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崖石缝间的生命成长的生命》,回答第6到10题

只要第五单元测试题_百度作业帮
只要第五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二 人教实验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0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1分) 弥漫( ) 静谧( ) 虐杀( ) 喧嚣( ) 陛下( ) 澄澈( ) 2.结合语句,解释加粗词语.(2分) ①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轻盈: ②“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滑稽: ③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苦心孤诣: ④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 踉踉跄跄: 3.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1分) ①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文. 犹如把生命的当案细细描画……( )( ) ②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忘而不可既.( )( ) 4.选词填空(1分)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_______(拜访、专访)了月球,_______(打开、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_______(树立、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5.默写(2分)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 . ②远远的街灯明了, .天上的明星现了, . 6.文学常识填空(1分) ①《绿色蝈蝈》的作者是 , (国籍)著名 家. ②《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 , (国籍)著名 作家. ③《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籍)_________家,1913年获 . ④《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代表诗集有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塞翁失马》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2分) 二、阅读(5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一)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钱给这两个骗子,使他们好马上开始工作.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直到深夜.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 ,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说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 8.“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一句在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重要作用?(2分) 9.“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明明是一个骗局,可是为什么这个国家从君到民都有这些想法?(2分) 10.分析一下老大臣看布料时心理变化的过程.(2分) 11.“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中的“这一点”指的是什么?(2分) 12.怎样理解“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所表现的老大臣的心理状态?(2分) (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二) 13.注音并解释句中加粗的字.(2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2)人不知而不愠 ( ) (3)诲女知之乎! ( ) (4)默而识之 ( ) (5)学而不思则罔 ( ) (6)思而不学则殆 ( ) 14.本文所选各则都是谈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的,试分别举例说明.(2分) ①学习态度: ②学习方法: (三)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 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 矣. (《韩诗外传》) 15.给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注音并释义.(2分) ①孟子辍然中止( ) ②其母知其 也( ) 16.辨析并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正确解释.(2分) ①其母方织(正在;刚才)( ) ②孟子辍然中止(终于停止;中途停止)( ) ③何为中止(什么事;为什么)( ) ④其母引刀裂其织(引导;拿起)( ) ⑤以此戒之(惩罚;警告)( ) 17.阅读下面孟郊的《游子吟》,结合本文谈谈感想.(2分) 游子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 玫瑰树根 〔智利〕米斯特拉尔 ①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②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③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④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 ⑤“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到呢. 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⑥卑贱的树根说: ⑦“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我更深地扎根,就是为了更多的吸收,为了让我的地上部分长得茁壮茂盛.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的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⑧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做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⑨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 ⑩天哪!他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十分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 “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18.第⑤自然段中加曲线的句子是用 修辞手法来突出树根 的特点.(2分) 19.第⑨自然段中加“△”的“延伸部分”指的是(2分)( ) A.根的地上茎 B.玫瑰的枝叶及鲜花 C.鲜花 D.树枝 20.第⑦自然段画线句可用哪个成语或俗语来概括?(2分) 21.阅读上文后,除了正确认识美丑关系,你还会产生哪些生活或人生的感悟呢?请用简洁的语句表述.(2分) (五) 科学的生命是创造,要创造就要勇于思考,敢于向科学权威和旧的理论体系挑战.物理学家海森宝说得好:“自然科学中的每一个发展,几乎都是通过对某种问题或概念的放弃而取得的.”在科学领域,人们尊重权威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种尊重绝不应该变成迷信. ①华罗庚堪称数学权威,但他也可能弄错一些问题.②1955年,厦门大学年轻的毕业生陈景润,在精读华罗庚《堆垒素数论》的过程中,发现华罗庚的 “它利问题”存在着错误.③经过反复验算,陈景润确信自己的判断准确无误.④他写了一篇论文,并附了一封信寄给华罗庚,信中说:“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你拭去.”⑤华罗庚在全国第一次数学讨论会上,亲自宣读了陈景润的论文.⑥陈景润没有因为华罗庚是权威而放弃真理,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令人赞叹;⑦同样,华罗庚没因为陈景润是无名小辈而拒绝批评,表现出的虚怀若谷的精神同样令人钦佩. 22.“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你拭去”,这是委婉的说法,如果换成直白的说法怎么说?(2分) 23.第二段中⑥⑦两句可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3分) 24.指出本文使用的两种论证方法.(3分) 2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六) 深渊飘“雪” 罗嗣藻 当潜水艇潜入北冰洋深渊时,在探照灯灯光的照射下,会看见一大片神奇的飘雪景象.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悠悠,随水曼舞轻飞,与大陆上空的飞雪一般模样.好一派奇美雪景!大洋深处的雪花从何处飘来?显然它不是从天上飘下来的,那么,这深渊飘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经科学考察探明:这深渊大雪,原来是海洋水质中的特殊物质所形成的幻景.原来,在北冰洋深渊,漂浮着大量的生物遗骸碎屑,再加上大陆流水又携带来各种物质微粒,这些东西在深渊相遇互撞之后,结成较大颗粒.就这样滚雪球般越撞越大,成为絮状漂游物,在水中荡漾.科学家考察时,曾把这些漂游物捞起来仔细分析,发现它是一种松散物.这些松散物在深水中被强烈的探照灯光一照,呈现出洁白晶莹的样子,俨然雪片,构成了深渊飘“雪”的壮丽景观. 26.文章第1段描述了深渊飘“雪”的奇景,请用横线标出写奇景的句子.(2分) 27.第2段的中心句是 .(3分) 28.“这些松散物在深水中……俨然雪片,构成了深渊飘‘雪’的壮丽景观”一句中有两个“雪”字,为什么一个用了引号,另一个没用?(3分) 29.能否将本文两段说明的内容调换一下顺序:先说幻景形成的原因,再说深渊飘“雪”的景象?(3分) 三、写作(40分) 30.考试,是我们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我们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特殊的考试.考试,带给我们的有成功的欢乐,也有失败的懊恼,考试可以检查你的成绩,也可检验我们的人格……哪一次考试让你难以忘怀呢?你对考试有自己的见解吗?请以“考试”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mí mì nüè xiāo bì chénɡ 2.①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②(言行、动作)引人发笑.这里是荒唐的意思. ③形容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④走路不稳的样子. 3.①文—纹 当—档 ②忘—望 既—即 4.拜访 迈开 树起 5.①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 ②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6.①法布尔 法国 昆虫学 ②安徒生 丹麦 童话 ③泰戈尔 印度 文学诺贝尔文学奖 ④郭沫若 郭开贞 《女神》 《星空》 7.提示:结合自己实际,如:做错题、考试失败不是好事,但可以给我们的学习敲响警钟,今后便可以避免. 二、(一)8.是故事产生的总的原因,下面所有可笑的人和事都是由这句话引起的. 9.因为这是一个毫无自信心但充满了虚荣心的社会. 10.担心、祈祷——怀疑惧怕——隐瞒撒谎. 11.自己看不见布料. 12.既想真正看到布料,又怕别人看出自己看不出布料. (二)13.(1)yuè通“悦”,高兴,愉快 (2)yùn,恼恨 (3)rǔ,通“汝”,你(4)zhì,记住 (5)wǎnɡ迷惑而无所得 (6)dài,精神疲惫而无所得 14.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 (三)15.①chuò 停止 ②xuān 遗忘 16.①正在 ②中途停止 ③为什么 ④拿起 ⑤警告 17.提示:母爱不仅表现在母亲对儿女生命的血汗哺育,冷暖体贴,同样也表现在母亲对儿女的人性、学养、精神的细心栽培、呵护.(结合自身感受,谈点认识即可) (四)18.比喻 须根多、形态丑(大意对即可) 19.B 20.根深叶茂(或根深才能叶茂) 21.开放题,可从有问题的角度、说和做、吸收与成长等方面思考. (五)22.您是数学大师,您的《堆垒素数论》写得好,但“它利问题”有错误,我愿帮您改正过来.(答案不惟一,意思对即可) 23.不可以.议论文的逻辑要严密.按行文思路,上一层意思先说陈景润,后说华罗庚,下文必须与之对应,如果颠倒过来,顺序就乱了.(答案不惟一,意思对即可) 24.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25.科学的生命是创造,要创造就要勇于思考,敢于向科学权威和旧的理论体系挑战. (六)26.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悠悠,随水曼舞轻飞.
六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你一定记得这些同音字,想一想把字写准确美观。(6分) jiao (
shi ( )迹
)验 yu 荣(
自己到书店或图书馆查查吧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22豆丁精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精品】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22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缝间的生命读后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