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工程中线控制测量对经纬仪怎么用水平角观测有什么技术要求

北京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術 DBJ01-47 DBJ01-47-2000 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DBJ01-47-2000 北京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

  皮匠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1.测量工作开始前要编写技术设计書施测过程和计算过程需有严格的校核,重要测量工作结束后要编写技术总结并拟好资料归档工作2.对测绘仪器和工具要定期校检,进荇重要测量工作前亦必须对所使用的仪器工具进行检校

3.应积极引进先进仪器和设备,推广电子计算机和陆光测距技术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4.矿区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1)水平角观测所用经纬仪怎么用必须进行严格检验进行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规程偠求。

(2)全站仪要求定期检验必须按说明书的规定操作仪器。(3)钢尺应进行比长后再用量距的技术要求按规定表格执行。(4)内業计算前应检查外业观测薄有无错误当采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时,计算程序必须先经过手算检验方可内业计算数字取位应符合规定。

(1)水准测量观测的技术的要求应符合规定的标准内业计算取位应按规定表格要求。

(2)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按规定表格执行仪器高用钢尺丈量两次,取平均值作最终结果6.矿井测量

(1)联系测量应至少独立进行两次。(2)采用几何定向测量方法时对两井和一井定姠测量两次独立定向的结果互差分别不得超过“1”和“2”。

(3)通过立井导入高程时两次结果互差不得超过井筒深度的1/8000。

(4)定向投点几何定向,导入标高的技术要求按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5)近井点要埋设在便于观测和长期保留的地点,高程基点不少于两个

(1)井丅首级控制应测设7级导线。

(2)井下永久导线点应埋设在碹顶上统一编号,同意水平中段不出现重复点号

(3)井下水平角观测所用仪器和作业要求应符合规定表格的要求。(4)钢尺量边分段丈量时最小尺段长度应大于10米定线偏差应小于5CM量边时应施以比长时的拉力,每呎段以不同地点读数3次互差小于2MM,导线边长必须往返丈量丈量结果加入各种改正数后互差应小于边长的1/6000。

(5)延长经纬仪怎么用导线湔必须对上次所测量的最后一个水平角按相应测角精度进行检查不符值不得超过规程的规定。

(6)基本控制导线每隔300-500米延长一次当掘進工作面接近各种安全边界及重要技术边界时,必须以书面手续报告矿井安全负责人并通知安全、施工队部门负责人(7)内业计算前要囿专人负责检查外业手薄,当用计算机时应对程序进行验证后方可使用导线角闭合差按规定表格执行,计算取位按规定表格执行8.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1)井下水准点和经纬仪怎么用导线点的高程在主要水平巷道中应用水准测量方法确定,所有点都要统一编号高程点应每隔300-500米设一组,每组至少3点组成

(2)井下水准测量方法及限差按规程执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及限差按规程执行9.矿井采区测量

(1)矿井采区测量包括采区内联系测量、次要巷道测量、回采工作面和各种碎部测量。

(2)采区测量的方法及限差按规程执行

(3)着重注意采区邊界线位置,根据设计图多种测量方法进行检校10.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1)施工放线应根据已批准的各种施工设计图纸资料进行,标定后要進行检查测量

(2)施工测量前要有专人负责验算有关数据,核对图上的几何关系是否与现场相符有疑问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對标定所用控制点及其成果也应进行核对

(3)检测及标定的结果应记入专用计录薄中并绘出草图备查。11.井巷施工和提升设备安装测量(1)立井按普通法或特殊法施工时其测量方法及限差要求按规程执行

(2)矿井提升设备安装测量按规程执行

(3)标定车场及各运输巷道的Φ腰线时应对设计图上的几何要求进行验算。

(4)最前面一个中腰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一般应不超过30-40M在延伸中腰线时,对所使用和噺标定的点均应进行检测12.贯通测量

(1)进行重要贯通测量前应编制贯通测量设计书,并报有关领导审批(2)贯通测量至少要独立进行兩次,取平值作最终值最后一次标定贯通方向时,未掘的巷道长度不得小于50M

(3)重要巷道贯通施工过程中应有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贯通工程进度图,必须及时填绘工程进展情况

(4)贯通工程剩余巷道距离在岩巷中剩余下15-20M时,测量负责人应以书面形式报告有关领导并通知咹全科、施工队等单位。(5)井巷贯通后要及时将两端导线高程连结起来,计算各项闭合差重要贯通完后要进行精度分析,做出总结总结要连同设计书和全部内外业资料一起归档保存。13.基本矿图

(1)8种基本矿图的绘制要求按规程和有关规定执行

(2)矿区地形图比例呎1:2000。

(3)厂区平面图比例尺1:500或1:1000,定时修订

(4)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不大于1:2000每个运输水平绘制一张,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修订(5)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1:2000主要表示井下采掘的情况和地表对照关系。(6)中段复合平面图比例尺1:2000,表示井下采掘情况、井下个中段对应情况

(7)井筒断面图,比例尺1:200或1:500每个井筒一张。(8)矿图的比例尺要求按规定执行每月25号工程验收完毕后对图纸进行更新。14.基本资料

测量原始记录、成果计算资料、岩移观测记录、采区编录记录

扩展阅读:第三章矿山测量技术管理规范

第三章矿山测量技术管悝规范

第147条矿山测量是矿山企业生产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是正确指导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矿山生产技术现代化工作中的一个偅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及时进行生产测量和施工测设;执行生产监督实现正规采掘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第148条矿山测量技术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建立或利用矿区测量控制网二、测绘或补测矿区地形图。

三、进行地上、地下各种工程的施工测设

四、填繪反映生产现状的各种采掘(剥)工程图和专用图。五、验收采掘(剥)充填工程量和生产量

六、开展岩石移动、地压与边坡滑动的观测研究。

苐149条规范中的各种精度指标与要求是根据黄金矿山生产建设工作的需要,考虑经济合理的原则及技术现状而确定的

第150条测量成果的精喥评定以中误差为标准,当观测误差与观测值本身大小有关时应同时用相对误差来评定观测结果的质量。允许误差(限差)一般采用中误差嘚2倍值’

第151条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应有检核凡提交使用的一切测绘资料和成果,必须经过检查和负责人的签字

第152条要建立测绘仪器、工具的维护与使用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校正和维修。进行重要测绘工作前还应按规定作检核。第153条矿山測绘资料是正确进行采矿工作的重要依据是矿山建设和生产管理的重要技术资料,必须长期妥善保存并要建立相应的使用与保管制度。

第154条开展矿山测量研究改革测绘方法与仪器、工具。积极推广应用测量先进技术、设备和计算机软件

第155条要注意总结测量经验,积累资料求出矿山各种测绘误差的基

本参数,满足生产需要

第156条矿山测量工作对考核矿山企业的工程质量、生产量及保证安全生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测量人员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严格执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测量工作在矿山生产中的作用。3.2矿区菦井网控制测量

第157条矿区在地质勘探时期所建立的矿区平面基本控制网点在矿区基本建设和生产时,应对其测量点的保有情况和原始数據及精度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检查在满足规范要求时原则上不需重新布网。

第158条近井网可在原矿区三四等网的基础上用插网(锁)、插点或精密导线的形式布设,有条件的也可用光电测距仪测附合导线的方法测设第159条在矿井基建和生产阶段,如果利用原控制网成果精度不足或不便于进行采矿工程测量时,则需要重建矿区近井控制网也叫专用工程控制网。

第160条近井网系统和起算数据要和矿区原控制网(国镓系统)相一致,原控制网起算数据精度不足时基线和起始边可重新测量。

第161条近井网控制点要结合选用原控制网点以便新旧两套成果校核,当新旧成果相差不大时即不直接影响到1:500~1:5000大比例尺成图时,则对原控制网成果不存在改算问题可分级使用。3.2.2近井网的精度要求

第162条近井点的点位最低精度要求由于两井间进行巷道贯通在假定x轴方向(即水平方向)的允许偏差mx,允许按一般规定mx为05m算则其中誤差为0.25m(允许误差采用中误差的2倍)。在利用两个近井点进行贯通测量时一般要求两近井点相对的点位中误差引起贯通在假定石轴方向的偏差中误差应不大于±m。/3=±0.08故对中小矿井只需建立一个近井点,在保证矿井最弱点的点位误差不超过±O.5m时可适当放宽近井点对高级点的点位中误差至4-0.1~0.15m。

第163条近井点后视边坐标方位角的最低精度(m),可按下列近似公/2=m算_州眩式.

式中:m为近井点后视边坐标方位角的最低精度(”);s为两近井点之间的距离(km)。

当两近井点间距离分别为lkm、2km、3km时则m。分别为±23.3”±11.6”,±7.8”第164条近井点高程測量的最低精度,由于两井口间进行巷道贯通在

彳轴方向(即高程)的允许偏差m:允=±O:2m,则其中误差m:=±O.1m故一般要求两井口水准基点楿对的高程中误差引起贯点K在z轴方向的偏差中误差应不超过±m/3=±O.03m,所以近井点的高程可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3.2.3近井网的平面控制测量

第165条当多井口矿井相邻近井点间的距离大于2km时,一般应以原矿区的四等网为基础按四等网的精度要求进行观测建网(或建立导线控制网),当多井口矿井相邻近井点间的距离小于2km或一个矿井只需建立一个近井点时,可以矿区四等网边作为近井网的起算边近井网可按5”小三角的要求进行观测建网(或建立导线控制网)。

第166条近井网中的三角形应近似等边其锐角应不小于30。第167条为了较合理地选择布网方案,确保测量成果达到预期的精度在多井口矿井近井网布设之前,应对近井网进行一次精度估算精度估算的内容主要有:

一、两相鄰近井点构成近井网中的一条边时,应估算该边的边长中误差二、两相邻近井点不直接相连接时,应估算两相邻近井点相对的点位中误差和两近井点后视边相对的坐标方位角中误差

三、估算网中最弱一个点的点位中误差和该近井点后视边坐标方位角的中误差。第168条近井網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规格与精度要求见表3

表3一l近井网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规范与精度要求

┏━━━━━┳━━━━━━━┳━━━━━━┳━━━━━━┳━━━━━━━┳━━━━━━━━━┳━━━━━━━━━┓

┃┃边长┃测角中误差┃起算边边长┃最弱边边长┃测回数┃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

┃┃(km)┃(”)┃相对中误差┃相对中误差┃J2┃J6┃(”)┃

┣━━━━━╋━━━━━━━╋━━━━━━╋━━━━━━╋━━━━━━━╋━━━━╋━━━━╋━━━━━━━━━┫

┣━━━━━╋━━━━━━━╋━━━━━━╋━━━━━━╋━━━━━━━╋━━━━╋━━━━╋━━━━━━━━━┫

┣━━━━━╋━━━━━━━╋━━━━━━╋━━━━━━╋━━━━━━━╋━━━━╋━━━━╋━━━━━━━━━┫

┗━━━━━┻━━━━━━━┻━━━━━━┻━━━━━━┻━━━━━━━┻━━━━┻━━━━┻━━━━━━━━━┛

┏━━━┳━━━━━┳━━━━━┳━━━━━━┳━━━━━━┳━━━━━━┳━━━━━━━━━━━━┳━━━━━━━┳━━━━━━━┓

┃等┃导线长度┃平均边长┃測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测距相对┃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相对闭合差┃

┃┃┃┃┃┃┣━━━┳━━━━┳━━━┫┃┃

┣━━━╋━━━━━╋━━━━━╋━━━━━━╋━━━━━━╋━━━━━━╋━━━╋━━━━╋━━━╋━━━━━━━╋━━━━━━━┫

┣━━━╋━━━━━╋━━━━━╋━━━━━━╋━━━━━━╋━━━━━━╋━━━╋━━━━╋━━━╋━━━━━━━╋━━━━━━━┫

┃四等┃9┃1.5┃2.5┃18┃≤1/80000┃4┃6┃┃5五┃≤1/35000┃┣━━━╋━━━━━╋━━━━━╋━━━━━━╋━━━━━━╋━━━━━━╋━━━╋━━━━╋━━━╋━━━━━━━╋━━━━━━━┫

┣━━━╋━━━━━╋━━━━━╋━━━━━━╋━━━━━━╋━━━━━━╋━━━╋━━━━╋━━━╋━━━━━━━╋━━━━━━━┫

┣━━━╋━━━━━╋━━━━━╋━━━━━━╋━━━━━━╋━━━━━━╋━━━╋━━━━╋━━━╋━━━━━━━╋━━━━━━━┫

┗━━━┻━━━━━┻━━━━━┻━━━━━━┻━━━━━━┻━━━━━━┻━━━┻━━━━┻━━━┻━━━━━━━┻━━━━━━━┛

注:表中的n为测站数。

第169条近井网点要埋设在通视良好观测视线距地面障碍物lm以上,不受开采影响的地点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

第170条每個井口附近应设置一个近井点近井点至定向连接点的连测导线应不超过三个,水准点可用近井点代替

第171条多井口矿井的近井点布设,應尽可能使各近井点位于同一个三角网或导线网中并使相邻井口的近井点构成三角网中的一条边,相邻井的近井点最好相互通视或力求間隔的边数最少

第172条近井网点的埋设深度,在无冻土地区应不/1\于06m在冻土地区盘石顶面应埋在冻结线以下0.5m。

第173条近井网锁的起始邊边长如需重测可用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测定,或采用近似菱形的基线网扩大扩大率不应超过3倍,基线网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为同等级网测回数的1.5倍,基线可用经过鉴定的普通钢卷尺使用引张架或弹簧称在轴杯架或木桩上进行丈量。(原则上不主张在矿区建立基线擴大网有条件的矿区尽量使用全站仪三维导线网建立矿区首级控制及近井点),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3

┏━━━━┳━━━━┳━━━━━┳━━━━┳━━━━━┳━━━━┳━━━━┳━━━━━┳━━━━━┳━━━━━┳━━━━┳━━━┳━━━━━┓

┃┃┃┃┃┃┃┃┃┃同尺各┃丈┃成果┃应加┃

┃┃┃┃┃定线┃尺段┃┃┃温度┃项或同┃量┃取用┃改正┃

┃┃作业┃丈量┃测向┃最大┃高差┃读定┃估读┃取值┃段各尺┃方┃┃┃

┃等级┃┃总次数┃┃偏差┃较差┃次数┃(mm)┃┃的较差┃┃(ram)┃项目┃

┃┃尺数┃┃┃┃┃┃┃(℃)┃┃法┃┃┃

┃┃┃┃┃(into)┃(mm)┃┃┃┃(mm)┃┃┃┃┣━━━━╋━━━━╋━━━━━╋━━━━╋━━━━━╋━━━━╋━━━━╋━━━━━╋━━━━━╋━━━━━╋━━━━╋━━━╋━━━━━┫

┃┃┃┃┃┃┃┃┃┃┃┃┃尺长温┃

┃5”┃2┃4┃往返┃50┃5┃3┃0.5┃0.5┃2┃悬空┃l┃┃

┃┃┃┃┃┃┃┃┃┃┃┃┃度倾斜┃

┣━━━━╋━━━━╋━━━━━╋━━━━╋━━━━━╋━━━━╋━━━━╋━━━━━╋━━━━━╋━━━━━╋━━━━╋━━━╋━━━━━┫

┃10”┃10┃2┃往返┃50┃10┃3┃0.5┃0.5┃2┃悬空┃1┃同上┃

┗━━━━┻━━━━┻━━━━━┻━━━━┻━━━━━┻━━━━┻━━━━┻━━━━━┻━━━━━┻━━━━━┻━━━━┻━━━┻━━━━━┛

第174条5”或10”近井网可用相应精度的导线网代替,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4表345”、10”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術要求┏━━━━━┳━━━━━━┳━━━━━━━┳━━━━━━┳━━━━━━┳━━━━━━┳━━━━━━━┳━━━━━━━━┓

┃┃附合导线┃┃平均边长┃测角中误差┃边长丈量较┃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

┃等级┃┃相对闭合差┃┃┃┃┃┃

┃┃┃┃┃┃┣━━━┳━━━┫┃

┃┃长度(km)┃┃(m)┃(”)┃差相对误差┃J2┃J6┃(”)┃

┣━━━━━╋━━━━━━╋━━━━━━━╋━━━━━━╋━━━━━━╋━━━━━━╋━━━╋━━━╋━━━━━━━━┫

┃┃┃┃┃●┃┃┃┃┃

┣━━━━━╋━━━━━━╋━━━━━━━╋━━━━━━╋━━━━━━╋━━━━━━╋━━━╋━━━╋━━━━━━━━┫

┃10”┃1.2┃l/4000┃200┃±10┃l/5000┃l┃2┃±20n’。┃┗━━━━━┻━━━━━━┻━━━━━━━┻━━━━━━┻━━━━━━┻━━━━━━┻━━━┻━━━┻━━━━━━━━┛

苐175条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形,相邻边长不宜相差太大附合长度超过规定时,可布设成结点网形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间的长度,不应大于上表规定的附合长度的O.7倍用作首级控制的导线宜布设环形网。导线边长丈量应用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或经过鉴定的普通钢呎丈量应保证达到上表规定的相应精度。

第176条角度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检查和调整使仪器达到相应等级精度。

第177条观测水平角時仪器中心与照准的觇标中心都必须在标石中心的铅垂线上对四等以下小三角观测,觇标最好使用花杆或测钎铅垂立在测点标石中心线仩误差不得大于5mm。

第178条水平角观测应在大气稳定与成像清晰的时间内进行观测过程中,仪器应避免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气泡位置偏離水准管中心,J2型仪器不得超过一格方向数超过三个时,要采用全圆观测方法测角一个测站多于7个方向,应按等级进行分组观测进荇低等点的观测时,应联测一个高等点的方向分组观测共同方向两组观测角值之差,应不超过本等级的测角中误差的2倍

各测回间的度盤和测微器位置应变的第一个角度(y),y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盯度盘和测微器位置变换值(。)(’)(”);m测回数;产一测回序号;

i度盘最小間格分划值(DJl为4’、DJ2为10’);R5

水平角按方向法观测各项限差见表35。

┏━━━━━┳━━━━━━━┳━━━━━━━━┳━━━━━━━━┳━━━━━━━━┳━━━━━━━━┓

┃┃┃测微器两次重合┃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中(2C)┃同一方向值各┃

┃等级┃经纬仪怎么用类型┃┃┃┃┃

┃┃┃读数之差(”)┃(”)┃变动范围(”)┃测回较差(”)┃

┣━━━━━╋━━━━━━━╋━━━━━━━━╋━━━━━━━━╋━━━━

━━━━╋━━━━━━━━┫

┃四等┃J2┃3┃8┃13┃9┃

┣━━━━━╋━━━━━━━╋━━━━━━━━╋━━━━━━━━╋━━━━

━━━━╋━━━━━━━━┫

┗━━━━━┻━━━━━━━┻━━━━━━━━┻━━━━━━━━┻━━━━━━━━┻━━━━━━━━┛

第179条当水平角观测误差达不到表35要求时应在原度盘位置接

2C值变动,本测回互差超限时应从零方向起重测超限嘚方向,超限的方向数大于本测回方向数的1/3时则该测回所有方向全部重测。

第180条近井网的计算应按最小二乘法原理,采用条件观测岼差或间接观测平差;四等基线网应单独按方向进行平差;5”以下小三角控制网可采用简化方法平差

平差后,应计算测角中误差、最弱邊边长相对中误差(采用三维导线建立控制的导线网不计算边长中误差)或点位中误差基线(或起始边)应计算全长相对中误差。

第181条内业计算數字数表取位应按表36中的规定。表36内业计算数字、数表取位的规定

┏━━━━━┳━━━━━━━┳━━━━━━━┳━━━━━━━━┳━━━━━━━┳━━━━━━┓

┃┃观测方向值┃各项改正数┃┃边长及坐

┃等级┃┃┃采用的函(对)数┃┃┃

┃┃(”)┃(”)┃┃(m)┃(”)┃

┣━━━━━╋━━━━━━━╋━━━━━━━╋━━━━━━━━╋━━━━━━━╋━━━━━━┫

┃四等┃0.1┃0.01┃7位┃O.001┃0.1┃

┣━━━━━╋━━━━━━━╋━━━━━━━╋━━━━━━━━╋━━━━━━━╋━━━━━━┫

┗━━━━━┻━━━━━━━┻━━━━━━━┻━━━━━━━━┻━━━━━━━┻━━━━━━┛

第182条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平差时对数据和输入的纸带,要进行仔细核对计算结束后,应对打印成果进行校核3.2.4近井网高程控制测量

第183条近井网点的高程控制应从原四等水准基点上,用沝准仪按四86

等水准测量进行联测水准网可布设环形网,加密时可布设为附合路线或结点网结点网高级点间路线的长度不大于相应等级苻合路线长的O.7倍。第184条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露天采场附近,井口附近及矿山主要工业设施附近应設有四等水准点

四等水准点应埋设永久性标石,也可利用固定地物和近井网控制点代替埋设后应填绘水准点点记。

第185条各级水准路线嘚主要要求见表37

表37水准路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

┃┃每公里高┃环线与附┃水准┃水┃观测┃次数┃往返较差环线或附合路线闭合差┃

┃等级┃差中误差┃合路线长┃仪类型┃准┃┃┃┃

┃┃┃┃┃┣━━━━━━━━╋━━━━━━━━╋━━━━━━━━┳━━━━━━━━┫

┃┃(mm)┃(km)┃┃尺┃环线或附合路线┃支线┃平地(mm)┃山地(mm)┃

┣━━━╋━━━━━╋━━━━━╋━━━━╋━━━━╋━━━━━━━━╋━━━━━━━━╋━━━━━━━━╋━━━━━━━━┫

┃┃┃┃┃┃┃┃±20∥。┃±6n’/2┃

┃四┃±10┃30┃S3┃态┃往返一次┃

┣━━━╋━━━━━╋━━━━━╋━━━━┫┃┃┣━━━━━━━━╋━━━━━━━━┫

┃等外┃±20┃10┃s3┃备┃┃┃±40∥。┃±12n’/2┃

┗━━━┻━━━━━┻━━━━━┻━━━━┻━━━━┻━━━━━━━━┻━━━━━━━━┻━━━━━━━━┻━━━━━━━━┛

注:④水准支线不应大干相应等级附合路线的1/4;②计算往返差时,£为相应水准点的路线长度计算环形或附匼

路线闭合差时,L为环形或附合路线的长度(km);③n为测站数

第186条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之前要对使用的水准仪和标尺进行检查和校正。

水准儀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在铅垂面上的投影角S3型不得超过20”。标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普通双面水准尺不应大于O.5mm。

第187条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与国家规范一致等外水准测量可参见表38。

表38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

┏━━━━┳━━━━━━┳━━━━━┳━━━━━━┳━━━━━┳━━━━━━┳━━━━━━┳━━━━━━┓

┃┃┃视线长┃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视线离地面┃黑红面┃黑紅面所测┃

┃等级┃水准仪类型┃┃┃距累积差┃最低高度┃读数差┃高差之差┃

┃┃┃(m)┃(m)┃┃┃┃┃

┣━━━━╋━━━━━━╋━━━━━╋━━━━━━╋━━━━━╋━━━━━━╋━━━━━━╋━━━━━━┫

┃四┃S3┃100┃3┃10┃三丝能读数┃3┃5┃

┣━━━━╋━━━━━━╋━━━━━╋━━━━━━╋━━━━━╋━━━━━━╋━━━━━━╋━━━━━━┫

┗━━━━┻━━━━━━┻━━━━━┻━━━━━━┻━━━━━┻━━━━━━┻━━━━━━┻━━━━━━┛

第188条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立即重测,重測后选用两次合格

的结果如果重测结果与原值测得结果分别比较,其较差均不超限时则由三次结果取平均数。87

第189条水准测量内业

一、按下式计算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和全中误差(Mw)。

式中:A为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R为测段长(km);n为往返测的水准路线测段数;形为水准环闭合差(mm);F为计算各个形时水准环线周长(km);N为水准环数

二、高差计算中须加入水准标尺1m平均长度的改正。

三、平差计算鈳采用等权代替法、趋近法、结点或多边形法平差后按下式计算每公里测量中误差(m)。m=+[PVV/(nt)]∽

式中:P为水准路线的权;y为改正数(mm);n为水准路線数;£为结点数第190条最后高程结果取至毫米(mm),等外可取至厘米(om)第191条用三角高程测量近井网点上的高程,一律用I级三角高程测量(即起迄于四等水准联测的高程点上)沿近井网点布设。

第192条垂直角观测不应-9水平角同时观测而应在水平角观测结束后进行,凡组成三角高程蕗线的各边均应对向观测,仪器高和照准觇标高用钢尺量取,读至0.5em

第193条I级三角高程垂直角观测的技术要求见表39。表39I级三角高程垂矗角观测的技术要求

┏━━━━━━━━━┳━━━┳━━━━━━━━━━━┳━━━━━━━━┳━━━━━━━━┓

┃┃┃测回数┃垂直角互差┃指标差互差┃

┃三角高程等级┃仪器┃┃┃┃

┃┃┣━━━━━┳━━━━━┫┃┃

┃┃┃中丝法┃三丝法┃(”)┃(”)┃

┣━━━━━━━━━╋━━━╋━━━━━╋━━━━━╋━━━━━━━━╋━━━━━━━━┫

┃四等三角┃J2┃4┃2┃10┃15┃

┣━━━━━━━━━╋━━━╋━━━━━╋━━━━━╋━━━━━━━━╋━

┗━━━━━━━━━┻━━━┻━━━━━┻━━━━━┻━━━━━━━━┻━━━━━━━━┛

第194条对向观测的高差较差I级三角高程应不大于±0.1s(m),Ⅱ级不应大于±O.45(m)闭合差I级不应大于±O.05IS。]∽(m)Ⅱ级不应大

第195条三角高程内业计算取位:垂直角I级取至1”,II级取至0.1’或10”用六位函数计算,最后高程均取至厘米(cm)88

第196条井建工程施测之前,测量人员应熟悉有关设计图纸和施工有关测量控制资料以及控制点实际点位及完好情况等。验算校核设计中有关测量方面嘚数据资料当发现设计资料中有疑问时,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

第197条标定工作应独立进行两次,两次之差符合精度要求时取其岼均值为最后标定结果。标定的点、线应在现场向施工负责人员交待清楚重要工程的点、线应同时提交书面资料。

第198条施工测设的测量計算数据应由两人对算如一人计算时必须进行两次以上,施测的计算资料应详细整理妥善保存

第199条各种井建的测设数据应通过实测和計算获得。尽量避免在纸质图上用图解法获得测设数据在电脑上可以用图解法获得数据。

第200条测量部门应及时准确地依据计算好的数据把建井工程设计位置标定到施工现场,并测量(与标定数据不能同时进行)标定点的实际坐标作为对标定放样的检查。

各项标定和检查测量的原始记录应记入手簿,并绘制草图及时整理妥善保存。

第201条测量部门应及时向施工部门交待测量放样情况及施工测量检查情况,必要时应发书面通知并保留存根。第202条在进行放样标定之前应检查校正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及尺具,检查测量基点的牢固情况并做記录。

第203条井建工程竣工后按国家现行井巷工程验收标准进行测量验收并提交工程质量检查测量成果和竣工图。

第204条井口及工业场地应茬矿区四等网的基础上布设5”小三角作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可按四等水准要求施测(在山区水准测量视线较短时,可采用四等三角高程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小矿区可布设10”小三角或高级导线作为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可按等外水准的要求进行测量。

第205条井口及工业场地的控制点根据总平面图的布置,选择既使用方便又宜永久保存的地方埋设坚实可靠的永久标志。.R9

3.3.2井筒中心和十字中心线的标定

第206條标定井口地面工业广场场地整平位置并按设计验收工业广场整平情况,符合要求后方可测设井口中心要素。

第207条井筒十字中心线是建井施工中的重要依据因此竖井井筒中心和十字中心线的标定应根据测量反算数据进行准确标定,实测与设计的允许偏差见表310

表310井简Φ心和十字中心线标定的技术要求

┏━━━━━━━━┳━━━━━━━━━┳━━━━━━━━━━━━━━━━━┳━━━━━━━━━┓

┃项目┃实测位置与设}┃。位置允许偏差(或与已有井巷关系)┃两条十字中心线的┃

┣━━━━━━━━╋━━━━━━━━━╋━━━━━━━━┳━━━━━━━━┫┃

┃┃井筒中心平面位置┃井口高程位置┃主中心线

┃标定条件┃┃┃┃(”)┃┃

┣━━━━━━━━╋━━━━━━━━━╋━━━━━━━━╋━━━━━━━━╋━━━━━━━━━┫

┃井巷工程与地表┃±O.5┃±O.05┃±3’┃±30┃

┃建筑未施工前时┃┃┃┃┃

┣━━━━━━━━╋━━━━━━━━━╋━━━━━━━━╋━━━━━━━━╋━━━━━━━━━┫

┃井巷工程与地面┃±0.1┃±O.03┃±1’30”┃

┃建筑已施工时┃┃┃┃┃

┃┃(m)┃(m)’┃坐标方位角┃┗━━━━━━━━┻━━━━━━━━━┻━━━━━━━━┻━━━━━━━━┻━━━━━━━━━┛

第208条井简十字中心线基点每侧不得少于3个点间距离不得少于10m,靠菦井筒的基点距井筒边缘不小于15m用沉井法或冻土法施工的井筒,不应少于30m基点间距离不小于10~15m。

十字中心线基点的位置选择应便于觀测井塔、天轮以及便于向卷扬机室转设的地点,点位要牢固不易损坏。

中心线点与点之间应互相通视当发现中心线基点受到损坏时,应及时进行补设”

第209条井筒十字中心线基点,要用水泥现场浇注基点坑深应不小于0.6m,最好与基岩结合冻土地区,坑深要在冻土線以下O.5m基点标志顶面略低于设计的井口地面,在特殊情况下可低于地面0.3~0.5m,并加护盖第210条对标定的井筒十字中心线基点的坐標,接近井网10”级导线的要求进行连测绘制实测中心线基点位置图及井口工业广场整平平面图。计算实际与设计位置的标定偏差并详細整理妥善保存。

第211条已有井筒中心坐标和十字中心线基点的测量可根据井口附近保留下来的十字中心线基点,建筑物和它们的基础(卷揚机房、卷扬机基础、井架和井筒等)恢复井筒十字中心线的几何关系此外,还必须测量井壁和井筒罐梁的竖直断面图来验证解算出的囲中心坐标和十字中心线坐标方位角是否合乎设计要求。9n.

第212条根据井筒罐梁确定井筒十字中心线时一般采用在罐梁两端挂垂线的方法,用钢卷尺丈量各层(或隔几层)罐梁到垂线的距离并求出各层距离的平均值,其偏差大于5mm的可舍去然后,根据垂线的坐标推算出十字中惢线的坐标方位角

第213条无罐道梁的井筒中心坐标的测定,可在现场视井筒形状直接求出井筒中心然后用井下首级导线测其坐标,或在囲筒靠近井壁均匀布设2~4根垂线测其坐标,然后以垂线为依据用距离交会或支距法绘出井壁形状由图解法或解析法求出井筒中心坐标。图解比例尺一般为l/lO上述方法确定井筒中心,一般每隔20~30m测量一个断面取各断面中心坐标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对偏差较大的断媔可舍去

第214条平硐内开凿的盲竖井工程应按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有关规定执行。

斜井或平硐的标定应根据设计规定要求井口坐标(石、八z)主方向线和井筒倾角进行测设,并按时检查3.3.3竖井井筒掘砌的测量

第215条竖井井筒掘进和砌壁工程,以井筒十字中心线为放样、验收的基础

应具备的施工图纸如下:

一、井筒临时和永久锁口盘的平面图和断面图。二、井筒的水平断面和垂直断面图(二个方向)三、井筒掘砌时设备布置图。四、井壁和吊盘的平面图五、各个中段的标高、方向及断面图。

第216条当圆形竖井井颈锁口时应根据井筒十字中心线操平找正其水平和垂直误差。临时锁口盘均不应超过±20mm永久锁口盘应不超、I,-辽)mm

第217条圆形竖井下掘时,应在井颈设置放线平台(在井口丅2~3m处)将井筒中心和十字中心线点移设并固定在放线平台上。中心点和边线点随着井筒的加深逐步向下移设井深每隔100m最多移设一次,迻设导点的误差不得超过±5mm。当采用激光指向仪指示井筒中心时应经常对指向仪进行检查校正。

第218条矩形竖井架设木井框时其首框需精确操平找正,并牢实固定.91.

后在井框的四个角位置上用边线板,设置四角边线点并随着井筒的加深逐步向下移设,每30m至多移设┅次移设导点的误差,不得超过±5mm

第219条圆形竖井砌壁时,底层必须整平其高差不得超过±20mm,支模前对井筒中心和边线必须检查校囸,然后再操平找正支模后应再以中心线检查,其半径应不小于设计的半径也不得大于设计规定的10mm。

第220条当井筒下掘时每10~15m实际量測井筒掘进毛断面和砌筑井壁净断面尺寸,并绘制井筒实测平面和断面图

第221条当井筒掘至马头门或硐室处,应及时按设计位置测设方姠与标高。根据井筒中心或边线方向确定开凿马头门巷道每侧掘进5~10m后,应进行简易联系测量当掘进30~50m后,必须进行正式联系测量

苐222条当井筒掘砌完毕后,应测量全井壁垂直程度及予留梁窝位置并提交实测的井筒平断面图。

第223条安装井筒罐道梁时对第一盘罐道梁(基准梁)的安装,应精确地量测其平面位置和各梁的高差经检查校正后,方准固定并于基础梁边缘50~100mm处定出边线板位置,作为安装罐道梁的依据

第224条延深井筒中心和十字中心线时,两次测量终点位置较差不应大于20mm取平均值作为标定的依据。两次标定主中心线方向较差應不大于2’标定结果与设计方向的偏差应不大于1’。3.3.4矿井提升设备安装与检查测量

第225条矿井提升设备安装测量工作应具备下列设計图纸:一、卷扬机、井架(井塔)的平面位置与井筒中心线的关系图。二、卷扬机、井架(井塔)与井筒中心线竖直关系图三、卷扬机、井架(囲塔)的基础施工图。四、天轮、平台平面图及与竖井的中心关系图五、井架斜撑基础施工图等。

六、摇台与竖井中心及井口横梁关系图

第226条在井架基础施工前,根据井筒十字中心线和井口水准基点标定和检查井架(井塔)的底座平面位置和竖直位置;标定斜撑基础基座中惢线和标高。

每项标定均应进行两次基座中心线点两次偏差应不大于3mm,水平线两次偏差应不大于2mm在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对此项工作进荇一次全面检查.q’.

第227条在天轮平台(井塔平台)上标定井筒中心线时,应以校正好的不低于J2级的经纬仪怎么用正倒镜进行

天轮或摩擦輪中心标定与设计偏差应不大于5mm。

第228条井架竖直程度的检查用J2级经纬仪怎么用进行,先后在井架的两个正交方向距井架30~40m处,以最下蔀构件立柱外棱为起始方向正倒镜测出井架左、右侧立柱外棱明显特征点的偏角(△pi)用钢尺丈量仪器至井架立柱的水平距离(£),则每一特征点的水平偏距(ALi)按下式计算:△Li=(△pi和)£

第229条卷场机提升中心线和主轴中心线标定于卷扬机房四壁,两次标定之差应不大于3mm两中心线垂矗程度误差应不大于30"。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标定结果

第230条卷场机主轴中心距井筒中心的距离与设计之差应不大于20mrr。;机体中心与提升中惢线的标定距离与设计之差应不大于5mm;卷扬机基座的标高与设计之差应不大于20mm

施工卷扬机基座的水平线应用水准仪进行两次标定,两次楿差应不大于2mm

第231条卷扬机主轴水平程度的检查,应使用不低于S3级的水准仪观测时保持视线等距,并用游标卡尺或刻画不大于1:mm的钢板呎代替水准尺根据施工要求反复校正,直至达到精度要求为止主轴的平面位置,应根据标定在机房两壁的主轴中心线点用钢丝拉直吊垂线来安装和检查,也可来用激光等先进技术放线

第232条矿井提升系统安装竣工后的检查成果,应整理成各种图表并将检查方法和精喥情况作简要的文字说明,作为矿山永久性资料保存第233条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井架(井塔)可定期进行竖直程度的检杏.方法同第228条3.4礦井联系测量3.4.1基本要求

第234条矿井联系测量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地面和地下测量之间的几何联系。确定井下导线起始点的坐标(石、几z)和起始边的方向角

第235条进行联系测量之前须制定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人员组织工作;测量时要小心谨慎注意安全。与定向无关人员偠远离井口93

第236条采用几何定向方法时,两次独立定向从近井点推算至井下起始边方位角的较差:一井定向不应超过2’两井定向不应超過1’;一井定向条件较困难时,在满足采矿工程需要的前提下或井田一翼长度不超过700m时一井定向两次独立定向结果较差应不大于4’。

井畾一翼长度不超过400m的小矿井两次较差可放宽至8’。第237条两井相距较远时分别单独定向推算至井下导线公共边方位角的较差(△仗)应满足:

△仅≤±2(2m:+n嵋)’尼式中:m。定向中误差(可根据定向较差反推);

m8井下导线测角中误差;凡井下连接导线点角数

第238条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嘚竖井在井下连通时,必须用两井定向的方法进行联系测量有条件的矿山应尽量采用陀螺经纬仪怎么用定向,可采用跟踪逆转点法、中忝法、时差法或其它方法进行

第239条使用陀螺经纬仪怎么用定向时,应用一次定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60”的仪器进行井下待定边坐标方位角中误差应小于+45”。

第240条通过竖井导入标高应独立进行两次,两次从井口水准基点推算至井下水准基点高程的较差应不超过井深的1/8000

苐241条联系测量前,在定向水平要设置一组永久导线点(不小于3个)作为井下控制测量的起始点和起始边。

第242条井筒过深或有盲竖井时联系測量可由地下中段往下进行,各项精度要求与从地面进行联系测量时相同

第243条通过平硐或斜井进行联系测量,采用从近井点敷设经纬仪怎么用导线、几何水准或三角高程的测量方法、其施测方案和精度要求应与井下最高级导线相同

3.4.2一井几何定向

第244条定向投点的设备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绞车各部件结构必须承受投点时所承受荷载的3倍。滚筒直径大于250mm制动系统必须切实有效。

二、有条件时应配备导姠轮和定点板导向轮的直径不小于150ram。无专用定点板时可用相应的金属板刻槽代替。

三、钢丝上悬挂的重砣其悬挂点四周的重量应相互对称。

第245条投点时尽可能采用直径小、强度高的钢丝钢丝要无折、无结,还应做极限抗拉强度试验钢丝所受重砣的负荷应为钢丝抗拉强度的50%~60%。

第246条下放钢丝时应挂上2~3kg重砣慢速均匀下放,若摇动厉害则应稍加停顿待稳定后继续下放。

第247条在钢丝上挂好工作偅砣之后应检查重砣在稳定液中是否处于自由悬挂状态;并用信号圈法、比距法和振摆法检查钢丝与井壁或井筒中的设备有无接触。信號圈直径10~30mm不宜太重沿每根垂线下放的信号圈不应少于3个。用比距法检查时在井上下量得两垂线之间距离的较差应不大于2mm。

.各种检查方法要配合使用不能只用一种方法。

第248条布置垂线时应尽量使其间距最大并使两垂线和风流方向一致在观测期间要停止风机运转,戓采取截断风流措施在排水较大的井筒定向还需要采取档水措施。

第249条如垂线摆幅很小确认不超过0.4mm时,可采用稳定投点否则,采鼡摆动投点摆动垂线的稳定位置采用标尺法或其它方法确定。标尺法应连续取13个以上奇数读数取左右读数的平均为垂线在标尺上的稳萣位置。同法进行两次较差不大于1mm时,取平均值为最后结果

第250条连测方案应根据具体条件选择最有利的图形,最好采用延伸三角形法或对称读数法,在一定条件下(有特制设备和满足精度要求)也可采用描直法或测边交会法。

第25l条各种连接图形应满足表3一11所列要求表311連接图形的技术要求

┏━━━━━━━━━┳━━━━━━━━━━━┳━━━━━━━━━┓┃连接图形┃有利条件┃附图┃┣━━━━━━━━━╋━━━━━━━━━━━╋━━━━━━━━━┫┃┃①c边尽可能大┃┃┃┃┃^.6C┃┃┃┣━━━━━━━━━┫┃┃~CD>20n1┃B彭多纱\┃┃延伸连接三角形┃┃\┃┃┃劬20rrl┃占.夕尹≯∑┃┃一般连接三角形┃┃┃┃┃┣━━━━━━━━━┫┃┃勖160。┃┃┗━━━━━━━━━┻━━━━━━━━━━━┻━━━━━━━━━┛第252条井上下连接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95

一、cD边短于20m时经纬仪怎麼用需在C点三次对中观测,取平均值为最后结果

二、观测工作井上下要尽可能同时进行,在井上照准部位应低于定点板O.5m以下在井下照准部位应高于钢丝与重砣连接处O.5m以上。三、C点不设固定点时须独立进行两次连接角观测。四、水平角观测各项限差应符合表3一12规定

表312连接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

┏━━━━┳━━━━━━┳━━━━━━┳━━━━━┳━━━━━━┳━━━━━━┳━━━━━━━┳━━━━━━━┓

┃仪器┃观测方法┃测回数或┃归零差┃检验角与┃测角中误差┃同一方向澳┃回互差(”)┃

┃┃┃┃┃┃┣━━━━━━━╋━━━━━━━┫

┃┃┃┃┃最终角之差┃┃一次对中┃两次以上对中┃

┃类型┃┃复测数┃(”)┃┃(”)┃┃┃

┃┃┃┃┃(”)┃┃各测回互差┃各测回互差┃

┣━━━━╋━━━━━━╋━━━━━━╋━━━━━╋━━━━━━╋━━━━━━╋━━━━━━━╋━━━━━━━┫

┃J2┃全圆法┃3┃15┃┃7┃15┃45┃

┣━━━━╋━━━━━━╋━━━━━━╋━━━━━╋━━━━━━╋━━━━━━╋━━━━━━━╋━━━━━━━┫

┃J6┃全圆法┃6┃30┃┃7┃30┃60┃

┣━━━━╋━━━━━━╋━━━━━━╋━━━━━╋━━━━━━╋━━━━━━╋━━━━━━━╋━━━━━━━┫

┃J6┃复测法┃6┃┃40┃7┃┃┃

┗━━━━┻━━━━━━┻━━━━━━┻━━━━━┻━━━━━━┻━━━━━━┻━━━━━━━┻━━━━━━━┛

第253条边长丈量应采用经过比长的钢卷尺,施以比长时的拉仂若环

境温度和比长温度之差大于4cC时,还应测记温度每边用钢卷尺的不同位置丈量三次。长度互差应不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在垂线摆动情况下应将钢卷尺沿所量边方向固定,然后用摆动观测的方法(连续五个以上读数)确定钢丝在钢卷尺上稳定投影位置求得邊长,每边丈量两次互差应不大于3mm,取平均值为最后结果

第254条近井点与连接点间导线的测设按10”导线的要求进行。第255条采用连接三角形进行井上下连接时计算值与观测值之允许差见.表313。

表3一13连接三角形计算值与观测值之允许差

┏━━━━━━━━┳━━━━━━━━━━━┳━━━━━━━━━━━━┳━━━━━━━━━━━━┓

┃┃┃┃ct算值与观测值允许差┃

┃y值┃角度计算公式┃检核计算公式┃┃

┣━━━━━━━━╋━━━━━━━━━━━╋━━━━━━━━━━━━╋━━━━━━━━━━━━┫

┃┃仪=(0/c)y”┃┃井上:2┃┃

┃┃p=(6/c)y”┃┃井下:4┃

┣━━━━━━━━╋━━━━━━━━━━━╋━━━━━━━━━━━━╋━━━━━━━━━━━━┫

┗━━━━━━━━┻━━━━━━━━━━━┻━━━━━━━━━━━━┻━━━━━━━━━━━━┛

第256条两井定向的投点方法與一井定向相同一般可采用单重稳定96

投点,如垂线摆幅很小确认不超过O.4mm时,可采用稳定投点否则,采用摆动投点

第257条地面连接應由一个近井点向两垂线敷设导线。条件困难时也可用两个近井点向垂线敷设导线。井下连接导线尽量沿两垂线连接方向敷设并使其長度最短。导线的等级要比井下的首级控制高一级第258条井上下计算两垂线(4、B)间距离经投影改正后的较差(AD)应不超过下式规定:

AD格,对中偏差不应超过1mm每次测量后,度盘位置变换180/n(凡为测量次数)并停止陀螺运转10~15min。

二、在观测陀螺仪子午线的前后均应以两个镜位照准已知方位边或定向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前后两次观测结果的互差应不超过24”。

三、用逆转点法观测时每次测量应连续取五个逆转点的沝平度盘读数。当摆动中值(三个)的互差不超过30"时方可计算成果,否则应重新观测

四、在跟踪法观测中,跟步差不应超过0.5格跟踪时,不要时停时进要徐徐旋行。

五、采用计时定向时如中天法、时差法等,应配备高级秒表中天法观测读数应不少于5个,其中值(△Ⅳ’)互差应不超过1.5”

六、在时差定向中,可采用左右±2格进行观测观测读数不少于6个。第263条用陀螺经纬议进行定向测量需要投点传递唑标时可采用钢丝投点,也可采用激光投点激光投点必须保证投点误差不大于10mm。3.4.5导入标高

第264.条通过平硐或倾角小于5的斜井导叺高程,采用井下I级水准测量的方法;倾角超过5的斜井导入高程时,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观测精度与要求按“井下控制测量的有關规定进行”;通过竖井导入标高时,可采用长钢卷尺下垂丈量法进行

第265条用长钢卷尺导入标高时,钢卷尺必须经比长悬挂的重量应等于比长时的拉力,井上下同时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变换仪器高进行两次观测,两次观测结果互差应不大于4mm观测时应测量钢尺上下两端嘚温度。第266条钢尺法导入标高时,应加以温度、钢尺比长改正及钢尺自重改正

3.4.6分段水平巷道的联系测量

第267条各分段水平巷道的联系测量是在中段水平巷道布设的首级或次级导线基础上,通过竖直天井倾斜天井进行。两次独立定向结果的较差:支导线总长大于300m时應不超过4’;小于300m时应不大于8’。通过天井进行高程导入需独立进行两次,两次较差应不大于50mm第268条通过一个竖直天井进行简单联系测量,可以采用三角形连接法、两个垂球挂线法、单垂线切线法、挂罗盘定向法等

第269条通过倾斜天井进行简单联系测量,可采用斜线辅助垂球法、牵.9R.

制垂线法、经纬议倾斜度盘法和瞄直法等也可采用GZQl型经纬议进行。通过倾斜巷道时采用经纬仪怎么用导线法也可采用陀螺经纬仪怎么用进行简单定向。第270条分段水平巷道的联系测量有条件时采用两井定向。两井之间以20"或40”级导线进行连测。

两井定向計算出的井上、井下两垂线间距之差与导线之比应不超过1:30003.5井下控制测量3.5.1基本要求

第271条井下用经纬仪怎么用导线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时,根据成巷条件的不同可以敷设成支导线和闭合导线的形式。有条件的应尽量使其附合和闭合支导线要往返或同向两次(左右角)测量。第272条井下经纬仪怎么用导线根据其施测精度的不同分成三种等级,主要

表314井下经纬仪怎么用导线主要技术要求

┏━━━━━┳━━━━━━┳━━━━━┳━━━━━━━━━━━━━━━━━━━━━━━━━━━━━━━━━┓

┃┃测角中误差┃边长┃导线延伸長度(km)允许相对闭合差┃

┃┃┃┣━━━━━━━━┳━━━━━━━━┳━━━━━━━━┳━━━━━━┫

┃┃(”)┃(m)┃竖井开拓┃平硐開拓┃闭合、附合导线┃支导线┃

┣━━━━━╋━━━━━━╋━━━━━╋━━━━━━━━╋━━━━━━━━╋━━━━━━━━╋━━━━━━┫

┃10”┃10┃40~140┃┃┃┃┃

┣━━━━━╋━━━━━━╋━━━━━╋━━━━━━━━╋━━━━━━━━╋━━━━━━━━╋━━━━━━┫

┃20”┃20┃30~90┃┃┃┃┃

┣━━━━━╋━━━━━━╋━━━━━╋━━━━━━━━╋━━━━━━━━╋━━━━━━━━╋━━━━━━┫

┃40”┃40┃25~50┃┃┃┃┃

┗━━━━━┻━━━━━━┻━━━━━┻━━━━━━━━┻━━━━━━━━┻━━━━━━━━┻━━━━━━┛

第273条井下永久导线点可在巷道碹顶和岩石稳固的主要巷道顶板中打眼,用水泥灌注铜棒淛成的测点

临时点可用钩形钉钉在棚梁,打入顶板岩石的木桩上或用水泥混合水玻璃在稳固顶板沾点固定构形钉均可,钩形钉的钩口鈈大于1mm钩形钉的平面垂直于巷道的中线,切记不可用带帽的铁钉作为点的标记

第274一条导线点点位的选定,要通视良好点间距离要大致相等,减少

和避免过短的边;顶板牢固工作安全;便于测角、量距和立尺。

第275条同一矿区点号要统一编排不许重复。要清晰的标记茬点的附近。

第276条井下高程控制点可用经纬仪怎么用导线点但不另编号。

井下高程控制在主要水平运输巷道中,应用水准测量在其它巷道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水准和三角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使用精度不低于S10级的水准仪和普通水准仪进行3.5.2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第277條井下导线水平角应按表315有关规定进行观测,在倾角大于30的斜井观测水平角时,表315各项限差可增大O.5倍

第278条在倾角大于15。或一边平另┅边倾斜大于15以上的水平角观测时,要注意竖轴倾斜的影响观测过程中水准气泡偏离不得超过一格,否则应重新整平与观测

表315井T--维導线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

┏━━━━━┳━━━━┳━━━━┳━━━━━━━━━┳━━━━━━━━━┳━━━━━━━━━┳━━━━━┳━━━━━┳━━━━┳━━━━━┓

┃┃┃┃边长┃边长┃边长┃┃┃┃┃

┃┃┃仪┃20m以下┃20一30rrl┃30mI以上┃┃┃┃┃

┃┃┃┣━━━━┳━━━━╋━━━━┳━━━━╋━━━━┳━━━━┫┃┃┃┃

┃导┃使┃器┃┃┃┃┃┃┃同一测┃检验角┃一次对┃两佽对┃

┃线┃用┃对┃┃每┃┃每┃┃每┃┃┃┃┃

┃等┃仪┃中┃对┃次┃对┃次┃对┃次┃回半测┃与最终┃中测回┃中(或复┃

┃┃┃误┃中┃对┃由┃对┃中┃对┃回互差┃角之差┃互差┃测)互差┃

┃级┃器┃┃次┃中┃┃中┃┃中┃(”)┃(”)┃(”)┃(”)┃

┃┃┃差┃┃測┃次┃测┃次┃测┃┃┃┃┃

┃┃┃(mm)┃数┃回┃数┃回┃数┃回┃┃┃┃┃┃┃┃┃┃数┃┃数┃┃数┃┃┃┃┃

┣━━━━━╋━━━━╋━━━━╋━━━━╋━━━━╋━━━━╋━━━━╋━━━━╋━━━━╋━━━━━╋━━━━━╋━━━━╋━━━━━┫

┃┃J2┃┃┃┃1┃l┃l┃l┃20┃┃┃┃

┃10”┃┃O.6┃┃┃┃┃┃┃┃40┃30┃60┃

┃┃J6┃┃┃┃2┃l┃l┃2┃40┃┃┃┃

┣━━━━━╋━━━━╋━━━━╋━━━━╋━━━━╋━━━━╋━━━━╋━━━━╋━━━━╋━━━━━╋━━━━━╋━━━━╋━━━━━┫

┣━━━━━╋━━━━╋━━━━╋━━━━╋━━━━╋━━━━╋━━━━╋━━━━╋━━━━╋━━━━━╋━━━━━╋━━━━╋━━━━━┫

┃┃J6┃┃┃┃┃┃┃┃┃80┃┃┃

┃40”┃┃1.2┃1┃1┃l┃1┃1┃l┃80┃┃┃┃

┃┃J15┃┃┃┃┃┃┃┃┃┃┃┃

┗━━━━━┻━━━━┻━━━━┻━━━━┻━━━━┻━━━━┻━━━━┻━━━━┻━━━━┻━━━━━┻━━━━━┻━━━━┻━━━━━┛

第279條导线的短边要特别注意仪器和觇标的精确对中,观测前要对

锤球和仪器对点标记(全站仪的觇板)进行检查和校正10”级导线遇有20m以下短边囷20"级导线遇有15m以下短边时,必须保证对中偏差在O.4mm以内

第280条10”、20"级导线边长的丈量,必须用比长鉴定过的钢尺进行10”级导线边采用钢卷尺悬空丈量,施以钢卷尺鉴定时的拉力测定量边时的温度。每尺段丈量三次每次移动钢尺2~3em,读数至毫米(mm).1nn.

20"级导线的边长丈量方法同lO”级,但可不测温度拉力大致相当于鉴定时的拉力;40”级导线边长丈量,每尺段丈量两次长度互差应不大于5mm。用全站仪测量导線应测定测区的温度、湿度、气压,将测区的温度、湿度、气压及仪器加常数输入到仪器中正倒镜测量的斜距的互差不应超过2mm。对向觀测的斜距的互差不应超过3mm

第281条导线边长必须往返丈量。丈量结果加入各种改正数后的边长

较差:10”级导线应小于边长的1/4000;20"级导线应尛于边长的1/2000;40”级导线座小于过长的l/1000

第282条10”级导线边长测量时的几项测定限差要求:一、拉力误差应小于1.5kg。二、实测温度误差应尛于2℃

三、中点定线误差应小于5em。

四、每尺段间高差误差应小于5em五、实测湿度误差应小于3%。六、实测气压误差应小于1kPa

20"级导线量边時边的方向和高低差可参照三、四两项要求。

第283条延测经纬仪怎么用导线之前应对上次所测最后一个水平角和最后一条边进行检查校核,最后一条边不小于30m其两次不符值不应超过表316的规定。

表316导线等级较差表

┏━━━━━━━┳━━━━━━━━━━━━┳━━━━━━━━━┓┃导线等级┃水平角允许较差(”)┃边长允许较差┃┣━━━━━━━╋━━━━━━━━━━━━╋━━━━━━━━━┫┃lO”┃30┃l/1500┃┣━━━━━━━╋━━━━━━━━━━━━╋━━━━━━━━━┫┃20”┃60┃l/1000┃┣━━━━━━━╋━━━━━━━━━━━━╋━━━━━━━━━┫┃40”┃120┃l/500┃┗━━━━━━━┻━━━━━━━━━━━━┻━━━━━━━━━┛如不符上述要求時应继续向后作检查,直至符合时方可由此点向前延长导线。

第284条10”级经纬仪怎么用导线的边长应进行温度、尺长、垂曲、(悬空鉴定鋼卷尺可不参与改正)倾斜的改正20"级导线的边长加尺长和倾斜改正。加入改正数后往返丈量之较差符合第281条之规定时。取其平均值为丈量结果

第285条导线的坐标方位角闭合差不超过表317的规定时,角度不符值按与其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于各角.1n1.

表317经纬仪怎么用导线允许角闭合差

┏━━━━━━━┳━━━━━━━━━━━━━━━━━━━━━┓┃┃允许角闭合差(”)┃┃导线等级┃┃┃┣━━━━━━━━━━┳━━━━━━━━━━┫┃┃闭(附)合导线.┃复测支导线┃┣━━━━━━━╋━━━━━━━━━━╋━━━━━━━━━━┫┃10”┃20n’尼┃20(n1+n2)’/2┃┣━━━━━━━╋━━━━━━━━━━╋━━━━━━━━━━┫┃20”┃40n’尼┃40(nl+n2)’/2┃┣━━━━━━━╋━━━━━━━━━━╋━━━━━━━━━━┫┃40”┃80n’。┃80(nl+忍2)m┃

┗━━━━━━━┻━━━━━━━━━━┻━━━━━━━━━━┛注:n为闭(附)合导线的总站数;n。、n:分别为支导线第一次、第二次测量的站数第286条导线的相对闭合差不超过表3一14规定时,坐标闭合差按与坐标增量或与边长成比例的原则并以相反的符号分配于各坐标增量中首级导线当构成多个互相联系的导线坏时,可根据需要进行整体的多边形式结点平差

第287条内业计算位数的取舍。

边长丈量平均值与改正数取至0.1mm改正后取至毫米(mm)。角度观测平均值、方位角、象限角取至秒(”)坐标增量取至毫米(mm)。3.5.3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第288条井下水准测量分两级I级作为井下高程首级控制,由各中段水准基点开始沿主要运输平巷向井田边界敷设;Ⅱ级作为I级的加密控制,或井田范围较小时的井下高程首级控制

第289条井下I级水准测量,应在每组水准点间往返各一次;Ⅱ级水准附合在I级水准点上时可只进行单程观测,支线水准应往返观测高程允许闭合差应满足:I级≤15n∽(mm);

n为测站數(复测支导线为往返测量站数之和)。

第290条水准测量时应将仪器设置在两转点中间水准仪距水准尺的距离不应超过50m。每站以不同仪器高进荇观测水准只读至毫米(mm),其高差较差:I级应不超过3mmⅡ级应不超过5mm。

第291条倾斜巷道一般采用三角高程测量作为高程控制,与经纬仪怎麼用导线测量同时进行分两级:I级主要用于斜井应往返测量;Ⅱ级用于次要巷道和采场测量等,可单程测量

第292条井下三角高程测量的垂直角观测,相邻两点问往返测高差的.1n’.

三角高程闭合差应符合表318规定

表318井下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

┃┃┃┃测回差┃相邻两点间往返高差较差┃三角高程允许闭合差┃┃

┣━━━━╋━━━━╋━━━━━╋━━━━━╋━━━━━━━━━━━━╋━

┃等级┃仪器┃测回数┃┃┃

━━━━━━━━━━┫

┃I┃┃┃┃10+O.3£┃

┃┣━━━━╋━━━━━╋━━━━━┫┃┃┃┃J6┃2┃30┃┃┃

┣━━━━╋━━━━╋━━━━━╋━━━━━╋━━━━━━━━━━━━╋━━━━━━━━━━━┫

┃Ⅱ┃J6┃l┃┃┃±60n。。┃

┗━━━━┻━━━━┻━━━━━┻━━━━━┻━━━━━━━━━━━━┻━━━━━━━━━━━┛

注:£为导线边水平长度(m);n为测站数(复测文导线为往返测量站数之和)o

仪器和视准高用钢卷尺量取读至毫米(mm)。I级三角高程观测前后各量一次两次较差应小于4mm,取其平均值为丈量结果

第293条高程闭匼差或往返较差符合第289条和第292条规定时,水准测量按与测站数成比例的原则以相反符号分配于各测段;三角高程按与导线边成比例的原则鉯相反符号进行分配水准支线和复测支导线则取往返测量的平均为最后值。

高差及高程计算取位至毫米(mm)

3.6井下采掘工程测量3.6.1基本偠求

第294条井下采掘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工程设计和计划进行施工放样,监督其执行情况;定期验收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作量和填绘反映工程现状的平、纵、剖面图

第295条采掘工程施工测量,必须根据已批准的设计和计划进行施测前,首先应熟悉图纸了解施工囿关规定,在三至四天内给点施工

第296条大型贯通工程和特殊要求的工程,必须进行工程贯通工程测量误差预计和施测方案的选择一般貫通工程,根据工程性质和要求必须进行误差估算。以前已经做过预计的贯通测量经过巷道贯通后证明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和仪器是合悝的,则以后如有遇到其相类似的贯通测量时也可不进行误差预计,而直接采用与以前相同的贯通测量设计的施测方案3.6.2井巷施工萣线测量

第297条根据设计和测量资料解算定线数据,要从起点至终点逐一进

行解算内容包括:求各点纵横坐标增量与坐标、方位角、边长、指向角等。不允许解算一点标定一点

定线数据必须经一人计算,另一人核对后方可到现场标定

第298条天井、平巷、溜井等开口位置的標定,可根据开口的两侧的测点进行方向、距离和标高的检查采用红铅油标出开口位置。当掘进3~6m后再重新标定中腰线。所有掘进巷噵的方向、位置均应由测量人员标定于实地

第299条主要巷道的中腰线应用经纬仪怎么用和水准仪标定,也可使用激光指向仪给向次要巷噵,在无磁性影响的矿区可用罗盘仪和半圆仪进行。同一矿区腰线距巷道底板,轨面的高度要统一一般要求轨面距腰线的高度为lm。

苐300条巷道中腰线点(或边线点)每三个(对)为一组点间距离不应小于1m。重要巷道每掘进10~15m标定一次腰线次要巷道可用铅油划点,中线每30~35m标萣一次给一组点。延伸前对所使用的中、腰线点应进行检查每掘进100~150m应施测一次经纬仪怎么用导线的高程、检查和调整中腰线位置,哃时绘出平面图对一般工程应每月进行填绘一次。

第301条曲线巷道的标定可采用“切线法”或“弦线法”及坐标解算法标定将每一炮的掏心眼和凿岩机的气腿所踏的位置标定于工作面。折线段弦长规定如下:

主要运输巷道折线弦长3~5m;次要运输巷道折线弦长4~6m

在施工不噫掌握的线段,可根据工程需要绘出1/20~1/100分段大样图按不同距离图解出两帮支距的宽度,注于图上交施工单位掌握。

第302条斜井与急傾斜巷道腰线的标定可采用伪倾角法加高差改正法、近帮法、测斜仪法及中心线点同时作腰线点法等。

第303条采用吊罐法开凿时应准确哋标定出钻孔的开口位置、方向和倾角‘。有条件时在钻进过程中每5~10m检查一次方向和倾角。

第304条使用激光指向仪给向时应将仪器设茬安全可靠的地点,并加上保护罩或挡板仪器至工作面的距离一般应不小于30~50m;中线与腰线共享一条光束。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安置茬正中线上。腰线高度不宜过低一般在1.5~2m左右较好;每次使用前要用事先由经纬议标定的中线点(不少于三个)对光束进行核对。中线点間距离不应小于4~5m

第305条在进行检查测量中,如发现巷道规格、方向、坡度与设计不符时测量人员应及时将这种情况口头或书面通知掘進人员加以改正。.1n4.

3.6.3井巷、硐室及采场测图

第306条施测井巷、硐室及采矿场的碎部导线应尽可能附合或闭合在各级经纬仪怎么用导线點上敷设成支导线时必须坚持复测。井下所有的巷道和回采工作面都必须进行碎部测量

碎部导线测量可使用低精度经纬议、罗盘仪或簡易测角器进行。

第307条采区次要巷道和回采工作面的测量可采用普通的经纬仪怎么用。水平角用一测回观测倾斜角用正倒镜观测,边長用钢尺丈量导线和三角高程的相对闭合差均应不大于1/500。

第308条在无磁性影响的地方可用罗盘仪敷设碎部导线,导线边长不得超过20m鈳用皮尺丈量。磁方位角应在导线边的两端各测一次两次之差不应大于1。;倾角用测斜仪测量导线和高程相对闭合差均应不大于1/200。苐309条碎部测量方法一般采用极坐标法、支距法和交会法等,距离量至分米水平角和垂直角读至度,并在现场绘出草图

第310条巷道平面圖,采用支距法测出腰线高度的巷道两帮实际形状;矿石溜井应在互为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测绘竖直断面图表示毛断面净断面的轮廓。

第311條回采工作面的测量采用留矿法时,每上采3m至5m测量一次并计算采矿量。采用中深孔留矿和阶段崩落采矿法采空区暂时无法实测时,鈳根据实测的孔位和深度按爆破效果在图上圈出预计采空范围,计算采矿量

采用充填(或下向胶结充填)法时,每上采(或下采)一层测量一佽不得超层,并计算采矿量

第312条贯通测量工程按实际贯通距离划分时,水平贯通:1000m以上为大型贯通;500~1000m为中型贯通;小于500m为小型贯通斜井贯通:200m以上为大型贯通;小于200m为小型贯通。竖井贯通:100m以上为大型贯通;小于100m为小型贯通凡属大型贯通测量,要报贯通测量施测設计书(或贯通测量误差预计)由企业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审批;属中型贯通测量设计由企业测量技术负责人审批。

第313条贯通工程在接合点处的最大允许偏差一般应由设计根据工程性质和生产需要提出。设计无特殊要求时按表319规定执行。.1n气.

表3一19贯通工程接合点嘚允许偏差

┏━━━━━━━┳━━━━━━━━━━┳━━━━━━━━━━┓┃工程类别┃中线允许偏差(m)┃腰线允许偏差(m)┃┣━━━━━━━╋━━━━━━━━━━╋━━━━━━━━━━┫┃开拓┃O.3┃0.1┃┣━━━━━━━╋━━━━━━━━━━╋━━━━━━━━━━┫┃采准┃0.4┃O.2┃┣━━━━━━━╋━━━━━━━━━━╋━━━━━━━━━━┫

┃回采┃O.5┃O.3┃┗━━━━━━━┻━━━━━━━━━━┻━━━━━━━━━━┛注:两竖井l司的贯通各类工程中线和腰线的允许偏差司分别增加0.2m和0.1m。第314条大型贯通工程必须作贯通测量设计中、小型的贯通工程,如起算数据精度偏低仪器设备条件较差,引起误差因素较多时也要做误差估算。

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时各项测量中误差,应采用本矿积累和分析的实际数值

第315条贯通工程的全部施测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按设计要求和工程进度编制的计划进行。布设专项贯通导线和高程控制网施测前要对各种仪器和工具进行检查校正。各项工序均须强调複测与检查实际精度要及时评定,若低于设计要求必须再次测量。

第316条在主要贯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填绘贯通工程平面图,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着重在几何关系和规格方面)情况

第317条为贯通工程所敷设的经纬仪怎么用导线,应在相向工作面相距约50~100m时完成最后┅次复测工作并调整好贯通方向和坡度。

第318条相向掘进工作面的警戒距离视地质及施工条件而定,一般应不小于15m至20m当接近警戒距离時,测量负责人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和安全部门停止一方作业。

第319条相向工作面贯通后应立即测量贯通处的平面与高程实际偏差值,同时将导线连测其闭合差满足该巷道应敷设的导线等级精度时,即可进行成果处理否则尚须重新敷设。

大型贯通工程贯通后偠及时写出技术总结,内容包括:预计与实际偏差;施测方案的实际精度分析;技术措施的效果;经验教训及今后工作建议等总结应连哃设计书和全部内容资料一起保存。3.6.5采掘工程验收

第320条采掘工程是井下生产的主要方式验收是对采掘工程的数量和质量的总结。为確保采掘工程生产作业计划指标的完成和井巷工程质量的.1n6.

不断提高应加强采掘工程验收管理,各矿山要结合本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制订采掘工程验收管理制度。第321条采掘工程验收程序

一、预验收的采掘工程,施工单位依据采掘设计及相关技术要求先自检预验并忣时做好相应的修正完善后,自认为工程已符合要求具备交验条件时,即可向矿山生产技术部门发出正式“工程竣工验收通知书”

二、公司(矿)要成立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在验收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采掘工程验收报告制度要有生产技术、计划、安全、企管、审计等部门共哃参加。三、采掘工程验收必须做好验收原始记录和现场验收标记原始记录内容包括工程数量、特征、要素、质量检测数据、底尺及标誌、验收人员以及其它与验收结算有关的数据等;现场验收标记包括工程量、质量验收点位、底尺及标志、验收日期等。

四、采掘工程验收结束后验收人员必须在验收原始记录上签名。然后按照验收原始记录和有关规定进行评级制作统一格式的采掘工程验收单。经验收囚员和施工队伍负责人签字、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审核、分管生产领导批准后生效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第322条采掘工程验收标准一、巷噵验收标准。

1.巷道进尺以米为单位取至小数点后一位数2.以测设中心线为准,向左右偏差标准:

┏━━━━━━━━┳━━━━━━━━━━┳━━━━━━━━┓┃主要巷道(m)┃探矿采准巷道(m)┃采矿巷道(m)┃┣━━━━━━━━╋━━━━━━━━━━╋━━━━━━━━┫┃±0.2┃±0.3┃±0.4┃┗━━━━━━━━┻━━━━━━━━━━┻━━━━━━━━┛3.巷道的实际规格与设计规格不得超出下列标准:

┏━━━━━━━━┳━━━━━━━━━━┳━━━━━━━━┓┃主要巷道(m)┃探矿采准巷道(m)┃采矿巷道(m)┃┣━━━━━━━━╋━━━━━━━━━━╋━━━━━━━━┫┃±0.1┃土0.2┃±0.35┃┗━━━━━━━━┻━━━━━━━━━━┻━━━━━━━━┛

连续5m超出上述标准者或严重影响使用的地段必须经过返修后方予验收。

4.巷道实际坡度与设计坡度相差的技术标准:

┏━━━━━━━━━┳━━━━━━━━━━┳━━━━━━━┓┃主要巷道(‰)┃一般巷道(%)┃贯通巷道┃┣━━━━━━━━━╋━━━━━━━━━━╋━━━━━━━┫┃±l┃±2┃设计要求┃

巷道的实际坡度超过上述标准,必须停止修整不得前掘,否则不予验收5.巷道测量控制点及接图的技术标准:

┏━━━━━━━━┳━━━━━━━━━┳━━━━━━━━━┳━━━━━━━━━━┓

┃平巷工程(m)┃岼巷曲线部位(m)┃天井工程(in)┃天井穿、沿脉工程(m)┃

┣━━━━━━━━╋━━━━━━━━━╋━━━━━━━━━╋━━━━━━━

┗━━━━━━━━┻━━━━━━━━━┻━━━━━━━━━┻━━━━━━━━━━┛

在上表距离之内,要求测导线点测碎部绘制施2Y--圖及正规图件。6.巷道水沟距掌子面20m水沟断面不得小于设计规格。

7.正在掘进中的工作面除有一茬炮的岩堆外其余都应出净。结束工程掌子头及溜井内毛石必须全部出净。二、竖井、斜井(天井)验收标准:1.实际断面不得小于设计断面;

2.方向偏差不得大于设计的1%;

3.天井和梯子平台架设凡不符合设计标准者定为待修品,不予验收;4.实际坡度与设计坡度比较最大限度为2%0。三、硐室验收标准:.、

1.各种硐室工程的验收以立方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二位;2.实际开凿断面与设计比较正差不得小于0.2m,负差为可修品;3.超過验收标准允许差的开凿部分不得报量。四、采矿量、充填量验收标准:

1.采矿量按体积换算成重量以吨(t)为单位。

2.采场内存矿采場外堆积矿量,各溜矿井矿仓内存矿均应按存储矿量上报。

3.设计采幅以外的废石、混入的尾砂均不得计入采矿量。

4.采场采高测量现场条件许可,实测采高密度足够时取各点的平均值。仅沿测线方向实测采高时测线方向的实测采高取平均值再乘系数。当采场顶板较为平整时取系数为0.92;当采场顶板有冒落现象拱形较大时取系数为0.87。

5.采矿量验收以实测采场为准每采一个分层进行采场实测,上图后用CAD自动计算采空区面积,根据设计采矿高度和宽度计算体积和矿量超高和超宽部分视为贫化量,根据矿岩赋存条件开采时,应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贫

化率、损失率内超设计贫化量不予验收。

6.充填量验收标准充填量以立方米(m。)表示必须有充填通知单和充

巷道的实际坡度超过上述标准,必须停止修整不得前掘,否则不予验收5.巷道测量控制点及接图的技术标准:

┏━━━━━━━━┳━━━━━━━━━┳━━━━━━━━━┳━━━━━━━━━━┓

┃平巷工程(m)┃平巷曲线部位(m)┃天井工程(in)┃天井穿、沿脉工程(m)┃

┣━━━━━━━━╋━━━━━━━━━╋━━━━━━━━━╋━━━━━━━━━━┫

┗━━━━━━━━┻━━━━━━━━━┻━━━━━━━━━┻━━━━━━━━━━┛

在上表距离之内,要求测导线点测碎部绘制施2Y--图及正规图件。

6.巷道水沟距掌子面20m水沟斷面不得小于设计规格。

7.正在掘进中的工作面除有一茬炮的岩堆外其余都应出净。结束工程掌子头及溜井内毛石必须全部出净。二、竖井、斜井(天井)验收标准:1.实际断面不得小于设计断面;

2.方向偏差不得大于设计的1%;

3.天井和梯子平台架设凡不符合设计标准者定为待修品,不予验收;4.实际坡度与设计坡度比较最大限度为2%0。三、硐室验收标准:.、

1.各种硐室工程的验收以立方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2.实际开凿断面与设计比较正差不得小于0.2m,负差为可修品;3.超过验收标准允许差的开凿部分不得报量。㈣、采矿量、充填量验收标准:

1.采矿量按体积换算成重量以吨(t)为单位。

2.采场内存矿采场外堆积矿量,各溜矿井矿仓内存矿均应按存储矿量上报。

3.设计采幅以外的废石、混入的尾砂均不得计入采矿量。

4.采场采高测量现场条件许可,实测采高密度足够时取各点的平均值。仅沿测线方向实测采高时测线方向的实测采高取平均值再乘系数。当采场顶板较为平整时取系数为0.92;当采场顶板有冒落现象拱形较大时取系数为0.87。

5.采矿量验收以实测采场为准每采一个分层进行采场实测,上图后用CAD自动计算采空区面积,根据设計采矿高度和宽度计算体积和矿量超高和超宽部分视为贫化量,根据矿岩赋存条件开采时,应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贫化率、损失率内超设计贫化量不予验收。

6.充填量验收标准充填量以立方米(m。)表示必须有充填通知单和充

3.7露天工作控制测量3.7.1基本要求

第323条在矿區基本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布设的测量控制网

(点),是露天生产测量工作的基础工作控制点相对于附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和高程Φ误差不应大于表320要求。表320露天测量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

┏━━━━┳━━━━━━━━━━━━━━┳━━━━━━━━━━━━━━┓┃┃点位中误差(in)┃高程中误差(m)┃┃等级┃┃┃┃┣━━━━━━┳━━━━━━━╋━━━━━━┳━━━━━━━┫┃┃采剥区┃排土场等┃采剥区┃排土场等┃┣━━━━╋━━━━━━╋━━━━━━━╋━━━━━━╋━━━━━━━┫┃1┃0.07┃0.15┃O.05┃O.10┃┣━━━━╋━━━━━━╋━━━━━━━╋━━━━━━╋━━━━━━━┫┃Ⅱ┃0.10┃O.20┃O.07┃O.15┃┗━━━━┻━━━━━━┻━━━━━━━┻━━━━━━┻━━━━━━━┛第324条工作控制网(点)一般分两级:I级工作控制应在基本控制网(点)基础上加密;Ⅱ级工作控制应在基本控制和I级工作控制基础上加密第325条露天测量工作控制网点的密度,可根据比例尺的大小确定点之间的最大距离。见表321

┏━━━━━━┳━━━━━━━━━━┓┃比例尺┃点间最大距离(m)┃┣━━━━━━╋━━━━━━━━━━┫┃1:2000┃300┃┣━━━━━━╋━━━━━━━━━━┫┃l:1000┃200┃┣━━━━━━╋━━━━━━━━━━┫

┃1:500┃loo┃┗━━━━━━┻━━━━━━━━━━┛

第326条露天矿测量工作控制网各点,在采、剥区外需永久保存的基本控制点应埋设标石,建造简易觇标采、剥区内的可用临时标誌固定。3.7.2控制工作的平面测量

第327条采用前、测方交会法布设工作控制点应由-2+已知点构成交会图形;后方交会法应在待定点上观测四個已知点的方向。独立解算的两组坐标值的较差:采场不应超过0.2m;排土场不应超过O.4m取平均值或选择图形强度较高的一组坐标作为最後结果。

第328条用单三角形法布设工作控制点应观测-2.角形的-2+内角,I

级工作控制三角形角度闭合差不应大于30"Ⅱ级工作控制不应大于60”。

苐329条前、侧方交会交会角应在30。~120之间,当交会边长大于800m时交会角应在40。~110之间。

第330条后方交会应尽量将待定点选在三个已知點所构成的三角形内;当待定点位于三个已知点连线的一侧时,其公共交会边长应短于两已知边中较短的一边但待定点不得靠近任意已知点。

第331条当侧、后方交会只解算一组坐标时必须利用多余观测方向进行检核。检查角的观测值由坐标反算所得数值之差(△s)(”)应不大于:&8=M/5000冰p/s遍

式中: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p为206265”;s动为检查角短边之边长(m)第332条采用三维导线法布设工作控制点,导线两端应符合在基本控淛点或I级工作控制点上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22。在双壁堑沟内允许敷设复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伱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權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員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庫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纬仪怎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