给学生发表”
绘画日记源于表达的欲望。对呈现出的好作品,我将它们拍成照片,传到班级网上,还汇编成《二1班绘画日记作品集》在“班内出书”;指导学生在绘画日记的基础上继续创作,如《纪念5?12》、《未来星世界》、《观潮》、《爆竹声声》等作品在《少儿书画》等杂志上发表,这对孩子来说是个莫大的鼓舞。
(三)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2年2月(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研究计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请每个孩子准备“绘画日记”本,用个性化装饰美化封面。
3.画什么? (内容指导)“绘画日记”是孩子们的心灵小天地,可以记录
天气、心情、见闻、经历、愿望、想象……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但一定要真实。
4.怎么画?(方法指导)线描、水彩笔、油画棒、剪贴……形式不限,可单
幅表现,也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
第二阶段:2012年3月到2013年1月(实施阶段)
1.2012年3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美术课前5分钟的时间“自讲自
画”,每周两幅,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多画。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选材、自定时间表现。
2.2012年4月至2012年6月,学生继续绘画日记。每月定期组织交流,
学生根据意愿叙说、推介自己的作品,教师跟进引领,对学生出现的心理、情感问题予以关注、疏导。形成学生案例、教师案例。
3.2012年7月8月,学生完成暑期绘画日记,教师利用网络远程指导。
4.2012年9月,收集、整理、保存学生暑期作品。将前阶段活动作小结,并作出相应调整。
5.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继续绘画日记活动,将优秀作品上传。形成随笔、案例。
2013年3月(总结阶段)
& &&三、研究的结果与反思(改变了什么?)
(一)学生的改变
教孩子画绘画日记,绝对不是一对一手把手的练手,而是锻炼眼睛看、大脑记,然后指挥手尽情表现的过程。随着活动的开展,一部分原来在美术课上只做观众的孩子变得活跃、主动、积极,美术活动的参与度在增加,从作业情况看,内容也有所丰富;那些原来对美术就充满兴趣的孩子精神更饱满了,观察更仔细,内容更广泛,情感更真挚。
1.抒发内心感受
别看一二年级的孩子年纪小,他们小小的童心里却有一个大世界。他们有快
乐、有担忧、有委屈、有恐惧……他们比成年人更敏感,更情绪化。绘画日记成了孩子们倾诉感受、宣泄情绪的好地方:“终于做完了作业,想痛痛快快玩回电脑,却停电,真失望”、“考砸了,担心中”、“讨厌落叶,害得我怎么都扫不干净”、“又下雨,秋游活动取消,好烦人的天气啊”、“作业好多哦”、“同步练习找不到了”、“感冒了,又要吃药”、“面临第一场语文考试,累” ……许多平时不敢说、不能说的话,都在绘画日记中表达出来。虽然学生的人生阅历浅,有些想法还十分幼稚,甚至有些荒唐,但他们有书写心灵的权利,绘画日记帮孩子维护了这份权利。第一,从心理学的角度,合理的情绪宣泄会使人减速轻内心压力、回复平静;第二,教师、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感受,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引导教育孩子,做到“教学相长”。在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孩子的内心感受跟想象联系在一起,有的想象是因为某些感受引发开来的,如:“我也要当宇航员,驾驶天宫五号游太空”、“祖国妈妈64岁生日快乐,尝尝我做的大蛋糕吧”、“我想在晴空飞关翔”、“拼音、古诗真难记啊,要是有颗好记性的糖就好了” ……
2.拓展观察视野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通过绘画日记活动,孩子们的视角更敏锐,视野更广阔,他们渐渐学会捕捉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瞬间,结合自己的感受,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
摄取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
对小朋友来说,
3.积累大量素材
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面对真实和回忆真实都应该属于写生。鼓励孩子面对世界万物去“写生”――其实就是认真地观察、有兴趣地观察,然后努力地表现。虽然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大多数是些非常不像的形象,但是这样的写生会让孩子们的画中充满自己对世界的感受、认识与理解。通过长时间的“写生”,孩子们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根据孩子表现的侧重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人物类 《妈妈的新发型》、《懒爸爸》、《弟弟来我家了》、《好厉害的姨娘》、《我的好朋友》
记事类 《去拔牙》、《做苦工》、《下雪啦》、《三江城交流》、《交通事故》、《管家琪阿姨来我们学校了》、《秋游活动》、《考砸了》、《蚂蚁搬家》
4.张扬独立个性
爱因斯坦说过:“任何一种伟大高尚的事物,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成就,都来源于独立的个性。”培养出人的独立个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绘画日记就是一条培养孩子独立个性的有效途径。因为它是没有限制的,画什么,写什么,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都没有关系,可以淡淡素描,也可以浓妆艳抹,可以大笔勾勒,也可以细细刻画,一句话,就是“以你自己的方式表达你的心灵”。除了老师引导的一些方法,许多孩子另辟蹊径,创造出了自己的画日记方法,有的将彩色纸剪成正负图形状,今天画在正形上,明天画在负形内,既有联系又有变化;有的孩子喜欢卡通人物,不但模仿得惟妙惟肖,还会创作属于自己的卡通明星!他们在绘画日记中释放出的能量让人惊叹!
(二)教师的改变
不得不承认,与学生的交往越深入,跟孩子的感情就越浓厚。作为学校中所谓的“术课老师”,一周十几节课,奔走于各个班之间,以前能记住一个班十个孩子的姓名就不错了,现在,我能叫出任教班上绝大多数孩子的名字,甚至还知道他们的绰号;我们开始亲密起来,我对他们的关心不止是一个老师的职责,更像是一个母亲的自觉;我的眼里,他们调皮捣蛋的样子变得可爱起来;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过去更亲近更信任;因为这个教改活动,我给了他们记忆,他们也给了我难忘的回忆。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对小学低段美术教育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
1.小学美术是一个为生活点缀色彩,让人感受生活丰富性、体味创造乐趣的营养学科。孩子的天性是烂漫的,但较重的课业负担和各种无谓的竞争使他们陷入枯燥的繁忙中去,美术教育更应为这份单调飘溢出独特的色彩,让孩子们通过这个轻松的课程掌握一些绘画技巧,更重要是从中学会欣赏和创造美。
2.绘画对每个孩子都是有吸引力的。教师采用“绘画日记”这种活动也好,
采取其它方法也罢,任何活动都应该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去激发孩子心底里的那点渴望,否则结果只能是背道而驰。
&&& 四、我的困惑
虽然我在活动前十分强调“人人参与”,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点做得不
是让人完全满意。一开始大家都很活跃,但活动开展到一定阶段,学生的参与度有所下降,一部分学生又回到了活动以前的状态。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①活动不能完全吸引学生,兴趣不大,参与热情自然下降;
②现实的能力的差异,使一些学生相形见绌;
③在管理上可能过于宽松,即使不参加,老师也没有过多的干涉。
我认为一个活动的成功,必须要有合理有效的制度去推进,促进每个学生的参与,在活动编排上,可以多听听学生的意见。
我自认为对评价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有几种情况让我内疚:首先,除了参与
“绘画日记”活动的几个班级,我还有其它班级要上,即使我有时间,孩子们也正在忙着其它学科的学习;其次,一个班有近60个学生,有限的时间内逐一点评显然不可能,从孩子们渴望被认同、被赞扬的目光中,我真的十分歉疚;再次,那些有问题的作品也是学生辛勤付出的结果,和我认为的那些优秀的作品一样,在努力的天平上,它们应该没有高低。
虽然说绘画日记是孩子自主的创造性活动,但教师有责任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然而一些学生对教师的指导并不领情,他们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我行我素,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引导?这是我最迷茫也最力不从心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 &&&&& &&&&2002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主办单位: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地址:绍兴市马臻路89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自然的语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