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失去一个女人和狗的心 用文言文表达

问题已关闭
代为完成的个人任务
提问需要满足:其他人可能遇到相似问题,或问题的解决方法对其他人有所助益。如果通过其他方式解决遇到困难,欢迎提问并说明你的求知过程。
收到一封古文信,貌似是情敌的,看不懂,请大神给翻译下?
信在这里,我把名字都去掉啦 O(∩_∩)OXXX小姐芳鉴:
见信大安。
冒昧书此,万祈见谅。外子鲁钝,得蒙小姐垂青,幸何如之。然卿或有不知,余与外子相知已数载,且有秦晋之约。只因近日外子杂事冗然,加之余亦囿于俗务而未能顾其周全,方始祸及小姐,深感抱歉。此一憾事,多为余之过也。小姐大义,还望谅宥。
余较卿痴长数年,聊有数言,敬祈垂听。小姐尚幼,日后必有适人之时。试想若小姐为人妻母,焉愿见另一女子称尊夫相公耶?圣人有言曰:己所不欲者,勿施于人也。余亦曾多见为夫而弃妻者也,其妻之贤,多为余之所不及。且今日之日,世易时移,夫妻之能白头者又亦不多矣。然余囿于旧习,仍有此愿;而纵使不为己身所谋,亦须顾及双方高堂。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计远,而彼者皆已在不惑耳顺之年,此事若宣,必是轩然大波,余等未曾报得春晖之恩之万一,又焉能因一己之私而触父母之痛耶?
此情之下,余等三者之伤,盖不可免矣,只盼余可补报小姐情殇之痛。然余亦曾为情所苦,深知个中苦乐,皆须亲品亲尝也。
外子本应与小姐亲谈,然盖因愧赧于卿,故而使余出面,将余等之下怀详陈于此,敬祈小姐宽宥。小姐芳华,日后必有美好姻缘。即颂冬安XXX拜启
按投票排序
全文翻译如下,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多多指正。XXX小姐您好:展信愉快。很冒昧给您写了这封信,如果打扰到您了,希望还请您见谅海涵。我家先生实在是愚钝不堪,但没想到能得到小姐您的青睐,这可真是让我荣幸之极。不过,可能您有所不知,其实啊,我和我家先生已经相识相知好几年了,而且已经扯过证了,是合法夫妻。最近,我家先生外面应酬的事情比较多,而且,我也因为一些其他的俗事没顾得上关心他照顾他,这才出现了这样的事情,给您带来了麻烦。这件事,都是我的错,这没的说,再次还希望知书达理的您能理解,并且原谅我。说起来,我比您还要大几岁,也算是有些过来人的些许心得,希望您耐心听我说几句。您现在还年轻,以后肯定会遇到适合您的人。换个角度,如果您已经嫁为人妇,难道您愿意看到另外一个女的叫你家先生为老公么?孔夫子有句话说的好,你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给别人。希望您能明白这个道理。(我自己加的)我枉长您几年,也见过很多丈夫抛弃妻子的事情,其中有些妻子真的非常贤淑,我是万万比不上的,而且话说回来,在当下这个时代,两个人能白头偕老的实在太少了。所以,离婚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我也完全能理解。不过我这个人比较传统,仍然妄想着能和我家先生携手一生。而且,退一万步说,不为我自己着想,也要考虑考虑父母的感受。我们家二老为我们操劳了一生,现在均已到了五六十岁的年纪了,如果这件事被他们知道了,肯定要气他们个半死,肯定要闹个鸡飞狗跳。你想想看,我还没报答他们,如果自私到只为自己考虑而不管他们的感受,先气他们个半死,这怎么说都说不过去啊。这种情况下,我们三个人啊,肯定都要受到感情上的伤害,我只希望我能用我的方式来补偿一下您受到的伤害。我曾经也为情受苦,所以完全能明白您现在的心情。感情这个东西,是苦是乐,都得自己亲自感受才是真。本来这事儿应该我家先生出面的,但他这个人啊脸皮薄,现在实在是不好意思见您,所以让我出面,给您解释解释。还是那句话,给您造成的伤害希望您能见谅。相信以后必定有好姻缘等着您。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冬天————————————————————————————————————看了其他人的答案,我想对题主说几句,可能有点迂腐:我不觉得写信的人是恶意的,至于使用文言文,我想可能是她的表达习惯,或者说文言文更能表达出她此刻的心情;其他人的答案都附带了道德评判,但就像信中所写的,这个时代,这样的事情已经真的不算什么了,我想你心中也有关于这件事情的判断,因此我只是很完整地把信翻译出来,希望你能感受到她想解决问题的意愿;我说的这几点都建立在这是件真事的基础上,其实如果是假的,那更好,世上又少了为情所伤的三个人,这不是一件好事儿么。
从内涵到情感,你与正室差的太远了,连谁给你写的都看不出来。明明你是小三,人家还写的如此客气,你觉得你应该怎么做。
总的来说,对方挺客气的,面子是给到位了最近两口子工作挺忙,感情淡了,老公才花心的。你还年轻,将来能找到更适合你的人。将心比心,谁老公被人抢了都不好受。或许自己作为妻子还有很多不足,现在离婚也很常见。但自己还是想能和老公白头偕老。这事双方父母还不知道,如果因为这事婚姻破裂了对双方和双方家庭都是巨大的伤害,希望你能体谅。知道这事你也不好受,能理解你。老公不好意思出面,老婆才替老公说这话的。潜台词是夫妻已经统一意见了,不会分的。最后祝你找到自己的幸福。题主你真看不懂吗?挺白话的,不是编来解闷的吧?
和 京华烟云 里木兰写给丽华的信很像呀!丽华小姐:
日前相见,幸何如之!快何如之!承蒙不弃,赐予接谈,谦和坦率,相知恨晚。兰未嫁时,家中情况,既承知晓,拙夫又已相识,故将区区下怀为女士一详陈之。
兰家虽富,素抱新奇不羁之思。常欲摆脱朱门之生活,度渔樵之岁月,荆钗布裙,相夫教子。但翁姑年老,不克南行,客岁始得离平来杭,度安闲之生活,得偿夙愿。躬亲缝爂,深居简出。日前相会,女士所见之木兰,固非我今日之庐山真面也。若谓余系一村妇,或余正求为一村妇,此言亦非全然子虚。但事与愿违,非所逆睹,竟有如是者耶?
夫妇间之关系,殊不可以与外人言。然可得而言者,拙夫之行径,多少系木兰之过。余亦曾见为夫者舍弃其妻,其妻之贤,多有非余所及者,故拙夫之所为,非不可解。余曾见现代女子,甚多与有妇之夫相恋,我对彼等,亦能了解。余知热情为何物,亦曾为热情所苦。女士与拙夫相识,原不知其为有妇之夫,非女士之过也。
女士较余年幼,我有数言,敬祈垂听。若未深陷情网,应挥利剑,以断情丝。时代改易,本分与义务已为爱情一词取而代之。夫妇之能白头偕老者已不多见。但我曾读诗书,囿于旧习,旧日之愿望,仍然眷恋。我尚有一子一女,余纵不为身谋,亦不得不为子女之家庭与前途着想也。
女士若已深陷情网,敬祈以轻松视之,万勿操切行事。在此情形之下,牺牲适应,必不可免。愿与女士商谈之。星期日于原时原地一见,不知可惠允否?望秘而不宣为感。姚木兰拜启
来个全文通俗翻译版吧(括号内为模拟原配内心活动),楼主你确定是情敌给你的,不是你女朋友劈腿????Xxx小骚货:希望一切都好(才怪)突然给你来了封信,希望你能够原谅(老娘忍你很久了)。我男人比较冲动,你个小骚货偏偏愿意被勾搭,真是极品都是成对出现的啊。但是你知不知道,我男人跟老娘已经认识很多年了,妈蛋婚都结了。只是因为他最近事情比较多,我事情也比较多,才外出偷腥,祸(便)害(宜)了你个小骚货,特别对不起啊(老娘恨不得来泼粪啊)。这都是我的错啊(没给我男人JJ涂辣椒)你也省省心就这么着吧。我和我男人都老夫老妻了,你还小,以后炮友还多。你想想,等你结婚当妈了有个00后萌妹子跟你二女共侍一夫你爽吗?古人都他妈说了,坏人做多了总会遭报应的。不是你贤惠你老公就会一直要你的。但是现在这种环境,他妈白头到老都是一种奢侈啊。我呢这个人比较恋旧,虽然这男人也不咋滴,但是为了双方父母我还是愿意跟他继续过日子的。他爹妈很爱他,如果发现他这样子人渣肯定会闹得家里鸡犬不宁。我都没为父母做什么,怎么还忍心伤父母之心呢。(老娘跟你说白了吧,哪怕老娘离婚了他爹妈都不会认你是他们家媳妇的)这种情况下,是三败俱伤啊,所以千万不能这样子哦,希望我能补偿你的情伤(你若安好备胎到老啊)但是我也是被情所困的人啊,当中的苦也是要自己去尝的。(你让老娘不好过,老娘也不会让你好过的)本来应该让我男人来跟你谈谈,但是他也对你有愧疚,所以让我出面(他那样子能断得干干净净的吗?老娘出马,快刀斩乱麻),来把我们的想法跟你说下,希望你能原谅(不要敬酒不喝喝罚酒)。你那么漂亮,以后能嫁个好人家的(你如果还是死心不改,老娘把你当小三的事儿告诉全天下,把信寄给你男朋友?这只是老娘反攻策略第一步,你男朋友聪明的话,偷偷把你甩了,看不懂,那只能天注定你当小三的事儿要公布于世了)。早早洗洗睡了吧。就是老娘xx给你写的。
她不是情敌,是正室。
发问者暴露了自己是个毁人家庭的小三。可见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是多么任重道远
你确定是情敌来信,不是原配来信?说实话,古文读起来啊真的很顺畅!一气呵成!估计她也很有这方面的功底。内容措辞非常客气,丝毫没有贬低你和人身攻击的意思,很难能可贵。能写出这样的话给你,她的气度也是了得,面对自己老公出轨,一封如此之客气、才气、大气的信给小三,相必她也是想你知难而退吧。话说回来,你还真未必能斗得过这女的,如果我是那出轨男人,有这样的老婆,再漂亮的小三也视如脂粉而已。漂亮女人可以睡,不可以爱。这个道理有多少男人不懂啊?又有多少男人运用自如,同时又禽兽不如?
哈哈,越往后写越掺杂自己感情。我的建议大概是这样,你和那男的说:你是有家的人,你和你原配关系也很好,我觉得自己没名分。他要是能舍弃他原配跟你,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你也就和他在一起。若他心里还恋着原配,你就放她们一马吧。别拆散了他们。其实你们俩的战斗,胜利与否,都系在那男人身上。
我是把午饭凉着来写的答案,觉得还好就赞一下吧,觉得没道理欢迎指正讨论!∩__∩
歌词大意是:你最近勾搭的那个爷们是老娘我的,还请您高抬贵手,割个爱。
XXX小姐芳鉴:
见信大安。
这么给您写信,实在有些冒昧,希望您能谅解。我老公本来也没什么过人之处,您能青眼有加,实在是他的幸运。但是您也许不知道,我和我老公已经相知多年,并已订下婚约。只是因为他最近杂事太多、我也在瞎忙一堆没用的事情,都没有照顾周全,才把您卷入此事,实在是对不起。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过错主要在我。您是大气的女孩子,希望能原谅。
我比你大了几岁,学识才干虽不见得比你高,但有几句话还是想跟你说一说。你年纪还小,但以后总有结婚的一天,如果你为人妻为人母时,如果有另一个女孩子跟你丈夫撒娇叫“老公”,你怎么想?圣人说:己所不欲者,勿施于人也。我原来也见到男人红杏出墙、抛弃妻子,那些被抛弃的妻子,甚至比我还要讨人喜欢。在现在这个时代,能白头终老的夫妻实在是不多了,但我依然古板地希望能和一人白头终老——即使不为自己,也要为我们双方父母考虑。父母爱儿子,就会为之做长远考虑。二老都已经五六十岁,如果知道这件事情,一定又是一场轩然大波。我们都还没有来得及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怎么能因为一己私情而在父母的心上戳刀子?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们三个人都难免受伤。我也希望自己可以能对你的伤痛稍稍做些弥补。但我也知道为情伤心的滋味,我深深明白,一段感情带来的痛苦或喜悦,都是别人代替不了的,需要由自己消化。
本来,我老公应该亲自跟你说这些,但是他对你实在愧疚万分,只好由我出面,将我们的考虑在此细细跟你道来。希望你能原谅。以你的人品相貌,以后必能遇到美好姻缘。
冬天快乐!
多读书,多看报,少在外面瞎胡闹。题主你真看不懂吗?
别跟我抢男人
甭管什么意思,回一句就得了:你蛋已经焦了,割了吧。嫌不文雅,换三个字:说人话。整件事,不管是编故事,还是真有其事,炫耀正室地位用十足蹩脚的古文写劝分信,搞婚外情什么的,都乏味得紧。婚内情婚外情,最怕的就是乏味的人,比较起来,不懂古文而活泼的婚外小姐恐怕胜算还是要大一点。
不太清楚为嘛要用文言文,或许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随便看看哈:***小姐:展信佳。冒昧写这些,还望见谅。外子(古时老公昵称)这么笨的人何其有幸能得到你的垂青。但你可能不知道,我跟外子相知几年了,并且有婚姻之约。只是因为外子很忙,我也因为俗物很忙,没能考虑周全,才给你带来祸患,实在抱歉。这件憾事,多半是我的错,小姐您大义,还请见谅。我比你大了几岁,有些话希望您能听一听(此处用的敬语啊)。你还年轻,以后肯定可以遇到合适你的人。想想你要是成了妻子母亲,会愿意别人叫你的丈夫相公吗?圣人有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我也见到过很多抛妻的,那些妻子的贤惠是我比不上的,并且这个社会,白头到老的夫妻也不多。但是我比较传统还是希望可以白头。就算不为我自己着想,也要顾及下双方家长。父母爱孩子,要为他想的长远,他们那么大年纪了,这件事要是外传了,必然引起轩然大波,我们还没报父母之恩,怎么可以戳他们痛处呢?这段情中,我们三个人都不能避免的伤到了,只希望我可以补偿你的伤痛。但是我也为情所苦,知道其中的苦楚只能自己承受了。外子本来应该亲自找你谈的,但是他愧对于你,所以让我出面,将我们的情况告诉你,请你宽恕。小姐美好年华,一定可以有美好的姻缘。安。***拜启
感觉大家都被题主调戏了。求折叠~
我觉得这封信大意不难理解,但也许题主只是想全文翻译不漏字句。这位先生是我丈夫,姑娘你另寻他爱吧!
一口气读完觉得对方这位妻子很有趣,头头是道,从你们三个人再到双方高堂,言辞恳切,没有一点兴师问罪之意,反而都是我们两口子的错,有理有据的。莫名就有种傲娇感,却又让读信之人说不出一点反驳的话,憋闷不是一两点啊哈哈。
别人的老婆写过来告诉主角,名草有主啦,你洗洗睡吧!
文辞优美,不错不错,写信人气度也不错,貌似这样的文章,只在古文书里才看得到,高手啊
有貌而无才
不知道情况怎么分析,只是觉得文采很好于是单纯翻译下。XXX小姐你好:见信愉快。很冒昧地写了这封信,希望你能谅解。我家那位他性情愚笨,能得到小姐你的芳心,真是他的幸运啊。但你有所不知,我和他从相识到交往已有多年,现已结为夫妇。只是这几天我丈夫他公务繁重,我也被俗事烦扰没有顾及周全,这才让你陷入了现在的麻烦事里,真是深深的抱歉啊。这件事基本都是我的错,还希望小姐你能原谅。我痴长小姐你几岁,有几句话想说,希望你能屈尊听一下。小姐你还小,以后总会结婚的。假如你成了他人的妻子母亲,你愿意看到另一个女人,喊你的丈夫为老公吗?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我也见过很多丈夫抛弃妻子的事情,而我自感还不如那些抛弃的妻子贤惠。看现在的世道,世事难料,纵使结为夫妇,能真正生死相依白头到老的人们又能有几对呢。但我执着于自己的旧观念,依然有着传统的想法,愿与夫君长相厮守;即使不为了自己的幸福,也要顾及双方父母啊。父母疼爱自己的儿女,为他们思虑长远,劳心竭力。而他们都五六十岁了,我们的这事张扬出去,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和他连父母养育之恩的万分之一都还没报答,又岂敢因为自己的幸福私心而伤害父母呢!这种情况下,我们三个人,为情所伤是在所难免的了。我是非常希望自己能补偿小姐你情伤的痛苦,但我也曾经经历过爱情的苦痛,深深明白这里面的酸甜苦辣,是必须自己去品味,去领悟的。本来应该由我爱人亲自和小姐交谈的,但是因为他自感羞愧于你,所以让我出面,把我们心中情感详细向你陈述,希望你能原谅。你正当最美的年华,以后一定会有美好姻缘的。即颂冬安。||||||||||
最新播报:
香港的旧学教育:甚至色情小说也用文言文
  反过来影响内地
  董就雄所说的“香港有这么一批坚定的人对传统文化有高质量的保留”,这个诗人群体的历史也是值得追溯和研究的。早在清末民初,内地政局动荡,广东文人涌入香港,文学风气渐盛。以大学为本位的诗社目前气氛保持最好,最为出名的就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邝健行2002年创建的璞社。“香港有一批老先生在不断创作,但我认为大学的诗社是一个生力军培训地,这是香港不断有年轻人坚持写诗的原因。”董就雄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董就雄读硕时师从邝健行,2002年璞社成立后参加,至今未辍。之后到了城市大学做老师,董就雄与同事效仿璞社发起新松。
  与香港诗社相比,内地诗社的会员往往在数量上多很多,不定期聚会,通常有大型活动才聚在一起,很难这样当面斟酌用字用句。大学诗社每一次聚会人都不多,好处是可以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所有人可以针对一个人、一首诗、一个字。“我也接触过内地的一些诗社,感觉诗社平时都是老师在发话,比较少进行提点。此外他们很多都有官方背景,而我们这些诗社完全是自愿组织,除了出版时可以申请文学资助,平时完全靠兴趣维持和参与。”董就雄表示。
  近年来,香港地区所保留的旧学教育传统反过来影响到内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邓小军 2005年在浸会大学访问两个学期后写下《璞社纪事》,并借鉴诗社中的一些方法为学生上课。“事实证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并不矛盾。香港高校的中文系都设有诗词习作课,这在内地高校中文系几乎是空白了。”邓小军写道。
  粤语九音有着天然优势
  因为表情夸张,梁逸峰的朗诵表演被许多人取笑。香港一位中学教师说,学生上课时“都会拿视频来看”。但董就雄认为,除了表情“太投入”,梁逸峰的朗诵语气语调都到位。那位中学教师告诉记者,她带学生去参加朗诵比赛,几乎每位参赛学生都是类似的语气语调。原因是一些学校培训学生朗诵技巧,会用一些老先生或者专家的粤语朗诵录音,让学生一字一句学。
  读诗是一种享受,在璞社和新松诗社里,有些成员也会拿出作品读给大家听。这种“读”不仅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朗诵”,而且是带着唱腔的“吟”。所谓吟诵,介于诵和唱之间,像小调一样唱出来。董就雄当场为我吟诵了一首杜甫的《登高》,有一点粤曲的味道,也有简单的节奏和乐感,但听起来舒服,并不夸张或不自然。在旧体诗词创作方面,粤语方言区或中国南方方言区的学生也往往被认为略占优势,通常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学会平仄,北方学生则费力一点。
  由于粤语方言的特点,香港学生在朗诵上似乎有着天然优势。粤语有九个声调,尤其是入声,能用一些比较短促的音来表达朗诵者的感受。董就雄说,用普通话朗诵时,就失去了那种感觉。
  不过,在香港的诗歌朗诵节上,很多比赛并不限定要使用粤语。于是,常常能看到不同肤色的人用不同的语言朗诵,客家话、粤语、上海话、福建话、英语……“香港给人感觉不重视文化,但在这个弹丸之地,各种冷门的技艺、研究、学问你都能找到圈子,因为这个地方愿意包容所有这些东西。”那位中学教师不无感慨地告诉我。
  “变着法子也保留了传统文化”
  香港的农历春节氛围很浓,逛花市、种水仙、大年初一上黄大仙敬第一炷香,这些习俗很普遍地保留着。有些受条件所限,却也变着法子保留:因为住房普遍很小,春联在香港一般住户家中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省空间的四字“挥春”。
  这种传统的延续和生长不仅仅存在于民俗层次,在文化传承方面,亦有鲜明体现。
  董就雄是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一级导师。主要从事遗民诗、岭南诗、明清诗话、中韩诗话、诗歌鉴赏与作法等古典文学范畴研究。
  香港有一套浅近文言公文写法
  时代周报:你提到的诗选这类课程,现在内地学校已经很少见了。经过一百多年的殖民历史,这些旧学传统有没有中断过?
  董就雄:以我的了解没有中断。殖民地年代影响深远,港人对历史、中文的不重视是受了殖民地比较大的影响,殖民地大部分都以英文为法定语言,到现在其实还是如此。对于英文的推行减弱了港人对中文的重视,在应用层面的影响是这样的,香港人起码在应用层面有崇洋倾向。但文化上,大部分香港人还是知道传统是好的,香港人很特别,一方面知道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应用工具,也会学这一套,但同时在文化方面,传统国学、传统诗文受到的影响反而不太大。
  因为从辛亥革命以来,一部分满清遗佬来香港,包括香港大学文学院第一任院长赖际熙、曾捐钱给溥仪结婚的陈伯陶等,这批人来香港之后把中国传统的国学带到香港,其实那个年代应该已经有诗选课这些传统课目,到现在都没有变。后来我老师邝健行的师长辈,新亚书院的钱穆、牟宗三先生等国学大师一直都坚守传统文化。只是一直以来其他人不重视香港这一土地上的古典文学研究。
  如果我们只从一个现代角度来感受香港,因为他们短暂来停留,可能就觉得是“文化沙漠”,大部分游客这样讲,但是住下来之后很少人会说香港是文化沙漠。
  时代周报:这些传统的影响很微妙,香港人在写中文书面语的时候,文字比较简洁,有文言文的特点?
  董就雄:说得对。各地新文化运动来讲,香港人其实并不认同改文言文为白话文,同时由于香港传统其实是很遵循传统的,所以我们现在用的书面语基本还是比较传统,近宋体。比如我们写公文是文言文,一般不会用此致敬礼。香港有一大套政府自己编出来的认可的应用文,包括会议文书、贺词,甚至新闻稿的一些写法,其实是比较浅近文言的写法。我写信,如果是第一次通信,通常会写得比较正经一点,用一些套语,这些套语很多内地的同胞可能会觉得用法很古。大概从公文中来体现它还保持文言的需求。
  香港受“文革”的影响不大,很多传统因而得以保留。诗词学习能够保留下来,而不是受实用氛围的影响,我认为主要是由于港人对传统是从心里边喜爱,也没有新的标准将它改变,那就一直按照这一模式来。
  用文言文写色情小说
  时代周报:陈冠中先生早前讲到香港文言传统保持得比内地好很多,文言文写作一直保持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当时的色情小说都是用文言文来写的。
  董就雄:我也听说过一些。那个时候他们有一种特点是这样的,就是用文言文来写,而且还有许多的类似游戏的方式,先写一节或者一章,一个情节,然后交给下一个来续作,也用古文续作下去。用文言来写,色情小说就比较隐讳,同时因为这是色情文学,也能推动他们有兴趣用文言文去写。
  时代周报:就目前来说,香港对于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怎么样?回归之后有没有加强的趋势?
  董就雄:一般香港人在1997年之后觉得当然应该重视中文,但他们重视的可能是“普通话”,我觉得是比较功利性的看法,因为事实上很多香港人反而在1997年之后更加崇洋了。不过比较幸运的是那些喜欢传统中文的人或者在大学教育的学者、研究者,他们觉得更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推广,来影响香港人。现在有一些成效,例如浸会大学有国学院成立,还有不同地方也关注香港文学,政府层面也开始重视中文出版,会提供一些资助资金。
  香港中学(中四至中六)中国文学课程指定作品及选读篇目
  指定作品
  1. 秦风蒹葭 《诗经》
  2. 九章涉江 《楚辞》
  3. 齐桓晋文之事章 《孟子》
  4. 庖丁解牛 《庄子》
  5. 苏秦约纵 《战国策》 (节选自《秦策》,由“说秦王书十上”至“盖可以忽乎哉”)
  6. 鸿门会 《史记》(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7. 战城南 佚名
  8. 短歌行 曹操
  9. 归去来辞(并序) 陶潜
  10. 将进酒 李白
  11. 登高 杜甫
  12. 进学解 韩愈
  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 前赤壁赋 苏轼
  15.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周邦彦
  16.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
  17. 双调夜行船 秋思 马致远
  18. 法场(《窦娥冤》第三折) 关汉卿
  19. 西湖七月半 张岱
  20. 却奁(《桃花扇》第七出) 孔尚任
  21.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曹雪芹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22. 死水 闻一多
  23. 错误 郑愁予
  24. 书 梁实秋
  25. 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26. 药 鲁迅
  27. 碗 西西
  28. 西施 姚克 (《西施》本事、第一幕献美及第二幕第三景借粮)
[责任编辑:跪求文言文大师进小生才学疏浅 如何用文言文表示 愿意为自己心爱的人付出一切比如白话文:只要能让你开心,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最好能请大师写出范文.再就是如何用诗句表达自己害怕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跪求文言文大师进小生才学疏浅 如何用文言文表示 愿意为自己心爱的人付出一切比如白话文:只要能让你开心,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最好能请大师写出范文.再就是如何用诗句表达自己害怕
跪求文言文大师进小生才学疏浅 如何用文言文表示 愿意为自己心爱的人付出一切比如白话文:只要能让你开心,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最好能请大师写出范文.再就是如何用诗句表达自己害怕失去也请大师给出例句.小生没什么分,只是虚心求教,望大师能看在小生的求知欲上,不惜亲自施舍几点.麻烦那些只会复制的不要跟帖.我冥想多时 第一个问题想到了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麻烦各位大师帮小生解决下第二个问题
愿意为自己心爱的人付出一切 ---因爱而倾其生 只要能让你开心,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望汝欣然,而吾尽也再就是如何用诗句表达自己害怕失去---这个用诗句来表达?用成语不是更好吗,是患得患失,用诗句来说也是这个意思---患得失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古代的人是不会这么说的,用,也是某个特定的场合,古文是没有太多的名词,要准确的翻译,做不到,就是把大意说明就好了.
任君所使,愿君开心。患得患失,如履薄冰。
余乐之至,吾死不辞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汝此语虽可,然助词过多(“亦”、“其”)。掷地就无声,吾改之,汝观可否?“此兄之心所向哉,既九死其志未瞑!”第二句:“惟君之欢心鼓舞,兄犬马劳顿甘愿。”第三句:“若愚兄无慎失君,如朝起而无日晖!”...
而你欣也,余甘于所事。 余恐之失,然喜之得。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女人推油的经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