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品6502错误为什么不能完全溶化

(2011o苏州)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A(填序号).A.研钵&&&&B.量筒&&&&C.烧杯&&&&D.试管(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D(填序号).(3)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蒸发皿等仪器.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来回移动酒精灯等措施.(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A、B、D(填序号).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解:(1)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的,烧杯是用来做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的,试管可以加热少量的液体,这三种仪器都是玻璃仪器,用力撞击会损坏,要将大颗粒的粗盐变成小颗粒,需要一定的力量,经过排除法可知只有研钵,故选A,(2)A、B、C 是滤纸的正确的折叠方法,D中的滤纸,接口处出现缝隙,液体会直接的进入下面的烧杯,故选D,(3)在加热食盐蒸发时,除了所给的仪器,还需要盛放液体的加热装置,故答案为:蒸发皿,使液体受热均匀就可以减少液滴的飞溅,所以既可以搅拌,也可以通过移动酒精灯来使溶液受热更均匀,故答案为:来回移动酒精灯,(4)既然粗盐的产率低说明在提纯时,损失了精盐,A、食盐没有完全溶解,会使精盐的质量减少,故A正确,B、食盐飞溅了导致了精盐的减少,故B正确,C、精盐很潮增大了精盐的质量,会使质量分数增大,故C错误,D、蒸发皿中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会使精盐的质量减小,故D正确,故选A、B、D.(1)根据题中所给的装置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图示中的滤纸的折叠处理进行分析,(3)根据氯化钠溶液的蒸发操作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根据 蒸发皿的受热均匀情况进行分析,(4)可以根据质量分数的比例式进行分析,精盐的质量少了或者粗盐的质量大了.当前位置:
>>>下列标有横线的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不能完全溶解的是①1molZn与含l..
下列标有横线的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不能完全溶解的是①1mol Zn与含l molH2SO4的稀硫酸溶液反应②1molCu与含2 molH2SO4的浓硫酸溶液共热③1molCu与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溶液反应④1mol MnO2与含4 mol HCl的浓盐酸溶液共热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C试题分析:①Zn与稀硫酸反应物质的量比是1:1,恰好完全反应,Zn全部溶解,②Cu与浓硫酸反应物质的量比是1:2,但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成稀硫酸,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所以Cu不会完全溶解,③Cu与浓硝酸反应的物质的量比是1:4,所以Cu全部溶解,④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的物质的量比是1:4,但随反应的进行,浓盐酸逐渐变稀,二氧化锰不与稀盐酸反应,所以二氧化锰不会完全溶解,所以答案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标有横线的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不能完全溶解的是①1molZn与含l..”主要考查你对&&单质铁,单质钠,单质铝,61. 其它金属及化合物(锌、锰、钙、金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单质铁单质钠单质铝61. 其它金属及化合物(锌、锰、钙、金等)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铁的原子序数26,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族。(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较大,熔点较高,硬度较小,具有导电、导热、延展性,可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2、+3价两种价态 ①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 Br2 过量稀HNO3)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如: 注:铁常温下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钝化,但加热可以反应,且被氧化成Fe3+ ②与弱氧化剂反应(如S I2 H+ Cu2+)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如: ③铁与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FeO·Fe2O3)铁的性质:
物理性质:铁是黑色金属,具有铁磁性
铁的化学性质:&①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 Br2 、过量稀HNO3)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如: 注:铁常温下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钝化,但加热可以反应,且被氧化成Fe3+ ②与弱氧化剂反应(如S、 I2 、H+ 、Cu2+)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如: ③铁与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FeO·Fe2O3)铁与稀硝酸的反应:
铁少量时:
铁过量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
两式可通过2Fe3++Fe==3Fe2+联系起来。注意:
铁元素性质活泼,自然界中的铁元素几乎都是以化合态存在,只有在陨石中存在游离态的铁元素。
过量的铁与氯气反应,不会生成FeCl2,因为铁还原三价铁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
金属与强氧化性酸反应,不会生成H2。化学性质:
铁元素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铁三角关系:
钠的基本性质:
钠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11,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钠的金属性比较强,是很活泼的金属材料。其单质很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97.81℃,沸点882.9℃。钠的物理性质:
钠单质很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97.81℃,沸点882.9℃。概括为:银白软轻低,热电良导体。
钠的化学性质: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A. 与氧气反应 (白色固体,不稳定)(空气中,钠的切面由银白色逐渐变暗的原因)(淡黄色固体,较稳定)B. 与硫反应 2Na + S ==Na2S& (研磨时发生爆炸) C. 与氯气反应②与水反应
&主要实验现象
&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浮在水面上
&密度比水小
&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反应产生气体(H2)
&溶液呈红色
&反应生成NaOH,遇酚酞变红
③与盐溶液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在考虑氢氧化钠是否与盐反应。 A. 投入NaCl溶液中,只有氢气放出。2Na+2H2O==2NaOH+H2↑B. 投入饱和NaCl溶液中,有氢气放出,还有NaCl晶体析出(温度不变)。 C. 投入NH4Cl溶液中,有H2和NH3逸出。2Na+2NH4Cl==2NaCl+2NH3↑+H2↑ D. 投入CuSO4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蓝色沉淀生成。 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
&如何正确取用钠?
钠具有很活泼的化学性质,易与很多物质反应,所以在取用钠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直接用手去拿,以免手被腐蚀,实验剩余的钠屑,绝对不可以随意丢弃,而应放回到原瓶中。正确做法: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色。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
钠露置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Na2CO3
钠的保存、制取及用途 :
①保存:由于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所以钠要保存在煤油中。 ②在实验室中钠块的取用: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块,用滤纸吸净表面上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去表面的氧化层,再切下一小粒备用,余下的钠全部放回试剂瓶中。③制取:④用途: A. 工业上用Na作还原剂,用与冶炼金属,如4Na+TiCl4Ti+4NaCl B. Na-K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 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造高压钠灯。
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是化学上用来测试某种金属是否存在在化合物的方法。其原理是每种元素都有其特别的光谱,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焰色反应的操作:
先准备一支铂丝,钴蓝玻璃及盐或其溶液。   把铂丝浸在浓盐酸中以清除先前余下的物质,再把铂丝放在酒精灯焰(蓝色火焰)中直至没有颜色的变化。   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纯水冲洗铂丝。   用铂丝接触盐或溶液,通过酒精灯焰(蓝色火焰)中加热。   当钠离子存在于所测试的溶液中,用钴蓝玻璃过滤钠离子的焰色。   最后将观察焰色。钠的焰色为明亮的金黄色火焰。
各种元素的颜色: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
1.氧化产物的特殊性。碱金属在空气中燃烧,只有Li氧化生成Li2O;其余的生成过氧化物(如Na2O2)或更复杂的氧化物(如KO2)。2.碱金属单质密度都较小,其中锂的密度是所有金属中最小的。 3.碱金属单质熔点都较低,只有Li的熔点高于100℃。 4.钾、钠在常温下为固态,但钾钠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可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5.碱金属单质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但因锂的密度小于煤油而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中或封存在固体石蜡中。6.一般说,酸式盐较正盐溶解度大,但NaHCO3却比Na2CO3溶解度小。 7.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ⅠA族金属Na、K等除外。8.一般活泼金属能从盐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但非常活泼的金属Na、K等除外。 9.Fr是放射性元素,所以在自然界中不存在。铝的主要性质:
物理性质:铝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化学性质:活泼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常温下铝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1)与氧气反应:(纯氧中发出耀眼的白光)(2)与Cl2 、S 、N2反应:(Al2S3在溶液中完全双水解)(AlN与水反应生成Al(OH)3和NH3↑) (3)与水反应:(4)与酸反应:(5)与碱的反应:(6)铝热反应:2Al+Fe2O3=(高温)=Al2O3+2Fe
铝的用途纯铝制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生活用品等。铝的特殊性质:
铝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铝与酸反应:铝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2Al+6HCl==2AlCl3+3H2↑铝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铝热反应:
铝热法是一种利用铝的还原性获得高熔点金属单质的方法。此种反应被称为铝热反应。 可简单认为是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如Fe2O3、Fe3O4、Cr2O3、V2O5等)或非金属氧化物(如SiO2等)在高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    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并且它是一个放热反应,   其中镁条为引燃剂,氯酸钾为助燃剂。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铝热反应配平技巧:
取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氧化物中两边氧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快速配平,如8Al+3Fe3O4=4Al2O3+9Fe中,可取Fe3O4和Al2O3中氧的最小公倍数12,则Fe3O4前应为3Al2O3前应为4,然后便可得到Al为8,Fe为9。镁铝的化学性质比较:
铝热反应配平技巧:
取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氧化物中两边氧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快速配平,如8Al+3Fe3O4=4Al2O3+9Fe中,可取Fe3O4和Al2O3中氧的最小公倍数12,则Fe3O4前应为3Al2O3前应为4,底下便可得到Al为8,Fe为9。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技巧:
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都是,,所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利用此关系可以方便地进行有关计算。
铝与酸或碱溶液反应生成H2的量的计算:
&Al是我们中学阶段学习的唯一既与H+反应也与OH-反应的金属,它与酸、碱反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Al均被氧化成+3价,所以1molAl不论与H+还是与OH-反应均生成3gH2。不同点:1molAl与H+反应消耗3molH+,而与OH-反应只消耗1molOH-,所以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铝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铝三角”关系: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Al3++4OH-===AlO2-+2H2O AlO2-+2H2O+CO2===Al(OH)3↓+HCO3-AlO2-+H++H2O===Al(OH)3↓AlO2-+4H+===Al3++2H2O钝化:
铝、铁在常温下与浓硫酸发生钝化,钝化不是不反应,而是被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恰恰说明金属的活泼性。锌的单质及化合物: ①单质锌:物理性质:锌化学符号是Zn,它的原子序数是30。锌是一种蓝白色金属。密度为7.14克/立方厘米,熔点为419.5℃。在室温下,性较脆;100~150℃时,变软;超过200℃后,又变脆。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的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薄而致密的碱式碳酸锌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当温度达到225℃后,锌氧化激烈。燃烧时,发出蓝绿色火焰。锌易溶于酸,也易从溶液中置换金、银、铜等。锌的氧化膜熔点高,但金属锌熔点却很低,所以在酒精灯上加热锌片,锌片熔化变软,却不落下,正是因为氧化膜的作用。锌是第四常见的金属,仅次于铁、铝及铜。化学性质:2Zn+O22ZnO Zn+X2ZnX2(X=F、Cl、Br、I) 3Zn+2PZn3P2 Zn+SZnS ②氢氧化锌 Zn2++2NaOH==Zn(OH)2+2Na+ Zn(OH)2+2H+==Zn2++H2O Zn(OH)2+2OH-==[Zn(OH)4]2- Zn(OH)2+4NH3+2NH4+==[Zn(NH3)4]2++2H2O Zn(OH)2==ZnO+H2O[Zn(NH3)4]2++2OH-==Zn(OH)2+4NH3↑ ③氯化锌 ZnO+2HClZnCl2+H2O ZnCl2+2H2O===Zn(OH)Cl+2HCl ZnCl2+H2O=H2[ZnCl2(OH)2] FeO+H2[ZnCl2(OH)2]==Fe[ZnCl2(OH)]2+H2O Zn+CuCl2=ZnCl2+Cu④硫化锌 2ZnO+2S==2ZnS+O2 Zn2++(NH4)2S==ZnS+2NH4+& ZnSO4+BaS==ZnS+BaSO4& Zn2++H2S==ZnS+2H+ ⑤锌的配合物(a)[Zn(NH3)4]2+、(b)[Zn(CN)4]2- 钙的单质及化合物: ①单质钙:活泼金属 ②氧化钙:俗称生石灰,白色块状固体;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CaO+H2O==Ca(OH)2 ③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a(OH)2+CO2==CaCO3↓+H2O ④碳酸钙:俗称石灰石,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常用的建筑材料,实验室常用其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CO2↑+H2O
银的单质及化合物:
①物理性质:银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Ag,原子序数47,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金属。银性质稳定,质软富有延展性。导热,导电率高,不易受酸碱的腐蚀②化学性质:银的特征氧化数为+1,其化学性质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但当空气中含有硫化氢时,银的表面会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H2S化合成黑色Ag2S的缘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Ag+H2S+O2=2Ag2S+2H2O 银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但银能溶解在硝酸或热的浓硫酸中:2Ag+2H2SO4(浓)Ag2SO4+SO2↑+2H2O 银在常温下与卤素反应很慢,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生成卤化物: 2Ag+F22AgF暗棕色 2Ag+Cl22AgCl白色 2Ag+Br22AgBr淡黄色2Ag+I22AgI黄色银对硫有很强的亲合势,加热时可以与硫直接化合成Ag2S:2Ag+SAg2S 银易溶于硝酸和热的浓硫酸,微溶于热的稀硫酸而不溶于冷的稀硫酸。盐酸和王水只能使银表面发生氯化,而生成氯化银薄膜。银具有很好的耐碱性能,不与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金属碳酸盐发生作用。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标有横线的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不能完全溶解的是①1molZn与含l..”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2845288151324035387320387319134035上虞市康特化工有限公司产品目录,中文名称,CAS,分子式,抗静电剂,,,纯丙乳液,,,高温匀染剂P-10,,,聚萘甲醛磺酸钠盐,,(C11H7O4SNa)n,固色剂,,,纯丙封底乳液,,,聚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
,,C18H28O5,无泡皂洗剂S-Z,,,螯合分散剂WX-540,,,柔软整理剂,,,直链烷基苯磺酸,,,荧光增白剂VBL,,,羧甲基纤维素,,NULL,十二烷基硫酸钠,151-21-3,C12H25NaO4S,氧漂稳定剂WX-106,,,柔软起毛剂,,,柔软剂RS,,,弹性防水乳液,,,渗透剂,,,膨化剂,,,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高温匀染剂,,,匀染剂OS-15,,,纳米水性纸品乳液,,,整理剂,,,椰油酸单乙醇酰胺,,,乳化剂AEO-9,,,醋丙乳液,,,吸湿排汗整理剂DP-388,,,消三包剂SAF,,,高温匀染剂BOF,,,匀染剂O-15,,,软片柔软剂,,,抗静电剂SN,,C22H48N2O4,柔软剂,,,真石漆乳液,,,高光纯丙乳液,,,柔软剂HC,,,螯合分散剂,,,净洗剂6502,,,3-硝基苯磺酸钠,127-68-4,C6H4NNaO5S,柔软剂101,,,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39-07-1,C21H38ClN,渗透剂JFC,,,扩散剂,,,合成纤维亲水整理剂,,,甲基羟乙基纤维素,,,耐碱消泡剂,,,H-HPC,,,荧光增白剂 135,,C18H14N2O2,净洗剂105,,,扩散剂NNO,,,匀染剂,,,二甲基硅油 350,,(C2H6OSi)n,耐碱渗透剂WX-318D,,,苯丙乳液,,,无醛固色剂WST-9,,,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8H29NaO3S,高温匀染剂F802,,,N-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
,137-20-2,C21H40NNaO4S,硅丙乳液,,,扩散剂WA,,,净洗剂LS,,C25H46NNaO5S,丁基萘磺酸钠,,C14H15NaO2S,净洗剂,,,扩散剂IW,,,膨化剂P,,,修补剂,,,羟乙基纤维素,,,纯丙弹性乳液,,,
上虞市康特化工有限公司 产品目录&&&&&&&&
上虞市康特化工有限公司
联系信息&&&&公司名称:联系电话:86-575-联系传真:86-575-Email:网址:产品总数:70CB指数:42国籍:中国
上虞市康特化工有限公司 全球销售网络 &&&&
上虞市康特化工有限公司产品列表
产品总数:70
产品页码:
高温匀染剂P-10
聚萘甲醛磺酸钠盐
纯丙封底乳液
聚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
无泡皂洗剂S-Z
螯合分散剂WX-540
柔软整理剂
直链烷基苯磺酸
荧光增白剂VBL
羧甲基纤维素
十二烷基硫酸钠
氧漂稳定剂WX-106
柔软起毛剂
弹性防水乳液
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高温匀染剂
匀染剂OS-15
纳米水性纸品乳液
椰油酸单乙醇酰胺
乳化剂AEO-9
吸湿排汗整理剂DP-388
消三包剂SAF
高温匀染剂BOF
匀染剂O-15
软片柔软剂
抗静电剂SN
真石漆乳液
高光纯丙乳液
螯合分散剂
净洗剂6502
3-硝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合成纤维亲水整理剂
甲基羟乙基纤维素
耐碱消泡剂
荧光增白剂 135
二甲基硅油 350
耐碱渗透剂WX-318D
无醛固色剂WST-9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高温匀染剂F802
N-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
丁基萘磺酸钠
羟乙基纤维素
纯丙弹性乳液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成产品.某校学生对买来的工业固体烧碱的杂质成分进行研究,他们查阅资料得知:在工业上用食盐和水配成饱和食盐水,通过电解(通电)制得烧碱溶液,再将溶液浓缩即可得到固体烧碱,通电过程中还可得到氢气和氯气(Cl2).他们推测该工业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钠,并设计了实验来验证假设.(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固体完全溶解--②用试管取上述试液,加入过量稀硝酸,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固体烧碱中含有碳酸钠③向试管中再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固体烧碱中含有氯化钠(2)请写出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3&)现取100g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此时质量分数约为26.5%)进行电解,当反应停止后,生成氯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参加反应的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反应后所得烧碱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
答:(1)检验烧碱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的方法是用加入酸溶液,看生成的气体能否使石灰水变浑浊,为了不影响后面检验氯化钠,故选择硝酸检验碳酸钠,根据生成二氧化碳可判断含有碳酸钠,检验氯化钠用硝酸银,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故答案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②澄清石灰水气泡白色沉淀③证 氯化钠(2)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故答案为:2NaCl+2H2O2NaOH+H2↑+Cl2↑(3)根据生成氯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看出,生成氯气的质量质量为7.1g;设参加反应的NaCl的质量为x,生成H2的质量为y,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2NaCl+2H2OCl2↑+H2↑+2NaOH117&&&&&&&&&& & 71&&& 2&&&&& 80x&&&&&&&&&& &&& 7.1g&& y&&&& z&&&&&&&&& x=11.7g&&&&&&&&&&&y=0.2g&&&&&&&&&&&z=8.0g反应后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00%=8.63%答:参加反应的氯化钠是11.7克,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8.63%.(1)根据检验碳酸钠时用酸和澄清石灰水,检验氯化钠用硝酸银分析现象和结论,注意实验中要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按照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分析图象可知生成氯气的质量,可以根据氯气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化钠的质量和生成的氢氧化钠容易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您现在的位置:&>&&>&&>&
共有&16&人回复了该问答亚铁灵指示剂配制时,硫酸亚铁不能完全溶解有何解决办法?
[font=楷体_GB2312] 请问“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测定法”中的亚铁灵指示剂配制时,硫酸亚铁不能完全溶解有何解决办法?
回复于: 8:34:09加热试试吧
回复于: 20:10:39原文由 7336167 发表:试亚铁灵指示剂:称取1.458g邻菲,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我们以前也遇到这种情况,后来发现是试剂太差了.换了试剂然后加热溶解就可以了.以上情况我遇见过,硫酸亚铁结晶最好研磨一下较好。
回复于: 19:56:51试亚铁灵指示剂:称取1.458g邻菲,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我们以前也遇到这种情况,后来发现是试剂太差了.换了试剂然后加热溶解就可以了.
回复于: 17:25:49亚铁灵试剂好像是用硫酸亚铁铵配的吧,你用的硫酸亚铁?估计溶解度是要差一点
回复于: 16:45:02加热溶解就可以了.
快速回复【花三五分钟,帮别人解决一个问题,快乐自己一天!】
回复于: 16:45:02
加热溶解就可以了.
回复于: 17:25:49
亚铁灵试剂好像是用硫酸亚铁铵配的吧,你用的硫酸亚铁?估计溶解度是要差一点
回复于: 19:56:51
试亚铁灵指示剂:称取1.458g邻菲,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我们以前也遇到这种情况,后来发现是试剂太差了.换了试剂然后加热溶解就可以了.
回复于: 20:10:39
原文由 7336167 发表:试亚铁灵指示剂:称取1.458g邻菲,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我们以前也遇到这种情况,后来发现是试剂太差了.换了试剂然后加热溶解就可以了.以上情况我遇见过,硫酸亚铁结晶最好研磨一下较好。
回复于: 8:34:09
加热试试吧
回复于: 10:04:30
超声一下看看
回复于: 17:55:47
加热即可……
回复于: 11:59:36
原文由 7336167 发表:试亚铁灵指示剂:称取1.458g邻菲,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我们以前也遇到这种情况,后来发现是试剂太差了.换了试剂然后加热溶解就可以了.配方与你相似,只是稀释到200ml,配制时也加温溶解,可是凉至室温后又浑浊啦,可能是试剂原因,因为试剂已经泛潮了。谢谢以上各位老师、同仁的指点,换试剂后再试试。
回复于: 17:19:57
我们的很好溶解的,难溶解可能是试剂的问题。你用超声波溶解一下看,可以稍稍加热。可以溶解的。
回复于: 17:22:50
并非试剂原因,是亚铁的水解,放置时间长了,就会浑浊的,
回复于: 9:13:53
硫酸亚铁部分氧化是溶解时混浊的重要原因之一。硫酸亚铁容易被空气氧化(应该生成碱式硫酸铁吧),高铁盐只用水溶解时会有混浊(高铁离子在PH3.2时已经水解得很完全了),加热促进水解,现象更明显。如果生成的是碱式硫酸铁的话,应该较难溶于水。应该换新鲜试剂配制。如果是用于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也可滴几滴稀硫酸至恰好清亮。  如果用硫酸亚铁来配制情况会好些,因为硫酸亚铁铵比硫酸亚铁稳定,试剂被空气氧化的速度慢。  看看你的硫酸亚铁试剂晶体是不是很纯净的淡绿色,或者略有棕黄色(高铁),用SCN检验一下,稀硫酸的红色程度(肯定会有红色的,我们只能判断含高铁的程度),如果很深的血红色,说明含高铁多了。需要处理。
回复于: 20:54:26
可以尝试一下硫酸亚铁胺,估计效果会好一点。
回复于: 20:58:18
加热试试吧
回复于: 20:58:36
加热试试吧
回复于: 14:41:05
用超声波超几分钟就溶了。
回复于: 13:24:23
原文由 zlhuang0132 发表:硫酸亚铁部分氧化是溶解时混浊的重要原因之一。硫酸亚铁容易被空气氧化(应该生成碱式硫酸铁吧),高铁盐只用水溶解时会有混浊(高铁离子在PH3.2时已经水解得很完全了),加热促进水解,现象更明显。如果生成的是碱式硫酸铁的话,应该较难溶于水。应该换新鲜试剂配制。如果是用于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也可滴几滴稀硫酸至恰好清亮。  如果用硫酸亚铁来配制情况会好些,因为硫酸亚铁铵比硫酸亚铁稳定,试剂被空气氧化的速度慢。  看看你的硫酸亚铁试剂晶体是不是很纯净的淡绿色,或者略有棕黄色(高铁),用SCN检验一下,稀硫酸的红色程度(肯定会有红色的,我们只能判断含高铁的程度),如果很深的血红色,说明含高铁多了。需要处理。zlhuang0132 谢谢你的回帖,我原先的试剂的确已潮解,先换新试剂后配置的溶液正常,谢谢zlhuang0132兄,谢谢各位朋友!
问答用户推荐 回答数:0 回答数:1
未解决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502电气集中联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