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际关系的作用学说代表人梅奥的主要思想及贡献

从科学管理理论与人际关系学说-一-梅奥与霍桑实验30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从科学管理理论与人际关系学说-一-梅奥与霍桑实验30
3.一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心理学因素开始引入管理发展中,参;一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意识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二)梅奥与霍桑实验;1.梅奥其人;乔治?爱尔顿?梅奥(GeorgeEltonMya;2.霍桑实验;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辖的霍桑工厂,是一家制造;①王益民主编:《行为科学理论与实践》,乌鲁木齐:;②[美]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北
3.一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心理学因素开始引入管理发展中,参战各国都力图利用心理学原则来改进管理,提高生产以便为战争服务。例如,制定人员选拔和训练的方法,研究最有效的组织形式,调整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关系等。一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意识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梅奥是对中期管理思想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之一,他是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也是著名的“霍桑试验”的领导者。通过专门、系统的研究,梅奥形成了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即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人际关系学说。(二) 梅奥与霍桑实验1.梅奥其人乔治?爱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yao,)原籍澳大利亚,是美国哈佛大学的行为科学家、心理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梅奥于 1880年 12月 26日出生在澳大利亚,就学于澳大利亚的阿德雷德大学,他曾经学过逻辑学、哲学、医学等三个专业,1899年取得了逻辑学和哲学的硕士学位,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讲授逻辑学和哲学,以后又去苏格兰的爱丁堡学习和研究医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成为利用业余时间使用心理疗法的第一个人。他的这一段经历为他以后研究企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22年,梅奥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而移居美国,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华顿财政和商业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作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洛克菲勒基金会进行工业研究。1923年,梅奥在费城附近一家纺织厂就车间工作条件对工人的流动率、生产率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并加入美国国籍。在此期间,梅奥通过研究发现,工人的问题不能只用单独一种因素来解释,而必须置于一种被他称作“总体情况的心理学”中来考察。 1926年,梅奥进入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从事工业研究,任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员工业研究室副教授,并担任了企业管理学院工业研究室主任。 1927年冬,梅奥应邀参加了始于 1924年但中途遇到困难的霍桑试验,负责指导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的调查研究工作,从 年断断续续进行了 9年的两阶段试验研究。①2. 霍桑实验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辖的霍桑工厂,是一家制造电话机的专用工厂,有 4万名员工。工厂设备完善,福利优厚,有良好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公司经常注意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还实行年金制度,工人持有公司股票。公司的劳资关系总的来说比较融洽,20多年没有发生过罢工和其它斗争,这在当时的美国企业界是不多见的②但是这并不表明它的管理尽善尽美、工人的工作积极性达到了最高水平。事实上,工人中仍存在许多不满情绪,生产效率也不如预期的那么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当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学界占统治地位,企业家和理论家们流行的看法是, ①王益民主编:《行为科学理论与实践》,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 56页。② [美]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 110页。13生产效率直接受工作条件的影响,两者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如果提供理想的工作条件,再加上刺激性的工资制度,必定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霍桑实验就是一项以这种科学管理的理论逻辑为基础而开始的实验。霍桑实验最早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提出和赞助的。实验从 1924年持续到 1632年,将近 8年的时间,大致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从 1924年 11月至 1927年 4月,由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小组,主要进行了照明试验。后期从 1927年冬到 1932年 5月,由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进行了福利试验、访谈试验和群体试验。①1924年 11月,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组织的研究小组来到霍桑工厂,对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多种试验,其中一项主要试验叫照明试验。当时关于工效的研究盛行以疲劳和单调感为中心的劳动医学研究。研究者认为,造成工效不高的原因是疲劳,而导致疲劳的因素之一是照明问题,如给予适当的照明就会减少疲劳,提高工效。这就是“适当强度的照明能使生产效率上升”的假说,研究小组对此进行了试验性的研究。试验是在被挑选来的两组绕线工人中进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对照组,任务都是绕线圈。在试验过程中,研究者先是不断增加试验组工作时的照明度,从 24烛光、46烛光到76烛光逐渐递增,对照组的照明度则始终保持不变。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工效正如设想的那样随照明条件的改善而提高,可是令人困惑的是,对照组的照明条件未作任何改变,工效也有同等程度的提高。于是研究小组采取相反措施,逐渐降低试验组的照明度,从 10烛光到 3烛光,工效未见下降,直到降至 0.06烛光几乎看不清操作时产量才开始有所降低。这说明照明强度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的因果关系。研究人员对此感到茫然。“适当强度的照明能使生产率上升”的假设无法得到证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为期两年半的试验以失败告终了。②
西方电气公司检查部部长潘诺克推测,工效提高可能是由于工人被实验激发起的工作热情所致。1927年冬,他在参加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的人事经理报告会时,把实验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梅奥,并邀请他参加实验。梅奥接受了邀请,他组织了哈佛大学的一批学者同电气公司有关人事和劳资关系的管理人员组成研究小组,主要成员有梅奥、罗特利斯伯格、霍曼斯、潘诺克、狄克逊等,还有一些人类学家和生理学家也参与了实验。新的研究小组在梅奥领导下,对影响工效的因素提出了新的假设,这些假设是:①改进物质条件和工作方法可使产量提高;②工间休息和缩短工时可解除疲乏;③工间休息可减少工作的单调性;④实行个人计件工资制可促使产量提高;⑤改善人际关系可以改进工人的工作态度,使产量得到提高。针对这些假设,研究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以验证其正确性。首先是福利试验。福利试验是在继电器装配小组中进行的,从 1927年底到 1929年 6月,持续了两年半的时间。为了有效地控制影响职工工效的因素,研究者挑选了 6名熟练的装配女工在单独的房间从事装配工作。试验分为 13期,共 114周,每个试验期 ① Henry A. Landsberger, Hawthome Revisited: Management and The Worker: Its Critics, And Developments in Human Relations in Industry, Ithaca, N.Y.: Comell University, 1998,p.14.② 徐为列:“对霍桑实验的思考”,《企业经济》,2003年第 2期,第 10-11页。 14研究人员都要改变被试者的物质工作条件,以观察对产量的影响。如第三期将过去的集体奖励改为个人奖励,第四期到第六期提供工间休息,第七期免费提供茶点,第八至十一期又加上提前下班。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女工们人均产量由一开始的 2,000个逐渐提高到 2,500个、2,600个、2,800个,到第十一期时达到 2,900个,这些都在意料之中。令人注意的是第十二期,研究人员废止了前面若干期所提供的全部优惠条件,发现产量不断没有下降,反而比以前更提高了,达 3,000个以上。产量的上升与工作条件变化不相应的事实说明了什么呢?实验记录为解释这一原因提供了有用的线索。实验记录表明:研究人员在挑选被试时,最初只选了两个关系好的女工,然后再由她们挑选其余 4人,这样一开始就意味着这 6个人在工作中能友好相处,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小群体;按照公司的规定,车间工作禁止谈论与工作无关的话题,而在实验小组,研究人员为了不妨碍工人之间的协作,就放任她们交谈,这就给她们带来了更为融洽的群体气氛。实验之初,研究人员将这些女工召到公司检查部部长办公室,向他们解释这次实验的内容,并告知将按这次实验结果制定新的工厂管理制度,要求她们为改善工厂劳务管理作贡献。这些过去被当作“机器附属物”的女工对被邀请到部长办公室谈话并受到部长和学者们的礼遇和信任感到受宠若惊,无疑大大提高了她们协助实验的自尊心。此后,研究人员不断征求女工们对工作条件的意见,认真接受她们的建议,使她对自己的工作有充分的发言权,并认识到这种发言权的价值,因此产生了工作责任感。试验小组没有工头监督工作,仅由 6名女工中的一位担任工作记录、作业准备和配件补充工作,和普通车间工头虎视耽耽地监督相比,这种极其宽松的管理无疑提高了女工们的责任感和自主意识。试验小组中有一位意大利血统的青年女工,性格活跃,工作积极,人缘好,认为参加这项试验是一个出人头地的好机会,自然而然成了女工们的领袖,带头引导其他女工努力工作。总之,试验小组的工作充满了愉快的气氛,女工们对于工作的自豪感、认识自我价值的满足感、由之而来的责任感以及勤劳意识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提高。研究人员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是,在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方面,融洽的人际关系比良好的物质工作条件更重要。研究人员还认识到,由于认识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而开始“以人为中心”的思考,并以此指导这次试验,是这次试验能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①其次是访谈试验。梅奥等人在继电器装配小组的福利试验中有了重大发现后,就把注意力从特别设计的实验室移到了普通车间,研究的重点也从物质条件移到了人事关系方面,开始了全面的职工访谈试验。研究人员精心设计了访问提纲,要求调查人员严格按提纲进行调查,耐心听取工人对厂方的意见和不满,并作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调查从一开始就受到工人的欢迎,认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但一段时间以后,调查人员发现,不少人害怕讲真话受到报复,故对一些较敏感的问题,如对工头和公司主管人员的看法等等避而不谈或避重就轻。于是研究人员改变调查方式,让职工自己选择适当的话题,谈他们愿意谈的一切,无论他们提出什么意见,调查人员都随声附和,表示自己对这些意见感兴趣。这次大规模的调查,从 1928年 9月开始到 1931年才结束,历时 3年。研究人员不仅掌握了有关工人态度的大量资料,了解 ①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第 155页。 15到工人的工作绩效与其在组织中的身份、地位以及与同事的关系有密切的联系,而且还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访谈工作结束后,工厂还未采取任何改善管理的措施,产量却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工人们把长期压抑在心里的不满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了,以前的那些夸张的歪曲的感情消失了,心情舒畅了,工作态度随之有了改变,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①最后是群体试验。在继电器装配小组的试验中,研究人员感到被试中存在某种无形的群体,它似乎对每个成员都具有制约作用,由于对这种无形群体的作用还不十分明确,于是在最后阶段的实验中就把它作为重点来研究,这就是电话交换机布线小组试验。试验从 1931年 11月开始,1932年 5月结束。为了系统地观察在群体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人员将试验小组安排在一个专门的车间里工作。试验小组由 14名男工组成,其中 9名绕线工,3名焊接工,两名检验员。试验小组实行个人计件工资制。研究人员原来设想,采用这种奖励办法会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但结果出乎意料,工人们的产量始终只保持中等偏上的水平。根据“时间一动作”分析理论,公司向这些工人提出的标准工作定额是每天完成 7312个焊接点,但他们约定只完成 个,估计一天的自定任务快要完成了,就放慢工作速度,如果提前完成了,就自动停工。每天上报的生产额也不完全属实,产量完成多时,就打一些“埋伏”,作为产量低时的补充。研究人员了解到,工人自动限产的理由是 如果他们过分卖力,就可能造成其他同伴的失业,或者公司会按他们的高产量标准制定工作定额,那么要得到高额报酬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研究人员还发现,他们的工效同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熟练程度不成比例。为了研究他们的能力差异对工效的影响,研究者对他们进行了灵敏测验和反应测验。发现 3名工效最低的绕线工在灵敏测验上的得分都高于 3名工效最高的绕线工,其中一名在智力测验上得分名列第一,灵敏测验名列第三。测验结果和工效之间的这种不对应关系,使研究人员联联想到群体对他们的影响。某位工人可能因为提高了自己的产量而获得公司的较高报酬,并降低了失业的危险,但却会招致群体的非难和惩罚,每天只要完成群体认可的工作量,大家就相安无事。研究人员发现,试验小组成员之间有时彼此交换工作,互相帮忙,虽然这样做有违公司的规定,却大大增进了他们的友谊,但有时也因此而招致彼此间的怨恨。为了保护群体利益,他们达成了这样一些共识:①谁也不能干得太多,突出自己;也不能干得太少,影响全组的产量。②谁也不能自吹自擂,自以为是,想领导大家 ;也不得在同伴面前打官腔,找麻烦,即使是检验员,也不得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检验员架子。③谁也不准向管理当局告密。如有谁违犯这些自发形成的行为规范,群体成员就会群起而攻之,轻则嘲笑谩骂,重则拳打脚踢。例如,有一位绕线工老喜欢出风头,大伙儿就有意冷落他,把他斥为“贪心的家伙”、“金钱的奴隶”。②有一位检验员曾向检验科抱怨工人偷懒,大家知道后就攻击他,使他在试验小组中极为孤立。研究者认为,这种自然形成的群体,其功能主要产生于工人自身的防卫感,对内可以控制其成员的行为,对外可以保护其成员不受来自管理阶层的干预 ; ① 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第 160页。
② Henry A. Landsberger, Hawthome Revisited: Management and The Worker: Its Critics, And Developments in Human Relations in Industry, Ithaca, N.Y.: Comell University, 1958, p.65.16它使成员对群体具有良好的向心力,为了维护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成员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诱惑。梅奥由此提出了“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这项试验使研究者明确了“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工人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共同生活、共同娱乐的集团成员,工人不仅受公司制度的制约,而且受自然产生的非正式群体的控制力的影响”。①(三)人际关系学说分析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 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正式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1945年,梅奥又出版了《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梅奥除了上述代表作以外,还有《组织中的人》、《管理和士气》、《工业文明政治问题》(1947年)等著作。梅奥认为,“只有用有效的办法在现场进行试验之后,才能可靠地得出问题逻辑发挥和加以试验的诊断”②。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和试验,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对于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梅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认识:
首先,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18世纪下半叶,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首次将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定义为“经济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继承了这一说法,把人当作经济人来看待,认为金钱是刺激人的积极性的惟一动力。霍桑试验则证明,人是一个社会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而后者更为重要。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而人际关系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把工人当成无差别的机器或机器的一部分,而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合理的组织与管理。其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不仅是一个由各种生产要素构成的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由各类人员(包括经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等)构成的社会系统。在企业中,除了存在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所谓正式组织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由明文规定的方针政策、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而形成的社会组织。正式组织只反映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或职务)关系,却没有表现出他们之间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然而,这种社会关系却时时都在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在这里,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按组织系统要求的职务或职能关系。而非正式组织是与正式组织相对的,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为此,非正式组织中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梅奥指出,如果管理人员只是根据效率逻辑来管理,而忽略工人的感情逻辑,必然① 欧骁:“试析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价值和意义”,《理论与当代》,1996年第 9期,第 37页。② Elton Mayo, The Social Problems of 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with an Appendix on the Political Proble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5,p.6. (First Published in 1949 )17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专业论文、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从科学管理理论与人际关系学说-一-梅奥与霍桑实验30等内容。 
 ① (三)人际关系学说分析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 梅奥于 1933 年出版了 《工业...(一)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 科学管理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关键词:梅奥;霍桑试验;社会人;非正式组织;满意度 一、人际关系学说的起因 人际关系理论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加深而产生的。 尽管科学管理理 论、 管理过程...  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继梅奥...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其基本...  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创始人是泰勒,他首次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第二节行为科学理论 一、人际关系学说:乔治〃梅奥,1932 年“霍桑实验” ,被...  ?埃尔顿?梅奥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二)著名的霍桑实验为其形成奠定了基石 从 1927 ...三、人际关系学说的思考 (一)首要的管理是对人的...  霍桑实验 D.韦伯实验 3.使用数学方法,例如建模和...“管理机构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该建立关系明确...韦伯的组织理论 D.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21.以下有...  梅奥根据霍桑 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这一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 2、何谓“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谈谈其重要性答: 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  管理处于核心地 位。 二、行为科学理论 1.梅奥及霍桑实验:a.人是社会人;b....2.人际关系学说: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提出 了与古典...  第一篇 总论简答题 1.给管理下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你认为应从哪几个方面...人际关系理论是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 由梅奥等人创立的。 这种学说提出了与古典...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与我国的人本管理
下载积分:1200
内容提示: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与我国的人本管理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5|
上传日期: 09:05:0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与我国的人本管理
官方公共微信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建者--《管理现代化》1987年04期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建者
【摘要】:正 乔治·埃尔顿·梅奥()是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管理学家,早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建者。他出生于澳大利亚,曾获逻辑和哲学硕士学位,以后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学习医学,并同里弗斯一起进行精神病学的研究。1922年移居美国进行了有名的霍桑试验。他的著作主要有;《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关于皮埃尔·珍妮特心理学的笔记》。他写过许多论文,其中最重要的有:《工业工人的失调》、《什么是单调乏味》、《工业中变化的方法》、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乔治·埃尔顿.梅奥()是原 籍澳大利亚的美国管理学家,早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建者。他出生于澳大利 亚,曾获逻辑和哲学硕士学位,以后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学习医学,并同里产斯一起进行精神病学的研究。1922年移居美国进行了有名的霍桑试验。_ 他的著作主要有: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道南;[J];经济问题探索;1980年04期
丰毅;;[J];科学管理研究;1982年04期
莫海龙;;[J];机械制造;1983年05期
王欣慰;[J];上海企业;1985年09期
綦尤礼;高敬海;;[J];经济管理;1986年02期
史天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7年05期
俞辉;[J];社会科学;1987年09期
毕蛟;[J];管理现代化;1987年04期
曾文虎;;[J];科学管理研究;1987年03期
杨伦超;;[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熊志勇;;[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01年
李习彬;李亚;;[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李晗;;[A];首届亚洲质量网大会暨第17届亚洲质量研讨会——首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第二卷)[C];2003年
蒲琨;;[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周宽久;李瑶;何宝振;;[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卞利;;[A];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手册[C];2005年
张展;;[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丁云亮;;[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谢祥项;马莹;;[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张新宇;;[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三明市委文明办
黄高明;[N];福建日报;2000年
胡其加;[N];光明日报;2000年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史永铭;[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N];中国贸易报;2001年
西方;[N];中国企业报;2001年
曾盛聪;[N];光明日报;2001年
艾波;[N];吉林日报;2001年
张诗哲;[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徐汉明;[N];检察日报;2002年
本报记者 傅旭明;[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佳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崔海英;[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邵仲岩;[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孙玉麟;[D];天津大学;2006年
黄晓晔;[D];河海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旭然;[D];暨南大学;2003年
黄明;[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牛天秀;[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武剑斌;[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刘昕;[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张倩;[D];贵州大学;2006年
谢旭光;[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杨秋皓;[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王晓红;[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宋天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经典管理理论赏析——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泰勒、法约尔等人在不同的方面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对管理实践产生深刻影响,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他们的理论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即“经济人”;管理部门面对的仅仅是单一的职工个体或个体的简单总和。基于这种认识,工人被安排去从事固定的、枯燥的和过分简单的工作,成了“活机器”。从2O年代美国推行科学管理的实践来看,泰勒制在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劳动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因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工人的怠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工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体力劳动也逐渐让位于脑力劳动,也使得西方的资产阶级感到单纯用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控制工人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这使得对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寻求和探索成为必要。
一、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霍桑试验
梅奥()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土,进行了着名的霍桑试验,主要代表着作有《组织中的人》和《管理和士气》。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霍桑试验,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霍桑试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从1924年到1932年,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谈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但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无论工作条件(照明度强弱、休息时间长短、工厂温度等)是改善还是取消改善,试验组和非试验组的产量都在不断上升;在试验计件工资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时,发现生产小组内有一种默契,大部分工人有意限制自己的产量,否则就会受到小组的冷遇和排斥,奖励性工资并未象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的那样使工人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而在历时两年的大规模的访谈试验中,职工由于可以不受拘束地谈自己的想法,发泄心中的闷气,从而态度有所改变,生产率相应的得到了提高。
&&&&对这种“传统假设与所观察到的行为之间神秘的不相符合”,梅奥做出了如下解释:
&&&&1、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参加试验的工人意识到自己“被注意”,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因而怀有归属感,这种意识助长了工人的整体观念、有所作为的观念和完成任务的观念,而这些是他在以往的工作中不曾得到的,正是这种人的因素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在决定工人工作效率因素中,工人为团体所接受的融洽性和安全感较之奖励性工资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人际关系学说赏析
&&&&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的对于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梅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梅奥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而后者更为重要。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而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合理的组织与管理。&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为此非正式组织中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  梅奥指出,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重大差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为规范;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感情逻辑为其行为规范。如果管理人员只是根据效率逻辑来管理,而忽略工人的感情逻辑,必然会引起冲突,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因此,管理当局必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保持平衡,以便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能够充分协作。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而生产条件、工资报酬只是第二位的。职工的满意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产生效率就越高。高的满意度来源于工人个人需求的有效满足,不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包括精神需求。
&&&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工作上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到人的因素上来,不仅在理论上对古典管理理论作了修正和补充,开辟了管理研究的新理论,还为现代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际关系学说告诫我们,管理不仅是对物质生产力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管理。人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是社会上最宝贵的资源,是生产力中最耀眼的明珠。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将成为现代企业前进的主旋律,“重视人、尊重人和理解人”的管理思维模式才会为企业创造美好灿烂的明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色觉的三色学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