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多媒体初中教师教学多媒体的使用技术

农村初中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
> 农村初中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
农村初中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
编辑:gdyjs
  摘要:在农村初中师资和设备都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学教师如何应对改革浪潮,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改革的宗旨,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添彩,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不仅是学科的问题,也是整个教育领域都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多媒体技术
  近几年的初中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推出恰逢信息技术高歌走进课堂教学之时,所以不管是时间上的巧合还是大势所趋,往往谈到新教材就离不开多媒体教学。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不仅是学科的问题,也是整个教育领域都关注的问题。教学是人文化程度很高的语言能力学习形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更贴近、突出语言的本质,更能让学生易于接受和领会学习的内容。所以,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也存在以下问题:
  1、忽视了学生语感的培养。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所以,传统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统的语言文字。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课堂似呈日薄西山之势。
  2、缺少灵活性,淡化了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而多媒体课件大都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就已经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好的,所以在授课中只是按教师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软件的形式固化起来,其实质背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更强化了教师的掌控者的地位和学生的被动&填鸭&的地位,这不利于鼓励学生发现、探究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少了&人气&,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为之大减。
  3、被动地利用多媒体课件。由于农村中学教师的现代教学技术水平较低,大部分教师还不会制作课件,用多媒体上课时,更多的是借用别人制作的课件,对课件的内容和一些图片、动画、视频制作的目的等不太熟悉,这样在使用的时候难免陷入被动局面。另外,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不一样,而使用别人的课件,就难免会受别人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约束,这样也会陷入被动性。
  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有如下体会:
  1、教学是感性化、个性化的教学,尽量降低&机械化&。
  课堂需要老师的个性,让良好的气氛感染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是感性化、个性化的教学,而在课堂中如果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就会削弱教师的魅力。打个比方来说,教学应该是&中餐式&的,而被多媒体所取代的课堂变成了&西餐式&的。做中餐如果过多的依赖于程式化的、机械式的手段就不会是地道的中餐了。尽管使用同样的材料但不同的人做出来的餐味道不同,而不像西餐的麦当劳,由于是使用同样的机器和程序做出来的,使得世界各地的麦当劳都是同一个味道。的魅力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语言文字的交流获取知识,提高修养,不宜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化。 2、充分发挥多媒体存储信息量大的特点,尽可能提供大量阅读材料。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总结等环节来实现的。由于班级集体授课、课时及授课进度的影响,教师让学生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加上农村初中能提供的阅读物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的阅读。而计算机储存阅读材料等大量的教学信息,随时让学生检索到相关有用的知识,还可提供标准的读音。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必要时才运用多媒体。在教学中,有时由于学生缺乏感性经验或无法再现某些场景,而通过想象力也无法理解时,这时有必要使用多媒体形式来展现相关内容。如《黄河颂》这一课,便可播放《黄河大合唱》片段,激发学生的感情,展示黄河的图片增加学生对黄河的认识。可见,在学生理解、想象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事物的动态,引导学生赏读内化,还可激发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情,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升华。
  4、使用多媒体时切记文字要简洁。多媒体课件不能变成教师讲稿,把要讲的所有话都在屏幕上展现是最大的失败,这样教师在上课时会缺乏灵活性、创造性,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正确的做法是文字要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只需展示提示性的和归纳性的文字。
  5、黑板不能被取代。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展现形式尽管生动活泼,但是,不能把黑板的功能全部取代。课堂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需要经常在黑板上书写提示语、强调语或新想法等,黑板是最便捷的媒介。尽管,有时在电脑中也可以输入文字,但是一方面不够灵活,另一方面没那么生动和亲切,在黑板上书写的同时也是一种示范,毕竟书写文字也是素养的一项重要方面。
  6、尽量多种感官参与,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在多媒体教学中,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体会教学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上课时的疲惫,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体现在新教材的内容选取和编排上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体现人文关怀与现实贴近,全面培养学生的素养。另一方面,在如何传播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体现参与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而在这些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我所用。但是,学科有其特殊性,更应体现语言文字的独有魅力和教师的个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慎用多媒体技术,不鼓励过分的&现代化&。
下页更精彩:1
农村初中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相关推荐在农村如何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
&&&&&&&&&&&&
在农村如何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
洪湖市黄家口镇中心学校 彭恩良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多媒体信息技术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手段,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观念的转变。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知识结构、新的教学手段都成为资源。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在农村学校,学生接触现代事物的机会比城市里的学生要少。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就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资源,以适应农村学校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教学内容是通过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的模式呈现;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口授进行,不管对与错,学生像机器人一样一概接受,这样既单调又呆板,学生学习起来缺乏热情和兴趣,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而在现代教学课堂上要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究。生物教学中,若能很好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就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静态的书本呈现方式,变抽象为形象、直观,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小为大,让恐龙走进现代,让化石复原,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扩大学生感知空间和时间的可能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播放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努力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现实情境,使学生的感官受到最直接地视觉和听觉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我们都知道兴趣它是我们做事的一种自觉的内在的动机,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学生对课堂感兴趣,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知道一堂课是否成功,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学生是否感兴趣更重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例如讲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这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演示一个苹果腐烂的过程,并设疑:为什么苹果放在一个地方时间长了就会腐烂呢?简短的视频把学生难以想象的抽象的苹果腐烂过程动态化、具体化和情景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动探究,为建构知识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又如讲授《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这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动画和视频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了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动态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对课件画面进行动态分割,让学生理解蝌蚪发育成青蛙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激发学生参与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最佳学习状态,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因课而设,适当整合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很强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直观性。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东西动态化,能较好地使学生独立地、自主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每节课的特点,适当的整合信息,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讲授《种子的萌发》这课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实验:一个大的烧杯中插入一支筷子,筷子上绑有三颗蚕豆种子A、B、C。A种子放在烧杯的水中,B种子一半放在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而C种子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学生看完图片后,我就提问说,哪颗种子最先发萌?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说是B种子先发芽。我进一步的提问说,那么谁来总结一下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这时学生都沉默不语。我提示说,把我展示的图看清楚。最后学生总结出来了种子萌发的三个基本条件。1、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讲到这里,我又提问说,那么种子的萌发需不需要光照呢?有的学生说需要;有的学生说不需要?我最后播放种子萌发过程的动态视频,让学生全面掌握种子萌发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光是种子萌发的非必要条件。我根据所讲授的课程而设计课件,适当的整合信息,步步深入、层层启发,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在教学中,有所思、有所获,培养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生而异,恰当优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
多媒体技术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也可以让知识点重现。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准确表达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和相关概念,而这些知识内容和概念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印象深刻、记忆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章节的重点就是尿形成的过程,难点就是如何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的这一过程。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播放尿的形成的动态视频,给学生以视觉冲击,让学生形成大体地、初步地了解。然后就分步讲解肾单位。重点讲解尿的形成是由于肾小囊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来完成的。边讲边重放视频,让学生深入的理解。讲到人一天所形成的尿液有150L而最后只排出了1.5L时,我向学生提问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反应快的学生很快就明白这是肾小管重吸收的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利于教师的讲解和提问,又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可见,这样的教学,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静态的东西动态化,让学生易于接受,而且所学知识掌握得扎实,活跃了课堂,使教学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随着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中小学课堂,正确使用多媒体,使之恰当地出现于不同的课堂和不同内容的讲授之中,将是我们教师深入研究,探讨和不断实践的一个新内容。因此,在农村如何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恰如其分地运用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中,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探索清楚,利用明白的事情。所以笔者觉得,在将多媒体引入生物课堂之后,除了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还要注意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些问题,真正使多媒体技术成为教育信息化良好的载体,成为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
&日发表于读写算第2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wjzx的日志
农村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热1已有 889 次阅读&
农村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王井镇中学&& 赵申& 霍慧芳& 赵宏伟&& 2009年12月9日
&&& 20世纪来,随着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话题和世纪之交的一大科技景观,人类社会逐步从工业化社会向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一种全新社会迈进。由信息技术导致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必然带动社会整体的变迁,不可避免地将人类推向信息化社会。而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工具。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展开,“黑板+粉笔”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学生仅仅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不同,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唯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且又迎合了信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摒弃了传统的语文教学信息不足的弊端,可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于是,多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信息,生动活泼的界面,以及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的表现力,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不少语文教师的青睐。
但是,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看,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圆满成功,虽然我们享受了高科技手段带来的方便和乐趣,课堂活跃了,容量增大了,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那么,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究竟是利,还是弊?如何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更好地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针对产生的困惑和问题,笔者在本校不同年段的数位语文老师和电脑老师的配合下,对语文多媒体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验证其优越性和缺憾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初体验和冷思考,以摆正语文素质教育的方向,真正让语文课堂更加靓起来。
&一、“让我再看你一眼”
虽然我们对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着诸多困惑,但作为一种有力的教学手段,可取之处也是有目共睹的,值得“让我再看你一眼”,对多媒体促进语文教学作点理性的分析。
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的课文距学生的现实生活较为遥远,没有生活实际作为参照的课文学生理解起来就显得困难。虽然常规教学也利用语文学科、教师本身的条件因素来或多或少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回响在学生的耳边、荡漾在&& 学生的心中,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增,激起他们无与伦比的兴趣.&&&&&&&&&&&&&&&&&&&&&&&&&&&&&
2、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效率的提高。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关于人类获取信息来源的著名心理实验。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而多媒体教学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有时还能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纯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是显而易见的。
3、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而多媒体的辅助,让学生的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教材、课堂和学校,而可以延伸到社会、网络,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进行自主拓展阅读与交流,真正体现生活处处皆语文,实现语文教学“小课本,大课堂”的目标。
既增加了知识,又增添了环保意识,还培养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活动、合作探究、交流表述等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学到语文,用上语文。
1、 图像、声音替代了作品的语言文字,忽略了学生的文本阅读。
我们不能忘记语文课仍然姓“语”。语文课必须始终坚持以语文文本阅读为主体,其他任何方式都是次要的,都必须处于从属的位置。然而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常常喧宾夺主,教师和学生的全部注意几乎都被非语言的内容所吸引,朗朗的书声越来越难以听到。可是,文学语言的魅力就在语言阅读本身,语言阅读的乐趣就在阅读中的二次创作之中。
2、 图像、画面抑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发展。
语文学习需要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细微的体验和理解,想象出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做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所以语文课要启发学生想象,融入读者自身的思想认识、人生体验的思维,把语言文字描述的情景、形象“再造”出来。而现有许多多媒体语文课,总是沉浸于多媒体画面的赏析,拘囿于多媒体演示的信息,缩小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甚至会逐渐把学生的想象能力丧失殆尽。
例如七年级《春》的教学中,有“勤快”教师用多媒体屏幕逐一呈现了《春》的五幅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后依次进行提问、讨论。而又有“懒惰”老师让学生根据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头脑中设想的五幅画面。两种教法,前者复杂,后者简便,效果孰优孰劣?就学生对文章把握而言,前者是“吃别人嚼过的馍”,何况五幅画面真的与朱自清笔下的五种景观一致吗?即使能勉强表现,那它也反映不了朱自清在《春》中的那份特有的情感。其实,好好想一想就知道,因为从课文到画面,它已带上了画者的浓重的主观色彩,换言之,此时的“春”已不完全是朱自清的了。而后者是“走别人未走之路”,通过学生朗读、品味,真正感悟出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就想象力培养而言,后者可谓是“一千个观念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前者挤占了想象的空间,浪费了想象的机会,剥夺了想象的乐趣,此时,一百个学生中恐惧只有一个,最多只有几个“哈姆莱特”了。
3、教学流程过于程序化。
语文课应当是开放而又有活力的,很多内容是根据课堂气氛和课堂变化临时调整的,而不能完全按照原先的备课步骤死板地讲下去,但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教师往往要预设课件,按照一定的程序在课堂中一一呈现,这会引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标准答案”——预设的回答,就将抑制学生发散性创造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课堂中有了更好的想法,而课件又没有预料也无法预料,那当时的教师该有多尴尬和无奈。难怪有听课教师遇到这们的课堂不禁诘问:这到底是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还是语文教学辅助多媒体?
4、关注人机对话,忽略人际交流。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领悟到语言艺术的魅力,就必须依赖教师成功的引导和学生认真的品读,从而形成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而有的教师在设计和操作多媒体课中,过多关注人际交流,把指令输送到多媒体,教师成了“操作员”,学生注意的是屏幕上的图文。课堂上的“人气”即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氛围大减,削弱了教师生动的演示作用、导引作用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能力培养,难以发挥语文课人文性的特点。当然,教学效果并不见佳。
曾听过一堂“感受母爱”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头播放歌曲《妈妈,我想对你说》用了4分钟,后放映剖腹产录像用了8分钟,再投影学生提供的母子合影耗时5分钟,后放映关于“思母”的flash动画用时5分钟,投影歌颂母爱的诗文用时12分钟,最后学生写感受后投影用时5分钟,期间穿插交流约6分钟。45分钟中,多媒体化时34分钟有余,学生交流不足10分钟,令人反思!
&三、“想说爱你不容易”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小学相继出现,并且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无比广阔的前景也令人鼓舞,这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回避一个问题:我们的教师与多媒体距离到底有多近?它的投入与它的回报成正比吗?笔者通过对本校教师的调查和了解,不免要发出“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慨。
1、教师缺乏多媒体使用的常识性知识:多数语文教师对多媒体设备只停留在会使用,一旦出现一些变化或一点故障,就束手无策。一般教师只是在原有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基础上,学会做一些powerpoint课件,对powerpoint程序了解不多。而对其他制作软件如authorware、flash、frontpage等知之甚少,对一些辅助性软件如photoshop、firework等知之更少。
在制作稍复杂的课件时,许多老师采用由他自己按照教学设想写出课件脚本,由电脑教师按脚本制作课件,再由教师试用后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电脑老师修改完成。这样,由于科任老师对计算机应用理解程度、脚本写作的表达方式和电脑老师对此学科理解的偏差等原因,往往课件要进行多次修改;并且由于平台选择、文件格式等技术限制而往往不易修改,甚至又要重新制作。再加上科任教师的教学设想的更新变换,影响课件的应用效率和效果。为此,老师对多媒体的使用就产生了巨大困难和矛盾。
2、教师缺乏对多媒体教学的正确认识:简单地把多媒体作为黑板的替代品。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师把平时应该板书的内容或书上的课文全部搬上了多媒体。整节课没有板书,失去了教师书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基本功岂能忽视?课文搬上屏幕,还不如直接看教本,还可以培养圈点勾划的能力;反之,得不偿失。课件过于花里胡哨。有的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不惜频繁变换字体,采用多种颜色、多种声音、多种鲜艳的背景、多种动画效果,甚至在问题的边上画上一个呈思考模样的漂亮小妞,再配上一个彩虹般颜色的大问号等。这种不顾教育心理学中背景与主体关系的原理,一味追新猎奇的做法,不但没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让学生眼花缭乱,甚至想入非非,结果事与愿违。
3、教师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网上下载不易又不妥。随着教学网站的逐步完善,付费已成为每个网站生存的策略。试问,有多少农村教师自掏腰包买课件?何况,那些下载来的课件是既定的,不可修改的,缺少针对性和灵活性,很难适应农村初中学生的教学需要。自己制作耗时又低效。课务的繁忙、作业的批改、学生的辅导,冲走了大量的时间,又有多少教师为了平时的一堂课而化一天甚至几天、十几天的时间去制作CAI课件呢?毕竟,课件制作的投入与课件使用的效果是不成正比的。于是乎,为了顺应形势,为了迎合“时尚”,为了用多媒体而用了多媒体。
&四、“掀起你的盖头来”
鲜艳的文字、动感的画面常有意无意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关注多媒体远胜于关注学生,极大地疏远了师生间的沟通……看到优越性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困惑与误区。于是在揭开多媒体教学的层层面纱之后,也该“掀起你的盖头来”:怎样才能有效使用多媒体辅助我们的语文教学呢?笔者与本校其他语文教师和电脑教师一起作了一些初步尝试和反思。
1、语文教师做好“编导”,提供优秀的脚本。
编写脚本,是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至为重要的环节,犹如电影、电视必须有一个好的剧本一样,这是教学有效,甚至高效的基石。(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合制作课件脚本的。)主题明确,素材典型。主题思想是脚本设计的出发点。切不可主题分散,目标模糊。为此而选用的素材要新颖,既吻合教学内容又不落俗套,能够准确有力地揭示脚本的主题。直观感性,环节分明。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到多媒体在表现预设内容上的形、声、色等方面的长处,合理安排教学结构和程序,以便于选择恰当的媒体,构想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2、电脑教师做好“参谋”,选择最佳教学媒体。
电脑教师有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能将文字脚本条理化和程序化。双方教师合作酝酿、共同研究,力争把语文教师的教学设想通过多媒体课件加以完美展示。当然,在选择媒体时需要根据实际因素(如能否找到、制作成本、准备时间、技能要求、设施要求、学生偏爱、教师偏爱等)进行综合评判,考虑加权因素,后作出最佳选择。
3、语文教师、电脑教师联合,制作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成品。
选择平台。我们一般选择目前最流行的Authorware作为开发平台。使用该平台制作的课件模块分明,交互性强,使不同班级、教师在同一教学内容上能用同一个课件进行选择组合,根据自己本课堂的教学设计选取部分或全部,避免了课件的使用只能按固定不变的教学流程进行的弊端。汇集资料。为了丰富课件内容,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搜集资料,如电子出版物中的某些动画、图片、声音等,或通过扫描仪、声卡等设备进行资料的收集。汇集的资料,再用相应的软件加以加工组装。修改完善。由于开发与应用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初步制成的课件进行使用时,若发现有不适合课堂教学甚至有负面教学效果的环节,则进行调控修缮,直至成品。
4、构建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运行模式
①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化组合:多媒体的优化组合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媒体(如录像、电影、投影、网络等)和传统媒体(挂图、模型、自制教具等)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可以使教学目标圆满完成。
② “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学习——学生的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的优化动态组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多媒体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学习——学生的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优化组合。当然,在实际中要凸显合作学习的多向化、自主化、个性化,培养学生有个性的创新实践能力。
③教师:呈&&& 现→ 引&&& 导→ 咨&&& 询→ 评&&& 价
&&&&&&&& ↓&&&&&&&&& ↓&&&&&&&& ↓&&& 师生↑↓共评
学生:选择任务→ 自主学习→ 交流探讨→ 评价反馈
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和学。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选择并确定相应的学习任务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已提供的资料或自己网上查找的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交流互动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④课题学习模式:即:教师屏显参考课题——学生选择研究课题——学生制定研究步骤——学生自由创作作品——师生多向互动评价——学生成果资源共享。
课题学习模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问题,依靠多媒体网络,以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学生主体充分参与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我校教师在语文多媒体教学实践中较为成功的个案摘要
示例1:在《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中,导入时用多媒体FLASH播放江涛演唱的通俗歌曲《愚公移山》(没有出现“愚公移山”四个字样),听完后屏幕出示两个问题:(1)歌词中“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中的“你”是指谁?(2)“无路难呀开路更难”中的“开路”是指什么事?学生回答后,屏幕出现标题。教师提问:愚公移山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后来人要感叹呢?现在进入课文学习。……对文章讨论交流后多媒体再一次播放江涛的《愚公移山》,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愚公形象的理解。
评析:综观此课,教师恰当发挥了多媒体声情并茂的特点,由寓言故事衍化而来的通俗歌曲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后面教学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结尾又利用多媒体与开头相呼应。且又不完全依赖多媒体,行课中融入了教师的身体语言、师生的互动行为,课堂教学效果不错。
示例2:在《苏州园林》一文教学中,教师摈弃以往逐词逐句讲解的传统,而是让学生边读文边欣赏媒体。当多媒体课件把苏州园林的绿色动画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感官充分刺激、震撼,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被调动起来。在此情此景下品读语言文字已是美的享受。
示例3:在教学《沁园春》一诗时,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网络进行课堂教学:(1)上网搜索有关背景资料;(2)运用所查寻的资料,自主学习诗歌;(3)针对疑难问题进行交互解答(生生交互、生机交互、师生交互三种方式);(4)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沁园春》内容与精神。
评析:多媒体的介入,学生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6、点滴反思
(1)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管用何种媒体,都必须以文章的内容为基础,去揭示文章的本质——课文的灵魂,使学生从中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洗礼。因为语文课永远姓“语”。
(2)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学科教师与电脑教师加强相互交流,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因此,一个好的课件实际上是学科教师与电脑教师共同努力的成果。
(3)也许有的多媒体课件从软件角度看很不完善,或者仅仅是一个简单的POWERPOINT、FLASH动画或一段AVI画面,但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恰如其分的效果,那它就是一个好课件。也就是说,课件好坏不在其制作技巧的水平高低,而在于对这节课的教学目的的作用。
(4)多媒体课件无论制作多么完美,但终究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辅助工具,决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教学,切不可本末倒置。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适应实际需要,特别要重视直观性、量力性、发展性、巩固性、自觉性和因材施教等重要原则,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其效能,使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5)“用预设的课件给学生上课,会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往往会干扰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一定要慎重。”(引录钱梦龙语)
(6)最后笔者要借用“苹果”的项目咨询师大卫说过的一句话来提醒各位同仁——“学生的成绩与其说得益于电脑还不如说得益于教学法的改进,就算把电脑搬出教室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希望我们语文教师能正确选用多媒体这一时代媒介,让语文课堂变得更靓,迎来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语文教学的春天。
1、施方良、崔允淳主编的《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2、闫承利主编的《素质教育课堂优化艺术》
3、潘克明主编的《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4、刘福根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热点探析》
5、何克抗主编的《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
美国明星教师的55条班规
一生遇到最棒的老师
教师的九条命
教师为何不“敢”生病?(发人深省)
克里希那穆提: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您的文章也很棒?请立即扫描二维码,使用微信发送消息给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小学与多媒体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