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糖粉和细砂糖的区别有没有国家及行业标准

低聚果糖国家标准样品发布
破解行业检测难题
作为应用范围最广的益生元之一,低聚果糖由于结构的复杂性,一直缺乏全球统一的检测方法,给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这一局面有望被改变。2015年春季FIC展期间,中国益生元行业的领军企业――量子高科,正式对外发布六项样品,这也是低聚果糖标准样品在全球范围内一次性发布最多的一次。作为检测的核心关键参照物,低聚果糖在食品中含量检测的世界性难题,将迎刃而解。
结构复杂&&检测成全球难题
作为被研究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益生元之一,低聚果糖已被证实是唯一同时具有超强双歧因子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双生理学特性的全天然配料,在世界范围内被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所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化妆品以及饲料领域。在中国市场,低聚果糖被政府批准为“保健食品”、“食品配料”以及“营养强化剂”等,相关功能性产品市场发展也非常迅猛。
低聚果糖由2―10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聚合而成,糖链聚合的位点不同,长短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异构体导致了成分的复杂性。特别是存在结构相近的同分异构体,难以进一步分离纯化,除此之外很多有效成分自身缺乏光谱敏感的分子结构,常规分析方法不能满足各成分分离、检测的要求,检测难度很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缺乏不同异构体单品的高纯度标准品作为检测的参照物,在世界范围内一直缺乏统一的、直接的检测方法,导致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甚至不同个人之间所做的检测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和争议,给低聚果糖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很多困难。而此次量子高科发布的六项样品,将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
实物标准&&&完善全球检测方法
在国际标准体系里,标准包括品质测定方法文字标准和有效成分实物标准品,两者结形态。文字标准主要是品质指标、分析方法的文字规范,比如常见的企标、行标、国标等,其作用就像是分析特定产品的“标准秤”,而实物标准就是文字标准的“秤砣”,只有以实物标准为基准,文字标准才能有准确的参考基准,才能在不同的时空场合,不同的检测设备上实现精准化、可重复的检测分析。我国历史上的书同文、车同轨,现代检验仪器用的基准对照品,无不体现着实物标准的重要作用。实物标准与文字标准互为补充、互为支撑。
此次量子高科发布的标准样品,就属于实物标准品,包括新蔗果三糖、异蔗果三糖、蔗果三糖、蔗果四糖、蔗果五糖、蔗果六糖共六项标准样品。中国标准化领域的权威张天佑教授表示,量子高科这次发布的标准样品,是经过专家组评审和国家标准委审核批准确认的,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
量子高科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制出六项低聚果糖国家标准样品,填补了全国乃至全球的低聚果糖实物标准品的空白。这是量子高科继八年前推动低聚果糖国家文字标准制定后,又一次走在行业的前列,低聚果糖国家标准样品的推出,必将有助于中国益生元行业的发展和升级。
走出国门&&为中国食品正名
低聚果糖作为应用范围最广的益生元之一,国家标准样品的成功研制,将彻底破解食品中低聚果糖的检测问题,对食品应用范围的拓展,食品行业价值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一旦确定了统一的测量方法,在乳制品、保健食品等低聚果糖传统的应用领域之外,饮料、烘焙、休闲食品等行业,也将迎来规模化应用,低聚果糖在上述行业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据了解,中国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常任理事国,具有跟国际对接的话语权。此次发布的六项国家标准样品,可以在ISO成员国大会的平台上进行互认,助推低聚果糖国际标准的升级和完善。量子高科总裁贺宇告诉记者,量子高科正在推动标准样品走出国门,并与美国、欧盟等相关部门对接。一旦互认成功,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规范的、统一的、直接的低聚果糖检测方法,并进一步推动低聚果糖相关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的完善和修订。
&“通过制定标准,抢占标准的制高点,是中国食品在国际上赢得话语权的一个重要路径。”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高建忠表示,此次发布的低聚果糖国家标准样品,不仅是量子高科企业实力的具体体现,更是代表中国标准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砝码。如果量子高科的标准样品得到国际互认,将成为低聚果糖检测的世界标准,这无论是对于中国益生元行业还是整个中国食品业,都是一次有力的正名。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相关资讯:
最新五条评论
姓 名: * Oicq:
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乙22号504房间
邮&&&&编:100833关于国家标准《流质糖果》(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 新闻来源:中商联行业发展部 】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标委综合[号“关于下达2008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由我会负责组织《流质糖果》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经起草工作组广泛收集资料,多次征求意见和深入讨论,现已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使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决定于网上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对标准内容提出建议和意见。请于日前将意见返回中国商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
电话:010-
传真:010-
&&&&&&&&&&&&&&&&&&&&&&&&&&&&&&&&&&&&&&&&&&&&&&&&&&&&&&&&&&&& 中国商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标准规范处
&&&&&&&&&&&&&&&&&&&&&&&&&&&&&&&&&&&&&&&&&&&&&&&&&&&&&&&&&&&&&&&&&&&&&&&&&&&&&&&&&&& 二O一二年八月九日
上一篇:下一篇:白砂糖GB317-2006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白砂糖GB317-2006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 12:24:22)
白砂糖GB31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白砂糖按技术要求的规定分为精制、优级、一级、二级四个级别
1、感官要求:晶粒均匀,粒度在下列范围内应不少于80%
粗粒:0.8002.5mm
大粒:0.6301.6mm
中粒:0.4501.25mm
细粒:0.2800.8mm
2、晶粒及其水溶液味甜,无异味
3、干燥松散,洁白,有光泽,无明显黑点
4、理化要求
白砂糖的各项理化指标见下表:
不溶于水杂质
08:43:00 09:20:00 09:03:00 09:00:00 08:34:00 09:54:00 09:48:00 08:50:00 16:56:52食糖制造工国家职业标准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食糖制造工国家职业标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 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原糖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国家技术监督局 批准 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用甘蔗汁经清净处理制成不作直接食用的原糖。
2 技术要求
2.1感官指标
2.1.1晶粒均匀、松散。
2.1.2晶粒表面带有一薄层的原始糖蜜。
2.1.3糖中不应有明显的沙石等杂质。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必须符合表1规定。
糖度,%&&&&&&&&&&&&&&
97.0    
干燥失重,%&&&&&&&&&&&
电导灰分,%&&&&&&&&&&
色值,IU&&&&&&&&&&&&&&&&
不溶于水杂质,mg/kg ≤
3 试验方法
3.1感官指标的测定:目测定性测定。
3.2糖度的测定
3.2.1仪器、设备
3.2.1.1天平:精确度±0.002g。
3.2.1.2容量瓶:100.00±0.02mL。
3.2.1.3过滤设备:玻璃无杆漏斗,烧杯,中速定量滤纸。
3.2.1.4检糖计,应具有国际糖度标尺,按糖度°Z刻度,自动检糖计精确度为0.05°Z,目测检糖计精确度为0.1°Z。
注:如使用按旧精度°S刻度的检糖计,读数°S须乘上一个系数0.99971换算成°Z。
3.2.1.5观测管:长度200.00±0.02mm。
3.2.2试剂
3.2.2.1碱式乙酸铅溶液:称取340g碱式乙酸铅粉,溶解于约1000mL刚煮沸过的蒸馏水,并将浓度调整到54.3°Bx(1.24±0.01g/cm3)。配好的溶液应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
3.2.2.2蒸馏水。
3.2.3测定步骤
3. 2. 3.1检糖计的校准
检糖计的读数要用标准石英片校准。不能用蔗糖溶液校准。
对于没有石英楔补偿器的检糖计,读取石英片旋光度时应测定温度,并精确到0.2℃,如果这个温度与20℃相差大于±0.5℃,则采用式(1)进行石英片旋光度的温度校正,再用校正值校准检糖计的读数。
at=a20[1十0.00014(t-20)]......................(1)
式中:t---读取石英片旋光度时的温度,℃;
&&&&& a20---20℃时,石英片的旋光度,°Z;
&&&&& at---t℃时,石英片的旋光度,°Z。
3.2.3.2糖度的测定
&&& 称取糖样品26.000±0.002g于干洁的小烧杯中,用蒸馏水40-50mL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分3-5次冲洗烧杯,洗水一并倒入容量瓶。并加入蒸馏水使容积达60-70mL,然后加入1.00±0.05mL碱式乙酸铅溶液,缓慢摇动使溶液混匀,继续摇动并加入蒸馏水至充满容量瓶球体部分为止,至少放置10min使达到室温。然后加蒸馏水至容量瓶标线下约1mm,确保容量瓶颈部已洗净,小心勿使溶液夹带空气泡,如有气泡时,可用一至二滴乙醚消除之。然后垂直拿住容量瓶颈部的上方,使容量瓶的标线与操作者眼睛成水平,对着明亮的背景观察,用长滴管加水,直到弯月液面的下缘与标线相切为止,用干净的滤纸吸干容量瓶标线上的内壁,将塞子塞紧,充分摇匀。
&&& 溶液至少静置5min,使沉淀下降,然后用滤纸过滤。将最初10mL滤液弃去,收集以后的滤液约50-60mL。过滤时,漏斗上须加盖表面玻璃。用滤液将观测管冲洗2-3次,并装满观测管,注意不使观测管内夹带空气泡。将观测管置于检糖计中,目测检糖计测定5次,取读数至0.05°Z以下,如用自动检糖计,测定前应有足够的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测定读数后,立即测定观测管内溶液的温度,并精确到0.1℃。
3. 2. 3.3计算及结果表示
测定糖度的温度应尽可能接近20℃,一般应在15-25℃的范围。如果糖度不是在20.0±0.2℃时测定的,则应校正到20℃。
&&& 糖度X1按式(2)和式(3)进行计算,以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位数。
有石英楔补偿器的检糖计:
X1=Pt[1+0.000 32(t-20)]......................(2)
没有石英楔补偿器的检糖计:
X1=Pt[1+0.000 19(t-20)]......................(3)
式中:Pt---原糖样品的观测糖度,°Z;
&&&&& t---测定Pt时,糖液的温度,℃。
3.3干燥失重的测定
3.3.1仪器、设备
3.3.1.1电热恒温箱:测定过程中,离干燥皿上面2.5±
.5cm处的温度要保持在105±1℃。
3.3.1.2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
3.3.1.3称量瓶:直径为6cm,高度为3cm。
3.3.2测定步骤
3.3.2.1干燥
& 将干燥箱预先加热到105℃。将空的称量瓶连同打开的盖子一并放入干燥箱中,至少干燥30min。然后将称量瓶从干燥箱中取出,加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最多可比室温高出2℃),尽快称量,准确到0.1mg。
&&& 尽快地在称量瓶中放入9.5-10.5g样品,加盖,称量准确到0.1mg,称量瓶中糖层的厚度不应超过1cm。
取下盖子,连同称量瓶放入干燥箱中,在105℃下准确地干燥3h。盖上称量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最多可比室温高出2℃)。尽快称量,准确到0.1mg。
3.3.2.2计算及结果表示
干燥失重X2按式(4)进行计算,以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取两位小数。
X2=(W2-W3)/(W2-W1)X100&&
......................(4)
式中:W1---称量瓶的质量,g;
W2---称量瓶及干燥前样品的质量,g;
W3---称量瓶及干燥后样品的质量,g。
3.4电导灰分的测定
3.4.1仪器、设备
3.4.1.1电导率仪:测量范围0-500μS/cm,测量准确度不应大于满量程的1.5%。
3.4.1.2容量瓶:100±0.05mL。
3.4.2试剂
3.4.2.1纯水:电导率低于15μS/cm,并应实际测定之。
3.4.2.20.01mol/L氯化钾溶液:取氯化钾(分析纯)加热至500℃(呈暗红炽热),脱水30min,准确称取745.5mg,用纯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标线。
3.4.2.3 0.002 5mol/L氯化钾溶液:吸取0.01mol/L氯化钾溶液25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在20℃时的电导率为328μS/cm。
3.4.3测定步骤
&&& 称取原糖样品5.0g于干洁小烧杯中,加纯水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多次冲洗烧杯及玻璃棒,洗水一并移入容量瓶中,加纯水至标线,充分摇匀。用样液分2-3次冲洗测定电导率用的干洁小烧杯,然后倒入样液,用电导率仪测定样液的电导率,并立即测定样液的温度,同时测定溶糖用纯水的电导率。
&&& 电导池常数应用0.0025mol/L氯化钾溶液校核计量。
3.4.4计算及结果表示
电导灰分X3按式(5)计算,以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取两位小数。
X3=18X10-4(C1-0.9C2)
......................(5)
式中:C1---5g/100mL糖液在20℃时的电导率,μS/cm;
&&&&& C2---溶糖用纯水在20℃时的电导率,μS/cm。
3.4.5温度校正
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温度为20℃,若不在20℃则按式(6)校正,但测量温度一般不应超过15-25℃的范围。至于溶糖用的纯水电导率的温度校正,因影响甚微可以忽略不计。
C1=C1t[1+0.023(20-t)]
......................(6)
式中: C1t---在t℃时糖液的电导率, μS/cm;
&&&&&&&&&&
t---测定电导率时糖液的温度,℃,
3.5色值的测定
3.5.1仪器、设备
3.5.1.1分光光度计:在420mn处波长误差不大于±1nm。
3.5.1.2比色皿:比色皿的厚度应选择使仪器透光度读数在20%-80%之间,一般用1cm比色皿,配套使用的比色皿间同一光径透光度之差不大于0.2%。
3.5.1.3阿贝折射仪:糖量浓度测量范围0-95%,分划板上糖量浓度(%)最小分度值为0.5。
3.5.1.4PH计,分度值或最小显示值为0.02PH。
3.5.1.5滤膜过滤器,使用孔径为0.45μm的微孔膜。
3.5.2测定步骤
按照较好的过滤速度和比色皿厚度,选用适当的浓度(一般可用10Bx)称取一定量的糖样品,用蒸馏水溶解之。糖液用约0.01mol/L氢氧化钠或0.01mol/L盐酸溶液凋整其PH至7.0±0.1。倾入已预先铺好0.45μm微孔膜的过滤器中,在真空下抽滤,将最初的一部分滤液弃去,收集以后的滤液不少于50mL。用阿贝折射仪测定滤液的折光锤度,然后用滤液将比色皿冲洗三次,再盛满之,在分光光度计上用420nm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并用经过滤的蒸馏水调零。
3.5.3计算及结果表示
色值X4按式(7)进行计算,单位为IU,计算结果取到个数位。
X4=A/(bxc)X1000
....................(7)
式中:A---在420nm波长测得样液的吸光度;
b---比色皿厚度,cm;
c---样液浓度(由修正到20℃的折光锤度查表2求得),g/mL。
蔗糖溶液折光锤度与每毫升含蔗糖克数(在空气中)对照表
3.6 不溶于水杂质的测定
3.6.1 仪器、设备
3.6.1.1坩埚式玻璃滤器:孔径40-80μm。
3.6.1.2电热恒温箱:125-130℃。
3.6.1.3干燥器:装有变色硅胶。
3.6.1.4天平:精确度达到±0.001g。
3.6.2试剂
3.6.2.1 1%α-萘酚乙醇溶液。
3.6.2.2浓硫酸。
3.6.3测定步骤
在玻璃滤器滤板上面铺一层约5mm厚的用稀盐酸溶液洗涤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的玻璃丝,玻璃滤器再用较大量的蒸馏水减压过滤洗涤,然后将之干燥称量。
&&& 称取样品250.0g于1000mL烧杯中(如混有包装物纤维、绒毛等应除去然后称量),加入约700mL蒸馏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倾入上述已准备好的玻璃滤器中进行减压过滤,并用蒸馏水充分洗涤滤渣至洗涤液不含糖分为止。将玻璃滤器连同滤渣于125-130℃下烘干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以后每继续烘干约30min,冷却称量一次,直到相继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1g为止。
3.6.4计算及结果表示
每千克原糖样品所含不溶于水杂质的毫克数X5按式(8)计算,计算结果取到个数位。
X5=(W2-W1)X4
000......................(8)
式中:W1---干燥后玻璃滤器连同过滤介质共重,g;
W2---干燥后玻璃滤器连同过滤介质与滤渣共重,g。
4.1每一次交货的原糖为一个交付批,每批糖必须附有产地的质量证书。买方凭质量证书收货,并在交付现场进行抽样检验。
4.2每个交付批的原糖为一个检验批。
4.3抽样方法
4.3.1抽样前应先验明交付批及批量、产地,并确定交付批的份样个数。
4.3.2份样数见表3。
每批原糖应取份样数
份样数n,个
15 000≤Q<20 000
10 000≤Q<15 000
5 000≤Q<10 000
4.3.3份样量
每个份样的量一般为100-150g,所抽的份样量应大致相等。
原糖的采样有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和二级抽样法三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一种方法。
4.3.4.1系统抽样法
在一批散装原糖装卸、加工或衡重的移动过程中,按一定质量或时间间隔抽取份样,份样间的间隔可根据表3规定的应取份样数和实际批量接式(9)算出。
&& t≤ Q/n或
t≤60XQ/GXn...........................(9)
式中: t---抽样质量间隔,t;或时间间隔,min;
&&&&&& Q---检验批的批量,t;
&&&&&& n---应取的份样数,个;
&&&&&& G---每小时装卸量,t。
抽第一个份样时,可在第一间隔内随机确定。但不可在第一间隔的起点开始,以后继续抽取的份样按计算好的间隔抽取,抽取间隔不得大于计算所得间隔。如果固定间隔应抽取的份样数已经完成,而原糖的装卸,加工或衡重仍在进行,应按原定间隔继续抽取份样,直至整批原糖移动完毕为止。
如在输送带或输送带落口处抽取份样,需截取原糖流的全截面。如在抓斗、铲车或其他工具装卸或堆垛过程中,抽样应在装卸或堆垛过程中,用抽样铲或抽样扦,在新露出的糖层面上,均匀布点抽样。抽样点应均匀分布在整批原糖的各个部分,而不是其表层或局部。
4.3.4.2分层抽样法
一批原糖在装卸、加工、堆垛过程中,例如在船舱中,可分几层抽样(不少于三层),根据每层所载原糖的质量,按比例在新露出的面上,均匀布点,并在该点表面先刮去约3cm厚,抽取份样。
每层应取的份样数,按式(10)算出。
n1=nXQ1/Q ......................(10)
式中:n1---每层应抽取份样数,个;
&&&&& n---整批原糖应取的份样数,个;
&&&&& Q1---每层质量,t;
&&&&& Q---检验批的批量,
4.3.4.3二级抽样法
在装卸或加工衡重过程中,根据表3规定应抽取份样数,按质量(袋数)间隔抽取样袋,再将样袋平放,拆开袋口一部分缝线,用抽样扦背部向上,成对角线斜插至袋底角,旋转180°,抖动样袋使样品填满抽样扦槽,然后小心抽出,倒入带盖的盛样器中为一个份样。
4.3.4.4遇批量大、装卸时间长、气温高等情况,应尽快抽样并保管好,以防止水分蒸发。若雨天卸货,应防止雨淋和吸潮。
4.3.5制样
4.3.5.1在制样过程中,应防止样品的成分发生变化和污染。
4.3.5.2将样品置于混样盘上混合。用分样铲将样品堆成圆锥形,每铲应自圆堆顶尖落下。使均匀地沿堆尖散落,注意勿使圆堆中心错位。如此反复三次转堆混合,使充分混匀,然后将圆锥顶点压平,用十字板自上压下,分成四等份,任取二个对角的等分。重复操作,缩分至所需留样量。
4.3.6样品缩分成分析样品及留存样品各1000g,装入密封样品瓶中,或用三层厚食品级塑料袋密封包装,分别附以标签。标签上注明下列各项。
a、编号及批号;
b、样品名称、产地;
d、抽样地点(船名);
e、抽样、制样人;
f、抽样、制样日期。
4.4分析样品分成三份,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用两个最接近的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检验批的最后测试结果,或如果两个测定值与一个中间值之差相等时,则用这个中间值作为该检验批的最后测试结果。检验结果即作为该批原糖的平均质量。
4.5检验结果,如有不合格指标应加倍抽取样品,对不合格指标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即作为该检验批的最终结果,复检结果不合格,即判该检验批不合格。
4.6分析样品应妥善保管以备查核,保管期可根据有关规定,但不得少于3个月。
5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5.1每批交付原糖的证书上应有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
b、净重(t);
C、生产国家;
d、生产批号。
5.2原糖可以用无污染、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散装或袋装。
5.3运输的车厢、船舱或车斗应当于净清洁,没有破漏。
5.4不许使用曾运载煤炭、灰土或刚装过石灰、盐、咸鱼、油料及其他恶臭、有毒或易污染的货物而未经清理的运载工具装运。
5.5运载途中,严禁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糖堆上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严防日晒、雨淋或落上尘土。
5.6原糖尽量不在露天存放。确需露天存放时,需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严防日晒、雨淋或落上尘土。
5.7仓库贮存时尽量采用散装贮存。糖堆上需用干净帆布或塑料薄膜盖好。
5.8贮糖的仓库应保持干燥清洁,温度不超过40°C。
5.9入仓时应尽量避免骤冷骤热。根据先入仓先出仓的原则,依次调拨运出。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甘蔗糖业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长庚、陈骏佳、张玲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粉和绵白糖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