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来了个新人,自称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时间大学毕业的博士,叫我查查,该怎么办?

未来的竞争对手
&&&&&&&&&&&&&&&&
/ 未来的竞争对手 
卷头小缀庄之明我曾在一个中学生文学社团主办的油印刊物上看到这样一段刊首语: “中学时代,做梦的年华。也许,梦太离奇;也许,梦太迷惘;也许,梦中的天地太朦胧;也许,梦中的世界太美好。不管怎样,这样的梦确实存 在于我们周围。”  也许这就是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多思多梦、幻想翩跹的年华。就象在不 知什么叫童年的心情下,就迎接了童稚的黄金岁月,中学生也似乎是在不知 什么叫成长的情况下,悄悄告别了孩提时代,走进了充满光热的青春季节, 心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太阳,随着生理发育的逐渐成熟,便开始编织各具风采 的青春之梦。他们真诚、热情、单纯、敏锐,身上透着朝气和灵气。他们开 始认识自身的价值,开始思索自己的未来,开始雄心勃勃地自我设计。正如 歌德所说:“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和创 造力相联系在一起的。”中学生正进入青年时代,对事业与职业,对爱情与 友谊,充满着渴望和憧憬;对自由与民主,对创造与开拓,有着可贵的探索 精神。应该承认,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适逢日新月异的改革年代,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对着这色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通常学校所 能给予的教育(特别是把学生关在课堂里,津津乐道于“我说你听”的单向 “灌输式”的思想教育),确实很难满足中学生充满渴望的心灵。中学生这 个特殊的年龄段,产生了他们特殊的心理世界。他们观察事物的方法免不了 有些主观片面,他们待人处世也免不了有点偏激和冲动,甚至把坚定与执拗、 勇敢与蛮干混同起来。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爱情观、友谊观、英雄观、自 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他们来说,还是些谜。而这些谜,又常常为我们 的教师和家长们所不经意地忽视。放在我案头的《当代中学生心态实录》希望成为中学生的知音和挚友。这五本薄薄的小册子,突破了以往单纯把中学生作为接受对象,以“我说你 听”、“我是教育者你是被教育者”为主的格局和模式,而致力于与中学生 朋友的心灵对话和交流。它们努力表现当代中学生的生活,刻画当代中学生 的心态,反映当代中学生困惑与向往的心声。这套小丛书的作者和责任编辑 都是年轻人,他们以同龄朋友的真诚来探讨当代中学生动荡、微妙和逐渐走 向成熟的心态,体现了尊重中学生、理解中学生的平等精神。这些作品力求 把纪实性、故事性与思辨性、哲理性熔汇在一起,帮助读者涉足中国少男少 女瑰丽多姿的心灵世界以及世界中学生新奇有趣的生活天地,帮助中学生朋 友思考人生,认识社会,自然也期待着中学生朋友能从中获得某些“启示”, 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们的殷殷之意、拳拳之心。  每个时代的青年学生都会遇到他们自身面临的紧迫问题,而解决这些问 题的钥匙就掌握在青年学生自己的手中,别人无法越俎代庖。事实上,对于 如何认识这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社会,今天的中学生和他们的师长也几乎站 在同一起跑线上,更何况时代的发展总是把青年一代置于新的起跑线上。中 学生朋友可以通过不同声音的平等讨论和冷静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注目于无限的空间和广袤的大地,在人生之舟刚刚起锚开航之际,愿中 学生朋友在探索人生奥秘的时候,心中有着更多的“太阳”,向着阳光,迈  向广阔与深邃的新天地,迈向成熟与创造的新人生。未来的竞争对手背景中学生站在未来起跑线上今天的世界似乎发生了点什么变化。 人们显得很兴奋,又有些惶惶不安——21 世纪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未来学家们纠纷对这个即将到来的世纪作出预言:超级药物能治疗癌症和防止衰老,人们将会健康地活到一百岁甚至更长;遗传工程将促进粮食生 产并抑制污染;太空中将有永久性的空间站环绕地球运行;人类将在月球上 建立矿井,开采资源;机器人将从事家务劳动和工厂的日常操作;汽车将装 上自动程控系统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人们将在一生中可以从事三、四种职 业;家庭电脑的普及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繁荣将使人们过上一 种前所未有的最高水平的生活;海上浮动城市将接纳成千上万的人在那里定 居;真空管道火车将达到六千公里的时速;新能源将使人类不再依赖石油; 国际贸易将使各个国家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交流将成为未来的共同 语言;等等,等等。  这个变化是什么呢?也许我们已经隐约感觉到了它,却又被我们忽略掉 了。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太多地受到了习惯的支配。我们往往可以对 所有新出现的事物淡然一笑:生活总是在变化,社会总是在发展,历史总是 在前进。可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因为这个变化是如此之彻底,以至整个世界包括所有发达国家都面临着它的挑战。 这个变化究竟是什么呢?有一个人把这一点明确地告诉了我们,那就是世界正在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其标志是:1956 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从事技术、管理 和事务工作的白领工人人数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人数这一事实。 这个人名叫约翰·奈斯比特,被誉为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技术发展趋势 的研究权威,他的新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已经在中 国行销了数十万册。这个标志当然不像象征工业社会的烟囱那样引人注目,往往很容易使我
们视而不见。何况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工业社会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许多人甚至连白领工人或蓝领工人这个名称也没有听说过。 如果中国继续闭关锁国,那当然可以不必去听说。如果这个变化仅仅发生在美国,那也许可以不必去管它。  1957 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全球性信息革命的开 始。紧接着,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相继发射了人造卫星。正是这些人造卫星, 使我们今天有可能坐在电视机的荧光屏前,看到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种种事情。世界进入了卫星通讯的时代。 世界正在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现实,因为这个现实包括了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晶体管、集成电路块、新型光源、微电子 应用技术、生物工程乃至人造卫星、登月飞船、航天飞机这些具体内容。无 论人们如何留恋田园牧歌,向往山野情趣,都不可能改变这个大趋势。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披挂上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海 洋、空间这六大群体技术的全副武装,进入了一个空前的迅速发展时期。这股浪潮也在叩击着中国的大门。锈迹斑斑的中国大门微微启开了。 这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这个机会完全有可能转瞬即逝。差不多四个世纪以前,那位英国的哲人 弗兰西斯·培根有过这么一个妙喻:“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如果 你一下没抓住,再抓就只能碰到它的秃头了。或者说它先给你一个可以抓的 瓶颈,你没有及时抓住,再摸到的就是抓不住的圆肚瓶了。”  我们当然不会愿意去摸秃头或是瓶肚,而希望能抓住头发和瓶颈。然而 愿望并不等于行动,行动也并不等于成功。  这个挑战是异常严峻的。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面前,我们如何借助这股 潮流,尽快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说起来只是一句话,做起来却千头万 绪,恐怕连头绪都不容易找到。如果和美国作一个比较:中国有 80%的农业 人口,而美国只有 4%;中国的面积和美国相仿,人口是美国的五倍,而铁 路线的长度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中国国民收入平均每人不到三百美元,美 国却在一万美元以上。巨大的差距使我们感到切肤之痛,可光痛没有用,如 果再不迎头赶上,那就会有刎颈之危了。  这是不是危言耸听呢?六百多年来,我们已经失去了许多次机会,我们 可以把原因归之为封建统治者的昏庸和伟大人物犯错误。可我们今天已经清 醒地认识到了这一切,如果我们再失去这次机会,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恐怕只有等着被开除球籍。  可毕竟有了机会。有机会就会有挑战。甚至可以这样说,机会本身就是 挑战。比方说,高考制度的恢复,给每个中学生都带来了进入大学的机会, 可如果不能战胜竞争对手,也就不可能脱颖而出。关键是靠什么去迎接这个挑战。  很显然,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核心,归根结底,是人才的挑战。无论是抓 头发或是抓瓶颈,都要靠人去抓。那么,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呢?  当然不会是那些专搞阶级斗争的人才,那些满口豪言壮语的人才,那些 耽于娓娓清淡的人才。而且不会是那些只会埋头拉车的人才,那些事事循规蹈矩的人才,那些言必照本宣科的人才。 甚至不会是那些在智力竞赛中因为能够记住一部《红楼梦》中究竟有多少种药方而终于夺得魁首的人才。  如果说近些年来我们的生活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冲破了封闭的禁锢,那么 我们的思维方式呢?  既然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信息社会的挑战,我们的思考当然要在这个基础 上进行。约翰·奈斯比特对信息社会概括出以下五个特点: 在信息社会里,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工业社会的战略资源是资本,而信息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它虽不是唯一的资源,但 却是最重要的资源。在美国有一家英特尔公司, 1968 年成立时的资本仅二 百五十万美元,后来发展了微处理机,1980 年的销售额就高达八点五亿美 元。显然,这个公司不是资本密集型企业,而是智力密集型企业。  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主要不依赖于体力劳动,而是依靠知识。在 近年来美国国外市场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各大公司都靠大量出售工业技术、  专业知识和管理技术而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在信息社会里,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着眼于未来。在农业社会,人们习惯于向过去看;在工业社会,人们注重的是现在;而在信息社会,人们倾向 未来。正因为如此,“未来学”应运而生。在美国,有关“未来学”的刊物从 1965 年的十二种增加到 1978 年的一百二十二种。1979 年,美国有四十五 所大学为学未来学课程的人授予学位。  信息社会是诉讼密集型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农业社会里的 对抗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工业社会里的对抗存在于人与人造的自然之间, 而信息社会里的对抗则存在于人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中。由于人际交往的频 繁和错综复杂,而导致诉讼案件增多。1970 年至 1979 年,美国的律师增加了 14%,而人口只增加了 6%。 在信息社会里,既然主要资源是信息,就不会存在资源枯竭的问题。当然,在信息社会里,物质生产并没有停止,正像在工业时代农业生产并没有 停止一样。在农业时代,90%的美国人要去生产所需要的粮食,而现在只要4%的人,生产的粮食还有多余可供出口。这就是说,在信息社会里,直接参 加物质生产过程的人数虽然少了,但产量却提高了。  有了上面这些描述,我们现在可以了解,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我们需 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了。信息社会,又有人称之为“后工业社会”,名称虽 然不同,意思却是一个,那就是在这个社会里,大多数人要去创造、处理及 分配信息,而不是从事制造业。这将是一个全新的社会,过去的经验和知识 都将过时,谁能够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谁就能在这个挑战中取得通往未来 之门的钥匙。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那位同样已经被我们很熟悉的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这样写道:“在跃向未来的赛跑中,穷国和富国站在同 一起跑线上。”也就是说,这里没有什么资格审查或是要先获得预选赛出线权的问题。机会均等。哪个国家拥有能够适应这个挑战的技术力量,哪个国家就能在这 次决赛中取胜。如果托夫勒的这个判断并非虚妄,代表中国站在这条起跑线上的将会是什么样的选手呢? 当下个世纪到来的时候,今天的中学生,正当而立之年或将至而立之年。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既然是赛跑,一厢情愿的努力也总是不行的。站在这同一起跑线上的竞 争对手又是什么样的呢?  国门之外,各个国家的中学生们自有他们生存的特殊环境和历史氛围, 他们的长处和短处,他们的向往和追求,他们的欢乐和悲哀,他们想问题、 看世界的逻辑和方式。既然他们将成为未来的竞争对手,了解这一切当然是 必要的。  孰优孰劣,我们不想在这里下结论。只想提供一些事实,供读者去思考。 所涉及的多是发达国家中学生的现状,因为他们将是这次跃向未来赛跑中的 主要竞争对手。为了未来,我们愿意把思考权留给读者。镜头 1 两个少年计算机迷的冒险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983 年 9 月 22 日清晨,美国洛杉矶圣莫尼卡静静的街道上,驰来了一 辆小汽车,车里出来几个目光机警的男人。其中二人是加州大学的校警,三 人是洛杉矶地方检查官,还有一人是联邦调查局的刑警。霎时间,2 号大街2444 号的一所民宅被包围得水泄不通。 响起敲门声的时候,捷茜·欧斯钦夫人正准备喝早上的第一杯咖啡。她的丈夫阿鲁是个技师,已经上班去了。他们的独生子伦·欧斯钦还在自己的 房间里睡觉。  伦既不酗酒,也不吸毒,甚至连烟都不抽,这在美国现在的青少年中是 十分难得的。几个月前,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圣莫尼卡中学,考入加州大 学物理系,可以说是一个出色的少年。只是自从七周前,伦用 150 美元买回 一台家用微型计算机终端机后,他的生活变得有些令人费解起来。他每天睡 到中午才起床。吃过饭后,便到圣莫尼卡海滨散步。从海滨回来,就独自关 在屋里,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起床!快起床!”警察们亮出了证件,冲进伦的房间。 在电子计算机时代的这座海滨城市,伦的房间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房间里有旱冰鞋、飞碟、网球拍和录像机以及一些电子零件,桌上摆着一台VIC20 型家用计算机终端机和编码器,还有一个连接终端机和电话线的接续 器调试装置。欧斯钦夫人完全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同一天早晨,在好莱坞城的一座公寓里,一个名叫卡宾·波鲁森的 17 岁少年的家受到了同样的搜查。伦和卡宾被逮捕了,被指控为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活动。犯罪事实是:这两位少年用了整整一个暑假向美国的大型计算机挑战,结果,他们不仅打 入了许多大学和一些智囊团的计算机,还打入了国防产业和军事设施的计算 机。这似乎是难以置信的。这件事震动了整个美国。 也许我们的中学生读者还不大容易理解这件事所包含的严重性,因此需要作一些必要的说明。这个美国的大型计算机网络——阿帕网络,联结着欧美的二百五十七所大学,以及一些智囊团、国防产业、军事设施等,是世界 上第一个大型计算机网络。通过这个网络,科学家们相互之间可以使用各自 的微型计算机终端机自由通话,既可以把情报送到斯坦福研究所,也可以同 华盛顿弹道研究所的专家开会。这个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交换,而不是 贮存。美国国防部每年对该网络的维修预算达上百万美元。只要打入阿帕网 络,就意味着可以直接向位于怀特桑兹的导弹发射场和新墨西哥州的秘密核 试验场等处的计算机直接发布指令。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少年计算机迷犯罪的经过吧。 好莱坞城的卡宾迷上计算机已经有四年了。他父亲是机械工人,母亲是教师。四年前,当卡宾在一家电气用品商店里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时只有 13 岁。当时,店员允许小卡宾去摆弄那台 TRS80 型计算机的样品。计算机上写 着:“我可以判断你的性格。”卡宾打入自己的名字,计算机马上向卡宾提出了几个有趣的问题。从那一刻起,卡宾就再也离不开计算机了。不过当时 他还有些疑惑:难道机器真的会思维吗?  在卡宾过 16 岁生日时,他请求父母用二百美元给他买了一台 TRS80 型计 算机。又过了一年,卡宾  高中毕业了,便中止了学业。他对学校生活已经厌倦,他喜欢和计算机 作伴。只要开动计算机,便可以进入一个神秘的世界。一些和他一样年轻的 “入侵者”们,任意使用“地下帝王”、“大入侵者”、“拿破仑”等代号, 自由地侵入帕西菲克等电话公司的计算机网,偷出电话簿上所没有的名人的 电话号码。就这样,卡宾的入侵技术愈来愈高超了,一到夜晚,白天看上去 性格腼腆的卡宾就摇身一变为“黑但丁”(卡宾为自己起的代号),成为入 侵计算机网的大盗。  和所有入侵者一样,卡宾也是从唤出“通知回路”开始的。所谓“通知 回路”,是一种通过电子显示的布告牌似的装置。仅在加州就有好几百种这 类装置。卡宾利用盗来的密码和通过企业查号台等手段得到的电话号码,把 自己的计算机终端机连接到阿帕网络上,他的眼前顿时展现出一个广阔的世 界。卡宾联想起科幻电影《战争游戏》中的那些场面,兴奋极了,曾对人说: “如果能接通沙漠中的实验场,那可就太棒了!”不久,经过耐心寻找,卡宾发现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洛卡斯的入口,还有另一个自称为 CAX 的计算机,它和所有使用电话线的计算 机一样,为了防止外界入侵,使用通行密码进行连接。卡宾很快发现,所有 加入阿帕网络的计算机使用的通行密码都很容易破译。卡宾首先向 CAX 报出 了“参观者”、“实验”、“匿名希望”等通行密码,但对方均不置可否。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卡宾试着使用 VCB,这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缩写字 头。霎时,那扇紧闭的大门敞开了,卡宾的终端机显示器上,第一次显示出 来自 CAX 的回音:“请报出你的通行密码。”卡宾又一次在键盘上打入 VCB 字母,顺利地打入了 CAX 计算机。从此,卡宾进入 CAX 计算机,就像进入自 己的家一样方便。几乎同时,在圣莫尼卡海滨,伦也开始了同样的冒险。  卡宾和伦并没有见过面。三年前,在入侵者们利用计算机交换情报时, 他们曾在会话回路里相遇过。对于高技术时代的这些十几岁少年来说,会话 回路就像布告牌、个人启事、无线电一样普通。他们在荧光屏上谈论人生和 世界,为自己和长辈的隔膜而叹息。自从有了第一次接触后,卡宾和伦之间的荧光屏通讯开始了。在卡宾发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通行密码的一个月后,伦开始不断要求卡宾告诉他 入侵的秘密。此后不久,伦通过内部的“通知回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 现了卡宾正在拚命寻觅的情报,一个拥有八百个回路的免费电话公司——亚 伯达克的通行密码。使用这个密码,可以通过华盛顿附近切萨皮克湾的陆军 通讯计算机,打入阿帕网络。  这样,两人开始了情报交换。卡宾当然不会愿意让伦轻易地超过自己, 他既想掌握伦所涉足的范围,又不想向伦提供自己的情况,他把自己所使用 的密码 VCB 改为 IZLK46,并想出一个欺骗伦的计策。  伦在自己的计算机中输入 VCB,荧光屏上立刻出现了这样的回答:“你 好。福肯博士,请开始比赛吧。”伦不加思索地打入“Yes”。福肯博士是《战 争游戏》里的计算机天才。当然,这一切都是卡宾设的圈套。    这时,一位名叫迪布·达鲁巴的学生在操作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 机时发现了异常。迪布是该校计算机系二年级的学生,由于他精通计算机的 硬件和软件,被聘任为学校里的程序设计助理。每当深夜,伦和卡宾费尽心 机操作着各自的廉价计算机时,迪布使用的却是规模宏大的大学计算机网 络。  1983 年 7 月的一个傍晚,迪布使用一台教授用终端机唤出了 CAX。原来, CAX 是加州大学计算机系设在贝德大厦三层的一台计算机主机。迪布本想看 看那里是否有什么给教授的留言,可他发现有人在用 VCB 呼唤 CAX。迪布感 到很奇怪,因为过去从未使用过 VCB 密码代号,而且眼下 VCB 的使用目的是 提取 CAX 的客户名单。迪布用终端机唤出了大学的计算机负责人,报告了这 一情况。之后,迪布留意观察了一段, VCB 呼唤 CAX 的次数不断增加。到 7 月下旬,至少出现了六个不同的通行密码。  于是,加州大学计算机实验中心的副所长特利·古来亲自出马,开始反 击。当然,外部入侵者并不能全部篡改计算机所贮存的情报,但他们可以把 盗出的情报销毁。并且,由于入侵者不断地变换通行密码,真正的用户就有 可能被排挤在门外。古来博士完全有办法警告入侵者悬崖勒马,但他没有这 样简单地去处理,也许是这位博士间谍小说读得太多了,居然有些怀疑是苏 联的克格勃在捣鬼。还有,对于计算机中心的专家来说,也有一个面子问题, 被乳臭未干的入侵者盗走情报,是大为丢脸的事。读者想要理解这一点,必须了解大型计算机是可以互相窃听的。为了找到入侵者,迪布在 CAX 计算机上贮存了“会话法”,通过“会话法”可以把 入侵者和计算机的对话记录下来,便于事后分析。也就是说,迪布打开了一 个窗户,可以窥见入侵者们的地下世界。以下便是“会话法”的一段记录:“你这小子!等我查查索引书。”伦用终端机和卡宾通话。 “记住,不许叫我小子!”卡宾马上反击。 此时,卡宾正坐在好莱坞城的小屋里,向自己的计算机不断发出“冲杀”的指示。于是,位于圣莫尼卡海滨的伦的终端机显示器上顿时变为一片空白。几乎在整个 8 月,他们每天晚上都钻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里互相 谩骂。而这种谩骂,恰恰正是他们之间奇妙友情的特殊表达方式。在两人的 较量中,伦明显处于劣势,卡宾一发现伦有新的进展,便马上向计算机发出 “冲杀”指示,把伦得到的数据全部抹掉,或者发出警告信号:“有不法入 侵者,请关掉线路。”伦模仿电影《战争游戏》,想唤出北美防空司令部, 而卡宾知道该机构并没有加入阿帕网络,就躲在一边看伦徒劳地寻找,开心 极了。  面对这种窘境,伦并没有气馁。他到加州大学的书店买了一本大学索引, 因为参加阿帕网络的计算机多数使用这本索引。虽然这本书很费解,但伦还 是很快便掌握了它。这时,伦不但可以巧妙地躲开卡宾的干扰,而且可以对 卡宾设圈套了。  8 月 25 日深夜,两人又用计算机开始聊天。既是深夜,局外人知道密码 的又只有他们两人,卡宾很自然地认为通话对方就是伦。这时,突然从另一 条也只有他们两人知道的线路上,送来了信号。卡宾大吃一惊,马上想到, 除非伦有分身术,否则这另一个人肯定是计算机的主人!“你是谁?”卡宾试着发问。  “伦·欧斯钦。你是谁?”伦为了使卡宾放心,还报出了自己的住址和 电话号码。“我是卡宾。”卡宾没有说出全名。 “你的地址的头一个字母是什么?” “T。”卡宾小心翼翼地回答。 两位少年没有想到,这次对话已成为他们的致命把柄。  9 月 19 日凌晨 3 时,电子脉冲从洛杉矶出发,穿过夜幕笼罩的美洲大陆 向东流去,抵达印第安纳静静的大学区西拉斐特。脉冲通过街道的电话线、 珀杜大学交换台,最后到达空无一人的地下室中该大学计算机系设置的计算 机里。在圣莫尼卡和好莱坞城,伦和卡宾着了魔似的坐在终端机前,从美国 东部入夜,直至西部加州天明。在各企业和大学的计算机室无人的夜晚,他 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这庞大的计算机网。  在此前的数周之间,参加阿帕网络的各个计算机,都不断发现入侵者的 行踪。  8 月 23 日,有人入侵了位于旧金山附近的斯坦福研究所的计算机。该研 究所是与政府以及国防部门关系密切的重要智囊团。六天后,位于圣莫尼卡 的与军事有关的兰德公司的计算机也受到外来者的干扰。又过了一天,华盛 顿国立研究所的计算机也受到侵犯。另外,至少还有东海岸的两处国防产业、 南加利福尼亚的两个研究所和几所大学都和“入侵者”通过话。威斯康星州 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由于其程序全部被入侵者掌握,不得不暂时中止同外部 的全部联系,而重新设计程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也不得不采取 同样的措施,以至计算机管理员莫舍感到大丢面子,几乎发疯。莫舍曾一度 成功地和入侵者直接通话,威胁说叫联邦调查局了,入侵者反击道:“你把 我们的游戏当真了吗?”同时又发出“冲杀”信号,把莫舍从计算机前赶开了。  伦和卡宾在侵入计算机网之后,才明白计算机的用户也分各种等级,从 一般用户直到特权用户。大学教授和计算机的管理人可以任意使用计算机。 特权用户对整个阿帕网络拥有很大的权力,而密码是严格保密的。伦和卡宾 开始着手去攻破这些代号了。他们首先向挪威电信部的一位用户设下了圈套。紧接着,于 9 月的某一天,又开始寻找第二位牺牲者。他们把自己设的圈套称之为“特洛伊木马”, 其方法是:首先唤出计算机主机,让计算机按他们的指令开始工作,计算机 根据预先编好的程序寻找第一个数据库,如果这个数据库里没有要寻找的目 标,再寻找第二个数据库、第三个数据库??具体些说,伦事先在第一个数 据库里存入伪造的程序(特洛伊木马),当计算机电脑发现这个程序时,它 会自然地认为这就是主人的吩咐。于是,计算机便依照伪程序之命行事,取 出使特权用户能够拥有特权的资料。伦将这些资料予以复制。达到目的之后, 计算机又回到最初的路线,重新开始工作。特权用户并不知道自己的特权因 子材料已被人复印,而伦却可以使用特权用户的名字,任意给计算机下指令。 伦通过阿帕网络绕美国大陆一周后又回到加州斯坦福大学的谢斯达计算机的 入口,指令其提出所有用户一览表,在其中寻找从未使用过计算机,因而也 没有密码的用户,他发现了一位叫米拉的人,便冒充米拉在计算机上登了记, 这样,米拉的所有特权便转属于伦了。终于,伦和卡宾的冒险活动惊动了联邦调查局。  1983 年 9 月 21 日,当联邦调查局的两位刑警前来造访斯坦福大学的勃 萨库教授和他的助手利得副教授时,他们不禁大吃一惊。勃萨库教授知道, 为了调查里根总统在大选中盗窍卡特演说磁带的“磁带门事件”,这两位刑 警曾来斯坦福大学研究所查找过证据,看来这件事非同小可。  利得副教授问警官叙述了过去几天里发生的事情:伦所埋伏下的特洛伊 木马是两天前的拂晓被利得发现的。早晨 5 时,利得刚满三个月的女儿因为 肚子饿而大哭起来。在给女儿喂牛奶之后,利得没有再睡,他漫不经心地走 进书斋,用键盘接通了谢斯达计算机。蜂音响了,这是已经接通计算机的信 号,可显示器过了好些时间才亮。利得从未起过这么早,有些睡眼惺忪,但 还是警觉地发现了这次的接续时间远比平时长。显然,有人冒用了利得的特 权因子,从而导致利得对计算机的指令权大大减弱。到了上午,一位研究生 也发现了“特洛伊木马”的存在。他用电话向利得报告了这一情况。利得马 上在自己的显示器上唤出“木马”。这是连利得都望尘莫及的设计得十分巧 妙的程序。尽管利得当时可以破坏“木马”,向入侵者发出警告,但不知为 什么,他觉得就这样让“木马”永远消失了有些可惜,他还想和“木马”的 主人见见面,与之竞争个高低。下午 2 时,“米拉”为了检查特权因子是否 已经到手,又重回计算机网。这时,谢斯达计算机已经严阵以待。在“米拉” 刚刚接上计算机的一瞬,电子研究所的全部终端机都发出了警报。利得便用 另一个程序,逆“敌人入侵道路”而上,终于弄清楚“米拉”是经过阿帕网 络,从珀杜大学进来的。这以后,利得请珀杜大学帮助继续调查,自己则参 加葡萄酒试饮大会去了。晚上 10 时,利得正在痛饮,珀杜大学的答复到了, 查明“米拉”是从 SV·TAC 电话接续点进入阿帕网络的。这个位置大大出乎 人们的意料,因为它离利得的办公室只有二百米远。入侵者为什么要绕道遥 远的印第安纳?其中有什么阴谋吗?当天夜里,谢斯达计算机依然遭到侵 扰,时间一直延续到清晨。第二天,“米拉”再次返回来,看“木马”还是 空的,又撤回去了。这场游戏持续到第二天深夜,利得决定休战。他关掉谢 斯达计算机和阿帕网络的连接开关,认为这样就可以堵住入侵者进入谢斯达 的道路。可是利得失败了,“米拉”不知从什么地方又一次进入谢斯达计算 机。经过一番跟踪追击,利得才搞明白,“米拉”是通过阿帕网络,首先进 入附近的纳瓦霍大厦的计算机,然后通过斯坦福大学内的网络进入谢斯达计 算机的。于是利得使用特权用户的权力,把“米拉”赶出了纳瓦霍大厦。但 到利得准备回家前再次检查显示器时,他发现“米拉”又通过一条名为“亲 爱的专家”的线路,重新返回谢斯达计算机中,他只得把计算机改为外人不 能使用的闭路,无奈地走了。  利得副教授用了几个小时,才使两位警官弄明白计算机网络同国家安全 的关系。两位警官决定反探一下“米拉”的行踪。于是,利得在计算机中储 存进一份印有“机密”字样的文件,投下诱饵,等鱼上钩。另一方面,加州大学的校警根据记录器用“会话法”记录下来的伦在 8月 25 日报出的住址和电话号码,请求洛杉矶地方检察院协助,从帕西菲克公 司搞到了伦的通话记录。根据这个记录,又查到了卡宾。于是第二天清晨,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一场高技术时代的入侵战就这样结束了。这是美国第一个“计算机入侵案”,这两个少年将受到怎样的惩罚呢? 我们并不想在这里讨论伦和卡宾的这种行为是否犯罪。即使对美国的法官来说,这也是一个从未遇到过的新难题。伦坚持说他没有犯罪的动机,因 此否认自己有罪,他的根据是,如果他有意捣乱,完全可以使整个阿帕网络 陷入大混乱,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的辩护律师则雄辩道:“只有这位少年, 才是使美国成为伟大国家的天才之一。”然而,他和卡宾确实侵犯了别人的 计算机,侵犯了人权。无论他们的动机如何,法律不可能以感情去代替事实。 值得引起我们深思的是,伦和卡宾是如何想到并敢于去做这一切的呢? 在美国,中学里开电子计算机课程目前也还处于摸索阶段,教育部门对上这 门课程没有提出什么要求,也没有统一的教材。老师并没有教给他们这一切, 父母也没有教给他们这一切,而他们竟然能够如此悠然自得地散步于这神秘的大型计算机网络,面对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的一流学者却毫无卑怯感。 他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个中学生。他们大概也没有听说过“乳臭未干”这一类的成语。 如果是我们面对这样的权威,我们的面部会是怎样的一种表情呢?镜头 2 中学生击败大教授的启示  下面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似乎和上面这个故事有某种联系,却并非上 面这个故事的解释和说明。  1980 年秋,美国佛罗里达州 17 岁的优秀中学生丹尼尔·洛文在有八十 三万考生参加的全国性考试中,数学成绩优异:五十道题答对了四十八道。 但奇怪的是,他并不像别的孩子在取得好成绩时那样兴高采烈,相反,他很 不满意。他所做的第四十四道题被判为错题,而他确信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为此,他做了一个模型,向他的父亲、航天飞机环境系统工程师道格拉斯·洛 文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丹尼尔后来回忆说:“我爸爸想证明是我错了,可他 证明不出来。”  不仅是丹尼尔的父亲,就连在大学数学教授协助下举办这次考试的新泽 西州普林斯顿的教育考试部门,也无法证明出丹尼尔的答案是错误的。后来, 考试出题人研究了丹尼尔的论证,不得不承认,丹尼尔的答案至少是和标准 答案一样正确,并且可能还要好些。结果,考试部门不仅给丹尼尔,还给选 择了相同答案的其他二十五万考生增加了考分,虽然其中有些考生在选择这 一答案时的想法并不一定正确。这究竟是一道怎样的试题呢?这个中学生又是怎样以其才智和自信击败这些教育界大人物的呢? 这道引起争论的试题是这样的:两个棱锥图形。一个棱锥由四个三角形构成,另一个由四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底面构成。所有的三角形都是大小相同的等边三角形。提问:如将两个棱锥的两个三角形重合,以此来连结这两 个棱锥,那么,新的立体将有几个面?测试者期望的是通过简单的推理得出 答案:两个棱锥共有九个面,由于在连结这两个棱锥时消去了两个三角形面, 所以新的立体有七个面。对吗?对了。复审这道题的大学数学教授小组这样认为。但中学生丹尼尔却说,不对。他认识到,如果将两个棱锥的两个三角形重合在一起,实际 出现的情况是:一个棱锥的另外两个面将同另一个棱锥的两个面分别吻合为 两个新的平面,因而还要多减掉两个面,所以新的立体总共只有五个面。数 学教授们在亲自动手做了模型之后,认输了。佐治亚大学的杰洛米·吉尔帕 特里克承认:“我们脸红了。”主考部门的副主任亚瑟·科若说:“我们本 想这是个逻辑和推理的测试,可结果却成了立体几何方面的问题。这道题根 本就不该出。”  事后,丹尼尔尽管非常高兴,却并未打算借此机会在数学或自然科学界 寻求发展。他说:“数学固然不错,可我还是喜欢文学。”我们从这里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呢? 显然,丹尼尔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孩子。面对取得的好成绩,他并没有受宠若惊,因为他认为这是他应该取得的,而并非别人的恩赐。甚至当他因为 击败了大学教授而声名远扬时,他也没有得意忘形,他对自己的评价没有因 为别人的赞扬而改变。也许在他看来,自己不过是做对了一道题并坚持了自 己正确的看法,如此而已。这并不说明自己在数学或自然科学界会有所发展。 他要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而不是别人认为他应该去做的事。  当丹尼尔面对权威的错误判断时,他没有盲从。权威并不一定就代表真 理。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核对,他确信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丹尼尔相信真理,  不相信权威。相形之下,丹尼尔的父亲在这件事的表现上就有些令人遗憾了。 作为一个航天飞机环境系统工程师,他完全有能力对这道题的正误作出判 断。可他的思路也许是:大学教授怎么会错呢?错的当然是自己的儿子。  那么,可不可以向权威挑战呢?丹尼尔的回答是肯定的。参加这次考试 的考生中有二十五万人这道题的答案和丹尼尔相同,可面对权威,只有丹尼 尔提出了挑战。敢不敢于向权威挑战,正是事情的关键。 在本世纪,爱因斯坦无疑是公认的权威。而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成为公认的权威,正是他敢于不断地向权威提出挑战的结果。反对任何迷信和世俗偏 见,敢于背离旧传统,创造新理论,使爱因斯坦走上了成功之路。  19 世纪以前,经典物理理论绝对地统治了物理科学,由于当时常见的各 种物理现象都可以从相应的理论中得到说明,因此人们把经典物理理论奉为 宗教式的教条,看成是物理世界不可逾越的终极真理。许多物理学家公开声 称,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已经都发现了,剩下的事情仅仅是解方程,玩弄数字 符号罢了。  可是,随着人们实践的不断发展,经典物理理论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 问题。例如在热辐射现象的研究中,一些物理学家根据经典理论研究黑体辐 射现象时,得到的结果与实验不完全相符。由于缺乏向权威挑战的勇气,这 些物理学家自然不可能再向前迈进一步了。1900 年,普朗克大胆地提出了“能量子”假设。但由于普朗克仍受着传统观念和旧理论的束缚,唯恐自己提出的能量子假设违背了经典理论,他费 尽心机,或者把实验事实硬搬进旧理论的范畴,或者把能量子假设纳入旧理 论的轨道,或者寻找回避这一假设的途径,就这样整整花了十五年,力图放 弃这一革命的新假设。而当时年仅 26 岁的爱因斯坦却完全没有这种在权威面前的战战兢兢。爱因斯坦接过并发展了由普朗克提出又几乎被他自己扼杀的能量子假设,提出 了“光量子”假设,建立了爱因斯坦的光电理论。1907 年,爱因斯坦又引用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初步解释了固体的比热。这些物理学上的新成就和实 验事实,暴露出旧理论的局限性,迫使科学家们重新审查已有的理论,从此, 被凝固了的经典物理理论开始解冻。1921 年,爱因斯坦因他在科学研究方面 的杰出成果,荣获诺贝尔奖金。爱因斯坦认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 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 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 变化。”他在回顾他的学校生活时讲的另一段话把他的这种见解发挥得更为 透彻:“有个才子讲得不错,他对教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如果一个人忘 记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  因此,爱因斯坦从小学到大学,一贯反对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和频繁的考 试。他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作为学习的动力是错误的。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 子:要是人用鞭子强迫一头健壮的食肉兽不停顿地吃,而不管它是否饥饿, 这头食肉兽贪婪的食欲必将丧失。爱因斯坦的这种叛逆性格,在早年曾给他带来过厄运。 当时,才十几岁的爱因斯坦带回家的一张纸对他的父母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由于他不太遵守学校的规则,考试成绩也一直不好,学校将他开除 了。开除的命令上写着:“你在班上留着是全班的不幸,而且还会影响其他 学生。”  面对这样的厄运,爱因斯坦没有气馁,没有因此而放弃敏锐的思想和锲 而不舍探求真理的精神。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自学上,用在钻研自己感兴趣 的数学和物理上,用在提高自己的智能上。爱因斯坦对自学的评价大大超过 学校教育,认为要发展智力,必须强调自学。他 12 岁就自学了《神圣的几 何学小书》, 16 岁自学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期间还自学了基础 数学,包括微积分原理,和一些物理学理论。当他获得成功后,他告诉别人, 他的有关知识主要是靠自学得到的,他说自己“热衷于深入理解,但很少去 背诵”。  后来他上了大学,仍很注重自学。自学充分调动了爱因斯坦学习的主观 能动性,使他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得以更充分的发 展。年轻的爱因斯坦提山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追上光速,会有什么 现象发生?”“一个人在自由下降的升降机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正是这 两个问题引导他发现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震动了整个世界。  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始终充满自信,保持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敢于向权威提出挑战,这和他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在他的哲学思想中, 突出地表现出辩证的特点。“为什么有些重要的科学思想往往是没有受过系 统教育的人说出来的?”“钱太多的结果是思想太少。大科学家可能毁掉伟 大的科学。刊物激增可能扼杀思想——宝贵的思想会被这洪水所淹没。”“有 人把教授专家看成一种名种母鸡,但不能保证他会再下金蛋。”正是这种辩 证的思想使爱因斯坦在科学的坎坷道路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一些 表面的虚假现象所迷惑,不为名誉、地位而动摇。即使在爱因斯坦成为举世瞩目的权威之后,他也从不以权威自居而忽视“小人物”的独立思考。  1924 年,印度青年物理学家玻色把《普朗克定律和光量子假设》这篇论 文寄给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对于这个陌生的年轻人所采用的新方法十分重 视,亲自把它从英文译成德文,并以译者的名义在论文后面加了评注:“在 我看来,玻色对普朗克公式的推导意味着一个重要的进展。这里所采用的方 法也得出了我要在别处阐述的关于理想气体的量子理论。”由于爱因斯坦的 支持,建立起著名的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理论。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大发明家爱迪生满腹怨气地对爱因斯坦说:“每天上我这儿来 的年轻人真不少,可没有一个我看得上的。”爱因斯坦问道:“您断定应征 者合格或不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爱迪生一面把一张写满各种问题的纸条递 给爱因斯坦,一面说:“谁能回答出这些问题,他才有资格当我的助手。” “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爱国斯坦读了一个问题,然后回答说: “这需要查一下《铁路指南》。”“不锈钢是用什么做成的?”爱因斯坦读了第二个问题,又回答说:“这得翻一翻《金相学手册》。” “您说什么,博士?”爱迪生打断了爱因斯坦的话问道。爱因斯坦笑了笑,幽默地说:“看来我不用等您拒绝,就主动宣布落选啦!” 这两位科学巨匠的对话是发人深思的。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这是爱因斯坦经常用以勉励自己的德国启蒙运动者莱辛的名言,也可以看作是对爱因斯坦科学生涯的 概括总结。爱因斯坦的这种精神影响了一代科学家。他著名的成功秘诀 A=X+Y+Z(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也广为人知,使许多学步于 科学道路的青年人获益匪浅。正是这种科学精神,感召着许多后来者不畏艰 难,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  爱因斯坦用了他的后半生研究场论,虽然没有成功,但却为后人开辟了 道路。1964 年,美国当代物理学家格拉索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提出 了一个弱电统一理论。不过,他的理论还很不完善。几年之后,另一位美国 当代物理学家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科学家萨拉姆沿着格拉索的道路作了进一步 的探索,终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弱电统一理论。但是,这套理论是否正确呢? 只有通过实验进行检验,才能得出结论。那么,检验弱电统一理论的关键是 什么呢?为什么以前的实验没有成功呢?1971 年,温伯格审查了以前做过的 实验,发现这些实验按照新的标准要求,实在是太粗糙了,必须对探测仪和 实验方法加以改进。正是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使这几位科学家找到了成功 的钥匙。两年后,物理学家们终于在西欧核子研究中心证实了温伯格等的科 学预言。1979 年,由于在弱电统一理论上的贡献,格拉索、温伯格和萨拉姆共同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获奖以后,在一次记者访问中,当记者向温伯格哪些是科学家必须具备的素质时,他回答说,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进攻性”,而是对自然的“进攻性”,不要满足于接受书本上提供的现成 答案,要去尝试一下,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温伯格认为这 种素质比智力更重要。而格拉索和记者的谈话就更有意思了。有一个记者迷惑不解地问他:“你说看小说,逛公园对科学也有好处,可这对你的规范场研究有什么关系呢?” 格拉索回答说:“对世界或人类运动中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 象思维。??假如你从未看过大象,你能凭空想象得出这样奇形怪状的东西 吗?”格拉索认为,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答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猎多 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开阔的思路。想象力和理解力、记忆力同样重要。格拉 索主张通才教育,他说:“通才教育会有助于个人的全面成长,也有助于物 理或任何科学研究。”显然,温伯格和格拉索的思路与爱因斯坦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都有哲学上的独立见解来指导自己的研究,因此才能始终坚持独立思考,有所创新。 现在让我们回到这一节的开头。在那位击败大 学教授的中学生丹尼尔身上,我们是否能看到这种素质呢?当然,丹尼尔还很稚嫩,甚至未必能跻身于 “神童”之列。也许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少年人,这件 事才使我们如此兴奋。镜头 3 今天的世界如何对待神童  现在,让我们把镜头移到另一些孩子身上。这是一些被人们称之为神童 的孩子。  1985 年 8 月的一天,在伦敦西北九十公里泰晤士河和柴维尔河汇集处那 座环境幽美、气氛典雅的文化名城,英国牛津大学圣休学院的院长正在为学 习期满成绩合格的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毕业生中有一位满脸稚气而又略显 调皮的小女孩,她叫露丝·劳伦斯,才 13 岁,是牛津大学校史上最年轻的毕 业生。  露丝·劳伦斯出生于英国约克郡洪德斯费尔德。据她父母回忆,露丝从 懂事起,便对周围与数学有关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总喜欢提些稀奇古怪的问 题。露丝的父亲哈里是一位计算机专家,为了培养露丝的数学天才,他辞去 了工作,潜心辅导女儿。露丝从未进过中小学的校门,她的启蒙知识全来自 于父亲。父女俩的关系十分融洽平等,有时两人争论得面红耳赤,过会儿女 儿又躺在父亲怀里撒起娇来。唯有父亲给女儿讲课时,气氛又变得严肃认真。9 岁那年,露丝便一举通过了高中毕业水平的考试,引人注目。两年之后, 露丝参加了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在五百三十位奖学金侯选人的激烈争夺 中,露丝名列榜首,毫无争议地获得了领取奖学金的资格。进入牛津一年后,露丝的数学成绩脱颖而出,她广博的知识和对数学的理解程度使人们为之震惊。她的指导老师玛丽·伦告诉别人说:“露丝的反 应和接受能力太强了,我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合上她学习的节拍。”她的同学 们则望尘莫及地说:“露丝太厉害了,每次考试都像是做听写,速度太快了, 我们怎么赶都赶不上。”超群的智力使露丝仅用两年就全部学完了三年的课 程。她对老师说:“数学太合我的胃口了。”为了鼓励这位数学小天才,牛津大学作出决定,让露丝加读一年,以取得数学硕士学位。可露丝对此似乎并不满足,她表示,她不仅要获得数学博 士的学位,而且还要在 16 岁时获得哲学博士的学位。然而,露丝·劳伦斯却未能打破三年前由一位华裔美国学生罗杰伊创造的世界纪录。罗杰伊 12 岁便毕业于爱达荷大学,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 位,作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载入史册。在他之前,梅里尔·肯 尼思—沃尔夫 1945 年毕业于耶鲁大学时已 14 岁。罗杰伊的母亲朱迪和父亲罗宗是从台湾来到美国的移民。生下罗杰伊的时候,他们正成天为在美国取得生存条件而疲于奔命。直到罗杰伊 3 岁时, 他的父母才开始发现自己的这个头生儿有些与众不同。罗宗对别人说过,当 时我们对带孩子毫无经验,我们不知道他的智力是如何迅速发展起来的。  4 岁时,罗杰伊的情况更加引人注目起来。当邻居的孩子们在沙箱里愉 快地打闹的时候,罗杰伊却不可思议地独自一人在读书。罗宗后来回忆说: “谁也不曾指点过他。我们注意到,他还会写会算。”刚满 5 岁,罗宗夫妇 试图送他去上小学。这时罗杰伊已经能够阅读科幻小说,并且学会了使用计 算机。但是,学校方面认为,他必须先上幼儿园,理由是:正因为罗杰伊在 学习上遥遥领先,而在生活中又十分孤僻,他就更需要在集体中接受合群的 训练。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罗杰伊在年满 6 岁时才被小学接纳。然而几天后, 老师就要求罗宗把他领回去,因为老师教不了他。为此,罗宗建议对罗杰伊  进行一次读、写、算能力的测验。结论是:这位一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六年 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全部课程。从此以后,学校允许罗杰伊同六年级学生一起 上算术课和写字课,到二年级上音乐、体育和美术课。但这种措施并没有能 够维持多久,罗杰伊所懂得的东西很快就超过了他的老师。  不久,罗宗所服务的计算机公司把罗宗调到爱达荷州首府博伊西工作, 全家也都搬去。罗宗夫妇向博伊西的小学提出,让罗杰伊上四年级而不是二 年级的请求,被校方以法律规定为理由加以拒绝。然而当罗杰伊在二年级上 了一天课之后,校方就把罗宗叫去,问道:“这个学生显然对所有课程的内 容都懂了,我们应该拿他怎么办呢?”  直到这时,罗宗才真正对儿子重视起来。这位计算机工程师读到爱达荷 大学数学教授兼大学生顾问威廉·米切的一篇专文,就同他进行了联系。这 位教授又把罗杰伊介绍给心理学教授兼天资研究员史蒂夫·瑟伯。后者邀请8 岁的罗杰伊谈了一次话,然后说:“不管这个国家的教育法如何规定,这 个孩子都理应直接进入大学。”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由于小学不愿放弃其进行教育的权利,大学教 授们最初只是对罗杰伊提供私人辅导。罗杰伊每天上午到小学去上正常的 课,下午到大学去单独上英语、数学和物理课。他的学习能力使科学家们着 了迷,医生们纷纷报名要求测试他的大脑,心理学家们则要求测试他的智力 商数。但是罗宗没有同意,他说:“智商测量本身就是靠不住的。此外,也 不应该把罗杰伊当作展览对象或电影明星来对待。”8 岁那年,爱达荷州立大学破格录取了罗杰伊。当他第一天去上课时,教授派人告诉服务处:“这儿有一个来自小学的人,他迷了路。”罗杰伊还 有其他一些困难需要克服。课堂里正常的桌椅对他来说过于高大。每天背负约 20 磅重的书籍上学,对于这个只有 50 磅重的孩子来说当然太重了。罗宗不得不把厚厚的书籍拆开,一部分一部分地给儿子带去上课。还有,尽管美 国各州的教育法规定,学生在 16 岁前享受免费教育,但罗宗夫妇却不得不为 这个 8 岁的儿子上爱达荷州立大学缴付全部学费。罗杰伊在爱达荷大学进步很快,不久便崭露头角。用计算机下棋是他的课余爱好,他担任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国际象棋比赛的组织者。  1982 年 6 月,罗杰伊从爱达荷大学毕业。来自哈佛、普林斯顿和斯坦福 等美国名牌大学的代表们排成了长队,前来欢迎罗杰伊去深造。罗宗一家选 择了离旧金山只有四十公里的斯坦福大学,因为罗宗可以调到那儿的计算机 分公司工作。此外,斯坦福大学还向这个五口之家提供了一幢校园内通常给 已婚助教居住的房屋,租金每月只须约五百美元,这对罗宗一家也是有吸引 力的。在斯坦福大学的学习费用每年达一万二千美元,而罗宗每年的总收入 不到三万美元,这意味着仅罗杰伊的学费一项就占了他纳税后的纯收入的一 半。别的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自己赚取学费,而这个 12 岁的博士学位攻读 者则不可以,因为这违反美国的童工法。  不过最让罗宗夫妇烦恼的是,尽管罗杰伊的兴趣爱好同正常的孩子完全 一样,爱吃糖果,爱看动画片,爱踢足球,他却几乎没有朋友。对于那些同 他年龄相仿的男孩和女孩来说,罗杰伊过于聪明了,他们简直不知道应该同 他谈些什么。多少年来,神童的才华令人惊叹不已,只是人们还不很清楚为什么他们会与众不同。于是,神童之谜便成了许多科学家研究的课题。 如果编撰一部简明的《神童志》,读者将会看到:  莫扎特 8 岁时已经是一位颇负盛名的音乐家,欧洲各主要大城市,有一 半以上他已经去表演过,不久即开始谱写他三首最著名的交响乐中的第一 首。  英国哲学家及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米尔,3 岁时就能阅读希腊文 书籍,有人估计他的智力商数竟高达 200。法国作家福尔特 2 岁已会写诗,10 岁时能在各方面同成人展开辩论。 歌德用拉丁语和希腊语翻译德语文章时还不满 10 岁。卢梭 6 岁时就读成人小说,读到哀伤的章节时,会痛哭流涕。 英国国务活动家及历史学家托马斯·麦考莱 2 岁时就能聪明地与人交谈,6 岁时写出了颇有见地的世界史著作。 德国神童克里斯琴·亨利奇·黑里金 1 岁多时就知道《旧约》里的全部故事,3 岁学会了法语、拉丁语、算术及地理课程,4 岁时能熟练地用法语和 拉丁语与丹麦国王交谈。但不幸不满 5 岁就死去了。  英国神童黛丝·阿斯福特 4 岁时就写了一篇滑稽作品,故事是说一位耶 稣会教士幻想教皇访问伦敦的种种趣事。她 9 岁时写了一部有名的小说《年 轻客人》,以儿童的视角,描写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上流社会的生活场景,人 物生动,内容也十分有趣,已销售十万本以上。黛丝 10 岁以后却停止了写作。 她活到 90 岁,于 1972 年去世。美国政治家亚里克山大·哈密尔顿 14 岁时就管理一个企业,以后成为美国财政部长。  本世纪最著名的神童之一,英国小提琴家梅纽因,5 岁开始学小提琴,7 岁即与旧金山交响管弦乐团合作登台,轰动了世界。梅纽因至今仍活跃于乐 坛,是世界上最受尊崇的音乐家之一。  神童的例子自然还有很多。通常的情况下,神童们长大以后,绝大多数 都会成为很有作为的人。因此每个时代都很珍视自己的神童。然而奇怪的是, 今天的世界对待神童却忽然显得有些踌躇起来。在美国,前几年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曼恩音乐中心的晚会上,一个戴着大眼镜、梳着娃娃头、穿着独特的皮 短裤和带圆点的花袜子的小姑娘出现在台上,她羞涩地向乐队鞠过躬后,怯 生生地站在那里,眼睛盯着下垂的弓,等候着演奏帕格尼尼的第一小提琴协 奏曲。当演奏提示乐一开始,她立刻抬起琴熟练地拉了起来。她叫米杜莉,才 11 岁。 那天晚上,当米杜莉用完美而流畅的琴声表达着复杂的音乐内涵的时候,指挥梅塔和整个乐队都注视着她,他们的脸上充满了钦佩的神情。乐队 的第二提琴手罗森事后这样对别人说:“我被她的演奏征服了。即使我练习 三千年,也不会达到那样高的水平,我们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演出结束 时,观众站起来热烈鼓掌。米杜莉在一片喝彩声中四次谢幕。  回到旅馆后,这位被罗森称之为“自梅纽因以来的最伟大的天才”的孩 子,兴奋得像所有初次旅行度假的年轻人一样。在谈到拉小提琴时,米杜莉 说:“对于我来说,拉琴就像同人们说话一样。”但是,第二天的报纸上并没有报道她演出成功的消息。  如果在过去,一个孩子令人惊讶地作出了超乎成年人能力的事而不受注 意,这似乎是不正常的。然而在八十年代的今天,发现一个有天赋的孩子, 即所谓“神童”,则被认为是一件敏感的事。现在,人们开始与日俱增地意 识到:吹捧天才和崇拜天才的舆论会毁灭孩子。人们的这种踌躇和担心并非是毫无根据的。  曾在 9 岁时就上了美国《生活》杂志封面的神童格沃德·达罗,不是以 酒精中毒结束生命的吗?11 岁就进入哈佛大学的数学神童威廉·詹姆斯·西 迪斯,不是到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电车票证收藏者吗?  本世纪初对贾斯查·海费茨这样的神童的那种大吹大擂的宣传,以及在 本世纪四十年代给聪明孩子赋予国家荣誉的做法,在美国和许多国家,如今 都有意避免了。出类拔萃的孩子再也不会被无止境地神化了。但是,人们是 不是又有些对他们过于苛求了呢?  在美国,有一个 10 岁的儿童 K·卡兰加,他正在为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 国际象棋大师而奋斗。他不无感慨地说,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就是第一次 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我开始意识到国际象棋是我的事业,于是我更加努力 了。我不希望人们这样说:‘哦,他一直坐在那儿,没有任何起色。’”卡兰加显露下棋天才纯属偶然。他的家庭中没有一个人下过象棋。在他7 岁生日前不久,他在玩具店里选中了一副象棋。几个月后,他从一本书中 自学了棋艺,并在一所小学的象棋比赛中获编外选手第一名。十八个月后, 他一跃成为美国小学生的冠军,获得了美国棋类基金会的奖学金。在加登城 举行的表演赛上,他同时参加五项比赛,与五十个对手进行了较量,除一个 平局外,其他成年选手均败于他的手下。人们为棋坛上这颗迅速升起的新星 感到骄傲。卡兰加在国际象棋大师拉里·D·埃文斯的指导下,被认为是最有 希望登上世界冠军宝座的人选之一。但是他的父母对此不以为然,坚决主张把学校的功课放在第一位。他母亲对宣传机构那种强加于人的方式感到忧虑。当捷足先登的电视记者这样问 卡兰加:“早晨醒来时,当你意识到你已变得与众不同时,你有什么感受?” 他母亲恼火地说:“他根本没有发觉自己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当卡兰加 第一次进入纽约公立学校时,他的老师们经常指责他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罚 他面壁而立,并把他的父母叫到学校。后来,他母亲在朋友的劝告下带他去 测验了智商,他才作为有天赋的孩子被亨特学院初级学校接收了。显然,在 他灿烂前程的背后,隐约也潜伏着某种危机。普通的美国人对于神童总是怀着既崇敬又憎恶的矛盾心理。不善言辞的数学天才乔尔·库珀曼因在立方根等方面的成绩卓著而受到人们的尊敬。但 他却不愿意提及过去。他告诉记者:“如果你的同事中有聪明伶俐的孩子, 最好不要让他在美国成长,因为即使你试图做一个可爱的人,你也会感到别 人对你的不满。”  另一个数学天才贾森·艾丝诺对小学时的遭遇毫不掩饰:“我是最后一 个被垒球队挑中的??学生们结成许多帮伙,我不属于他们任何一伙。我被 他们当作笑柄。”他以恐怖的心情回顾了他被同学们孤立的那些日子。  现在已经 43 岁的钢琴家洛林·霍兰德说,他小时候在幼儿园为班上弹奏 德国作曲家巴赫的一首《二部创意曲》,结果被小朋友们揍了一顿。许多神 童都把他们童年时代所处的环境,描绘成一个戒律森严的修道院式的世界。 他们往往被同龄人所抛弃,因而,神童对成年人的依赖甚至比一般的孩子更  多。这也许就是他们在其他许多方面似乎成长得慢的原因。面对青少年时代 的各种困扰以及外界对他们的过高期望,他们常常感到自己身处绝境。  纽约州的一位儿童精神病学家莉玛·莱勃博士以第一手的资料,观察了 现代神童面临的一些苦恼问题。她发现这些天赋优异的孩子生活在与同龄孩 子隔离的重负之下。更糟的是,常常会有一股毁灭性的力量不知不觉地向他 们袭来。她认为:“这些孩子还会在家庭里引起无穷的竞争,他们比他们受 过良好教育的父亲还聪明??如果家里出现了一个表现非凡的孩子,而家里 其他人仍像别的家庭一样闲散地过日子就非常困难了,这难免引起家里其他 人的怨恨。”  这种压力使得许多神童长到青少年时期,便开始转向要求与他们同龄人 的友情,不再满足家庭给他们的关怀,他们渴望得到同伴的支持和归属感, 这可能是神童一生中特别艰难的一段时期。不但他们自己知道与众不同,其 他同年龄的青少年当然也知道他们与众不同。这些神童很可能隐藏自己的天 赋,换取社会的认同与接受,否则他们的聪明只能给他们带来孤独。  许多神童到了十几岁,常会遇到中年人才能体会到的自我怀疑现象。他 们开始问自己:自己究竟是谁?自己究竟知道些什么?自己和别人究竟有些 什么差别?如果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他们就会迷失自己,突然失去学习的兴 趣,也不再有去成就某些事业的兴趣,甚至连做一个聪明人的兴趣也丧失殆 尽。这大约是一种现代神童的意识。神童也是人,只不过他们更早熟些,会更早些体会到普通人终究会体会到的一切。 实际上,究竟什么是神童?是否那些被发现为神童的人便都是神童,而那些未被发现为神童的人便都不是神童?显然很难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关于“神童”比较流行的定义,一种说法是“有很高天赋或具有学术才华的儿 童”,另一种说法是“所谓神童就是小小的年纪就有专业或接近专业程度的 表现”,两种说法都没有能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近几年,许多神童问题调 查人的大量调查材料表明,并没有一个异常惊人的原因促使神童的产生。这 一问题既不是很高的智商,也不是祖辈良好的遗传所能准确地预测到的。目前,通行的衡量智力的标准就是所谓“智商测验”。许多专家认为智商在 150 或更高的人,可称为“天才”,即“神童”。也有不少专家反对这 种看法。他们认为智商测验最大的缺陷在于提出的问题都是预先就规定了最 佳答案的。比如问:“为什么用砖头盖房比用木头好?”预定的答案是“砖 头更结实、更耐久、更安全,隔音效果更好”。答出两点以上就可以得满分。 但如果回答说用砖头更好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或者争辩说“用砖头并 不比木头好,因为砖头是冷色的、难看的,而木头是暖色的、好看的”,这 样的孩子反而就没有分。这显然不公平。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赫华德·佳德纳认为,智商测验很可能无法发现 许多有才华的聪明孩子。因为人的智力并非单一个体,而可以区分为七类, 并且是由脑部不同的部位加以控制的。这些智力包括了音乐能力、语言能力、 数学能力、逻辑能力、空间的概念、躯体的能力和个人理解力。这些智力的 发展各有其自己的时间表,它们可以单独发挥,亦可能与其他智力相互合作, 而且其中一两种智力常常会超过其他智力,表现得特别突出。其中音乐能力 通常都是最先显现的。和其他智力相比较,音乐能力似乎不需要太多的实际 经验。    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专家本杰明·布隆和其他一些科学工作者完成了一 次历时五年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一百二十位超级明星,其中有世界一 流水平的数学家、物理学家,著名钢琴演奏家。雕塑家及奥林匹克游泳冠军、 网球明星等在各自领域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得出的结论是:只要有适当的条 件,绝大多数儿童都能够成为天才。他发现,人类的潜力要比我们在智商测 验中测出的大得多。  一般的看法是,当智商分数高于 115 或 120 时,创造力与智商分数之间 并没有直接关系。除了最低分外,在任何分数线上都可能出现创造性的人才。 从实际成就来考察,一个智商分数高达 180 的孩子并不见得就会胜过一个智 商分数仅稍高于 120 的孩子。  尽管对如何对待神童问题还有种种争议,不少国家对此采取了积极的态 度。1983 年,联邦德国汉堡大学在全国挑选了三十九个 12 岁至 13 岁的中学 生,智商都在 140 以上,让他们提前五年或六年进入大学。这些被选中的学 生,一方面仍在中学正常学习,另一方面每周周末都要到汉堡大学去听课。 这些学生的中学老师多数很赞同这种做法。他们认为,这些智力超常的孩子 和那些低智能者或者残疾者一样,都有权利受到特殊的教育,否则这些智力 超常的孩子在中学里会感到孤单。美国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美国已挑选出约一千名智商分数超常的少年,予以特殊培训,并且对他们的姓名严加保密。看来这种做法带有更多的 研究性质。我们无法预测:这些神童的命运将会如何?他们将会给未来的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镜头 4 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发明家  10 岁的柯蒂斯·劳森和 14 岁的刘易斯·巴顿在 1982 年秋天,成了美国 最年轻的发明家。一本关于他们的书正在写作之中。西海岸摄制公司正考虑 拍摄一部关于他们生活的电视片。  他们的发明包括一种游泳池清洗器,一种成套的可防饮料外溢的器皿和 一种汽车食品盘。由于报刊杂志和电视广播宣传了这两个小发明家,他们发 明的产品也就广为人知,打开了销路。一家快餐公司向他们购买了汽车食品 盘的专利。  柯蒂斯看上去真是个小不点儿,显得很直率,对人充满信任,谈话也很 随便,他的黑眼睛很有神,笑容是热情的。相比之下,比他大四岁的刘易斯 却十分拘谨害羞。这两个孩子总是呆在离家很近的地方,而不像许多同龄人 那样成群结伙到处闲逛。关于发明的事,在柯蒂斯说起来,似乎简单极了: “事情是这样的,刘易斯作图,我出主意,我们把这个主意反复考虑之后, 就形成了一件东西。然后,我们就把东西造出来,再让专利局检查,看看是 不是有什么东西和它一样。”结果是专利局评审了一大堆相似的专利品之后, 孩子们得到了这项专利权。刘易斯把这一切归纳为:“思考问题,然后想办 法解决它。”有关孩子们是如何成为发明家的故事开始于这一年的 5 月。当时,刘易斯来到玛丽·劳森家做她的养子。玛丽是一个独身妇女,既要整日经营鱼店, 又要照料收养的两个孩子柯蒂斯和安夏雷,现在又加上了刘易斯。在这样的 情形下,玛丽必须制定严格的家规来保证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她制 定的规则中有一条是强制性的,即每天下午要有两小时“天天创造”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她不允许孩子们看电视或听收音机,要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 力,而不去依靠其他人。她先让男孩子们各自独立工作,然后再合在一起。 这样的安排很合他们的意,孩子们尽快做完功课之后,就开始从事创造性的 活动。每天晚餐时,孩子们就相互交流他们当天所做的事情。作家雷蒙德·吉格正在写一本关于这个家庭的书。他说:“这些男孩子现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他们成功的真正原因,还在于这个母亲。”他 那本书的书名就叫做《发明之母》。吉格又说:“这两个孩子并非什么天才, 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象绝大多数孩子一样,刘易斯和柯蒂斯也不喜欢做 家务。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为了减轻家务负担而搞发明的。比如说清洗游 泳池吧,漂浮在游泳池水面上的脏物,站在池边是很难够着的,所以他们就 发明了游泳池清洗器。他们的妈妈在开车时爱喝热饮料,可是盛在普通器皿 里的饮料在汽车行驶中老是要溢出来,弄脏了汽车,又很难清除,所以他们 发明了一套防外溢的器皿。汽车食品盘的设想同样也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 要。  国家发明奖委员会主席肯尼思·贾吉说:“发明在年轻人中间并不是罕 见的,只是人们不理解年轻人正在做什么,以致孩子们得不到从事创造的鼓 励。授予他们发明奖,不是奖励已经发明了的东西,而是奖励这种发明潜力。” 事情正是这样,可供发明的对象,每时每刻都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存在于我们身边。只要富于创造精神,并且能切实去做,人人都有可能成为 发明家。然而,当我们有所发现的时候,会不会因为觉得自己“异想天开”,或者因为不愿意付出艰苦的劳动,浅尝即止坐失发明的良机呢?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