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桀纣的意思之亡 乃所以为治也是什么意思

高二文科期中试题29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高二文科期中试题29
嘉祥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用而爱人”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君者;水亦覆舟”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2、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
嘉祥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 ①“为政以德 ”、“节用而爱人”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⑤“天下为主,君为客” (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2、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①儒家
D.①②③④3、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4、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 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B.孟子C.董仲舒
D.黄宗羲 5、下列历史现象和事件中,李贽会持反对意见的应该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6、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7、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②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A.①②③④
D.②③④8、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
D.②④9、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就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B.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C.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
D.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10、关于唐代书法的特征,诚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论述的:“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律、律令中。”下列书法家的作品最能体现盛唐书法的这一特征的是(
)A.王羲之
D.赵孟\11、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与“柳郎中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
D.苏东坡12、以下两幅图包含了很多中国文化精神元素。这种画风开始出现于(
) A.魏晋南北朝
B.唐代C.宋元
D.明清13、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14、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A.①②③④
D.①④15、下列著作、报刊反映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过程。其中对中国民众的求学、婚姻等社会观念的影响最大、最深的是(
D16、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如此普遍地阅读到白话文,新文化运动中的两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是(
)A.《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
B.《海国图志》和《狂人日记》C.《庶民的胜利》和《文学革命论》
D.《孔子改制考》和《文学改良刍议》17、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
制度C.文化
器物18、“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向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寻求更大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19、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20、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③强调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A.③②①④
B.③④②①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2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2、下列哪一思想反映了毛泽东思想已经发展为比较完整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
)A.“‘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B.建立这样的共和国,“它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C.“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D.现在“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23、被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和“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书”的分别是(
)A.《论十大关系》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和《中共十四大决议》2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25、日,温家宝总理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说,乡亲们的痛苦就是大家的痛苦,乡亲们失去的亲人也是大家的亲人。这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
)A.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新时期的和平外交战略C.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小题19分,第27小题17分,第28 题14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1)材料中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1分)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1分)结合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一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2分)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2)材料中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3分)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3)朱熹在材料中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1分)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2分)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高二文科期中试题29等内容。 
 2012---2013学年度高二... 4页 免费 高二地理文科期... 11页 1...太高 原 五 中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二地理(文) 一、选择...  嘉祥一中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文科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  高二文科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_高二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考查范围:物理选修1- 学年f直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物理(文科)命题人 濮晨...  高二期中文科政治期中考试 7页 1财富值搜你所想,读你所爱 拒绝盗版,营造绿色文库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  民德中学高二文科政治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我们学习“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 是指( ) A....  高二文科历史期中试卷2010_高二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题目难度适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怀远二中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 高二历史试...  对 1985 年与 2000 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1 西北师大附中高二文科地理期中试卷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  海口市第一中学
学年度第一 11― 海口市第一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 市第一中 文科卷) 高二年级物理科期中考试试题(文科卷 年级物理科期中...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数学(文科) 高二数学(文科)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分钟。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品史论今——周清华工作站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
上传: 周清华 &&&&更新时间: 9:15:08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
①儒家&&&&& ②道家&& & ③墨家&&&& ④法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 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3.某书云:中 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4.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 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 &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5.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 )
a.&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 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
6.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 须推行 &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7.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8. 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奴杜发表的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有种艺术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这里&第七艺术&是指:(&& )
a.电视&&&&&& b.电影&&&&&& c.歌剧&&&&&&& d.网络游戏
9、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 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0、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合评价(&& )
a、毛泽东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
1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12、雕塑家罗丹(年)在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
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13、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要理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 )
a、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 c、工业革命&&& d、1929年经济危机
14、下边的艺术作品中,从创作风格看,最早受到近代科技成就影响的是
a 《人间喜剧》&&&& b 《向日葵》&&&& c《巴黎圣母院》 &&& d《日出&印象》
15、沸沸扬扬的谷歌事件成为2010年初网民最为关注的话题。就在谷歌宣布将要退出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将谷歌中文网站的英文名字&google&由原来的多颜色字母转变成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图形,其中&l&所代表的发明对欧洲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b、迎来了欧洲航海事业的新时代
c、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贵族&&& d、推动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发展
16.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说&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当(&& )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爱迪生&& d、贝尔
17、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的特点是&通俗化,面向生活,朴实,热烈,色彩鲜艳、细腻&。该特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
18、右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子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 )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19、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w.w.w.k.s.5.u.c.o.m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 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20.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的作用的共同点是 (&& )
a.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
c.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21.《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 )&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2、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3、寒假期间,老师要每位同学选一本小说阅读,开学后上台发表读书心得。请问开学后下列哪一位同学的报告,不但让一旁的老师听了摇头,还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
a、威廷:《老人与海》读后感&&&&&&&&&&&& b、振威:《人间喜剧》读后感
c、艳梅:《西风颂》读后感&&&&&&&&&&&&&& d、世杰:《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24、假如你是《十日谈》作者的朋友,那么你在与他的交往中会了解到他的哪些思想?
①讴歌人性&&&&&&&&&&&&&&&&&&&& ②讽刺基督教会的虚伪、腐败
③揭露、批判封建等级观念&&&&&& ④提出人类平等
⑤认为人是最高级的动物,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歌颂人间的仁爱与友谊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25、&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爱国实践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 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1分)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1分)结合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一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2分)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3分)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1分)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2分)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1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1分)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 展的影响。(2分)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1分)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27.(17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有好些新的因素推动着人们更新对西方和中国的认识:&& 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至189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达64种,加上香港地区的6种,共达70种之多,&&努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近日新闻,为中国士子的视野与世界连接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至70年代末已达80万以上。&
& &&袁伟时《帝国落日》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 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 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据【裴钰《改变中国》 】相关内容整理
材料三 &图文材料: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 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日《纽约时报》社论
材料四& 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 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4分)
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 哪些?(3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思 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4分)
(4)透过材料三中的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3分)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认识。(3分
28. (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皇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
& &&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材料四&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最近一项 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
八成的成年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 &&《人民日报》
据材料一概括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有哪些?(3分 )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据材料二分析汉字演变的基本趋势。(2分)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当时提出废除汉字的背景和目的。(5分)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汉字的认识。(4分)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
参考答案:
&1-5cbbbd&&&&&& 6-10bcbdb&&&&&&& 11-15bccdc
&16-20baacc&&&&&&&& 21-25cabcd
27.(17分)
(1)教会学校的教育;报刊的 宣传;新闻的传播;译著的介绍;国外华人的影响。(答到四点即可给4分)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三民主义( 实行民主共和)。(3分)
作用:推动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4分)
(3)信息:清政府开始重视海洋权,建立比较强大的近代海军;清政府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 不利的外部环境;清政府政治制度腐败,没能实现国家的强大。(3分)
(4)中国学习西方过程中新旧思想产生激烈的碰撞,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逐步 深入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认识到付之实践的过程。(3分)
&28.(14分)
(1)因素:加强文化交流传播;保持政令的畅通;巩固国家统一。(3分)
(2)基本趋势:由繁到 简,逐步规范化、稳定化。(2分)
(3)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3分)
目的:反对封建专制,进行思想启蒙。(2分)
(4)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我们要做好汉字的普及、传承和保护(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治身亡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