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多的女儿性格早熟,那么小她就怎么知道孩子早熟取悦别人,是什么引起的,该用什么方式教育?

育儿快速导航
早熟孩子:妈妈该拿你咋办
专家提醒:
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就一定长得高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权威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如果吃了过多这三种食物,不但不长个,还会伤身!孩子长高一定要避免的三种食物是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长高 查询结果。
  完美宝宝让我忧
  4岁的女儿刚上中班,十分地乖巧懂事,甚至有些成熟。按理说,有个这样的女儿,妈妈该感到很幸福,因为不用过多地为孩子操心,无论在家人、老师还是小伙伴面前,女儿都表现得很完美。可是,我反而有些担忧,女儿超乎年龄的成熟表现和小伙伴的天真幼稚相去甚远,有时,我甚至猜不透她的心思。
  女儿竟懂得人情世故
  一次,我带着女儿去了外婆家,我让女儿在旁边玩玩具,自己则和妈妈聊天,免不了要谈起家里的一些烦事、琐事和抱怨。谁知道女儿竟听了进去!带着女儿回家时,小家伙居然认真地看着我说:“妈妈,放心吧,你和外婆说的话我不会告诉爸爸的。”我心里一震,才4岁的女儿怎么就懂得这些人情世故,她从哪里学来的?
  女儿居然会安慰我
  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时候,我也不例外,但是作为妈妈,我尽量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将快乐的心情带给女儿,悲伤的时候不让女儿发觉,我想快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女儿心灵的健康成长。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都是成功的,偶尔不开心的时候,还是会在女儿面前露出蛛丝马迹。一次我坐在沙发上紧锁眉头,唉声叹气,女儿回家看了我一眼之后,表现得特别沉默,而且吃饭、收拾玩具都不用我催,自己完成得很好。临睡觉前,也没有缠着我给她讲故事,反而在我耳边悄悄跟我说:“妈妈,我给你表演个节目让你开心一下吧。”我一下惊呆了,女儿什么时候学会察言观色了,原来她今天的沉默和乖巧表现是为了要让我开心,还学会了用表演节目来安慰我,我该庆幸女儿的懂事吗?
  面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老成世故,家长的反应不一:
  赞成派:”早熟“孩子更易融入社会
  早熟的孩子更懂事,他们了解大人的艰辛,更珍惜自己学习的机会。世界很现实,过于幼稚,容易吃亏上当。孩子“早熟”一些,对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是有益的,这样的孩子更容易融入社会。
  懂事、会看眼色、学习好的孩子自然会得到老师的喜爱。孩子表现得越像懂事,在幼儿园就越能得到表扬和赞赏,也更能受到老师的器重。
  反对派:孩子失去童趣,父母也丧失乐趣
  网易广东网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稳重懂事,但如果以牺牲孩子的童心童趣为代价是得不偿失的。孩子就应该童言无忌,该笑要笑,该哭要哭,孩子本来就应该是天真烂漫,甚至是傻乎乎的。
  孩子说大人话,不一定是好事,小孩语言早熟会降低儿童智商。过早进入成人世界的孩子,并不表明他们心智已经成熟,相反他们的成长限于模仿,缺乏对自我的认识,等真正到了成人年龄,反而往往不会独立思考和应对生活。
  儿子是不是早熟?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但是现在都说小孩普遍早熟,我得注意我儿子的成长,不要不该熟的也熟了,咱做家长的不能失职。
  我儿子每周零用钱大概30左右,每个月的话费50左右。
  零用钱也就他自己买的小玩意,大的东西我基本上都买好了。我一般从经济上就能看出来我儿子学习认真程度,要是学习用功了,基本上零用钱都没用。大家不要见笑,因为孩子每天都上学,周末还送去补习,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不能直接监管的,钱花多了,不是不可以,但是至少说明一点,心思花在别的地方了。
  我儿子特别爱看电视,现在的电视又都没有特别纯洁的,就连有的动画片都是什么保护女孩的,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知道跟女孩玩是要结婚的,他说跟女孩睡觉了就是结婚。可爱的说法。但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突然就明白了很多,在不该明白的时候明白。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
  我儿子平时很调皮,给他买手机的时候也是顾虑很多,有时候怕他玩丢了,思前想后还是给他买了部手机。前几天给我和他爸爸都不发短信,换成彩信了,还把自己头像放在图片上,很搞笑,但是我发现这图片是我前几天看到的一篇中学生谈恋爱发的图片类似。我担心我儿子是不是也对班上的小女孩发呢?我特别是看到这些图片,就联想到前几天看到的新闻。说实话我儿子能自己做个这样的图片下来我真的觉得他很聪明,但是有时候聪明没有用对地方肯定会起反作用的。
  说实话孩子有时候慢慢发生变化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等你知道的时候,就已经变的非常离谱了,看看现在大街上的小孩很多穿着裤子,但是半个屁股都露在外头。我每次看到这种场景的时候,我都在想,以后我小孩要是这样的话,我会打死我小孩的……
  我同事天天担心孩子以后学校问题,怕以后上不了重点中学,我不奢望这些,读书的事情随他自己,平时我更注重他生活上的问题,比如为人处事,怎么跟小伙伴搞好关系。但是普遍有报道说小学生的早恋情况越来多,总是像“小大人”一样。但是我总觉的我问起来不是很方便,不知道怎么问儿子,有时候怕方式不对会造成对他自尊的伤害。
  心智早熟学生成课堂教育大难题
  很多学校的班级中都有类似的学习超前、心智早熟的学生,如何引导这样的孩子成长,也日渐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难题。专家认为,天才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孩子还是按照正常的教育模式培养好。
  教师:
  天才少年成教学难题
  森森(化名)刚满11岁,本周,他考到了三鑫中学提前招生的特等奖。班主任余老师向记者表示,森森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但是见识广博超出同龄人,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同时,森森表现出来的“成熟”更使他与众不同。“有次,我布置写一篇《给老师的一封信》的作文,班上很多孩子都是按照常规来写老师,唯独森森写了一篇千字长文,跟我探讨学校和家长在教育方法上的不足。他的想法已经超出同龄孩子的思考能力了。”
  余老师还发现,森森经常在数学课上表现得若无其事,原来这些知识他都已经会了。“他有时跟我讲,做什么事情都很没劲,或者其他小朋友讨论得很热闹的问题,他觉得没意思。”如何教育森森,让余老师也很头疼。
  家长:
  希望孩子将来考上好大学
  日前,记者在雍景园小学见到了森森的母亲夏女士。夏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家庭一向很重视教育,森森还在襁褓时,她就坚持每天给森森念故事。“后来,等他稍微懂事以后,他也会很主动地让我们给他念故事听,逐渐地,他自己就主动拿书看。现在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以外,他都已经看完了。”
  夏女士表示,她也帮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只要儿子喜欢,她都会支持鼓励他,创造条件让他能实现梦想。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
  专家意见:
  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
  昨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陆士桢教授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她表示,从对孩子的教育来看,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为国家早出人才的角度出发,鼓励对一些超常儿童进行提早教育;另一方面,不主张过早地让孩子超前学习课程,对大多数孩子还是要进行正规的教育。
  陆教授还告诉记者,“孩子是不是超常,是有科学依据的,需要专门的机构测定,超常孩子的比例大概在3%左右。”对于超常孩子的培养,陆教授表示也存在父母自己教育孩子成才的个案,这需要孩子的父母自己做抉择,“如果想按照普通孩子的模式来培养,可以在课余引导孩子发展兴趣,当地如果有专门招收超常孩子的学校,也可以让孩子去试试,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在家里自己教孩子,然后让孩子早点考大学”。
  妈妈 早熟不是我们的错
  孩子的行为本该是天真而自然的,可现在,人们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像孩子了,他们的言语和行动,往往能吓大人一跳。前不久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目前的性成熟年龄普遍比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前了 4至 5岁。在天津,到儿童保健所就诊的病例也有增多之势。已经有资料证实,我国儿童正以每年 30%的速度增加,孩子们正在被成人的不良养育方法和周围的不良环境“催熟”。
  妈妈们:为什么拿我当“试验品”
  给女儿烫一头卷发,再穿上成人味儿十足的长裙;给儿子戴上墨镜,再换上一身酷装,这都是妈妈们爱做的事。而且,只要广告里说什么保健品好,妈妈就会买来给孩子试试。儿童营养专家则认为,给孩子盲目地进补、乱用保健品,可引起儿童血液中激素水平上升,还会造成孩子肥胖,进而导致性早熟。
  幼儿园老师:为什么拿我寻开心
  “妈妈,今天你得给我的媳妇儿买一双新鞋。”一个 3岁多的男孩儿这样对妈妈提出了要求。这位妈妈经过调查才知道,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在班里“速配”了好几对“小伴侣”,平时总是拿“小夫妻”们开玩笑。在一些幼儿园老师看来,拿自己班上的小朋友开开玩笑并没有什么,可家长们大多认为这不合适,因为现在的孩子懂的东西并不少,所以从小就该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友情关系。
  长辈:为什么拿我当玩具
  很多家长都有带孩子去上班的经历,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一些同事拿孩子当“开心果”,拿孩子找乐儿,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好。
  在单位里,大人们还会“教给”孩子们很多大人才能明白的语言,他们不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们会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地依样照搬出去。一位家长就说,她带着 4岁多的孩子去了单位以后,孩子就学了很多“大人话”,什么“出来混”、“包二奶”、“抱粗腿”之类,甚至还学了一些“脏话”和“荤段子”,这让家长很是担心。
  就是这样的大人,让孩子纯净的心灵和天真的思想过早地成熟了起来。当孩子们模仿大人的语言和行为,逗得大人们开怀大笑时,家长可知道,孩子的这种早熟会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电视:为什么拿我们“开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电视综艺节目的形式中多了一种“小孩当嘉宾”的内容。主持人用一些奇怪的问题和表演形式来折腾孩子。说是让孩子展示才艺,实际上是孩子越能出洋相越好。
  有的节目中孩子们打扮得非常成人化,三四岁的孩子就去模仿摇滚歌星或是唱爱情歌曲。而主持人还会故意让孩子去做一些抛媚眼、搔首弄姿的动作。这些拿孩子做主角的娱乐节目,观众年龄涉及面很广,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会把这些语言和行为当做模仿的对象,孩子的思想无形之中又受到了影响。
  □观点·声音□
  孩子就是大人的镜子
  大人喜欢孩子多是由于孩子“好玩儿”,孩子的“好玩儿”是因为独特的年龄特点,如果小男孩长了胡子,小女孩像个成熟的少女,自然就不好玩了,反倒是一种疾病了。除了生理上的早熟,孩子语言和行为上的早熟也不可掉以轻心。孩子是有自尊、有思想的人,不能成为大人的“玩具”。孩子的父母、老师和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义务教育我们的孩子,而不该拿孩子“找乐儿”。拿孩子的天真取乐,首先说明大人不尊重孩子,同时也破坏了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形象,还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所以别让孩子这面镜子里照出我们成人的不文明和不健康。
  性早熟对儿童的危害
  性早熟已成为仅次于儿童肥胖的第二大儿科内分泌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对儿童身心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身高快速增长
  其一,在性激素的作用下,身高快速增长,但同时促进了骨骺过早融合,使患儿身高增长较正常发育儿童提前终止,至成年时反而矮于正常人。
  孩子总感觉自己与众不同
  其二,由于过早发育,孩子总感觉自己与众不同,容易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认知能力、发育水平可能落后于同年级的学生;此外,性早熟患者发生行为问题和素质下降的风险增大;早恋、早婚、早孕的风险增大。
  专家提醒家长,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细心一些,性早熟是能够及时发现的。如看到乳房部位有凸起或硬块,或者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孩子感觉到有乳房触痛,男孩睾丸明显增大等等,家长就应该注意了。
  家长如怀疑孩子性早熟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咨询、就诊。如果孩子被确诊患性早熟,家长 除积极配合治疗外,还应给予孩子各方面的关心和爱护,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性教育,使孩子了解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消除精神压力。
(实习编辑:邝艳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育儿观点PK台
婴儿洗衣液评测
育儿频道精彩热文
育儿 相关话题
人气38256/2人气7402/7人气64554/2人气19921/5人气41243/11人气39234/2
向在线育儿专家提问
宝宝喂养、发育儿科
新生儿、儿童常见病儿科
儿童营养、心理行为儿科
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
只要填资料就能免费领取巧虎早教课程...
宝宝需额外补DHA?专家说吃这些就够了....
如何预防春季咳嗽
39育儿频道
扫描关注智慧妈妈微信
色泽金黄的蜂蜜不论是直接食用,还是沾取水果、冲泡蜂蜜水,香醇甜腻的滋味是许多大小朋友的最爱,但近来网路流传,倘若孕妇怀孕期间食用过多蜂蜜,恐将对腹中胎儿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增加未来宝贝性早熟、过敏的风险,真有这么一回事吗?且让我们听听营养师怎么说!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是一个身为教师的母亲反思自己对女儿的教育问题后,鼓足勇气、心里流着血和泪讲出的故事。我读了之后流泪了,我相信每个做父母的人读完它都会不胜唏嘘。
我由衷的感觉到:
不要让孩子生活在父母的虚荣里,更不要缺席未成年孩子的成长过程,如果造成孩子性格或心理上的问题,遗憾将是终生的……7月2日上午,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电化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和家长。这一天是周六,其时,中考已结束近20天,成绩也即将揭晓,还有什么重要的课程引来这么多学生和家长?
9点钟,伴随着一首《别哭我最爱的人》歌曲忧伤的旋律,讲台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视频。
一张张照片缓缓闪现,记录了一个女孩成长的历程。从可爱的婴儿到青涩的幼女,再到花样少女,然而就在女孩最美好的花季时光一切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具冰冷的灵柩……8分44秒的视频放完,现场嘘唏不已。
这是一堂特殊的生命课,主讲人南京一中的老师黄侃。照片中的那个女孩就是她的女儿远远(化名),在荷兰留学时选择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009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四,元宵节的前一天。下课后,黄侃发现手机上有一个未接来电,是女儿远远同窗六年的闺中密友从西安打来的。黄侃打过去询问原由,对方说远远出事了。远远是黄侃的女儿,2008年9月赴荷兰留学,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经济学。出事了?黄侃很疑惑,也很惶恐,女儿能出什么事?她不相信。中午,黄侃给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打电话,但无人接听。整个下午,黄侃始终心绪不宁。远远从小喜爱体育、唱歌,还喜欢吹长笛和玩打击乐,成绩优异。中学时出访过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小到大,女儿都没让黄侃操过太多心,学习优秀,兴趣广泛,生活自理能力也强。“你不知道我这个女儿有多能干。情商高,朋友也多,性格开朗,处理事情冷静。”一说起女儿,黄侃的神情充满了自豪。“留学的事情也是她自己决定的,自己找的学校,还申请到奖学金,自己办签证,买机票。”对于女儿的留学,黄侃还是有自己的想法。“她当时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念大一,我本来想让她在国内念完大学再出国的,但她坚持,我也只好尊重她的决定。”黄侃亲自送女儿上的飞机。事后回忆起来,那天她穿了一身黑色的T恤。而平时,她最喜欢的是红或是黄等比较亮颜色的衣服。到荷兰后,远远曾写信说很喜欢就读的学校,生活很愉快,还教美国同学学中文。在短短不到半年的学习中,远远在学业上已表现得异常优秀,多项成绩在9分或以上,成为学校的优等生。“她的个人博客上也全是生活不错、和朋友相处得很好之类的话,她从小就这样,总是报喜不报忧。”黄侃说。下午4点,黄侃又一次拨打中国驻荷兰大使馆的电话,对方的答复是情况不明。一个半小时后,黄侃再度打电话询问,大使馆称正在调查。2月9日凌晨,大使馆确认了远远出事的消息,并让黄侃尽快办理出国手续,赶往荷兰处理丧事。
嚎啕大哭。
除此之外,黄侃根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她简直不敢相信,女儿那鲜活的生命真的永远凋谢了。2月14日,情人节。黄侃与丈夫乘飞机前往荷兰。11个小时的行程,除了眼泪还是眼泪。
“请不要救我”
一下飞机,黄侃就问前来接机的大使馆工作人员,女儿在哪?当得知女儿被放置在阿姆斯特丹医学院的解剖室时,黄侃几乎晕倒过去。“她一个人躺在那里,该多孤单呀。”回忆那一刻,黄侃泪流满面。黄侃甚至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走进解剖室的。“看到女儿的遗体时,我已经瘫倒在地。”黄侃哽咽着说。“女儿躺在白色的床单上,我突然想起当年我生下她时的情景。她呱呱落地时的哭声还在耳边,如今却已变得冰冷。”据记者了解,2月8日,远远在写下三封分别给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遗书后,在宿舍内自尽。在警局,黄侃看到了女儿的遗书。“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之类……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在遗书中,远远坦言自己受强迫症之扰已长达8年,痛苦不堪。据专家介绍,强迫症属精神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发病率极高,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精神抑郁以至自杀。黄侃如论无何也没有想到,外表活泼开朗的女儿竟会背负如此大的痛苦,而她作为母亲竟没有丝毫察觉。“现在回想起来,她上初中后一度变得沉默寡言,我还以为她是变文静了,没想到患上了心理疾病。孩子最后的时光,也是在异乡孤独地度过……”黄侃痛苦地回忆。黄侃认为女儿太要强,事事要求完美。“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表露过失败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只有微笑。”远远的意外身亡让她的许多朋友吃惊不已。
记者了解到,几乎所有跟远远有过接触的人,一致评价她平常开朗活泼,没有任何强迫症或是抑郁症的迹象。
“积极向上,充满理想,倔强不服输。也许正是她这种对生命中完美的执著追求,让她把自己的一切永远留在了风车的故乡。”一位好友在纪念远远的文章中写道。推荐微信babytraining
远远的一位好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咨询远远的意见。而现在回想起来,远远甚少与她们分享自己的感受。而在远远结束自己的生命前,她跟好友曾同游西班牙、葡萄牙,那时候她开始有迹象,比如不爱拍照,谨小慎微等。在遗书中,远远说曾想通过留学生活来减轻自己的症状,但却“没有成为救赎的灵药”。她还请求父母能够对强迫症人群进行研究,并且能够帮助其他的受害者。一向心思细密的远远甚至在一张给警察的纸条上面用英文写着:“请不要救我。”
“妈妈把你背回来了”2009年2月18日,远远的遗体在阿姆斯特丹火化。处理完后事,黄侃于2月24日乘飞机回国。“我是用远远的书包将她的骨灰背回来的。上飞机的时候,我就对她说,远远呀,小时候我就是这样背着你上学,现在,妈妈又把你背回来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刚回国那段时间,黄侃根本不敢回家,一看到女儿的房间,就止不住地流泪,她在学校住了三个月。5月4日是远远的生日,黄侃买了女儿最喜欢的食物还有花去墓地。“在公交车上,眼泪就像断了线一样往下滴,怎么忍都忍不住,旁边的乘客还一直安慰我。我就一路哭到了墓地。”
那段时间,黄侃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女儿。
“梦里全是她小时候的样子,穿着小棉袄,在床上翻来翻去,调皮起来不愿意穿袜子,甚至有时候我都能闻到她身上的奶香味。”但是,黄侃坚强地走了出来。“不能改变的事情我必须接受,我只能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黄侃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2010年她被评为特级教师。为了满足女儿的遗愿,黄侃还拿出十万元设立了“健心奖”,奖励那些从事心理工作的老师。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黄侃开始反思。女儿上幼儿园时,由于黄侃夫妻俩工作较忙,于是将她送去寄宿学校。“如今来看,当时对她太残忍了,那么小的年纪,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淘气的时候,却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学校。”黄侃后悔地说。“另外,我对女儿的关心过于物质化,而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我对她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这也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问题所在。”黄侃说,女儿曾经也和她交流过感情上的问题,“但我是个粗线条的人,有时候大大咧咧,对这种事不太敏感。”黄侃也坦言,在学习上,女儿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也没有对她有太高的要求,但是一旦考试没考好,我也会旁敲侧击地鞭策一下她。”现在回想,黄侃发现女儿在心理上的问题早已隐约出现。“只要碰上大考,她就出不了好成绩,这就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
女儿的离世让黄侃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尝试让学生们更加快乐幸福,他们学业繁重,本来就很辛苦,我会和他们一起发泄苦闷,对家长来说,我想让他们知道,对孩子的评价不要太纠结于分数。”正是基于这一点,黄侃特意选择在中考分数揭晓前一天,上了这堂特殊的生命课。“我希望孩子和家长们对人生能有新的认识,考试成绩不是判断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要懂得人生还有很多的风景。”
最后一堂课
“上这样一堂课,对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甚至直到上课前一天,我还在打退堂鼓。”7月4日,黄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两年前,黄侃正在担任南京一中初一(2)班英语老师,当得知女儿远远出事的消息后,黄侃便赶往荷兰处理后事。“当时我带这个班才不到一年,孩子们不知道我为什么突然消失了一段时间,感觉很疑惑,我一直没有告诉他们这件事,因为当时他们都还小,心智不够成熟。我当时就决定,等到他们初中毕业时,给他们一个交待。”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交待,黄侃也在给自己一个交待。当黄侃开始筹备这堂生命课时,翻开女儿的一张张照片,她心痛不已。“视频中用的歌是郑智化的《别哭我最爱的人》。那是女儿电脑中最后留下的、也是惟一一首歌,我想我能明白她的心。”“有朋友得知我要上这堂课,都劝我不要进行,但这是我的一个心愿,我要让女儿的死变得有价值。”对黄侃来说,这堂课的确难上,因为她要撕开那渐渐愈合的伤口,直面自己的痛苦。在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时,黄侃一度痛苦不能自已,最后由一名学生代她读完自己写给女儿的信。但是,痛苦显然并不是生命课的主题,黄侃有着更深的含意。她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生和家长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
对学生,黄侃说:“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面对生命中的痛苦、挫折、不幸,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对家长,黄侃说:“家长们请学会欣赏子女,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strong style="margin: 0 padding: 0 max-width: 100%; box-sizin
周末去哪儿club(htv5clu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htv5club《周末去哪儿》栏目观众互动、活动及节目发布等热门文章最新文章htv5club《周末去哪儿》栏目观众互动、活动及节目发布等&&&&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Copyright(C)2017 大不六文章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早熟女儿给爸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