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盘虾,小红和小明吃了3/1,小明在吃了3/2,小明和小红和小明各吃了几只虾?

(2010●长春)小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可调光台灯.小红说:“滑片P在B端时比在A端时整个电路省电.”小明想:滑片P在B端时灯和滑动变阻器都工作,反而比滑片P在A端时灯单独工作还要省电,这是为什么呢?(1)他从实验室找来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电阻丝R1、R2,及相关的一些器材进行探究.①下图是他实验电路的一部分,在这个电路中电阻丝只接入R1,通电5min记录温度计升高的示数.②为了验证滑片P在B端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是否减少,他在原电路中再接入电阻丝R2,此时应将R2与R1
串联,待煤油冷却后,同时放入原来的烧瓶中.通电5min发现这次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比上次少.从而验证了小红的说法是正确的.③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来反映电阻丝消耗电能的多少.(2)他进一步思考灯变暗时省电的原因是:电源电压不变,由于电路的总电阻
增大,导致电路的总功率
减小,相同时间内消耗的总电能少.(3)小明家的电暖气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档位,为了节省电能又不至于太冷,常使用低温档,比使用高温档时接入电路中的总电阻要
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公式$P=UI=\frac{{U}^{2}}{R}$知,当电路中的电阻增大时,电路消耗的电能减小.根据串联电阻的特点,串联一个电阻,总电阻变大,电路消耗的电能减小.实验中通过电阻丝给煤油加热比较煤油温度升高的示数来反映电阻丝消耗电能的多少.②为了验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是否减少,根据公式$P=UI=\frac{{U}^{2}}{R}$知,应串联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可减小电路消耗的电能.③实验中,小明是利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来反映电阻丝消耗电能的多少.(2)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公式$P=UI=\frac{{U}^{2}}{R}$知,当电路中的电阻增大时,电路消耗的电能减小.(3)根据$W=Pt=UIt=\frac{{U}^{2}t}{R}$,为了节省电能接入电路中的总电阻要大.故答案为:串;温度计升高的示数;增大;减小;大.小红和小明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1)请你帮助他们在实物连接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所缺的导线补上.(2)当小红完成电路连接后就准备闭合开关,同伴小明提醒还要一处不妥当,你知道小明提醒的是什么吗?(3)在实验过程中,小红突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于电源电压,则故障可能是:电阻R断路.(4)小红还准备探究“电阻串联时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的关系”,取来5Ω、10Ω电阻各1个,请你在下面的方框中为她设计一个实验电路图.
解:(1)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注意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串联,如图&(2)闭合开关前,保护电路的滑动变阻器应处于阻值最大处;&(3)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出现了断路或电流表短路,电压表的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说明电阻R断路;(4)两电阻串联,电压表并联在两电阻两端测电压,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流,改变两电阻电压和电流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保护电路的滑动变阻器应处于阻值最大处;(3)电阻R断路;(4)如上图所示.(1)根据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串联进行实物图的连接;(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最大阻值处,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3)当电路某处断路时,电压表相当于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根据串分压的道理,断路处的电压约等于电源电压;当电流表短路时,根据分压的道理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不可能接近电源的电压.(4)两电阻串联,利用电压表测出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出通过的电流,再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多次测量得出规律,据此设计实验电路图.小明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小红应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同时小明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测力计上升的高度,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根据上表数据特点帮小明和小红连好实验装置图;(2)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3)分析提升的钩码重若增加到8N,则其机械效率将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1)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和动滑轮移动距离的5倍,动滑轮被5根绳子承担,应从动滑轮开始绕线;(2)有用功W有=Gh=2N×5cm=0.1J;总功W总=FS=0.6N×25cm=0.15J;机械效率η1=有W总=0.1J0.15J&=66.7%;η2=有W总=0.24J0.3J=80%(3)根据所求机械效率我们可以发现增加钩码的重机械效率变大,因此提升的钩码重若增加到8N,机械效率会变大.故答案:(1);(2)0.1J;0.15J;66.7%;80%;(3)增大(1)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和动滑轮移动距离的5倍,动滑轮被5根绳子承担,可作出连线;(2)提起钩码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根据公式W有=Gh可求出;拉力做的功是总功根据公式W总=FS可求出;根据公式η=有W总=GhF&S可求出机械效率;(3)根据所求机械效率我们可以发现增加钩码的重,机械效率变大,因此提升的钩码重若增加到8N,机械效率会变大.小明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各一个,两只滑动变阻器(20Ω&2A、50Ω&1A),导线若干.(1)图1是小明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实物图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2)小明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0.24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912W.U/V1.01.52.43.04.2I/A0.10.140.21.10.25(3)小明完成实验后,又与小红一起用此电路对小灯泡的电阻进行了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小红发现其中一个数据有明显错误,该数据是1.1A.小红与小明讨论分析,原来是读数时看错了量程,正确的数据应是0.22A.实验中选择的变阻器规格为“50Ω 1A”.
解:(1)由题目中的电流表表盘知,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电流表与灯泡串联,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压表选择0~15V量程,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滑动变阻器选择一上一下接线柱,串联在电路中.经分析,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两端,测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压是错误的,电压表要并联在灯泡两端测灯泡的电压,如图:(2)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为0.24A,P=UI=3.8V×0.24A=0.912W.(3)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3.8V下的电流为1.1A>0.6A是错误的,把0~0.6A量程读成0~3A量程.指针位置相同时0~3A量程的读数是0~0.6A量程读数的5倍.所以,正确数据为0.22A.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25A,对于两个滑动变阻器都合适,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1A时,电路电阻最大,滑动变阻器电阻最大.滑动变阻器最大电压为:U=U总-UL=4.5V-1.0V=3.5V.所以R===35Ω.“20Ω& 2A”的滑动变阻器电阻太小,不能满足实验需要,“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阻和电流都适用.故答案为:(1)如上图;(2)0.24;0.912;(3)1.1;0.22;“50Ω& 1A”.(1)伏安法测功率的实验中,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测灯泡电压,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测灯泡电流.在实物连接图中找到错误之处:主要分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量程、连接方式,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和连入方式上逐条分析.(2)电流表读数:首先确定使用的量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知道电压和电流,根据P=UI计算功率.(3)实物图中,电流表选择0~0.6A,测量的电流不会超过0.6A,超过0.6A的电流是错误的.根据指针位置相同时,0~3A量程的读数是0~0.6A量程读数的5倍.读出正确的电流值.选择滑动变阻器的规格要从电流和电阻来考虑.电路电流不会超过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既能满足实验需要,又不能太大.小明和小红做摸数字卡片的游戏,袋中有1.2.3.4.5这五张数字卡片,随意摸一张,摸到卡片1的可能性是百分之几_百度知道
小明和小红做摸数字卡片的游戏,袋中有1.2.3.4.5这五张数字卡片,随意摸一张,摸到卡片1的可能性是百分之几
提问者采纳
为什莫是百分之20呢?
因为是5分之1,可能性是5分之1,5分之1换成百分数就是百分之20.懂了吗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1条回答
20 因为一共就5张,拿到1的可能就5分之1,也就是20%的可能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红和小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