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局麻作用的中药与中枢作用各自有何特点

盐酸异丙嗪_百度百科
盐酸异丙嗪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盐酸异丙嗪(英语:Promethazine,又名盐酸普鲁米近(Promethazine Hydrochloride)或非那根(Phenergan))是一种常见的止咳药物,是一种抗组织胺药,能竞争性阻断组胺H1受体,对抗组胺所致之毛细血管扩张,并降低其通透性。因此,能够平复因为气管受刺激而引起的咳嗽。
中文名称:盐酸异丙嗪
中文别名:盐酸普鲁米嗪
英文名称:Promethazine hydrochlorine[1]
英文别名:Promethazine HCl; Promethazine H
N,N-dimethyl-1-(10H-phenothiazin-10-yl)propan-2-
N,N-dimethyl-1-(10H-phenothiazin-10-yl)propan-2-amine hydrochloride (1:1);
10H-phenothiazine-10-ethanamine, N,N,α-trimethyl-, chloride
CAS:58-33-3EINECS:200-375-2分子式:C17H20ClN2S分子量:319.8726
其他名称:盐酸普鲁米近,, Phenergan适应症 能竞争性阻断组胺 Hl受体而产生抗组胺作用,能对抗组胺所致之,降低其通透性,缓解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所致的喘息,较作用强而持久。因较易进入脑组织,故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加强催眠药、镇痛药及麻醉药的中枢抑制作用;其抗胆碱作用亦较强,防治晕动症效果较好。用于皮肤及黏膜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以及晕车、晕船、晕机等。
能阻断平滑肌、毛细血管壁等组织的H1受体,从而与组胺起竞争性的拮抗作用,尚能显著的中枢安定作用,能加强麻醉药、催眠药及镇痛的作用。并能降低体温和镇吐。
1、用于各种过敏症(如哮喘、等)、孕期呕吐、乘船等引起的眩晕。
2、可与等合用治疗哮喘。
3、与哌替啶等配成冬眠注射液,用于 人工冬眠。
(l)主要不良反应为思睡、口干。
(2)如超剂量使用可致口、鼻、喉发干,腹痛、腹泻、呕吐、嗜睡、眩晕。严重过量可致惊厥,继之中枢抑制。
(3)儿童用本药若剂量较大,可产生谵妄(症状为胡言乱语、精神兴奋)。
(1)幽门梗阻、前列腺肥大、膀肮颈阻塞、、甲亢及高血压病人慎用。
(2)用药期间应避免驾驶车辆、操纵机器或从事高空作业。
(3)有肾功能减退者、有癫痈史者慎用。
(4)3个月以下的小儿不宜使用。
(5)急性中毒时可致嗜睡、眩晕和口、鼻、喉发干以及腹痛、腹泻、呕吐等。严重中毒者可致惊厥,继之中枢抑制。此时可用安定静注,忌用中枢兴奋药。
(6)凡酚噻嗪类药物所需注意事项,均适用于本品。
(7)光致敏者不能再用。
孕妇在临产前 l~2周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中枢抑制药、抗胆碱药(如阿托品)或三环类抗抑郁药配伍,作用会加强。忌与碱性及类药物配伍。避免与度冷丁、阿托品多次合用。不宜与氨茶碱混合注射。
一、用法:
1、口服:每次12.5~25mg,1日2~3次。
2、肌注:每次2.5%1~2ml(25~50mg)。
3、静注:因有刺激作用,不宜皮下注射。
1.成人常用量
(1)口服:①抗过敏,一次 12.5mg,每日 4次,饭后及睡前服用,必要时睡前 25mg;
②止吐,开始时一次 25mg,必要时可每 4~6小时服 12.5—25mg;
③抗眩晕,一次 25mg,必要时每日 2次;④镇静催眠,一次25~50mg,必要时增倍。
(2)肌内注射:①抗过敏,一次 25mg,必要时 2小时后重复;严重过敏时也可肌注 25—50mg,最高量不得超过 100mg,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用稀释至 0.25%,缓慢静脉注射;
②止吐,12.5—25mg,必要时每 4小时重复一次;
③镇静催眠,一次 25—50mg。
2.小儿常用量
(1)口服:①抗过敏,每次按体重 0.125mg/kg或按体表面积 3.75mg/平方米,每隔 4~6小时 1次,或睡前按体重 0.5mg/kg或按体表面积 15mg/平方米;按年龄计算,每日量 1岁以内 5—10mg,1—5岁 5—15mg,6岁以上 10—25mg,可 1次或分 2次给予;
②止吐,按体重0.25— 0.5mg/kg或按体表面积 7.5— 15mg/平方米,必要时每隔 4~6小时给药一次,或 10—25mg必要时可每隔 4~6小时给药一次;
③抗晕眩,每次按体重 0.5mg/kg或按体表面积15mg/平方米,必要时每隔 12小时一次,或 12.5—25mg每日 2次;
④镇静催眠,必要时按体重0.5~1μg/kg或按体表面积 15—30mg/平方米。
(2)肌内注射:①抗过敏,每次按体重 0.125mg/kg或按体表面积 3.75mg/平方米,每 4—6小时一次;
②抗眩晕,睡前可按需给予按体重 0.5mg/kg或按体表面积 15mg/平方米,或一次 6.25—12.5mg每日 3次;
③止吐,每次按体重 0.25—0.5mg/kg或按体表面积 7.5—15mg/平方米,必要时每 4—6小时重复,或一次 12.5—25mg,必要时每 4—6小时重复;
④镇静催眠,必要时每次按体重 0.5—1mg/kg,或每次 12.5—25mg。制剂
片剂,糖浆剂
方法名称:
盐酸异丙嗪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盐酸异丙嗪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盐酸异丙嗪。
方法原理:
供试品加冰醋酸与醋酸汞试液微温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记录高氯酸滴定液的使用量,计算,即得。
1. 水(新沸放置至室温)
2.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3. 结晶紫指示液
7. 醋酸汞试液
8.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
1.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3mL,边加边摇,加完后再振摇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须用水份测定法测定本页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醋酐调节至本液的含水量为0.01%-0.2%。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可。
贮藏:置棕色玻璃瓶中,密闭保存。
2. 结晶紫指示液
取结晶紫0.5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即得。
操作步骤:
精密称取供试品0.3g,加冰醋酸10mL与醋酸汞试液4mL微温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溶液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记录消耗高氯酸滴定液的体积数(mL),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2.09mg的盐酸异丙嗪(C17H20N2S·HCl ),即得。
注1:“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二部,p.511。
【功效主治】 (1)皮肤粘膜的过敏:适用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对血液或血浆制品的过敏反应,皮肤划痕症。(2)晕动病:防治晕车、晕船、晕飞机。(3)用于麻醉和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包括镇静、催眠、镇痛、止吐。(4)用于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N,N,?-三甲基-10H-吩噻嗪-10-乙胺盐酸盐。
【药理作用】 异丙嗪是吩噻嗪类抗组胺药,也可用于镇吐、抗晕动以及镇静催眠。
1 抗组胺作用:与组织释放的组胺竞争H1受体,能拮抗组胺对胃肠道、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或挛缩,解除组胺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致痉和充血作用;
2 止吐作用:可能与抑制了延髓的催吐化学感受区有关;
3 抗晕动症:可能通过中枢性抗胆碱性能,作用于前庭和呕吐中枢及中脑髓质感受器,主要是阻断前庭核区胆碱能突触迷路冲动的兴奋;
4 镇静催眠作用:可能由于间接降低了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应激性。
【药物相互作用】 用量过大的症状和体征有:手脚动作笨拙或行动古怪,严重时倦睡或面色潮红、发热,气急或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抗毒蕈碱M受体效应),肌肉痉挛,尤其好发于颈部和背部的肌肉。坐卧不宁,步履艰难,头面部肌肉痉挛性抽动或双手震颤(后者属锥体外系的效应)。解救时可对症注射地西泮(安定)和毒扁豆碱。必要时给予吸氧和静脉输液。
【不良反应】 异丙嗪属吩噻嗪类衍生物,小剂量时无明显副作用,但大量和长时间应用时可出现吩噻嗪类常见的副作用。
1 较常见的有嗜睡;较少见的有视力模糊或色盲(轻度),头晕目眩、口鼻咽干燥、耳鸣、皮疹、胃痛或胃部不适感、反应迟钝(儿童多见)、晕倒感(低血压)、恶心或呕吐(进行外科手术和〈或〉并用其他药物时),甚至出现黄疸;
2 增加皮肤对光的敏感性,多恶梦,易兴奋,易激动,幻觉,中毒性谵妄,儿童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上述反应发生率不高;
3 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很少见,可见血压增高,偶见血压轻度降低。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及再生不良性贫血则属少见。
【禁忌症】 1 已知对吩噻嗪类药高度过敏的人,也对本品过敏;
2 下列情况应慎用:急性哮喘,膀胱颈部梗阻,骨髓抑制,心血管疾病,昏迷,闭角型青光眼,肝功能不全,高血压,胃溃疡,前列腺肥大症状明显者,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儿童,服用本品后痰液粘稠,影响排痰,并可抑制咳嗽反射),癫痫患者(注射给药时可增加抽搐的严重程度),黄疸,各种肝病以及肾功能衰竭,Reye综合征(异丙嗪所致的锥体外系症状易与Reye综合征混淆)。应用异丙嗪时,应特别注意有无肠梗阻,或药物的逾量、中毒等问题,因其症状体征可被异丙嗪的镇吐作用所掩盖。
.中国化工制造网[引用日期]基础药理学在线第二次作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基础药理学在线第二次作业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普鲁卡因_百度百科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普鲁卡因是。临床常用其盐酸盐,又称&奴佛卡因&。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比低。注射液中加入微量,可延长作用时间。用于、、&&等。除用药过量引起及心血管系统反应外,偶见,用药前应作试验。其代谢产物对氨苯甲酸 (PABA)能减弱磺胺类药的抗菌效力。
名称(英):Procaine
化学名: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临床常用其盐酸盐
盐酸普鲁卡因结构式
英文别名:2-diethylaminoethyl 4- novocaine[1]
商品名:普鲁卡因,普鲁卡因碱
CAS:59-46-1
别名:奴佛卡因;奴呋卡因
常规指标--参照常州尚科医药[2]
普鲁卡因碱
Procaine base
APPEARANCE
类白色结晶粉末
Off-White Crystal powder
Loss on Drying
Residue on Ignition
Melting Point
针剂:每支0.25%10ml、0.5%10ml、2%2ml。
粉针:每支150mg。
性状:其盐酸盐为无色、无臭小针状或小叶状结晶,味微苦,舌尝之有钝麻感。易溶于水
,略溶于乙醇,微溶于。其水溶液不稳定,尤其遇到光线,酸碱类物质易变质。
药理和应用:局麻药。该品能使细胞膜稳定,降低其对离子的通透性,使神经冲动达到时,钠、不能进出细胞膜产生去极化和动作电位,从而产生作用。该品对粘膜的穿透力差,不适于表面麻醉,但小,效果确实,应用于浸润麻醉。亦可用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等。
用法和用量:口腔科用其3~4%溶液,按盐酸盐计算,每小时不超过0.75g。
毒性较小,是常用的局麻药之一。本药属短效酯类局麻药,亲脂性低,对黏膜的穿透力弱。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常局部注射用于、、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注射给药后1-3min起效,可维持30-45min,加用后维持时间可延长20%。普鲁卡因在血浆中能被酯酶水解,转变为对氨苯甲酸(PABA)和,前者能对抗药物的抗菌作用,故应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同时应用。普鲁卡因也可用于损伤部位的局部封闭。过量应用可引起和心血管反应。有时可引起,故用药前应做试验,但皮试阴性者仍可发生过敏反应。对本药过敏者可用和代替。
①作用于外周神经,能制止和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递,使的膜面稳定,减少Na+的通渗,使正常的极化与去极化交替受阻,神经冲动传递无由进行,临床上称为传导阻滞。
②作用于,一般为先兴奋而后抑制正常活动,作用强弱与血药浓度相关,属于中毒反应的先兆。
③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一次量静注继以静滴,可使病态心搏恢复正常,作用快,常用于抢救。
值得注意局麻药
液内常加入适当的肾上腺素,一般为 5μg/ml。神经阻滞时可加倍,下腔阻滞时以 100μg/ml为限,目的在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局麻减慢,作用持续时间延长,相应地手术区渗血减少。此外临床上常将作用起效快而持续时间短的药物与起效慢持续时间长的配成局麻药混合液(如 1.6%利多卡因十0.2%或1%利多卡因十0.2%丁卡因的混合液用于外阻滞),相互取长补短,使用也很普遍,但应格外注意两者毒性的相加。
①吸收:除表面局麻外,不论从哪一途径给药,吸收都较完全,血管丰富的区域更快,静注时即刻进入,硬脊膜外阻滞时药物可由该处丛经奇静脉而进入心脏,应谨慎。
②代谢:局麻药按其分为酯和酰胺两族,酯族大部分由血浆水解转化,酰胺族则绝大部分经肝转化代谢。
③起效时间,一般为5~15分钟,随各药而异,通常局麻药 pKa决定该药的起效,pKa越接近生理pH(7.4),则起效就越快。静注和气管支气管喷雾为 1—3分钟。
④血药峰值和作用持续时间,依据吸收、代谢和体内分布三者彼此不一致而互异;局麻药与多少明显影响局麻药时效,而不影响起效快慢与药效强弱。
⑤排泄:一般的代谢产物均经肾脏排泄,但尿中可有原形药排出,普鲁卡因 2%、6%、利多卡因 10%、依替卡因(etidocaine)1%、(mepivacaine)高达 16%,仅极少量由于进入后肠吸收不完全,出现于粪便中。
1.主要用于浸润麻醉。
2.用于下腹部需时不长的手术。亦可用于四肢的局部。
3.用于“封闭疗法”,治疗某些损伤和炎症,可使损伤、炎症部位的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
4.用于纠正四肢血管舒缩功能
障碍。5.治疗。
局部注射:注射液浓度多为0.25%-0.5%,用量视病情需要而定,但每小时不可超过1.5g。其麻醉时间短可加入少量肾上腺素(1;1),以延长作用的时间。口腔科麻醉有时用2%~4%溶液浓度。
1.高浓度误注入血管时,可引起不安、飘浮感、头晕、意识不清、口周感觉异常、耳鸣,以及面部及远端肢体震颤;随后可出现紧张性阵挛性抽搐。血浆浓度很高时,可抑制呼吸而出现呼吸停止和
昏迷。2.用量过大,可能引起恶心、出汗、脉速、呼吸困难、颜面潮红、、兴奋、惊厥,对惊厥可静注异戊巴比妥解救。
3.腰麻时,常出现血压下降,可在麻醉前肌注15~20mg以预防。
4.有时出现,故用药前应询问病人过敏史,对有过敏性体质的病人应作皮内试验(0.25%液0.1ml)。
5.不宜与葡萄糖液配伍,因可使其局麻作用降低。
普鲁卡因不仅是局麻药物,而且在临床各科许多疾病治疗当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治疗百日咳
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疗法具有阻断或减少支气管黏膜刺激的传入冲动,阻断强烈刺激向延髓至大脑皮层传导,可减少痉咳,同时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有利于分泌物排出,从而减少阵咳,防止窒息。报道婴幼儿百日咳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儿均经消炎、、超声雾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普鲁卡因5~8mg/kg加入5%葡萄糖液静滴;对照组使用氨茶碱2~4mg/kg加入5%葡萄糖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
27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50%,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效显著,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为高效安全的药物。治疗婴幼儿喘憋性
普鲁卡因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能使支气管扩张,黏膜减轻,减少分泌物并使分泌物稀释易排出,从而改善通气功能。陈福建等报道85例婴幼儿喘憋性肺炎患儿分为两组, 治疗组45例, 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普鲁卡因+丹参注射液, 对照组用激素+等平喘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16例, 有效26例, 总有效率为93.4%; 对照组显效6例, 有效23例, 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P&0.05, P&0.01),结论: 普鲁卡因+丹参注射液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疗效显著, 且药源充足, 来源方便, 价格低廉。
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病毒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原内,当机体时,病毒被激活,并沿周围神经纤维向该区皮肤发生疱疹。普鲁卡因可阻断病变部位恶性刺激的向心传导,促进病变部位新陈代谢。胡海滨报道:带状疱疹患者76例,给予2%普鲁卡因、维生素B1、聚肌胞比例量分别为2:1:1,采用局部封闭,结果:第3天患部无感灼热、疼痛,疱疹部邹扁平软人数41例,对患部无明显好转的,再重复封闭1次,第5天患部无感灼热、疼痛,疱疹部邹扁平软人数35例。全部有效。
治疗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普鲁卡因稀释成0.05%左右低浓度缓慢静滴可起到“静脉封闭”、抑制血管无菌性炎症的作用,使血管炎症损伤部位的症状得到缓解。吴家鸣报道:6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全部病例给予静滴普鲁卡因8~12mg/(kg·d),加入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总疗程13~15天,结果:全部病例均紫癜逐渐消退,腹痛及关节痛消失,64例尿检正常,治愈率达94%,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治疗皮肤瘙痒症
普鲁卡因可阻滞神经传导,使病人瘙痒减轻或消失;抑制血小板凝聚,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细胞代谢阻止局部皮肤的异常增生。董平等报道:84例增生患者,给予普鲁卡因68mg/kg、维生素C 3.0g加入葡萄糖液500ml缓慢静滴,14天为1个疗程,用药1~2个疗程,结果:治愈13例,显效34例,有效2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47%。贾丽梅等报道:56例老年顽固性瘙痒症患者,给予2%普鲁卡因10~30ml加入5%葡萄糖500ml缓慢静滴,1次/d,10天为1个疗程,经3~5个疗程治疗,结果:治愈29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07%。
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以剧烈瘙痒及皮肤局限性苔藓样变为特征,普鲁卡因封闭疗法能阻断恶性刺激,保护神经系统,使其恢复正常功能。等报道:106例原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520~600mg及维生素C 300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1次/d,15~20天为1个疗程。结果:除1例因首次用药出现不良反应改用其他治疗外,其余23例经1个疗程,64例经2个疗程,18例经3个疗程全部治愈出院。
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治疗宫颈性难产
普鲁卡因作宫颈注射,治疗宫颈性难产有显著疗效,其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好,值得推广,增加了阴道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岳金华等报道:64例宫颈性难产患者,其中宫颈水肿55例,宫颈坚硬9例,经宫颈水肿明显处三点缓慢注射1%普鲁卡因3ml,结果:49例宫颈水肿中有43例(87.8%)在注射后40min内宫颈水肿消失,有6例注药后宫颈水肿消失,但因等原因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治疗宫颈水肿
普鲁卡因通过黏膜吸收,使神经末梢得到麻醉,缓解肌紧张,宫颈组织松弛,有促进发展产程作用。于春霞等报道:30例在分娩过程中宫颈水肿患者采用1%普鲁卡因浸纱布湿敷,结果:湿敷30min后宫颈水肿基本消失,同时产妇疼痛明显减轻,紧张情绪得到缓解。效果好有促进产程进展,对产妇及胎儿无任何影响。
普鲁卡因麻醉作用与松弛宫颈环肌的作用联合使用于产程中作宫颈注射,可达到催产、明显缩短产程及镇痛的作用,居艳梅报道:收治128例产程活跃妇女,利用阿托品0.5mg,2%普鲁卡因5ml加生理盐水10ml在宫颈3点、9点或仅12点处注射。结果:平均产程时间、宫口扩张率、临产到分娩时间均较对照组优越(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临床效果确实满意。
在消化科的临床应用(治疗胰腺炎)
普鲁卡因是一种非选择性抑制剂可以抑制微循环内皮细胞超极化,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也可增加前列环素和细胞内粘附分子-1的释放以保护微循环;同时能增加腹腔内淋巴液回流,减轻炎症造成的水肿,从而达到改善内脏器官微循环的目的。等报道;将患者40例,分为普鲁卡因治疗组23例,非普鲁卡因治疗组17例,两组在常规以维持患者内环境稳定为主要措施:包括大量补充液体、纠正水、和酸碱失衡、适当应用新鲜血浆及白蛋白以提高、应用抗胰酶活性物质和减少胰腺分泌的药物、抗感染治疗等相同治疗外, 治疗组每天用1%普鲁卡因100 ml静脉滴注维持24 h以改善胰腺微循环。结果:普鲁卡因治疗组治愈20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13.0%;非普鲁卡因治疗组治愈9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47.1%,普鲁卡因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普鲁卡因治疗组(P&0.05),结论: 重症急性的普鲁卡因治疗组效果优于非普鲁卡因治疗组,值得推广使用。报道:将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方法是在应用抗生素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普鲁卡因1.0g加入5%葡萄糖500m1,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654-2 10mg肌肉注射,3次/d, 3~5天为1个疗程。结果对急性胰腺炎,治疗组85%于2~3天腹痛明显缓解,此时停药后症状无反复,而对照组60%于2~3天左右腹痛减轻,需减量后逐渐停药,即用药3天后每日减654-2 10mg,减至10mg/d时需根据病情维持3~5天,疗程需1周以上。否则腹痛易复发。对,治疗组需用药1周左右腹痛可消失,对照组需连续用药10天左右腹痛可消失。结论: 普鲁卡因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慢性复发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均有良好的疗效。
在呼吸科的临床应用
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能够扩张外围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咯血患者滴注后,通过扩张肺部的毛细血管,使肺循环的阻力下降,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减少肺的血流量,达到止血目的。等报道:收治肺结核大咯血患者16例,方法:将普鲁卡因用生理盐水配制成0.25%溶液200m1,1次/d,滴速为20~40滴/min,用至咯血停止。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1例(6.2%),总有效率为93.8%。
普鲁卡因通过穴位注射可对穴位产生一种持续良性刺激,在24 h内保持一定的“针感”,产生适度的“血管收缩状态” 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报道: 52例肺部疾患咯血患者,采用2%普鲁卡因注射液4ml。取双侧内关穴各注射1.5~2m1,每日1次。结果:显效29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4.6%,无效8例,占15.33%。
.中国化工制造网[引用日期]
.中国化工网.[引用日期]交感神经_百度百科
[jiāo gǎn shén jīng]
交感神经是的一部分。由中枢部、、、神经和神经丛组成。中枢部位于胸段全长及腰髓1~3节段的侧角。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由交感干神经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可分颈、胸、腰、骶和尾5部分。调节及其他内脏器官的活动。的活动比较广泛,刺激交感神经能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瞳孔散大、分泌减少、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发出的到交感,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扩张,血压上升,舒张,胃肠蠕动减弱,壁,稀薄,汗腺分泌、收缩等。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交感神经的初级节前位于脊髓的胸腰部(thorako-lumbales System)。部分的交感神经功能由高级中枢,如,和调节,这些部位会向交感神经的发送神经冲动。
初级神经元会到脊柱旁的、椎旁神经节换元,其使用的为(和副交感神经一样)。这些神经节互连成干,被称为“交感神经干”。节后神经元继续传递信号到目标器官,并使用神经递质。
但一些交感没有换元就离开交感神经干,到达的椎前神经节,或者到达受支配器官的器官旁神经节。
1.对 交感神经对活动具有兴奋作用,能加速和加速心搏力量。对血管,主要是促进微动脉收缩,从而增加血流外周阻力,提高。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区别对待。人体多数器官的血管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对腹腔脏器的血管和皮肤的血管均具有显著的收缩作用;对的血管,既有缩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又有舒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对的血管,交感神经的直接作用是使血管收缩,但其间接作用则是使血管舒张。对外生殖器官血管则起收缩作用。脑和肺的血管,虽也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但作用很弱。
2.对 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主要具有抑制作用,即降低胃肠平滑肌的紧张性及胃肠蠕动的频率,并减弱其蠕动的力量;但当胃肠平滑肌紧张性太低或活动很弱时,交感神经也可使其活动增强。对能促进其分泌粘稠的唾液。
3.对和汗腺 交感神经对细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可使细支气管扩张,有利于通气。汗腺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引起汗腺分泌。
4.对眼球平滑肌 交感神经使虹膜辐射肌收缩,引起扩大。
5.对 受交感前纤维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素与的分泌增加。由于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大部分与的作用是一致的,因此,在生理学上称之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6.对泌尿生殖器官 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抑制壁逼尿肌的活动和促进内括约肌的收缩,因而阻止排尿。对生殖器官,交感神经能促进怀孕子宫的收缩,但使未孕子宫舒张。交感神经还能促进男性精囊腺和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射精动作。
7.对糖代谢 交感神经能直接作用于,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但在整体内,交感神经的升血糖效应主要还是通过分泌增加来实现的。
(交感神经和)
植物性神经是能够自动调整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在植物性神经中,可分为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发出的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壁肌肉松弛,减少,汗腺分泌汗液、收缩等。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汗腺竖直肌、、、子宫等不具有分布处。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其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增加。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
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这被称为或。
例如: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增强和持续时,的机能亢进,便出现了心悸、憋气、血压升高的症状。相反,由于交感神经的功能减弱时,便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
当的紧张长时间持续时,便会出现身体倦怠,站立时头晕目眩,容易疲劳等症状。
因为是贯通全身的,因此植物性神经的症状也是遍及全身的,除去象前述的那些症状之外,还会出现头痛、头晕、、畏寒、高血压、低血压、呕吐、便秘、腹泻、失眠、耳鸣、腰痛、肥胖、消瘦、肩周炎、目眩、手脚发痛、肌肉跳动、胸部有压迫感等症状。这些症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若干症状汇合后出现的,这便是植物性神经失调的症状的特征之一。
,除去有先天性的体质因素之外,尚有心理、环境因素等。其中多数因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比如学习紧张、工作压力、焦虑担忧、家庭负担、婚姻失败等。
将大豆、黑豆、海带用火炒至茶色,研粉、每天用开水冲调粉末,代茶饮用。取少量朝鲜人参,煎煮服用,对于引起的有良好效果。
常吃下列食品
蘑菇:由于蘑菇的茶色部分含有黑色素,对植物神经系统可以起作用,使植物神经稳定和安定下来。
小麦:小麦中含油泛酸(VB),能够制造乙醇,乙醇能够传导神经刺激植物神经系统。泛酸可以预防植物神经失调症。
羊肉:它含有促进人体内脏和血管功能的成份。
裙带菜:裙带菜可以预防由于钙摄取不足所引起的急躁、激动等症状。
胡萝卜:食用胡罗卜可以使副肾的成份旺盛,可以抑制外界对精神产生的刺激,并且改善神经失调的症状。
1、一般而言,由于无的病变,往往漏诊,
2、患者可练习做瑜伽和等。
3、每天坚持用干布摩擦身体以增强体质。
4、饮食中,要注意营养平衡,进食时间要有规律,不要吃得过饱,不要过分摄取水分。
5、要有适度的睡眠时间。不足或过度均不好。
6、在日常生活中,要有适度的运动。但不需要特殊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在平时工作中间的短暂休息,做一点深呼吸和简单的体操,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7、洗浴和按摩均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但是要避免长时间的洗浴。
8、要避免身体受寒,夏天不要过度吹电扇。
9、戒烟、不过量饮酒。
交感神经萎缩症
诊断越早疗效越好,通常采用综合疗法以求取得最佳疗效。主要采用大强度理疗以恢复肩关节功能,包括热疗,针灸,经皮电神经刺激等方法。药物治疗包括交感神经阻滞,大剂量短程,阿米替林等。交感神经阻滞或切断术对本病有特效,传统多采用局麻药物或外麻醉作阻滞,现已采用化学药物如全身静脉滴注酚妥拉明或皮下注射或鼻吸降钙素等来阻滞神经,疗效好于传统神经节阻滞,故除用于治疗外,也常作为诊断性治疗试验。
理疗 冷湿压迫、、蜡疗,星状神经超声疗法,针灸电针等疗法简便易行,可直接改善肢体活动功能。经皮植入电极刺激神经可选择性地刺激较大的有髓神经感觉纤维,激发抑制系统而止痛。美国麻省总医院用植入电极法共治疗44 例RSDS,1/3 长期缓解,1/3 因局部瘢痕形成而疼痛复发。
(1)交感神经阻滞或切断术:
①局麻药或硬膜外阻滞:上肢受累可封闭以下的神经节。先注射生理盐水2~8ml, 如15min 内无效,可注射1%普鲁卡因(阻滞交感神经)5ml,如疼痛仍无缓解,则用1%普鲁卡因20~30ml 行鞘内注射。下肢受累可用生理盐水,0.2%(交感神经阻滞浓度),0.5%普鲁卡因 (感觉神经阻滞浓度),1%普鲁卡因(运动神经阻滞浓度)各5ml 每隔10min 进行硬膜外注射。
②:最先应用的药物是胍乙啶, 上止血带20min 后局部注入胍乙啶20mg,使之中和,12 例病例均取得满意疗效.Schultzer 等以利舍平取代胍乙啶进行交感神经阻滞,取得相似结果.Mckay 除胍乙啶外加用降钙素疗效更佳,鲑降钙素对交感神经阻断作用不可靠,但可防止脱矿化.Dellemijn 用静脉输注酚妥拉明进行交感阻滞,取得良好疗效。同法相比,静脉输注酚妥拉明的敏感性低但特异性高。Mays 以2mg 稀释到7ml 生理盐水中行星状封闭法,对10 例RSDS 患者进行治疗,结果8 例完全缓解,7 例2~8 个月内无复发.
③手术:对多次交感神经阻滞有效但作用时间短暂者,可考虑做交感神经切除.Shumacker 报道34 例RSDS 患者35 个肢体进行交感神经切除,结果除4 例有轻度后遗症外均治愈。Week 综合6 个作者231 例RSDS 交感神经切除术疗效,有效率为82%。
(2):皮质类固醇对RSDS 有明显疗效,特别对那些拒绝或不能忍受交感神经阻滞疗法者。一般采用大剂量短疗程疗法,60~80mg/d,分4次口服,2 逐渐减量,3~4 周后停用。部分患者,需用小剂量泼尼松5~10mg/d长期应用以控制症状。Christensen 治疗13 例RSDS 患者,75%症状改善.Kozin治疗17 例RSDS,82%疗效显著。部分患者肌注降钙素或局部静脉注射酮色林可长期缓解疼痛
(3)硝苯地平(心痛定):是一种,可松弛,增加周围血循环,能对抗的作用,不但可止痛而且可稳定血管运动。Prough 报道应用硝苯地平口服治疗13 例确诊的RSDS 患者,每次10mg,3 次/d,无效时可加量,有效后再服用3 周停药、结果7 例完全缓解,2 例部分缓解,1 例无效,3 例因不能耐受而停药。其他药物如阿米替林,酚苄明,普萘洛尔(心得安),双磷酸盐等也有报道用于RSDS 的治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麻和局麻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