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化学键课件

&&&&&&&&&&&&
高一化学化学键
化学键第1课时
离子键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培养: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科学品质: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科学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重点、难点
离子键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氯化钠固体和水的样品。[设问]1.食盐是由哪几个元素组成的?水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2.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氯化钠?氢原子和氧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水分子?  思考、回答:  食盐是由钠和氯两种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猜想。  宏观展示,引入微观思考。      从原子结构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言]人在地球上生活而不能自动脱离地球,是因为地球对人有吸引力。同样的原子之间能自动结合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键,由于有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领悟。从宏观到微观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板书]一、什么是化学键[讲解]我们知道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要想使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需要加热到温度高达2000℃,它的分解率仍不到1%,这就说明在氢分子里氢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如果要破坏这种作用就需消耗436kJ/mol的能量。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存在于分子内相邻的两个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多个原子间。[板书]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引言]根据构成强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不同,我们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等类型,现在我们先学习离子键。  领悟。            分析概念的内涵及关键词:"相邻的"、"强烈的"。  领悟。  为引出化学键的概念做铺垫。            培养学生准确严谨的科学态度。[板书]二、离子键[提问]请同学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  分析、叙述。    当钠原子与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成为钠离子,带正电,氯原子得到了钠失去的电子,成为带负电的氯离子,阴、阳离子的异性电荷相吸结合到一起,形成氯化钠。  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从原子结构入手进行分析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及本质,同时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组织讨论]1.在食盐晶体中Na+与CI-间存在有哪些力?  2.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电荷是否会中和呢?      [评价]对计谋讨论结果给予正确的评价,并重复结论。  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1.阴、阳离子之间除了有静电引力引力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2.当两种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达到了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所以所谓阴、阳离子电荷相互中和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  加深对静电作用的理解,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认识问题。  [小结并板书]1.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引路]成键微粒:  相互作用:  成键过程:[讲述]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我们初中所学过的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的盐、碱、低价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所以它们都含有离子键。[设疑]要想形成离子键、就必须有能提供阴、阳离子的物质,那么哪些物质能提供阴、阳离子呢?[讲解]不是只有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才能形成离子键,如铵离子与氯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  记录后在教师点拨引路下分析离子键的概念。  阴、阳离子。  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离子键。     分析回答出活泼金属提供阳离子、活泼非金属提供阴离子。      领悟。  加强对离子键概念的理解,突破难点。  由个别一般的科学方法的培养。          深入掌握离子键的形成条件,理解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引言]从上可以看出原子成键是和其最外层电子有关,那么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呢?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化学用语--电子式。[板书]2.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举例并讲解]  原子电子式:H?
Na?  离子电子式:Na+
Mg2+[投影]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S
S2-  领悟。  理解。  领悟。    总结电子式的写法。  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非金属阴离子电子式要做到"二标"即标"[]"和"电荷数"  独立完成  初步掌握原子及简单离子的电子式的书写方法,为下一环节做准备。[引言]用电子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原子之间是怎样结合的以及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键间的关系。[板书]3.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举例并讲解]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略[设问]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与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上有何不同?[指导讨论]请同学们归纳小结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注意事项。请其他组对上述发言进行评议。[评价]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正确评价,并重复要点。根据左式描述其意义。  领悟各式的含义及整体的含义,区别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和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的不同,并与化学方程式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领悟书写方法。  讨论。  1.首先考虑箭号左方原子的摆放,并写出它们的电子式。  2.箭号右方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写时要注意二标: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  3.箭号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合并写,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  4.在标正负电荷时,特别要注意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通过分析比较,初步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为讲清重点做准备。  为突破难点做准备。  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总结]  结合学生总结,加以完善。[作业]课本第116页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内容。训练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投影][随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验室物中含有离子键。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BaCI2
K2O  3.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  考察本节所学概念。  考察本节重点掌握情况。  针对优秀学生。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高一化学化学键3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化学键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07|
上传日期: 11:12:2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高一化学化学键3.PDF
官方公共微信热门城市 |
华北地区 |
东北地区 |
华东地区 |
华中地区 |
西南地区 |
西北地区 |
华南地区 |
2015高考信息:
特殊类招生:
高一必读:
各科辅导:
高二必读:
各科辅导:
高三必读:
各科辅导:
高中留学:
本科留学:
热门词条:
最新词条:
您现在的位置: &
高一化学总结:化学键专题
来源:网络
化学键专题
  例1、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的原子之间,又存在于相邻的分子之间
  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C.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D.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相当小
  解析:化学键的定义中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相邻的原子之间&;二是&强烈的相互作用&。选项A不满足第一点,选项B没有&强烈的&三个字,所以选项A、B都不正确,选项C正确。当阴离子和阳离子形成离子键时,不但有这两种相反电荷的吸引作用,而且也存在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云之间、两种离子的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吸引与排斥平衡。选项D认为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忽略了排斥作用,选项D不正确。
  答案:C
  例2、下列分子中最难分裂成原子的是[]
  A.HFB.HClC.HBrD.HI
  解析:以上分子要分裂成原子必须破坏H-X键。共价键的键能越大,键越难于断裂。对于这种共价单键.键能大小与原子半径大小相关。四种卤原子中,氟的原子半径最小,氢与氟核间距离最短,结合最牢,该键最难断裂。
  答案:A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B.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
  D.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解析:CO2是非极性分子,但其中并不含非极性键,选项A错误;因分子的极性是由键的极性引起的。没有极性键的分子不可能是极性分子,选项B正确;含有极性键的分子,若成键的原子在空间呈对称分布的话,则键的极性彼此抵消,分子仍可能为非极性分子,如CO2就是非极性分子,故选项C正确,D错误。
  综上所述,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也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中也可能含有极性键;极性分子中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我们在进行有关键的极性或分子极性判断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案:BC
  例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①K2S②CS2
  解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要注意:对于阳离子,一般用离子符号表示(NH4+、H3O+等除外),而阴离子则不同,在元素符号周围一般用小黑号(或&)表示最外层电子数,外面再加&[]&,并在&[]&右上方标上所带负电荷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或某些非金属单质的形成过程要注意:①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中,要注意使每个原子周围的电子数均达到稳定结构。②由于共价化合物中没有阴阳离子,所以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结构时,不使用中括号,也不标电荷数。
  答案:
  训练题:
  1、A、B、C、D均是短周期元素。当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放出的能量;当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大于C吸收的能量。若A、B、C、D四种元素间分别形成化合物时,属于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A.C2AB.C2BC.D2AD.D2B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①CaCl2②NH3
  3、分析下列化学式中划有横线的元素,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并将其编号填在横线上。
  ①NH3②H2O③HCl④CH4
  (1)所有的最外层电子都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一个最外层电子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最外层含有一对未成键电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A+2e-&A2-,放出能量较大;B+2e-&B2-,放出能量较小,即A得电子能力强,故A的非金属性比B强。C原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比D原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外界提供的能量少,易知C的金属性比D活泼。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较活泼的金属和较活泼的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C2A,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
  2、答案:
  3、答案:(1)④(2)③(3)①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热门关键词
百科词条:高一化学《化学键》练习题 下载_千教网
教育搜搜,搜搜教育:
输入关键词,搜索您要的课件,教案,试题
您的位置:
&&& &&高一化学《化学键》练习题
欢迎您到“千教网”下载“高一化学《化学键》练习题”的资源,本文档是doc
格式,无须注册即可下载,“本地下载”无法下载时请尝试“迅雷下载”
高一化学《化学键》练习题
所属科目:化学&&&&文件类型:doc
类别:教案/同步练习
相关资源: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教学资源均是完全免费提供!内容简介下方即有下载连接!
下载步骤:直接点击即可下载
注意:1.源文件中的公式,图片,在下边的内容预览中被忽略!(文档内容预览在最下方)
2.下载链接在下方,无需注册直接可下载!
文档内容预览:&&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一化学《化学键》练习题姓名____一 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160;&#160;&#160; A. Ba(OH)2&#160; B. H2SO4&#160; C. Na2O2&#160; D. CaCl2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160;&#160;&#160; &#160;&#160;&#160; A.可溶于水&#160;&#160;&#160; B.有较高的熔点&#160;&#160;&#160; C.水溶液能导电&#160;&#160;&#160; D.熔融状态能导电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B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C 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D 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4.NaF、NaI、MgO均为离子化合物 ,从下列数据判断三种化合物熔点的高低顺序为物&#160; 质①②③离子电荷数112键长(10-10m)2.313.182.10&#160;&#160;&#160; A.①>②>③&#160;&#160;&#160; B.③>①>②&#160;&#160;&#160; C.③>②>①&#160;&#160;&#160; D.②>①>③&#160;&#160;&#160; &#160;&#160;&#160;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60; 含有共价键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分子&#160;&#160; B&#160; 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160;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D&#160; 氦分子中含有共价键6.80年代,科学研制得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60;&#160;&#160; &#160;&#160;&#160; &#160;&#160;&#160; &#160;&#160;&#160;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160;&#160;&#160; B.C60含有离子键&#160;&#160;&#160; C.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160;&#160; D.C60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键&#160; B 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不存在共价化合物中&#160; C由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160; D 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非极性键8、根据下表中所列键能数据,判断下列分子中,最不稳定的分子是化学键H―HH―ClH―ICl―ClBr―Br键能/436431299247193A. HCl &#160;&#160;&#160; &#160; B. HBr&#160;&#160;&#160; &#160;&#160;&#160;
&#160;&#160;&#160; C. H2&#160;&#160;&#160; &#160;&#160;&#160; &#160;&#160;&#160; D. Br29、当碘升华时,下列各项不发生变化的是(&#160; )A、分子间距离&#160; B、分子间作用力&#160;&#160; C、聚集状态&#160;&#160; D、分子内共价键10、某共价化合物分子只含有C、N、H三种原子,若以n(C)、n(N)分别表示C、N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n(H)最多是: A. 2n(C)+n(N)+2&#160; B. 2n(C)+2n(N)+2C. 2n(C)+2&#160;&#160;&#160; D.&#160; 2n(C)+n(N)1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光气(COCl2)&#160;&#160; B、六氟化硫 &#160; C、二氟化氙&#160; D、三氟化硼1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这一观点,下列变化于化学反应的是: A.氯化钠受热熔化&#160;&#160; B.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C.木炭转化为活性炭&#160;&#160; D.固态S8加热到444.6℃时变成硫蒸气S2 13.X、Y是第二或第三周期的同周期元素,它们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XmYn,且离子均具有稀有气体的电子层结构,若X的原子序数为a,则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a+8-m-n&#160; B.a+16-m-n&#160; C.a-m-n&#160;&#160; D.a-8+m+n14.由ⅢA族元素与ⅣA族元素组成的阴离子,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三种离子的电荷数X、Y、Z分别为A.2,3,4&#160;&#160; B.4,3,2&#160; &#160; C.4,2,3&#160;&#160;&#160; D.3,2,49 15、x元素原子的L层比y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比y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少5个,则x、y可形成的化合物是A.离子化合物y(XO4)2 &#160; B.离子化合物y2x3&#160;&#160; C.共价化合物xy2&#160; D.离子化合物y3x216 、A、B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惰性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C、D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也形成惰性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时,吸收的能量D大于C,则A、B和C、D间分别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是 A.C2A&#160;&#160; B.C2B&#160; C.D2A&#160; D.D2B17.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一种新型氧分子,它由4个氧原子构成,专家认为它液化后的能量密度比普通氧分子高得多,下列关于该分子叙述正确的是&#160;&#160;&#160; A.它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160;&#160;&#160; B.它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160;&#160;&#160; C.它的摩尔质量是64&#160;&#160;&#160; D.它将成为一种新型强力火箭推进燃料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越长,则分子越稳定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被还原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多而减小19.元素X和Y元素周期素中处于相邻周期,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21,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5。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可以得到两元素的单质B.Y元素的单质不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C.X和Y能构成一种阴离子,这种阴离子与过量H+反应可以转变为Y元素的阳离子D.X元素的一种单质能效地吸收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20、能用键能大小来解释的是A.N2的化学性质比O2密度小&#160;&#160; B.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化学反应C.卤素的气态氢化物中HI最不稳定&#160;&#160; D.常温的水是液态而H2S是气态22.已知碳有三种常见的同位素:12C、13C、14C氧也有三种同位素:16O、17O、18O,由这六种核素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其式量最多有A.18种&#160;&#160;&#160;   B.12种&#160;&#160; C.7种&#160;&#160;&#160;     &#160; D.6种23、下列各组纯净物中,其分子内部都存在着极性键,其分子均为共价化合物的是A、H2、NH3、SO3&#160;&#160;&#160; &#160;&#160;&#160; &#160;&#160;&#160; &#160;&#160;&#160; &#160;&#160;&#160; B、CO2、CH4、C2H5OHC、NO、CaO、Ne &#160;&#160;&#160; &#160;&#160;&#160; &#160;&#160;&#160; &#160;&#160;&#160; &#160; D、P4&#160;
CS2、Na2O2二 填空题23、 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4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Y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W、X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3倍。由此可知:(1)写出元素符号:W为___,X为__,Y为___,Z为____。(2)是由_____键组成的分子,其电子式为_____。(3)由Y、X、W组成的物质中有____键和____键组成的____化合物。24.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1) Na3N的电子式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键形成的。(2) 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种盐。(3)&#160; 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__反应。25.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于1998年11月合成了一种名为“N5”的物质,由于其极强的爆炸性,又称为“盐粒炸弹”。迄今为止,人们对它的结构尚不清楚,只知道“N5”实际上是带正电荷的分子碎片,其结构是对称的,5个N排列成V形,如果5个N结合后都达到8电子结构,且含有2个NN叁键,则“N5”分子碎片所带电荷是_____,写出它的电子式:_____。26 、由A、B元素组成的含4个原子核和42个电子的负二价阳离子中,每1个A的核内质子数比B的核内质子数多8个,试通过计算确定:(1)A、B元素名称分别为___和_____。(2)写出该阴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3)该阴离子与钠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____键。27、&#160; A、B、C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元素原子M层上电子数比L层少2个电子;B元素原子比A元素原子的电子层少,又知B元素最高正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等;C 元素的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N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又知这三种元素可组成BA2型共价化合物和C2A型离子化合物。由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 A、B、C三元素的名称分别是:A____,B____,C____。(2)化合物C2A的电子式是_____,C2A 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C2A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3) A元素的气态氢化物通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 ___。(4) 化合物BA2的电子式是:_____,结构式是:______。28. 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已知A与C,B 与D分别是同族元素,且B、D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是A、C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的两倍。其中有一种元素的单质易溶于CS2溶剂中。请写出:&#160;&#160;&#160; (1)A元素的名称&#160;&#160; ,B元素的符号&#160;&#160;&#160; ;&#160;&#160;&#160; (2)C元素的单质与A2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60;&#160; &#160;&#160;&#160;&#160;&#160;&#160;&#160; ;&#160;&#160;&#160; (3)C元素跟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160;&#160; &#160; &#160;&#160;&#160;&#160;&#160;&#160;&#160; ;&#160;&#160;&#160; (4)写出两种均含有这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60;&#160; &#160;&#160;&#160;&#160;&#160;&#160;&#160;&#160; 。三 计算题29、 第ⅣA元素R,在它的化合物R(OH)n中,其质量分数为0.778,在它的另一种化合物R(OH)m中,其质量分数为0.636。⑴&#160;&#160; 试求n 和m 的值:⑵&#160; 试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30、下表列出了前20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有关数据: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原子半径(10―10m)1.522.270.741.430.771.100.991.860.750.71最高价态+1+1――+3+4+5+7+1+5――最低价态――――-2――-4-3-1――-3-1&#160;&#160; 试回答下列问题:&#160;&#160; (1)以上10种元素的原子中,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少的是&#160;&#160; (填写编号)。&#160;&#160; (2)上述⑤、⑥、⑦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物质可能是&#160;&#160;&#160; (写分子式)。某元素R的原子半径为1.02×10―10m,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160;&#160;&#160; ;若物质Na2R3是一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请你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160; &#160;&#160; &#160;&#160; 。《化学键》答案一 选择题1、C2.D 3、D 4、B5、C 6.C、 D7、A 8、D 9.D10、A11、A12、B 13.A14.B 15、D16、A17.B18、D19.B20、C 22.C23、B、23、(1)H,O,Na,S;(2)共价,;(3)共价,离子,离子24.(1)略 离子键(2)两(3)复分解25.N5+;略26, (1)硫,氧;(2)SO32--;(3)离子键、共价键27, (1)硫;&#160;&#160; 碳;&#160;&#160; 钠
(2);&#160;&#160; Na2S+H2SO4=Na2SO4+H2S↑;&#160; Cu2+ +S2- = CuS↓&#160; (3)Cu2++H2S = CuS↓+2H+&#160; (4);&#160;&#160; S=C=S28, (1)氢元素、&#160; O&#160; (2)2Na+2H2O=2Na++2OH-+H2↑(3)Na+[ : s : ]2-Na+&#160; &#160;&#160; (4)HSO3-+H+=H2O+SO2↑&#160; 29. a/(a+17n)=0.778、a/(a+17m)=0.636;解得:n:m=1:2&#160; R为ⅣA元素,化合价呈+2,+4价,故:n=2,m=4、a/(a+17×2)= 0.778a=11930、 (1) ②&#160;&#160; (2)PCl3 、CCl4&#160;&#160; 第三周期、VIA族&#160;&#160; 电子式略&#160; 1
你可能需要的其他课件,教案
关于资源的下载性声明:千教网本身不提供任何资源的下载服务,也不会保存任何数据在服务器上。所有资源的下载,均源于互联网抓取。当该资源的原始地址失效时,您可能无法获取该资源。高一必读:
各科辅导: |
高二必读: |
各科辅导: |
高三必读: |
各科辅导: |
单元作文: | | | | |
体裁作文: |
教学资源: |
各科复习: |
知识考点: |
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一化学一单元教案:化学键教学设计
【摘要】鉴于大家对精品学习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一化学一单元教案:化学键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一化学一单元教案:化学键教学设计
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从分类的角度上来看,前面有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本节内容则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上进行分类,根据物质的成键方式,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在选修3中再介绍金属键),共价键再分为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前面知识的联系,一是各种化学键与各类物质的关系,二是化学键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3.课标要求
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习,课标也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三章《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 的成键情况;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也就是说,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在电子式的教学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习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来让学生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要注意本节课概念较多,且概念又比较抽象,因此要注意教学手段的科学使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键的概念,知道常见物质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了解形成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简单规律;
(2)知道电子式含义,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物质及其形成过程;
(3)了解键的极性;
(4)了解共价键的概念,从化学键的变化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1-2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得出感性认识,结合动画从微观模拟氯化钠的形成,建立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的实质;通过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简单归纳出形成离子键的条件。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强化对离子键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3)通过P22思考与交流,并结合动画模拟演示,建立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共价键的实质和共价键的极性。并从原子得失电子能力角度简单归纳出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4)通过P22表1-3、学与问等,巩固用电子式表示出共价键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5)通过P23思考与交流,知道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并且建立化学键的概念;
(6)通过模拟演示氯化氢的形成,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理解;电子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键概念、共用电子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理解;物质变化中被破坏的化学键类型判断。
四、课时建议
第1课时:离子键
第2课时:共价键
五、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物质种类多于元素种类原因)&实验(钠与氯气的反应)&表征性抽象(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的结果得出结论)&原理性抽象(动画模拟氯化钠形成,得出离子键概念)&得出结论(离子键定义)&离子键形成条件&离子键形成条件&离子键的实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离子化合物概念&实例&反思与评价
复习离子键及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提出新问题(氯化氢的形成原因)&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共价键定义)&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方法&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构成共价键的粒子的特点&共价键的实质&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共价键的种类(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离子健与共价键的概念辨析&归纳总结出化学键的定义&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评价
六、教学片段
第一课时 离子键
[设问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可是这一百多种元素却组成了数以千万计的物质,他们共同造就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子又是怎么形成分子或离子的?哪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哪些物质由离子构成?本节课我们从微观上探究物质的构成。
[板书] 第三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实验1-2]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
再用滤纸吸干上面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化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
(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学生完成表格
现象 钠剧烈燃烧、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方程式 2Na+Cl2 2NaCl
[提问]氯化钠是一个分子吗?
[投影] NaCl的晶体样品、晶体结构模型。
与Na+较近是Cl-,与Cl-较近是Na+,Na+ 与Na+、 Cl-与 Cl-未能直接相连;无数个Na+与 Cl-相互连接向空间无限延伸排列就形成了NaCl的晶体。
[思考与讨论]
1、请同学们写出Na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和Cl的原子结构是否稳定?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稳定结构?
2、请写出Na+ 和Cl-结构示意图,讨论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时微粒之间的作用力。
[学生活动后投影]
[学生回答] Na+带正电荷、Cl-带负电荷,它们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相互吸引而靠近。
[追问]他们可以无限靠近吗?
[动画展示] 钠离子与氯离子靠近到一定程度时,静电引力与斥力平衡,离子之间有一定间距。
[讲述] Na+ 与Cl-之间的作用力:①异性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②原子核外电子之间的静电斥力;③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斥力。当离子之间距离较大时,F引&F斥,离子不断靠近,靠近过程中,F斥逐渐增大,当到一定距离时,F引 = F斥 ,如果继续靠近,则F引 & F斥,将使两离子距离又增大,直到F引 = F斥。所以,氯化钠中, Na+ 与Cl-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达到平衡,于是就形成了稳定的物质&&氯化钠。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氯化钠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的对立统一体。
[板书]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这间的相互作用(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静电作用:F引 = F斥
[讨论] 1、形成离子键的粒子是什么?这些粒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活泼性怎样?
2、离子键的本质是什么?您是怎样理解的?
3、NH4+与Cl-、CO32-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Na+与OH-、CO32-、SO42-呢?你还能举出哪些粒子可以形成离子键?根据氯化钠的形成,讨论离子键的形成原因、成键粒子、本质与形成条件
[归纳小结]2、离子键的形成原因、成键粒子、本质与形成条件
成键本质 成键原因 成键微粒 成键条件 实例
静电作用 电子得失 阴阳离子 ①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即ⅠA、ⅡA和ⅥA、ⅦA之间易形成离子键。②离子也可是带电的原子团。 NaCl
3、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过渡]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物质的形成较麻烦,由于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也体现了原子结构的特点,我们只需要在元素符号周围把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表达出来就可以把原子的结构特点表达出来,这就是电子式。
[讲述\投影]二.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 (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1. 原子的电子式:
H& Na& &Mg& &Ca& 等
2. 离子的电子式:
3.化合物的电子式
[投影、学生讨论] 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是否正确,为什么?
[反馈矫正] 1、错误 。如果是氧原子的电子式,就多了两个电子;如果是氧离子的电子式,则漏掉了括号和电荷。2、错误,Na原子失去了最外层上的电子,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一般不把次外层上的电子表达出来,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就是它的电子式。
3、错误,-2表示硫的化合价而不是硫离子带的电荷。4、错误,硫离子的电子式应该加上括号。5、错误,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6、错误,应该把Na+的电子式写在O2-的电子式的两侧。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氯化钙的化学式写成CaCl2 的形式,而它的电子式必须写成
这样的形式?
[答疑] CaCl2只表示氯化钙的化学组成和Ca2+与Cl-个数比例关系,电子式不仅表示组成和比例特点,还表示了离子键的特点,它表示的是Ca2+与Cl-以离子键的方式相结合,而不是Cl-与Cl-以离子键结合,如果把两个Cl-的电子式写在一起就容易引起混淆,所以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
[讲解、投影]4.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强调] 1.箭号不是等号。2.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要注意二标: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 ]。3.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4.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第一课时 共价键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离子键?哪些元素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2.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1学生回答,2学生板书。教师点评]1.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
[引入新课]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那么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与离子键相同吗?
[板书]二、共价键
[讲解]以氢分子、氯分子、氯化氢分子的形成为例,分析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这些非金属原子结合时,电子不是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而是在两个原子间共用,形成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核周围运动,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共&是&共用&的意思,&价&指的是&价电子&。
[板书]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投影] 非金属原子之间,一般是共价键结合。(不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也可以是共价键,此类物质的成键情况,高中不做要求)。
[板书]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方法 (1)表示共价键
[投影]表1-3一些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
分子 电子式
[投影] 结构式: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没有成键的电子不用写出来,这种式子叫结构式。
如 H-H H-H Cl-Cl H-Cl O=C=O
[学与问]用电子式表示H2O的形成过程。检查练习情况及时纠正,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2)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讲解]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的书写要点
① 左边写原子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右边写分子的电子式;
② 不用箭头表示电子的偏移;
③ 相同原子不能合并在一起。
[投影、归纳、分析] 共价键成键微粒、成键原因、成键本质和条件
成键本质 成键原因 成键微粒 成键条件 实例
共用电子对 原子有未成对电子 原子 ①非金属原子间②不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 Cl2
[思考]由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应当叫什么化合物?[学生回答后,板书]
3.共价化合物: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
[思考讨论]在离子化合物中有没有共价键?在共价化合物中有没有离子键?
[投影讲解]带电的原子团中,存在共价键,如OH- 。氢氧化钠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氢氧根离子中,氢与氧以共价键结合。所在,在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出现价键,但在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
[思考]不同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是否相同?在相同元素与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否完全一样?
[阅读教材P23第一段后回答]不同元素的原子吸收电子的能力不同。相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
[板书]4.共价键分类:非极性键与极性键
①非极性键: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
②极性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
[组织讨论]判断H-O-H、H-O-O-H 、O=C=O、O=O 、N&N 存在的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你从中能得出什么规律吗?
[讨论后回答]
只有极性键:H-O-H 、O=C=O
只有非极性键:O=O 、N&N
即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H-O-O-H
规律是:在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不偏移,为非极性键。
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发生偏移,为极性键。化合物分子中,如果是相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也为非极性键。
[思考与交流]离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有什么区别?
[投影归纳]
实例 化学键 成键微粒 原子或离子之间共同点
离子化合物 NaCl 离子键 Na+、Cl- 相邻离子或原子之间都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力,使它们结合在一起。
NaOH 离子键 极性键 Na+、OH-形成离子键,OH-内部形成共价键
Na2O2 离子键 非极性键 Na+、O22-形成离子键,O22-内部形成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 HCl 极性键 原子
H2O2 极性键 非极性键 原子
[讲解]5、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注意:①除稀有气体外,所有非金属单质中都存在共价键。与书写的化学式无关。如&C&表示单质时,并不说明碳是一个原子独立存在。②物质熔化时,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只是分子之间距离拉开,分子内部没变,没有化学键的变化。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则要克服离子键。物质溶于水时,如果电离了,则要克服化学键。
[思考]在化学反应中,化学键如何变化?
[投影]氢气与氯气形成氯化氢的动画模拟过程。
[交流、归纳]化学反应实质: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化学键的生成。
[拓展]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则会放出能量,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过程,因此化学反应必将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它们之间究竟是何关系?下一章我们会进一步研究。分子内部存在化学键,那么分子之间有什么样的作用力?对物质性质又有何影响?有兴趣的同学请自我提高:自学教材23页科学视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你会变得更加知识渊博。
[投影总结]
[板书计划]
二、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3. 共价化合物
4.共价键分类:非极性键与极性键
5.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
化学反应实质: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精品学习网会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一化学一单元教案:化学键教学设计&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更多频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键的本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