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在地里的甲拌磷多久就伤口撒盐有没有用毒性了

广州番禺菜地惊现新高毒禁用农药“甲拌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记者在一个菜棚里发现这包已用了一半的&甲拌磷&。阮剑华/摄
旧患未除添新忧
记者回访南浦岛菜地看到这一“不准用于蔬菜瓜果”的新品种
新快报讯记者阮剑华报道广州周边地区、山东临沂苍山县国家“明禁农药滥
■记者在一个菜棚里发现这包已用了一半的&甲拌磷&。阮剑华/摄
旧患未除添新忧
记者回访南浦岛菜地看到这一&不准用于蔬菜瓜果&的新品种
新快报讯记者阮剑华报道广州周边地区、山东临沂苍山县国家&明禁农药滥用调查&经本报曝光后,引起市民高度关注。昨日,记者再次回访番禺南浦岛蔬菜地,一个小时内不仅找到此前曝光的禁用农药&氧乐果&、&甲基对硫磷&,而且还发现了新品种,国家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甲拌磷&。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再次来到番禺区洛浦街南浦岛的菜地走访。由于乌云密布,天雷阵阵,菜农们都躲在家里,没有下田耕作。
记者沿着此前采访过的路径观察。与上次相比,走访的菜地并无多大变化,只是蔬菜少了一些,瓜果摘了一些。此前漂浮在水沟的农药瓶、农药袋还在,记者轻易就找到了国家禁限使用的玻璃瓶装&氧乐果&、&甲基对硫磷&,以及塑料瓶装&硫丹&、&灭多威&。记者进入其中一个菜棚走访,菜棚为木板、塑料布简易搭建,里面物品杂乱无章,塑料袋、塑料绳、塑料桶随意堆放。由于菜棚内散发着夹杂农药与粪便的怪味,记者只能捂着鼻子前行。在一个遮盖的塑料桶里,装着一批农药,仔细观察发现均是普通农药。
因为菜农不在,就在记者欲离去时,视线触及墙上一个不起眼的蓝色破旧塑料袋,好奇之下打开查看。打开袋子,一股农药味传出,里面是一袋已经开封的黑色包装袋,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字&甲拌磷&。
这包农药已用去一半,规格为800克,产地为江苏嘉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日期是日。值得注意的是,包装袋使用说明上注明了&不准用于蔬菜、茶叶、瓜果、桑树、中药材等作物,严禁喷雾使用&。而事实上该片菜地所种植的作物均在这个范围之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明确规定,甲拌磷(phorate)为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
■市民反应
&订购了几个种菜盆,准备去天台种&
有家庭主妇准备自己种菜,有市民希望有关部门在社区设免费检测点
新快报讯记者阮剑华报道记者昨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内几大菜市场,并采访了数名家庭主妇,对如何保证每天必须摄入的蔬菜安全问题,有的则表示采取长时间泡水来释放残余农药,有的干脆决定自己在天台种菜。
有人偏爱路边摊
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内几大菜市场,发现几乎每个菜市场外面都有路边摊菜贩,而且这些路边摊还很受市民追捧。
在员村市场外,各路小贩云集,菜品应有尽有,许多市民在路边摊挑菜。记者随机询问了五六位买菜的市民,他们大多数表示选择在路边摊买菜是因为比市场便宜,而且没有市场那么拥挤。
问及是否知道禁用农药种菜一事,市民张女士很气愤,&我看到报纸报道了,既然是多年前就已经禁用的农药,为什么还有企业生产,还有商家卖,还有菜农使用?有关部门都干嘛去了。&
&但是菜不能不吃啊,路边摊有很多是菜农自己种的菜,感觉会安全一些。&张女士接着说。而当记者问这些路边摊的菜有没有经过检测时,张女士先是愣了一下,继而苦笑:&估计不会有检测,不过虽然很多菜市场每天都会公示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结果,但也只是抽样检测,谁知道我买的菜是不是安全呢。&
她最后提议,有关部门应该在社区内开设免费检测点,市民可以自行拿蔬菜去检测。
有人准备自己种
唐女士是一位标准的家庭主妇,每天都要买菜。但是自从看到禁限农药种菜的报道后,在买菜时会长多一个心眼,比如她会问菜贩的菜是来自哪个省的,&好像有点本地情结,生姜、丝瓜、辣椒什么的我都喜欢买本地产的,觉得安全一些。&
至于如何在吃的环节减少或者防止农药残留的摄入,唐女士介绍了她自己的方法。买菜时她会尽量选择瓜类替代叶菜,&至少有一层皮保护着,去皮吃感觉安心很多。&对于叶菜,她认为洗菜时至少要用水完全覆盖菜浸泡半小时以上,再清洗2-3遍才下锅。
记者看到唐女士在阳台上种了几盆辣椒,于是问她是否自己种来吃的,唐女士笑着说:&没错,我还特意在网上订购了几个种菜的盆子,阳台太小,准备去天台种。&
番禺区地毯式清查全区65家农药店
■记者在此前调查中购买到的剧毒农药。新快报记者毕志毅/摄
新快报讯记者阮剑华报道番禺区农业局昨晚11时许发布通报称,5月29日该区成立了专项检查组,对番禺区石碁金山村、洛浦街桔树村菜地进行检查,未发现氧乐果、灭多威等农药瓶/袋,而当地菜农均否认使用过禁\限农药。
同日,该区也对附近5间农资店进行了调查,其中两间有销售限用农药&灭多威&,未发现销售氧乐果、克百威等蔬菜限用农药。
5月30日,检查组对清河综合批发市场5间农资店进行突击检查,发现有一家销售3个蔬菜限用农药品种,包括甲拌磷26包,呋喃丹6包,甲基异柳磷23支。对此,工作人员督促以上农资店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销售台账记录,并注意在销售过程中向购买者强调&灭多威&、&甲拌磷&等农药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5月29日,番禺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分别对石碁镇金山村等村临近上市的在田蔬菜进行了现场抽样,共抽检种植户12个,抽检样本13份。5月30日下午,经检测:现场所抽取的蔬菜样本农药残留均未超出国家规定标准。
下一步,番禺区农业局将对全区现有65家农药经营店进行地毯式的清查。
昨日本报记者继续走访番禺区一用禁限农药的菜地,除了发现此前的禁药外,还发现了又一新的高毒农药。本报&明禁农药滥用调查&出街后,相关部门也未与本报记者核实报道中所提及菜地具体位置。
山东金乡县
追求杀虫效果,有农资店自配高效药
店主称经各种农药调配出来的最佳配方在菜农中很受欢迎
新快报记者李孟辰报道本报29日推出的农药市场报道引起反响,昨日,新快报记者继续暗访,在山东蔬菜重地济宁市金乡县发现,为追求杀虫效果,有农资店主使用禁用农药自行配制出售。
高毒药换个包装接着卖
金乡县盛产大蒜、圆葱、芹菜、黄瓜等,拥有2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是山东省重要的蔬菜大县。正值大蒜产销时节,几位在地里收蒜的菜农告诉记者,当前蒜价太低,按照现在的价格,一亩地去掉施肥等成本后,只能赚几百块。
在金乡县胡集、金屯、唐口等镇的农资店与农药店,几位店主告诉新快报记者,一些禁止生产和销售的农药换了包装和名称,但成分相同,依然有售。
胡集镇一家自称经营农药20余年的店主拿出一包名为&全杀光&的杀虫剂,并告诉记者,这种农药是自己熟悉的厂家新近生产的高效农药,真实成分就是已经被禁止在蔬菜和果树上使用的农药&呋喃丹&。
&厂家保证的质量,效果很好,成分就是呋喃丹,地下害虫基本都能杀死,&这位店主极力推荐记者购买,&不要管名字,种菜看的是杀虫效果,说实话,不管换什么名字,只要效果好,肯定成分还是那几种(高毒药)。&
店主自己&研究&配药
记者表示对杀虫毒效不放心,店主又从柜台里拿出一个简单包装、容量只有10毫升的玻璃瓶,告诉记者,这种农药是早年的老药,用于杀死地下害虫,&主要成分是甲胺磷、辛硫磷和敌敌畏&。记者查阅资料,甲胺磷由于毒性过强,从2008年起已经被农业部禁止生产和使用。
农药店主告诉新快报记者,自己经营农药多年,经过他的研究,发现这种农药与另一种名为&氟氯氰菊酯&的农药搭配起来用效果最好。店主说,自己常常把各种农药放在一起调配,并拿到地里&实验&,不断寻找杀毒效果最好的配方。自己配制出的农药推荐给附近菜农,很受欢迎。记者查阅多种农药成分的资料得知,由于化学性质各异、毒性不同,许多药品都有标明禁止与其他特定性质的农药混合使用。
店主提供的这种含有甲胺磷的小瓶农药价格低廉,仅1元一瓶,但可以&配30斤水用&。
■用药困惑
菜农店主欠缺农药知识
金乡这位自配农药的农资店主向记者坦承,自己之前也是一名菜农,并不具备相关农药知识,只是根据用药效果进行&钻研&。经过几日在农田和农药店走访,记者发现,各地菜农以及农药经营者的知识普遍欠缺,对于农药毒性高低以及可残留情况知之甚少。
在选择使用各种农药时,菜农唯一的判断标准是杀虫效果的好坏,其他都是次要标准。而即使是经营农药多年的经销商,往往也并不具备充分的相关知识,也是根据销量高低、效果好坏向菜农推荐农药。在记者走访的田地里,谈及农药的毒性和残留标准,菜农们普遍是一脸茫然:&这些我们不懂。&
唐口镇一位店主告诉记者,市里组织过经销商学习农药知识,但是并未起到充分作用,自己经营农药时只能被动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这些年,有些药卖得好好的,突然说禁用,马上就不能卖了,也没法返厂,&说着,店主拿起一瓶未标注成分的药瓶,&这个药现在也卖得好好的,我也不知道到底里面是什么,如果通知说不能卖,我也只能下架。&
18个检查组全县拉网式检查
新快报讯记者王琛报道本报前日暗访农药市场的报道引起读者强烈反响,其中《菜农儿子不敢吃父亲种的菜》一文所反映的山东省苍山县禁限用农药问题,也在见报后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针对报道,昨天苍山县政府方面紧急召开会议,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检查惩处力度,确保蔬菜生产安全。
针对本报暗访所反映的农药经销商违法私售禁限用农药、菜农非法使用禁限用农药问题,苍山县政府抽调了工商、公安、质监、农业等有关部门120人,组成了18个检查组,将对全县农资和农药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全面检查&,并将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深入暗访,对种植蔬菜的合作社、农户进一步逐户进行排查。
据了解,对暗访中发现的涉嫌违法私售禁限用农药的经销商,工作人员将坚决依法严肃处理;对违禁使用禁限用农药的菜农,进行批评教育,并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对监管不力、工作失职渎职的管理人员,查清责任,严肃追究。县质监、农业等部门,对以蔬菜为主的农产品,进一步加大药残抽样检测力度,扩大检测范围,增加检查批次,特别是涉嫌违禁使用禁限用农药的相关地块,实行全覆盖监测,发现问题,就地销毁,不让有问题的蔬菜流出苍山。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车园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责编:崔宁
记者在一个菜棚里发现这包已用了一半的"甲拌磷"。阮剑华/摄  旧患未除添新忧  记者回访南浦岛菜地看到这一“不准用于蔬菜瓜果”的新品种  新快报讯记者阮剑华报道广州周边地区、山东临沂苍山县国家“明禁农药滥用调查”经本报曝光后,引起市民高度关注。昨日,记者再次回访番禺南浦岛蔬菜地,一个小时内不仅找到此前曝光的禁用农药“氧乐果”、“甲基对硫磷”,而且还发现了新品种,国家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甲拌磷”。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再次来到番禺区洛浦街南浦岛的菜地走访。由于乌云密布,天雷阵阵,菜农们都躲在家里,没有下田耕作。  记者沿着此前采访过的路径观察。与上次相比,走访的菜地并无多大变化,只是蔬菜少了一些,瓜果摘了一些。此前漂浮在水沟的农药瓶、农药袋还在,记者轻易就找到了国家禁限使用的玻璃瓶装“氧乐果”、“甲基对硫磷”,以及塑料瓶装“硫丹”、“灭多威”。记者进入其中一个菜棚走访,菜棚为木板、塑料布简易搭建,里面物品杂乱无章,塑料袋、塑料绳、塑料桶随意堆放。由于菜棚内散发着夹杂农药与粪便的怪味,记者只能捂着鼻子前行。在一个遮盖的塑料桶里,装着一批农药,仔细观察发现均是普通农药。  因为菜农不在,就在记者欲离去时,视线触及墙上一个不起眼的蓝色破旧塑料袋,好奇之下打开查看。打开袋子,一股农药味传出,里面是一袋已经开封的黑色包装袋,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字“甲拌磷”。  这包农药已用去一半,规格为800克,产地为江苏嘉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日期是日。值得注意的是,包装袋使用说明上注明了“不准用于蔬菜、茶叶、瓜果、桑树、中药材等作物,严禁喷雾使用”。而事实上该片菜地所种植的作物均在这个范围之内。  “甲拌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明确规定,甲拌磷(phorate)为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  市民反应  “订购了几个种菜盆,准备去天台种”  有家庭主妇准备自己种菜,有市民希望有关部门在社区设免费检测点  新快报讯记者阮剑华报道记者昨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内几大菜市场,并采访了数名家庭主妇,对如何保证每天必须摄入的蔬菜安全问题,有的则表示采取长时间泡水来释放残余农药,有的干脆决定自己在天台种菜。  有人偏爱路边摊  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内几大菜市场,发现几乎每个菜市场外面都有路边摊菜贩,而且这些路边摊还很受市民追捧。  在员村市场外,各路小贩云集,菜品应有尽有,许多市民在路边摊挑菜。记者随机询问了五六位买菜的市民,他们大多数表示选择在路边摊买菜是因为比市场便宜,而且没有市场那么拥挤。  问及是否知道禁用农药种菜一事,市民张女士很气愤,“我看到报纸报道了,既然是多年前就已经禁用的农药,为什么还有企业生产,还有商家卖,还有菜农使用?有关部门都干嘛去了。”  “但是菜不能不吃啊,路边摊有很多是菜农自己种的菜,感觉会安全一些。”张女士接着说。而当记者问这些路边摊的菜有没有经过检测时,张女士先是愣了一下,继而苦笑:“估计不会有检测,不过虽然很多菜市场每天都会公示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结果,但也只是抽样检测,谁知道我买的菜是不是安全呢。”  她最后提议,有关部门应该在社区内开设免费检测点,市民可以自行拿蔬菜去检测。  有人准备自己种  唐女士是一位标准的家庭主妇,每天都要买菜。但是自从看到禁限农药种菜的报道后,在买菜时会长多一个心眼,比如她会问菜贩的菜是来自哪个省的,“好像有点本地情结,生姜、丝瓜、辣椒什么的我都喜欢买本地产的,觉得安全一些。”  至于如何在吃的环节减少或者防止农药残留的摄入,唐女士介绍了她自己的方法。买菜时她会尽量选择瓜类替代叶菜,“至少有一层皮保护着,去皮吃感觉安心很多。”对于叶菜,她认为洗菜时至少要用水完全覆盖菜浸泡半小时以上,再清洗2-3遍才下锅。  记者看到唐女士在阳台上种了几盆辣椒,于是问她是否自己种来吃的,唐女士笑着说:“没错,我还特意在网上订购了几个种菜的盆子,阳台太小,准备去天台种。”  番禺区地毯式清查全区65家农药店记者在此前调查中购买到的剧毒农药。新快报记者毕志毅/摄  新快报讯 记者阮剑华报道 番禺区农业局昨晚11时许发布通报称,5月29日该区成立了专项检查组,对番禺区石碁金山村、洛浦街桔树村菜地进行检查,未发现氧乐果、灭多威等农药瓶/袋,而当地菜农均否认使用过禁\限农药。  同日,该区也对附近5间农资店进行了调查,其中两间有销售限用农药“灭多威”,未发现销售氧乐果、克百威等蔬菜限用农药。  5月30日,检查组对清河综合批发市场5间农资店进行突击检查,发现有一家销售3个蔬菜限用农药品种,包括甲拌磷26包,呋喃丹6包,甲基异柳磷23支。对此,工作人员督促以上农资店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销售台账记录,并注意在销售过程中向购买者强调“灭多威”、“甲拌磷”等农药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5月29日,番禺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分别对石碁镇金山村等村临近上市的在田蔬菜进行了现场抽样,共抽检种植户12个,抽检样本13份。5月30日下午,经检测:现场所抽取的蔬菜样本农药残留均未超出国家规定标准。  下一步,番禺区农业局将对全区现有65家农药经营店进行地毯式的清查。  昨日本报记者继续走访番禺区一用禁限农药的菜地,除了发现此前的禁药外,还发现了又一新的高毒农药。本报“明禁农药滥用调查”出街后,相关部门也未与本报记者核实报道中所提及菜地具体位置。  山东金乡县  追求杀虫效果,有农资店自配高效药  店主称经各种农药调配出来的最佳配方在菜农中很受欢迎  新快报记者李孟辰报道 本报29日推出的农药市场报道引起反响,昨日,新快报记者继续暗访,在山东蔬菜重地济宁市金乡县发现,为追求杀虫效果,有农资店主使用禁用农药自行配制出售。  高毒药换个包装接着卖  金乡县盛产大蒜、圆葱、芹菜、黄瓜等,拥有2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是山东省重要的蔬菜大县。正值大蒜产销时节,几位在地里收蒜的菜农告诉记者,当前蒜价太低,按照现在的价格,一亩地去掉施肥等成本后,只能赚几百块。  在金乡县胡集、金屯、唐口等镇的农资店与农药店,几位店主告诉新快报记者,一些禁止生产和销售的农药换了包装和名称,但成分相同,依然有售。  胡集镇一家自称经营农药20余年的店主拿出一包名为“全杀光”的杀虫剂,并告诉记者,这种农药是自己熟悉的厂家新近生产的高效农药,真实成分就是已经被禁止在蔬菜和果树上使用的农药“呋喃丹”。  “厂家保证的质量,效果很好,成分就是呋喃丹,地下害虫基本都能杀死,”这位店主极力推荐记者购买,“不要管名字,种菜看的是杀虫效果,说实话,不管换什么名字,只要效果好,肯定成分还是那几种(高毒药)。”  店主自己“研究”配药  记者表示对杀虫毒效不放心,店主又从柜台里拿出一个简单包装、容量只有10毫升的玻璃瓶,告诉记者,这种农药是早年的老药,用于杀死地下害虫,“主要成分是甲胺磷、辛硫磷和敌敌畏”。记者查阅资料,甲胺磷由于毒性过强,从2008年起已经被农业部禁止生产和使用。  农药店主告诉新快报记者,自己经营农药多年,经过他的研究,发现这种农药与另一种名为“氟氯氰菊酯”的农药搭配起来用效果最好。店主说,自己常常把各种农药放在一起调配,并拿到地里“实验”,不断寻找杀毒效果最好的配方。自己配制出的农药推荐给附近菜农,很受欢迎。记者查阅多种农药成分的资料得知,由于化学性质各异、毒性不同,许多药品都有标明禁止与其他特定性质的农药混合使用。  店主提供的这种含有甲胺磷的小瓶农药价格低廉,仅1元一瓶,但可以“配30斤水用”。  用药困惑  菜农店主欠缺农药知识  金乡这位自配农药的农资店主向记者坦承,自己之前也是一名菜农,并不具备相关农药知识,只是根据用药效果进行“钻研”。经过几日在农田和农药店走访,记者发现,各地菜农以及农药经营者的知识普遍欠缺,对于农药毒性高低以及可残留情况知之甚少。  在选择使用各种农药时,菜农唯一的判断标准是杀虫效果的好坏,其他都是次要标准。而即使是经营农药多年的经销商,往往也并不具备充分的相关知识,也是根据销量高低、效果好坏向菜农推荐农药。在记者走访的田地里,谈及农药的毒性和残留标准,菜农们普遍是一脸茫然:“这些我们不懂。”  唐口镇一位店主告诉记者,市里组织过经销商学习农药知识,但是并未起到充分作用,自己经营农药时只能被动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这些年,有些药卖得好好的,突然说禁用,马上就不能卖了,也没法返厂,”说着,店主拿起一瓶未标注成分的药瓶,“这个药现在也卖得好好的,我也不知道到底里面是什么,如果通知说不能卖,我也只能下架。”  18个检查组全县拉网式检查  新快报讯 记者王琛报道 本报前日暗访农药市场的报道引起读者强烈反响,其中《菜农儿子不敢吃父亲种的菜》一文所反映的山东省苍山县禁限用农药问题,也在见报后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针对报道,昨天苍山县政府方面紧急召开会议,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检查惩处力度,确保蔬菜生产安全。  针对本报暗访所反映的农药经销商违法私售禁限用农药、菜农非法使用禁限用农药问题,苍山县政府抽调了工商、公安、质监、农业等有关部门120人,组成了18个检查组,将对全县农资和农药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全面检查”,并将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深入暗访,对种植蔬菜的合作社、农户进一步逐户进行排查。  据了解,对暗访中发现的涉嫌违法私售禁限用农药的经销商,工作人员将坚决依法严肃处理;对违禁使用禁限用农药的菜农,进行批评教育,并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对监管不力、工作失职渎职的管理人员,查清责任,严肃追究。县质监、农业等部门,对以蔬菜为主的农产品,进一步加大药残抽样检测力度,扩大检测范围,增加检查批次,特别是涉嫌违禁使用禁限用农药的相关地块,实行全覆盖监测,发现问题,就地销毁,不让有问题的蔬菜流出苍山。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本文相关搜索施甲拌磷颗粒剂的高梁地吸入毒性评价--《卫生毒理学杂志》1988年03期
施甲拌磷颗粒剂的高梁地吸入毒性评价
【摘要】:正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推广使用甲拌磷颗粒剂薰蒸防治高梁蚜,效果很好。由于是薰蒸,会不会在施药中,或施药后引起人畜吸入中毒,这一问题为人们所关切,也直接影响到这一药剂的推广使用。为此,我们在施药高梁地进行了吸入毒性试验,以评价其安全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推广使用甲拌磷颗粒剂薰蒸防治高梁蚜,效果很好。由于是薰蒸,会不会在施药中,或施药后引起人畜吸入中毒,这一问题为人们所关切,也直接影响到这一药剂的推广使用。为此,我们在施药高梁地进行了吸入毒性试验,以评价其安全性。 为了比较,我们做了实验室和田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军;赵靓;;[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秋平;刘宏江;孙亚军;陆广智;;[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李蓉;刘晓辉;;[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
郝凤桐;[N];健康报;2010年
牟水元;[N];湖南科技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正惺;[D];昆明医学院;2009年
刘美霞;[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王立辉;[D];兰州大学;2010年
吴俊;[D];南华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甲拌磷、呋喃丹“逍遥法外”
农民贪便宜,限用高毒农药普遍难以限定菜区使用甲拌磷、呋喃丹约束不力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 黄丽豪)“我的20亩萝卜不花皮,现在才能以0.3元/斤贱卖出去,有些农户没淋甲拌磷的,花皮很严重,都没人肯收!”博罗园 ...
农民贪便宜,限用高毒农药普遍难以限定
菜区使用甲拌磷、呋喃丹约束不力
& &&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 黄丽豪)“我的20亩萝卜不花皮,现在才能以0.3元/斤贱卖出去,有些农户没淋甲拌磷的,花皮很严重,都没人肯收!”博罗园洲种植户杨全(化名)感慨。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博罗、惠城、增城等菜区走访时,发现部分农资店销售甲拌磷、呋喃丹等限用高毒农药。农业部2002年发布的第199号公告明确规定,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甲拌磷、呋喃丹等农药。
& && &&&尽管甲拌磷致人畜中毒已非新鲜事,但由于效果好且廉价,有些农户仍偏爱用甲拌磷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的地下跳甲、马铃薯地下害虫等。
& & 菜区违规用甲拌磷杀虫
& && &&&3月11日,记者在博罗龙华豆角市场周边的萝卜、瓜豆田地走访观察,不时能看到用完散落在田边的呋喃丹包装袋、甲拌磷空瓶。
& && &&&四川的范叔,在博罗龙华镇租了30多亩地,种白萝卜、玉米、豆角多年。他说,以前大家都用甲拌磷淋杀萝卜地里的跳甲幼虫,有些菜农还用来淋地下害虫,因为价格便宜且效果明显,而别的药又贵见效又慢。
& && &&&当地一位农资店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淋地下害虫,甲拌磷每亩成本约60元,用阿维+辛硫磷/毒死蜱每亩要120元以上,效果还不理想,对种植大户来说,后者成本明显较大。上海惠光公司业务经理李某说,近两年,公司在菜区推广毒死蜱+辛硫磷药剂防治地下害虫,甲拌磷风行对其产品推广业绩冲击很大。
& && &&&由于甲拌磷有臭味,附近村民意见很大,现在农户已经有所收敛。去年,村里就有一头黄牛吃了刚喷完甲拌磷的菜叶,结果被毒死了,范叔最后赔了几千块。南方农村报也曾报道过,海丰地区菜农喷淋甲拌磷致人中毒死亡的事件(详见本报2012年5月29日《甲拌磷淋地瓜 毒死人还在用》)。
& && &&&在增城腊步镇,菜农同样有淋施甲拌磷控制地下害虫的习惯。农户通常种完冬瓜后,才开始冬种马铃薯,目前每年种植面积超2000亩,地下害虫严重。根据农药业务员和当地农资店老板估算,过半农户都在使用甲拌磷。
& & 售高毒药批发商不开单
& && &&&甲拌磷、呋喃丹等虽然是高毒农药,被限制在菜区使用,但并没有禁用,因此,在农资店依然有售。
& && &&&博罗龙华镇种植户张三(化名)告诉记者,他的几瓶“55%甲拌磷乳油”(标称天津市前进农药厂生产)便是在龙华豆角市场一农资店买的。
& && & 记者随后到该店咨询是否出售甲拌磷。店老板廖先生很警惕,推说并无销售,且不愿多言。店内墙上悬挂的博罗县供销社印发“惠州市蔬菜生产禁用农药名单”中,甲拌磷赫然在列。去年4月,邻近园洲镇查处销毁63吨甲拌磷严重超标的“毒萝卜”,4名涉案农户被刑拘起诉,在当地起到很大的震慑作用。农资店摆卖也不像以前那般招摇了。
& && &&&龙华镇一位不愿具名的农资店老板说,“农资店或多或少都有卖些限用高毒农药,如呋喃丹、甲拌磷、水胺硫磷等。因为找不到更好的替代产品,农户也不得不用,我们不卖的话会拱手相让客源。”因市场需求大,增城腊步镇大多数农药店更是公开摆卖甲拌磷。水胺硫磷在各地流通则更为广泛。
& && &&&多数农药经销商表示,甲拌磷、水胺硫磷等限用高毒农药利润低,又易发生中毒和由农药残留引起的纠纷,零售店一般不会主动推,只有需要时才会搭配销售,批发量有限。
& && &&&对于限用高毒农药公开销售,博罗县农林局法规股股长陈雄辉表示,甲拌磷、呋喃丹因不属于全面禁用的高毒农药,只要是正规产品,执法部门无权禁止其在市场上流通销售。据了解,目前执法部门监管高毒农药主要通过检查农资店有无完整高毒农药进销存记录,并追踪使用去向的方式。从化江埔街农资店何老板说,“现在要进甲拌磷、水胺硫磷,批发商一般不开单”。
& & 高毒药定点销售未推开
& && &&&高毒农药急性毒性高、残效期长,易造成农产品药残超标和人员中毒。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适应国际农药管理发展方向,禁限用高毒农药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有些高毒农药短期内还难以找到理想替代品种,只能限制使用范围,如甲拌磷、水胺硫磷、氧乐果、呋喃丹等禁止用在果树、蔬菜、茶叶、中草药材上。
& && &&&2012年7月2日,徐闻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全县420家农资店,只有42家获准销售。徐闻县农业局党组书记林建介绍,实行定点专柜经营后,农民购买高毒农药需出示身份证实名登记,因为有溯源追责的记录,农民规范使用的责任意识有所提高。但“目前尚处摸索阶段,由于人手不足以及多部门协调管理的问题,监管效率与查处方面还待加强。”林建说。
& && && &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并不新鲜,全国13个省市设有试点,主要在蔬菜产区。广东中山市早在2003年就已实施,但中途夭折(详见本报2012年7月31日《中山高毒农药定点销售改革夭折》)。广东省农药检定所科长黄怡林说:“定点经营制度是强化高毒农药监管的有效手段,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手段,要全面推行,难度很大。”
& && &&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杨暹直言,“高毒农药定点销售监管效果有限,重点还需大力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安全用药水平。”
南方农村报
梅县烟叶站收购烟叶打白条 拖欠烟农70
近日,松源镇烟农心里充盈着忐忑和焦虑。原因是,松源烟叶站并未按规定在完成预检后的
第二届华南畜牧业博览会今年10月22-23日在化州康景体育馆举行。为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主办方将展区面积扩张至10000平方米,共300余个展位供选择,分特装、
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水产版
农财宝典种业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喝甲拌磷多久会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