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语文书的健议书作文》的作文

14,279被浏览1,087,122分享邀请回答考场作文素材 - 专栏 - 12KM作文www.12km.com如何运用素材?一个字:新,两个字:创新。素材本身很新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可以换个角度让它变得新颖。比如人家都写杜甫忧国忧民,你可以写他“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的孤独;人家写杨广的昏庸无度,你可以写他对于文学新风的改革推动……还有一种方法,用差不多身份经历的人替换被用烂的素材,比如人家写司马迁受宫刑作史记,你就写卢照邻一生悲苦困厄却写出宏伟冶艳的《长安古意》;人家写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你就说王勃“采江山之俊势,观天下之奇作”……我初三的语文老师曾经带过一个学生,写作文用的所有素材全部都是《红楼梦》里的,但是几乎没有重复的,所以说素材运用的关键就是要灵活。(4)精装修:润色文笔文笔其实是最难通过技巧或套路训练出来的,正如一个房子或许牢固但不一定美观。这里说几个个人认为比较速成、取巧、有效的方法。善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全都不要吝啬地往文章里堆。但是什么叫“善用”,就比如你写一句“她的眼睛像一汪清泉”,阅卷老师可能会忽略你这个比喻句,但如果你说“她的眼睛会笑,像一条桥,终点却是我永远到不了”,是不是就不一样了?描写细节。以《小城生活》(湖南卷)和《岁月流过葳蕤青春的痕迹》(四川卷)为例,“古典暗藏着春色的门楣,雕花浑朴的窗栏,历经沧桑的古道驿站”——在名词前加定语,“曾一度以为边城里的所有事情,囊括那些渔歌的悲欢喜悦,渔人歌声调子里的喜怒哀乐,统统繁复的事情终将归于简练,简洁到柔性的情感缝隙连一根绣花针都插不进”——把一件事情翻来覆去变着花样地说几次,以及使用一些不怎么常用的词。但是这种方法切忌用力过猛,过猛就会变成堆砌辞藻、无病呻吟。适当引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腻不腻?那他的“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呢?你大概是没见过。另外说一句,我个人不太喜欢“我曾看过这么一段话”“记得曾经有人说过”这种出处不详的引用,觉得比较掉档次,建议遇到出处不详的语句可以化为自己的话讲出来或者换一句。灵活化用。让我们来看看2017年满分作文里唯一一篇文言文《戒骄躁》(天津卷)。“秋风萧瑟,白露为霜”“怀从容于天地正如白发渔樵于江渚之上”“读至欣时,漫卷诗书,舞之蹈之”“昔秦皇汉武,尚且自傲;唐宗宋祖,难有心安”……就问你熟悉不熟悉?还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列叙时人,以舒己怀,故世殊事异,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已经不能算是化用了吧……为什么人家写得出我写不出呢?我觉得还是语感和熟练度的原因,说到底还是要多看多写。前面有答主提到要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余深以为然。而且我认为培养写作风格看的书和积累写作素材看的书是不一样的,正如写出高分考场作文的人文笔不一定好一样。文笔这种东西,重在感悟。建议多看些和自己能成为的文章风格比较像的书(自己喜欢的不一定是自己想成为或者能写出的),在周记中模仿其遣词造句,然后逐渐运用到小考、月考、期末考中,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文风啦~同理,多看同学或老师写的优秀考场作文范文也能有效提高你的“文感”,建议大家每次考试结束找作文高分同学的试卷学习一下,如果能找到本省名校的月考范文是最好的,因为一般高考阅卷老师就是这些名校老师,他们的喜好直观反应了高考作文的导向。考全国卷的同学可以看看这个,收录师生们原创的考题解析、作文导写等等。3.工时:分配作文时间作文的整个完成过程我建议可以这样,在刚拿到试卷的时候就浏览作文题目,有一个大致的思考方向,然后在做基础和阅读的时候边做边确定好合适的立意和文体,最后剩一个小时的时候来写作文(不管前面写没写完)。这一个小时里,先花2分钟拟好题目,3分钟列出大纲(包括文章结构、主要素材、论点分论点等),然后开始写,写了40分钟如果还没写完作文,前面也没写完,就强制自己5分钟内结尾,剩下10分钟还可以写前面的。综上所述,一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立意正确而不失新意、结构完整而条理清晰、素材新颖又不偏僻冷门、文辞优美又别具一格的考场高分作文就完成啦~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018届高考语文作文素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8届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2018届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2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角色”写作指导与优秀作文
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角色”写作指导与优秀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牛在耕田,海鸥在欢呼,鱼在水中嬉戏,鸡在嘟嘴喊早安…自然、生态构建和谐家园,这是命运。
甲是导演,乙是编剧,丙是策划,丁是演员…每个人由导演分配上演不同的角色。紧接化妆师、服装、统筹、灯光、现场拍摄,这是演戏。
我是作者,他是工人,你是医生,她是公务员…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子要照旧。十八般武艺,生活本无奈,还是坚守职位,努力工作,这是人生。
请以“角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角色”一词的释义是:(1)戏剧、影视剧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审题立意,针对这一名词性话题,可以采用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的思维方法,对“角色”这一关键词展开追问:角色有哪些类型?不同的角色,各有什么作用或影响?要成为什么样的角色才是好的?要怎样塑造自己的角色?该如何看待文学艺术或现实生活中的正面或反面的角色?……然后,针对上述问题,以“角色”为关键词来扩词成句,表述自己对这上述问题的感悟、体验与思考,形成所写文章的主旨。
以下立意,供参考:(1)找准定位,演好自己的角色;(2)要勇于担当主角,挑战自我潜能;(3)敢当配角,善于合作;(4)角色不可错乱,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才能提高效率;(5)一个团队由不同角色构成,互补互助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6)要有扮演多种角色(或“转换角色”)的能力;(7)坚持修身养德,以免沦为负面(反面)角色。
文体选择方面,可用记叙文体写,通过叙述故事,表达对“角色”这一话题的体验;也可用议论文体写,阐述“角色的本质是什么”“要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扮好角色”等问题的思考。
【相关素材】
角色极致是本色
知名经济林专家、“科技财神”李保国生前最自豪的两件事就是: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乍一看这是角色错位,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专家有点“不务正业”。然而,研究成果28项、推广实用技术36项、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山区增收35.3亿元……一串串数据背后,折射的是一名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知识分子的为民情怀,是把个人学术追求根植于人民群众要求的光辉典范。
与这个家里水电费最少、长相最“黑”、衣着最“土”的教授相比,一些科研人员可能“高大上”,但其心气浮躁,耐不住寂寞,坐不住板凳,沉湎于浮华。比如,热衷于当这个“家”那个“家”,热心于“兼职”“冠名”;忙于参加各种协会、联谊会,到处“赶场”;只想当“家”不想做事,只想成功不想成才……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做好角色定位、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没有聆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唤,而是把个人私欲置于学术良心之上,造成学风不浓、玩风太甚,专家太多、大家太少等问题。
角色是社会赋予每个人的身份符号,拥有角色并不等于成就了角色,名要符实尚需本色支撑。广而言之,医生救死扶伤,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军人保家卫国,组工干部公道正派都是其本色。顶着角色的光环,却经营个人的天地,既浪费了社会资源,污浊了社会风气,更背离了应有的职业伦理道德。
【范文展示】
扮好“三种角色”
一位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看望已退下来的老上级,请教从政经验。老上级送给他3句话:“工作像蜜蜂、生活学喜鹊、作风如啄木鸟”。这话简单通俗,却寓意深刻。
唐代诗人罗隐诗云:“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得飞上几十万公里,其可贵之处正在于勤勉、博采、奉献。现在,有些干部虽然遵纪守法,不搞邪门歪道,却不愿深入群众一线,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对矛盾问题心中无数,懒于思考和研究问题。还有的干部有想干事的热情与冲劲,但干起来不得其门径,胡乱折腾,可谓“心中一团火,脑中一团麻,办事一团糟”。以蜜蜂作喻,领导干部当勤勉敬业,把工作当成事业干,敬畏肩上的担子,恪尽职守,主动作为,更要善谋勇为。当博采众长,善听各方面意见,切忌主观武断,以势压人。当甘于奉献,以身作则,推功揽过,做到责尽而心安。
民间视喜鹊为吉祥之鸟。在农人眼里,喜鹊热爱生活,知足常乐,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如今有些干部身在福中不知福,总是不满足,好像组织上“欠”了他的,或是觉得权力小了、油水少了、福利没了,做官“没意思”;或是提拔了觉得自己早该如此,没有提拔就怨天尤人,工作打不起精神。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乐观向上、心态阳光,即便一时身处困境,仍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旷达,在茫茫暗夜中亦能读出星星指引的方向。相反,悲观低沉、心态消极,杯水风波也能感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情,在一怀愁绪中迷失自我。干部是群众的带头人,应自觉涵养健康情趣,培育积极心态,正确对待组织、他人和自己,不为名利分心、不为得失忧心,做到追求事业自得其乐、物质生活知足常乐。
啄木鸟被誉为“森林医生”,平均每天敲击树干万次以上,吃掉1500多条害虫。啄木鸟最大特点是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干活”扎实,专心致志,不做表面文章,对工作不偷懒、不敷衍,但使“千林蠧如尽,一腹馁何妨”。时下,有的干部作风漂浮,发现不了问题;有的遇到矛盾绕道走,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有的出了问题,不是想方设法解决,而是千方百计捂盖子,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欺骗组织。我们应当树立“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政绩,揭露问题是本分,掩盖问题是失职”的意识,在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改进工作、推动进步。只有对问题坚持早发现早解决,解决问题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才能防患于未然,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蜜蜂、喜鹊、啄木鸟只是三个“意象”,意味着领导干部应当扮好的“三种角色”,反照见一些干部身上的时弊,值得我们慎思之,深鉴之。
&&(选自《洛阳日报》日)
这是一篇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议论文。标题“扮好‘三种角色’”,言简意赅,统摄全篇。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首段开门见山,引出老领导的“三种角色”之从政经验论,领起2至4段的说理。然后分别从工作、生活、作风三方面具体论说领导干部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工作上勤勉、尽职、乐于奉献;生活中积极达观、自得其乐;作风上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防患未然。末段总结全文,重申领导干部应当扮好“三种角色”。全文思路清晰,层次井然。本论部分三个主体论证段,内容充实,分析透彻,运用引证、喻证、对比论证、概括举例论证等方法,增强了议论说服力。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句式灵活,长短交错,整散结合。短句表达,简洁明快;复句运用,说理严密;排比、对偶,整饬而有气势。
【话题拓展训练】
别里科夫在与柯瓦连科对话时说:“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给校长先生……把大意说明一下。”请揣摩别里科夫的心理,模拟其口吻写一段“报告校长”的对话。
【精彩片段】
校长室门开着,“笃笃笃”,别里科夫忐忑地在门上敲了三下。
“进来吧!”
“校——校长,我—我,我有重要情况,要,要,向您汇报!”别里科夫媚笑着挤出这句话。
“什么事?说吧!”校长扫了他一眼。
“最近,有些教师,像柯瓦连科,还有他姐姐华连卡,居然在大庭广众下骑自行车。这,这,成何体统!”别里科夫铁青了脸说,“而且柯瓦连科居然穿绣花衬衫,拿着书本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像什么话!”
“嗯,这么嚣张,得管管了!”校长正色道。
“是啊,刚才,我就耐心地劝说柯瓦连科,为人师表嘛,方方面面,都得注意影响。他却说什么这是他的私事,还气势汹汹,动手打我。尊敬的校长大人,咱们学校有这样肆意妄为的教师,要是让督学知道,那……”别里科夫苦着脸,轻轻掸着方才滚下楼梯时沾在帽子、外套上的灰尘,喋喋着。
“我们政府需要你这样严谨自律的人。至于督学吗,这事就不劳他老操心了。我有办法狠狠治一治这些野马!”校长拧紧了眉毛。别里科夫煞白着脸应和道:“是,是,是得好好治一治了!”
【思路导引】
本题要求运用语言描写来揭示别里科夫的心理。写作时,需依据原文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与人物性格特点,运用合理想象,续写别里科夫“报告校长”的话语内容。从原文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的对话,可见出别里科夫的迂腐、保守、反动的思想,怯弱、敏感的心理。他是沙皇专制暴政的维护者,又是受害者。柯瓦连科对其“套中人”的做派是深恶痛绝的。续写别里科夫报告校长的话语,重点是“告密”内容,即小题大做地向校长揭发柯瓦连科“骑自行车”等“离经叛道”的言行,以此表现科夫甘为专制政治走狗的个性特点。既然是对话,校长的应答语,以及双方言语时伴随的神态、动作细节,也该予以精当描写,以使人物心理得以充分表现。
以“别里科夫的死因”为题,写一段文字阐述自己的看法。
【精彩片段】
别里科夫的死因
别里科夫死于沙皇专制暴政。别里科夫自觉地扮演了沙皇专制暴政鹰犬的角色。他用专制思想的套子束缚着自己的思想与言行。在生活中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异化为一个懦弱、迂腐、敏感、保守、不合时宜、谨小慎微的“套中人”。他不仅作茧自缚,自我戕害;而且甘当走狗,妄图用“套子”钳制柯瓦连科等追求自由、不愿屈从的人,却遭遇了顽强的反抗。他自寻烦恼,而且为人奚落、耻笑。长期的心理扭曲,最终因个人“恋爱问题”走向精神崩溃,病入膏肓,一命呜呼。别里科夫之死,与其说是性格悲剧,不如说是社会悲剧。沙皇专制暴政的桎梏,使之沦为牺牲品。
【思路导引】
阐述关于别里科夫死因之看法,从表达方式看,是要写成一个议论段。可以按“起始层——展开层——终结层”的脉络来写。先总说,指出死因;然后结合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与主题蕴含来具体分析;最后小结,呼应段首观点。别里科夫之死,有自身性格的原因(主观),也有社会制度的原因(客观),后者更为重要。运用主观与客观的哲学思维原理进行因果分析,是完成此题的关键。
(这样的写作训练设计,与教材同步,将读与写结合在一起,充分关注交际语境,兼顾多种类型的语篇,应该是当下写作教学的一种可操作性极强的策略。基于阅读单元内的各类语篇个性与共性,来设计涵盖大篇章与小片段的写作训练,写作话题也从阅读单元中来提炼相应的主题/话题,选用例文,跳出学生习作,而从报刊或书籍中择取相应的语篇,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思路;小片段也是语篇的一种,扣紧文本阅读来创设基于交际语境与任务驱动的写作训练题,开“读”与“写”通道,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全程卷入式写作,从而寻求更为多样充实的语篇写作设计思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精选(人民日报时评 6 篇)
新考纲2018年高考语文分类练习专辑征订:语文月刊2017年12期,只是1本书,96页,12元,12月1日出版。包括: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古诗文阅读五、语言知识与运用六、作文七、模拟试题八、参考答案及解析 咨询微信(手机)
1、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
“如今的青年怎么了”,近来,关于青春的话题持续引发社会热议。有声音批评,本是最富朝气锐气、最有权利做梦的年轻一代,不少人却陷入利益的羁绊,精致利己而老于世故,热衷实惠而耻谈理想。
实际上,时常陷入利益羁绊的又何止青年?一事当先,做还是不做,往往悉心思忖;分内工作,竭尽全力还是敷衍塞责,尚得仔细权衡。得与失,取与予,风险与收益,付出与回报——在利益的坐标系上,很多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演绎着价值排序,精准计算着投入产出。一切似乎都进行得准确顺畅。只是,当物质的欲望填满生活,利益的喧嚣遮蔽生命的星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也会惘然惆怅:为什么,我们“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
当今中国,利益的正当性早已“除魅”。对利益名正言顺的主张,让人人得享发展成果,“利益觉醒”可说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马克思早有断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刻意回避利益,岂止是陈腐迂阔,离开利益的齿轮,世界将空挡滑行。对个人也好,对社会也好,都如小平同志所言,“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
但是,考量利益,并非让利益的追求绝对化。表面上看,精致的利益计较未必无益于社会的进步。相反,它有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经济奇迹。利益最大化的风轮,很容易鼓荡物质的城堡遍地开花。然而,这样的城堡却精神凋敝,缺乏良性演进的可能。只在意自己的人不会在意公共问题,只关心物质利益的人不会关心社会福祉。
一旦利益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怀,我们的身边便会充斥利己主义的铁杆拥趸,责任能够淡忘、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出丑。不是吗?毒奶粉泛滥,地沟油盛行,在唯利是图的利益尽头,是良知的出局和底线的崩塌。
志愿服务,主动回报社会,却被猜测其中掩藏着利益动机;应对灾难,企业献出爱心,却被揣度背后有着利益交换。杨善洲图什么,用利益的逻辑说不通,就斥为“傻瓜”;郭明义为什么,用功利的尺子量不了,就断言“神经病”。利益的风暴撕碎了悬在一些人头顶的崇高云层,人不过是欲念死海中一个小小的漩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与实利挂钩的理想不是“做作”、便是“矫情”,利益于是成为时代价值的“粉碎机”,让我们的社会只剩诛心之论,难言感动信任。
这是现代版的义利困惑,也是堕落版的利益考量。走出了“耻于言利”的时代,难道就一定要抛弃“时刻准备着”的理想?经历着“利益解放”的大潮,难道就一定要放弃“为了全人类”的信念?拒绝利益主义独步天下,理想情怀又该何处安放?
就像文学家所说的那样,“理想有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却可以借着星光在人生海洋中远航”。确实,理想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能帮我们找一个优厚的工作,领一份体面的薪水。甚至一个有理想的人,活在当下,会比别人更觉生存的困难与尴尬。但是人若没有了理想,生命将走向何方?我们赞颂希望“让人类远离饥饿”的袁隆平,我们钦佩把汗水洒落山间邮路的王顺友,实际上是赞颂一种更饱满的意义、钦佩一种更丰盈的人生。循着理想的星光,我们才能跳脱一己得失,眼界更远、胸怀更大,找到一个更持久、更深刻的生命出口。
“唯意志论”者固然举步维艰,只有利益的人生同样苍白无力,“喻于利”不是开启幸福的万能之钥,“喻于义”才能推开梦想的必然之门。构筑精神的高地、留存理想的底色,才有灵魂的原野郁郁葱葱,文明的河流碧波荡漾。这就是为什么写出《国富论》的亚当o斯密,更看重《道德情操论》,也是为什么社会的改革者,既需要现实主义的利益考量,更需要理想主义的勇气担当。
翻开历史,越是大发展、大变动的时代,越需要有超越个人、超越利益的理想。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执着信念,法国大革命中民主自由的热烈追求,20世纪初叶席卷世界的红色狂飙,都曾是导引时代前进的旗帜。在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时刻,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的当下,尤需在物质利益之外,多一份理想情怀。借用叔本华的一句话,它是对每个时代伟大事物的同一性和连续性的信心,是对一代代人的变化和衰退的抗议。
2、有个体意识,也要有全局观念
在今日中国的现实语境下谈全局观念,很容易招来拍砖乃至讥笑。一个传统上如此重视集体归属感的群体,又刚从“狠斗私字一闪念”的年代走出来不远,很多人还沉浸在对“无我”的反思之中。追求个性的张扬,强调多元与多样,思想的松绑,仿佛才刚刚开始。有什么必要在肯定个体意识的同时,强调全局观念的“也要”?
这正是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所在。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哪种观念像个体意识与利益诉求一样,如此席卷人心。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到“我的地盘我做主”,从“言利未必非君子”到“无利不起早”,个人利益已经成为很多人处理社会关系的出发点。或含蓄或直白,或温和或激烈,对个体的强调,迅速在社会价值谱系中全线展开。
观念的演进,源自奔流的实践。个体意识勃兴的背后,是告别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进程。明确的权利主体和利益边界,是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也正是因为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才赢得了亿万人发自内心的推动。只有集体没有个体的时代一去不返。
然而,“全局”从来不会因为对“个体”的强调就不复存在。辩证法的伟大在于,它永远提醒我们认识到问题的另一面。垃圾焚烧厂建在你这里不行,建在我这里也不行,但它总要建在一个地方,否则必然是垃圾围城;修桥修路修车站,拆你的房子不行,动我的奶酪不许,但它不可能修在空中,除非大家都不过桥不走路不出远门。一边抱怨雾霾遮天,一边不愿安步当车节能减排;一面痛骂就医难买房贵,一面又都想挂专家号住豪宅,这样的“通吃心态”,不止是在初级阶段的中国行不通,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地方,恐怕也都会碰壁。
一切都让个人听命于集体,强调个人为“全局”无条件牺牲确属苛求;但“我满足了,才是公平,我满意了,才叫正义”,肯定也非理性。如果每个人都想着一己之私的最大化,完全以自身的感受衡量社会进步,“各私其私,绝无国民同体之概念”,不仅难以发育出良好的社会,也难以长久维持个体的利益。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利益多元的时代。如果我们承认权利和利益的多元多样,欢呼由此带来的文明进步,那么也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不同的利益都要尊重,个体与整体必须协调。近年来,无论是地铁禁食的争议,小区文明养犬的讨论,还是公共场所禁烟引发的热议,一系列公共事件无不提醒我们,个体行为并非是可以肆意奔突的河流,权利是有边界的。正如谚语所说,你挥舞拳头的权利止于我的鼻尖。懂得不同主体的妥协沟通,才能形成多元共存的利益格局。
社会的发展,将个体的尊严和福利推上了空前的高度,但也要看到,超乎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的个人主张,可能成为国家之痛。对“从摇篮到坟墓”高福利制度的过度追求,让欧洲国家掉入高成本、高税收的陷阱,社会危机由此而生。同样地,在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的当下,要求取消所有城乡差别,在教育、医疗、户籍制度等方面实现绝对的均等化,不仅是脱离历史的,也是超越时代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以后,传统的权利概念经历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即绝对的、排他的权利须受到某种限制,以服从公共利益的需要。这个过程也是作为个体的公民重新进入社会的过程,是意识到权利之上还有社会责任的过程。无视他人权利和社会整体利益,脱离时代的语境,抽象的权利只能在现实中逐渐风干。
不要总让“个体”与“全局”彼此排斥、互相追尾,不要总将对“全局”的考量,放在“个体”的对立面上。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容易枯萎;思维陷入绝对时,真理即成谬误。如果说,个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只是公民意识成熟的第一步,那么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还需要每一个人更多秉持目光四射的全局观念,更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3、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
曾有人说,批判精神,是呼唤进步的闪耀火花,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沉沦;批判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光,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堕落;批判精神,是面向未来的热切向往,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绝望。
诚哉斯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批判是思想进步的活水、社会发展的源泉。没有哥白尼的批判精神,就没有神学大厦的坍塌,也就没有我们所生活星球的真相;没有费尔巴哈的批判精神,就没有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登场;没有共产党人的批判精神,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的拨乱反正,也就没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正是在批判中,我们突破一个又一个禁区,从必然王国一步步逼近自由王国。
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呼声,那么批判则是对这呼声的回应。在认识论层面,批判是认识问题的逻辑起点;从方法论角度,批判为解决问题、推动进步提供了契机。然而,仅仅有批判精神,混沌的世界是否就一片澄明、丛生的问题是否就迎刃而解?
比批判更进一步,费尔巴哈贡献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哥白尼勾画出太阳系运行的真实图景。中国共产党人的态度,毛泽东说得清楚:“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这样的态度,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态度,也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态度。在他们眼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热讽,也不是痛快一时的情绪宣泄,而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设的相得益彰。他们懂得,当批判精神异化为“为批判而批判”,不加分辨地否定昨天、鄙薄今天、怀疑明天,结果只能陷入历史的虚无:昨天一无所有,今天一无是处,明天一无建树。
社会总有不完美,值得批判的事情岂止车载斗量。13亿人口的中国,快速发展的转型期,有问题,甚至有很多问题,都再正常不过;即便是已经“熊抱”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也不得不承认,“今天,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人类可以往返于地球与月球之间,但我们在处理人类事务方面依然捉襟见肘”。对这些问题拿起批判的武器,正确而且必要。问题是,如果人人都坐而论道,谁来为我们解决问题?
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俯拾即是。做个“愤青”就更容易,只需加一句“这个社会怎么了”,微博便会“很有气质”。但是,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更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德尔诺夫舍克说得好,“单靠政治人物的努力是难以改善世界的”。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不能放弃对肌体健康所负有的责任。
批判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是体现存在感的绝佳方式,但历史的责任不允许我们满足于道德飙车。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也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发力。鞭挞黑暗时,点亮蜡烛;蔑视贪婪时,拒绝同流;痛斥冷漠时,伸出双手……我们不仅要做提出问题的共同体,更要做解决问题的共同体。
“颠簸于批判主义的无边波浪之中,我们需要寻找一块陆地建构自己的理想。”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有18名路人漠然而过的佛山街道,也有大学生司占杰倾注爱心的麻风病村庄;有彭宇案莫衷一是的质疑,也有硕士生李英强兴办乡村图书馆的志向;有郭美美炫富的空虚手袋,也有志愿者行动的朴实守望;有校园里“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的不休争论,也有新闻界“我是建设者”倡议的强烈共鸣……站在这块剧烈转型的不完美土地,有人沉溺于愤世嫉俗,有人习惯于悲观抱怨,但总有一些人以行动肩起责任,用积极主动的点滴努力,积攒起改造社会的正能量。
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给自己,却把创造的权利让给别人。历史的原野如此辽阔,作为时代的一员,你完全可以栽下花草、留下芬芳,种下树木、留下清凉。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时代前进的一大步。
4、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
曾有学者慨叹,我们遭遇了一个“问题的时代”。从大都市恼人的雾霾到田野间空心化的村庄,从“蚁族”、“蜗居”难圆梦想到“舌尖上的安全”屡现危机。翻开报纸,相关讨论不绝于耳;打开网络,种种质疑迎面而来。一时间,问题让人烦恼,问题使人愤怒,问题令人“绝望”。
如何看待我们时代的问题?
“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最高领导人的要求,是对问题应有的态度。“问题是时代的声音”,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可以说正是在解决问题中步步向前。如果眼里没有问题、心里没有期待,也就不会改革、难言发展。有“问题意识”,是认识能力提升的表现;能畅所欲言直面问题,更是时代社会的进步。
然而,过犹不及。如果“唯以问题识天下”,群情激愤中,任“问题焦虑症”裹挟成极端情绪,固化为狭隘认识,演变为偏执思想,将人人变成易燃易爆品;如果“只让问题遮望眼”,心灰意冷间,让“问题悲观症”驱逐社会自信心,抵消发展正能量,吞噬我们的幸福感,“问题意识”本身就也成了问题。
今天的中国,发展很快,矛盾高发,问题不少。我们固然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但也不能期望万年之事、朝夕解决。将问题拖成历史问题诚不可取,毕其功于一役也绝不现实。任何时候不能忘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各种问题,不切实际的空头支票,超越阶段的夸张口号,或是“一招就灵”的万能良药,不是天真幼稚,就是轻浮狂躁。
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现实也无非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观察,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一年一度的春运最为典型,一个多月34亿人次出行,而人均拥有的铁路,还不到一根香烟长度。现代化的速度提升了,过程却无法压缩,再加上不断增大的人口规模、水涨船高的期待诉求,都使问题的存在有客观性、必然性,问题的解决有复杂性、长期性。
希望找到一个总开关,按一下就解决所有问题,肯定是空想。但在充满纠结的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问题的细节里,倒确实暗藏着一个“哲学按钮”,按下那个按钮,被遮盖的意义就会一目了然。比如,农民工问题。过去十几年里,2.6亿农民相继进城,接近俄罗斯和日本人口的总和。他们的生活要在短时间内超越“绿皮车、编织袋”阶段,子女教育与就业,自身医疗与住房,十几年积累的问题要一下解决,即便是奥林匹克山上的希腊诸神,恐怕也无能为力。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消化问题同样需要时间。用辩证法的方式考量社会进程,才能还原事件的真实意义。
解决问题的愿望迫切,可以理解,更应该重视。不过,如果能多点“过程意识”,会更有利于看到主流、形成共识。比如教育公平。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占三分之一强。异地高考理应破冰,可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地开闸放水,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即使翻番,也无法满足如此激增的就读需求。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不正是在这样的日拱一卒中,才逐渐逼近问题的最终解决?
抽象的价值,存留在理论之中;具体的公正,则需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不像喊喊口号那样简单。医疗改革既需协调利益魔方,更需面对海量刚需和分布不均的现实;收入分配改革“分好蛋糕”理念明确,具体调整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知易行难,在当前中国,尤其如此。不存在一种简单化的理念,可以立竿见影搞定所有“中国式问题”。30多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正是从哲学层面上理清了问题与过程的关系,才摒弃了急于求成的冒进,拒绝了休克疗法的诱惑,找到了正确的逻辑和顺序。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有时候,我们的确感到被问题“追着走”、“推着走”。这可以理解,转型期中国问题一大堆,公众和舆论更加敏感,未来的改革之路肯定也充满挑战。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对问题的不断突围中,国家社会得到了实质性改善。既有“问题意识”,也有“过程意识”,才能让改革者有更多回圜余地,才会对未来更有信心。
5、有“权利意识”,也要有“法治观念”
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如果说,当年一部《秋菊打官司》的电影,曾让人们充满好奇,那么今天,“讨说法”已经成为社会口头禅。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和消费者权利,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安全和纳税人权利,“权利意识”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由平等意识、网络媒体勃兴提供的多元表达平台、民主政治进步造就的个体意识启蒙,所有这一切,成为人们权利意识的萌发、表达和伸张的“时代注脚”。与之相伴,“权利意识”的高涨,也为树立法律权威、培养法治观念、发掘公民意识,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成为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一元钱”官司的较真,厘清的是社会是非观念;“物权”概念的普及,调动起创造财富的热情;“环境权”的主张,增强着生态文明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时代的洪流往往泥沙俱下,在极短时期内高涨的权利意识,也呈现出某种“初级阶段”特征。正如《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指出的,“一部分人只注重享受权利,不注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导致公众权利意识强与社会责任意识弱并存这一现象的存在”。飞机航班延误,冲上跑道拦飞机;发生医患纠纷,把棺材花圈抬到医院;网上讨论辩论,动辄粗口相向,乃至暴力威胁……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走岔道的极端方式,将“权利意识”异化为“交相害”而非“交相利”的行为,让人遗憾,也发人深思:权利的风帆如何行进,才能抵达文明的彼岸?
“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来由是法律。”法学家杰里米o边沁的结论一针见血。“权利意识”的伸张,离不开“法治观念”护航。在法律的条款中去寻找依据,权利的主张才能水到渠成;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权利的实现才能顺理成章。反之,把“权利”当作为所欲为的通行证,认为有了利益诉求,就能够理直气壮地去冲撞底线、挑战规则、突破边界,整个社会又如何做到和谐运转?
一个成熟的社会,有许多不言自明的遵循:在高速公路开车,尽管车是自己的,但是不能超速行驶;在城市里盖房子,尽管土地使用权是自己的,但依然要服从市政规划。这些常识的背后,是对个人权利的清醒认知——没有什么权利是绝对的。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惟其如此,自己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他人的权利才能得到维护,社会的福利才会趋于最大化。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爬坡中,法治观念必须“跟得上”权利意识的步伐。一边是权利意识已经成为人们的惯性思维,一边是法治观念尚未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其间的落差,很容易造成社会生活的失序。没有对公共规则的遵从,我行我素的自由,就会导致“组团式过马路”的乱象;缺乏对法律程序的敬畏,对化工项目的异议,很可能演变成行为失控的骚乱。那种只问结果不计手段、“以错纠错”式维权,看似“高效有力”,却会让更多人不讲文明、不守规矩。在这个意义上,权利如果不能正确行使,不仅不能成为法治进程的铺路石,反而可能变成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任何社会行为一旦脱离法治视野,便不可能带来公共福利的实质增进,也难有公平正义的真正实现。今天,如果说,“权利意识”的启蒙我们已经完成,那么“法治观念”的启蒙还在路上。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深层原因所在。既要“权利意识”,也要“法治观念”,二者彼此砥砺、相互促进,才能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使“权利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民人格、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
6、守望共同的生态家园
在青海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不远处的一座瞭望塔下,有一片天然的石头滩。上百块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头上面,写满了志愿者和游客的留言,“永远做藏羚羊的保护神”“可可西里:神秘的地方,可爱的家乡”……历经风雨冲刷的“碑文”,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共同心愿:守护好人类“最后一片净土”。
这样的共识,来之不易。时针拨回到20世纪后期,一种名为“沙图什”的藏羚羊绒披肩在西方走俏。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即便是“生命禁区”,也难以阻拦盗猎者的贪婪。他们把枪口对准无辜的“高原精灵”,刺耳的枪声打破了高原的宁静,触目的鲜血染红了圣洁的雪山。倒伏在卓乃湖畔血肉模糊的藏羚羊身影,刻写着“千湖之地”的累累伤痕。
“藏羚羊数量锐减”“最少时不足两万只”“濒临灭绝边缘”……昆仑无言,雪山默默,但疼痛却总在提醒人们别忘记这段历史。以至于多年以后,一位作家这样记录道,有个摄影师在可可西里看到一只来打招呼的小藏羚羊,便喂它水喝。突然,旁边的藏羚羊保护队队长凶狠地把小藏羚羊赶跑了。摄影师生气地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你这样会让它们以为人类是善良的。宁愿让它们从此讨厌人类,也不愿哪天被盗猎者偷袭杀害,如此冷肃的回答,道尽了盗猎行为给当地带来的痛楚。
任何一个地方生态的破坏,威胁的终将是人类自身的生存。更何况,相比于平原,高原的生态更加脆弱,一旦破坏,恢复将是难上加难。一位环保工程师便曾指出,在可可西里,“用铁锹随意挖去一块草皮,要想自然地恢复过来,得等300年。”正是觉察到了这一点,20多年前,时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的索南达杰在深入了解可可西里以后,他提包里的书,从《工业矿产手册》变成了《濒危动物名录》。促使他走上环保之路,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并不仅仅是对野生动物的朴素感情,更是守护家园的职责和使命。
保护生态、守望家园,成为可可西里守护者的沉甸甸责任。正是因为内心的这份责任,哪怕缺水缺油、没有信号,哪怕要面对冰天雪地、狂风怒吼、流沙肆虐,每年在荒野奔走上万公里,巡山队员依然始终坚守在与盗猎者斗争的一线;也正是因为对可可西里爱得深沉,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来到高原,他们踏水而行、碾过风霜,默默付出、守护净土。他们的努力,就像一座座路标,引导着后来的人守望共同的生态家园。
一个多月前,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估报告中评价说,这里保存着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间的迁徙路线,藏羚羊可以不受干扰地迁徙。某种意义上,成功“申遗”,不仅意味着可可西里“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的自然特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更意味着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拯救藏羚羊、保护自然环境的人文精神赢得了认同、引发了共鸣。
汉学家史景迁曾指出,“一个国家之所以伟大,条件之一就是既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又能够持续保有这种吸引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美丽中国如磁石一样,始终保有吸引力,这是索南达杰们的心愿,也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的责任。
本文由语文月刊公众号ID:yuwenyueka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全归作者,阅读量大另有稿酬。
投稿邮箱:,请注明“原创”字样。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谈谈语文学习中的写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