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漂移韩寒赛道高速漂移倒地,在EVA海绵垫上应该贴什么材料的地贴?

主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很抱歉,这个页面不存在。
1. 使用搜索功能查找信息。
2. 去其他地方看看: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64843|回复: 120|
最后登录15-8-31阅读权限248金钱30985 经验15222 我的遥控车SAKURA XI / FF
TB03R / 417V5魅力20749 分享精华29记录日志相册好友UID19438主题帖子积分215898注册时间07-2-28在线时间29365 小时
发表于 13-8-17 15:11:00
本帖最后由 yst 于 13-8-20 15:06 编辑
入门之:一帖告诉纯新手组一部新车需要买什么,以及相应知识链接
纯新手,没接触过RC,不要紧,看完你就知道要买什么。
老手,也可以看,本文中会穿插植入各种技术知识链接,包满意。
以下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入门玩家,需要购买的清单:
2. 轮胎(如果车架有配套,可以暂不另购)
3. 车壳(车架基本不会配套)
4. 喷车壳用的喷漆(如果买的车壳是已经做好的,就不需要)
5. 遥控+接受,通常是一套
6. 舵机,控制转向的
7. 电调和马达,通常是一套
8. 马达用的齿轮(如果车架有配套,可能不需要购买,但也可能需要根据实际齿比来另购)
9. 动力电池
10.电池充电器
11.电池充电器用的电源适配器(如果充电器内置电源,则不需要)
12.安装用的工具
13.调车用的工具
14.油品(避震油/齿轮油/轴承油/抗磨油/绿油等)
然后来仔细导入相关资料
首先看:新手买什么车之类的投资问题:
Section 1: 车架/轮胎/车壳
& & 车架一般都是玩家考虑的第一个因素也就是最重要的部分,由几百元的入门车架到几千元的顶级车架都有
& & 关于车架的选择有个问题需要说一下,车架只分等级高中低端,而不需要说入门就必须买低端车架,有米可以直接买顶级车架,配置高,可调性高,精度高,心情自然更好。囊肿羞涩的可以买低端车架,慢慢OP也是一种心态。
& & 至发帖时的主流车架,可以看5CN EVA写的主流漂移车架汇总,是很好的车架介绍帖子:
2. 轮胎(如果车架有配套,可以暂不另购)
& & 轮胎包括轮毂与肽皮
& & a. 轮毂:轮毂分24mm与26mm宽度,漂移常见均为26mm的,24mm较少,国产也有一些特殊型号25mm。
& && &&&轮毂涉及offset的问题,常见有0~11MM offset的可选,offset简单理解为轮毂外侧的偏移量,offset越大的轮毂,2边轮胎的宽度就越大,需要搭配越宽的车壳才能实现更完好的视觉效果(后面车壳选择中会再提及这个问题)
& && &&&offset在国产中喜欢叫多少度,这个叫法虽不严谨,但已深入民心,如5度指5mm offset。
& & b. 肽皮:漂移胎也分24或26mm宽度,当然基本都是26的了,还根据与地面的夹角来分度数,当然还有软硬度,硬度越高的,抓地越差;越软的漂移胎,抓地越高,需要按实际环境以及动力搭配选择。(但是需要注意一点是即使是偏软的漂移胎,也只是相对的,实际还是硬肽)
3. 车壳(车架基本不会配套)
& & 车壳这个主要看自己喜欢什么款式了。
& & 车壳按宽度常见分为190MM,195MM,以及200MM
& & 按材质分为PC与PVC,PC是最好的,不易碎,PVC主要是国产一些廉价车壳才用,易碎
& & 关于之前轮毂提及的offset搭配问题,如190MM宽度,可选择3mm或5mm offset的轮毂,195可用5/8mm,200的主要就是8mm~11的了
4. 喷车壳用的喷漆(如果买的车壳是已经做好的,就不需要)
& & 喷漆必须买模型车壳喷漆,学名PolyCarbonate Spray Paint, 简称PS喷漆。车壳为内喷,请不要喷在外面了。透明车壳外面都会有一层保护薄膜,喷完后切忌撕掉后才好帖贴纸。喷漆看实际颜色还可能需要搭配底漆以免漏光,底色一般使用PS1白色。但也有特殊的PS48电镀银,必须使用PS5打底才能实现完美镜面效果。
& & 官网PS色板:
Section 2: 电子设备(动力/舵机/电池/充电器)
5. 遥控+接受,通常是一套
& & 遥控接收这个没什么特殊好说的,低端的可以选择国产FS的GT2/3之类的,中端有SANWA MT4,FUTABA 4PL/S之类,顶级有FUTABA 4PKS/R,SANWA M12,KO EX-1 KIY V2/3之类
& & 小弟多年来总结了一些SANWA产品的相关知识,可以参考:
& & SANWA三禾M11X/MT4/MX3X对频方法(汇总):
& & SANWA MT-4遥控器中文说明书(中英对照):
& & 拒绝杯具:三禾各种模式与舵机的搭配问题:
6. 舵机,控制转向的
& & 舵机有分模拟舵机与数码舵机,可以分金属齿与塑料齿,可以分短身舵机与标准舵机。
& & 现在主流都用数码舵机,工作时会发出吱吱吱的响声,新手不必介意。电房来说一般用短身舵机,速度0.1S左右,扭力8kg左右的就已经十分够用了。
& & 舵机齿T数问题:
& & 舵机还有一个安装的问题,请看:如何正确地安装舵机(纯文字版说明):
7. 电调和马达,通常是一套
& & 电调分有刷无刷,有刷的已经不想再介绍了,实在是太落伍
& & 无刷的有关知识请看:无刷马达/套装相关问题:
& & 无刷现在我们主要看说多少A,多少T。以下简单总结:
& & 多少A是指电调的持续工作电流,A数越大,能带动越高速的马达。
& & 多少T是指马达的绕线圈数,T数越小,速度与扭力越大,但是耗电也更大,对电池的要求更高。
& & 常见45A可以带动8.5T以上的马达,90A可以带动5.5T以上的马达,而120A,顶级了,什么马达都可以。
& & 既然45A可以带动8.5T以上,例如10.5T,那么如果换了120A来带10.5T会如何?很简单:A越大的电调,其内阻也越小,在相同的使用情况中,发热也更小,可以提供的爆发力也越好。
& & OK,再看一个马达T数的选择帖子:漂移马达T数,齿比及计算,齿轮P数T数的选择:
8. 马达用的齿轮(如果车架有配套,可能不需要购买,但也可能需要根据实际齿比来另购)
& & 马达齿是根据马达T数以及车架的齿比来选择的了。
& & 齿轮有分T数与P数,T数是指马达齿有多少个齿,而P数是指每一个齿的粗细
& & 常见是48P与64p,一般是根据车架配套什么P数的大齿来选择对应P数的马达齿
& & 而T数则需要根据选择的动力以及车架的内齿比来计算得出,一般会有推荐或者参照其他玩家的推荐。
& & 更多资料细分请看以下链接:
& & 调节好齿轮间隙,谨防扫齿,顺便浅谈扫齿原因:
& & 齿轮模数与直径的换算公式与常见尺寸表:
9. 动力电池
& & 电池主要分电压,以及放电C数。
& & 电房包括漂移与竞速,主要都是用2S也就是7.4V的,电池中1S=3.7V,多少S就多少乘以3.7。
& & 关于C数,C数一般是越大表示电池的放电能力越高,可以带动越暴力的马达。漂移来说,一般有30C以上都已经很足够了。再大的C数,可以提供的是更优秀的爆发力,这个需要高端玩家才能体会出,新手未必觉得C数很大就有什么优势。但是C数大有个很明显的优势是寿命比低C数的一般更长。
& & 关于锂电的使用以及保养,还是看小弟多年来写的总结帖子吧!
& & 电池/充电器相关问题:
& & 锂聚合物电池(LIPO)的选择、使用、保养、问题解决常识:
& & 锂电安全使用/充电指引,避免起火,防止意外:
& & 玩车小TIPS:不寻常的过放,注意一下即可避免:
10.电池充电器
& & 充电器选择超多,由入门的B6,到顶级的Hyperion,都有,主要分单路与双路。单路是一次只能充1个电池,而双路的则是相当于2个单路充电器装在一个外壳里,一次可以连接2个电池进行充电。具体买什么根据玩家自己经济情况来选择了。
& & 关于充电器有一个小提示:现在很多卖家会有一种所谓的并冲板销售,这个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个东西是使用电路板,把电池并联到一起或者有些是串联到一起,然后让充电器识别为1个电池。之所以说不好就是因为锂电池本身就容易不平衡,所以充电都需要平衡充,而这种并联或串联,则把状态各不相同的电池放在一起,让内部变得更加不一致。
& & 关于充电电流的问题,其实很多新手纠结于用多少A,其实没那么难,一般动力电池,用再大的A数也不是问题的了,3~10A那是随便都能接受。充电电流越大,充电时间越短,但是充电器也会越热。而对于遥控器用的锂电,一般用1~2A就好了。
& & 相关知识链接:
& & B6以及一般万能充电器的使用说明:
11.电池充电器用的电源适配器(如果充电器内置电源,则不需要)
& & 这个其实很简单,因为很多充电器都不会内置一个电源,而是使用12V电压工作,所以需要一个大功率的变压器来提供稳定的12V电压,也就是电源适配器了。
受字数限制,下面的接2楼继续
东莞极速模型
More Haste, Less Speed.
最后登录15-8-31阅读权限248金钱30985 经验15222 我的遥控车SAKURA XI / FF
TB03R / 417V5魅力20749 分享精华29记录日志相册好友UID19438主题帖子积分215898注册时间07-2-28在线时间29365 小时
发表于 13-8-17 15:11:49
本帖最后由 yst 于 13-11-19 14:08 编辑
Section 3: 工具类
12.安装用的工具
& & 工具主要看车架的螺丝以及螺母参数,时下主流的车架均使用内六角螺丝。
& & 内六角:常用的内六角尺寸有:1.5/2.0/2.5MM这三个,某些车架还可能会使用3MM,但是比较少
& & 套筒:主要有2个尺寸,一个是5.5MM,主要是车架各种小螺母都用这个尺寸,另一个是7.0MM的,这个是固定轮胎的螺母专用。
& & 以上内六角与套筒是必须的。还有一些不是必须的也提及一下:
& & 车壳剪:特殊的弯剪,剪车壳轮毂部位用到,我们普通剪刀很难剪得圆那个地方,所以需要车壳剪
& & 开孔器:如果车壳需要自行开孔,有一把开孔器就最好,但是如果自己有办法给车壳弄个完整漂亮的洞口,也可以忽略这个工具
& & 小扳手:这个主要是用安装或者调节车架上各种拉杆用的,常见的是4mm小扳手,也有部分是用3mm的(如3R的)
13.调车用的工具
& & 一个车架,按照说明书装好之后,就要靠玩家自己来调车了,又或者调好之后,发生过碰撞,都可能让车架的设定产生改变。
& & 调车主要有几个参数:
& & a. camber:也就是轮胎与地面形成的夹角,夹角越大,越接近VIP风格
& & b. 车高:车就是车架底盘与路面的高度
& & c. 前后束角:toe-in 和 toe-out两个,toe-in成为内八,toe-out成为外八,一般是前轮外八后轮内八,装车的时候就会发现后轮是指向车架中心的,就是明显的内八了。
& & 调车尺一般来说,有简易的YR那种,只能调节a和b两项,基本也就够用了。还需要更高级的,就需要高端的调车尺了,把轮胎写下,整套车子装在调车架上进行调节。这个适合高端有追求玩家选用。
& & 更专业的玩家,还需要调车板与修车台。调车板提供的是一个绝对够平整的平面给玩家调车,而修车台作用很简单就是把车子架起来,更换轮胎时十分方便。
Section 4 油品类
& & 油品主要用的有如下方面:
& & 避震油:现在用得最多的,依旧是AE的避震油,在竞速界使用率高达90%以上,避震油的搭配可以看我下面提供的那个链接
& & AE绿油:俗称防漏油。虽然叫防漏油,实际作用也不可能做到完全防止避震漏油,只能降低漏油的速度。
& & AE黑油:现在很多用来给轴车伞齿润滑用,轴车基本上说是必备的
& & HUDY轴承油:给普通滚珠轴承用,增加润滑,让轴承更顺畅的
& & HUDY单向轴承油:主要给头单里面的单向轴承用。轴承油与单向轴承油不能混用
& & AWG抗磨油:主要用于CVD,金属传动轴等金属对金属的地方,用于降低金属之间的磨损,但是这个不能让磨损变为0,只会让磨损速度降低。关于AWG抗磨油还有一个小注意的:如果玩车的地方,多灰尘,请勿使用AWG抗磨油,因为这个东西会惹尘,玩车的地方多灰尘反而会因为沾了脏东西而让磨损加快。
& & 对于竞速车架,还有齿差油与珠差油,漂移因为主要用头单与直轴,所以不需要准备这2样。
& & 说说避震有关的那些事:安装(长度+避震油+回弹+弹簧)/车高/下止点:
更多总结:
东莞极速模型
More Haste, Less Speed.
最后登录15-1-13阅读权限120金钱623 经验9 我的遥控车DPM魅力6 分享精华0记录日志相册好友UID200118主题帖子积分3889注册时间13-5-21在线时间592 小时
元老 Fans, 积分 38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1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元老 Fans当前积分为 388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611 点。
帖子注册时间13-5-21
发表于 13-8-17 15:16:05
余总的帖子,顶一个,给新手帮助挺大的新手多来学习学习。
&仔细认真的看了一遍,又学到了一些知识,再次感谢。&
发表于 13-8-17 17:37
&谢谢支持,都是平时太多人问了,我闲来没事干脆写个总结。&
发表于 13-8-17 15:17
最后登录15-8-29阅读权限220金钱514 经验183 我的遥控车31魅力22 分享精华0记录日志相册好友UID151977主题帖子积分15514注册时间12-5-16在线时间3006 小时
论坛元老, 积分 155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86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论坛元老当前积分为 15514,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4486 点。
帖子注册时间12-5-16
发表于 13-8-17 15:19:20
路过 好文章& && && && &
最后登录15-3-1阅读权限170金钱1760 经验563 魅力31 分享精华0记录日志相册好友UID120836主题帖子积分10335注册时间11-10-15在线时间1368 小时
金牌 Fans, 积分 103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65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金牌 Fans当前积分为 10335,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2665 点。
帖子注册时间11-10-15
发表于 13-8-17 15:28:08
前排留名!~~~~~~
最后登录14-9-11阅读权限220金钱3237 经验339 魅力57 分享精华0记录日志相册好友UID160015主题帖子积分17652注册时间12-7-23在线时间2216 小时
论坛元老, 积分 176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48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论坛元老当前积分为 17652,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2348 点。
帖子注册时间12-7-23
发表于 13-8-17 15:28:19
支持一下蛙总 很详细
最后登录15-8-31阅读权限150金钱911 经验12 我的遥控车XXX-D HT魅力11 分享精华0记录日志相册好友UID201868主题帖子积分4778注册时间13-6-17在线时间691 小时
长老 Fans, 积分 47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2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长老 Fans当前积分为 4778,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22 点。
帖子注册时间13-6-17
发表于 13-8-17 15:52:20
好贴 帮顶 受益匪浅
最后登录15-8-28阅读权限220金钱5142 经验456 我的遥控车本人微信:魅力117 分享精华2记录日志相册好友UID98765主题帖子积分25148注册时间11-5-10在线时间3293 小时
论坛元老, 积分 25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52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论坛元老当前积分为 25148,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4852 点。
帖子注册时间11-5-10
发表于 13-8-17 15:55:50
蛙总的新手入门神贴!
最后登录14-7-24阅读权限170金钱3113 经验553 我的遥控车MST 托魅力65 分享精华0记录日志相册好友UID134785主题帖子积分10905注册时间12-2-4在线时间937 小时
金牌 Fans, 积分 109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95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金牌 Fans当前积分为 10905,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2095 点。
帖子注册时间12-2-4
发表于 13-8-17 15:56:59
蛙总的帖子 一如既往的高质量!!!顶蛙总!!!!
最后登录15-6-17阅读权限220金钱2005 经验121 我的遥控车cs
d90魅力53 分享精华0记录日志相册好友UID178530主题帖子积分13847注册时间12-10-29在线时间1926 小时
论坛元老, 积分 138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153 积分
当前用户组为 论坛元老当前积分为 13847,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6153 点。
帖子注册时间12-10-29
发表于 13-8-17 16:26:21
好贴 帮顶了 。 。。学习下
广告视频品牌资讯
最佳会员奖
最佳会员奖
邮箱验证奖
邮箱验证用户奖
Powered by<MotorStorm RC> Wind Chill赛道 50204分 神一般的漂移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漂移车架基本常识+主流车架总汇 2015
15-1-9 17:04|
查看: 15251|
评论: |原作者: cctv80155
2014年已经结束,在过去的一年里对于我们这些“入漂”几年以上的“老鸟”来说经历了比较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老鸟放下了手中的4WD(四驱)漂移车,转玩了RWD(后驱)漂移车。而对于那些近期才接触到漂移车的朋友来说,看见现在论坛里的东西更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所以这篇帖子,小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新手简单了解一下RC漂移车的大致发展历史,以及漂移车的分类,每种分类的结构等等。最后再介绍一下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漂移车架,以及我作为一个玩家和从业者对这些车的浅薄分析。
RC漂移车的诞生
漂移车的规格:
我们知道现实中的场地赛、拉力赛,以及漂移赛,赛车的原型都是“房车(TouringCar)”,按我们国人的习惯称呼就是“轿车”。举个例子,我们熟知的《头文字D》男主角 藤原拓海的丰田AE86这款车,就是一款普通的民用轿车,但经过针对性的改装之后,可以参加场地赛、拉力赛、漂移赛等不同赛事。但归根到底,它的基础是一台“房车”。
[attach]2587550[/attach]
[attach]2587551[/attach]
[attach]2587549[/attach]
而“房车”也是较早和较多被推广的RC车种,因为现实中的汽车赛事也是“房车”居多。之后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比如的TT01。也在同时便奠定了1:10这个规格(通俗理解就是按真车缩小十倍)。可以说现阶段的RC“房车”,1:10的比例是绝对主流。而在房车经过不同的设计和改装之后,又可细分为:平路跑车、漂移车、拉力赛车、竞速赛车等等。 讲到比例,国际上目前漂移车最多人玩也最被认可的比例也是1:10。蚊车mini-z的1:28又或者是国产的什么mini-Q等等其他比例的漂移车基本属于“门外汉”,几乎没人玩。
[attach]2587557[/attach]
漂移车的由来:
讲完了RC房车的规格,大家自然也就能够理解我们所玩的RC漂移车其实也就是从1:10房车进化而来的。所以有时候人们会把漂移车统称为“电房”或者“平跑”,其实这样的称呼并没有错。但仔细去探究的话,就会发现漂移车与普通“电房”还是会有一些不同之处。
讲到漂移,其实用一句很通俗易懂的话来解决,那就是“可控的打滑”。 汽车打滑,对于大多人来说意味着失控。就像不会滑冰的人穿上冰鞋,那肯定是要摔跤的。漂移也一样,无法“控制打滑”,就无法做出漂亮的漂移。
想控制打滑,首先得让车子滑起来。让车子打滑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以RC车架的比重,以及地面的附着力等等一系列物理都很难解释的原因,导致RC车架无法像真车那样使用普通的橡胶轮胎去打滑。于是在没有“RC漂移车”的年代,人们在1:10电房的轮子上,套上了切好的“水管”以达到“打滑”的目的。这也是“RC漂移车”的雏形。
[attach]2587582[/attach]
之后便有厂家开发出了相应的“漂移胎”,并且将其搭配到自己已有的“电房”车架上配套出售。于是“RC漂移车”就这样诞生了。比如田宫的TT01D(D就是drift,漂移)以及最出名的品牌旗下的DRIFT PACKAGE系列。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也仅仅只是搭配了漂移胎而已。
漂移车的发展
当有了可以轻易打滑的轮胎之后,人们也逐渐发现漂移车的设定其实与普通的“电动房车”是有区别的。于是这期间出现了一些针对性的设计,大部分集中在悬挂和转向系统上。此时“RC漂移车”也悄然掀起一股“漂移热”。我称之为“正胎时代”。
在此我就插播一下关于“正胎”、“反胎”、“后驱”的漂移车类型知识普及。而这个,也正是RC漂移车发展的重要标识。
正胎(拉力式漂移):
由于早期的漂移车是将“电房”车架直接套用,仅仅只是换上了漂移胎而已。而普通的“电房”车架一般都是“全时四驱”,所以在“为了漂而漂”的年代,只要车子滑起来了,大家觉得这就是“漂移”。四驱车架的特性之一,就是前、后轮的驱动力、驱动速度是完全一样的。所以通俗理解就是“车头和车尾是同速”的,而且真实世界中的四驱车大多数也是偏“转向不足(understeer)”的。而我们知道“漂移”也就意味着“甩尾”,并且是持续“甩尾”。而我们知道“甩尾”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转向过度(oversteer)”。但四驱车的传动特性恰恰并不具备这一点,所以当时给车架升级一个“头单差速器”基本是所有RC漂移玩家的口号,其作用就是能够起到在减速或者刹车时,只对后轮产生制动力,也就是模仿真车的“拉手刹”抱死后轮造成被动甩尾。(可以参考美国“漂移大师”Ken Block的表演视频,他驾驶的正是四驱的拉力赛车。而视频里可以看到他会频繁使用手刹。)
其实“正胎”这两个字的意义就在于车辆在漂行时前轮的指向。“正胎”原为“正呔”,“呔”为广东话“方向盘”的意思。顾名思义,“正胎漂移车”在漂移的时候,前轮是需要朝着弯内“正打方向盘”。因为“正胎漂移车”不具备主动甩尾的特性,所以前轮就必须朝着弯内导向。这也被称为“拉力式漂移”。
[attach]2587684[/attach]
正胎漂移的优点:简单,不易失控。适合用来玩一些小动作比如“漂移入库”或者 拿去跑街乱漂。对轮胎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尤其适合喜欢Ken Block“拉力式”风格漂移的朋友。最大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买专业的漂移车架,普通的“电房”或者“平跑”就可以了。
正胎漂移的缺点:因为简单,所以很容易玩腻。而且技术性含量偏低,不具备竞技性。在“日系漂移爱好者”眼里被视作“小儿科”。
反胎(模拟后驱):
“正胎漂移车”在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受到了真正懂漂移的爱好者的强烈诟病。因为RC模型的终极目标就是“仿真”,而“正胎漂移车”始终都是“拉力式”。漂移最为盛行的日本尤其偏执于“后驱漂移”,而《头文字D》里的男主人们所使出的“超级漂移”时驾驶的也都是后驱车型。在漂移过弯的时候,前轮可以一直维持反打方向的动作。
[attach]2587740[/attach]
为何要强调后驱?因为后驱车天生具备“转向过度(oversteer)”的特性,也就是后驱车能做出“车屁股跑得比车头快”的动作,从而具备了“天生甩尾”的特性。于是就有了“反胎”这个产物。
反胎RC漂移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后驱”,而是一种“模拟后驱”的四驱系统。
反胎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车子上的传动齿,改变前轮和后轮的传动比,使得后轮的转速高于前轮。比如马达驱动前轮转了一圈,而后轮转了1.5圈。那么这台车的“反胎比”就是1.5。后轮比前轮转得快,这样车尾就会主动打滑并迫使前轮反打方向去维持车身的打滑角度,这样一个完美的反胎漂移就做出来了。而反胎比越大,就越“转向过度”。反胎比越小,“转向过度”的特性就越不明显。所以反胎漂移车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反胎比。
不论从感官上,还是实际的操作上,“反胎漂移车”都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仿真高度,并迅速风靡世界。期间不少模型厂商也随之发布了自己的“反胎漂移车”,并伴随着竞争以及不同玩家之间的切磋、风格差异等因素,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反胎漂移车”。也就是这个时候,“RC漂移车”才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车系。
[attach]2587724[/attach]
漂移由于需要做一些快速且夸张的重心转移的动作,所以漂移车的导向轮角度都要比普通平跑的转向角度大很多。真实的汽车漂移也是如此,技术比较好的漂移车手们的赛车都需要改装前悬挂达到更大的转向角度。如图所示,一台专业平跑和专业漂移车架,在最大转向的角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早期反胎漂移车大家最喜欢讨论的一个话题也就是“如何改大转向”。
除了转向机构的不同,漂移车的重心布局也更加灵活,悬挂的设定也与其他车种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漂移比赛几乎是没有改装限制的,这也是漂移车独有的特色和魅力所在。
反胎漂移的优点:姿态较为仿真,符合专业RC漂移比赛的规则,最磨练技术。
反胎漂移的缺点:上手较难,对地面和轮胎的配合要求较高。
最后说一句:反胎漂移车是“RC漂移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我也建议想玩漂移的朋友们无论如何,都要有使用反胎车架练习的历史。玩反胎车学到的技术都是非常实用的。
后驱(需要陀螺仪辅助):
之前我们讲到反胎车只是“模拟后驱”,有人就会疑惑了,为何当初不直接像真车那样后驱呢?
这里牵涉到一些我之前表达的“无法用物理来解释”的因素,比如车子的重量,和地面之间的附着力等等。
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后驱RC车极其容易失控。
之前在反胎的内容里有讲,反胎比越大,车子就越“转向过度”。那么后驱车的前轮是没有动力的,所以后驱车的“反胎比”就是无限大,那么后驱RC漂移车本身就是极难控制,极容易失控的。
RC车架毕竟那么小,切只有靠肉眼来收集车子的动态反馈,所以当车子临界于失控边缘时,仅靠我们人类的反应速度是很难把车子从失控边缘救回来的。所以这时候就需要“陀螺仪”来辅助我们第一时间将车子在失控边缘拉回我们手中(这种感觉很难形容,还需要大家亲自来试)。
虽然后驱RC漂移车并不是人在100%掌控,但至少在“物理仿真”的角度来说,后驱RC漂移车再一次登上了从未有过的仿真高度。加之现在的电子设备越来越成熟和稳定,使得后驱RC漂移车的姿态也越来越稳定。更不可少的就是在”反胎”时代积累的种种经验和参考资料。
我记得有个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会玩反胎车的人绝对会玩后驱,但会玩后驱的人不一定能玩反胎车。
也许有部分车友会不认同这句话,但我个人觉得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我也比较支持这种观点。所以看这篇帖子的新人朋友们,如果你有心玩好漂移,那么强烈建议你不要错过反胎漂移车而不必过于追新潮去玩后驱车。
这里贴一个后驱RC漂移车的视频吧,大家看字也累了。
以上就是RC漂移车发展至今的全部大变革,大家应该知道入门选择自己的漂移之路了吧?
问:漂移车能跑多快啊?为什么漂移车不能跑直线?
答:首先,漂移车安装的轮胎是利于模拟漂移的,所以抓地力很低。一般漂移车玩起来,实测的话速度也不会超过30公里/小时,所以并不会非常刺激。
至于跑直线的问题,因为漂移车轮胎比较滑,受各方面影响导致车子的重心一直漂浮不定也是让车子无法直行的原因之一。其次,现在主流的漂移车都是“反胎”或者“后驱”,后轮会一直处在一个打滑的状态,所以车子的尾部会非常不稳定,会不断造成“转向过度”,也就是甩尾,如果不频繁去修正车子的方向,自然也就跑不了直线了。
问:何为顶级车?
答: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如果你知道了什么叫OP(升级),就非常好解释了。同一个设计的车子,他可能会出三个版本,一个屌丝版,一个中级版,一个高级版。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车架的用料,通俗理解就是给你装了多少OP件上去。屌丝版可能全车塑料,一个OP件都没有,甚至一些关键部位都给你用塑料,逼你后期必须换。那么顶级车就是将一些必要的、不必要的OP件给你事先装上去,然后卖一个高价格。所以顶级不顶级,并不是指这部车子性能牛不牛,而是它的配置。低端车,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和金钱去完善车子的不足,而顶级车就是一步到位,让你一次性拥有最好的体验。这就和生活中买真车一个道理,低配和高配,会因为一些配置相差出很多钱,同型号的车,可以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差价。而这些配置你是否需要还得你自己考虑。
问:为什么没有油车漂移?
答:漂移车的动力输出比较特别,动力的起伏程度较大,对动力的细腻程度要求较高,对动力的响应速度要求也是比较苛刻。而这些并不是油车所擅长的,电车在动力的反应能力上是油车所不能比的。另外漂移赛道大部分设在室内,所以就更不可能使用油车来漂移了。
问:皮带车和轴车哪个好?
答:皮带车和轴车,字面意思上理解只是两种车的传动形式不一样。皮带车的传动方式属于“链传动”(可百度百科自行查询),而轴车属于“齿轮传动” 。也就是说皮带车和轴车只是传动的方式不同而已,优点和缺点大家可以在百度百科中了解一二。也许大家会经常听到类似于“轴车暴力”、“皮带车反应慢”甚至还有人说“轴车马力大”等等,纯属瞎扯淡,说这种话的人直接拉出去打一百大板。针对传动方式的优缺点,只需要参考“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的优缺点即可。单从传动特性的角度看,轴车,也就是齿轮传动会稍占优势。
那么应用到RC车架上就不一定了。
首先RC车架非常讲究车身比重,皮带车的好处就是:可以将皮带架空,然后把电池、马达等主要重量的设备安置在地盘的正中央,这样就可以获得非常不错的左右平衡。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轴车的传动轴正好就在地盘的正中央,所以马达、电池,总会有一个在车子的一侧,影响着车子的左右平衡,当然也不乏一些奇特的车型,能将轴车的左右平衡也做到非常好。
其实还有一些细节的差别,但我这里要非常说明一下:以上的东西都是只是理论而已,实际操作还是看个人,不必过于纠结选择轴车还是皮带车。我这里比较推崇大家“喜欢哪辆选哪辆”,而不是听一群人唧唧歪歪搞到自己纠结要死。
问:有没有又能漂移又能竞速的车子?
答:关于这点上面提过了。漂移车是平跑的衍生车型,所以理论上漂移车还是可以跑跑竞速的。但由于特性的不同造成设计上的一些不同,漂移车用于专业竞速是不太妥当的。首先漂移车的悬挂强度相对竞速车来说会稍低一些。其次漂移车的转向系统追求大角度,但在稳定度方面会有所牺牲,所以漂移车拿去做专业的竞速是不妥当的。
另外如果已经改了反胎比的漂移车,最好不要装平跑轮胎去跑,因为改好反胎比之后,车子的后轮会比前轮转得快,如果换上抓地力较高的平跑轮胎,就会对车架的传动系统造成伤害,且车跑起来的反应也很怪。
关于纠结于这一点的朋友,我这里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买漂移车之后在买一台入门级竞速车的空车架(价格也就400左右),电子设备是通用的。当你玩过漂移之后想尝试竞速,把漂移车上的整套设备移植过去就OK,仅仅需要多投入一个车架的钱而已,漂移、竞速都可以拥有,何乐不为?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c漂移车入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