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采用了多样性的教学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进行教学

谈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之多样性
当前位置:>>>>>>>>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与教学方法的特殊性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说,它有三个目的:一是通过音乐教育,人人都能成为记忆力强、反应灵敏、想象力丰富、判断力迅速而准确,有一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聪明人;二是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在精神上能得到美的滋润,使身心感到轻松愉快;三是给予学生一定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观念,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一般;同时给学生以基础的音乐知识,达到有一定的自学钻研能力,并能初步体会到一些音乐艺术美的奥秘。总之,它是以“美”为核心,随时进行美的熏陶,通过美育促进德育、智育的更进一步发展。
综合以上三个主要目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它不能采用非常严肃地、单纯灌输的方式来讲解注入,也不能象民间艺人一样,采用一句一句地口传心授;也不能象专业音乐学校中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更不能象几十年来一直采用的教几支歌就算上音乐课的方法。它应以多样的、科学的教学法施诸于不同程度的教育对象。并要既有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又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随时注意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接受的更多些、更快些、精神上更愉快些。
二、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专业化”和“非艺术化”的不良倾向突出,使得音乐教育偏离了正确方向。
“专业化”──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中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普通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及修养的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可见,中小学音乐教育并非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或音乐家,而是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只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一些知识技能的训练,切不可按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非艺术化”──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上有着艺术教育的特征,而艺术教育是围绕美育展开的,它为达到美育目标服务。因此,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也要始终围绕着审美教育这一核心,走艺术化道路。然而,现今的一些中小学音乐课,并不象一门艺术课、美育课,而更像一门语文课、数学课或者思想道德教育课。把音乐课型尤其是欣赏教学上成语言替代型,这完全是不可取的。音乐与语言虽然都是艺术,但是音乐这种非语义的艺术,是语言永远都无法取代的。教师不能只是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述音乐所要表述的形象、内容,而应更多地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听,给他们以想象的空间,在音乐流动的音响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鉴赏能力,感受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
三、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面对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大面积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和感受粗略谈一谈浅显的看法。
首先,中小学音乐课堂组织教学的方法应具有多样性。中小学生大多在十四、十五岁以下,他们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组织教学中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应注意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小学低年级儿童易用引导、鼓励、表扬等进行诱导;中、高年级则应多采用启发、思考、发现等方法进行疏导。另外,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结合自身各方面条件,扬长避短,使自己始终保持一定的权威性、示范性,减少失误。
根据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下面是我对部分教学内容,选择相关教学方法的一些体会,与同行们商榷。
音乐欣赏内容努力采用发现式教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比如通过讲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创作动机等问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进而理解作品,达到与作者的心理共鸣。我在讲解[苏]普洛克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德与狼》时,除了介绍作品用不同乐器描绘刻画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外,努力引导学生们自己去发现、体会作品的特点和作者当时的心境。通过交流我发现同学们除了一些共性的体会外,感受作品明显与学生个性有关。有些同学虽然对乐器特点与人物、动物特征把握不准,但对作品的整体美体会很深。学习史真荣的童话故事音乐作品《龟兔赛跑》时,也有类似情况,所以发现式教学法对音乐欣赏课程来说,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更明显的效果。通过口诀强化练习对某些内容来说也是不错的教学法。例如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如果死记硬背,会为学生带来许多困难。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一些“节奏歌谣”或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或分析对比。如:青蛙跳(咚嗒塔);钟摆摇(的嗒的嗒);打机枪(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喇叭响(笛笛,笛笛);知了叫(知了,知了);小鼓敲(咚哒哒,咚哒哒);母鸡叫(咯咯嗒,咯咯嗒);齐步走(跨跨跨跨)。这不但对视唱有所帮助,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促进作用,同时,增加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问题教学法对把握特定音乐教学内容也是值得提倡的方法。利用问题把学生带入思考、追求、探索的意境中去,特别是对节奏特点突出以及有特性的教材,例如《国歌》《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哩哩哩》《牧童》等,教师可把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休止符让学生找出和纠正过来。比如,教师把《国歌》中(三连音)唱成(5 5 5);把《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中(&&&&&&&&&&2) 唱成(& 1& 1 &1& 1 &1& 1&&&&2)等,来引导学生去思索和鉴别。
讲授法仍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只是在音乐教学中趣味性比科学性更重要,因此要避免严肃刻板地讲述,要运用形象比喻和有趣味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新知识。这不但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把附点音符中的附点,比做某某音符带了个“小弟弟”,“小弟弟”乘车要买半票(当然前面的大哥哥音符要买整票)。这样,把附点的时值总是等于前面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一半),与半票是整票价格的一半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就较好地克服了学生把附点的时值固定当做半拍的错误概念了。再如把顿音号比喻成指啄食的鸡嘴:“顿音号、象鸡嘴,应该唱得短又脆”;把重音号比喻成箭头:“重音号,象箭头,时间唱足音饱满”;把延长号比喻成眼睛上面加眉毛;把连音号比喻成相同音上搭座桥;把渐强号比喻成喇叭,左边小来右边大;把渐弱号比喻成宝剑,右边小来左边大;把休止符比作“某某同学没赶上车”,要给他留座位(即空出与音符相应的时值)。通过上述方法,既交待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又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
直观现场教学法在视唱教学中的应用。比如用铅笔、小树枝等制成各种尺寸长度的小棒,拼搭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或某一旋律所唱的节奏。又如制作活动音符卡片,用它在黑板上作不同节奏型的组合。这样,既可利用单个音符卡片进行教学、提问,又可以组成与教材重点、难点有关的乐句,使学生通过分解和组合,能很有兴趣地理解不同类型的节奏。还有,写出教学歌篇尽量使每行乐句完整,不在延长句和连音处换行。乐曲中相同乐句、乐段和不同乐句、乐段在书写中,对比尽可能要明显;字迹要工整、规范、鲜明,多用黑白对比色,形成大的反差;布局要合理,尽量使全曲布满歌篇。在中、低年级的歌篇上,可以画上简单、鲜明、通俗与教材有联系的插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联想。这类直观现场教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指唱方法帮助学生唱好跨度较大的音程。唱好音程的基础是唱准音阶。音阶的练习要持之以恒,才能牢固地打好学生音准的概念。当学生掌握音阶的音准后,唱级进音程是较容易的,但唱好跳进音程,特别是要唱准四度以上的音程就会出现许多困难了。教师可先出示音阶挂图,用唱级进音的方法用指挥棒领学生从低向高或者从高向低,让学生记住前一个音准后,从前到后反复进行训练(其他大跳音程,都可用类似方法,甚至可指唱部分乐句),然后,再有目的的引导到教材中去唱乐句里的音程或者重点乐句,学生就能很快突破这一难点。和声音程可以由低到高分解用上述方法练唱。如,低音声部记住,高音声部记住,放轻声音,保持住音高,再注意倾听和声效果,以求谐和。
国外的一些音乐教学法,也充分印证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多样性。如:奥尔夫节奏教学法、巴里斯节奏唱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结合我国锣鼓经,对学生进行以内心节奏为主的训练,培养节奏感;柯达伊的手势教学、奥尔夫多声结构与简单的和声体系、铃木“母语”教学法,结合我国民间音乐,对学生进行音准和合唱训练;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结合现行教材对学生进行以欣赏为中心的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只运用几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动脑筋想办法,采取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一定能使学生顺利而准确地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技能。音乐教师要在每个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起主导作用,就必须创造积极的教学状态,发挥自身素质特长,努力做到“启发有方、诱导得法”。让我们铭记柯达伊的告戒:“好的音乐教师,要比歌剧院的指挥重要得多。一个蹩脚的指挥,不过是失败一次,而一个蹩脚的教师连续失败三十年,则要扼杀三十批儿童的音乐天才。”
【上一篇】
【下一篇】高校美术类课程教学方式应具有多样性
高校美术类课程教学方式应具有多样性
[摘 要] 社会与经济在信息化多样化中发展,本笔者文认为美术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行多样化教学尝试与改革研究,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美术类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将来能为美好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关键词]学生 教学 积极性 艺术 兴趣 欣赏当今我国美术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市场经济的影响也有一些人为因素。回顾20世纪,中国的美术教育领域当然有成功也有不足。中国是很注重传统文化的,因为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所以在美术课上大部分是传统美术内容,使学生以美术鉴赏能力为基点,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在传统美术的教育过程,教师使用的方法也太单一,一般是灌输和强制。本文笔者认为教育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首先,我们的时代正在走向交互性时代。教学也可以从多角度达到教学目的。但作为美术老师除了培养学生的技能以外,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艺术悟性。我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教学方式。1、真实课堂互动性教学。老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题体,意思是可以让学生与老师共同主宰课堂。这样完全可以把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课堂气愤活跃起来。比如,上素描人体结构课时,可以叫一男一女同学到骨骼架旁边作对比。使同学们自己熟悉的身影作为讲解材料,枯燥的骨骼结构课程变得生动,他们当然无比兴奋,肯定课堂就不会有人昏昏欲睡了。作为模特样板的同学在被讲解分析的同时,也会对课程有更深刻的印象,一举两得。2、文化背景相结合方式。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对学生绘画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鼓励学生平时一定要博览群书,也要多写东西,体裁可以不限。比如要欣赏和学习唐伯虎的作品《和图》,就应该了解唐伯虎的生活时代背景历史资料;不然领悟不到画之精华。如米开朗基罗的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壁画作品《最后的审判》,同样你也要了解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史实与故事,否则,你将无法对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由于那些故事的神秘与生动促使学生们在课堂上也会聚精会神。3、应用多媒体影像教学。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国外的艺术作品和国内外教授的讲座或谈话录核心内容。如艺术之都巴黎卢浮宫的珍品,还有毕加索谈艺术,当然是原版的为好。放大的影像屏幕取代了以往大家所不能看清的黑板或挂图,学生视觉系统感受到的是鲜艳的色彩,变化的线条,强有力的块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但是这种课程需要把准备的材料进行编辑整理做成一个较完整的课件。因此在用这种方式教学前,需要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检查与维护设备。其次 ,从学生个体兴趣方面来谈,自我兴趣对于学习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没有兴趣很难把一门学问掌握好。所以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艺术兴趣带进课堂,让同学们来分享自己的创作情趣,同时相互影响,激发全班同学的创造性。可从以下几点来尝试。1、善于鼓励与欣赏学生。鼓励和欣赏学生有个性的作业画面,支持他们与众不同的画法,哪怕只是一个局部,从而唤醒其潜在的审美感觉。在语文或英语课堂教学时,学生造句能用一个优美的词语都能得到老师的赞扬而信心倍增,学习绘制美术作品同样是可以的。教师们的鼓励与赞扬能给课堂教学创造某种轻松的氛围,也有利于同学们大胆的发挥与表达各自的思想创意。每个同学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教师的态度可使之辉煌也可使之熄灭。换句话说,其也就是学生的一些灵感,正确引导可让它充分发挥,必然就会取得一定的成绩。2、把握学生兴趣促进教学。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学生,每个学生的出生经历与爱好都不同,可以把握他们的兴趣爱好去教学。比如有些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那游戏上的人物就可以成为他的创作题材或主体。有些人喜欢足球,那么足球就可以成为他的作品素材。相对于强制性题材创作教学来看,必然更能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总而言之,条条道路都是通罗马的,以上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美术技能和艺术的真谛。本人的此段文字仅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对广大师生有益。参考文献[1]曾润.绘画作品[J].艺术百家2012[2]曾润.素描艺术中的造型因素研究[J].艺术科技2013[3]陈丽霞,龙湘平.走出误区面向未来-谈艺术设计专业水分教学[J] .美术大观 2003
上一篇:下一篇:2014心理健康网络知识竞赛叠加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4心理健康网络知识竞赛叠加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基础研究(2)
从以上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必须根据其适应性,结合学科特点加以选择。不加选择的盲目使用,或者简单地只运用某一种方式,都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可以说,在各种教学方式中,没有哪一种是&最好的&。企图在教学中只运用某种方式的认识和做法是错误的。教学方式必须多样化。
在此还应当指出,启发式是中小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把启发式与讲授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并谈。
问题之三 选择教学方式是为着&学生活动&还是为着&达成教学目标&?
目前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之所以出现教学方式形式化、绝对化的情况,除了不少教师不明确中小学教学是需要多种方式,而且不同方式各有其不同的适应性以外,还存在着不少教师不明确应当依据什么来选择教学方式。诚然,传统的中小学教学,注重教师的讲,要求教师讲得清楚、讲得明白、讲的生动,而对于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关注不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应当讲清楚、讲明白、讲生动,更不意味着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活动范围为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和评价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充分而必要的活动,但不能是无目的的活动,不能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师也应当明确形体上的活动是活动,思维上的活跃也是活动。
选择教学方式的根本依据应当是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完成什么样的教学任务。因为中小学教学是有目标、有任务的,任何教学活动都应当是为着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这就是中小学教学活动不同于学生的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教学方式的具体选择则必须结合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来进行。对于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是以审美为主要目标,可能更多的是要运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是以理解和运用概念、原理、法则为主要目标,可能更多的是要运用讲授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对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除了以上所述的各种教学方式,必要的背诵和记忆也是不可少的。对于概念、原理、法则、定律等知识性很强的内容,可能更多的是要运用讲授式和必要的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对于感性的内容,可能讨论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更为有效。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学生,也要考虑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还欠缺,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还很不成熟,主要的教学方式可能还是讲授式,不宜过多的探究,不宜开展研究性学习。而初中,特别是高中学生则应当有较多的探究和研究。无论何种方式,又都面临着教学时间的问题。中小学教学的总课时是一个常数,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成的教学目标也都是有所规定的。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在规定的时间内要使全体学生都达到既定的目标和完成既定的任务,探究式、研究性学习、讨论式和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大量运用是不可能的,启发式的讲授式还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实施中,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在教学方式的运用方面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加强对各种教学方式的适应性的研究,研究和实验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如何有效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如何根据具体条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段的学生如何根据具体条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研究和实验中还应明确,一节课可以以一种教学方式为主,但是更多的是要在一节课之中交替使用几种教学方式,以防又把教学方式程式化。
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主体。面临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艰巨的任务,中青年教师一定要重视在学校,特别是在教研组内的日常教学研究,即校本教研。通过校本教研,首先学会规范地上好每一节课,其次要对本学科课程标准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包括对本学科的总的课程目标及教学任务的理解和把握,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再学会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式,以及如对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只有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才可能最终解决教学方式的问题,才可能自如的根据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最终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标签(Tag):
------分隔线----------------------------
------分隔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多样性教学反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