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未能入围2014年巴西世界杯,难道你真的没有感觉到是缺少成长的土壤吗

您的位置:>>>正文
人民日报:中国足球缺少的太多 亟需成长空间
责任编辑:李佳寅
  又是一场队的比赛,又是一次万人空巷。一场惨痛失利之后的里约街头,生活照旧,足球如常。海滩上、空地间,仍是数不尽的足球少年。巴西拥有&足球王国&的封号,靠的不仅是成绩,更是底蕴。
  在万里之外的,也有数以千万计的&铁杆&与世界杯一起彻夜不眠,但他们的足球场,大都只在闪烁的荧屏之中。看球与踢球彼此孤立,足球与生活难生共鸣。
  足球场上,胜利是人人期待的结果,但比胜利更能深入人心的,是其中呈现出的精神力量。只可惜,能走进球场踢球的国人只是少数,能让孩子享受足球快乐的家长更是凤毛麟角。国人对于足球的理解,往往只关注输赢、关心球星,显现出功利化和扁平化的趋向,难以体味到足球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享受到足球运动本真的快乐。这一点,中国足球从业者有责!
  在世界杯赛场上,队提供的材料会准确地标注出,与的半决赛是&橙衣军团&成军后的第750场比赛;队的新闻官会清楚地告诉你,穆勒在与巴西队比赛中的首开纪录是德国队历史上的第2000个入球。这样精细化的统计背后,是足球文化的积淀,也是对足球历史的尊重。反观国内,我们还有太多不专业、不敬业和不职业的做法存在,甚至已经职业化20年的足球联赛,还在一片足球文化的荒漠上醉生梦死。前中国女足队员孙雯忧心忡忡地说:&为中国足球打造基础的技术人才,我们缺;耐心的、不急功近利的管理者,我们缺;公平竞争,维护规则尊严的职业精神,我们缺。&
  中国足球,缺少的东西太多。
  当下,嘲笑不争气的国足已经成为人们的一大乐趣,但有多少人认真反思过,有多少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有多少渴望踢球的孩子能真正跑进球场?有多少人会因为对足球的爱而义无反顾投身其中?有多少人能言行一致对中国足球一如既往?如果中国球迷只是电视机前的看客,对足球表现出叶公好龙似的喜爱,那么中国足球永远无法形成可以扎根的土壤,只能是喧嚣的浮尘。
  无论是小组赛中铩羽的队、队,还是止步于八强的队、队和队,虽然都在追逐金杯的道路上掉队,但是,这些国家的足球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拥有牢固的根基和成形的体系,只是这一次他们失败了。而在中国,一切都还没有理出头绪。中国足球想驶上正轨,至少要先固本培元,给足球提供&自由成长&的空间,就像巴西街头随处可见的足球少年。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难道爱一个人有错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