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教育考试院平行填报志愿的页面没有反应,怎么办

招考要闻多方热点
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公布
北京:在京高校新增备案80个本...
北京:在京高校新增备案80个本科专业
普通高校招生信息
自学考试信息
研究生招生信息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信息
科研与评价
证书考试信息
请扫描下列二维码访问:
手机版网站
微信公众号当前位置: >
> &2016江苏教育考试院志愿填报
2016江苏教育考试院志愿填报
2016江苏教育考试院志愿填报系统入口网址:/或
2016江苏教育考试院志愿填报
2016江苏教育考试院志愿填报系统入口网址:/或&
昨日从市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我省将在通知考生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公布符合各阶段填报志愿要求的各分数段考生人数、各批次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限第一阶段填报批次)和填报志愿资格线后,分两个阶段填报高考志愿。
第一阶段填报志愿工作于6月27日至7月2日进行。填报文科类或理科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含军事、公安政法、航海、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地方专项计划”)、全省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乡村教师计划”)、其他院校等;体育类或艺术类提前录取的公办本科、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文科类或理科类第一、二批本科院校志愿。其中,艺术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第1小批、自主招生、试点学院、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录取以及上海纽约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院校志愿的填报时间为6月27日至29日。
第二阶段填报志愿工作于7月26日至30日进行。凡未被第一阶段各批次高校录取且符合第二阶段填报条件的考生,可填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第三批本科院校(含民办本科、独立学院本科等)、高职(专科)院校以及体育类或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志愿。
在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及时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专业及人数。未被录取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具体时间详见准考证背面)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
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凭考生号、身份证号、密码和动态口令卡通过省教育考试院专设的网站(或http:/)网上填报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含艺术类传统志愿)和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并对自己所填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负责,不需要现场签字确认志愿信息。
今年高考录取工作于7月8日开始。文科类、理科类录取工作时间:提前录取本科院校,7月8日~12日;第一批本科院校,7月14日~18日;第二批本科院校,7月20日~24日;第三批本科院校,8月2日~6日;高职(专科)院校,8月10日~14日;高职(专科)注册入学院校,8月16日~20日。
体育类、艺术类录取工作时间:提前录取公办本科院校,7月8日~15日(其中艺术类分为3小批);提前录取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院校,7月16日~21日(其中艺术类分为2小批);体育类、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8月6日~10日(其中艺术类分为2小批)。
6月27日8:00-14:00,市教育考试院将在新海高级中学(海州区苍梧东路58号)举办2016年高校招生咨询会(第一阶段),届时将邀请省内外160余所知名高校参加,欢迎考生及家长免费前往咨询。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扫码下载手游APP
扫一扫定制课程
微信号:wx2018cn【导语】:2015江苏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目前很多地区的高考志愿填报都采用平行志愿填报的方式,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要注意避免下面6大误区。  目前,很多地区的高考志愿填报都采用平行志愿填报的方式,江苏省就是采用平行志愿,那么考生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误区一:不顾实力,盲目冲  一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没有什么风险,因此,A志愿冲、B志愿冲、C志愿冲,D志愿才和自己的实力差不多。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规则,A、B、C、D志愿间的关系应该是A冲、B稳、C守、D保。也就是说,第一批4个平行志愿院校中,A志愿可以冲一冲,而B志愿就应该稳一稳,不能再冲,如果A、B、C、D中有三个院校志愿都在冲,这可能导致志愿浪费,一旦高考发挥不理想,连D志愿投档线也没有达到,就可能导致这一轮投档失败。  误区二:低估实力,过于保守  一直以来,有不少考生和家长采用简单分数法(用模拟分数直接查找往年的录取分数信息进行定位,比如模拟分470分,就用这一分数去找去年在470分左右录取的院校)或两线差分法(将模拟的一本线、二本线与往年的一本线、二本线对比,依照水涨船高的原理来定位,如模拟的理科一本线为430分,比去年理科一本线423分高出7分,某个考生模拟分450分,则用“450-7=443分”去找去年在443分左右录取的院校)来定位。这两种定位方法都是不准确的。合理的定位方法是名次法和比例法,即用自己在学校中的排位(如理科前30%),对应这所学校往年的一本率、二本率进行定位(比如一本率80%,二本率100%),确定自己适合报考的院校。如果家长和考生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定位,很可能在填报志愿时出现定位偏差,而无缘自己心仪的学校。  误区三:院校之间梯度不合理  由于平行志愿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规则,因此,在填报平行志愿时,院校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梯度,根据上海高考总分600分这一实际情况,院校的梯度保持在8-9分为宜。一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设置的梯度太小,A、B之间和B、C之间都只有2分的梯度,这很可能造成A投档不成功、B也不成功,随之C也出问题。  误区四: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  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规则,一名考生投档到A志愿学校,由于分数较低(刚过投档线)、专业志愿填得较高(都选择学校较热门的专业)、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仍可能被退档,而退档之后将无法再投到之后的B、C、D志愿。为规避这一风险,上海高考投档要求各校的投档比例为105%,同时很多高校承诺“进档即取”,但必须满足“专业志愿服从调剂”的前提,为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谨慎考虑服从调剂。  误区五:只考虑分数,不考虑兴趣  上海之所以实行高考前填报志愿,是希望考生能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和专业,而不只是看自己的分数。在填报志愿时,通常要遵守三个原则,一是“实力原则”——按实力进行定位;二是“政策原则”——符合高考政策和志愿填报规则;三是“兴趣原则”——结合实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但在实际填报时,有很多考生根本没有或者不考虑兴趣,这会导致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对学校、专业不满意。  误区六:只盯着本地院校  近年来,考生在一本填报志愿时,选择面比较广,但在二本填报中不愿离开本地的情况还一定程度存在。去年高考录取中,上海公布的二本线偏低,很多上海家长认为孩子上上海本地二本院校没有问题,在各校公布投档分后才发现,几乎所有上海高校的投档分都提高了,部分高校二本投档线反超一本最低控分线,投档线最高的高校甚至比二本最低控分线高出97分。根据上海教育考试院的信息,外省市院校计划比重上升,约占全部二本招生计划的1/3,而这些外地计划中相当一部分无人填报。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合理组合,把眼光放宽,不只盯着上海本地高校,增加高考的录取几率。相关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高考志愿填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