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外国人,不知道我眼中的孔子 作文是谁?请问我眼中的孔子 作文是谁?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外国人眼中的孔子
近日看了两个外国人拍摄的关于孔子的电视纪录片,一个是Biography频道拍摄的《孔子——世界的智慧》,另一个是韩国拍摄的《儒教2500年之旅》。前者是一个单集,后者是一个四集纪录片。从中可以了解一些中国之外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和理解孔子的。
Biography频道的《孔子——世界的智慧》拍摄于西元1996年,到西元2004年制作成影碟,它代表了一部分西方人对于孔子的认识。这个片子的开头有一个导语这样说道:“上帝所造万物中,最伟大的是人类,能够以思想涵盖人类和自然的,就是孔子。”这个叙述似乎在说,上帝创造世界,孔子教导世界,因此,在该片的最后解说词说到:“上帝在保佑他(孔子)”,言下之意,是上帝给了孔子无限的智慧。于是乎,在西方人的理解中,孔子也被纳入了上帝的系统。西方人的这种理解显然与孔子本身有较大出入,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与西方上帝是有距离的。但是,西方人对孔子思想中远离神灵的现实社会人本主义有理解上的困难,不得不借助他们的上帝来理解孔子。在我看来,这也是西方人难以真正理解孔子的原因之一。
Biography的《孔子——世界的智慧》继续说道:“他是中国最杰出的圣人,无数人崇拜他的智慧,孔子的智慧之路,充满艰辛和泪水,他从来不忘人类的苦难,发誓要推翻阶级压迫,他要改革,放弃了家庭,为中国的未来而斗争,挑战达官富贵势力,要改变他们野蛮的方式,蔑视野蛮,勇敢地宣扬和平与正义。”这一段解说也与孔子思想的本质若即若离,孔子“宣扬和平与正义”是对的,但孔子并没有“发誓要推翻阶级压迫”。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认可社会上层与下层的存在,但是,孔子要求上层要关心、关爱下层,到后来发展为儒学主张的“爱民如子”,继而发展为“载舟覆舟”,如果不维护下层的利益,就会成为“独夫民贼”、“失道寡助”,就会被广大民众抛弃。因此,孔子不是用阶级斗争理论可以解释的,孔子思想的和谐与秩序,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他们二元对立观念较难真正理解的。
Biography拍摄的《孔子——世界的智慧》还说:“他死后,有人认为他失败了,然而,千千万万亚洲人,通过跟随他的教导而致富。孔子是一位发愤图强,抛弃了家人而拯救别人,一位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他给世界带来多少智慧的人”。这段话的缘由,我想是该片于西元1996年拍摄时,看到一系列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在经济上获得成功的总结。但是,该片最滑稽的是,片中还说,当今中国人还把孔子的思想扩展到军事中,它的意思应该是说维护权力,但是,这与前面说的“发誓要推翻阶级压迫”不矛盾吗?因此,我们看到西方人对于孔子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
相比来说,韩国人拍摄的《儒教2500之旅》在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上,要比西方人准确得多。该片不是光讲道理,而是拍摄了很多具体的实例,片子一开始就介绍了三个现代孝道的故事。一个是韩国的一名男子,在母亲的坟头守孝三年,住在坟边,每天给母亲的坟头供上新鲜食物。二是一个日本议员,工作再忙也要亲自照料年迈母亲的日常起居,结果获得民众的高票支持。三是中国一位74岁的老汉,骑着三轮车,带着98岁的母亲周游中国,目的是满足母亲“到处看看”的心愿。从孝道着手是理解孔子思想的捷径,它的逻辑发展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不得不说,韩国人对于孔子的理解要比西方人准确得多。
西方人说孔子思想被用于“军事”,有点语焉不详,韩国人的片子中举了一个例子。当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在战争快失败的时候,日本组织了大量的青年参加“”,约有5000名日本青年为此而死。有人说他们都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也有人说他们都是受儒家“忠君”思想毒害的人。韩国的这个片子,对于后一种观点进行了批驳,它指出,“忠君”不是盲从。我认为韩国人对于儒家思想的这个理解是正确的。人们批判孔子思想,经常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例,实际上,我们不能只看到“君君臣臣”的忠君内涵,而同样应该看到,“君君臣臣”中,对于“君”的要求也同样存在,君要有君的样子,不是说摆一个威仪的样子君临天下,而是要“仁”,要关心天下百姓。君若无道,像商汤周武那样打破“君君臣臣”的规范,也是被儒家认可的,这也就是孟子的表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儒家思想其实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偏重任何一个侧面,都不是儒学的本质,所谓“过犹不及”。也应该从这个角度理解。把富当成绝对道德是不对的,把穷当成道德楷模也不对,把“均贫富”当成唯一也是极端,合理的平衡,才是中国人真正的智慧。
韩国拍摄的《儒教2500年之旅》较多采用了韩国自身历史上很多与儒家思想有关的故事和人物,并和Biography拍摄的片子一样,都从儒家思想中寻找经济繁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动力,比方说诚信、双赢、公平等等。它也采用了不少中国的例子,比方说左宗棠与胡雪岩,一个忠于儒家思想的高官,一个讲究诚信的商人,但我认为它的阐述还不够全面。左宗棠收复新疆与胡雪岩的经济支持有很大的关系,它一方面说明儒学并不是软弱的,另一方面让人看到,有道德操守的高官正确地利用商业,既能创造名垂史册的伟业,也能避免腐败。我们今天说起来只是一句话,“义利之辨”,但事实上,这个概念的丰富含义,是值得今天的人们认真思索的。
前不久有消息说,韩国要与中国争孔子思想的正统,我觉得,从历史上说,韩国人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从现实来说,如果中国自身不重视孔子思想,正统被别人拿走,也完全可能。这就好比佛教诞生于印度,但在印度没有很好发展,如今佛教的正统,大致都在中国。所谓重视,并不是修修孔庙,搞点祭祀仪式,而是要让孔子思想继续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包括商业活动。假设我在商业活动中遇到一个商业伙伴,发现他是孔子思想忠实的奉行者,我就很容易对他产生信任,这种信任比商业合同中繁复的法律条文要有效得多。与那些锱珠必较的小家子气相比,“一诺千金”是怎样的豪迈?这也就是我一贯的观点,当前中国社会的道德缺失,包括易中天先生所说的“”之所以出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错误地对待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作为孔子故乡的中国人,作为长期受其恩惠的中国人,却依然轻视孔子和儒家思想,甚至还以恶毒的言语辱骂孔子,错莫大矣。
相关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孔子名录:现在外国人都比我们中国人要懂的孔子,我们是不是该多看下啊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id=&cproIframe59& height=&15& marginheight=&0& src=&/cpro/ui/uijs.php?skin=&scale=&lunum=6&stid=0&anatp=0&i3=t&prt=4&c01=0&ev=0&dt=&rt=47&did=1&csl=zh-cn&cce=true&cmi=0&cpl=0&cja=true&chi=0&ccd=32&csn=&csp=&lmt=&jn=3&jk=c07b6e0cf998c464&ready=3&refer=http%3A%2F%%2Fs%3Fq%3D%25E5%25AD%%25AD%%25AF%25AD%25E5%25BD%2595%26code%3Dutf-8%26ie%3Dutf-8%26src%3Dse_newtab&word=http%3A%2F%%2Fa%2FF78863.html&if=16&cn=1&fv=11&cpa=1&rss7=&aurl=&cad=1&ch=0&at=103&ts=1&rsi5=4&rss6=%23e10900&rss5=&rss4=&rss3=&rss2=%230066cc&conOP=0&rss1=%23FFFFFF&rss0=%23FFFFFF&rad=&rsi0=728&rsi1=15&adn=1&n=mhmy_cpr&tn=tlink_default_728_15&tu=u236973&rs=0& frameborder=&0& width=&728& allowtransparency=&allowtransparency& marginwidth=&0& scrolling=&no&&
id=&cproIframe1& height=&280& marginheight=&0& src=&/cpro/ui/uijs.php?skin=&scale=&lunum=6&stid=0&anatp=0&i3=t&prt=4&c01=0&ev=&pn=1|tlink_default_728_15|103&dt=&rt=31&did=1&csl=zh-cn&cce=true&cmi=0&cpl=0&cja=true&chi=0&ccd=32&csn=&csp=&lmt=&jn=3&jk=d2c3fa&ready=3&refer=http%3A%2F%%2Fs%3Fq%3D%25E5%25AD%%25AD%%25AF%25AD%25E5%25BD%2595%26code%3Dutf-8%26ie%3Dutf-8%26src%3Dse_newtab&word=http%3A%2F%%2Fa%2FF78863.html&if=16&cn=0&fv=11&cpa=1&rss7=&aurl=&cad=1&ch=0&at=6&ts=1&rsi5=4&rss6=%23e10900&rss5=&rss4=%&rss3=%&rss2=%230000FF&conOP=0&rss1=%23FFFFFF&rss0=%23FFFFFF&rad=&rsi0=336&rsi1=280&adn=3&n=mhmy_cpr&tn=text_default_336_280&tu=u506805&rs=0& frameborder=&0& width=&336& allowtransparency=&allowtransparency& marginwidth=&0& scrolling=&no&&
id=&cproIframe2& height=&280& marginheight=&0& src=&/cpro/ui/uijs.php?skin=&scale=&lunum=6&stid=0&anatp=0&i3=t&prt=4&c01=0&ev=&pn=1:3|tlink_default_728_15:text_default_336_280|103:6&dt=&rt=16&did=2&csl=zh-cn&cce=true&cmi=0&cpl=0&cja=true&chi=0&ccd=32&csn=&csp=&lmt=&jn=3&jk=a6d761a&ready=3&refer=http%3A%2F%%2Fs%3Fq%3D%25E5%25AD%%25AD%%25AF%25AD%25E5%25BD%2595%26code%3Dutf-8%26ie%3Dutf-8%26src%3Dse_newtab&word=http%3A%2F%%2Fa%2FF78863.html&if=16&cn=0&fv=11&cpa=1&rss7=&aurl=&cad=1&ch=0&at=6&ts=1&rsi5=4&rss6=%23e10900&rss5=&rss4=%&rss3=%&rss2=%230000ff&conOP=0&rss1=%23FFFFFF&rss0=%23FFFFFF&rad=&rsi0=336&rsi1=280&adn=3&n=mhmy_cpr&tn=text_default_336_280&tu=u506807&rs=0& frameborder=&0& width=&336& allowtransparency=&allowtransparency& marginwidth=&0& scrolling=&no&&
id=&cproIframe3& height=&280& marginheight=&0& src=&/cpro/ui/uijs.php?skin=&scale=&lunum=6&stid=0&anatp=0&i3=t&prt=4&c01=0&ev=&pn=1:3|tlink_default_728_15:text_default_336_280|103:6&dt=&rt=31&did=3&csl=zh-cn&cce=true&cmi=0&cpl=0&cja=true&chi=0&ccd=32&csn=&csp=&lmt=&jn=3&jk=cb33aaa78a89f0ee&ready=3&refer=http%3A%2F%%2Fs%3Fq%3D%25E5%25AD%%25AD%%25AF%25AD%25E5%25BD%2595%26code%3Dutf-8%26ie%3Dutf-8%26src%3Dse_newtab&word=http%3A%2F%%2Fa%2FF78863.html&if=16&cn=0&fv=11&cpa=1&rss7=&aurl=&cad=1&ch=0&at=6&ts=1&rsi5=4&rss6=%23e10900&rss5=&rss4=%&rss3=%&rss2=%230000FF&conOP=0&rss1=%23FFFFFF&rss0=%23FFFFFF&rad=&rsi0=336&rsi1=280&adn=3&n=mhmy_cpr&tn=text_default_336_280&tu=u506804&rs=0& frameborder=&0& width=&336& allowtransparency=&allowtransparency& marginwidth=&0& scrolling=&no&&
id=&aswift_0& height=&280& marginheight=&0& frameborder=&0& width=&336& allowtransparency=&allowtransparency& name=&aswift_0& marginwidth=&0& scrolling=&no& style=&position: top: 0 left: 0px&&
id=&aswift_1& height=&280& marginheight=&0& frameborder=&0& width=&336& allowtransparency=&allowtransparency& name=&aswift_1& marginwidth=&0& scrolling=&no& style=&position: top: 0 left: 0px&&
id=&aswift_2& height=&90& marginheight=&0& frameborder=&0& width=&728& allowtransparency=&allowtransparency& name=&aswift_2& marginwidth=&0& scrolling=&no& style=&position: top: 0 left: 0px&&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
评论 (0条)
抢沙发,第一个发表评论关于我们:
中国网新闻中心独家策划产品——
《外国人看中国》重点关注在中国工作、学习、生活的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如何感知中国。希望通过他们的视角和语言,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也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我们在外国人眼中真正的模样,达到互相了解、互相包容、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目的。
《外国人看中国》栏目热情期待您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期待您给我们投稿。
投稿与合作请联系:
邮箱:wgr@
请扫二维码,阅读移动端相关内容。
孔子:你只需知道我的名字
27岁的多哥籍留学生孔子来到中国已经三年,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对中国日新月异发展的好奇,孔子放弃了到其他国家留学的机会。四年的学习时间已过去大半,他说:“我来学习中国人的东西,中国人的发展,然后回去报效祖国。”
“孔子是很有名的人,跟耶稣差不多”
在叫“孔子”这个中文名字之前,孔子还不知道它原本的意义。“刚来中国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问我想叫什么名字,我说不知道,他说‘那叫孔子,这个名字很合适’,但是我不知道孔子是什么意思。”
后来他才了解到孔子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人,“我觉得孔子是很有名的人,跟耶稣差不多一样。”孔子说。
“来中国是很重要的事”
飞速发展着的中国对孔子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现在有很多非洲人,包括多哥人喜欢来中国,我想知道中国是怎么发展这么快的,我觉得我应该要了解一下。”对于孔子选择留学中国的决定,他的家人也十分支持,认为“来中国是很重要的事”。
虽然很早以前孔子就耳闻中国发展“很快”,但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时,他所见到的却仍超乎自己的想象,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很多人的车都是很贵的,我们有的都没看过” 。
“在中国,你可以买你喜欢的东西,有便宜的,有贵的,如果你没有很多钱,也可以买到差不多的东西”,孔子说,“在多哥,如果没有钱,就买不到东西,有的东西有钱也买不到,因为没有。”
“最喜欢的地方是深圳”
说起自己长住的北京,孔子说出两个关键词:“很多人”和“堵车”,“我们那里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不太远”,他说,“在我的国家,我有一辆摩托车,但是在这里不能买摩托车”。
来到中国三年多,孔子游历过中国的不少城市,但他最喜欢的是深圳。“这个地方没有冬天,不太冷,还有海,真的很美丽,还能做贸易”,孔子还特别强调深圳“没有很多很多的人”。
“中国朋友需要东西,才给你打电话”
“我认识很多中国朋友,我觉得他们真的很可爱,有人请我去他的家乡,但是有时候我真的没有时间。”乍一听,孔子眼中的中国朋友形象还不错,但接下来,他却坦诚地说:“我的中国朋友真的不多,我跟他们没有很好的关系”。
究其原因,孔子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接触很多中国朋友,跟他们认识以后,换手机号码,但是以后没有联系。所有的中国朋友,你可以给他打电话,他来看你,你们联系很好。但是,以后如果他需要一个东西,他才给你打电话,如果他不需要,就不给你打电话,但是在我们那里不是这样的,如果你们是朋友,你不需要什么东西,你就可以去看他。”
“学习国际政治,想做一个农民”
如果孔子愿意,毕业以后是可以留在中国工作的,但是他却说要“回去帮助自己的国家”,将自己在中国所学到的知识教给周围的朋友。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学习国际政治专业的孔子竟对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情有独钟。
“在非洲,我们应该要先发展农业,别的才可以发展起来。但是我们国家很多土地都荒废了,年轻人不喜欢做农民,他们觉得不是体面的工作”,孔子说,“我觉得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也不太喜欢做像农民这样的工作,不容易出名,也不容易赚钱。”
“在多哥,女生不会做饭是很丢人的事情”
“如果你是女生,即使长得再漂亮,但是你不会做饭,是很丢人的事情。”孔子说,在多哥,会做饭,是对一个女性最基本的要求,“在中国,我认识很多女生,他们不会做饭,他们觉得是男生要做。”孔子表示不解。
他也吐槽:“在中国女生很‘厉害’,女生需要什么,男朋友都要给。”但是在多哥,“男生在家里是很重要的人,男生和女生要平等,但是女生还是要听男生说什么” 。
“中国女生太粘人”
在孔子眼里,恋爱中的中国女生很“粘人”,谈恋爱就要“天天在一起”,因此,虽然他“喜欢跟他们聊天,但是真的不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谈到自己的恋爱观,孔子说:“不要每天每天每天一直在一起,不喜欢每天给女朋友打电话问,‘你在哪里、你在做什么’。”至于为什么这么“了解”中国女生,孔子说:“我有很多非洲的朋友他们有中国女朋友,其中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还是一夫一妻制好”
多哥实行一夫多妻制,所以,孔子有两个妈妈,家中有九个兄弟姐妹。但他认为还是像中国等国家的一夫一妻制更好,“在我们国家,年轻人也不太喜欢有两个老婆,因为很麻烦,一个是你要有能力养活他们俩,还有一个是感情分配不均的问题。”
       
孔子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
孔子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
孔子在中国出游时,身背中国国旗
孔子参加素有“迷你世博会”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化节游园会
在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化节游园会上,即将上台表演节目的孔子和朋友在后台候场
孔子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师生展示自己祖国多哥的特色
在素有“迷你世博会”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化节游园会上,孔子和朋友合影
孔子参加首都高等学校第五十二届学生田径运动会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请问这是孔子的话么?看到老外拿外语引用一句所谓孔子的话,我把外文翻译回来到中文,却不知道是孔子说的原句是什么,"如果想一直保持快乐幸福,就必须经常改变自己."_百度作业帮
请问这是孔子的话么?看到老外拿外语引用一句所谓孔子的话,我把外文翻译回来到中文,却不知道是孔子说的原句是什么,"如果想一直保持快乐幸福,就必须经常改变自己."
请问这是孔子的话么?看到老外拿外语引用一句所谓孔子的话,我把外文翻译回来到中文,却不知道是孔子说的原句是什么,"如果想一直保持快乐幸福,就必须经常改变自己."
不像上一般孔子都要说:“子曰”的这可能不是有点像是外国大师说不得
是,没错!
当然不是了
孔老爷子活了一辈子,说了那么些话,谁能肯定它有没有说过这个阿 《论语》里应该没有的吧
应该不是吧
绝对不是拉!!!~~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我是外国人,不知道孔子是谁?请问孔子是谁?_百度知道
我是外国人,不知道孔子是谁?请问孔子是谁?
提问者采纳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生―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卒)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孔子曾经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6条回答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本名:孔丘
孔子就是孔丘,是诸子百家中儒家的祖师爷,也被称为孔圣人,他弟子三千,主张仁爱治国等。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鼻祖
孔子是我国古代儒家派的人
孔子是孔子,是个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文学家
中国有学问的人
孔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