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和磷臭氧是不是空气污染物污染物

您的位置: &
伶仃洋沉积物孔隙水中氮和磷含量特征及污染评价
优质期刊推荐栏目热门文章
您的位置:
污水中氮磷等无机污染物的去除
发表时间: 17:50:38 编辑:编辑11 来源:《再生水水质安全评价与保障原理》,胡洪营、吴乾元、黄晶晶、赵欣等 著,科学出版社,2011年4月 点击量统计:4784
&&& 污水中的氮和磷排入水体,会使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对水体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存在很大威胁。目前,污水中氮磷的去除工艺主要包括生物法(主要用于除氮)和化学法(主要用于除磷)。
分别是缺氧-好氧生物工艺和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对氮的去除原理是氨化及硝化-反硝化过程,如式所示,将污水中的有机氮和氨氮转化为氮气的形式排入大气。
&&&&&&&&&&&&&&&&&&&&&&&&&&&
&&& 对磷的去除原理是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在好氧条件下过度吸收磷,然后再排出剩余污泥,在厌氧和好氧状态的循环实现磷的去除。该工艺不需外加碳源,又能充分实现反硝化且易于控制污泥膨胀,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但也有一定的限制性,当温度低、进水负荷低时,微生物代谢能力减弱,污泥生长缓慢,磷的去除率必然降低。
&&& 加了一个缺氧池。该工艺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所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较一般生物处理系统少,而且污泥沉降性能好,易脱水。工艺可用于处理工业废水比重较大的城市污水。
&&& 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污泥由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组成,在厌氧段、缺氧段和好氧段之间循环。由于不同微生物的最佳生长环境不同,因此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之间往往存在矛盾,比如厌氧与缺氧段段污泥量的分配比大小不同,争夺碳源,污泥龄长短不同等,在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脱氮和除磷很难同时达到最佳效果的情况(张波,&)。
&&& 氧化沟工艺具有较强的脱氮除磷能力。氧化沟内部的溶解氧梯度,使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在氧化沟中交替发生而完成生物脱氮功能,不需要混合液回流。氧化沟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稳定、运行方式灵活、管理方便、处理费用低。由于采用了较低的负荷、较长水力停留时间以及独特的流动方式,与其他工艺相比,氧化沟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出水水质较好,剩余污泥少且稳定,构筑物少。
高效藻类塘
&&&&高效藻类塘是利用藻类快速生长形成藻菌共生系统来去除营养元素的池塘微藻细胞能分别利用水体中多种无机氮、有机氮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碳酸盐作为氮源和碳源,进行光能自养生长。同时,微藻的光合作用造成水体pH值升高,导致正磷酸盐和分别通过形成沉淀和挥发的形式去除,而且,高的值也能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藻类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以供给好氧异养型微生物进行代谢活动以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代谢产物二氧化碳和无机氮、磷化合物又供给藻类作为光合作用所需的碳源和营养元素。如此循环,形成藻菌之间的互生关系,如图所示
藻菌共生系统示意图
&&& 一般情况下对氮的去除率范围在;对磷的去除率范围在
反硝化生物滤池
&&& 反硝化生物滤池生物量大、处理效率高。白宇等人研究表明,反硝化生物滤池是实现污水深度处理的有效手段。由于在脱色除臭基础上能够强化活性炭滤池的生物多样性及活性,从而使出水能够长期稳定在以下,
&&& 国内外的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单独采用生物除磷工艺一般很难满足出水含磷量低于的排放要求,常通过化学法来进一步除磷。
&&& 化学法除磷的主要原理是磷酸根离子的化学沉淀和混凝作用。常用的金属盐有三种:钙盐、铁盐和铝盐。一般认为磷酸盐沉淀是配位基参与竞争的电性中和沉淀,即通过与铝离子、铁离子或钙离子的化学沉淀作用加以去除。化学法的除磷效率较高,可达,且稳定可靠。但是药剂价格昂贵、运行费用较高、由于产生大量化学污泥而导致污泥处理处置难度加大。
微絮凝过滤
&&& 微絮凝过滤是将混凝与过滤过程在滤池内同步完成的一种接触絮凝过滤工艺,可充分发挥滤池中滤料含污能力。微絮凝过滤适用于待滤水中的絮体小而密实的情况。这种直接过滤技术不仅可简化水厂处理流程、降低投资费用和减少运行费用,而且过滤周期长,反冲次数少,可提高产水量及出水水质(王中民等,&;&傅金祥等,&)。
氮磷去除新方法
&&& 基于藻细胞培养的污水处理近年来正快速发展。微藻生长速率快、收获时期短、光合利用效率高,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大量氮磷,可作为污水厂三级处理单元深度净化污水同时,微藻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可能代替化石能源的原料。
&&& 微藻培养去除氮磷无需投加外部碳源,处理出水中含有丰富的溶解氧而且无污泥处置问题,获得的藻细胞利用途径多(如动物饲料、生物沼气、生物柴油等)。
&&& 加之其生长速度快,对污水的净化效率高,因此已经成为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来源:《再生水水质安全评价与保障原理》,胡洪营、吴乾元、黄晶晶、赵欣等 著,科学出版社,2011.4
关键词:再生水,污水再生利用,污水处理工艺,回用,水循环,供水,水质标准,风险控制,水质安全评价
参与0人,评论0条
评论请先。一、判断题1垃圾不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资源。(×)2我国绿色食品标志是由太阳、叶片和蓓蕾三部分组成。(√)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4我国不是个贫水的国家。(×)5社会上广泛产生的塑料废弃物为白色污染。(√)6无污染、绿颜色的是绿色食品。(×)7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会徽是大熊猫。(√)8热带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9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途径。(√)10“谁污染,谁付费”是国家的环保政策。(√)11土壤也会被污染。(√)12食品中的所有色素均对人有害。(×)13绿色植物可以降低噪声。(√)14草坪可作为环境中的“吸尘器”和“灭菌器”。(√)15一颗纽扣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16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17绿色社区就是绿化社区。(X)18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对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20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根本手段。(√)21熏烤肉食品时释放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质。(√)22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23发生赤潮的海水颜色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24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25充分掌握和合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的危害。(√)26在全国各地发现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都可以拨打12369免费电话,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投诉。(√)27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会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有的清洁状态。(X)28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29长期饮用含氟低的水可造成地方性氟中毒。(X)30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31污染源监测采样时,不通知当事人到现场,监测结果无效。(X)32绿孔雀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X)33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34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环境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35水电是对环境友好的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X)36建筑及装饰材料、通风空调系统、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等是室内空气质量最重要的“隐性杀手”。(√)37煤炭、石油都是可再生的能源。(X)38畜禽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越多越好。(X)39平时,我们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40无污染,绿颜色的是绿色食品。(×)41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途径。(√)42骑自行车外出是环保时尚的。(√)43酸雨是地球万物的共同敌人。(√)44臭氧是有害健康的元素。(×)45废旧电池是危险有毒废物。(√)46用布袋代替胶袋是环保的行为。(√)47电磁场会危害人体健康。(√)48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是有刺激味的。(×)49汽车尾气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物质。(√)50白天在公共场所应尽量采用自然光照明。(√)51一颗纽扣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52一棵树1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应提倡植树造林。(√)53我国确立环境保护为一项基本国策。(√)54玻璃、报纸、易拉罐、塑料瓶是可回收的资源。(√)55在有树林分布的公园里,人们感到空气特别新鲜,因为这里灰尘少,还与树木的光合作用有关。(√)56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57造成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气体是一氧化碳。(×)58我们国家负责环境保护的最高机构叫做国家环境保护部。(√)59夏季是室内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季节。(√)60绿色购物,我们应该选择购买一次性商品。(×)61废电池对环保的危害很小。(×)62中国的人均森林面积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标准。(×)63我国环保事业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倡导下开展起来的。(√)64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会徽是大熊猫。(√)65太阳能属于绿色清洁能源。(√)66每年4月7日是世界无烟日。(√)67燃烧生活垃圾对大气层会产生污染。(√)68经常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属于环保的行为。(×)69低碳生活就是一种无限的节约生活,会直接降低我们的生活标准。(×)70提倡、低碳生活并不会降低人们的生活品质,而是在保证生活品质的基础上,实行节能减排。(√)71过年的时候少放鞭炮、少开私家车也是低碳环保的行为。(√)72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73多植树是环保的表现。(√)74煤炭属于绿色清洁能源。(√)75虫眼越多说明没有施用农药,所以更安全。(×)76出门之前关上电视、关掉电灯这是环保的行为。(√)77酸雨对人体有危害。(×)78过度运动是环保的行为。(×)79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80绿色社区就是绿化社区。(X)8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82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对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83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野生动物。(X)84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根本手段。(√)8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86传统经济统计指标GDP没有反映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所以必须改变单纯以GDP衡量发展水平的传统认识。(√)87医疗垃圾必须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理。(X)88日通过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增设了环境犯罪的罪名,把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以“破坏环境资源罪”加以确认。(√)89一个物种的灭绝预示着有很多物种也可能面临灭亡。(√)90我国从宪法到环境保护法,从各种资源保护法到污染防治法,都体现了“人人享有生活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的权利”。(√)二、选择题1.世界地球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每年月日举办。(B)A.3月12日B.4月22日C.5月12日D.7月22日2.对于过期的化妆品怎样处理?(C)A.扔进可回收垃圾桶B.扔进不可回收垃圾桶C.扔进有毒有害垃圾桶D.继续使用,不要浪费3.垃圾分类最早从哪个国家开始?(C)A.日本B.英国C.德国D.美国4.我国的爱鸟周是每年()月的最后一个星期。(B)A、三B、四C、五D、六5.塔里木盆地中心生长着我国古老树种“沙漠英雄”——()的原始森林。(B)A.梭梭B.胡杨C.红柳6.工业三废是指()、()、()。(C)A.废水、废料、废渣B.废水、废气、废料C.废水、废气、废渣7.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B)A.节电与电能B.光与光能C.节能与能源D.核与核能8.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___分贝左右。(A)A、120B、140C、60D、909.按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_____类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等。(B)A、ⅠB、ⅡC、ⅢD、Ⅳ10.PH值小于___的雨水称为酸雨,小于___被称为重酸雨。(C)A、5.64.9B、74.9C、5.64.5D、74.511.家居用电: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度数×(B)。A.0.275B.0.785C.0.89D.1.2512.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C)%为宜,放得过多和过少都费电。A.100B.60C.50D.8013.根据空气_______与高度的关系把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热层)、外大气层(外层)(A)A密度B厚度C温度14.一节1号电池能使_____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A)A、1平方米B、1000平方米C、10平方米D、100平方米15.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选出你听说过得正确的(C):A.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24年B.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83年C.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6.当前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的最严重的破坏是:(C)A.城市、交通建设占地B.土壤的次生盐渍化C.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D.使用化肥使土壤酸化板结17.关于保护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C)A.实行计划生育B.划定农田保护区C.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D.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土地沙漠地18.达到同样照明效果,一支好的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节电约(A)A、10%-20%;B、30%-40%;C、70%-80%。19.在垃圾分类时把废纸放入哪个颜色的垃圾桶中?(B)A.黄色B.绿色C.棕色D.白色20.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多少吨有机肥料(B)A、0.1B、0.3C、0.8D、0.521.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__,居世界第88位。(B)A、1/4B、1/2C、1/8D、1/1022.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奋斗目标是,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A),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A基本控制B完全控制C彻底消除D部分消除23.创建绿色社区的硬件要求较多。其中,哪项不是硬件必备的(C)。A、节水节能设施B、社区绿化C、建有亭台池榭。24.汽车尾气中至少含有(C)种有害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A、50至100B、100至150C、150至20025.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自觉地不用、少用(C)。A、一次性用品B、纸制品C、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26.人们常把什么植物当作空气监测的指示植物?(A)A.、苔藓植物B、藻类植物C、蕨类植物27.一只燕子一个夏季能捕捉多少只苍蝇、蚊子,对控制疾病有重要作用。(C)A、80万B、100万C、120万D、140万28.3月22日,2月2日,3月12日,4月22日分别是什么纪念日?(A)A.世界水日世界湿地日中国植树节世界地球日B.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中国植树节世界地球日C.中国植树节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D.世界地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中国植树节29.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___保护动物。(C)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30.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A)。A基本国策B政策C方法D工作31.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C)。A.12315B.148C.12369D.1259632.环保“三同时”制度是指(B)。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改造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产C.同时设计、同时改造、同时投产33.国家为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而采取的最主要手段是(A)。A.建立和强化环境行政管理机构B.应用环境经济调节措施C.强化环境刑事制裁D.与企业订立环境协议34.新疆的动植物王国,被称为神秘莫测的仙境的是(A)国家级自然保护区。A.哈纳斯B.天池C.阿尔金山35.如果全国3.5亿烟民1天少抽1支烟,每年能节约准煤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C)。A.15万吨B.21万吨C.18万吨D.13万36.地球表面虽然约70%被水覆盖,但能直接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A)A、1%B、10%C、20%37.使用空调消耗电量很大,夏天调到多少度既相对舒适又省电?(B)A、25度;B、26度;C、24度;D、18度。38.下列哪一种物质对河流或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最小?(D)A、纽扣电池;B、洗衣粉;C、洗涤剂;D、食用碱。39.下列哪一种发电方式采用的不是可再生能源?(D)A、风力发电;B、太阳能发电;C、生物质能;D、核能。40.“酸雨现象”属于(D)。A.自然灾害B.水体污染C.土壤污染D.大气污染41.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B)。A.4月22日B.6月5日C.3月12日D.3月25日42.发展低碳的目的是(B)。A.节约能源B.应对气候变化C.治理环境D.突发奇想43.循环经济的本质是(D)经济。A.市场B.计划C.泡沬D.生态44.以下可以减少碳排量的做法是(C)。A.将杂物放在汽车后备箱B.多吃肉制品C.穿棉质衣物D.不用电脑时选择待机45.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A.蔬菜水果B.绿颜色的食品C.安全无污染食品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46.在下列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C)。A.废纸B.废玻璃C.废电池D.碎木47.以下哪种食品中所含致癌物质最多?(B)A.水煮鱼B.烤羊肉串C.炒面D.煎饼48.(A)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然而实际进展与预期相去甚远。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京都议定书》C.《巴厘岛路线图》D.《哥本哈根协议》49.塑料在自然界可停留(A)。A.100—200年B.50年C.10年D、5年50.汽车在什么状态下排放的一氧化碳最多(A)A.停车状态开发动机B.高速行驶C.中速行驶D.超高速行驶51.以下哪个是人类为保护臭氧层正在采取的行动(A)A.使用无氟制冷剂B.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C.使用无磷洗衣粉D.少用煤52.色彩浓艳的衣服一般所含(A)的含量偏高。A.甲醛B.乙醛C.铅D.汞53.冬天用煤火取暖或用热水器时,如果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这实际是指(B)中毒?A.一氧化氮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54.据估计在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A)吨。A.1.5B.2.7C.5.8D.6.855.大自然中口香糖的分解约需要(B)年。A.1-2B.3-4C.5-6D.8-1056.工厂废弃物中的汞可能造成食物的汞污染,引起人类的慢性汞中毒,以下几种食品受重汞污染可能性最大的是(B)。A.牛肉B.海鲜C.青菜D.西瓜57.对于保护候鸟,下面的哪种说法是不对的?(A)A、只要保护好它的繁殖地就行;B、要保护好水源;C、要保证候鸟有充足的食物;D、严禁捕杀行为。58.当我们修建公路时下列哪些方面你认为是必须要考虑的?(D)A、绕开保护区;B、为动物穿越公路修建通道;C、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D、A、B、和C都需要考虑。59.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电能,请问我国发电主要靠什么?(B)A、水力;B、燃煤;C、核能;D、石油。60.“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太多。(A)A、人和建筑物多;B、公园和草地多;C、白天和黑夜多。61.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A)。A富营养化B湖泊酸化C湖泊氧化D重金属物质污染62.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B),居世界第88位。A1/2B1/4C1/8D1/1063.地球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广泛使用和排放(C)而造成的。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氟氯烃类D、氮氧化物64.(C)是联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A、大气圈B、水体圈C、土壤圈D、生物圈65.如果一个地区的(C)元素分布异常,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克汀病。A、铁B、硒C、碘D、钙66.生态系统中的“(A)”包括绿色植物、光能细菌和化能细菌,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还原者67.自然保护区(C)部分可以进入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A、核心区B、缓冲区C、实验区D、任何68.我国第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在(D)。A、武夷山B、梵净山C、兴安岭D、张家界69.(A)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供应者。A、海洋B、降水C、湖泊D、河流70.中国“植树节”是每年的(B)。A、2月12日B、3月12日C、4月12D、5月12日71.含磷洗衣粉中的(B)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A、磷酸B、磷酸盐C、甲醛D、二氧化碳72.日世界人口突破了(B),联合国因此把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A、40亿B、50亿C、60亿D、70亿7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B)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A、社会与人B、人与自然C、人与经济D、经济与环境74.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会徽中的动物形象是(C)。A、丹顶鹤B、白鳍豚C、大熊猫D、扬子鳄75.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在(D)。A、俄罗斯B、朝鲜C、日本D、中国76.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A)。A、蓝鲸B、长颈鹿C、非洲象D、鲨鱼77.空气污染指数值在101-200范围时,空气质量为(C)级。A、一B、二C、三D、四78.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B)的颗粒物。A、5μmB、10μmC、15μmD、20μm7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居住区、文教机关区昼间不超过55分贝,夜间不超过(C)分贝。A、30B、40C、45D、5080.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C)的首都。A、泰国B、瑞士C、肯尼亚D、美国81.酸雨是指pH值(C)的大气湿沉降,包括雨水、冰雪、雾露等。A、>5.6B、>7C、<5.6D、<782.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A.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B.重点保护动物和次重点保护动物C.濒危野生动物和珍贵野生动物83.污水经过处理净化后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指标,可以冲刷厕所、洗汽车等用途的水叫。(B)A、上水B、中水C、下水84.如果电视播报的空气质量为三级,那么就说明当天的空气是(C)A、非常好;B、污染严重;C、轻度污染;D、良好。85.达到同样照明效果,一支好的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节电约(A)A、10%-20%B、30%-40%C、70%-80%86.“绿色建筑”是指(C)A、立体绿化、湿度保持好的建筑;B、外墙呈绿颜色的建筑;C、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87.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B)A、森林越来越少;B、化石能源燃烧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C、大片湿地的资源开发释放出大量的沼气;D、与以上原因都有关系。88.目前有多种燃料被人们同时使用,下面哪种燃料对环境有利?(B)A、木材B、天然气C、煤炭89.买电池的时候,选下面的哪一种是相对环保的?(C)A、便宜的普通电池;B、品质好的无汞碱性电池;C、可重复使用的无汞充电电池。90.人离不开水,体内缺水就会生病,水是我们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你知道儿童体内水占体重的百分比吗?(B)A、90%B、80%C、70%D、60%
第四篇:《阅读答案__生态区需要准确“定位”》
生态区需要准确&定位&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沙漠化与沙尘暴、酸雨等生态环境问题也在加剧,威胁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球也面临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困境。事实说明:我们的发展和资源开发方式还与生态学规律相背离,人与自然还不能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现代生态学研究表明,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所必需的水资源和粮食、肉,奶、鱼等食品以及棉花,油料、木材等物质材料,生态系统还具有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维系着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生命环境。联合国在全球千年生态系统评估中,把生态系统的这些服务功能归纳为四大类:一是产品提供功能;二是生态调节功能;三 是文化服务功能,包括生态系统在自然景观、美学价值、文化多样性的形成、音乐、等创作灵感产生等方面的作用;四是生态支持功能,包括生态系统固定二氧化碳生产有机物质、释放氧气以及提供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场所的功能。当前酸雨是否属于生态破坏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
频道推荐文章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水体富营养化的主污染物是什么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污染物是什么
10-01-06 &匿名提问
影响藻类生长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如阳光、营养盐类、水温等)是极为复杂的。因此不能完全根据水中营养盐浓度来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目前一般采用的指标是:水体中氮质量分数超过0.2一0.3mg/L,磷质量分数大于0.01一0.02mg/L,生化需氧量大于10mg/L,pH值7—9的淡水中细菌总数每毫升超过l0万个,表征藻类数量的叶绿素一a质量分数大于10ug/L。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现象。防治办法首先要控制营养物质,主要是防止磷和氮进入水体。治理富营养化水体,可采取疏浚底泥,去除水草和藻类,引入低营养水稀释和实行人工曝气等措施。也可投放杀藻剂,以控制藻类植物的繁殖。富营养化水体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应设法利用。如引水灌溉,饲养鱼类,捞取水草做饲料和肥料,挖取底泥作肥料或沼气原料等。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 富营养化的防治是水污染处理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这是因为:①污染源的复杂性,导致水质富营养化的氮、磷营养物质,既有天然源,又有人为源;既有外源性,又有内源性。这就给控制污染源带来了困难;②营养物质去除的高难度,至今还没有任何单一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措施能够彻底去除废水的氮、磷营养物质。通常的二级生化处理方法只能去除30-50%的氮、 一、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 绝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外界输入的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的。如果减少或者截断外部输入的营养物质,就使水体失去了营养物质富集的可能性。为此,首先应该着重减少或者截断外部营养物质的输入,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应从控制人为污染源着手,应准确调查清楚排入水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排放源,监测排入水体的废水和污水中的氮、磷浓度,计算出年排放的氮、磷总量,为实施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二、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输入到湖泊等水体的营养物质在时空分布上是非常复杂的。氮、磷元素在水体中可能被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或者以溶解性盐类形式溶于水中,或者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和生物作用而沉降,并在底泥中不断积累,或者从底泥中释放进入水中。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负荷,有效地控制湖泊内部磷富集,应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主要的方法有: 1、工程性措施:包括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以及在底泥表面敷设塑料等。挖掘底泥,可减少以至消除潜在性内部污染源;深层曝气,可定期或不定期采取人为湖底深层曝气而补充氧,使水与底泥界面之间不出现厌氧层,经常保持有氧状态,有利于抑制底泥磷释放。此外,在有条件的地方,用含磷和氮浓度低的水注入湖泊,可起到稀释营养物质浓度的作用。 2、化学方法:这是一类包括凝聚沉降和用化学药剂杀藻的方法,例如有许多种阳离子可以使磷有效地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价格比较便宜的铁、铝和钙,它们都能与磷酸盐生成不溶性沉淀物而沉降下来。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杀藻剂杀死藻类。这种方法适合于水华严重的水体。杀藻剂将藻杀死后,水藻腐烂分解仍旧会释放出磷,因此,应该将被杀死的藻类及时捞出,或者再投加适当的化学药品,将藻类腐烂分解释放出的磷酸盐沉降。 3、微生物投加方法:投加适当的适量的微生物(各类菌种),加速水中污染物的分解,起到水质净化的作用。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惊人,呈几何级增长,微生物在繁殖的过程中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吸收分解后的营养物质作为自身的个体的营养来源,其生长受环境的影响很大,例如PH值、温度、气压、水体中的溶解氧等等。 用微生物处理水质,必须定期进行微生物的筛选培育、保存、复壮等等一系列专业处理过程,来保证微生物菌体的健壮。自然系统中水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共生共存,水为生物群落提供生命之源,反过来,生物群落又净化了水,形成了水体自然净化的机制。在人类出现以前,大自然就是依此规律运行,使得江河湖泊保持着洁净。一个基本的规律是,在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中,水质洁净是必然的结果。 天然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靠水体中的各种生物(尤其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水体出现污染,是因为导入其中的“物质负荷”超过了生物“消化自净”的速度。在一个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中,当外界物质进入的速度超过生物圈自身食物链循环的速度时,会造成食物链中某些环节种群的失衡,此时若不采取措施调整种群数量或结构(如把种群部分地从水体中取出,或人为地投入其他种群来抑制该种群的增长),就会使水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水质恶化。 利用现有的微生物,进行驯化,培养出适应当地情况的微生物,接着进一步对培养出来的微生物进行筛选,筛选出生理活性强的菌种,然后大量繁殖,投放水体。为了保证筛选出的微生物能保持良好的活性,一直处在高效的工作状态,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定期对微生物进行筛选、保存、复壮,将变异带来的对微生物的影响降至最低,保持微生物物种的稳定性,这也是生态水处理中水质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提高水体的环境容量,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 微生物特别是氮循环细菌在水体自净能力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机物的矿化分解,氮素的气化;磷盐的沉降和固定在湖底等都与聚磷细菌的作用分不开。自然界的水生植物附近共生有多种远比自由水体中丰富的细菌群落。 研制人工载体和优选高效细菌种群极为重要。利用优化的人工载体培养优化的氮循环细菌,释放到自然水体,以自然生物为一级载体,其它人工载体和底泥为二级载体,水中悬浮物为三级载体,将原来荒漠化水域中以水土界面为主的好氧-厌氧,硝化-反硝化条件扩大到水面和水体并加强细菌浓度,从而增加系统净化能力。 4、生物性措施: ★ 种养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大型飘浮植物、着生藻类、浮游藻类、沉水植物 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方法。水生植物包括凤眼莲、芦苇、狭叶香蒲、加拿大海罗地、多穗尾藻、丽藻、破铜钱等许多种类,可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污染物的性质进行适宜的选栽。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特点是以大型水生植物为主体,植物和根区微生物共生,产生协同效应,净化污水。经过植物直接吸收、微生物转化、物理吸附和沉降作用除去氮、磷和悬浮颗粒,同时对重金属分子也有降解效果。水生植物一般生长快,收割后经处理可作为燃料、饲料,或经发酵产生沼气。这是目前国内外治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措施。 ★ 投放水生动物:螺、蚌等底栖动物可过滤悬浮物质,摄食生物碎屑,其分泌物有絮凝作用,螺有刮食着生藻类功能,虾和若干种类鱼类可摄食藻类、碎屑、浮游动物等。这些动物,作为健康水生态系统的补充组成,也有重要作用。 根据水体的特定环境,投放相适应的水生动物,如鱼类、底栖动物。 ★ 建立人工生态体系: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种植水生植物、养鱼、养鸭、养鹅等形成多条食物链。其中不仅有分解者生物、生产者生物、还有消费者生物,三者分工协作,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更有效的处理与利用,并由此可形成许多条食物链,构成纵横交错的食物网生态系统。如果在各营养级之间保持适宜的数量比和能量比,就可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系统。当一定量的污水进入这种生态塘中,其中的有机污染物不仅被细菌和真菌降解净化,而其降解的最终产物,一些无机化合物作为碳源、氮源和磷源,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参与食物网中的新陈代谢过程,并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逐级迁移转化,最后转变成水生作物、鱼、虾、蚌、鹅、鸭等产物,人们不仅可以不断的取走这些增殖的产品,而且通过人们的不断的取走和加入的措施来保持水体的综合生态平衡,达到防治水体的富营养化的目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所谓酸雨,正确的名称应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形态而落到地面上,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由于大气中含有大量的CO2,故正常雨水本身略带酸性,pH值约为5.6,因此一般是把雨水中pH值小于5.6的称为酸雨。  从6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矿物燃料消耗量的逐步增加,致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总量也不断增加,酸雨分布不断扩大。欧洲和北美洲东部是世界上最早发生酸雨的地区,但亚洲和拉丁美洲随后也发生了酸雨区。   而中国南方是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根据调查统计,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最大,约为28万公顷,占所有林地面积的三成多。贵州受害森林面积约为14万公顷。根据某些研究结果,仅西南地区由于酸雨造成森林生产力下降,共损失木材630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据对南方11个省的估计,酸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44亿元。  造成雨水酸化的污染物很多,其污染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自然物质,二为人为物质。前者如: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的硫化物及悬浮固体物,自然水域表面释放的硫化氢,动植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土壤微生物及海藻释放的硫化氢、二甲基硫及氮化物等,都会使雨水的pH值降至5.0左右;后者则为工业化后,燃料的大量使用,燃烧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有机酸和悬浮固体物,排放至大气环境中,经光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使得雨水的pH值降低,形成酸雨。  酸雨对人类及自然生态的影响:1.酸雨因pH小于5.0,造成土壤、岩石中的有毒金属元素溶解,流入河川或湖泊,严重时可使鱼类大量死亡。2.水生植物和以河川酸化水质灌溉的农作物,因累积有毒金属,将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健康。3.由于土壤中的金属元素被酸雨溶解,造成矿物质大量流失,致使植物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而枯萎、死亡。4.腐蚀建筑物、公共设施、古迹和金属物质,造成人类经济、财物及文化遗产的损失。  有鉴于此,1979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签订了“长距离越境大气污染条约”,此后,在1985年,国际间又缔结了“赫尔辛基条约”,有18个国家同意在1993年前硫化物排出量必须较1980年减少30%。另依据1988年的索非亚协议,有12个国家宣布了从1989年起10年间,各国应削减氮氧化物30%。而美国与加拿大也在1980年缔结了“越境大气污染同意书”,以共同合作防治酸雨。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划定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进行重点整治。经过努力,目前我国的酸雨区基本没有扩大,大致维持了原有的格局。随着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的逐渐减少,我国将最终消灭酸雨。
空中的酸碱物质与酸雨  现代工业、农业和交通排放更大量,种类更多的污染物(包括酸碱性物质),且与尘埃一起升到高空,通过扩散、迁移、转化而后重力沉降到地面,或经雨雪冲刷到达地面。酸性物质可破坏植被,酸化土壤,酸化水域,造成水生和陆地生态失衡,加速岩石风化和金属腐蚀。  自然活动和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若干物质形成酸雨;其中有的物质是中性的,如风吹浪沫漂向空中的海盐,NaCl,KCl 等;有的物质是酸性的,如SOx 和NOx 及酸性尘埃(火山灰)等;有的是碱性的,如 NH3及来自风扫沙漠和碱性土壤扬起的颗粒;有的本身并无酸碱性,但在酸碱物质的的迁移转化中可起催化作用,如CO和臭氧;降水的pH值是它们在雨水冲刷过程中相互作用和彼此中和的结果。自然活动和人类活动的排放规律完全不同:在较长时间内,如一个世纪以至几个世纪,前者的排放量大致不变;而后者,在某些经济正在腾飞地区几十年甚至十年内就有明显增加。 酸性物质SOx的天然排放   酸性物质SOx 有四类天然排放源:海洋雾沫,它们会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土壤中某些机体,如动物死尸和植物败叶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某些硫化物,继而转化为SOx;火山爆发,也将喷出可观量的SOx气体;雷电和干热引起的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天然SOx 排放源,因为树木也含有微量硫。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某地地下蕴藏含高硫量的石煤, 开采价值不大, 但原因不明地在地下自燃数年, 通过洞穴和岩缝, 每年逸出大量SOx 。既是自燃, 也归属于天然排放源。    安徽省铜陵市铜山铜矿的矿石为富硫的硫化铜矿石, 其含硫量平均为20% , 最高为41.3% , 世间罕见。高硫矿石遇空气可自燃。即: 2 CuS + 3 O2 = 2 CuO + 2 SO2因此在开采过程中, 能自燃, 形成火灾, 并释放出大量热的SOx ,腐蚀性极大, 污染周边环境。       酸性物质NOx的天然排放源  酸性物质NOx排放有两大类天然源:闪电,高空雨云闪电,有很强的能量,能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部分化合,生成NO,继而在对流层中被氧化为NO2,NOx即为NO和NO2之和;土壤硝酸盐分解,既使是未施过肥的土壤也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在土壤细菌的帮助下可分解出NO,NO2和N2O等气体 人工排放:化石燃料与酸雨  酸性物质SOx,NOx排放人工源之一,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无论是煤,或石油,或天然气都是在地下埋藏多少亿年,由古代的动植物化石转化而来,故称做化石燃料。科学家粗略估计,1990年我国化石燃料约消耗近700百万吨;仅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2%,人均相比并不惊人;但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化石燃料消耗的增加速度,实在太快,1950年至1990年的四十年间,增加了30倍。不能不引起足够重视。工业过程与酸雨  酸性物质SOx,NOx排放人工源之二是工业过程,如金属冶炼:某些有色金属的矿石是硫化物,铜,铅,锌便是如此,将铜,铅,锌硫化物矿石还原为金属过程中将逸出大量SOx气体,部分回收为硫酸,部分进入大气。再如化工生产,特别是硫酸生产和硝酸生产可分别跑冒滴漏可观量SOx和NOx,由于NO2带有淡棕的黄色,因此,工厂尾气所排出的带有NOx 的废气象一条“黄龙”,在空中飘荡。 交通运输与酸雨  酸性物质SOx、NOx排放人工源之三是交通运输,如汽车尾气。在发动机内,活塞频繁打出火花,象天空中闪电,N2变成NOx。不同的车型,尾气中NOx 的浓度有多有少,机械性能较差的或使用寿命已较长的发动机尾气中的NOx 浓度要高。汽车停在十字路口,不息火等待通过时,要比正常行车尾气中的NOx浓度要高。近年来,我国各种汽车数量猛增,它的尾气对酸雨的贡献正在逐年上升,不能掉以轻心。人们常说车祸猛于虎,因为车祸看得见摸得着,血肉模糊,容易引起震动;污染是无形的,影响短时间看不出来,容易被人忽视。土壤-扬沙-酸雨  土地耕作,交通运输,建筑工地会平地扬沙。中国古代诗词中所描述的“黄尘古道”,形象地描述了中国北方平地扬沙的景观。特别在北方植被发育不全的冬春两季,土地裸露,现象更为严重。大致上北方土壤偏碱性,被风吹起的扬尘也偏碱性,会中和雨中酸性物质;南方土壤偏酸性,扬尘也偏酸性,使雨中酸性物质增加,会促进酸雨。扬尘中的粗颗粒,近似于土壤成份,含钙的硅酸盐和碳酸盐,呈碱性,可中和酸雨;细颗粒,在高空会吸附酸性气体,总体呈酸性,会促进酸雨。我国北方干旱少雨,雨量集中,大雨或暴雨有较大缓冲酸的能力,大气中同样数量的酸性物质,一次成雨,雨量大,pH值未必低;北方多风沙,来自沙漠的沙粒偏碱性;北方土壤也偏碱性,飘尘也偏碱性,都会中和大气中某些酸性物质。经过监测得知北方雨水含碳酸氢根离子和粘土矿物较多,对酸性物质有较强缓冲能力。这些因素都决定中国北方目前不可能成为酸雨地区,短期内也不会扩展成为酸雨地区,虽然中国北方某些地区SOx 和NOx 排放并不比中国南方低。科学家根据计算绘出1995年中国大陆北方尘埃排放图。它们的分布对北方降水的酸碱性起至关重要作用。
酸雨是二氧化琉,遇到水生成H2SO3  然后再与氧气反应生成H2SO4
酸雨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与有机酸,绝大多数是H2SO4与HNO3,H2SO4与HNO3都是由人为排放的硫的氧化物与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的。       酸雨既能降在本国土地上,也能降在异国土地上。水体酸化后,不仅能使水生生物减少甚至绝迹,还会使土壤中的有毒金属溶解出来,被鱼贝富集,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酸雨也能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子结合的Ca2+,K+,Mg2+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酸雨伤害植物的芽叶,影响植物的发育生长。       我国的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是酸雨的多发地区。       酸雨腐蚀建筑物,化工设备,名胜古迹等,被称为“天空中的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硫氮的氧化物的排放。
酸性气体溶于水蒸气形成的。主要是SO2造成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臭氧是不是空气污染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