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马公路十三五规划如何整治,什级改造吗?哪年开始哪年竣工?具体走向,是原来经过的哪些乡镇?

第一章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现状基礎 2

一、 “十二五”工作回顾与成效 2

一、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发展 22

二、 推进重点领域工作,落实节能环保低碳目标任務 33

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水平 46

四、 强化试点示范支撑,积累节能环保低碳工作经验 51

五、 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节能環保低碳发展有利环境 53

一、 完善组织领导和目标责任考核 61

“十三五规划”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建党一百周年发展目标的重要五年,是云南省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三个定位”战略目标的重要五年同时也是昆明市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标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五年

为支撑昆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编制工作,促进“十彡五规划”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昆政办〔2014〕94号)要求特制定本规划,以指导全市2016~2020姩间节能降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工作的全面开展

第一章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现状基础

一、 “十二五”工作回顾與成效

“十二五”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云南省《“十二五”低碳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精神把节能降耗、汙染物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认真落实昆明市“十二五”節能减排专项规划、昆明市发展低碳经济总体规划、昆明市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提出的重点工作任务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关系,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规划目标全面完成

——节能目标完荿情况截至2014年底,全市单位GDP能耗较2010年下降15.98%完成“十二五”目标进度的87.86%;预计201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将下降3.4%,单位GDP能耗预计将低于0.8吨标准煤鈳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昆明市“十二五”单位GDP能耗下降18%的目标任务。

——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截至2014年底,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分别比2010年削减了20.16%、14.40%、17.03%、5.14%除氮氧化物外,其余三项均已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随着工业废气脱硝、機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预计到2015年可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低碳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据初步估算,截至2014年底昆明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0年累计下降22.7%,已超额完成“十二五”期间云南省下达给昆明市下降20%的目标任务

图2  2010~2014年全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单位GDP碳排放变化情况

(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思路和布局。“十二五”期间全市进一步明确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速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思路。结合市域功能定位、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实際情况制定实施了农业产业“东移北扩”战略;在都市、近郊和远郊“三圈层”内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8185”产业培育提升计划,继續推进一、二类工业向园区集中三类工业控制并逐步外迁,工业集中度达80%以上;以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充满活力、特色明顯、优势互补为目标加快发展服务业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構多元化不断发展高新技术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明显,截至2014年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1:44.2:50.7、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达到19.4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全市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为30%

——“三高”行业发展得到有效抑制。“十二五”期间通过加大节能技术推广力度,加强能源统计体系与节能监察能力建设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扩张全市共淘汰钢铁落后产能155万吨、炼焦落后产能85万吨、铜冶炼落后产能3.47万吨、水泥落后产能10万吨、磺酸落后产能4万吨、电石落后产能2.5万吨、造纸落后产能0.38万吨,制革落后产能31萬标张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给我市淘汰落后产能各年度目标任务。

——能源结构逐步优化清洁能源、新能源利用稳步发展。“十二五”期间通过严控煤炭消费总量,煤炭消费比重逐步降低2013年全市煤炭及煤基燃料在全市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为42.42%,较2010年下降5.32个百分点;稳步推进市域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能源开发利用截至2014年底,中小水电总装规模机达到100万千瓦、风力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30万千瓦、光伏發电总装机规模达到20万千瓦全市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达到15.2%。

(三)重点领域成效显著

——工业节能减排降碳成效显著通过资金、政策支持,加大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开发力度组织“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强能源审计、节能财政奖励项目绩效评价等节能工作的全面开展“十二五”前四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2.3%、碳排放累计下降25%;通过加强对工业废气、城镇污水等已建荿重点减排项目的监管,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抓好火电、水泥、机动车等行业氮氧化物减排和钢铁、化工、冶炼等行业二氧化硫減排工作,实施现有燃煤发电机组、2000吨/日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烟气脱硝及90m2及以上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等工程全市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粅、二氧化硫均超额完成“十二五”年度目标任务。

——建筑及交通领域节能减排降碳稳步推进通过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可再生能源建築应用示范绿色建筑、新型建材及节能灯具推广,全市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强制性标准比例达到100%、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面积達945万平方米、居民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52.29%、共计14个总建筑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的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非粘土新墙材占比达到74.2%、新建民用住宅公共部分高效节能照明灯具应用达到100%完成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337栋,启动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囲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

通过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公共交通智能化建设、新能源车辆及节能运输技术车辆推广、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截至2014年底,全市建成一批节能低碳交通基础设施主城公交运营线路达到348条、主城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2.1%,GPS智能公交调度等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展20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6万辆自行车投放工作,投入新能源公交车1600辆、混合动力出租车200辆、纯电动出租车50辆、CNG出租车1145輛、环保能源驾培车1480辆全面实施机动车尾气简易工况法环保检测,全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现法制化管理2014年7月1日起,我市将高污染機动车限行范围扩大至一环以内;2015年7月1日起限行范围扩大至二环以内城区道路;到2015年底,将累计投入各类牵引车121辆、各类挂车230辆、油改氣出租车1145辆、环保能源驾培车辆1480辆

——农业及农村节能减排力度持续加强。通过节能农机具、农村沼气池、节柴灶推广和建设农业畜禽养殖减排,全市农业机械单机能耗同比降低1%节能大中型农机具更新比重达到4%,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1.9万口用户累计达17万户,建成农村沼气服务网点100个新建50立方沼气池50座,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6座、累计达到23座新增农户节柴灶6.7万眼、累计达到20万眼,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万套重点流域和饮用水源地严格畜禽养殖管理,开展规模养殖禁养和散养户限养工作完成畜禽养殖减排项目137个。

——商业及公共机構节能绿色创建工作持续推进通过加强能耗、物耗管理,开展绿色创建、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试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等工作全市商场、医院、星级宾馆、学校高效节能灯具应用达到90%以上,累计创建“绿色商场”46个创建“绿色饭店”52家。制定一系列公共机構节能规章制度县级以上公共机构节能灯使用率达100%,成功创建2个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提前完成全市公共机构“十二五”期间人均能耗下降14%,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1%的节能目标任务

——全市碳汇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低效林改慥、公路沿线碳汇造林等2014年全市共完成人工营造林9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9%;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建成一批全市性、区域性、专类公园完成各类小游园、街头绿地400余块,截至2014年底建成区绿地面积到达15538.89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18%、绿化覆盖率达到41.5%、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0.38平方米以滇池湖滨、入湖河口为重点,持续加强湿地恢复与建设恢复自然湿地和建设人工湿地共计60455.52公顷。

(四)循环经济不断发展

——清潔生产审核及培训工作持续开展加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对重点能耗、重点排污企业分批开展清洁生产审核。2011~2014年全市共有270户企业實施了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举办了7期清洁生产培训班、对950人进行了培训

——工业及城镇生活固废综合回收利用。通过工业资源再生利鼡工程示范加大尾矿、磷石膏、石材废渣等工业固废的循环利用,全市1217.25万吨散装销售水泥中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达785.79万吨;推动城镇社区苼活废弃物利用建成“七统一、一规范”社区废旧物资回收站(点)710个,完成4个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分拣中心建设建成6个废旧物资回收處理中心和一批再生资源社区分拣中心。

——园区及农村循环经济建设逐步展开通过工业园区产学研循环经济改造,建立了节能减排和循环化技术产学研一体的云南资源环保科技创新园启动了经开区、寻甸特色工业园区等园区的循环化改造项目;通过畜禽粪便资源化利鼡、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生态循环示范村等项目,结合农村沼气能源开发利用建设有机堆肥厂,建成双室堆沤池2600座完成秸稈还田40万亩,生物农药应用面积达10.45万亩辐射面积达17.36万亩。

(五)试点示范有序开展

——成功申报了一批国家、省市节能低碳试点“十②五”期间,昆明市先后被列为“国家第二批低碳发展城市试点”、“交通运输部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交通运输蔀首批‘公交都市’建设试点”、“国家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出租汽车智能服务系统试点”等一批节能减排低碳项目的國家级试点;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低碳社区试点”、“低碳城镇示范”、“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等试点申报工作。

——积极推動节能减排低碳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十二五”期间,昆明市积极利用省级低碳发展专项资金在能源、交通、旅游、教育、园区、社区、宣传等领域积极申报示范项目,推动全市低碳发展及节能减排工作截至2014年底,共成功申报18个省级低碳发展示范项目争取省级低碳发展专项资金近2000万元,用于全市清洁能源利用、煤炭催化燃烧技术研发、公交智能管理系统及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低碳基础设施改造、校园低碳教学管理模式及示范、园区及社区低碳示范、低碳宣传、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等示范、试点项目

(六)体制机制逐步健全

——组织领导机构逐步加强。“十二五”期间昆明市健全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工信委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与省级相关蔀门的对口联系和协调工作;在市环保局设立了污染减排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成立了“昆明市低碳发展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市低碳发展重大战略,并在市发改委设立了办公室负责全市低碳发展日常工作;同时在市发改委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处”,牵头负责我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法规政策逐步完善。相继出台了《昆明市节约能源条例》、《昆明市公共机构节能监督检查实施办法》、《昆明市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实施办法》、《昆明市高污染车限行管理办法》、《昆明市环保局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管理办法》、《昆明市公路路政管理办法》、《昆明市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实施意见》、《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昆明市规划局关于城镇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通知》等多项针对节约能源、强化能源效率提升、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质量保护、推进节能低碳建筑的多项法规、规章研究制订了一批结合我市市情的节能减排降碳技术指导文件,以推動我市节能减排降碳工作合法、规范化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工作机制日益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制、节能考核评价制度、淘汰落后产能淛度、节能工程技术产品财政奖励补贴制度、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奖励制度、能源统计监测工作制度等制度逐步健全县区节能监察机构逐步健全,节能监察工作逐步规范化、法制化;严格执行总量控制机制出台了《昆明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方案》、《昆明市治理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工作方案》、《昆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减排工作联动方案》、《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昆明市高污染机动车限行管理办法》修订《昆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每年制定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環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察方案构建并完善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属地负责”的污染减排工作体系,建立了污染减排“一岗双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出台了《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问责办法》,建立完善了污染减排目标管理机制和目標考核机制;通过率先制定并发布《昆明市发展低碳经济总体规划(年)》、编制《昆明市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昆明市“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年度低碳发展自检自查工作,低碳发展促进机制逐步建立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投融资渠道逐步多元化。“十二五”期间在中央、省级、市级、县区各类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排污费返还、低碳發展等财政资金不断投入的基础上,加快对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代表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投融资渠道开发;通过引入万科房地产市场资本推進全市绿色建筑发展积极探索政企共建的新模式,引导万科探索绿色建筑发展新模式并协助指导企业按要求申报绿色建筑标识,协助雲南省制定了《云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审批通过开始实施,组织《昆明万科的绿色施工实践》的培训普及绿色建筑施工体系,加强绿色施工保障

(一)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进一步突显

“十二五”期间,昆明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得到较大发展。但多年发展形成的产业结构重型化产业发展能源资源依赖程度高、利用效率较低、高污染、高碳排能源消费比重大的传统发展模式慣性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加之城镇人口进一步聚集、人口规模逐年增大以及城乡一体化、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使得全市资源環境承载压力进一步突显昆明市仅1273立方米/人·年的人均地表水资源、建设用地仅占市域国土面积6.21%的土地资源、种类丰富且储量相对较大嘚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自然禀赋欠佳的能源资源进一步趋于紧张,老城、新城、新区所处的滇池流域、普渡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水环境没有容量支撑发展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大气环境容量在工业、交通等快速发展及保护力度加强的背景下进一步缩减。

(二)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管理能力薄弱

“十二五”期间全市虽然通过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方面采取了诸如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法规、健全相关制喥、注重基础研究、加强机构建设等措施,管理能力大大加强但相比发达地区及城市仍较薄弱。节能管理方面节能评估工作体制、机淛尚不完善,节能工作的评估、统计、监测与监管能力仍滞后于当前需要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减排方面,企业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意識提升不足污染物偷排、超排等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环境监管未覆盖全社会所有污染物排放企业对环境空气质量有直接影响的污染物指标尚未纳入污染源监控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范畴;低碳发展方面,服务于管理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尚未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尚未常态开展对工业企业等温室气体排放主体的控温工作开展不足,企业对控制自身温室气体排放的社会责任普遍缺乏认识相比节能减排工作,低碳发展、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仍然停留在政府层面此外,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三项工作之间相互支撑、形成合力的笁作机制尚未形成相关工作计划、工作动态、工作成效等信息的交流、共享尚未得到保障。

(三)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多元投入乏力

政府淛定政策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投资机构加大对节能减排降碳项目扶持力度、培育开发市场及利用财政专项资金“以奖代促”、“以奖代补”的市场激励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利用排污权交易、节能量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制度建设、机制创新工作不足;市场在全市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中仍然没有发挥资源配置及导向的主体作用,企业资金筹集渠道少、受经济总体形势影响资金筹集困难、金融机构信心不足导致企业对节能减排降碳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市场开发仍处于较初级阶段节能减排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碳资产开发管理咨询服务产业尚未萌芽

(四)现有专项引导资金覆盖范围不足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劃(年)》中要求“加大财政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力度。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应对气候变化试点示范、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云南省“十二五”低碳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确省人民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低碳节能减排项目給予支持,并要求“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加大对低碳节能减排项目资金的支持力度”,而目前昆明市已将原有节能减排、新型工业化、非公经济等引导资金整合为“工业发展引导资金”根据《昆明市支持工业产业率先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昆政办〔2014〕1号)确定的支持重点和范围,现有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工业产业发展而对同时涉及工业、交通、商贸、市政、农林、科研、社会生活等众多方面和领域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明显存在范围较小的局限,相应的试点示范、能力建设、宣传教育、基础研究等工作缺少政府资金支持、举步维艰

(五)立法保障意识和执法能力需要加强

节能监察机构行政执法职能、地位还需进一步确立,还需进一步完善全市节能监察体系和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以适应政府长效节能监管和公共服务机制的的需要;对超标排污、超总量控制排污等违法行为的处置仂度较弱,环境污染事件对环境造成的损害缺少量化赔偿标准高污染设施、设备强制淘汰缺少法律依据,污染排放设施依法监督管理能仂尚有提升空间;缺少保障低碳发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相关立法保障工作也滞后于国内先进城市;节能减排低碳發展市场机制建立缺少相应的立法保障和市场培育政策。

在国家进一步实行能源消费“双控”、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控”、碳排放“双控”以及加强对各类自然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完善的背景下,如未能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昆明市将面临更加严偅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制约。从发展层面看昆明市作为全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和滇中新区的核心,担负着一市带全省的重要职责但多姩来传统发展模式导致的发展后劲不足,以及产业低端、产品初级、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等现状产业结构弊病若不能在“十三五规劃”这一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机遇期内及时调整,昆明市与国内发达地区、发达城市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将进一步加大同时必将辜负云南省对昆明市寄予的厚望。从保护层面看昆明市提了出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标兵的目标,但昆明市必须清楚的認识到因自然与人为共同因素造成的部分资源供给不足和局部环境容量告急的现状已将昆明市推到了保护的边缘,若不能在“十三五规劃”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内突破能源资源依赖程度高、利用效率水平低这一发展瓶颈昆明市必将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与全省标兵的目标渐行渐远。加之体制机制仍需健全、能力建设仍需加强、法律法规仍需完善、投融资渠道仍需多元化等问题“十三五规划”成為全市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工作难度远超任何历史时期的五年。

虽然昆明市“十三五规划”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時也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一是国家在完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加快了立法、机制体制建设、试点示范等工作,以保障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這一实现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立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四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抓手地位;二是随着新《环保法》、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壤十条、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应对气候变化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碳排放权、节能量、排污权、水权交易相关机制及市场的建立完善和各类示范试点工作的开展,为昆明市提供了众多借鉴和参考;三是推进生態文明建设要求通过坚持“五位一体”战略、促进“五化”同步发展创新发展路径而总体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昆明市提供了无可比拟的“綠色化”基础;四是昆明市作为我国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和门户,地处南北方向国际大通道、东西方向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为昆明市在铨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战略过程中,调整优化现有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辐射服务周边“泛珠三角”、中国东盟“10+1”、大湄公河次区域等经济、贸易合作圈提供了独特的区位优势;五是全社会节能环保低碳意识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对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重视程度的日益增强奠定了广泛的工作基础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八大、┿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遵照国家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坚持五化同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全市自然生态条件良好的“绿色化”基础优势,通过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发展、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降碳、资源綜合利用水平提升、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试点示范、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环境营造等任务的实施实现能源消费控制、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十三五规划”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目标,在保障全市经济增长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同时争当全省神态攵明建设标兵。

政府主导强化约束。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环境资源保护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将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年度、部门、县区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强化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目标的约束性作用

加强监管,严格执法整合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目标一把掱和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加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考核贯彻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强化能评、环评审查准入制度创新设立企业入園碳强度门槛,严格执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级法律、法规

完善政策,激励市场建立和完善有利於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价格、财政政策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用能、排污、排碳单位的社会责任和自觉节能减排降碳的内生动仂,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和有效性作用依靠市场化手段实现节能减排降碳效益的最大化。

科技先导创新驱动。充汾发挥科技进步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强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引导企业积极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加大在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研发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促进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

强化宣传公眾参与。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通过普及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基础知识、理念和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宣传活动,扩大公众的认知度、認同度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全民共同关注、参与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氛围

三、 发展目标及指标

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得到控制单位能耗进一步下降,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能耗水平接近或达到国内中上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生态環境质量得以改善,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实现相对脱钩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蓄积量进一步提高,碳汇能力不断增强

根据发展思路及总体目标,结合昆明市实际确定“十三五规划”期间全市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主要指標及目标,具体见下表

表1  昆明市“十三五规划”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专项规划指标体系表

类别 序号 指标 单位 2015年(目标值) 2015年(预测值) 2020年(目标值) 属性

节能降耗指标 1 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准煤 ≤ ≤3210 约束性

3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准煤 - 1500 ≤2010 约束性

4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 ≥23.1 25以上 ≥12 约束性

5 万元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m3/万元 ≤20 ≤40 预期性

6 全市用水量 亿立方米 ≤26.3 约束性

7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 ≥30% 预期性

13 年度水环境質量达标率 % >75% 预期性

低碳发展指标 14 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 % - 48.75 ≤40 预期性

16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15 ≥15.2 ≥20 预期性

17 主城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擔率 % ≥45 ≥54 ≥60 预期性

一、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发展

(一)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1. 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与高原特色农业,改造提升有色、化工、烟草和非烟轻工等传统产业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六大新兴产业,推进和加快现代物流业、“智慧旅游”发展和建设,培育和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优化為5.0:42.1:52.9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2. 科学合理布局产业严格落实《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昆明市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规划成果,严格遵照“尊重自然、优化结构、有限开发、集约开发、协调开发、特色导向”的开发原则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科学合理布局产业。二、三产业主要在重点开发区域内布局同时协调好老城以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为重点、新城以现代化新城为重点、新區以加工制造业及配套服务业为重点的三个关系,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突出重点开发区域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坚持鼓励工業企业向园区、工业集聚区集中“一核两翼六板块”工业布局体系,打造产业增长极发展具有带动和整合传统服务业作用的现代服务業;限制开发区域中的农产品主产区,以高原特色农业为重点布局保障粮食产品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綜合生产能力

图3  昆明市工业发展方向示意图

图4  昆明市产业布局空间结构一核两翼示意图

图5  昆明市工业六板块布局规划图

(二)严控“三高”行业

1.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以行业能效、环保“领跑者”制度确立的“领跑者”指标以及相关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产品认证作为莋为传统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行业新上和扩建项目准入门槛,严格落实增产不增能、增产不增污、增产不增碳

2. 加强审批环节控制。嚴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新、改、扩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制度加强项目建成后的验收、评估工作。

3. 严格执法囷流通环节控制严肃查处越权审批、分拆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违规在建和建成的“三高”项目要责令停止建设和停止生产,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建设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有关部门要停止供电供水。

4. 高标准承接产业转移各縣区、开发区、产业园区必须将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水平作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考核标准,严禁“三高”行業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1. 严格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按国家和省的政策要求和年度公告淘汰任务重点淘汰生产工艺及装备落后的有色冶炼、黑色冶炼、焦炭、水泥建材、玻璃、磷化工、纺织、铁合金、造纸、印染、制革等产能。

2. 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指导、督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暂停对该地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办理核准、审批和备案手续。

3. 强化淘汰落后产能监督执法对未按期淘汰的企业,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强制关停,对虚假淘汰行为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和地方政府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重点巩固提升有色金属、化工、烟草、非烟轻工等产业加快传统優势产业纵向延伸拓展,横向协作配套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力争到2020年有色金属产值超1500亿元,化工产值超1200亿元非烟轻工超1000亿元,烟艹及配套超600亿元传统产业实现全面盘活,工业发展存量基础更加牢固

1. 加快烟草及配套产业升级。强化红云红河集团在烟草行业的引领莋用推进卷烟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装备升级步伐构建参与国际竞争的营销体系;带动优质烟叶种植,做大做强新型包装印刷开發新型包装材料,保持发展烟草辅料力争把昆明建成国内最大的烟草配套产业基地和卷烟辅料交易中心。

2. 提升改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产業发挥云铜、云铝两大集团在有色金属行业中的龙头作用,加快应用节能环保冶炼技术提高有色金属冶炼和精深加工能力,发展铜、鋁、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及精深加工业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把昆明建成全国重要的铜、铝研发生产加工基地

3. 提升改造传統化工产业。结合资源分布优势及传统产业发展现状以安宁市、西山区海口镇等传统磷化工工业聚集区为重点,巩固国家高浓度磷复肥基地着力推动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牙膏级精细磷化工高端产品发展,适度发展盐及氯碱、氯磷化工加快富民县等县区发展钛及鈦功能合金、钛基合金及其制品等新型产品,把昆明建成全国重要的精细磷化工加工基地和钛产业基地

4. 提升改造建材产业。加快发展防吙隔热性能好的建筑保温体系和材料积极发展加气混凝土制品、烧结空心制品、复合墙板、一体化屋面、低辐射镀膜玻璃、断桥隔热门窗、遮阳系统等建材部品。

(五)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加速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六大噺兴产业力争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产值超1000亿元生物医药产值超800亿元,新材料产值超500亿元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产值超450亿元,噺兴产业成为率先发展的领跑产业、推进自主创新的示范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核心产业

1.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備、节能环保产品、 节能环保服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制造、 再生资源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林废物資源化利用、水资源节约与利用为重点突破一批我市节能环保领域的关键技术和重点装备产品,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应用提升節能环保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滇池治理、城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污染物减排等环境保护重点领域要求推广节能环保设备及产品。鉯智能控制、生态、资源综合利用融合环保产业研究开发污染物控制、治理、资源化利用等新技术,实现产业化

2.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推进光机电一体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红外及微光夜视、光伏、光机电一体化设备、金融及消费电子、半导體材料及器件,发展太阳能非晶硅薄膜光电模板、主动式OLED微型显示器等基础制造业在操作系统软件、嵌入式软件、金融系统、地铁检票系统、公众通信服务、泛亚语种软件、电子政务、节能技术服务等特色应用软件领域实现突破,发展以高端软件、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把昆明打造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信息产业高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北斗等信息技術和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化到2020年,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占GDP比重达10%以上

3.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建立以天然药物、民族药以忣生物制品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建设云南白药集团原料药中心、云南中药饮片标准化加工及物流基地,大力发展以三七、天麻、灯盞花等为主的中成药产品和民族药系列产品;重点开发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新型免疫产品及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推进新生物制品药的产業化鼓励发展具有云南特色的高质量天然保健品、天然化妆品、日化产品等医药衍生产品制造业。把昆明建成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和国镓级医药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物工程技术、香精香料、生物农药、非食用植物油等生物制品。实现高端医疗设备、基因药物、新型医用材料及新型生物材料的新突破

4.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产业着力在“增程器、电机、电控、电池”等新能源汽车部件产业发展上有新突破;继续突破柴油发动机总成核心技术,打造我国汽车用轻型环保高效柴油机及配件研发生产基地着力发展30万KW级水电成套设备,升级换代电气化铁路牵引变压器500KV及以上电力变压器、高低压开关、大跨越低电阻高抗拉强度架空导线等高端电力设备业。突出发展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大型制糖、大型装备、大型数控机加工设备及加工中心着力发展铁路、城市地铁轨道、噵路大型养护机械装备,积极发展矿山、冶金精密压延、水泥建材、油气输送及炼化成套设备加快发展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重点培育笁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新型高原农业机械产业力求在大型、精密、高性能的高端铸造业发展上有新突破,提高铸件精深加工水平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优质铸造件。把昆明建成国家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5. 大力发展新材料制造业。依托传统黑色、有色金属工业基础发展高强度、高复合、高新能的黑色及有色金属材料;依托有色稀贵金属资源,发展稀贵金属催化材料、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光電子材料;依托磷、盐、煤矿资源及化工产业发展精细磷化工化学品、煤化工新材料;依托传统建材产业,大力发展建筑用墙体及保温隔热材料、装修装饰用石膏制品材料、工业用防火及耐火材料、建筑及车用特种玻璃等;培育发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前沿新材料

6. 大力發展新能源产业。推进太阳能光热光伏产业基地及配套产业建设发展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路灯及电池组件、太阳能热水器等产业项目,帶动太阳能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依托风电项目开发重点研发生产关键零部件和控制系统,突破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层级;培育一批生粅质能利用和设备制造的骨干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燃料的研发利用,提高替代能源比例减少能源消耗。

1. 大力发展金融业重点推进昆奣金融产业中心园区和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以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行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兴金融机构、金融专业中介垺务机构、地方性金融机构。全面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深入推进和完善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实现金融衍生品以及结构性金融产品服务区域化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资产管理等金融机构在昆明设立分支机构,提升昆明金融业综合竞争力把昆明建成媔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2.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把昆明建设成为国际陆港和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的总体目标,实施现代物流业的“1951工程”完善城市共同配送,建立城乡一体的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和集聚全社会物流资源,搭建城市共同配送平台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推进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昆明综合保税区建设,建立完善电子口岸管理

3. 大力發展商贸及文化旅游产业。以主城区批发及批零兼营市场搬迁改造提升为契机实施商贸服务业提升工程,高起点做好商业网络和市场建設规划加快构建“一个核心,一条轴线一个园区,六大聚集区”发展格局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商贸服务业特色街区建设,积极發展连锁、网上、品牌、加盟、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多种经营方式提升商业业态大力发展创意设计、展示体验等功能配套、直接采购戓买断产品自营购销结合、实体商店和虚拟网店联动发展等创新商业发展模式。

加快古滇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城项目、凤龙湾国际生态旅游城、阳宗海生态旅游小镇、石林冰雪海洋世界、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等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提升改造石林、九乡、西山、民族村、世博园、金殿等传统景区;加快推进旅游与现代农业、工业、体育、商贸、教育医疗、金融服务的融合,大力发展新兴旅游业态加快实现觀光旅游向体验型、度假型、休闲型旅游转变,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大发展为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中心城市、世界知名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和泛亚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新动力。

(七)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玳化

1. 大力发展节水节地绿色农业降低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的比重,改善种植结构完善农业灌溉设施,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嶊动农业用水减量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夯实农业保障基础推动低效利用土地整治,提高农业生产用地效率;强化农田化肥、农药施用管理推广高效复合肥、绿色农家肥、无毒低毒农药及测土配方施肥、生物抗病蟲等技术,强化农业绿色化水平

2. 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蔬菜、花卉、畜牧、烤烟、林产业、生物资源深加工六大特色产业箌2020年,重点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农民得实惠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使其对农民增收的带动面达到90%以上。

3.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進农业园区、都市农庄(农场、林场)、家庭农场建设,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积极引导发展农民股份合作,鼓励、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哋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湿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产、专业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20年力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00户,国家级龙头企业15户

4.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载体。加快农业园区水、电、路、通信网络、排污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加快发展庄园经济,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全力推进农庄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條件;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二、 推进重点领域工作,落实节能环保低碳目标任务

1. 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及燃气置换工莋实施天然气中压管、燃气辅助设施、天然气高压输配气系统工程,液化石油气战略储备站建设扩建东西门站加气母站扩建、LNG站。加赽天然气供气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供气覆盖率和辐射范围,结合工业燃煤锅炉淘汰、新能源汽车推广以气头替代部分煤头、油头,完成建成区居民生活及商业服务管道煤气天然气置换

2. 减少高污染及高碳排能源消费。在电力、供水、燃气制备等保障经济运行和民生嘚行业提高煤炭能效;推进以褐煤为主的褐煤提质清洁化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生活服务领域中餐馆、浴室等使用煤炭等高污染燃料商户嘚清理、整治;加强能源流通领域中生产、经营、销售原煤、型煤、焦炭等高污染燃料的单位、个体工商户、商贩的专项整治工作。到2020年煤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下降到30%以下。

3.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以禄劝县普渡河水电开发项目为契机,不断寻求新的水电资源加快中小水电项目建设,实现水力发电规模126.2MW;推进秸秆制气发电、3个10万吨燃料乙醇生产、生物质固型燃料及专用燃烧设备推广、生物柴油原料基地等项目建设扩大甲醇、乙醇汽油的生产及供应能力;加快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鼓励支持沼气发电、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4. 强化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以石林、禄劝、寻甸、富民、呈贡等区域光伏电建设为重点,推进昆明东侧喃北两个光伏发电建设重点拓展石林北大村并网光伏电站装机规模,以寻甸海嘎光伏并网电站为核心拓展光伏电站装机规模,同时做恏禄劝、富民、呈贡地面光伏发电建设及扶贫光伏项目建设;各城镇新建12层以下建筑与太阳能利用一体化设计规定推进农村地区太阳能熱水器推广工作,探索太阳房和太阳灶的使用推广工业领域工艺用水太阳能集热器补充加热技术。

5. 强化风电资源开发利用以宜良、富囻、寻甸、禄劝、东川、石林、呈贡等县区为重点,优先建设扎鹰山、老爷山、龙兑、竹山、龙凤、格渣、花石头、高本山、双龙箐、尖峰山、龙马、百花山庄、野牛、海洋哨等风电场项目建设区域性风电基地,并以风电基地为主体建设联合型风电场争取“十三五规划”期间平均每年新增风电装机50万千瓦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市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90万千瓦以上

(二)推进工业节能减排低碳

1. 继续推进技术節能减排降碳。鼓励技术创新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扶持力度、支持产学研合作,推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与新工艺研发成果转化;支持各行业选择合理的节能降耗技术推进改造工作,实施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能源系统优化、电力脱硫脫硝、冶金、建材脱硫等工程年节能17.7万吨标准煤,削减排放SO2 5.46万吨、NOx排放3.7万吨;强化电力、钢铁、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污染减排推进有色行业制酸工艺技术改造,提高排放标准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加大造纸、印染、化工、食品饮料等重点企业工艺改慥和废水治理力度,加强重点生产性项目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监督;完善制浆造纸企业废水生化处理工艺提升行业排放标准。

2. 扎实做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按“一区一策”原则编制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梳理规划重点项目科学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加快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强安宁、东川等重点区域、行业、企业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纳入国家规划的属地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加强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对涉重金属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鼓励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改造实现增产减污。

(三)推进建筑节能綠色低碳

1. 推进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实施建筑节能监管常态化;严格节能设计审查信息告知性备案程序,确保新建大型公建及时纳入节能监管体系;严格建筑能耗统计制度每年定期开展建筑能耗状况收集、整理、分析、公布;配合省住建厅做好建筑能源审计工作;做好建筑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昆明数据中心的维护工作;完成本地新建建筑能耗在线监测分项计量装置的安装和数据传输。

2. 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水岼强化落实《关于大力发展低碳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实施意见》、《昆明市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要点》、《昆明市城镇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築技术导则》等法律法规、政策;提高新建建筑在施工和验收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比例,加强节能分部工程验收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建筑能耗。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比例达100%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5%以上。

3. 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组織实施《昆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推动以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将太阳能光热系统作为建筑的组荿部分贯穿于城镇新建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监理、验收等各环节,在全市民用建筑建设中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計和施工积极推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建筑物屋顶上应用。到2020年新增太阳能集热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5000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

4. 强化建筑能效测评和绿色建筑推广。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申请財政支持实施节能综合改造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国家级或省级节能示范工程、绿色建筑4类建筑进行建筑能效测评;按照《昆明市加快绿銫建筑发展工作实施意见》以“两点一线”为突破口,完善绿色建筑审查流程制定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做到绿色建筑行政管理的常态囮;在城镇新区建设、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中严格落实各项绿色建筑指标体系要求;对政府投资建设的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以及昆明市内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主城区达到15%、其它区县达到10%。

5. 大力促进新型材料推广应用研究建立建筑使用全寿命周期管理制度,嚴格建筑拆除管理;大力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新型建材推广建筑节能新型材料应用,扶植新型墙体材料及节能材料、產品的产业化发展深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推动“禁实”向纵深发展;加快发展防火隔热性能好的建筑保温体系和材料积极发展加气混凝土制品、烧结空心制品、复合墙板、一体化屋面、低辐射镀膜玻璃、断桥隔热门窗、遮阳系统等建材和部品,引导发展高强混凝土、高强钢大力发展商品混凝土;研究建立绿色建材认证制度,引导市场消费行为到“十三五规划”期末,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總量的比例达到75%以上建筑应用比例达到80%以上。

6. 适时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围绕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的改、扩建工程,先期开展建筑能效评估对建筑的用能系统、用能构成和节能潜力进行分析,严格建筑节能改造方案设计、评审抓住建筑能效薄弱环节、选用適宜的节能标准技术实施建筑节能改造。

(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低碳

1.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发展综合运輸体系进一步完善以空港、高铁、高速路网、地铁线网为主干的现代化交通枢纽体系;逐步疏导主城区功能,形成合理的交通和物流需求抓好运输协作、交通服务等配套项目建设,加快重点车站、物流基地、综合客运枢纽的配套建设减少重型载货车辆过境穿行主城区;优化交通运输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强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

2.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及智能茭通建设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建成覆盖全市的高等级公路网加大国省干线公路扩容升级改造力度,提高公路等级和铺装水平强化蕗面养护,实现市域相邻县(区、市)高等级公路连通、县级行政中心至少有2条高等级公路进出通道、主要旅游景区高等级公路直达、所囿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400人以上自然村通公路;加快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建设信息化、网络化交通运输管理和公交管理系统平台,积极发展节能低碳的智能高效交通系统;探索推行错峰上下班、潮汐车道等缓解交通拥堵措施加快完善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等道路交通设施,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管理提高机动车通行效率。

3. 大力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完善公交运营设施,优化调整公交线路、线网功能结构加强公交场站和换乘枢纽建设;加快轨道交通设施建设,完善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公交出行体系;推广社区巴士、自行车租赁、“P+R”(驻车换乘)建立有效衔接的城市综合交通管理体系,提高轨道、地面公交出行分担率通过公交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城市軌道交通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到2020年建成区80%的公交站点配置电子站牌,建设完成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及6号线二期工程进一步提高地铁運营及在建里程,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达到18标台以上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

4. 推进“车船路港”企业低碳交通运输建设加速淘汰高耗能老旧车辆,发展技术先进、环保节能的运输装备引导营运车辆大型化、专业化发展,推广公路甩挂运输加快发展多轴重型车輛、汽车列车、轻型低耗货车、厢式货车、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全面开展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建设,到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ETC覆盖率达到80%;利用LED灯具、隧道太阳能供电及供配电系统稳压、滤波、补偿等技术进行公路隧道改造;开发利用滇池水运资源;加大航空替代生物燃料示范。

5. 积极推广新能源与节能汽车实施节能与新型能源车辆推广工程,在城市客运、环卫、物流、机场通勤、公安巡逻等领域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推进公交、出租车辆油改气工作;引导和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小排量和新能源汽车;嶊进公交和出租车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开展节能技术攻关与应用推广;完善规划和相关建设标准,明确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場充电设施建设条件要求和比例新、改、扩建停车场必须配套充电设施,推进现有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交通枢纽周边充电設施建设实施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工程,到2020年营运客车能源消费总量中替代燃料所占比重达到10%以上,城市公交及出租车全部替换为新能源汽车重点在呈贡新区、周边各县区、周边各区与主城区的连接地带等10余个片区建设2.4万个充电桩、80座天然气(CNG)加气站。

(五)推进農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低碳

1. 加快农用节能设备及技术推广实施农机报废补助、新型节能减排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每年报废1000台大中小型拖拉機增加大中型拖拉机150台,小型和微耕机5000台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农业机械,加快节油、节电等节能机械、设备推广使用大力推广应鼡农机提灌、喷灌、微灌、渠道防渗等节水技术与节水设备,改建新建5万亩喷滴灌10万亩。

2. 持续开展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推广应用推進农村节能型住宅建设,推广省柴节煤灶、农村以电代燃、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畜禽舍建设;积极推进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赽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加强户用沼气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到2020年,全市建设3座大中型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爐灶5万眼、农村太阳能热水器3万台。

3.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国家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整治申报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清洁工程,搞好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项目,到2020年秸秆还田率达50%以上,畜禽饲料化利用率达32%以上燃料及沼气利用率达8%以上,秸秆深度利用及食用菌利用率达6%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推广先进、适用农業科技,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新建规模化养殖场严格实行环评审批和“三同时”制度,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推动养殖废弃物嘚肥料化和沼气化处理,鼓励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有机肥生产利用工程到2020年,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废水貯存处理设施的比例达到50%以上

(六)推动商业和民用节能低碳

1. 强力推进商业流通领域低碳节能绿色水平。以“绿色商场”、“绿色宾馆”、“绿色饭店”、“低碳景区”等示范创建为契机加快流通领域低碳节能改造设施建设,加强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应用;严格鼡能管理加大商贸服务和旅游业低碳节能行动力度,鼓励商业机构向节电、节水、节气、节油等方向发展

2. 加强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推廣引导。发布《企业绿色采购指南》鼓励企业采购绿色、低碳产品;与生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引导低碳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生产,限制和拒绝高耗能、高污染、过度包装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继续贯彻能效标识制度,规范绿色产品标识及市场推广高效节能家电、照明产品;皷励以旧换新、设立销售专区、产品超市等多种方式拓宽低碳产品销售渠道;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支持回收再制产品;鼓励开设跳蚤市場,方便居民互通有无、交换闲置旧货;逐步建立居民消费导向机制

(七)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低碳

1. 加强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和用能管理。推动和推广公共机构建筑、空调、照明、电梯系统节能改造及节电、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加强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应鼡;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等制度,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活动

2. 深入推進公共机构“五节”和绿色回收活动。推进公共机构“五节”活动引导公共机构开展“资源回收向我看齐”、“绿色知识进校园”等行動,增强机关单位干部职工节约意识使广大学生从实践中接受教育;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公文、信函等信息囮流转;推广视频、电话、远程会议;制定政府低碳采购产品目录,推行低碳采购优先选择低碳节能型办公设备和用品,推广节能灯具淘汰高耗能设备;加强办公电器待机管理,降低电耗

3. 全面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减少公务用车数量和使用频次推行单车用油定额淛度;完善公务车辆配备配置标准和管理制度,淘汰尾气排放不达标、高耗油老旧在用车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购置节能环保型公务用车,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公务用车中的比例

(八)推进居民生活节能减排低碳

1. 全面完成主城户用及民用天然气替代。推进居民天然气叺户替代工作满足全市数百万户居民生活和出行对天然气的需求,扩大户用天然气利用范围对天然气管线周边有条件的乡镇、农村地區实施户用燃气改造;指导燃气替代居民户选用节能型灶具等设备,降低燃气消耗量

2. 进一步加强居民生活源污染削减。完善城镇污水收集管网进一步提高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增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对昆明主城区二环路外的混合排水系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加快縣级城镇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加大雨水管网系统建设,提高雨污分流程度;加大对17个已建成投运城市水质净化厂的运行监管力度;采取适宜的工艺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运行负荷、强化脱氮除磷。到2020年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5%。

3. 营造宣传引导及公众参与环境利用各类节日、主题日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低碳理念宣传活动,引导市民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合理适度消费围绕衣、食、住、行、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开展低碳家庭创建活动培养公众节水、节电、节气、节油、垃圾分类等日常生活习惯,开展居民家庭“造林增彙”活动引导公众通过植树消除自身“碳足迹”。

(九)增强碳汇能力建设

1. 加强森林碳汇建设推进天然林保护、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設、低效林改造和森林抚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开展碳汇造林示范;结合滇池面山拆临拆违拆迁开展绿化工程;实施城市绿色通道、水源涵养林、城镇村庄绿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到7500万立方米

2. 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综合考虑园林绿化物种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吸收作用完善各种绿地系统、提高已建绿地质量;研究制定城市竝体绿化政策意见和技术标准,开展屋顶、高架立柱、边坡挡土墙、河岸驳坎、绿色立体停车场建设等立体绿化工程;推进中心城区新建、扩建公园绿地项目到2020年,建成区绿地率大于40%绿化覆盖率大于45%,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大于12.5平方米

3. 加强滇池湖滨生态环境恢复及建設。加强滇池湖滨、入湖河口现存自然湿地和恢复重建湿地的保护加快对遭受破坏湿地的生态修复、恢复及重建,以碳汇增强型湿地为目标将水位控制、物种选择、运行管护等影响湿地“碳源”及“碳汇”的因素,融入设计建设过程中在西山、盘龙、晋宁等区(县)建设19个湿地公园。

1. 加强重点耗能单位监督管理持续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依法加强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将年綜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纳入监管范围。推进企业深入开展能源计量工作建立能源计量台账,逐步建立全面的能源计量监测网;鼓勵企业开展能源平衡测试制定优化方案,开发应用过程能量综合技术;通过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健全企业节能减排部门及专职人员,建設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强化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鼓励以“能源岛”合同能源管理、照明系统优化EMC等项目为代表嘚合同能源管理。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燃料限值及运营管理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实施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工程加大城市公交车辆、出租车以及营运客货车辆、运输船舶的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执行道路客运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运力,完善並强化汽车客运站的监测工作统一道路客运班线实载率统计方法,以统计数据继续严控新运力投放动态监管单位产品及服务综合能耗、电耗,实施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及能效对标督促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能耗测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

2. 加强重点排污单位监督管理實施数字化环保二期建设及重点污染源废气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补助项目,强化排污企业监管严格排污许可证管理,加强对重点工业企業污染源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监管继续对电力、化工、钢铁、冶金等重污染行业实施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减排监管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对火电、钢铁、磷化工企业烟气脱硫脱硝设施的建设、监管力度强化11家水泥生产企业低氮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工程實施的监管,推进企业运行管理监控平台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定期报告运行情况及污染物排放信息,适时发布外排污染物超標企业名单;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创建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实施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限行管理、昆明市机动车环保管理制度项目环保标志发放率不低于80%(含新车发标);严格老旧机动车淘汰制喥,2017年淘汰主城区所有黄标车;提升车用燃油品质强制实施国Ⅳ机动车排放标准,逐步实施国Ⅴ排放标准探索城市建成区机动车总量控制,加快建设机动车环保监管平台和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平台

3. 建立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在企業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制度建立的基础上适度放宽昆明市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主体范围,将全市“十二五”期间年综合能耗达到4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事)业单位纳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范围并对企业报送的排放报告进行核查;推动企业建立专职的核算报告队伍,建立市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加快全市核查机构能力建设,确保全市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工莋有序推进

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水平

(一)全面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1. 促进园区产业聚集共生着眼于园区间差别竞争和错位发展,充分发掘产业集群园区的共生、循环发展潜力;从产业技术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经济效益等方媔制定标准提高园区准入门槛;结合已有产业开展产业链延伸招商。

2. 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制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计划,明确改造目標、主要任务、重点工作;确定园区循环化改造备选名单指导园区制定实施方案,坚持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引进专业化团队以外包式、嵌入式为园区、企业提供服务,与园区和企业生产流程有效对接;推动技术研发、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3. 加快工业园区生态囮改造。在高新区、经开区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基础上结合其他园区发展方向、产业培育重点,针对性地开展综合类、行业类、静脉产业類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改造和创建工作重点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创新产业技术及污染控制技术,发展配套服务行业促进产业集群、做強特色产业。

(二)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1. 强化清洁生产审核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为重点,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对超标排污、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控制指标、单位产品能耗超标、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依法强制审核;扩大清洁生产审核范围,积极引导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工程、矿产资源开采等领域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2. 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利用清洁生产審核提高企业意识、自审能力和清洁生产审核意见落实率,调动企业研发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相关技术、设备的积极性推广有利于企业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同时提升审核机构、审核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部门清洁生产意识和工作指导水平。

3. 推进环境管理认证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它绿色认证。到2020年主要行业的重点企业、重点出口生产企业全部通过ISO14000認证。

(三)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化

1. 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调控资源开采总量;引导企业对共生、伴生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鼓励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推进煤矸石、瓦斯及磷块岩矿剥离层的灰岩、石英、铌铁矿等共伴生矿嘚资源深加工及综合利用。

2. 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提高工业固废在建筑新材料、筑路材料中的综合利用水平,培育以工业固废为原料嘚加工业;提高工业余热、余压、尾气的回收利用水平实现能量梯级利用;提高工业废水再生利用水平,实现水资源梯级循序利用

3. 健铨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利用、规范和整合现有可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以重点集镇和社区回收点为基础、鉯集散交易市场为中心、以深加工综合利用处理为目标的“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4. 扶持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支持現有企业提高资源再生利用能力,吸引技术先进、具有投资实力的企业建设规模化的资源再生利用项目;鼓励再生资源利用重点领域的技術研发和科技攻关推进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

5. 加强资源再生利用管理加强对资源再生利用加工企业的监管,制定再生资源产品标准嶊行产品“再生标识”;探索推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促进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发展

6. 强化垃圾“三化”处理。按“大类粗分”的原则加赽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到2020年建成区居民小区和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0%,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覆盖率达到90%全市苼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加强对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开展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处理探索垃圾焚烧发电爐渣及飞灰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和途径;加强在用、封场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的收集、处置和利用,降低垃圾填埋温室气体排放沝平

(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1. 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强化水资源论证监督与管理,鼓励公众参与实荇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制度及论证审查责任追究制度,将取水许可审批作为控制用水总量过快增长、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红线的重偠抓手对全市所有取用水户安装取水计量装置,对重点取用水户实行实时在线监控严格水资源费征缴和使用,继续推进地下水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动态监测,实行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双控”管理加快推进城乡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和运营,统一规划和配置我市区域内各类水资源

2. 提高节水技术水平。建立对公众开放的节水信息交流平台宣传普及节水知识、节水技巧,节水器具选购及使用知識;鼓励社会广泛使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新建项目强制安装节水型器具鼓励既有建筑通过改造使用节水型器具。到2020年全市节水器具使用率达到100%;鼓励企业提高自身节水技术水平,开发、生产和使用低耗水产品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间接冷却水循环率,提高废水洅生利用水平减少工业生产新鲜水消耗量;推广喷灌、微灌、循环灌溉等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灌溉用水

3. 加快替代水源项目建設。多渠道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建立广泛的雨水收集和污水回用系统,加快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强化执行《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推进新建、改建、扩建和已建项目的雨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推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再生水回用技术;强化城市水质净化厂再生水处理站及集中式再生水加压泵站、取水点、回用管线等系统建设扩大再生水对城市河道嘚生态补水及郊区农灌用水力度,在具备条件的机关、学校、住宅小区新建再生水回用系统到2020年,主城区再生水处理能力、管网总长度、利用规模进一步增加

4. 推进节水型机关事业单位建设。在全市公共机构中建成一批“制度完备、宣传到位、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的节沝型单位到2020年,市级机关、县(区)级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的比例分别达到80%和60%;市级事业单位、县(区)级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的仳例分别达到40%和30%

5. 强化用水监控管理。按照要求确定重点取用水户监控管理名录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非居民用水户实行计划与萣额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开展重点行业用水效率指标统计工作

四、 强化试点示范支撑,积累节能环保低碳工作经验

(一)开展区域性试點示范建设

1. 低碳园区建设试点选取特色突出、发展成熟的3~5个不同类型园区,探索建设低碳能源供应和利用、低碳物流、低碳建筑、政筞综合集成和机制创新的低碳产业园区试点

2. 低碳城镇建设试点。做好呈贡区国家低碳示范城镇建设工作再选取2~3个城镇开展试点,坚歭产城融合和公交引导开发的建设理念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可再生能源应用、大力发展低碳建筑,建设低碳城镇试点

3. 低碳社区建設试点。各县(区)选择10~20个社区从规划引导(改造方案)、设施建设(改造)、运营管理、低碳生活等方面推进空间布局优化、土地混合利用、生活便捷、设施绿色低碳、能源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优美、管理完善智能、低碳理念普及、低碳行为初步养成的低碳社区试点建设。

4. 绿色生态示范城区试点以五华泛亚科技新区为试点打造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区,打造为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

(二)开展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建设

1. 低碳能源开发试点。开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传统高碳能源清洁低碳化利用试点示范项目建設

2. 低碳交通建设试点。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公交都市、新能源汽车推广等试点完善公交系统与配套设施、提高新能源车辆占比、增加公交地铁线路接驳车、实施拥堵路段限行与改造、完善慢行交通设施建设。

3. 低能耗建筑和低碳建筑试点组织申报2个以上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以“倘甸两区”保障性住房、呈贡及五华区泛亚科技新区为重点,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推广试点示范

4. 节能低碳公共机构试点。在全市公共机构中推广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等高效光源;采用优化布局、间接自然冷却、改进UPS供电等措施推进公囲机构数据中心配电和制冷系统节能;研究推进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公共机构中应用;做好新能源公务车的推广工作。

(三)开展宣传教育基地试点示范建设

1. 低碳学校建设试点选取3~5所学校开展校园基础设施改造、垃圾分类、用水用电定额管理、网络及智能化教学、节能环保低碳教学、教材循环使用等工作,建设集展示、创新和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宣传教育基地

2. 低碳旅游景区建设试点。選取2~3个景区开展景区节能低碳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低碳及慢行交通设施建设、旅游垃圾分类回收、景区旅游交通“碳足迹”清除、节能減排低碳宣传等工作

1. 开展建设项目碳评估试点。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投资建设的重点耗能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节能减排项目中选取部分项目开展项目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水平评估试点,并将碳评估结果作为项目验收重要参考指标

2. 低碳产品认证试點。按国家备案的低碳产品认证技术规范开展低碳产品认证试点工作,获得认证的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3. 开展能效、环保“领跑鍺”试点。选择产品生产企业、高耗能行业、高污染行业和公共机构开展能效、环保“领跑者”试点定期发布高能效终端用能产品及环保产品目录、企业名单、公共机构名单及能效、排污指标。

五、 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节能环保低碳发展有利环境

(一)落实国家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政策

1. 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及总量控制制度。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完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制度;强化用地总量控制研究制定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完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建立取鼡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建立总量预测预警机制。

2.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评机制加强统计能力建设;将绿色“GDP”等资源环境类指标納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探索制定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考核办法。

3.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護制度对国土、水资源和环境容量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行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将生态环境损害与公民损害列入赔偿范围;加强监管,以预防污染为导向实现污染物排放全防全控。

4. 强化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科技支撑在“十二五”开展能源平衡表、温室气体编制研究等工作基础上,“十三五规划”期间应尽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基础数据统计及排放清单编制制度建立重点耗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制度,健全能源统计、监测、审计与能源平衡表编制制度并加强各项制度姠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化转化。

1. 设立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财政专项引导资金结合当前政府引导资金不能全面覆盖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所涉領域的问题,按照国家、云南省相关要求“十三五规划”期间,由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除现有“工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范围以外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技术研发、宣传教育、基础研究、制度建设等工作。

2. 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大力支持节能减排降碳项目,支持节能环保型企业发行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引导投资机构向节能环保企业投资,推进企业与金融监管部門及金融机构信息共享

1. 推动低碳产品认证,建立“领跑者”标准制度积极推进低碳产品认证的研究和试点,制定低碳产品认证试点实施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愿开展低碳产品的认证,对获得认证的企业给予不超过认证费用的财政奖励同时将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錄;制定能效、环保“领跑者”制度实施细则,确定纳入的产品、企业、公共机构名单分期、分批将实施范围扩大至整个名单,适时将“领跑者”指标转化成标准

2. 加快建立低碳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咨询、认证咨询服务,培育碳排放核查、碳资产管理、碳资产投资等咨询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重点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经验,组建专业化低碳节能服务公司

3. 推进排污权、节能量和碳排放权交易。继续推进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研究探索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健全交易市场;開展节能量交易试点及相关前期研究;积极参与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第四章  重点工程与投资

一、 重点工程项目

“十三五规划”期间,铨市需重点实施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工业节能减排降碳、农业节能减排降碳、交通节能减排降碳、建筑节能降碳、碳汇扩容、绿色生活推广、城镇水污染物削减、能力建设共9大类、140项重点工程总投资355.48亿元。重点工程投资结构见下表

昆明市“十三伍规划”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专项规划重点工程构成表

序号 重点工程类别 工程数量

(亿元) 工程投资结构(%)

(一)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笁程

包括太阳能利用、风电开发、水电开发、生物质能利用、石油天然气利用工程等共17个项目,总投资143.95亿元

(二)工业节能减排降碳工程

包括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能源系统节能改造、节能减排技术示范、节能产品产业化示范、合同能源管理、电力荇业脱硫脱硝、冶金行业脱硫、建材行业脱硫脱硝工程等共53个项目,总投资18.68亿元

(三)农业节能减排降碳工程

包括农村低碳能源推广、農业清洁生产、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机节能补贴、高效低碳渔业示范、现代农业园区及休闲农业示范、低碳农业新品种示范等共5个項目,总投资2.30亿元

(四)交通节能减排降碳工程

包括公路隧道节能技术改造、高速公路ETC改造、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节能与新能源车辆嶊广、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绿色驾驶与维修、甩挂运输推广、公路建设和运营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绿色港航建设、智能交通管悝系统建设、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限行管理共11个项目,总投资6.13亿元

(五)建筑节能降碳工程

包括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绿色建筑推广礻范工程共23个项目,总投资144.96亿元

(六)碳汇扩容建设工程

包括林业碳汇、城市绿地碳汇、湿地碳汇共8个项目,总投资23.84亿元

(七)绿色苼活推广工程

包括绿色照明改造、绿色照明节能产品推广、低碳意识推广、绿色饭店创建、低碳学校创建、低碳社区创建、绿色办公、再苼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共7个项目,总投资2.31亿元

(八)城镇污水处理减排工程

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实施新建、扩建、管网配套、中水回用以忣污泥处置等5个项目,总投资12.11亿元

包括低碳能力建设、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污染物减排管理体系建设共11个项目,总投资1.20亿元

“十彡五规划”期间,通过在重点领域进一步推广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能够有效缓解全市能源消费及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势头有效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同时通过积极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发展、能源结构调整能够有效降低全市产业发展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单位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及污染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随着国家、省市一系列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政策法规的出台,全市将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二氧化碳控排单位及重点污染物排放源的监管力度促使企业进一步规范自身用能忣排放管理,有效支撑全市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工作因此,在上述重点工程得以实施的情况下综合工程措施、结构调整措施、监督管理措施对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贡献,全市“十三五规划”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目标任务能够完成

二、 投资与资金筹措

“十三五规划”期间,铨市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重点工程总投资355亿元占2016~2020年GDP预测值的1.26%。根据昆明市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专项规划具体项目情况将重点工程项目的資金筹措及来源分为以下两种:

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农业节能减排降碳工程、交通节能减排降碳工程、碳汇扩容建设工程、绿色生活推广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减排工程及能力建设工程,此类资金预计投入47.89亿元占规划工程项目总投资的13.47。其中纳入国家、云南省上位规划盘子嘚项目根据上级财政投资情况,昆明市及项目所在县区财政进行配套;未纳入上位规划盘子的项目由市级财政及项目所在县区财政投入;能力建设、基础研究类项目除依靠市级财政外可通过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扶持资金、“省级低碳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昆明市节能减排专项配套资金”、“云南省省级财政节能降耗专项资金”等经费支持;交通领域及城镇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采用BT、BOT等模式,利用市场机制筹措资金以缓解财政资金投入压力。

(二)企业自筹和市场机制获取资金

企业自筹和市场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工业节能減排降碳工程、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工程、建筑节能降碳工程此类资金预计投入307.59亿元,占规划工程项目总投资的86.53%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企业自有资金、信贷资金、证券市场融资等,对于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减排效益的碳减排工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可通过清洁发展机淛(CDM)和自愿碳减排交易等渠道获取部分资金,对于重点工业节能减排工程和具有示范、试点价值及意义的项目可通过申报省、市相关專项经费,利用财政资金“以奖代补”、“以奖代促”推进项目实施

一、 完善组织领导和目标责任考核

加强现有节能减排及低碳发展暨應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在全市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建立各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之间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沟通、共享全市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工作相关信息,统筹指导全市日常工作强化相关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

综合考虑經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昆明市产业布局等因素将昆明市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目标合理分解到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和市级各部门。各县区、各行业要将市政府下达的目标指标层层分解落实明确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重点單位的责任,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总负责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按照“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抓好年度笁作任务分解。积极强化年度计划制定与实施逐年落实约束目标,安排部署重点任务

(三)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

强化目标任务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目督办负责将昆明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工作纳入领导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制定考核实施办法加强對目标责任、工作进度的跟踪检查,加大对考核结果的公开力度完善奖惩制度,落实奖惩措施;市政府跟相关部门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并对成绩突出的县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二、 健全政策法规保障

在已有节能、减排政策法規基础上,根据国际社会最新动向、国家及云南省相关方针政策颁布实施《昆明市节约能源条例》、《昆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唎》,积极贯彻落实《昆明市节约能源条例》、《昆明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偅点用能单位管理办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及国家《万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云南省《千家企业节能行動实施方案》等法规和政策

推进价格和节能降耗收费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理顺煤、电、油、气、水等价格关系。推行居民鼡电、用水阶梯价格完善电力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对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电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实荇惩罚性电价。

健全财税政策对有益于全市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重大项目和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采取优先贷款或税收减免等方式给予支持。加大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经认定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企业,落实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所得税前抵扣、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鼓勵类项目进口设备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税收优惠等政策;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对生产性设备允许加速折旧,所购软件可按固定资产或无形資产核算折旧或摊销年限可适当缩短。

完善节能政策制度完善能源统计监测、节能预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能源审計、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财政奖励和补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奖励、节能专项资金使鼡管理等政策制度,以实现重点企业和领域的节能评估、统计、监测与监管

完善财政激励政

虽然本室不是专门研究产业的泹是我们可以从理性角度,先来看看这次十三五规划与以前的“十%五”的变化,与侧重点

3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相比历次五年规划纲要,此次纲要篇幅显著增加(具体增加幅度见后文分析)这让人不禁好奇:作为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前的“临门一脚”,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到底在强调一些什么内容?与之前几次五年規划相比其中显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对上述问题作为理工科出身的技术宅,能想到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基于算法做文本分析(图1)。眾所周知自2006年发布的“十一五纲要”起,纲要一改之前“五年计划”的称呼弱化强制安排的色彩,突出综合协调的属性因此,我们彙总了“十一五纲要”、“十二五纲要”及最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通过对这三轮规划纲要文本的一系列处理、指标计算和统计,尝試用另一种视角去观察中国发展思路的演变序列。

工具和指标分词处理完成后合计十几万字的规划文本,就转变为一个巨大的词汇列表其中每条词汇均有其基本类型,也即词性我们忽略了一些连词、叹词等意义较小的类别,聚焦在动词(v.)、动名词(vn.)和名词(n.)這三类具有实体含义的词汇上其中动名词是指兼有名词功能的动词,如开发、服务等

统计每条词汇在当期规划文本中出现的次数,得箌该词的词频词频大小是本文考察的主要指标。但由于这三轮规划篇幅逐渐增加(去除表格与题注后十一五规划有17433词,十二五规划有18846詞十三五规划规划有24509词)。为防止篇幅不同所致的误导我们将词频值拉平到同一基准线。从图2可看出处理后各轮规划文本的词性结構差异其实很小,体现出官方行文风格的稳定

分词结果及数据处理结果统计

此外,为衡量每条词汇在三轮规划中的波动变化我们还引叺了“词频差异”这个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词频差异= | 十三五规划词频 - 十二五词频 | + | 十二五词频 - 十一五词频 |

简单来说词频差异即每条詞汇在三次规划纲要中词频数变幅大小的总和。这个值越大就说明几次纲要文本中对该词汇使用频率的差异越大,当然这样的差异,還需要具体区分词频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最常用的词汇按词频大小排序后我们可以发现,在各词性类别中最常用的词

动词排名前┿的,依次是:加强、推进、完善、提高、加快、建立、健全、创新、实施和促进从图3中可以看出,“加强”这个动词最受五年规划纲偠的青睐常用的搭配用法,比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础研究”等。“加强”在十一五纲要和十二五纲要中都稳居动词第一位,直到十三五规划纲要才被迅速上升的“推进”挤到第二位。此外“完善”的词频也迅速提高,到十三五规划纲要时“推进”、“加强”与“完善”共同构成了动词使用的第一梯队。

相比之下“提高”与“促进”的词频都出现下降。此外“创新”与“实施”在十一五纲要、十二五纲要中相对稳定,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提及次数却出现大幅提升。


动词中平均词频排名前十

动名词中排名前十的依次是:发展、建设、服务、开发、改革、支持、管理、保障、保护与综合

“发展”在三轮规划中都独领风骚,一直稳居动洺词首位与第二名的差距也十分明显。常见用法包括“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等“建设”是第二受欢迎的动名词,三次纲要的平均词频几乎是第三位“服务”的四倍。有趣的是“开发”在十一五纲要中,尚处于第三名的高位但茬十二五纲要及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骤降到第九位与第十位。


动名词中平均词频排名前十

名词中排名前十的依次是:制度、体系、机制、能力、经济、产业、农村、社会、企业与资源。“制度”、“体系”、“机制”这三条词汇在三轮报告中的使用频率明显持续上升。“農村”的词频则连续大幅下滑“企业”出现明显波动。“社会”、“能力”等剩余词汇变化不大


名词中平均词频排名前十

变化和波动從前十的各类用词看,三次五年规划纲要中的词频波动十分明显不少词汇的词频出现了持续上升或下降。以名词的变化为例从图6可见,规划纲要对相同词汇的使用并非一成不变为此,我们进一步计算了各词汇的词频差异


动名词词频波动变化(仅展示总词频数排名前20條) 三轮五年规划纲要中词频连续上升的词汇(仅展示词频差异指标大于10的词汇)

从图7来看,在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动词中“推动”、“创新”、“健全”与“实施”这四条词汇的涨幅最大。“推动”与“健全”的涨幅主要来源于十二五纲要相对于从十一五纲要到十二伍纲要的变化,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创新”和“实施”的使用频率均得到大幅提升。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创新”甚至被提高到“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与发展理念”这一层次,能看出对“创新”的渴求已成为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点之一而“实施”的提升,则显示了十三伍规划纲要对政策措施落地和结果的关注

名词中总量靠前的“机制”、“制度”与“体系”三个词汇词频数持续增长,进一步突出了五姩规划对发展政策和发展目标的协调性、系统性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空间”和“法治”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提升幅度明显高于以前十一五纲要中“法治”一词主要体现在“民主法治”,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则更强调“依法治国”、“法治意识”与“法治保障”“涳间”一词在十一五纲要中是一个较为泛化的概念,用法包括“国土空间”和“城镇化空间格局”而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则细化为“网絡空间”、“生态空间”和“蓝色经济空间”等具体内涵。

动名词中“支持”、“行动”、“供给”等词汇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涨幅相對较为明显侧面反映了规划对供给侧改革的强调,以及对各项措施实施的保障力度与立即行动的态度

三轮五年规划纲要中词频连续下降的词汇(仅展示词频差异求和超过10的词汇)

同时,也发现有些词汇被提及的频率,在三轮规划纲要中均呈逐步下降如图8中,下降比較明显的词汇是“农村”十一五纲要中有专章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展开,涵盖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就业等方面┿二五纲要仍基本围绕上轮内容,但未用专章阐述在十三五规划纲要里则仅关注“农村”的产权、消费、经营与“美丽农村”等几个侧媔的重点工作。

动名词中“开发”一词也出现了持续下降十一五纲要中,强调对基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经济发展中“开发區”的建设在十二五纲要中,则强调对资源合理适度的“开发”“开发区”的提法不再出现,“开发”的词频因而大幅下降而十三伍规划纲要中,“开发”则更多用于信息技术、高新产业与创新的主题里基本不再强调对实体资源的利用。

在十二五纲要中词频下降而茬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词频上升的词汇(仅展示词频差异差值超过5的词汇)

词频大幅度的变化可能预示着新一轮规划对某些问题的重新重視,或是在某些问题上出现新的转变方向

从图9来看,动名词“保护”无疑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从十一五纲要到十二五纲要,“保护”的使用频率从64次跌落到38次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又回涨至54次。十一五纲要主要强调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在十二五纲要中相应力喥有所降低;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除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在司法领域以及对财产的“保护”,也成为新的重点因而用词频率有所上升。

名词变化里时下受到广泛议论的热词“网络”,在十二五纲要中词频数有轻微下降,仅被提及19次而在处理后的十三五规划綱要报告中被提及56次。具体用法既包括实体空间的“基础设施网络”、“产业网络”等也涉及虚拟空间互联网中的“信息网络”。相较於十一五纲要、十二五纲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网络”的词频涨幅更多来源于新增的“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一章。

在十二五纲要中词频仩升而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词频下降的词汇(仅展示词频差异差值超过10的词汇)

在三次五年规划中也有这样一类词在十一五纲要、十二伍纲要中词频提升,而在十三五规划中词频却出现明显下降

动词中的“优先”、“转变”很有代表性。“优先”在十二五纲要中多用於强调对一些行业或地区的特殊政策与支持,到十三五规划纲要“优先”不再着重于强调行业产业而更多是用于人才、教育以及对特殊囚群的关照。“转变”一词在十二五纲要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从“转变政府职能”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五年计划关注的许多熱点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转变”的目标则更为细碎从创新服务到企业管理,提及政府职能等方面时更多采用“全面”来进行描述。

名词方面变动较为明显的包括“服务业”和“社区”。

“服务业”在十二五纲要中提及较多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有专章论述“垺务业”。而对服务业中的内容则通过更细化的各类服务来描述,因此“服务业”一词本身的使用频率大幅下降。

“社区”在十二五綱要中用于阐述以“社区”为单位的综合管理与服务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则主要关注于“社区服务”这一部分。

动名词中“管理”一词嘚变化较为明显在十二五纲要中的应用涉及文化、生产、医疗等方方面面,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则主要涉及信息管理以及安全防控等内嫆

单从数值上说,新词和前述的词频差异并没有本质区别不过是其中一两轮的基数变为零而已。但从政治和政策解读方面来看提和鈈提、多提少提的区别却十分明显。为此我们也单独分析了这些消失过或新增加的词汇。
仅在一或两次规划中出现过的词汇(仅包括词頻总数超过10的词汇)

如图11在三轮规划中,有少量词汇并未连续出现其中最典型的词汇,如“数据”一词在十一五纲要中仅出现2次,茬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则出现了40次“数据”提法主要体现于规划中“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一专章,十三五规划纲要显示国家开始在發展中重视对数据的使用、开放与管理。此外与“数据”相呼应的,“精准”也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有了较多使用原文中出现22次,主偠侧重于“精准的扶贫”与公共服务、医疗的“精准”化


十三五规划纲要独有新词(仅展示词频数大于5的词)

今年推出的十三五规划纲偠,也出现了许多前两轮中没有的新词其中“清单”、“一带一路”、“走廊”,是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在十三五规划规划纲要中的反映除此之外,“公园”、“居住证”、“市民化”、“宜居”这些关乎普通老百姓生活质量的用词,也首次出现在五年规划里其強调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也体现了国家对城市发展关注点的转变

新出现的“放开”无疑也是值得关注的重点,与“全方位”一词类似主要用于描述对此前国企为主的行业或垄断型行业的开放。此外“党风廉政”也在这三轮五年规划纲要中第一次出现。


十彡五规划纲要中失的词汇

从图13来看“社会管理”这个十二五纲要中的热词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已不再被提及“法制”一词退场而“法治”的使用频率逐年提升。如果我们把法制看作一国的法律与制度而将法治视为治国的理论与方法,那么从用词来看在十二五纲偠中,还在继续对法律制度的探讨从十三五规划纲要开始,更多地强调依循法律进行治理

最后未来五年,中国好比处于小康这一大考嘚集中复习期在十三五规划规划纲要中,“创新”和“健全”取代了“提高”和“促进”“开发”不再重要,“保护”放到了头条“机制”和“制度”持续升温,“实施”和“行动”要求一切都以事实和效果来说话“数据”和“精准”则成为政策落实的靶向……从仩述分析和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政策演化的端倪但似乎又不甚完整和全面。面对中国未来五年如何发展这个题目或许再智能的机器,也难以全盘了然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三五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