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后果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在众多制约农业布局的因素中,气候因素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农业生物的分布格局基本上是农业自然条件的地理分异决定的,而在农业自然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气候因素,特别是光、温、水这三大因素。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必将对农业产生广泛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种植业、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都有明显影响。就种植业而言,又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影响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生态因子。随着全球变化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作物的生长发育加快,同时能抑制作物的呼吸作用,提高植物水分利用率,导致产量增加。二氧化碳的直接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正效应。不过,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于不同作物种类、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植水平来说,其效果亦不甚相同。一般而言,C3植物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较C4植物更为敏感;热带和温带作物对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较之寒带作物获益更多;发达区域的种植方式较之欠发达地区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优势。
(二)温度增加的影响
温度对种植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能扩大作物的种植范围,提高全球的土地承载力水平。在地球的历史中,有确切的证据说明,生物总体上发生过多次迁移以适应气候变化。当气温升高时,赤道生物就把它们的分布范围扩展到以前温带物种生存的地区,而温带物种也同样扩展到从前北方物种生长的地区。研究工作者推测,如果全球气温上升3℃,植被将会向两极方向推移300km。同理,当气温升高时,在赤道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区会向极地方向移动几个纬度。这样,一方面使有些作物的潜在耕地面积扩大,另一方面原有农作物可北移种植。此外,温度升高可增加区域的积温和活动积温,延长生长期,提高区域的气候生产潜力,促进作物的新陈代谢,加速作物的生化作用,提高作物产量。另一方面将使极端温度的出现频率增加,对局部地区作物的生长发育起抑制作用。总体看来,全球温度升高对种植业的直接影响是正效应,然而,与CO2浓度的影响一样,其影响程度也视作物种类、地区和种植水平而异。
(三)降水的影响
虽然气候变化过程中降水量趋势是增加的,但是降水量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有的地区降水量增加,有的地区降水量减少。降水量增加和减少的区域降水量的直接影响都有正、负效应之分。在降水量增加的地区有如下几种情况:①降水量增加恰当而适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可以提高区域的生产力水平;②降水量增加过于集中或水热配合不协调,无助于农业生产,有时还会造成灾害;③对于少数地区,本来水热资源配合较好,降水量的增加对于农业生产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降水量增加对种植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在许多地区降水仍然是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全球总的变化是倾向于变湿,但并不否认在一些地区旱化趋势仍十分明显。
(四)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是温度上升、冰川融化的结果。海平面上升对种植业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低洼耕地被淹没和沿海地区海水含盐量增加。若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仍按目前的速度递增,则到21世纪末海平面将在现在基础上升高1.5m。照此估算,有27个国家将受到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危害:例如,孟加拉国全部国土的15%将被淹没,另有6%极易发生洪涝;而埃及全国农田将损失20%。由于人类已意识到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从现在起人们就开始行动起来采取“遏制”对策以实现对气候变化的速率和程度的控制。因此,可以预见,到21世纪末海平面的上升高度不会达到1.5m。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研究表明,2030年海平面可能上升9~29cm,2090年可能上升28~96cm,最有可能是58cm。
全球气候变化改变了生态环境的状况。为了保证种植业的高产稳产,人们及时、正确、有力地采取行动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大量投资。由于气候变化而引起的额外投资,我们把它视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间接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全球气候变化将必然在较大程度上改变地表径流量。根据GCM2×CO2全球气候变化模型估算,全球降水量将增加8%~15%;除去由于增温而多耗的水量,地表径流也会有增加,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也会增大。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量的变化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特征,即有的地区降水量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量减少而使干旱现象出现的频率增加。不论是洪灾增加还是旱灾增加,都意味着对原有水利工程的改造必须提高防洪或抗洪标准,或者兴修新的水利工程。这种水利工程的额外投资是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间接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化肥农药投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作物病虫害发生率提高,农田杂草生长更茂盛。这就需要增加化肥农药的投入。温度的升高必然会增加农业害虫的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作物发病范围也会随着提高和扩大。研究还表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C3植物类杂草极为敏感,而温度升高则对C4植物类杂草极为敏感。为了对付这些灾害,必须投入更多的化肥和农药,提高农业投资。③土地生产力建设投资。全球气候变化的另一结果是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的面积扩大,水土流失现象加重。毫无疑问,它们降低了全球土地生产力。为了提高土地生产力,必须增加投资对这些受损土地进行恢复和改造。因而也势必提高农业生产成本。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带来的间接影响还包括对农业生产能源供应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对农产品市场平衡的影响、对人类消费结构的影响、对人类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等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估计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必须综合分析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气温增高和水文条件的改变对农业的综合效应。根据GCM平衡状况模型的预测,考虑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和不同的适应情况,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综合效应差异甚大。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它们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所采取的适应和减灾对策不同,产量减少和生产成本增加的幅度也各不相同。发展中国家将要为全球气候变化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而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还有可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获得好处。现以IPPC的研究预测加以说明。IPCC把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农业生产适应和减灾措施的水平划分为两个等级水平:一级适应水平意味着作物品种有所改变,耕作期的改变小于30天,在灌区内能足量供水;二级适应水平则包括作物种类的变化、化肥使用的变化,耕作期的改变大于30天,且非灌区也可以得到灌溉。若在全球范围内采取一级适应水平,则到21世纪中叶全球谷类产量的损失仅为0~5.2%,发展中国家为9.2%~12.5%,而发达国家不但不会减产,反而还可增产3.8%~14.2%;若在全球范围内采用二级适应水平,则21世纪中叶全球谷类作物产量的变化范围为-2.4%~1.1%之间,其中发展中国家的产量变动范围为-6.6%~-5.6%。而发达国家的增长范围为1.8%~11.0%之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仍较落后,面临日益增大的人口压力,在全球变化中所受的冲击较之发达国家来得强烈。我们仍以IPCC的预测(1990)和前面提到的目前国际上通用且有权威性的三种大气环流模型(GCM),并结合多年逐日气候资料来生成二氧化碳倍增时我国的区域性气候情景进行的预测为依据。预测的条件是:到2030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l~2℃。假定以后全部停止排放温室气体,还要再上升l~2℃。在这样的条件下,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主要正效应为:中国西北、西南地区升温约3℃。其余大部分地区升温2~3℃。一般情况下,低纬地区的增温幅度一般小于高纬地区,沿海增温幅度小于内陆。由于普遍增温,中国各地夏季将明显延长,冬季将大幅度缩短,北方将提前10~15天进入夏季并延迟一个月左右入秋;南方入夏时间一般将提前30天,而盛夏将延长20~30天,中国气候(纬度)将平均“南移”4°~5°。这将平均延长各地有效生长期一个月左右,使农业、牧草和经济作物增产2%以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将使C3作物受益,农业增产;东北、内蒙古地区夏季增暖,农业增产;华南地区及洞庭与鄱阳盆地,春天低温潮湿天气因升温而有所改善,有利于小麦、油菜、早稻以及热带、亚热带水果的增产。其主要的负效应为:温度上升导致蒸发增强,中纬度地区在升温情况下,地表蒸发能力将增加20%(多蒸发300~400mm),将大大加速华北、西北一带的干旱化进程,将损失宜农耕地
0.13×108hm2;由于西部地区升温明显,综合降水与蒸发的双重效应,结果是蒸发加剧,盐碱危害加重,这将使0.1×108hm2耕地严重退化,草场退化和沙漠化也将加重;同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春旱、夏旱、秋旱、干热风的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将造成5%~20%的粮食减产。按最保守的估计,气候变化的综合效应将使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下降5%。
气候变化对中国局部地区将有强烈影响:在高海拔地区将可生长水稻、玉米、棉花;热带、亚热带水果产区将北移50~100km。同时,农业虫害和杂草危害将加重,防除成本将上升10%~50%。气候变化还将使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形势更加严峻。应给予特别关注的是湖南、湖北和广东北部地区,增温幅度高达4~7℃,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而这些地区的年降水量则将可能减少10%~20%(GISS和UKMO总循环模型评价结果),因此,高温少雨必然会对中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强烈的影响。要想在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过程中争取最小的损失,赢得最大的机会,必须加强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减灾措施。
(选自翟虎渠主编《农业概论》)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是什么,间接影响是什么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是什么,间接影响是什么
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是什么,间接影响是什么
  据有关专家统计表明,近100年来,地球表面的大气温度平均升高了0.0.6度.引起增温的原因,除了气候的自然变化外,主要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那么,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有哪些影响呢?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两个方面.气候变暖可导致暴风雨、飓风、干旱、水灾等灾害性天气频发,除直接导致死亡和伤残外,还为疟疾、登革热、霍乱、脑炎等传染性疾病提供传染环境;气候变暖带来的热浪和高温,能使病菌、寄生虫更加活跃,损害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同时导致与热浪相关的心脏、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由于许多传染性疾病都属于温度敏感型,全球气候变暖能使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范围扩大,更严重的还会导致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复苏.如气候变暖将引起昆虫传播媒介的地域分布扩大,增加了全球许多地方的昆虫传播性疾病的潜在危险;气候变暖与环境变化,还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病原体存活变异,危害期延长,传染病区扩大;同时还可能使水质恶化或引起洪水泛滥,进而引发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科学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暖,空气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如真菌孢子、花粉和大气中颗粒物浓度,也会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增高使人群中患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如枯草热、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气候变暖还会加重空气污染,使急慢性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存在着地域差异,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卫生保健、防控措施、医疗条件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应加强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复杂途径和机制的研究,建立相关模式,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同时,还应建立集气象、环境和疫情为一体的综合检测系统,进一步开展医疗气象预报,并建立传染疾病的快速反应系统.IPCC第三次气候评价报告
&IPCC第三次气候评价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概要 & 高&&峰&&&孙成权&曲建升&编译 & &&&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前两次气候变化评价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最近5年气候变化研究新成果,进行了IPCC第三次全球气候的评价工作。IPCC第一工作组于-20日在上海召开了第八次工作组会议,通过了供决策者参考的报告概要。下面是该报告的摘要性结论。 &&& 1 日益增加的大量观测结果表明:地球正在变暖并伴随气候系统的其它变化&&& 1.1 20世纪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增加了0.6℃&左右 & &&& (1)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自1861年以来一直在增高,20&世纪增加了0.6±0.2℃&。这个数据比1994年的IPCC第二次气候评价报告高了0.15℃&,20&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年和年; &&& (2)全球范围内,90年代是最暖的十年而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 &&& (3)北半球具代表性的数据分析指出,20&世纪可能是过去1000年增温最大的100年; &&& (4)平均来说,年间,逐日夜间地表最低气温每十年增加0.2℃&,而逐日白天陆面最高气温每十年增加0.1℃,而此间海面温度的增幅大约是平均陆面气温增幅的一半; &&& 1.2 地表以上8km&大气层气温在过去40年中有所升高&&& (1)自50&年代以来地表以上8km&大气层温度在增加,近地表气温每十年增加0.1℃; &&& (2)自1979年以来,卫星和天气探空气球观测表明,地表以上8km&大气层气温全球平均每十年增加0.05±0.1℃,而全球平均近地表气温增加0.15±0.05℃。 &&& 1.3 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 &&& (1)卫星数据显示,雪盖面积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很可能已减少了10%左右,而地面观测表明,20世纪北半球中高纬的河湖结冰期年减少大约两个星期; &&& (2)20世纪非极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 &&& (3)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北半球春夏海冰面积减少了大约10%-15%。最近几十年,北极海冰厚度在夏末秋初期间可能减少了40%左右,冬季则减少缓慢。 &&& 1.4 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而且海洋热容量增加& &&& (1)测潮数据表明,20世纪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了0.1~0.2m; &&& (2)洋面下温度数据分析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全球海洋热容量一直在增加。 &&& 1.5 气候的其它重要方面也发生了变化& &&& (1)北半球中高纬陆区的降雨在20&世纪每十年增加了0.5%~1%&,热带陆区每十年增加了0.2%~0.3%,亚热带的陆区每十年则减少了0.3%&左右;南半球的广大地区则没有发现可比的系统性的变化;海洋上的降雨因没有足够的数据而不能分析其变化趋势; &&& (2)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大暴雨事件发生频率增加了2%~4%; &&& (3)整个20世纪,中高纬陆区上空的云量可能增加了2%&左右,在多数地区这与观测到的温度日较差减少相吻合; &&& (4)自1950年以来,极端低温事件的频率有所减少,而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频率有较小的增加; &&& (5)与过去的100年相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更频繁、持久且强度更大; &&& (6)年间,全球陆区严重的干旱和洪涝有相对较小的增加,在很多区域,这些变化主要受十年乃至数十年的气候变化影响; &&& (7)在某些地区如亚洲和非洲,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在最近数十年都有所增加。 &&& 1.6 气候系统的某些重要方面似乎没发生变化& &&& (1)地球的几个区域在最近数十年没有变暖,主要分布在南半球海洋的一些区域以及南极的部分区域; &&& (2)根据可靠的卫星观测,南极海冰面积自1978年以来没有明显的变化; &&& (3)热带风暴强度和频率的全球变化主要受十年际及数十年际气候变化的支配; &&& (4)龙卷风、雷电日以及冰雹的系统性变化不甚明显。 &&& 2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持续改变大气状况并进而影响气候&&& 2.1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及其辐射影响继续增加& &&& (1)大气中的CO2&浓度自1750年以来增加了31%; &&& (2)在过去的20&年中大约有3/4左右的人为CO2&排放量是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其余的是因为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 &&& (3)当前,海洋和陆地合起来的吸收量是人为CO2&排放量的一半。20&世纪90&年代陆地吸收的CO2&很可能已超过因土地利用变化而排放的CO2量; &&& (4)过去20&年CO2&浓度的增加率保持在每年1.5ppm(0.4%),90&年代,年增加率在0.9ppm&到2.8ppm&之间; &&& (5)自1750年以来,大气中CH4的浓度增加了1060ppb(151%)&,并仍在持续增加,目前的CH4&浓度在过去的42万年中是最大的; &&& (6)自1750年,大气中N2O&浓度增加了46ppb,&并仍在持续增加,目前的N2O浓度在过去的1000年中是最大的,&大约1/3&的N2O&排放量是由人类活动产生; &&& (7)自1995年,大气中很多含碳气体既破坏臭氧,又是温室气体,其浓度由于受到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补充规定的限制要么增加缓慢要么减少,而其替代物质如CHF2Cl&和CF3CH2F&等也是温室气体,这些物质的浓度却在增加; &&& (8)从1750年至2000年,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引起的辐射强迫估计为2.43W&m-2&&; & &&& (9)从1979年至2000年,平流层臭氧耗减估计产生-0.15Wm-2&的辐射强迫; & &&& (10)自1750年,对流层臭氧总量估计增加了36%,主要与人类排放几种O3&形成的气体有关。 &&& 2.2 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在大气中的存在是短暂的,主要产生负的辐射强迫 & &&& (1)人类主要是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活动产生气溶胶,这些活动也与空气质量下降和酸沉降有关; &&& (2)自第二次气候评价报告以来,在更好地表征不同种类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 (3)除直接辐射影响外,气溶胶还通过其影响云而产生间接影响。更多的证据表明,这种间接影响产生负的辐射强迫; &&& 2.3 自然因子也产生小的辐射强迫 &&& (1)自1750年,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导致的辐射强迫估计为+0.3W&m-2&&; &&& (2)火山喷发引起的平流层气溶胶产生负的辐射强迫会持续数年。几次主要的火山喷发发生在年和&年这两个时间段; &&& (3)上述两个自然因子产生的气溶胶导致的辐射影响在过去20年甚至40&年中是负的辐射强迫; &&&& 3 模式预测未来气候能力的可信度增强& &&& (1)增进了对气候过程(包括水汽、海冰以及海洋热传输过程)的理解及其与气候模式的结合; &&& (2)近期的一些气候模式获得了对现代气候模拟的满意结果,而无须再像过去的模式一样对海气界面进行热量和水汽通量的非物理适应; &&& (3)包括自然和人为强迫估计的模拟结果再现了20&世纪地表温度大范围变化的观测事实; &&& (4)关于ENSO&、季风和北大西洋涛动的模式模拟的一些方面得到了改进。 &&& 4 新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大多数观测到的变暖事实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 & &&& (1)正如现代气候模式预测的那样,过去100年的变暖很可能是气候自身的变化,过去1000年气候数据的重建亦指出,这种变化可能完全由自然因素引起; &&& (2)新的探测技术应用以及气候变化归因研究同时发现了过去35~50年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影响; &&& (3)单纯考虑自然强迫的气候模拟结果不能解释20&世纪后半叶的变暖问题; &&& (4)尽管目前对硫酸盐气溶胶的人为和自然因子的影响尚不能确定,但可确定过去50年由于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的增暖幅度; &&& (5)通过模式模拟结果与观测记录的比较,归因研究目前可以考虑模式对外部强迫反应幅度的不确定性; &&& (6)大多数研究结果发现,在过去的50&年里,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造成的增暖率与幅度的模拟结果与观测事实具一定的可比性。进一步考虑温室气体和硫酸盐气溶胶的模式,其模拟结果与这一时期的观测结果一致; &&& (7)当同时考虑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影响时,过去140年的模拟结果和观测结果非常吻合。 &&& 5 21世纪人类影响将继续改变大气组分 & &&& 5.1 温室气体 &&& (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依然是大气中CO2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 &&& (2)随着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海洋和陆地吸收CO2的量却在减少; &&& (3)根据IPCC&排放方案特别报告,碳循环模式预测2100年大气中CO2&浓度可达到540~970ppm,与1750年的280相比提高了90%~250%&; &&& (4)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可影响到大气中的CO2浓度; &&& (5)非CO2&的其它温室气体模式计算结果,2100年各温室气体浓度差别很大,CH4变化范围为-190~+1970ppb,N2O为+38~+144ppb,整个对流层中的O3为-12~+62%,而HFCs、PFCs&和SF6&与2000年相比变化也很大; &&& (6)为了保持辐射强迫的稳定,必须减少温室气体及控制温室气体的物质的排放。 &&& 5.2 气溶胶 &&&&SRER方案同时指出了人为气溶胶是增加拟或减少,主要视化石燃料使用的程度及控制污染排放的政策;另外,由于气候变化的结果自然形成的气溶胶(如海盐、沙尘等)预计要增加。 5.3 21&世纪的辐射强迫 &&& 对于SRER&阐述的方案,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平均辐射强迫将继续增加;CO2引起的辐射强迫预计从2000年的1/2强增加到3/4;直接和间接的气溶胶辐射强迫变化幅度估计要比CO2的辐射强迫小些。 &&& 6 在所有SRER&方案下,全球平均温度和海平面预计会升高&&& 6.1&温度 &&& (1)全球平均表面温度预计在年间升高1.4~5.8℃&; &&& (2)温度升高预计要比第二次评价报告中的预测结果大; &&& (3)根据古气候数据,预测的增暖率要比20世纪观测到的结果大得多; &&& (4)到2100年,气候模式群在给定的方案下模拟的温度变化范围与单个模式在不同的方案下模拟的结果具可比性; &&& (5)对于几十年的时间尺度,当前观测到的增暖率可以用来约束给定温室气体排放方案下的预测结果。利用这一方法,根据排放方案,未来几十年人为产生的增暖率为每十年增加1.4~5.8℃&&&&&; &&& (6)根据最近的全球模式模拟结果,几乎所有陆区都比全球平均增暖更快,特别是北半球高纬度区的冷季; &&& (7)表面温度的近期变化趋势变得更像热带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热带太平洋东部比西部暖和,并因此导致降雨东移。 &&& 6.2 降雨 &&& 对于大多数的SRER方案,全球模式模拟的结果表明,21世纪全球平均水汽浓度和降雨预计要增加。21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和南极地区的冬季降雨增加,至于低纬度的陆区,既有区域范围的增加,亦有区域范围的减少。 &&& 6.3 极端事件& &&& 与20世纪后半叶观测到的事实相比,21世纪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增加和扩大的趋势。 &&& 6.4&&厄尔尼诺 &&& (1)最近的预测显示,未来100年厄尔尼诺强度有较少的增加或很少变化; &&& (2)虽然厄尔尼诺变化较小或无变化,但全球增暖可能导致很多地区严重干旱和大暴雨事件的发生,以及伴随厄尔尼诺发生干旱和洪涝的危险程度增加。 &&& 6.5 季风& &&& 与温室气体有关的增暖可能会引起亚洲季风降雨的变化,季风期和强度的变化取决于温室气体的排放方案。 &&& 6.6 温盐环流& &&& 多数模式结果显示了海洋温盐环流的减弱,而这将导致北半球热量向高纬度传输的减慢。 &&& 6.7 雪冰& &&& (1)北半球雪盖和海冰面积预计进一步减少; &&& (2)冰川和冰盖预计继续退缩; &&& (3)南极冰盖可能会由于大的降水而得到补充,格陵兰冰盖却因径流增加超过降雨的增加而亏损。 & &&& 6.8 海平面& &&& 根据SRES&方案,全球海平面预计年间将升高0.13~0.94m,这主要由于热膨胀和冰川消融所致。&第二次气候评价报告依据SRES&方案得到的预测结果为。本次预测的温度较第二次高,但海平面升高幅度却较低,这主要归因于使用了改进的预测模式。 &&& 7& 人类影响造成的气候变化将持续上千年& &&& (1)性能稳定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大气组成、辐射强迫以及气候构成了持久的影响; &&& (2)如果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某一个值上,那么全球平均表面温度仍将以每百年零点几度的速率升高; &&& (3)即使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目前的水平上,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升高并进而引起海平面升高预计要持续几百年; &&& (4)冰盖将继续对气候变化做出反反映,并对海平面升高产生影响,即使气候稳定后也要持续几千年; &&& (5)最新的冰盖动力学模式模拟指出,南极西部冰盖在未来的1000年中可能会使海平面升高3m,但这一结果强烈地依赖于模式关于气候变化方案、冰盖动力学以及其它因子的假设。 &&& 8 为解决信息不足和过程理解不够的问题应采取的进一步行动& &&& 8.1 系统性的观测和气候重建工作& &&& (1)扭转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观测网不足的局面; &&& (2)支持和发展用于气候研究的观测基金,包括实施一个全球观测一体化战略,以提供精确的、长期的、一致性的数据; &&& (3)加强对历史气候阶段的重建工作; &&& (4)提高观测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空间分布的能力。 &&& 8.2 模式与过程研究& &&& (1)增进对导致辐射强迫变化的因子及其机理的理解; &&& (2)理解和表征气候系统中重要的未知过程; &&& (3)改进定量研究气候预测和方案不确定性的方法; &&& (4)促进针对全球气候变异、区域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的全球的、区域的气候模式的集成; &&& (5)更有效地将物理气候模式与生物地球化学模式结合起来,并依次将人类活动耦合进模式中。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气候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的研究.pdf9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摘要: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气候变化己由一个科学问题发展为一个全球政治、
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全方位问题。伴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程度、范围的加深,建筑
工程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它的影响,而至今气候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研究主要集
中于通过减少能量使用和温室气体减排来减缓气候变化,对于建筑工程适应气候
变化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尚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针对这方面问题,本
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系统地研究总结了气候变化对建筑工程包括建筑
环境、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及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影响,并从减缓和适应两方面
给出了建筑工程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同时,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分
析指出了未来建筑工程急需开展的科学研究问题。
.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以乡村建筑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气候变化适应性评
价方法,旨在评价乡村建筑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脆弱性、适应性,确定
气候变化对乡村建筑的影响程度,为业主决定是否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适应气候变
化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该评价方法分为个层次,包括适应和减缓两个一
级指标;室内高温、洪水、暴雨、大风、温室气体排放五个二级指标; 夏季室内
热环境和冬季室内热环境两个三级指标。
.选取了山东某地区两个乡村居住建筑作为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旨
在考察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考察在该地区哪种建筑形式在
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适应性更好。在实例评价的最后结合两所建筑实际情况及住
户的经济情况,对建筑适应和减缓未来气候变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气候变化;建筑工程;;适应;减缓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