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排除岛津薄层扫描仪面显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查看话题
大家来探讨下脂肪酸的薄层板显色有什么特征?大概的极性如何呀 有经验的交流下啊!
最近在做一个植物,但分出来的东西 都是写油状的 而且烤板出来都是些红色的 成点性很好,并且极性很小,石油醚-乙酸乙酯(9:1),本人怀疑是否是脂肪酸类的东西,若是的话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哈哈 ,还有一些成点性不好 有拖尾的也显红色,单极性捎大点,真不知道是什么东东。。。请问有谁分到过类似的东西 或者是脂肪酸的薄层板显色特点是怎么样的。。。大家交流下
:oBest wishes for you:D:rol: 倍半萜的可能性也有! : Originally posted by tangfirst at
倍半萜的可能性也有! 谢谢 你激励了我继续坐下去 不过你还是得好好查文献,看看你那个植物或者该属的植物有关化学成分的报道,看看别人都分出什么东西了,吃透文献才能让你后面的工作能顺利进行下去! : Originally posted by tangfirst at
不过你还是得好好查文献,看看你那个植物或者该属的植物有关化学成分的报道,看看别人都分出什么东西了,吃透文献才能让你后面的工作能顺利进行下去! 是的 文献上已报道有但只有3个脂肪酸,所以我还是安下心来继续好好做吧 可以先喷溴甲酚蓝显色剂看看,判断是否有羧基存在
紫外下有暗斑吗,碘缸显色如何? : Originally posted by 谈判陶 at
可以先喷溴甲酚蓝显色剂看看,判断是否有羧基存在
紫外下有暗斑吗,碘缸显色如何? 紫外下有紫外吸收 没试典缸 不过 硫酸乙醇显色是红色 : Originally posted by cuitianzeng at
紫外下有紫外吸收 没试典缸 不过 硫酸乙醇显色是红色... 254nm有吸收吗?这个跟显色没有太大关系 : Originally posted by 谈判陶 at
254nm有吸收吗?这个跟显色没有太大关系... 有吸收 脂肪酸薄层一般成点性不好,点成火焰型。溴甲酚蓝显黄色。 成点性好就恭喜你了,我的不仅拖尾严重,而且香硫太多都是紫红色的点,做梦都想把脂肪酸除去啊~ : Originally posted by 中原麻雀 at
成点性好就恭喜你了,我的不仅拖尾严重,而且香硫太多都是紫红色的点,做梦都想把脂肪酸除去啊~ 这样啊成点性好就说明不是脂肪酸吗&&谢谢 : Originally posted by cuitianzeng at
这样啊成点性好就说明不是脂肪酸吗&&谢谢... 这个我经验还不足,就我的来说是这样的考马斯亮蓝显色液组分对蛋白质测定的影响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考马斯亮蓝显色液组分对蛋白质测定的影响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发酵液加显色剂分光光度计测酶活,可发酵液本身有颜色,如何消除对测定的影响?_百度作业帮
发酵液加显色剂分光光度计测酶活,可发酵液本身有颜色,如何消除对测定的影响?
发酵液加显色剂分光光度计测酶活,可发酵液本身有颜色,如何消除对测定的影响?
可以用发酵液密闭后高温灭活酶,然后其他条件不变拿来做空白CK调零,再测其他样品就行了.薄层扫描法同时测定广陈皮中三种黄酮化合物的含量
 来源:新会陈皮节组委会  发表时间: 11:07
周?芳1, 2, 郑国栋1, 蒋? 林1* , 杨得坡1, 林乐维1
( 1?中山大学药学院; 2?湖南中医药大学)
摘要? 目的: 采用薄层扫描法同时测定6种不同产地广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的含量。方法: 使用硅胶G高效薄层板, 分别以乙酸乙酯-甲醇-水( 100:17:13)、甲苯-乙酸 乙酯-甲酸-水( 20:10: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 二次展开; 采用λS=265nm、λR=600nm 双波长进行薄层扫描。结果: 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分别在1.0 -5.1μg、0.12-0.60μg、0.1-0.5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 r 分别为0.1、0.9991); 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30%、96.03%、95.44%; RSD分别为3.81%、2.32%、1.75%。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为广陈皮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 橙皮苷; 川陈皮素; 橘皮素; 广陈皮; 薄层扫描法; 含量测定
陈皮系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又名橘皮。可分为陈皮及广陈皮, 质量以广陈皮为优[1]。广陈皮主产于广东新会, 为广东著名道地药材, 《广东植物志》中记述茶枝柑, 别名大红柑、新会柑, 主产新会, 果皮晒干即中药陈皮的正品!。陈皮具行气健胃、燥湿化痰、下气止呕的功效, 用于治疗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病症[2]。广陈皮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 以橙皮苷的含量为最高, 其次是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 经笔者研究发现, 其中又以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含量为高。本研究采用薄层扫描法同时测定6种不同产地广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的含量, 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较好, 为广陈皮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CAMAG 薄层扫描仪-III ( 瑞士卡玛公司) ,N anomat 4手动点样仪, 定量毛细管( 瑞士卡玛公司) , KUDOS SK250 LH 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 Anke TDL-5型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 20 cm ×10cm 硅胶G预制板(青岛海洋化工厂) , 双槽层析缸(上海信谊仪器厂) ,AL204型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
广陈皮采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经中山大学药学院蒋林研究员鉴定为茶枝柑C itrus reticulata?Chach i( 的干燥成熟果皮。对照品: 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自制(经HPLC 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纯度达98%以上);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定对照品橙皮苷25.40mg、川陈皮素3.01 mg、橘皮素2.50 mg置25 mL容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制成混合对照品溶液。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广陈皮药材粉末(过80目筛) 0.5 g, 精密称定, 精密加入甲醇, 超声提取3次(加入溶剂体积分别为10、10、5 mL) , 每次提取30min, 4000r/min离心5min, 取上清液, 挥干后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25mL, 即得。
2.3? 薄层色谱条件? 硅胶G 高效薄层板( 20 cm ×10 cm) , 点状点样, 点样量2μL。先以乙酸乙酯-甲醇-水( 100:17:13)为展开剂, 展开约3 cm, 取出, 晾干, 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 20:10:1:1) 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 展至约8 cm, 取出, 晾干, 于365nm紫外灯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中相应位置上, 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见图1)。在200- 700 nm, 对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对照品斑点及供试品色谱中相应的斑点进行光谱扫描,选定扫描波长为? = 265nm、? = 600 nm。
2.4? 线性关系考察? 用手动点样仪点混合对照品溶液0?5、1、2、3、4、5μL于同一硅胶G 高效薄层板上, 按上述薄层色谱分析条件测定。以峰面积积分值Y为纵坐标, 点样量(μg)X 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得橙皮苷的回归方程为Y = 1972.8X + 2784.6, r= 0.9990; 川陈皮素的回归方程为Y = 11095X + 1 389.4, r= 0.9991; 橘皮素的回归方程为Y= 13075X + 1 090, r = 0.9991。结果表明, 橙皮苷点样量在1.0- 5.1μg、川陈皮素点样量在0.12 -0.60μg、橘皮素点样量在0.1- 0.5μg范围内, 峰面积积分值与点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1? 对照品及供试品薄层色谱图(365nm)
1? 橙皮苷? 2? 川陈皮素? 3? 橘皮素
2.5? 精密度试验
2.5.1? 同板精密度的测定: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 于同一板上点6个点, 每个点均为2μL, 展开后扫描,分别测定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峰面积。结果三者的RSD 分别为0.44%、0.68%、2.50% ( n= 6) ,结果表明同板精密度良好。
2.5.2? 异板精密度的测定: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 于不同的薄层板上均点样2μL, 展开后扫描, 分别测定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峰面积。结果三者的RSD分别为0.54%、4.30% 、2.09%, 表明异板精密度良好。
2.6? 稳定性试验? 在同一硅胶G 板, 交叉点对照品溶液2、4μL, 供试品溶液2μL, 按上述薄层色谱分析条件操作, 每隔30 m in扫描一次。结果, 峰面积积分值在2.5 h 内基本保持不变, RSD 分别为3.30% 、2.72% 、2.10% , 表明2.5 h 内斑点稳定。
2.7? 重复性试验? 按 “2.2”项下方法配制相同浓度的溶液6份, 分别测定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的含量。结果, 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RSD 分别为2.15% 、1.75%、3.28% , 表明重复性良好。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3份, 每份约0.25 g, 精密称定, 分别精密加入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对照品适量, 按上述含量测定方法操作, 并计算加样回收率, 结果见表1。
2.9? 样品测定? 按 “2.2”项下方法配制6 种不同产地样品的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4μL, 混合标准品溶液2、4 ?L, 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 照 “2.3”项下方法测定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的含量, 外标两点法计算含量, 结果见表2。
由表2知, 新会产区6种不同乡镇橙皮苷的含量差别较大, 其中新会会城、新会小岗、新会崖南相差不大, 新会古井、新会司前、新会双水含量亦差别不大, 但前者比后者含量约高0.3%-0.5% 。6种不同产地的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含量差别不大。
当前仅以单一指标成分如橙皮苷等( 2005年版中国药典) 来控制广陈皮的质量已无法适应需要。研究表明, 其它地区陈皮所含橙皮苷含量往往比广陈皮高, 且随着果实的成熟, 橙皮苷的含量有下降趋势[1]。故若单以橙皮苷的含量来控制广陈皮的质量, 往往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易伦朝[3]等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件正品陈皮药材、14件商品药材以及5件栽培变种及近缘植物果皮进行分析并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投影法对所得的特定(指纹)图谱进行分类。结果, 不同产地的陈皮根据特定(指纹)图谱可分为两类, 即与正品陈皮特征相似的一类及与之不同的一类。两类陈皮如果均以中国药典中陈皮质量评价的指标成分橙皮苷来考察陈皮质量, 用归一化法计算其在谱图中所占的百分含量, 两类样品的平均值分别为75.16%和79.02%, 没有明显差别。由此可见, 单以橙皮苷作为质量评价的标准不能很好地判别药材质量。广陈皮富含橙皮苷及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 因此实验选择广陈皮中含量最高的两个多甲氧基黄酮川陈皮素、橘皮素结合橙皮苷作为指标成分, 采用薄层扫描法同时测定6种不同产地广陈皮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方法简便、准确, 稳定性好, 为广陈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参考。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S]. 一部.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 陈封怀, 吴德邻.广东植物志( 第2卷) [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0?
[3] 易伦朝, 谢培山, 梁逸曾, 等.液相色谱特定( 指纹)图
谱分析用于陈皮的质量考察[J].药物分析杂志, ): 918-922?
·  ·  ·  ·  ·  ·
Copyright 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二届中国o新会陈皮文化节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薄层扫描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