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第四专题谈谈你对祖国66年来所取得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成就的感想或看法

中考思想品德第二轮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策略
──中考思想品德第二轮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和中考命题的全方位改革,思想品德课试题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查对学生初中阶段学习乃至终生学习影响较大的知识和能力。
纵观目前的中考试题,非常富有时代气息,越来越关注重大的现实热点问题,这在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思想品德试题几乎都是围绕重要的时政热点来设计的,因此,第二轮复习阶段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时政重点、热点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的问题,即专题复习(包括时政专题和方法专题)阶段,这一阶段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对中考方向的把握以及复习的效率。因此第二轮复习,关键要走好两步即关注热点,精选专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第一步要关注热点,精选专题。
时政专题是以时事“热点”为主线,跨越教材、跨越章节,重新组合基础知识,一直是思想品德学科复习的重点。每一年度国际国内的重大时政热点内容很多,而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的容量又非常有限,复习的时间也非常紧迫,因而在复习时要关注热点,精选专题是基础,用好专题是关键。
精选专题,要坚持“四原则”。一是以考纲为依据,从时政热点中选专题。一年一度的思想品德中考命题都是以考纲为依据的,无论是什么时政热点的考查,都是以不超过考试说明的范围为限度的,可以说时政热点只是起到了考查考纲中规定的知识和能力载体的作用。因此,在选择专题时,凡是与考纲要求无关或超出考纲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时政热点,都不宜入选专题。二是国内的时政热点优先于国际时政热点。在选择专题时既要考虑国内时政热点,又要考虑国际时政热点,但重点应放在国内时政热点上。在有关时政热点专题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与我国国家利益相关度较大的问题。2011年中考即将走来,中考热点问题一直是每届中考都要十分关注的话题,值得关注的热点有很多:深圳三十周年、改革开放显神威,携手绿博会、中博会,共享绿色新生活,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开创奔月新纪元,九十年风雨、九十载辉煌,广州亚运、魅力中国,巩固民族大团结,促进民族大发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回眸“十一五”、辉煌中国,上海世博,精彩中国,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同绘十二五发展蓝图,关注两会、聚焦民生,第六次人口普查……这些热点问题都是关系国家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效热点问题。因此,在最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中都有较为突出的体现。四是不能忽视地方热点,地区特色要关注。现在的思想品德考试各地一般都自主命题,都会设计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试题,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关注地方特色,但特色应是具有全局意义的特色,如各地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战略、政策,本地方的重大时事、热点、焦点等都要特别关注。
用好专题,要把握“两点”。专题复习涉及的相关背景材料内容多,单靠我们自己去看、去研究是绝对不行的。要在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的前提下,以精选一本主要专题复习资料为载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和改造。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点要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对于热点专题,我们不仅要知道相关背景材料的来龙去脉、发展过程,要明白它为什么是应关注的重点。同时,还要清楚该背景材料与课本中考纲规定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个时政热点往往涉及多个领域,我们在复习时一定要紧扣考点和课本,要与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相一致,不能超出现有的考点要求,宜宽不宜深。例如专题“科教兴国战略”,下列教材知识点都要考虑: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鼓励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措施;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科学技术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等。
第二点要“大材小用”。中考试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起点高,落点低。即关注的是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往往是从某一具体问题入手。因此,我们在复习专题时切忌仅从宏观上粗放地学.而应结合考点,尽可能从多个具体的知识点入手,即要坚持“大材小用”。所谓“大材”,就是抓热点问题,抓备受社会和学生关注的问题。在复习这些热点专题时,我们要做到“小用”,就是要把这些“大材”化为一个个小的具体的问题(如“‘嫦娥二号’成功探月”这个专题,我们结合教材和自身实际,可设置如下几个问题: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说明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发展战略?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思想品德课哪些观点?作为中学生应怎样去做?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给你哪些启示?怎样向科研工作者们学习做一个新时代的航天人?),而切忌泛泛而谈。这不仅提高了复习效率,更重要的是从多角度、多层次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要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近年来,中考政治出题的方式和解题的思路较以前更为开放、更为灵活,即使是看似明白的问答题也重在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比如分析能力、迁移能力、探究能力、书写能力等。而我们的各种能力和全部思维过程还要通过文字语言来真实地体现。复习备考时同学们普遍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热点关注,往往疏于解题方法技巧的专题训练。诚然,提高成绩关键在于我们对知识的把握,但如果不注重解题方法的训练,我们也很难取得理想成绩。
练也有个科学性问题,决不是练得越多越好。练要“精”,要有深度,要到位。通过有效练习,把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和答题技巧,提高自己的应考能力,做到“书法并举”。
所谓“书”是指“书写”,是指我们在考试中卷面要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清楚明白地表达答案。不少同学在考前经过认真地复习本该在考试中获取高分,往往因为在考试中表达不规范、不准确,特别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表达,随意、口语化;表达不完整,理论没写全;缺少逻辑性,层次不清晰;抓不住要点,思维混乱,不知所云;书写潦草,段落不分明等,造成了较大的失误,最终影响考试成绩。因此掌握书写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日的模拟训练中,我们一要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二要做到言简意赅,可以先列出答案要点,根据需要留下一定的空白,然后再适当拓展,如可写上要点的具体内容,结合材料作简要分析;三要做到层次清晰,可以用不同符号(如①②③)标出,也可以用标点表示不同的层次;四要做到答案科学规范,尽量使用教材语言和时政术语。答案要做到“四化”即答案段落化,段落层次化,层次要点化,要点序号化。
所谓“法”是指答题的技巧。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形式和设问方式尽管日趋多样灵活,但不少类型的题是有其自身的解答规律和技巧的。在复习中,我们不能只接受现成的答案,而要掌握总结各类试题的答题规律技巧,尽量避免因非智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如谈感想、认识、启发、启示之类的试题的解答,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方法,我们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写了几句草草应付了事,要么无章可循,乱写一气,可以总结归纳一定的方法如“四部走”的原则即围绕材料的中心思想根据需要可从三“W”:即:“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方面展开论述,我们就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
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四字”解题法──“读、找、联、结”。“读”即认真读题,在读中理解题目所给材料的内容,以及所提出的问题;“找”即在读的基础上找出题中的关键词;“联”即在找的基础上将题中关键词与课本知识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等进行联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结”即对前面分析、联系所得到的知识点和认识进行总结,组织好答案。
解答漫画题的“四看”──看标题、看画面、看文字、看夸张。首先是看标题。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首先要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其次是看画面。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再次,看文字。画中的语言文字,往往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对我们领会漫画的寓意很有帮助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最后是看夸张。漫画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还应注意把上述几个方面所得到的信息结合起来思考,再去联系课本知识,这样才能全面、准确领会漫画的寓意,为正确答题打好基础。
类似的解题方法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实践证明,在当今能力型考试中,适度的训练,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通过练习归纳,掌握答题规律技巧,是利于提高答题能力,少走弯路,把题答准、答全的。这也是提高复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思想品德中考总复习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着眼于知识、能力和觉悟的三者有机统一,立足于考纲和教材的要求,关注热点,精选专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我们才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重组建构 自我生成
——如何构建中考思想品德高效复习课堂
&一年一度的中考,既是对初三毕业生所学知识的考查,更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及把握重点、难点,知识提炼能力的考查,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的体现。时间紧,内容多。增强复习效果,提高复习实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从容应对中考,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话题。本人从事初三思想品德课教学多年,试图以自己多年来指导学生中考复习的一些体会,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考点的复习,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和交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树立课标意识、把握中考方向
在初中思品总复习的设计中,教师要始终树立课标意识,心中有课标,脑中有课标,这是搞好中考复习的总指挥和统帅,课标就是旗帜,课标就是方向,有了正确的方向,才谈得上复习的有效性。(中考说明37个考点)而这几年中考试卷的一个很明显特征就是依托课程标准,试题基本上依据课程标准,源于教材,又拓展于教材,从教材引伸到检查学生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因些我们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尤其是我省各地教材的版本不一样,中考采取“一卷多本”的形式统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要关注课程标准,在此前提下,既要以教材为基础,又要跳出教材,关心其它的两种教材,也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在复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考点时,与该考点相关联的课标有两个:(两个课标,两节课)
1.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考点35)&
2.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考点12)
二、归纳整理观点、构建知识网络
初中思品复习课不是重复以往的知识,而是将过去所学的知识加以再现、巩固、提高、归纳,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因此,在总复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全面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归纳和重组,理清教材的脉络,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从而增强复习的有效性。
因为各种版本教材的表述方式不同,或者对有些版本教材对一些知识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根据考点内容、参照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力求全面。
在复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内容时,我们根据课标的要求,把它分解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两部分,分别列出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使之系统性。
第一部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年代的体现: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精神等。
中华民族精神在建设时期的体现:铁人精神、98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精神等。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②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我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体措施举例:每年进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评选全国道德模范、“双百”人物评选、把每年的九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等。
5.我们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立志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困难,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第二部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的凝聚力之中;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已经在我们的情感活动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3.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特点);中华文明是世界最早、最先进的文明之一;中国的科技文化曾经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4.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①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5.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①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③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⑤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有效抵制落后文化。
6.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措施如:举办“红歌会”、举办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举办中外文化年、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色情低俗信息专项行动等。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9.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倡导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10.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待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11.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12.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①有利于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②有利于中外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借鉴。③有利于促进中外各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⑤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3.我们应如何看待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①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与对话,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②我们应以一种世界的、开放的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③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
这一环节的复习主要让学生夯实基础,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构建知识网络。
三、解析典型例题& 渗透解题方法
教师可以收集跟本考点有关的时政热点材料,设置典型例题,还可以把往年的中考题作为例题。解析例题时,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展示答案,然后教师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解题的一般步骤是:深入读题——仔细审题——挖掘信息——回归教材——筛选相关知识——归纳整理答案。学生展示要充分,不能只说答案,要突出方法和基本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1)选例题时要注重针对性、典型性、代表性,要控制题量和难度,要在知识的重点、学生的疑点和不同知识的衔接点上设置题目。(2)要强化题型意识,尽可能做到每一个考点设计一种类型例题,要按题型进行思路和方法的梳理,以实现解决一道题,学会解决一类题的目的。(3)注重解题规范,能够运用学科术语准确表述自己的意图,要点层次化、序列化。最后,例题的参考答案要呈现给学生。
【例题】2008年3月,潍坊市出台“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各部门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举办“文化建设理论”讲座,明确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挖掘整理木版年画、剪纸等传统工艺,并结合时代进行创新;吸收国外风筝审美独特,外观简洁、放飞性能好等优点,改进本地传统风筝制作工艺;依法打击不健康文化活动,清理文化垃圾,开展“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利弊谈”征文活动;开展“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
结合上述做法,分析该市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解题方法】本题主要教会学生审题方法。
先通读材料,再理解设问:“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意味着回答该问题与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容有关系,“理论依据”揭示着怎样发展先进文化。
再逐句分析材料:
“举办‘文化建设理论’讲座,明确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依据: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挖掘整理木版年画、剪纸等传统工艺,并结合时代进行创新。”依据: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保护和利用,既保持了文化的民族性,又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吸收国外风筝审美独特,外观简洁、放飞性能好等优点,改进本地传统风筝制作工艺”
依据: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吸收整个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依法打击不健康文化活动,清理文化垃圾,开展‘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利弊谈’征文活动”
依据:依法保障和谐文化建设,引导市民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
“开展‘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
依据: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理建设。开展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正气,提高道德水平。
这一环节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四、链接热点时政& 自主设题解答
思想品德复习课不是对过去所学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一种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是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实现知识的重组建构。为此,课堂复习不仅是形式的多样,而且还要有一个民主的氛围,一个师生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还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多一点体现“生成”探究的互动过程。我们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参与到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与运用,引导学生把知识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在课堂复习中得到碰撞,在碰撞中激发“机智”和“智慧”。
因此,教师在进行中考总复习时,除了进行专门的热点专题复习外,第一轮总复习也可以根据考点内容,收集一些与考点相关的热点时事,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设题并解答,自我生成,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时事背景材料设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让学生设题前可以作一些必要的提示,如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方面设问,
具体的如:“材料说明了什么?”“原因是什么?”“材料包含了思想品德教材的哪些观点?”“……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启示?”“国家或我们个人应该怎么做?”等等。
在复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考点时,我们收集了以下时事热点:
1.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部门组织的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简称“双百”)评选活动揭晓。这次评选活动让亿万人民群众担当“主角”,推选出小叶丹、王进喜、容国团、王顺友、丛飞等两百位英雄模范人物及感动中国人物。其中江西人有方志敏(热爱祖国、坚贞不屈)、邹韬奋,邱娥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袁隆平(敬业奉献、开拓创新)。
2.2010年世博会将于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1999年12月,中国政府正式宣布申办2010年世博会;2002年12月,在同俄罗斯、韩国、墨西哥等国家的角逐中,中国上海最终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
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各个国家的展馆各具特色: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寓意“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采用中国传统的斗拱造型,以“中国红”为主色,以独特的形象成为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名片”;以色列国家馆外观由两座的流线型建筑体组成,形似环抱在一起的双手,象征着以色列的科技与创新;韩国国家馆将展示引领城市发展的信息、生物、纳米、普适、宽带技术以及韩食、韩服、韩文、韩屋、韩纸、韩国音乐……
在复习这一考点之前,先布置了学生在对知识点预先复习的同时,根据所列举的这两则时事热点每人选择一则,至少设置一个问题,并自行拟写好答案。在课堂上复习这一考点内容时,让学生来说说自己所设置的问题及答案。
例如:第一则时事热点学生设置的问题有:
①这一材料和我们所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
②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双百”人物活动的评选有什么意义?
③这次评选活动为什么要让亿万人民群众担当“主角”?
④在“双百”人物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⑤为什么在新时期仍然要向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学习?
⑥你知道这些人物的故事吗?请你说一说。
⑦向“双百”人物学习,我们应该怎样做?
第二则时事热点学生设置的问题有:
①中国上海为什么能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
②你认为中国能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吗?
③为什么有那么多国家与国际组织参加上海世博会?
④材料体现了我们所学过的哪些观点?
⑤举办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⑥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怎样才能当好中外交往中的使者?
⑦通过对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家各具特色的展馆的了解,你有哪些感悟?
一个学生回答完后,让其他学生来评价:他设置的问题好不好?为什么?他的答案恰不恰当?你还有补充吗?当然,老师也要对他们的问题进行恰当点评与引导,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这一个考点的知识点。
这样的教学突破了以往复习中“复习知识——练习”、“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去复习,主动参与课堂,并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当然,这需要老师选择好典型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的材料,也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组织、引导的能力。
这一环节的教学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我生成,提升素质。
五、精编精选题目,巩固强化训练
在初中思品的复习设计中,教师要继承好“旧题”,如:每年中考题的精华题、一些复习资料中的“妙题”等等,因为好题目永远都不会过时,教师不仅要继承好,还要利用好这些“旧题”,充分发挥“旧题”的“余热”。同时,教师更要主动出击,根据课标和年度热点,原创性地或嫁接性地开发一些新题目,不仅要内容新,而且要形式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在编制训练题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问题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修正对某些问题的模糊认识,提升思维的深度、广度和跨度。编制的开放性问答题尽可能跨跃多本教材、多个主题,便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性、发散性和灵活性,突破答案的单一性,彰显参考答案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例1:材料一:继公安部、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3个多月之后,公安部近日再次部署在全国展开新一轮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剑锋直指淫秽色情手机网站。黄毒流窜到手机,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今3G时代已经来临,如何防范淫秽色情信息通过手机网络蔓延,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材料二:漫画《封》。
(1)对淫秽色情手机网站为什么要“封”?
(2)如何防范淫秽色情信息通过手机网络蔓延,你对此有何建议?
4.材料一: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
&统奥巴马于11月15日至18日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美两国元首17日在北京就扩大两国的人文交流,特别是青年交流进行了探讨,支持双方建立人文交流机制,并且加强互派留学生合作。而美国总统奥巴马16日表示,美国到中国学习的留学生人数要增加到10万人。
材料二:2009年11月,美国留学生人口常年报告出炉,中国去年留美人数激增21%,达98510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正留学美国,给美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力。
(1)中美互派留学生有利于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你如何看待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
(2)各国文化千姿百态,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那么我们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例2:(江西2008年中考)日至29日,烙上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在国外传递。火炬通过数千名火炬手的手手相传,把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和世界级的创新设计一并展示给世界数十亿热切期盼的观众。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说说烙上“中国元素”的“祥云”火炬拜访五大洲的意义。
(2)5月14日至16日,北京奥运会在江西瑞金、井、南昌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红色摇篮之旅”。奥运精神涌动赣鄱大地。
作为赣鄱大地的小主人,你准备用什么行动参与北京奥运会?
例3.(江西2009年中考)北京奥运会以一场无与伦比的开幕式震撼世界:击缶而歌、水墨画卷、古老汉字、传统京剧、丝绸之路、昆曲、风筝、太极、瓷器……通过画的意境、诗的韵律、舞的飘逸、乐的悠扬,“用世界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这让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哪些魅力?
学生通过做题可以巩固复习内容,提高分析问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
(文:刘成海)
依标据本 夯实基础& 结合热点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所在。综观我们江西省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分析说明题,基本上都是使用当年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作为命题的切入点,来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科特点。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在中考思品三轮复习中都要应该结合相关时政热点问题进行复习与训练。本文就围绕“在第一轮复习中,如何以考点为中心结合热点问题进行考点专题复习”这个角度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我们上高中学初三政治备课组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中考思想品德第一轮总复习中结合热点问题进行考点专题复习的基本策略,其关键应该走好两步:第一步是依标据本、明确目标、梳理知识、夯实基础;第二步是结合热点,拓展思维,适度训练,规范答题。
一、依标据本 明确目标& 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这一步主要做到“两个结合”。
1、结合《课标》与《考纲》,明确复习目标,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由于我省目前思想品德教材进行“一标多本”的课改试验,而中考又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因此,《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成为中考命题考试的主要依据,更是我们进行中考复习备考的重要依据。再加上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要紧扣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把握复习范围,明确复习目标,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既要明白哪些课标内容列入考试范围,也要了解哪些课标要求没有列入考试范围,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复习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通过比对《课程标准》和江西省中考《考试说明》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有些《课程标准》的内容没有列入《考试说明》的考点要求之中,因此在复习中就可以不讲,以节约复习时间。
以下12个课标要求没有列入考试要求:(1)悦纳自我;(2)青春期心理冲动;(3)调控情绪;(4)认识自我;(5)自尊;(6)亲子和谐;(7)克服闭锁心理;(8)同学交往;(9)师生交往;(10)礼貌与礼仪;(1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12)提高心理承受力,积极进取。
江西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说明中列入考试范围的考点有37个,按内容性质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板块:即“心理与品德、法律与秩序、国情与责任”三大板块。
我们复习教学中,把中考说明中规定的37个考点的内容按上述三个板块分类,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逐个进行考点专题复习,引导学生准确领会每个考点的具体要求,并结合相关教材内容及热点材料进行分析与训练。这样处理虽然难度较大,但知识体系更清晰,重点更突出,复习针对性更强。全部的37个考点逐个进行专题复习大约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其内容分量在整个总复习中是最多的一轮。
如在复习第一个板块“心理与品德”时,我们对照“课标”和“说明”,设计了以下11个“考点专题”进行复习:⑴“直面挫折
磨砺意志”;⑵“珍爱生命 创造价值”;⑶“自立自信 自强不息”;⑷“ 明辨是非 学会选择”;⑸“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⑹“团结协作
关爱集体”;⑺“竞争与合作”;⑻“孝敬父母与长辈”;⑼“诚实守信”;⑽“平等尊重 宽容互助”;⑾“多元文化
平等交往”。这些专题每课时复习一个,一个专题包含的内容一般是1-2个考点。
2、结合考点与教材,梳理教材知识体系,把握主干知识,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要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要把教材中体现考点要求和课改精神的核心知识吃透。由于我省教材是“一标多本”,命题主要体现课标要求,所以我们要“依标据本而又不拘泥于本”,重在引导学生把握教材中能体现考点要求的核心观点和主干知识,夯实基础。
这一轮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考试说明的规定准确把握每个考点的具体要求,帮助学生梳理相关课文的知识体系。我们复习中围绕“考点”要求并结合课文内容一般从“是什么(含义、表现、特点等)”、“为什么(原因、作用、意义等)”、“怎么做(要求、方法、建议等)”三个角度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全面把握相关考点的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观点,构建知识框架,做到胸有成“图”——“知识主干图”,但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如在进行“珍爱生命
创造价值”这一考点的专题复习时:课堂上教师适当引入课题后,就应要求学生明确这个考点专题复习的目标,把握课程标准即中考说明的具体要求,课标是如下表述的:“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这两条课标要求在各个版本中教材呈现的程度,语言的表述差异比较大,但核心观点是一致的。主要有以下观点: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每种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各种生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2、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独特性。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都应该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自觉地远离各种伤害源。4、人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生命的意义是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的,人生的价值要靠今天的努力学习和将来的积极工作来创造。5、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要学会从自己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造生命的价值。
教师结合相关教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进行考点解析。我们围绕考点结合相关课文(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设计了以下思考题:“1、为什么要关爱地球上的生命?人类应怎样对待地球上的其它生命?(与课文第一框相关)3、人的生命独特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课文第二框相关)4、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5、怎样关爱他人的生命?6、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一个人应怎样创造和延伸生命的价值?”(4-6问与课文第三框相关)然后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梳理教材的核心知识,使相关考点知识显得更有条理性和系统性。
二、结合热点,拓展思维,适度训练,规范答题。
要走好这一步,也要做到“两个结合”。
1、结合热点材料盘活考点知识,拓展学生思维,注重知识的迁移与整合。
我省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就是一幅幅生活的画卷,紧密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关注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的鲜明的江西特色、时代气息和亲和力。关注热点,联系生活深入进行复习,不仅能使学生巩固知识、拓展思维,学以致用,感受学习的乐趣,更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命运、关心家乡建设、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品质,升华觉悟和意识。
因此,我们在考点专题复习中,注意结合考点搜集年度内能体现上述特点的时政热点材料,平时就应该多关注社会生活,多渠道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时政热点材料,早做准备,有有备无患。同一个考点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时政材料与之相关联,我们复习中就应结合这些热点材料从不同角度对考点进行分析与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盘活考点知识,注重知识的迁移与整合。
如在复习 “珍爱生命
创造价值”这个考点时,我们就结合时政热点“感动中国2009”人物中的两个事例进行分析:一是“暴走妈妈”陈玉蓉割肝救子,二是长江大学勇搭“人梯”救人的英雄大学生群体。通过分析,使学生对以下相关观点有了更深的理解:“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爱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奉献。”
“珍爱生命,追求生命价值,实现人生意义。”“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光彩,并为之为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等等。
2、结合热点材料精心设计习题,适度训练,掌握方法,规范答题。
有目的地进行适度的练题,可以强化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答题能力。在每个考点的复习中,教师应精选相关的时政热点材料,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训练。要注意引导学生审清材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特别要注意材料内容中的关键词句,这些关键词句往往蕴涵着答题的有效信息,体现着考点的基本要求,从中就容易找到热点与考点的结合点。通过适度练习,训练学生运用相关考点知识解答热点问题的能力,并对解题方法、技巧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答题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当然教师要结合考点训练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技巧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答题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做到规范答题。在解答材料型的题目时要引导学生尽量回归教材,使用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核心观点、学科术语去答题;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答案书写要工整、规范,尽量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号化等等。
总之,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中考思想品德总复习也不存在什么固定的模式,相信每所学校也都有其自己的拿手做法,但究竟什么复习策略是有效的,是一门“永远存在遗憾的艺术”,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并在自己今后的复习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完善和提高。
&&&&&&&&&&&&&&&&&&&&&&&&&&&&&&
2011年中考政治命题趋势与对策
&分析2010年中考命题的基本原则和策略,不难发现2011年的中考试题仍然会呈现以下特点:
(1)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判断、选择;
(2)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试题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时代特征将更加凸显。试题将更加注重时政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反映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 (4)地方特色更加突出。试题将会更加注意联系地方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发展;
& (5)试题将会丰富多彩,考查方式将会更加灵活多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复习方法是制胜的法宝,九年级思品中考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要想在学习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做到“读”“熟”“串”“精”“专”“新”:
一、注重四“读”,“熟”悉考点和答题格式
政治中考开放性试题取材灵活新颖,侧重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一些学生认为没必要读书了,这是错误的。试题形式无论怎样变化,其根基仍在基础知识。再新的题型,再活的题目都是依“标”据“本”而设,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知识的支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中要立足于书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读书要做到“四读”,即读标题(包括课、节、框、目标题),读概念,读原理,读引言和结论。读标题,可以大致了解教材的知识框架结构,脉络体系;读概念,可以掌握科学理论机体的细胞;读原理,可以掌握关键知识;读引言和结论,可以理清教材的精髓和落脚点。
此外,《课程标准》和《考纲》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因此,考生也要仔细研读,明确中考的要求,把握能力要求,理解更新的中考改革理念,领会中考命题的原则。对照《考纲》和样卷,确定自己的复习内容,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新课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基础知识不重要,从而忽视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复习。结果在做选择题时,由于概念模棱两可,造成误选或漏选;做开放性试题时,也因为不熟悉教材的内容,而找不准甚至找不到原理,拿着课本左翻右翻,结果花费了时间却完不成任务,付出了惨重代价。
所以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有了扎实的知识根基,才能砌成稳固的“解题”大厦。因此,在学习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熟悉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熟读教材,熟悉考纲,整理重要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例如:关于“……标志”、“……前提”、“……保证”等等。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如法律的特征,犯罪的特征、最主要特征、法律标志等等,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
这样夯实了基础知识,就为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还要熟悉答题格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来有些省市的中考开卷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践行题。
这类题都会提供一些背景材料,要求写调查报告、倡议书、建议、设计班会、公益广告等等,学生在做这类题时往往失分多,有的甚至无从下手,不知如何作答。因此,让学生通过平常训练熟悉答题格式,探求解题规律至关重要。
二、“串”联知识结构,“精”选“精”练
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中考开放性试题突出了知识的相关性、相通性,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加以考查。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很有必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研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中考政治科目,学习的内容极为广泛,面面俱到无异于大海捞针,劳而无功。学习时应当提倡“少就是多”的原则,以“吃得饱”“有营养”为上策,资料投放前必须经过精心筛选,择其善者而用之。切忌滥发资料,整天做练习,置身于“题海”之中,造成“消化不良”的现象。
因此,在选择习题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的题目,注意质的延伸和量的扩展。如纵向比较本市多年中考试题,横向比较本省、市和外省、市中考试题,分析并选择与考纲有关系的题目进行练习。因为这些考题代表中考最新题型,较权威,难易程度适中。
三、链接“新”时政,抓好“专”题复习
新教材把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为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四块内容,力图让每一教育模块所涉及的内容主题螺旋上升,贯穿在整个初中三年的课程中。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可以按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这四个专题的内容,进行专题训练,也可以按照中考各种题型(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简答、辨析、论述)进行专题训练,这样有利于强化知识网络,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考试题往往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提取材料情境设问,从而体现社会热点,因此,在学习时,还要进行时事专题学习,使练习的内容变成连接课堂与课外的桥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
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基本上都是使用当年发生的国内国外重大时政作为命题的情景,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这是政治课的生命所在,也是中考政治命题的基本原则。
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关注当年的时政热点,如“庆祝建国60周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第二届道德模范人物评选”等等时政热点,注意找出它们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从理论上对时事进行多角度分析,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分析时政热点所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注重知识迁移。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又提高了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应对中考奠定了基础。
“民族团结教育”专题复习资料&&
编辑: 冷保明
“民族团结教育”专题复习资料
编辑整理:冷保明
【导& 言】
根据教育部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将各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全国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纳入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
一:民族团结进步篇二:反对民族分裂篇三:促进共同繁荣篇
四:维护祖国统一篇五:弘扬民族精神篇
★第一章 民族团结进步篇
☆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课有何重要意义?答:①有利于增强公民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②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
④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维护民族团结有何重大意义(作用)?(至少4点)答: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②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③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⑤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国庆60周年盛典,精彩亮相的“彩车”,展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大家庭,其中:“天山祝福”彩车展现了新疆各族儿女团结奋斗、携手共建美好未来的精神风貌;“和谐西藏”彩车描绘了神奇自然、发展进步的和谐西藏;内蒙古“草原飞虹”、广西“壮乡欢歌”、宁夏“塞上江南”等彩车展现了民族团结、经济腾飞的发展成就……
请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①我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
⑥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我国解决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其含义怎样?由少数民族行使什么权利?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含义: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行使自治权。(注意:不同于港澳的“高度自治”)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一制度的认识(从含义、重要性两个方面谈)?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何重要意义?①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②有利于把党和国家的总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③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④有利于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破坏活动,巩固国家的统一
☆新中国形成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答: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其中: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其地位各是什么?答: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地位:◇民族平等,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平等是最基本的要求)
◇民族团结,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
☆我国采用哪些方式和原则来处理民族关系?答:⑴方式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⑵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我国维护保障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有(国家的举措、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改革;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等。
☆在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
二是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三是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民族团结有什么重要性(或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至少4点)答: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②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③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
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的伟大复兴;
⑤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⑥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什么是“三个离不开”思想?答:“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答:①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
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③勇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坚决斗争。
④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同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同学,不讲不利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民族团结的事。
☆有人说:“维护民族团结就是要注意回避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禁忌。”对此,你是怎么看的?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维护民族团结,我们既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还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日纪念日(3.28)有什么重要意义?答:①有利于彻底揭露达赖集团图谋“西藏独立”的反动本质,粉碎“藏独”势力的分裂图谋。
②有利于维护西藏的民族团结,保障西藏的社会稳定。
③有利于让西藏人民牢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④有利于西藏人民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第二章 反对民族分裂篇
1. 你知道破坏民族团结的“三股势力 ”是指什么?答: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国际恐怖势力。
请用具体的事例证明团结稳定是福,动乱分裂是祸。答:如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的“七五”暴力事件,不仅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新疆乌鲁木齐、西藏拉萨等地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其目的是什么?答:目的是分裂中国、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4. ☆新疆“7.5”
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本质是什么?答:此次事件是一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其目的是挑起事端,制造暴力事件,搞分裂,干扰发展。
☆参与打砸抢烧事件的犯罪分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答:生命健康权;财产所有权;
☆七五事件中的“打、砸、抢、烧”是一种什么行为?答:是侵害公民身体健康权和财产所有权的严重暴力犯罪行为,是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严重犯罪行为。
&#年拉萨“3.14”、2009年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事件有什么严重危害?”
答: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社会稳定,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损害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联系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民族分裂活动的危害。答:民族分裂活动破坏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破坏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损害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疆独、藏独的存在和7。5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答:说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阶级矛盾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激化。(注:七.五事件不是民族矛盾,而是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
阶级斗争虽然在一定范围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但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既不能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又不要搞阶级斗争熄灭论。
☆我国依法严厉惩处“七五”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分子说明了什么?(即体现课本中的哪些观点?)(至少3点)答: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或: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且有国家强制性;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⑤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利益、打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⑥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我国依法打击打砸抢烧暴力犯罪分子给我们哪些启示?(感悟到了哪些道理?)答:①公民要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
②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③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④公民要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疆独、藏独分裂分子分裂祖国的目的能得逞吗?请你简述理由。答:不可能得逞。因为:①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儿女的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③通过打砸抢烧进行疆独、藏独活动,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得人心。因此,疆独、藏独的目的是不可能得逞的。
☆疆独头目热比娅的众叛亲离说明了什么?答:从事民族分裂活动不得人心,民族团结才是人心所向。
&#事件、7·5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击打砸抢烧暴力犯罪行为,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①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②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稳定,也就不能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严重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给国家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七五”事件发生后,中央和新疆自治区政府依法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平息了暴力犯罪事件,维护了新疆的政治社会稳定,这说明了什么?
答:①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我们党和政府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能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③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请你结合历史史料,列举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答:&#年,(太宗时)文成公主入吐蕃,嫁松赞干布,加强唐蕃关系;
②8世纪初,(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蕃,嫁尺带丹珠,尺带丹珠上书表示唐蕃“和同为一家”
③9世纪初,唐蕃会盟,至今会盟碑仍在大昭寺前,是汉藏团结象征、见证;
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至此,西藏正式划入中央政府管辖;
⑤明在西藏设土司;
⑥清册封达赖、班禅,派驻藏大臣与之共管西藏;
&#年,民国政府在《临时约法》、《宪法》中,规定中国为统一国家,西藏为中国领土。十三世达赖和九世班禅圆寂后,国民政府派员致祭,批准其转世灵童继位,派中央代表主持十四世达赖和十世班禅的坐床典礼。
&#年,西藏和平解放。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
★作为中华儿女,面对国内的分裂势力和国际上少数国家的反华行经,你应该做点什么?答:①面对国内的分裂势力和国际上少数国家的反华行经,我们要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拥护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外交方针,声讨“藏独”、“疆独”和西方少数国家的暴行。
③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年当奥运火炬到达北美城市旧金山的那天,全城出动了几万华人,自发加入到“保卫火炬”的人流中,原因始自之前在巴黎奥运火炬“受辱”。当美国CNN歪曲“314”事件时,中国民众自发反击等。
对于材料中的民众的表现,请发表你的看法。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1)面对“藏独”和西方少数国家的反华行径,中国民众表现出了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忠实地履行了对国家的责任。
(2)启示:①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②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我们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③我们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④青少年要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
&附:民族团结教育补充材料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平等,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
◇民族团结,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
◇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我国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和政策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等。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在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二是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三是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在中国,民族团结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以及同一少数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团结。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我们要自觉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国家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国家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民族团结教育”专题复习资料
编辑: 冷保明
★★★第三章 促进共同繁荣篇
☆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施了什么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答: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国家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取得辉煌成就,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答:①坚持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只适用于民族自治地方)
②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实行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⑤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⑥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发达地区的无私援助;
⑦各族人民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等。
☆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巨大的成就充分说明什么?(即:从巨变在可得出哪些结论)(至少4点)
答: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③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⑤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给我们哪些启示?(应怎么做?)(至少4点)答:①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必须坚持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⑤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等。
6. ☆请你列举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建设投入的一些具体措施。(至少3点)
答: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②修建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③实施“援藏工程、援疆工程”,;
④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
⑤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新疆班”等。
☆国家加大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至少4点)答:①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②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异,实现民族平等;
③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④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
⑤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⑥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答: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根本原则。
⑦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
③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④实施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
⑤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尊重、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9. ☆歌曲《天路》中的“天路”是指什么?它的修通有什么重要意义?答:⑴青藏铁路
⑵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疆获得发展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有哪些答:⑴内部原因:实施了改革开放、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疆人民发扬了艰苦奋斗精神;等等。
⑵外部原因: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发达地区的无私援助;等。
☆从新疆的巨变中你可以得出了哪些结论?答: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⑤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帮助。
☆广西、宁夏、西藏、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国家的哪些重大方针有关的。答: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科学发展观、
④可持续发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⑤对外开放、
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⑦ 战略等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国家发展有何内在联系?答: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
①国家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国家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就不会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②同样,国家的发展也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进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党和政府致力于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让各族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说明了什么?(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观点)(至少4点)
答:①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⑤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原则。
☆我国为什么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至少4点)答: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②我党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少数民族的发展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⑤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萦荣的原则;
⑥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如果你参观了“自治区成就展”,谈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感悟到了哪些道理?)答:①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②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 。
☆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我国政府该怎么做?答:⑴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⑵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
⑶文化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各民族文化。
9. ☆为什么要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答:因为:①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②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
为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可开展活动有:①召开“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
②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
③传唱民族团结歌曲;
④出以“民族团结教育”主题黑板报、手抄报、图片展。
11.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标语:
例:①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②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③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⑤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⑥56个民族是一家,我们心相连、血相通。
“民族团结教育”专题复习资料
编辑整理:上高中学&
★★★★★第五章 弘扬民族精神篇
1. △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其核心是什么?
答: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答: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答:①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②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请列举出以下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的例子:答: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
⑶改革开放新时期: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冰雪精神;抗“非典”精神;……
☆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做什么?答: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我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体措施举例:每年进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评选全国道德模范、“双百”人物评选、把每年的九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等。
☆你认为我们国家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答:①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②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⑤要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心骨”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你打算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答: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立志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②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③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立自强、勤奋刻苦、尊重他人、以诚相待;等。
★民族精神的内容很丰富,就你最有感触的一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你该怎么做?例答:我们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学习中要做到乐观开朗、自强自信。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如考试失败后不能心灰意冷,要善于找到差距,弥补不足,争取成功。
△让我们展望一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或:请你展望:到建国100周年时,祖国的美好蓝图。)答案一: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采用了“共同理想”的表述)
答案二: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采用了“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表述)
△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在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青少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以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使命?答: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少年应怎么做?(即:青少年怎样才能肩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答:①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
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④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中国人,我们青少年怎样承担对民族和国家责任?答:①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与自信心,以自己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
②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③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④肩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贡献自己的才智。
★★★★第四章 维护祖国统一篇
1. ☆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适用范围是哪里?
答:基本方针:“一国两制”;
适用范围:香港、澳门和台湾。(目前已在港澳两地成为现实。)
2. ☆“一国两制”方针制定目的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答:目的: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含义: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一个国家”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 ☆“一国两制”方针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它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有利于保持港澳台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④有利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4.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各是什么时候?港澳特区现任行政长官各是谁?
答:香港:日,曾荫权;
澳门:日,崔世安。
5. ☆港澳能够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启示?
答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启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为祖国统一大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6. ☆香港、澳门回归10多年来保持了繁荣稳定说明了什么?(证明了什么道理?)
答:①“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③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有历史潮流。……
☆中央政府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澳门基本法办事,坚定不移地维护澳门繁荣稳定。★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履行了什么职责?
答:履行了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港澳地区繁荣和稳定等方面的责任。
8. ☆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9. ☆两会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0. ☆祖国统一的最好策略(即最佳方式)是什么?这一策略的前提是什么?
答:最好策略:一国两制;
&& 其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违背了什么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对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具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一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⑴违背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⑵重要意义: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⑶内容: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12. ☆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统一的最佳方式、法律依据和原则、立场各是什么?
答:⑴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⑵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⑶法律依据:《反分裂国家法》、
⑷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⑸对台立场: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②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③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④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3. ☆两岸同胞渴望三十年的“三通”直航能够成为现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①祖国大陆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党和国家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14. ☆两岸的通航、通商、通邮(直接三通)在今天能变为现实说明了什么?
答: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②发展两岸关系,加强对话与沟通,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5. ☆如何理解:两岸“三通”缩短的不仅仅是空间的距离,还有心灵的距离。
答:①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两岸同胞本是一家人;
②两岸“三通”有力地促进两岸人民的交流和合作,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等。
☆调查显示:当前,随着两岸关系回暖,近八成国民对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充满信心。请问:国人对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充满信心的依据是什么?
答:①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后,更加繁荣稳定,说明“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②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③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正在和平崛起;
④“台独”越来越不得民心。
17. ☆为什么说实现两岸的统一,是不可阻档的历史潮流?
答: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②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③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目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这难得的历史机遇。马英九表示“在适当的时机,争取早日访问大陆”为此,不少网民在网站论坛上发帖子表示欢迎,作为密切关注两岸关系的网民,★你想对台湾地区领导人说些什么?
答: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②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台独”不得民心。
③要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尽快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④任何有关“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的主张,都是违背中华民族利益和中国人民意愿的,是决不允许的。
19. ☆回首60年,我国在国家统一的事业上取得了哪些成就?(4分)
答:①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新中国;
②香港、澳门通过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分别在1997年、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③积极解决台湾问题,2008年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20. ☆国家多年来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所做出的许多善意之举。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
答:①台湾农产品“零关锐”进入大陆销售;
②赠送大熊猫“团团”、“圆圆”给台湾;
③推进两岸“三通”;&
④春节包机;……
21. ☆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两岸加强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交流,有利于两岸同胞相互了解,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有利于两岸经济合作,共谋两岸同胞福祉;有利于推动两岸朝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
22. ☆两岸“三通”给台湾的旅游业带来无限生机。大陆民众赴台旅游不断升温,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①宝岛台湾迷人的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②两岸同胞的血肉亲情。等
23. ☆到宝岛台湾旅游,要注意一些什么?
答:①尊重台湾民众的风俗民惯、宗教信仰;
②文明旅游,保护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等。
24. ★谈谈你认为我国应当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答:①坚持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台湾独立”、“一中一台”。
②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与台湾当局和平谈判,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③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⑤加强两岸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发展两岸关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5. ★青少年能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做出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答:①积极支持并热情宣传我国政府的对台方针、政策和立场;
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自觉履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义务,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③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把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赞美祖国巨大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