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激烈的校园校园足球比赛方案 450字

||||||||||||||||
您的位置:&&&&&&& 正文
广东中山:“教体合一”吹响校园足球“冲锋号”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吹响校园足球“冲锋号”
――中山市教体合一推广校园足球采访纪行
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训练。(记者&王强&摄)
  前不久,广东地区迎来了较大范围的一场降雨,雨过天晴,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操场上,6支足球队分片展开激烈的对抗训练,3位教练员全神贯注地投入指挥。 
  场边,几位家长时不时大声喊出一些动作技术要领。“足球已经成了我们家庭最重要的一项运动了。”东区朗晴小学三年级(4)班学生梁军豪的妈妈告诉记者,“我们经常陪孩子一起练球,有时还会带孩子一起去广州天河体育场看中超足球比赛,在学校足球教练员的指导培训下,我也成了一名家长教练员。” 
  “在中山,足球不仅在校园里流行,在家长中也很流行,可以说,在校园足球的带动下,越来越多中山市民都开始参与这项运动了。”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说。 
  突破体制机制限制―― 
  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合二为一 
  中山校园足球之所以这么“火”,跟该市冲破体制机制限制,统筹教育、体育资源有很大关系。 
  “校园足球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联手合作,中山市教体局的‘诞生’可以整合更多的教育、体育资源,减少‘体教结合’的磨合。”中山市教体局局长李长春告诉记者。 
  由于大部制的需要,中山市教育局和体育局于去年8月29日正式“合并”。这对于发展校园足球来说,是一个契机。 
  以前,资金、教练员、场地的管理分别由教育和体育两个部门各自管理,很难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益,如今,制度上的改革为中山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教育、体育局合并后,新成立的市教育和体育局很快修订和完善原体育局制定的《振兴校园足球行动计划》,该计划目前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市政府每年将划拨60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通过成立校园足球协会,设立校园足球发展基金,拓展社会资金渠道来扶持校园足球。市局还因地制宜增建和改造足球场地,2014年全市新建成53个社区体育公园,其中12个体育公园配建了高标准小型足球场,全市240所公办中小学中,208所学校拥有五人制以上足球场。 
  根据规划,中山市还将逐步构建“123”金字塔形的项目布局,初步发展108所足球定点学校,并将试点招收足球特长班。 
  今年秋季学期起,中山市计划把市体校的足球专业班下放到两所市名牌中小学来办。 
  “这样一来,今后足球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将不再局限于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今后也会多一条出路,即使将来不能成为专业运动员,也可以考上大学,可以从其他方面成才,这样就会吸引更多的家长愿意让小孩去踢球。”担任过中山市教育局副局长、中山市体育局局长,现任中山市教体局副局长的李良说。 
  利用华侨资源请“洋教练”―― 
  马拉多纳队友担任足球教头 
  “中山旅居世界90多个国家、地区的华侨和港澳台乡亲近百万人,这是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发展校园足球的资源优势。”薛晓峰说,中山在发展校园足球中,将“洋教练”请进校园指导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就多亏了中山华侨的牵线搭桥。 
  2012年,中山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为市体育局、市足球协会牵线搭桥,与阿根廷――中国文化协会商讨青少年足球项目合作。此外,在中山华侨的帮助下,2012年5月,孙中山青少年基金会与英格兰足球总会签署“中英校园足球合作”项目协议,2014年2月中山市分别与阿根廷和哥斯达黎加签署体育合作交流协议。 
  今年1月,英国专业足球教练为中山足球教练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门培训,阿根廷于去年9月派遣一流的青训教练团队到中山执教,哥斯达黎加则同意接待中山足球运动员交流培训,并派遣专业教练到中山进行足球培训。 
  “就在前不久,我们又与英方签订长达15年的合作协议,每年在中山举办全部面向中山市教师的足球教练员培训班,提高我市校园足球教练的水平。”李良说。 
  而在与阿根廷的合作协议中,阿根廷更是派出了前世界杯冠军获得者卢克带队,马拉多纳队友斯克斯等3人长期参与的驻中山足球教练团队。 
  短短半年来,3名阿根廷教练陆续到中山市实验小学、朗晴小学、雍景园小学等10多所学校进行校园足球培训、推广活动。截至目前,阿根廷教练员培训班已举办3次,共培训了120名左右的足球教练员。新的理念和技战术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基层教练员的水平提升,而且促进了他们传播快乐足球理念的自觉性。 
  形成全民参与校园足球氛围―― 
  “校际联赛”如火如荼 
  职业足球的发展必须依托联赛这一平台,而校园足球的促进同样也少不了比赛的带动。 
  “中山市计划从今年起,开展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教师、家长的‘4+2’六级校园足球联赛,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班级足球赛,要求做到班班有球队,年级有比赛,校际有交流,希望通过各种层次的校园联赛在大中小学中形成浓厚的足球氛围。”李良说。 
  2014年3月以来,中山市以小学为试点,举办主客场制的校园足球联赛,全市24个镇区报名,1000人次参赛,整个赛程历时两个多月。 
  “每次孩子参加比赛,我们的家长都全程参与。”朗晴小学校长林小舟告诉记者,依托家委会,一些足球比赛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都很好地得到了解决,“例如,家长中有当医生的,我们就请来当我们的‘队医’,家长中有开大巴的,我们就请来当我们的免费‘司机’。” 
  “本来我们还觉得联赛推广起来有难度,但实际运作上比想象中顺利。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中山市有几所幼儿园也成立了足球队,还积极到其他城市参加比赛。先不说他们能不能赢球,只要娃娃们站上球场,对校园足球的推广就有帮助。”李良说。 
  朗晴小学三年级(4)班学生李咏骏的家长李世忠告诉记者,孩子以前放学回到家,要不就是玩手机要不就是看电视,自练习足球以来,一有空余时间就练球,不仅减少了对手机和电视的依赖,还增进了亲子关系,“这是最大的收获”。 
  “现在我们的联赛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老师和家长身体力行参与比赛,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很有信心把‘4+2’六级的校园足球主客场联赛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李良说。(记者&王强&黄蔚)
】【】【】【】【】【】
{编辑:刘继源}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细览版权信息校园足球活动优秀学校事迹材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校园足球活动优秀学校事迹材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足球比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