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弓弩设计图纸制造方法图纸

军事迷贩卖弓弩军刺和砍刀被查(图)
军事迷贩卖弓弩军刺和砍刀被查(图)
新华网河北频道 (
) &&&&&&&稿件来源:
&&& 时间:昨日上午
&&&&地点:翟营南综合警务站
&&&&事件:从一辆轿车上查获19套弓弩等违禁品
查获的弓弩摆满警务室。&
弓弩威力惊人。
&&&&昨日上午,民警从一辆轿车上查获19套弓弩,这些弓弩威力惊人。据了解,这些弓弩是一位年轻的军事迷,为了挣外快,从网上买来准备贩卖的。
&&&&昨日9时30分许,正在执勤的翟营南综合警务站王思伟队长发现,一辆沿翟营南大街由北向南行驶的桔色小轿车,在距离他大约50米远的地方,突然减速迟疑不前。
&&&&王思伟立即拦下了这辆轿车。“箱子里都是什么物品?”检查过司机证件后,王思伟指着小轿车副驾驶和后排座上摆放的几个纸箱子问。“都是物流配送的货物。”司机是一位年轻男子,说话支支吾吾。
&&&&看到司机的犹豫,王思伟立即对轿车内部进行了全面检查。打开轿车后备厢后,他看到,纸箱子下方竟然压着几把匕首!拆开一个写满英文的纸箱,里面竟是一套还未组装的大型弓弩!经清点,小轿车中竟然放着19套弓弩。
&&&&10时许,记者在翟营南综合警务站看到,大黑鹰LSG、小黑豹2005A、眼镜蛇YJS―1……19套型号不同的弓弩放在大小不一的包装盒中,加上旁边摆放的上千支箭及弹珠,屋子里活脱脱是一间“军火库”。
&&&&在其中一张中型弓弩的说明书上,记者看到,该弓弩的有效射程为160米,精度在15米范围内不大于20毫米。同时,记者了解到,这些弓弩均可发射多种类型的箭和钢珠。
&&&&民警组装好其中一张小型弓弩,并安装上一支长约6厘米的箭。“嘭!”扣动扳机后,箭直接将三米外大约1厘米厚的木板击穿。
&&&&据小轿车司机吴某讲,他今年26岁,在市里某工厂当焊工,是个军事迷。刚结婚不久的他,最近手头有点紧,看到一些跑大车的司机携带弓弩一类的物品用来防身,吴某便打算贩卖弓弩挣点外快。
&&&&随后,吴某通过某网站购买了价值5000余元的弓弩及配套装备,同时,还购买了军刺、砍刀等利器。昨日上午,吴某从一货场取出这些物品,准备回老家元氏县贩卖。不成想,遇到民警露了马脚。
&&&&目前,吴某及被查获的弓弩等物品,已经移交给相关部门,做进一步的调查与处理。
&&&&据了解,与狙击步枪相比,弩具有无声无光的隐蔽优势;与弓箭相比,弩的穿透力强,射程远,精确度高。民警介绍,弓弩均在治安管理范围之内,未经许可擅自买卖、携带、使用的,一经查出,警方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记者 李兵 张海强
【】 【】 【】行走春天,2015年洋眼看江苏活动正式启动。[]
日,刘翔在个人微博上发表了一篇长微博宣布退役。[]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绿色殡葬"成为殡葬新风尚。
& & & 正文
弩兵亮相《赤壁斗群英》精美图集抢鲜
【字号:&&】【】
  《赤壁》专区
  赤壁CGWR得分
  CGWR:163位
  CGWR介绍
  导语:完美首款3D移动格斗三国巨制《赤壁-斗群英》11月11日群英公测,研发团队潜心制作,以独立新颖的开发视角,向广大玩家诚意推出第20大职业弩。继承前19大兵种霸气精巧的形象气质,开辟独具魅力的炫酷技能,力求为广大玩家奉献最畅快淋漓的战斗快感。
  斗神弩
  霸气精巧的武器外观
  夺天地之造化,吸日月之精华,放光芒之四射,攻退敌之凶兵,《赤壁-斗群英》新弩借鉴诸葛发明,辅以不同材质并结合精巧的外观设计,从普通弩、到高级弩、再到神器弩,皆工艺精湛,似力拔千金,让持弩英雄勇武独步天下!
  风雷弩
  山华乱命弓
  心如壁使弩
  炫酷犀利的技能特效
  为了带给大家全新的兵种体验,《赤壁-斗群英》在弩兵技能的特效上极力创新。围绕弩使用灵活和快速发射的特点,加入快速位移、前滚、后跃等攻击动作,配合强烈的气场爆发力,以及闪亮的华丽的光效,瞬息之间,就能惊动天地,令世间变幻。而在轻弩和劲弩状态之间自由切换的特色,使得弩兼顾远程和进程的战斗优势。简化了的操作,以及进退两相宜的弩武器,在今后的战斗中,将发挥自己的长处影响瞬息万变的战局,为大家带来更加快节奏的战斗。届时,无论是单人PK、还是阵营国战、亦或是跨服群战,都将带来更加畅快淋漓的战斗体验。
  弩技能动作
  弩技能动作
  弩技能动作
  弩技能动作
  颇具挑战的弩兵专精
  问天下谁是真英雄?兵种争锋一决高下!再强大的技能,再绚丽的特效,也要一个既具英勇又擅谋略的强者才能将弩兵发挥到极致。尽善尽美的无敌表现,来自于对专精灵活的把握和掌控,如何能在力系和技系专精中取得平衡,并最大限度的发挥弩能量十分重要。究竟该怎样分配专精点,在版本开启后,将更加考验大家的能力。
  弩技能动作
  弩技能动作
  光棍激情斗群英,《赤壁-斗群英》第20大兵种强势逆袭,能进能退杀敌手于瞬息之间,全新兵种体验等你乐斗群英。此外,全新核心主打PVP新国战,将以更大的世界夺城地图和新的战斗规则震撼登场,千人争霸王城荣耀等你战爽赤壁。同时,全新阵营深化玩法,引入九大官职系统,更优厚的福利等你来享。全新星盘系统,开放每日占星提供全新属性来源,让真正的高手独领天下第一。另外,还有奇遇、活动、兵种修改等革新内容一齐登场,让你战够整个寒冬。
  《赤壁-斗群英》全新弩兵即将登场,面对如此强悍和绚丽的弩,你是不是已经摩拳擦掌迫不及待了?11月11日光棍节,百步射杀等你一弩射天下!
  赤壁血,英雄泪;东风冽,红尘醉!
  更多精彩,欢迎登录官网
  声明:新浪网游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原标题:弩兵亮相《赤壁斗群英》精美图集抢鲜
  原文链接:.cn/o/n//.shtml
  稿源:新浪网
  作者:
作者:&&编辑:中江网编辑&&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当前位置: &
古代中国的远程大杀器:中国的古代的弓弩[组图](5)
宋代三弓床弩复原示意图
明代神臂床子连城弩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isBig5 = 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big5') != -1;
if (isBig5)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
﹣﹣﹣﹣﹣
中国古代史,古代,武器,弓弩,远程杀伤
版权所有 中华网轻兵器专题_新浪网
《轻兵器》杂志社网络独家合作伙伴
【历史与人物】细说中国古代武器―弓弩(组图)
日 15:41 轻兵器
明代蒙古弓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是狩猎。当时的原始人类使用打制过的石块、削尖的木棒等向各种猎物投击,但投掷距离毕竟有限。后来,人们发现木制棍棒被外力弯曲变形,而外力一经消失突然恢复原状会产生较大能量,于是选取有弹力的木材或竹材用坚韧的弦弯曲固定,制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弓箭类武器。对于当时以狩猎为主的原始氏族部落,弓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意义。
  原始弓箭的产生
  1963年,在山西朔县的旧石器遗址中发现了一枚石镞(zú)。其长约28mm,加工精细,前锋锐利,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距今28 900多年。它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石镞。不过《易传?系辞》就已经记载了“弦木为弓,单木为矢”(意即弓仅是单片的木头制成,箭是削尖的木棍)的原始弓箭。由此可见,中国古老的先民懂得制造和使用弓箭的具体年代,要比能够制造这种石镞的年代早得多,至少也是距今3万年以前的事情。
  其后,古人类不断改进手中的生产和战斗工具,使得弓箭紧紧跟随着人类前行的脚步而演进。当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时,箭镞由原来的打制石镞逐渐演变为精细的磨制石镞。同时为了能使石镞牢牢地固定在箭杆上,镞的后部逐渐加长成为铤,并加上了使箭飞行稳定的尾羽。
左小图上为锋下为铤,大图最上端为镞,中为杆,下为羽,最底下为比。
  原始木制弓有2种:(1)单木弓:生活在东北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人使用的原始弓箭用水曲柳木材作原料弯曲成型,缚上用鹿筋或鱼鳔制成的弦,一张弓就算制成。而生活在外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用落叶松或榆木制造弓体,鹿筋为弦,长约1.7m;箭则是削尖的桦木而已。(2)初级复合弓:游牧在额尔古纳河的鄂温克人使用过一种初级复合弓,这种弓的弓体使用韧性大的黑桦木做里层,落叶松木做表层,两层木胎之间加垫鹿或牛的筋,然后用细鳞鱼皮熬成胶把它们牢固地粘在一起;弓体制成以后,缚上鹿皮做的线。
  原始弓箭有着较大的威力。例如:1966年春在江苏沛县大墩子遗址第316号墓中,葬有一具中年男性的尸骨。其身长为1.64m,左手握有骨匕首,在左肱骨下置有石斧,可能是一位武士。在他的左股骨上有一枚折断的骨镞嵌入,深达27mm。由此可见当时的弓箭杀伤力之强,足以穿透肌肉射进人骨。
  春秋战国弓箭技术日臻成熟
上图为弓,下图是去弦驰弓状态。
  春秋战国,一个血腥的时代。在周王朝不断衰微的同时,各大小诸侯国相互混战争霸。在这样的背景下,弓箭的制造工艺有了较大进步。
  当时,各诸侯国都设有专门的兵器制造部门,并制定了官方标准,用于指导兵器生产,以获得更多的规格统一的精良兵器。不过,保留至今、记载有关弓箭制造标准的只有齐国的《考工记》了。该书详细描述了制造弓与箭的选材、工艺流程等。明确指出制造弓所需的六材是干、角、筋、胶、丝和漆,“六材既聚,巧者合之”,只有六材都准备好了才能合制成弓。对于六材的选用标准,书中也有较详尽的规定。如列举了选取弓干的7种原材料,并排定了它们的优劣次第:“凡取干之道七:柘(zhè)为上,j( )次之,( )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为下。”认为7种树中,以柘木为制弓的最好材料,而最差的是竹材。选取角时,要注意杀牛的季节(最好是秋高气爽时宰杀的牛,这时的牛角最厚),牛的老幼强弱。选取的角应是“青白而丰末”,“角长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其理,为之牛戴牛”(三色是指角的根部白,中部青,端部丰满。而牛戴牛是指一对好牛角的价格就相当与一头牛的价格)。对于胶,要求颜色越深而且越干燥越好;筋越精细而且越长越好;漆要清澈得仿佛见底;丝要光泽鲜明。
  至于将六材合制成弓,也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不同的工序需选取不同的季节,以保证弓的质量。“凡为弓,冬淅干,而春液角,夏冶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冰析爵”,即在第一年的冬天将完全干透的弓干削制成型;春天将牛角制成大小合适的块;夏天将筋梳理成型,再经酒蒸、锤打、拧紧、手撕,使之不再收缩成为细条;到了秋天,在弓干的外侧粘贴筋丝,在弓干的内侧贴上角;冬天则把丝精细地缠绕在弓节上;到极寒的时候上漆;第三年春天被弦。这样算来古代工匠制成一张良弓,连选材在内共需要4年的时间。其间工匠所耗费的精力可以想见,而制造当时诸侯王所使用的良弓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则更多,所以当时的诸侯对良弓的珍视程度并不亚于宝剑。据史料记载,楚灵王酒醉之后将楚所藏之宝弓“大屈”送与鲁侯,酒醒之后追悔不已,不顾将背负不信之名,派遣使臣将弓索回。
战国弩复原图
汉弩复原图
  弓在不上弦的时候为“C”形,上弦之后中节被拉而呈“M”形,这是双曲反弯复合弓。《考工记》中还将弓分为王弓、弧弓、夹弓、庾弓、唐弓和大弓6种。王弓、弧弓用于守城和车战,夹弓、庾弓用于田猎,唐弓、大弓用于习射。以上各种弓还依使用者的身高分为上中下三类,上制长1.52m、中制长1.45m、下制长1.38m。而箭镞也由简单的单片型发展成了三棱型或倒钩型,以提高杀伤力。
  正是弓箭制造工艺在春秋时期达到高峰,在射远兵器的制造方面才发生了一场革命――弩的诞生。据传,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琴氏“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发明了弩(春秋时期,地处南方的楚国在扩展疆土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与当时的少数民族部落发生冲突,从中受到启发,学到弩的制造方法也是自然的。况且直到解放初期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仍然使用原始的木弩而不是弓箭。所以笔者认为这个传说是有根据的)。弩发明后,不断得到改进,主要体现在弓力的不断加强和弩机的改进上。据记载,当时一张弩质量为369kg,最大射程可达800m。这样的弩单靠人两臂的力量当然是拉不开的,必须由力士以坐姿用两条腿两只手合力张弩(踏张)或利用机械的力量。
  到了战国时期,攻守双方已经开始使用一种更大的弩。例如《墨子?备高临》中的“连弩之车”,所用之箭长1.9m,尾部有绳,在射出之后可以卷回再用。
  对于当时以步兵和车兵为主构成的难以横向移动的大型方阵来说,弩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与威慑力,所以为当时兵家所重。如公元前260年发生的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军的强弓硬弩发挥了巨大作用,最终将赵国主将赵括射成“刺猬”,取得了这场夺天下之战的胜利。
战国竹弓复原图
  唐宋元弓弩发展最高峰
  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它的版图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北达西伯利亚,西接帕米尔高原,南到南洋诸岛。这自然和唐代军队的战斗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唐军以轻型步兵和骑兵为主,讲求机动性,弓弩作为主要射远兵器装备了唐朝大部分军队。据《太白阴经》所载,唐代军队一军人数为12 500人,装备弓12 500张(附弦37 500条,箭3 750 000支),弩2 500张(附弦7 500条,箭250 000支),装备比率各占100%和20%。弓和弩的装备有重叠,有的士兵既配弓又配弩。唐军装备的弓分为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4种,长弓步兵用,角弓装备骑兵,稍弓和格弓为皇朝禁军或狩猎所用。弩有臂张弩、角弓弩、木车弩、大木车弩、竹竿弩、大竹竿弩和伏远弩7种。臂张弩和角弓弩属于轻弩,装备单兵使用,其余的都属重弩,如大木车弩,需用绞车张之,箭的尾羽是铁制成的,箭出时“声如雷吼”。另外还有一种车弩也是设在绞车上,一次能同时发射7只箭,可射七百步,所中城垒,无不摧毁。这些重弩由于过于笨重,发射速度又慢,不适于野战,所以一般只用于攻守城战斗。弓在唐时不是管制兵器,而弩绝对禁止民间持有,以防止农民起义军用其对抗朝廷。
宋弓制型图:按从左到右分别是黄桦弓,黑漆弓,白桦弓和麻背弓。
  宋朝建立以后,对城池和要塞的攻防战极度重视,而弓弩作为一种最适合守城的远距离杀伤兵器,由此在制造规模和质量上达到了最高峰。当时宋朝统治者不仅在京师设有弓弩院,而且在各地设有军器作坊,集中能工巧匠大量制造性能优良的弓弩。据《宋史》兵志记载:“弓弩院岁造角把弓等凡一千六百五十余万张,诸州岁造黄桦、黑漆弩等凡六百二十余万。”我国古代的大科学家沈括在宋神宗时被王安石推荐兼管军器监,后来写就了《梦溪笔谈》。该书介绍了当时弓弩制造的基本情况。沈括认为一张良弓应具备6个特征:第一,弓体轻巧而强劲;第二,开弓容易且弹性好;第三,长时间使用射力不减;第四,无论冬夏射力保持不变;第五,射箭时声音清脆;第六,开弓时弓体端正。关于弓的制造,他提出要选用干透的动物韧带经过胶汤浸煮和梳理,使之不再伸缩方能用于制弓;在制造弓体的时候要把弓干材向开弓相反的方向弯曲,而后再贴上牛角片和筋丝;弓结构的优化关键在于“节”的长短要合适,这样弓才会强劲有力;制弓时胶要涂得薄,以免因胶的变化而影响弓的弹力。关于弩,沈括特别强调弩机上“望山”的作用(“望山”是西汉时期发明的)。因弩箭的初速高、弹道接近直线,所以可用“望山”上的刻度对准箭镞再对准目标后发射,以提高命中率。
宋弩制型图:左上是木弩,右上是挑镫弩,左下是黄桦弩,右下是白桦弩。
  宋代的城防工事中建有特有的弩台,高与城齐,上建有棚,突出城墙平面之外,每个弩台容弓弩手24人,将1人。不但可以射击正面之敌,而且还可以侧射在城墙平面火力死角内的敌人,大大提高了防御能力。例如1004年的宋辽澶渊之战中,宋军用床弩伏击射死了辽军主将萧达零,最终导致宋辽之间达成和议。
  蒙古部落在未被成吉思汗统一以前,一直处于原始氏族部落末期到奴隶制社会的转型期,所以初期蒙古战士所佩的弓箭大部分为自制。但是随着蒙元军东征西讨,得到了大量的工匠和劳动力,弓弩的制造逐渐精良。蒙古铁骑发动的强劲旋风在征战几乎整个欧亚大陆的过程中,把中国古代的制弓术传到了世界各地,并且将从被征服地区学到的制弓术容入到中国弓箭制造中,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弓箭的工艺水平。
  明清时期弓箭最后的辉煌
清弓制型图:左是清亲王以下弓,右是职官兵丁弓。
明弓制型图:左是开无弓,中是小梢弓,右是两番木弓。
  明朝时期,军队使用的弓除了宋时使用的4种弓以外,还有开元弓、小梢弓、西番木弓3种。见于《武备志》的弩有神臂弓、蹶张弩、腰开弩、窝弩、双飞弩等。腰开弩是将一根有勾的带子系于腰后,张弩时将勾挂于弩弦上,然后身体向后倒,腿向前蹬,利用全身的力量将弩上弦。双飞弩是一种装在简易木架上的守城弩。窝弩是将弩弦上好后,挂上绊线藏于路旁,用于预防敌军偷营劫寨。
  明中期以后,由于火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和鸟铳等先进火器的传入,将弩完全排挤出了战争舞台,但是由于当时火器射击速度过慢,所以并不能完全替代弓箭。著名的戚家军中所用之弩,已经只有用来防止敌军偷营劫寨的多连装窝弩“耕戈”,但弓箭仍然是长枪手随身的武器之一。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提到,为了适应南方多雨潮湿的环境,必须改进弓箭的型制:在弓箭外部用桦树皮包裹,在节处要用线捆扎,箭镞必须采用钢制。
  随着明末政治统治的黑暗和军制的败坏,由努尔哈赤率领的建州女真迅速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建州女真为游猎部落,精于骑射,弓箭是每个战士必备的主战武器。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曾被箭射穿铁盔和锁子甲围领,受伤甚重,几次昏迷,足见弓箭杀伤力之强。
清八旗兵蜡像所持为清代弓箭实物
清人开弓射箭图
  到了清朝,弓箭仅有一种型制,按等级的高低分为皇帝、亲王郡王、侍卫和职官兵丁用等;按用途分为打猎行围、检阅部队以及实战用。各种弓箭只在选材装饰上有区别,所配之箭计有41种之多。弩有4种,分别是如意弩、双机弩、双机贯凫神弩和射虎弩,但是未见实际使用的记录。这些弓弩虽然受到火器的强烈冲击,却仍然随着八旗兵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但是清中后期满清八旗因承平日久而迅速腐败,骑射之古风荡然无存,加之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的旧中国大门被打开了,中国官吏发现了更先进的火器,并很快用它们装备了自己的部队,像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等团练武装中根本见不到弓箭的身影了。至此,伴随着中国军事发展走过漫长历史岁月的古弓弩终于像西山落日那样,不可挽回地消失在军事革命的地平线以下。(编辑/王晓涛)
清乾隆帝御用弓箭
【】【】【】
Copyright & 1996 -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弓弩设计图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