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状元杀死同学这一方面有什么金点子

金点子家庭教育丛书介绍
《爱的建议——写给年轻的父母》(金点子家庭教育丛书之一)
&&50多位明星少年成长故事,开启您家庭教育成功之路
 失败的家教,往往以痛惜、溺爱开始,到绝望、怨恨结束。所以,改变自己,才能够改变孩子。本书作者调查了100个失败家庭的教育案例,研究了100位杰出孩子的家庭教育,梳理出了这53个写给年轻父母的建议,解答您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难题……
 每一对父母都爱孩子,但爱孩子不是人类的专利,连动物都会;但是,能够科学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却只有人类才会。所以,爱也是一种智慧,会爱孩子,孩子才会有出息。
  中国式家教,是治病的家教,孩子哪里出了问题,我们的家长才临时想起堵哪个地方。很少有家长想过,在孩子未出问题之前,我们家长还需要做些什么?
  我们很多家长,爱用别人孩子的长处,来比自己家孩子的短处,其实最应该做的,是用别人家长的长处,来比自己的短处;羡慕别人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优秀孩子的背后有一对与众不同的家长。
  一个班级有五六十名学生,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出息,关键原因不是同一个老师的教育问题,而是学生背后家长的教育问题。失败的家教,往往以痛惜、溺爱开始,到绝望、怨恨结束。所以,改变自己,才能够改变孩子。本书作者调查了100个失败家庭的教育案例,走访、研究了100位杰出孩子的家庭教育,梳理出了这53个写给年轻父母的建议,旨在用这本”〉男∈椋颐乔装募页こ晒逃约旱暮⒆右坏阌杏玫牟慰肌
  每一对父母都爱孩子,但爱孩子不是人类的专利,连动物都会;但是,能够科学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却只有人类才会。所以,爱也是一种智慧,会爱孩子才会有出息。本书就是爱的智慧集锦,53个建议就是教育子女的53个锦囊妙计,对年轻的父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每一章节结尾,作者专门开辟了
“家教现场”,解答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难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性。
《呵护心灵——写给孩子的成长日记》(金点子家庭教育丛书之一)
当枯燥的说教让孩子对父母的教育望而生威的时候
&&&&&&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首席研究员郑学志——
&&&&&&48篇亲子教育日记
&&&&&&90多名网友献策
&&&&&&至少108个难题的解决方案
&&&&&&让本书成为年轻父母不可多得的亲子教育经典
&&&&父母苦恼:我讲的道理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听?&&孩子厌烦:爸爸妈妈怎么这么唠叨?
父母不厌其烦地说教,孩子瘟疫似地刻意逃避,父母和孩子就像一条鸿沟的挖掘人,你一锄、我一锄,代沟就此形成。站在深深的代沟两岸,孩子的教育那是何等之难!
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首席研究员郑学志在出版了19部教育专著之后,用他数年的心血,写着一篇篇亲子教育日记,近万名网友和他交流了家教体会。因此,48篇日记,108个难题的解决方案,让本书成为网络时代广大年轻父母不可多得的亲子教育经典。
&&这是一个年轻的教育工作者写给自己儿子的成长日记。到目前为止,作者已经出版了19部关于教育方面的著作。2004年底,一位和他很要好的同事突然去世,给他震动很大,他忽然意识到,人生确实有很多很重要的东西。但并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我们都能够得到,都必须做好。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对人生的要素进行一次清理,把那些真正很重要的东西做好,让那些最重要的事情最先做。
&&在他看来,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给孩子写一点东西,和孩子说一说话,哪怕孩子现在不懂,他也要跟孩子说。不然,万一哪天他身体糟糕了,不行了,或者是别人所说的英年早逝了,那么,孩子以后的生活中就失去了一位爱他的爸爸,一个他最信赖的朋友,一个他前进中的导师——作者是这样认为,他有责任为孩子以后的成长留下一笔智慧的财富,这将比给孩子留下任何值钱的东西都更具有价值。
&&于是,2004年11月,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将会影响到他以后的一生:从那一天开始,他将在以后的日子里,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认识,在笔记本电脑里毫不保留地告诉孩子。这不是害怕生命的结束。对他来说,他已经不害怕死神的降临了,自从有了儿子之后,他就不害怕死亡,他只想在生命结束之前,给他最亲爱的儿子,他最爱的人,留下一笔人生智慧的财富。
&&所以,这是一本讲真话的书,哪怕有些真话,让作者自己难堪,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真实地诉说……这些日记在他个人的四个博克网站上发出之后,赢得了数万网友的点击和评论,很多网友把自己的教育心得留在了他的日记后,和他交流家庭教育经验,这使得他的个人教子随笔具有更广泛的实际教育意义。
《发现天才——解密留美博士兄弟的成长》(金点子家庭教育丛书之一)
不是孩子缺少天才的因素,而是我们家长缺少发现的眼光。只要教育得当,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某一方面甚至几个方面的天才。——题记
&&&&一个农村教师家庭,培养出了两个留学美国的博士,其中一位博士后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博士兄弟的成长,给我们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留下了很多悬念。
&&&&孩子不是缺少天才的因素,而是我们家长缺少发现的眼光。只要教育得当,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某一方面、甚至几个方面的天才。——题记
&&一个农村教师家庭,培养出了两个留学美国的博士,其中一位现在已经是博士后,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其家庭教育成就让我们侧目。是不是这些天才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是天才呢?是不是那些轻松的家长,从一开始就能够轻松教育孩子呢?是不是别人的孩子,天生就不需要父母操心、教育呢?……博士兄弟的成长,给我们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留下了很多悬念。
&&本书作者和博士父母经过多年的接触,共同总结了博士兄弟成长的成功经验,一起写出了这本《发现天才——解密一对留美博士兄弟的成长之路》,给我们展示了他们发现天才、培养天才的许多小秘密,是一本家庭教育不可多得的好书。书中很多实在、而又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方法,值得广大家长学习……
《成才有道——高考状元家教启示录》(金点子家庭教育丛书之一)
披露状元家教的十大秘诀&&解读状元家教的九大特征&&展示状元们九科学习秘籍&&直面普通家教的十大误区
&&《成才有道——高考状元的家教启示录》以近50名状元为背景,向我们披露了状元们成长的许多秘密。
&&&&&&——状元就在眼前,方法值得借鉴!
&&&&执著的意志、勤奋的态度、平和的心境、高效的学习方法、永不言弃的乐观精神,这些都是他们家庭教育成功的共同基因。&&——郑学志,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主任、首席研究员
我觉得,状元成功的经验不仅适合于平时学习成绩优秀者,也适合于平时成绩中等者,还适合于平时成绩较差者……因为它是高考规律,规律对谁都适用。
——王极盛,中国社科院院士,高考研究第一人
&&每年的高考,牵系着亿万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心。每一位考生都想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家长们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金榜题名。高考状元正是在其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他(她)们是广大立志考上大学、考上理想大学的中学生的最重要的榜样。以状元成功的个案进行研究分析,对广大中学生、老师和家长掌握高考的一般规律,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也许有些同学和家长认为:大部分状元考生的经验不具借鉴意义。因为他(她)们天资非一般人能比,意志力似乎与生俱来。其实,你通过与状元的面对面接触,就会发现,他(她)们中绝大部分人并非天资如何了得,如同你周围的其他同学一样普通。你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状元们程度不同地都存在,你在学习中遇到的酸甜苦辣,状元们也都有。状元们技高一筹的,可能是他(她)更努力,学习自觉性更强,更注重摸索解决难题和困扰的方法——这些方法可能你已掌握其中之一、二,但其中之三、四可能还在彷徨、苦闷。总之,他(她)们并不是高不可攀。
&&本书作者是经过近十年对状元研究工作的经验积累,发现状元并不神秘,状元的成功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他(她)们的学习方法、为人处世、自我心态的调节……等等,完全可为一般同学和家长所借鉴。《成才有道——高考状元家教启示录》采用与状元父子母女面对面对话方式交流,自然、真实、亲切;对每个状元采访内容的点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全书宗旨不是希望同学们都以考取状元为目标,而是帮助同学和家长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学会自我调节心态,帮助孩子轻装学习、轻装考试,以最佳状态和必胜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实力,在最终高考时,确保正常发挥,力求超常发挥,圆大学梦。
&&《成才有道——高考状元家教启示录》在可读性、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与有效性上达到历史最高点。
&&我们相信,在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200名状元父母的“零距离”接触中,广大中学生、广大老师和家长一定会大有收获。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高分考生纷纷涌向最有“钱途”专业1/6高考状元扎堆清华经管的背后本报记者 张国 张鹏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 [] email推荐:
    每当需要给出建议,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伟平总会不假思索地对出色的年轻人说:“去数学系吧。”
    在这位数学家看来,数学是智力的挑战,数学是科学的基础,数学值得选择。
    对提起数学就头疼的考生,张伟平说,那就选你喜欢的专业。
    但关于这点,即使最有选择权的那些年轻人——高考状元,往往也很难做到。在延揽全国至少半数状元的清华大学,今年录取的四五十名文理科高考状元中,有18人投到经济管理学院门下。
    难道,状元们的志趣,天生就这么趋同吗?张伟平院士认为:这一方面是件好事,经济管理学科后继有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分学生专业选择的狭隘性和盲从性。
    全国最棒考生的风向标——状元为啥扎堆读经管
    每年高考过后,状元们去了哪些专业,不只是个人选择问题。他们如同风向标,代表和影响着全国最优秀考生群体的选择。
    “一个人的选择会有偶然性,但这是一个群体的选择。”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孟芊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对于状元,清华“既关注又不那么介意”。不介意的是,高考成绩只是一个方面,状元并不必然最佳,关注的是他们大多数是好学生,而且能够影响别人。
    在当今的中国,招收状元概率最高的院系之一,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的状元至少占全国的一半,其中又有1/3至1/2选择经管。这意味着每6名状元,至少就有1人在这个学院。
    2008年,清华经管学院统招的188名本科新生中,有23名状元。2009年的182名新生中有状元18人。
    两年间,选择清华经管的各省份前10名分别是83人和77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校招生人士说,这一方面说明经管院系招生工作得力,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很多学生还是相对盲目的,“似乎‘管理’很高端,很多学生连经济、金融都没分清楚就来了。他们模模糊糊觉得很热门、很好就选择了。”
    作为清华招办主任,孟芊最常遇见的一个问题,是考生选专业的“匹配”心态。“学生有这么一种心理:我的成绩达到一个水平以后,这个分的学生都去了哪个专业,我不去的话就亏了。”
    有一年,某省文科状元报考清华英语系。很久之后,当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来到当地,还能听到一些中学生的不解——为什么状元不去更热门的专业?
    这名选择了英语系的状元,大学期间选修了法语,后又赴德国学习,执著地向他语言学家的梦想进发。孟芊乐见这样的故事发生。
    虽然也主张填报志愿应该遵从个人兴趣,27岁的清华物理系博士生罗立波说,对于18岁左右的高三毕业生而言,大部分人都不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将兴趣爱好与专业选择乃至职业规划相对应。
    2001年,罗立波从广东考入清华,“找了一个分数中等的专业就填了”。
    “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不太清楚各专业意味着什么。”他说,“从任何招生简章和材料,你都读不出哪个专业适合哪种人。”
    罗立波回忆,那时人们总在说,21世纪材料很重要,21世纪生物很重要,21世纪光机电一体化很重要……谁也说不清楚究竟哪个专业才重要。当然,现在考生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多了。
    为了让考生避免盲目报考,清华要求招生人员为考生提供参考性服务,帮助他们尽可能选择愿意读、适合读的专业。孟芊说,在大多数省份,清华可以做到在填报志愿前与每一位可能的报考者接触。
    这种接触,“一是看学生本身适合读什么专业,二是看学生本身想读什么专业,三是跟家长去沟通,让这些因素尽可能一致起来。”
    不过,只有一些学生会听劝。状元们通常在清华经管、建筑、电子等专业“会师”。
    清华经管学院的“经济与金融(国际班)”,是很多状元的目标,譬如安徽省2009年一位理科状元和一位文科状元,不约而同到了这里。
    就业好,就是学科好?状元的选择为何不能更多元
    长期关注高校招生的罗立波说,虽然状元“扎堆”的现象有些扭曲,但是相对就业市场来说,还不够“扭曲”。
    “从满足社会的一般需求来说,这种分布是不合理的,但它大致符合社会潮流。”他说,受到状元青睐的专业有一点是高度相似的,即都是大力发展的院系。社会上对热门专业的人才需求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这些专业招生规模已经远超其他,仍然供不应求。
    因此,对那些对自身兴趣不甚了了的报考者,罗立波通常推荐就业门路比较广的专业。
    这不失为一个现实的考虑。
    在知道自己成为2009年青海省理科状元之前,马长春就接到了来自清华大学的电话。
    “当时招生的老师告诉我,清华经管学院特别火,出路特别好。4年之后,就业、出国特别有前途。”
    在此之前,马长春的梦想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这个梦想的建立来自高中老师。
    显然,招生人员的“游说”打动了他。考虑到自己数学成绩还不赖,马长春报了清华经管学院。
    “对高中生来说,根本不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以为就业好,就是学科好。”他说。
    对这位高考状元来说,热门专业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他出生在西宁市大通县沙巴图村。父亲靠务农、打工铺就了他的求学路,多年下来积劳成疾。为了弟弟继续上学,姐姐不得已辍学,早早出嫁了。
    刚刚入学的马长春还不能确定自己是否作了正确决定。他说,第一学期都是基础课程,如果不太适应现有专业的话,可以考虑第二学期转系。
    不过按照旅美学者吴澧的观点,马长春“最好读对得起自己天赋的专业”。
    吴澧曾撰文指出,最聪明的人,最好修读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最高的理论数学、理论物理等基础科学专业,以及对语言能力要求最高的中文、英语等语言文学专业。
    “我对金融专业并无偏见,但确实觉得最聪明的人不必首选这一专业。”吴称。
    清华毕业生、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生郭昊注意到,2009年的清华理科状元分布更广,有工程物理、电子、经管、土木、热能、数理、计算机、材料、生物、航天、建筑11个院系。
    经管学院的状元新生由去年的25人降为今年的18人。以往几乎没有状元问津的热能、力学等都招到了状元。
    “有文科第一名去读法学、心理学,这些学生更多从人生志向考量,这很好。”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说,“今年状元们的专业选择更加多元了,这绝对是个好事。他们的选择,意味着所代表的这个群体的选择,更加多元一些。”
    郭昊不敢确定这是否意味着多元的趋势,“这恐怕还是有点凑巧,当然也和招生老师的宣传有关”。不过他说:“长远来说,还是多元好,一堆状元挤在经管,也不可能个个都成才。”
    “当然没必要说经管不好,毕竟现在金融业工资最高。”郭昊说,“可以适当引导一下,像热能、力学、精仪都是需要大量人才的专业。”
    “报考,看自己的兴趣了,我没觉得应该选特定的哪个系。如果非要我建议,我倒觉得像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应该多进点优秀人才。”他说。
    基础学科的隐忧 当年状元扎堆的哲学系为何遇冷
    文化学者肖鹰任教的清华哲学系,是一个与高考状元无缘的“冷门”学科,但这位教授很难真正远离关于状元的话题。
    有时候,同行见面感慨,传统的经典人文学科,不仅在高校录取线上“低空飞行”,而且第一志愿报考的也不多见,“录取的时候很勉强”。学生的报考热情持续下降,使这类专业成为低谷。
    这种状况与状元的“示范”不无关系,“最有权选择的人选择了最有‘钱途’的专业”。
    “我们不能认为状元就是考生当中最优秀的人,但他又是个标志,状元‘扎堆’在专业选择上形成了一种导向,引导很多人‘应该’选择这样的专业。”肖鹰说。
    他所知晓的情况十分惊人,一些名牌大学昔日当家的文史哲专业,今天只有降分以求,才能勉强招满学生,更遑论吸引状元。
    “传统人文学科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最高的,要有天分和智慧。我们发现,现在真正有这方面素质的,甚至有这方面爱好的学生,被埋没了。”
    肖鹰曾是一名状元。1980年,他以云南省文科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因为“它很适合我的性情”。同班同学中,至少有4位状元。1987年,当他报考北大美学研究生时,4个名额有100多人竞争——“我们是真热爱这个专业”。
    “我并不是说状元是最优秀的,而是说状元在哪儿‘扎堆’,哪儿就会有真正的优秀生源。当我们谈到状元的时候,我们实际上谈的是最好的一批学生。”
    肖鹰说,在国外,传统的人文学科人数也少,但都是最优秀的。“我们跟热门学科的生源差距不在于数量上。传统的人文学科应该是精英教育的,我不认为数量上应该和热门学科相比。”
    他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多元化的,而且传统人文学科应该保持一种持续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在人数的多寡,而在被吸引者的素质高低,一定要令人有认同感。
    但从教之后,肖鹰发现,那些面试之际答曰“热爱美学”的研究生,入校之后,便再也不愿回答这个问题。他们甚至常说,本科“由于某种原因”学了哲学。“好像是上不了更热门的专业才到这样的专业来。”
    他认为,高考状元涌向潮流性的热门专业,是在缺乏良好社会文化导向前提下的一种“被动”选择,是一种无奈的迎合。“我不是说这些专业不应该吸纳状元,但是所有状元都往那儿去,我认为不是个人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
    在功利化、世俗化的社会,什么专业更好就业、什么职业收入更高,成为学生的基本选择,肖鹰说:“这不单反映了社会需求的问题,更反映了当代社会年轻一代学生的价值选择的问题。这种价值选择的背后,是社会的价值导向。”
    “就像经济上过分追求GDP发展一样,文化教育上也追求功利性的东西。”他说,“我们现在不注重精神,不注重思想,甚至也不注重品位。”
    在这位教授看来,这将导致恶性循环,会在不远的将来影响中国人文学科的发展,进一步影响中国人文精神的发展。国家教育战略应当有意识地创造社会环境与积极的价值导向,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成为人文学科的继承人。“教育的决策者应该意识到传统人文学科的价值所在。”
    他还认为,高考笔试只是第一步的资格考试,后续缺乏真正的专业测试,也就没有真正的专业选择。“当前招生实际上是一种‘拉郎配’。”分数是前提,志愿是参考。状元先选,按分排队,分数决定论影响了人才更合理、更全面的选择。
    “我认为个人只要自由、自主地选择专业,都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社会,应该形成一种机制,使这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应该有相当的人才吸引力。”
    基础学科遭到如此冷遇,有时候,教授们不但无力改变学生,甚至也不能影响家人。清华大学一位基础学科的教授告诉记者,自己刚刚成年的儿子今年秋季升入大学。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父亲说,早就发现“他肯定没兴趣选我这个专业”。
    对此,不惑之年的父亲既不愿干涉,也无法左右。他留给了记者一个意味深长的苦笑。
    本报北京9月20日电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当前位置: >
> 高考状元变身亿万富豪 盘点中国一流大学的首富
高考状元变身亿万富豪 盘点中国一流大学的首富
  2012年各地高考状元陆续出炉。有媒体曾对当地30年来的高考状元进行跟踪,发现高考状元在就业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许多状元走上社会情况还比较糟糕,但是不可否认,高考是年轻人尤其是地区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许多富豪就通过高考考上一流大学,甚至当上高考状元后,走上了改变命运的道路。下面我们来看看从中国一流大学毕业的首富,他们都是亿万富豪:
  身价:360亿
  毕业学校:大学
嘉鑫控股:吕慧
  身价:115亿
  毕业学校:清华大学
美特斯邦威:周成建
  身价:230亿
  毕业学校:大学
鹏润投资:
  身价:240亿
  毕业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茂业集团:张静
  身价:185亿
  毕业学校:交通大学
明发集团:黄焕明
  身价:110亿
  毕业学校:大学
腾讯:张志东
  身价:100亿
  毕业学校:华南理工大学
丝宝集团:梁亮胜
  身价:176亿
  毕业学校:大学
集团(600811):张宏伟
  身价:131亿
  毕业学校:工业大学
泛海建设(000046):卢志强
  身价:230亿
  毕业学校:复旦大学
本文来自:/gushi/357786.shtml
相关文章:
图说创业故事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创业故事图片
名人创业故事
品牌创业故事
最新创业故事
地区创业网您当前的位置:&&
【长城时评】淡化高考状元 教育回归本质
【字号: |
  北京大学招办7月22日表示,在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阶段,北大明确拒绝了少数企图向北大索要巨额奖金、进行讨价还价的所谓&状元&。招办负责人表示,北大要用实际行动切实坚守教育工作者的良知、责任和诚信,使教育回归本质。(7月23日《新京报》)
  近些年来,每年高考过后,各省市州,甚至县都会有各种&状元&新鲜出炉,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如今,在高等学校招考中,在所在的省份取得文科或理科第一的学生被称为高考状元。诚然,&状元&都是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之后,才一举天下知,成为考试场上的佼佼者。
  能考上&状元&或者说考上北大清华的人,都是很少部分人,所以一旦考上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甚至是所在县城政府官员,都感觉这是给县城形象增光了。所以对高考状元,这几年无论是从市一级层面,还是到县乡镇,甚至到村委,对于高考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特别是考取了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都有不菲的物质奖励。可见,个别状元向北大索要巨额奖金绝不是偶然的。
  这一现象的出现,既与近些年来社会对高考状元的盲目追崇有关,也与高校之间在招生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有关,还与应试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功利属性有关,更与状元本人的&不懂事&和家人的怂恿有关。
  高考&状元&不等于发明创造、不等于金点子、不等于专利产品、不等于具备必然升值的潜力股;分数不代表能力,成绩不代表品德,当少数高考状元把分数视若金钱的时候,品德却交出了零分的答卷;分数代表的只是过去,磊落做人才能赢得明天,在学业和品德的天平上,机遇将永远垂青后者。
  高校提供给学子们的是公平的深造和竞争的平台,没有市场化!高校培养的是国家的建设者、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不是掘墙角者!
  对索要巨额奖金的&状元&,要坚决的说不,而且要把这样的资金,更多用于高等教育的一般性支出,着力提升整个教育水平,不再抢&状元&,真正静下心来培养学生,使教育少些功利主义,使大学的校园变得&学术&一些。(不争)
关键词:高考状元,索要,巨额奖金,北大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芦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高考状元笔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