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赢一场不可能的仗余佳文 周鸿祎 视频

周鸿祎:“创业不是一场战斗,_新浪新闻
  本报记者 吴晓东《中国青年报》(日12版)
  在韩国本土票房超越《阿凡达》的韩国史诗大片《鸣梁海战》,12月12日在中国公映后却遭遇水土不服。就在普通观众提不起精神去分享别国胜利的同时,一些年轻创业者却从中发现了自己需要的“创业秘笈”。
  日前,当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出现在《鸣梁海战》私人观影首映Party的现场时,围绕创业与商战的种种认同与质疑开始密集抛过来。和十几位90后创业者的交流中,《鸣梁海战》里的种种精神内核也成为他们彼此话题援引的本源。
  《鸣梁海战》讲述了1597年朝鲜王朝将军李舜臣率军与入侵的日本丰臣政权在朝鲜半岛鸣梁海峡的一场海战,以仅存的12艘板屋船重创日本330艘战船,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奇迹。
  作为中国互联网史上极具争议性的创业人物,周鸿祎从来不惧“战斗”,也不愿低头。有人统计过,360从2006年发布安全卫士到2011年上市,曾经19次与百度、腾讯、金山等行业对手发生“交战”。
  但周鸿祎却感觉“形象被大家妖魔化了”:“我不是‘斗士’,也不是‘战神’,没有人想主动打仗,都是被逼无奈。影片中李舜臣将军也不是主动出击,实在是日本人打到家门口了,所以只能背水一战。”在周鸿祎看来,互联网巨头都是被逼出来的,创新也都是被逼出来的,“如果太有钱,太有资源,你不会创新;公司过得很舒服,闭着眼睛就可以挣钱,你也不会创新。都是逼到无路可走的时候,要么失败,要么挖掘潜力,你会想到很多不同寻常的办法,我觉得这些不同寻常的办法就是创新”。
  “别人可能是比你体量更大,比你船更多,你要想杀出来,一定要有一个不一样的战法。”周鸿祎认为,创业最重要的不在于做什么领域,也不在于做什么产品,“在你刚起步的时候,你没有人,没有钱,没有名气,没有资源,什么都没有,有人说要融钱,有人说搭团队,但是我觉得创业一定要创新。怎么定义创新呢?我觉得创新就是要与众不同,学会承担一些风险,承担一些变化。”
  “创业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个坚韧不拔的过程。我觉得90后创业者不缺激情,也不缺勇气。当双方都很难受的时候,谁可以咬牙坚持一下,谁可以把信心贯彻下去,是很重要的。”周鸿祎说。
  让周鸿祎感触颇深的还有片中展现的团队精神。“原来我以为他们12条船会一起冲过去,没想到就将军的船冲过去了,其他的船都在观望。其实在很多公司里面都有这个情况,你自己觉得很有信心,把自己鼓舞了,但是你发现你的团队不给力。”周鸿祎说,“我认为从军事当中可以学到两个东西,一是领导力,二是合作,如果不是各自为战,330条船怎么会打不过12条船呢?”
  如何才能打赢一场不可能赢的仗?周鸿祎还注意到电影里的一个细节,“如果在广阔的太平洋上,这个故事不可能发生,李舜臣选择了一个最狭窄的海峡,敌人的船再多也无法展开,只能放10条船在一个梯队。这是我与很多创业者讲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泛泛笼统来说,巨头一定是强悍的,比你有钱,比你有人,但是实际上你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一个聚焦的战场。”周鸿祎说,很多大公司有时候干不过一个小公司,因为大公司业务太多了,部门内部也有勾心斗角,像电影里面的日方一样,他们互相不支援。还有就是公司大了不敢赌一点,但是小公司如果只干一件事,把一个产品或者产品里面的一个功能做到极致,寻求单点突破,也会有胜算机会。
  在周鸿祎看来,和自己当年创业时相比,现在的创业环境好了很多,“无线互联网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资金也不是问题,天使投资也非常热。但行业巨头已经把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对创业者的要求就高了很多,像以前那样把国外一个项目扶持过来,我感觉机会已经不大。”周鸿祎建议,90后创业者要敢于创新,追求与众不同,不要追逐热门,“互联网正在改变很多行业,谁能够越接地气,钻得越深,谁就越有机会,因为这些往往是巨头们的盲点。”但周鸿祎也不忘提醒大家,现在的创业者多了,资金也多了,竞争必然会更加激烈,能否最终取胜,还在于创业者自身的素质。
  周鸿祎并不鼓励所有90后都去创业。他认为,一个人不是只有激情热情和专业技能就能成功,大学生创业需要积累、历练和更多的实战经验,不妨先怀着创业的心态去就业,找到一家创业公司,深入感受创业的氛围,零成本地学习到第一手的运营经验。能力越大,机会自然越多,成功率也越高。  (原标题:周鸿祎:“创业不是一场战斗,)
店,说开就要开了,我只想让润润高兴,润润也想帮别的孩子。我们没什么压力,没有进货的压力也没有挣多挣少的压力更没有道德的压力。别误会成这是个公益店,我们只是买货卖货,别误会成这是个慈善店,虽然它会帮这个帮那个。
呼格案的平反,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法治的成果。特别是这起关注度极大的案件平反,发生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也是对依法治国一次有力回应。此案再审判决,也的确通过还原事情真相,来捍卫法律尊严,来体现法治精神,最终,把迟到的正义带到人们面前。
在伴着泪水与哽咽的哀痛氛围中,“又相信爱情了”的年轻人们,正集体把目光投向街头那对夫妇——只见,一位头发齐整的老头瘫坐在结冰的地面,满脸哀痛,怀中抱着他刚死去不久的老伴,紧紧不放手,喃喃自语道:“我就想最后再抱她一会儿,以后都没有机会了!”
中国“学渣”到乌克兰娶美女爆红网络,这是一种无奈,一种物质价值观压迫着中国人的无奈。乌克兰美女愿嫁他国,也是一种无奈,这是在一种时代和他人的政治利益斗争中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无奈。创业:讲述那些四两拨千斤的故事
发帖人:亦非
我们并不缺乏“四两拨千斤”、小团队战胜大公司的创业故事。如何打赢一场不可赢的仗,这是每个创业者都需要亲自解答的问题。
以弱胜强,是一件鼓舞士气的事情。对处于成长期的小企业来说,更关乎于生存。我们常常能听到以少胜多、以弱敌强的故事,在振奋和感慨之余,或许还能有所收获。当然,不同人各有经历,对于创业文化这个人人感兴趣的话题,那一个个以弱胜强的故事既是告诫,更是指引。
巧用柔道战术
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t和一批90后互联网创业小伙伴,都有自己在创业征途上的不同体会。
柔道战术,讲究闪转腾挪、借力打力,对不能像相扑运动那般采用正面迎敌、泰山压顶招数的小企业来说,在选择出招时,找到适合自己的招数至关重要。
每一个创业者在迈出第一步时,都需要作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做什么”。什么领域还有机会?什么服务无人提供?什么需求渴望满足?创业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擅长的优势并变成机会,然后“主场作战”。对此,周鸿t称之为“聚焦”。
“在同一个起跑线前,想战胜比自己实力雄厚的对手,基本上不可能。”周鸿t对经济日报记者说,“我对很多创业者讲过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巨头是强悍的,比你有钱、比你有人。面对巨头,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一个聚焦的领域。”
领域越细,战场越窄,创业者也就更有可能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很多大公司的一个部门有时候干不过一个小公司,为什么?”周鸿t进一步解释,一些大公司业务太多,资源分散,内部也有相互竞争。而小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只干一件事、只做一个产品,甚至只聚焦产品上的一个功能,就能做到极致。
易题库创始人、CEO武星宇对此深感认同。当前,在线教育堪称火爆,是众多创业者和投资人关注的热点领域。仅在2013年,原世纪佳缘CEO龚海燕辞职创办了91外教网;粉笔网创始人李勇又推出了“猿题库”;阿里巴巴也上线了淘宝同学频道……有钱有人的“巨头”们纷纷占领市场,还是学生的武星宇则带领着易题库从中找到了自己的“高分攻略”。
去年3月,在线教育平台易题库正式上线,主攻在线教育细分领域――教师群体。当前,易题库已经和200多所学校和培训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存有130万道试题,这些学校和机构定期为易题库提供试题资源。
“我正是学会了闪转腾挪,才能在这个行业里闯出一片小的天地。”22岁的武星宇说。
有发现才有机遇
了解既定的市场,是创业者不可或缺的功课。说严肃点,是做深入调研;说专业些,是了解用户需求;说白了,就是“接地气”。
所谓时势造英雄,是时代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改变了时代,这个阿基米德式的话题在互联网世界总是存在。但英雄也是从零开始成长的,今天的小企业中谁能保证不会诞生一个新的巨头。
在出境游这个大市场中,23岁的李孝文就因了解而获得机会。“我在欧洲、美国生活了5年,自己经常去玩、去探险,于是发现很多旅行者的需求没有被解决。”李孝文对经济日报记者说。如何把线下解决问题的方法带到线上,正是他创业的切入点。
2013年,李孝文创建的“WEEGO我去旅行”在36氪开放日上线,人们可以借此制定个性化的旅游线路,满足多元化需求,也能让旅行变得更加有趣和简单。
有了解,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机遇。恩普勒斯新媒体公司合伙人陈露也认为了解市场、找准入口,是创业征途的开始。“正是这些切入点,对你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别人来说却不可思议。”
几乎每个顺利起步的创业者都通过了“接地气”的考验,但对市场的熟知不能代表所有。对此,周鸿t格外强调了解之后的“创新”。
“创新,就是要与别人不一样。”周鸿t说,“在互联网里面我遇到很多竞争,我自己的感觉是,所谓的互联可以杀出来,就是要有一个不一样的战法,这就是创新。”回溯至2006年,正是免费的商业模式+产品与技术创新,使周鸿t颠覆了传统互联网安全概念,奇虎360则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服务提供商。
逆水行舟勇者胜
高风险、多未知,这就是创业的征途。除了好运气和技术性问题,每一个创业者走上这条路,都需要光荣和梦想、坚韧和勇气的支撑。
胡振宇,21岁,翎客航天创始人。外界给他塑造出的光环很多,但他只把自己定位于一名火箭爱好者。从小在自家厕所研究炸药,让父母担心;集合团队造火箭,每次试验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失败无数;如今自制火箭并发射成功,组建志在航天的小公司……如果没有始终如一的梦想和追求,绝难想象他的团队会坚持下来。
胡振宇的经历代表了相当一批90后创业者。周鸿t也认为,创业是一连串“战斗”。“创业不是武士决斗,只要对一招就有结果。”周鸿t说,“我觉得90后创业者不缺激情,也不缺勇气,所以更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看谁可以咬牙坚持一下,看谁可以把信心贯彻下去。”
1990年出生的朱丹是每刻合拍活动众创平台的创始人,他对此感受颇深。“我们往往工作到一定阶段,取得了一些成果,觉得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但是接下来却马上要面对致命的漩涡,创业也是一样。当你完成一个小胜利之后,觉得可以高兴一下,但是实际上接下来还有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如何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到底?周鸿t的建议是克服恐惧、保持冷静。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人不会怕。周鸿t说,“勇士与懦夫的差别,就在于是否可以控制恐惧,让恐惧不影响自己的决策,在纷乱的环境下,依然可以作出理性的判断”。
创业从来不是轻松的话题,在这条充满挑战和冒险精神的征途上,胆略、机遇、团队、坚持……种种因素交织,共同决定着创业者的命运。幸运的是,我们并不缺乏“四两拨千斤”、小团队战胜大公司的创业故事。如何在百舸争流的创业年代,占据一席之地,这是每个创业者都需要亲自解答的问题。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字周鸿t:创业不是一场战斗 是坚韧不拔的过程
在韩国本土票房超越《阿凡达》的韩国史诗大片《鸣梁海战》,12月12日在中国公映后却遭遇水土不服。就在普通观众提不起精神去分享别国胜利的同时,一些年轻者却从中发现了自己需要的&秘笈&。
日前,当奇虎360董事长周鸿t出现在《鸣梁海战》私人观影首映Party的现场时,围绕创业与商战的种种认同与质疑开始密集抛过来。和十几位90后创业者的交流中,《鸣梁海战》里的种种精神内核也成为他们彼此话题援引的本源。
《鸣梁海战》讲述了1597年朝鲜王朝将军李舜臣率军与入侵的日本丰臣政权在朝鲜半岛鸣梁海峡的一场海战,以仅存的12艘板屋船重创日本330艘战船,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奇迹。
作为中国史上极具争议性的创业人物,周鸿t从来不惧&战斗&,也不愿低头。有人统计过,360从2006年发布安全卫士到2011年上市,曾经19次与百度、腾讯、金山等行业对手发生&交战&。
但周鸿t却感觉&形象被大家妖魔化了&:&我不是斗士 ,也不是战神 ,没有人想主动打仗,都是被逼无奈。影片中李舜臣将军也不是主动出击,实在是日本人打到家门口了,所以只能背水一战。&在周鸿t看来,互联网巨头都是被逼出来的,创新也都是被逼出来的,&如果太有钱,太有资源,你不会创新;公司过得很舒服,闭着眼睛就可以挣钱,你也不会创新。都是逼到无路可走的时候,要么失败,要么挖掘潜力,你会想到很多不同寻常的办法,我觉得这些不同寻常的办法就是创新&。
&别人可能是比你体量更大,比你船更多,你要想杀出来,一定要有一个不一样的战法。&周鸿t认为,创业最重要的不在于做什么领域,也不在于做什么产品,&在你刚起步的时候,你没有人,没有钱,没有名气,没有资源,什么都没有,有人说要融钱,有人说搭团队,但是我觉得创业一定要创新。怎么定义创新呢?我觉得创新就是要与众不同,学会承担一些风险,承担一些变化。&
&创业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个坚韧不拔的过程。我觉得90后创业者不缺激情,也不缺勇气。当双方都很难受的时候,谁可以咬牙坚持一下,谁可以把信心贯彻下去,是很重要的。&周鸿t说。
让周鸿t感触颇深的还有片中展现的团队精神。&原来我以为他们12条船会一起冲过去,没想到就将军的船冲过去了,其他的船都在观望。其实在很多公司里面都有这个情况,你自己觉得很有信心,把自己鼓舞了,但是你发现你的团队不给力。&周鸿t说,&我认为从军事当中可以学到两个东西,一是领导力,二是合作,如果不是各自为战,330条船怎么会打不过12条船呢?&
如何才能打赢一场不可能赢的仗?周鸿t还注意到电影里的一个细节,&如果在广阔的太平洋上,这个故事不可能发生,李舜臣选择了一个最狭窄的海峡,敌人的船再多也无法展开,只能放10条船在一个梯队。这是我与很多创业者讲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泛泛笼统来说,巨头一定是强悍的,比你有钱,比你有人,但是实际上你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一个聚焦的战场。&
周鸿t说,很多大公司有时候干不过一个小公司,因为大公司业务太多了,部门内部也有勾心斗角,像电影里面的日方一样,他们互相不支援。还有就是公司大了不敢赌一点,但是小公司如果只干一件事,把一个产品或者产品里面的一个功能做到极致,寻求单点突破,也会有胜算机会。
在周鸿t看来,和自己当年创业时相比,现在的创业环境好了很多,&无线互联网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资金也不是问题,天使投资也非常热。但行业巨头已经把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对创业者的要求就高了很多,像以前那样把国外一个项目扶持过来,我感觉机会已经不大。&
周鸿t建议,90后创业者要敢于创新,追求与众不同,不要追逐热门,&互联网正在改变很多行业,谁能够越接地气,钻得越深,谁就越有机会,因为这些往往是巨头们的盲点。&但周鸿t也不忘提醒大家,现在的创业者多了,资金也多了,竞争必然会更加激烈,能否最终取胜,还在于创业者自身的素质。
周鸿t并不鼓励所有90后都去创业。他认为,一个人不是只有激情热情和专业技能就能成功,创业需要积累、历练和更多的实战经验,不妨先怀着创业的心态去就业,找到一家创业公司,深入感受创业的氛围,零成本地学习到第一手的运营经验。能力越大,机会自然越多,成功率也越高。
最新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榜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周鸿祎:创业不是一场战斗
而是一个坚韧不拔的过程 - 读报 - 评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周鸿祎:创业不是一场战斗
而是一个坚韧不拔的过程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评校网
  在韩国本土票房超越《阿凡达》的韩国史诗大片《鸣梁海战》,12月12日在中国公映后却遭遇水土不服。就在普通观众提不起精神去分享别国胜利的同时,一些年轻创业者却从中发现了自己需要的“创业秘笈”。
  日前,当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出现在《鸣梁海战》私人观影首映Party的现场时,围绕创业与商战的种种认同与质疑开始密集抛过来。和十几位90后创业者的交流中,《鸣梁海战》里的种种精神内核也成为他们彼此话题援引的本源。
  《鸣梁海战》讲述了1597年朝鲜王朝将军李舜臣率军与入侵的日本丰臣政权在朝鲜半岛鸣梁海峡的一场海战,以仅存的12艘板屋船重创日本330艘战船,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奇迹。
  作为中国互联网史上极具争议性的创业人物,周鸿祎从来不惧“战斗”,也不愿低头。有人统计过,360从2006年发布安全卫士到2011年上市,曾经19次与百度、腾讯、金山等行业对手发生“交战”。
  但周鸿祎却感觉“形象被大家妖魔化了”:“我不是‘斗士’,也不是‘战神’,没有人想主动打仗,都是被逼无奈。影片中李舜臣将军也不是主动出击,实在是日本人打到家门口了,所以只能背水一战。”在周鸿祎看来,互联网巨头都是被逼出来的,创新也都是被逼出来的,“如果太有钱,太有资源,你不会创新;公司过得很舒服,闭着眼睛就可以挣钱,你也不会创新。都是逼到无路可走的时候,要么失败,要么挖掘潜力,你会想到很多不同寻常的办法,我觉得这些不同寻常的办法就是创新”。
  “别人可能是比你体量更大,比你船更多,你要想杀出来,一定要有一个不一样的战法。”周鸿祎认为,创业最重要的不在于做什么领域,也不在于做什么产品,“在你刚起步的时候,你没有人,没有钱,没有名气,没有资源,什么都没有,有人说要融钱,有人说搭团队,但是我觉得创业一定要创新。怎么定义创新呢?我觉得创新就是要与众不同,学会承担一些风险,承担一些变化。”
  “创业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个坚韧不拔的过程。我觉得90后创业者不缺激情,也不缺勇气。当双方都很难受的时候,谁可以咬牙坚持一下,谁可以把信心贯彻下去,是很重要的。”周鸿祎说。
  让周鸿祎感触颇深的还有片中展现的团队精神。“原来我以为他们12条船会一起冲过去,没想到就将军的船冲过去了,其他的船都在观望。其实在很多公司里面都有这个情况,你自己觉得很有信心,把自己鼓舞了,但是你发现你的团队不给力。”周鸿祎说,“我认为从军事当中可以学到两个东西,一是领导力,二是合作,如果不是各自为战,330条船怎么会打不过12条船呢?”
  如何才能打赢一场不可能赢的仗?周鸿祎还注意到电影里的一个细节,“如果在广阔的太平洋上,这个故事不可能发生,李舜臣选择了一个最狭窄的海峡,敌人的船再多也无法展开,只能放10条船在一个梯队。这是我与很多创业者讲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泛泛笼统来说,巨头一定是强悍的,比你有钱,比你有人,但是实际上你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一个聚焦的战场。”周鸿祎说,很多大公司有时候干不过一个小公司,因为大公司业务太多了,部门内部也有勾心斗角,像电影里面的日方一样,他们互相不支援。还有就是公司大了不敢赌一点,但是小公司如果只干一件事,把一个产品或者产品里面的一个功能做到极致,寻求单点突破,也会有胜算机会。
在周鸿祎看来,和自己当年创业时相比,现在的创业环境好了很多,&无线互联网带来  评校网,详情请访问:
&&相关新闻
网友关注排行金山状告周鸿祎索赔1200万 360免费之路还能走多远
导语:如果周鸿祎能用得罪竞争对手的时间来研究如何让用户从他的合作中更多获利,那他的免费盛宴才不仅仅是一场奇观。
经济观察网 记者&沈建缘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似乎总是在给自己找对头,然后等着仇家寻上门来。虽然每次的恩怨都在口水仗里不了了之,不过这次,周鸿祎似乎躲不过了。
6月3日,周鸿祎表示,360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成熟的安全公司。”但这句话的背景是,一天前——6月2日,金山一纸诉状将他告上法庭,索赔金额1200万元,要求周鸿祎停止侵权,并在各大网站的微博首页连续7天发表致歉声明,以消除影响。&
为全力赢得此次诉讼,金山甚至聘请了以告倒娱乐圈大嘴宋祖德而著称的律师杨大民受理此案。据称,这起以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作为原告,以周鸿祎个人作为被告的名誉权诉讼,已经提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从杀毒到卸载&
或许是性格使然,周鸿祎的奇虎360在占据了国内约30%的市场份额后,与国内几大杀毒软件行业厂商一直纷争不断。来自周鸿祎的“过激言论”也常常见诸媒体报端。&
但这次与过去不同,这位因“博客名誉权侵权第一案”成名的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如果金山提交的微博证据被采信,很有可能打赢官司。” 至于1200万元的赔偿金额,杨大民称,按照周鸿祎微博发表的第二天造成金山股价跌了6个亿的2%计算的。
周鸿祎惹怒金山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从5月21日开始,奇虎360封杀了金山一款专门针对浏览器的产品金山网盾,大量360安全卫士用户开始收到产品提示,称该软件与金山网盾存在兼容问题,并引导用户选择卸载金山网盾。&
金山网盾有锁定浏览器首页的功能,主要用于保护用户对于浏览器默认连接打开的功能,防止浏览器首页被篡改。此前,该产品一直与360在用户的电脑上和平共处。&
金山安全专家李铁军向记者演示了在电脑上金山网盾在不同时间段被卸载的情况,称“不管是先下载金山网盾还是原来就安装这个程序,都会被360要求卸载或自动删除。”&
熟悉360业务模式的相关人士认为,“封杀金山网盾的意图与360的浏览器市场覆盖计划有关系。”&
目前浏览器是在整个互联网皇冠上的宝石,进入了浏览器就进入了互联网上的入口,可以说是百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对搜索的引入,还有对浏览器首页的锁定,用户熟悉的遨游浏览器、搜狗浏览器,包括360安全浏览器都在参与竞争。&
浏览器也许正是周鸿祎的下一个利润来源。&
周鸿祎的思路很简单,与杀毒厂商合作,拿销售收入分成;在360浏览器上与搜索引擎合作,通过流量指向分成;做下载门户和推广平台获利,同时搭载广告;再联合其他公司搞很赚钱的网页游戏。&
360的免费对于中国的网民来说仿佛是一个“奇观”,对于一个正在激烈竞争的行业,免费的意义是无法低估的。360曾经担负的教化,示范,警示,启迪的功能很可能在过去奠定了中国网民广泛关注互联完全的基调。&
来自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360杀毒软件在杀毒行业占据30.8%的市场份额,用户量超过1.2亿。此前推出的免费360安全卫士已覆盖国内73%的网民,用户数量接近2.8亿。
道义放两旁?&
360被周鸿祎称为是自己“小心进入了安全领域”的产物,虽然一开始只查流氓软件,不杀病毒,但在近两年,使用360以外杀毒软件产品的用户常常遇到类似“提醒”,称自己使用的杀毒产品与360无法兼容,要求卸载。&
以至于不久前亚太区技术总监王南向记者表示,“这种现象卡巴斯基只在中国遇到过,令人匪夷所思”。&
和金山瑞星等国内对手的过节不同,360与卡巴斯基的关系最初是从合作开始的。2006年,360从清理流氓软件开始进驻网民电脑的客户端,并博得好评;之后推出木马查杀和卡巴斯基捆绑半年免费杀毒;进一步占据了客户电脑。&
原本堪称典范的合作模式也出现过摩擦,直到一句“没有360,卡巴斯基在中国根本没有机会”的话使360和卡巴斯基的彻底闹翻。&
5月29日,周鸿祎在2010第五届中国互联网站长年会上说“没有360,卡巴斯基在中国根本就没有机会”,以至于之前一直低调的卡巴斯基中国区总裁张立申也不得不在网上发信称“无法再保持沉默”。&
在张立申看来,与周鸿祎的合作原本可以很“清淡”——双方都能获利,或者是各种的市场份额都在增长。但问题是,如果遵守合约规定保守当年卡巴斯基与 360合作的细节的原委,那卡巴斯基就成了“只会搭360顺风车的一无是处的产品。”这是张立申和卡巴斯基无论如何无法容忍的。
虽然周鸿祎和他的奇虎360声称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为更多网民带去福音,但他并不打算和那些与他抱有相同或类似目标的同道和谐相处,也不打算给他们应有的礼遇,即便是用一种抽象的默契和恰到好处的微妙来相处也很难。&
与卡巴斯基之间的口水并没有给周鸿祎带来太多困扰,事实上,周鸿祎炮轰对象还包括杨致远、李彦宏、马云等等互联网名人,而且在与这些人结下梁子之后,的各自抛出声明指责对方,从职业道德上升到个人品质。&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不管金山起诉周鸿祎与否,我们相信周鸿祎和他的360并不会有什么不同,至少短期内如此,但可以肯定的是,“口水战”之后的新仇旧恨带来的相互拆台和拒绝合作,给用户增加的使用成本肯定会远远超出周鸿祎们的预期。
利字在中央
从年,威胁的数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增长达到了600%,预计2009年将存在超过250万的病毒威胁。同时,黑客的行为已经从早期的技术炫耀性演变成有组织、有盈利目的的行为,甚至现在整个黑色产业链每年交易金额远远高于毒品的交易额。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被黑客攻击的遭受网络犯罪袭击的国家,仅次于美国。
就像周鸿祎认同的那样,“干杀毒的,除了技术,还要有道义。”永久免费或许就是周鸿祎的“道义”,但多数安全厂商认为,免费将不足以应付互联网威胁的不断发生和变化。
以免费著称的德国杀毒软件鼻祖小红伞Avira的核心技术免费了10年,而且也是永久性免费。但该公司创始人兼CEO Tjark Auerbach也称,“如果客户有更高需求,我们也有很大的投入,我们就会为不同安全需求的用户打造不同的杀软产品,杀毒软兼市场不会永久免费。” Avira 每年我们都在增加新的功能和特征。
不断更新技术,实现产品创新的投入势必加大,在欧美等国家,免费的软件根本不可能成为日常实践,用户也根本无需厂商来做东,免费从不被当作唯一的选择要素。
一方面消费者要寻找更好的防护手段,另一方面,安全厂商也要不断提高技术手段,开发更好的产品来保护消费者。周鸿祎的永久免费是否有助于他在杀毒软件的技术与模式创新上撑过十年?&
周鸿祎也许过去钟情于360创造的免费奇观,却忘了为自己的口碑担忧,忘了即便用户的喜好和市场效应是衡量与评判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但谦虚、包容、合作、共生仍是一个伟大企业的要素。
免费当然并不意味着杀软性能不足,但当今互联网上的威胁是复杂多变的,每次改写都会延长恶意软件的存活时间,同时改变了病毒特征,从而使得传统的启发式检测和特征检测无法判断,并导致许多恶意软件能够延长藏匿于威胁雷达之下。
在防病毒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防毒重于杀毒。这不仅仅指在技术层面将病毒挡在用户的电脑外面,更强对网络运行机制的安全管理。已经被翻译成30种语言,在安全领域声名卓著的《黑客大曝光:网络安全机密和解决方案》一书的作者,迈克菲公司高级副总裁、风险与法规遵从业务部门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Stuart McClure则表示,如果一项技术过于廉价,诱惑使用者的成本将抵消所节省下来的资源!如果没有自律自觉的主体的配合,没有病毒库的积累和杀毒技术的跟进,任何技术都不会具有现实意义。
赛门铁克中国区消费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黄智华称,免费软件是不足以真正抵御安全威胁的。“怎么样利用最好的技术把研发出的成果真正提供给用户,推出有价值的服务,这是整个行业共同要面对的问题。”
技术的意义并不在于门槛之高,而在于姿态之低。作为杀毒软件辅助产品之一,奇虎360在今天的技术市场早已经过了躁动的青春期。他不计后果地奋力一“搏”(微博),就像单枪匹马的卒子与王对阵,这种对抗本身就是一种偏执。
如周鸿祎自己所言,“打口水战做不好公司。要是打口水战就能成功,那我们就不用去研发产品了。另一方面,用技术解决网民的安全问题,比起口水战来说要重要得多。我觉得有些企业需要冷静一下。”
杀毒技术的终点或许是关系到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日常设施。如果周鸿祎能用更多精力来研究如何在竞争生态中合作,或者用得罪竞争对手的时间来研究如何让用户从他的合作中更多获利,那他的免费盛宴才不仅仅是一场奇观。&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余佳文 周鸿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