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恩溥 我是中国人翻译的 哪个翻译比较好

我的图书馆
明恩溥——促成留美风气的宣教士(魏外扬)原载《举目》杂志49期(2011年5月号)
Arthur Henderson Smith (July 18, 1845 – August 31, 1932)
几年前,国内有一家知名报纸,邀请学者、专家选出50位“对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外国人”。童话作家安徒生、肯德基炸鸡的创始人桑德斯、日本演员高仓健、美国职业篮球明星乔丹等人,都在候选名单上,可见选择的标准是相当多元的。然而,在众多候选人如此激烈的竞争下,竟有4位来华宣教士上榜!他们是∶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 )、丁韪良(W. A. P. Martin,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 ),和明恩溥(Arthur H. Smith , )。该报对明恩溥的评语如下∶
“美国公理会来华传教士。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下,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馀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随著时间的推移,明恩溥的明智和远见,愈加令人信服。作为一个美国传教士,他熟悉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因而他知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影响中国的未来。1906年,当他向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建议,将清王朝支付给美国的“庚子赔款”,用在中国兴学、资助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时,他大概已经意识到了实施这一计划所能具备的历史意义。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後改名为清华大学)的成立,为中国留学生赴美打开了大门,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从封闭的国度走向世界。他们中间涌现出众多优秀人才,归国後成为不同领域的精英。”明恩溥的建议,不仅仅落实於教育方面,还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如今,在中国教育界和医学界,用庚子赔款办的清华大学和协和医院,仍是公认的佼佼者。先冷落、後“狂译”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於1845年出生於美国康乃狄克州的维农(Vernon)。这个至今居民不到3万人的小城,距离晚清幼童留学美国的重镇哈特福(Hartford)不远。1867年,明恩溥从威斯康辛州的贝洛特学院(Beloit College)毕业。根据他的同班同学、後来在中国的宣教同工博恒理(Henry D. Porter)回忆,明恩溥爱开玩笑、非常风趣,而且擅长讲故事。这些特色,在他後来的著作中表现无遗。
中国山东的农民和花生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2f年,明恩溥夫妇由美国公理会差派到中国北方。先是在天津,後来因为山东饥荒,被派往山东赈灾,就此长期留在山东农村生活。《中国人的性格》(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与《中国乡村生活》(Village Life in China)两书,足以说明他与中国平民百姓有深度的交往,对中国庶民文化有透彻的体认。
《中国人的性格》英文原著,在1890年代已经风靡西方世界,但早期的中文译本却遭到冷落。鲁迅生前对此书极为重视,多次在文章中提及。日出版的《中流》半月刊上,他在自己文章的结尾处,语重心长地说∶“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即明恩溥的《中国人的性格》,编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14天之後,也就是10月19日凌晨,鲁迅病逝,此书译成中文便成了他最後的遗愿之一。其实,早在1903年,上海的“作新社”,已将该书由日文版译出中文版,可惜鲜为人知。而且,译者已经预见其内容必然引起复杂的反应,因而在卷首弁言(即前言,编注)中,奉劝读者“不可挟自是之心以读;不可挟外人轻蔑我之心以读;不可挟外人不知我之心以读。”这种泰然坦然的心态,正是我们民族近百年来所欠缺的。
“狂译”之后,市面上出现的“中国人的性格”的众多版本
直到1990年代以後,这本旧作才出现众多中文译本,甚至到了“狂译”的地步,这也代表我们终於来到比较能够自省,也比较有自信的时代。在《中国人的性格》中,明氏列举了26项特徵。众多中译本的译法不尽相同,以下为版本之一∶1.保全面子。2.节俭持家。3.勤劳刻苦。4.讲究礼貌。5.漠视时间。6.漠视精确。7.易於误解。8.拐弯抹角。9.顺而不从。10.思绪含混。11.不紧不慢。12.轻视外族。13.缺乏公心。14.因循守旧。15.随遇而安。16.顽强生存。17.能忍且韧。18.知足常乐。19.孝悌为先。20.仁爱之心。21.缺乏同情。22.社会风波。23.株连守法。24.互相猜疑。25.缺乏诚信。26.多元信仰。请读者不要忙著数算这26项特徵中,正面的、负面的各占占多少,因为明氏常在同一个标题下,提出既有正面又有负面的观点。1900年庚子事变中,明恩溥夫妇也在北京使馆区遭受围困。脱险之後,他将亲身经历与见闻,写成《动乱中的中国》(China in Convulsion)一书。该书的第27章,收录了明氏的一篇讲章,那是解围後众人举行感恩礼拜,邀请明氏证道,他将得救的原因归纳为10点,证明都是出於上帝的保守。改变从那时开始20世纪的开头10年,北美青年热烈投身海外宣教运动,召开一次又一次的宣教大会,出版一本又一本的宣教书籍。明恩溥身为资深、勤於写作的宣教士,深受後辈的敬重。他在这期间所写的书,都列为宣教教育的重要教材。例如1907年出版的《中国的升起》(The Uplift of China),是为美国的青年宣教运动(Young People’s Missionary Movement)而作。後来在英国加以修订後,又成为适合英国青年阅读的版本。就在这海外宣教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明牧师的家庭却遭遇苦难。1906年,儿子Henry在美国不幸溺毙,带给他们无限的悲伤。在明氏母校贝洛特学院的特藏档案里,就保存有明氏夫妇在痛失爱子後,与亲友的一些通信。
清华学堂旧照(注)
然而也就在这一年,明恩溥为中国争取到一个机会,和一间学校。一个机会就是由美国退回部分的庚子赔款,用来资助中国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一间学校就是成立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起初名叫“清华学堂”,後来改为“清华大学”。继1877年和1890年之後,1907年第3次全中国性的宣教大会,在上海举行。这次大会的主席,仍照往例,由一位英国籍和一位美国籍的宣教士共同担任,以示对这两大宣教母国的感谢与尊崇。明恩溥(美国公理会牧师),以及汲约翰(John C. Gibson,英国长老会牧师),获得推选,可见他们在中国教会界所受到的敬重。20世纪初年,多少中国学子在庚款的资助下,前往美国学习,然後回到祖国服务!他们带动的留学美国的风气,至今未息。这些发展,多少要归功於明恩溥宣教士的先见之明。在众多的庚款留美学生中,胡适是杰出者。他学成回国前,在日记上留下一句豪语,可以代表那一代留学生的心声∶“如今我们回来,你们请看分晓罢!”多年後,他又将这句话改为∶“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请看,要换个样子了!”壮哉斯语!但是在我看来,当明恩溥和他们那一代跨海而来的宣教士们踏上中国土地时,改变就开始了!
TA的最新馆藏中国人的气质(图书)名词解释_名词解释大全
书 名: 中国人的气质作 者:(美国)明恩溥(ArthurHendersonSmith)刘晓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年03月ISBN: 1开本: 16开定价: 38.00 元
《中国人的气质》内容简介: 中国人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诸多美德,每一种都理应获得由衷的赞誉。但与此同时,也有这样一个危险,即先入为主地高估中国人的道德水准。盲目的赞美与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难同样有害。
,Arthur Henderson Smith
又作明恩普。美国人。基督教公理会来华。1872年来华,初在天津,1877年到赈灾传教,在恩县庞庄建立第一个教会,又先后在此建立小学、中学和医院。他在鲁西北传教三十年,写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著作,如《》《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究》《中国在动乱中》《王者基督:中国研究大纲》《中国的进步》《今日的中国与美国》《汉语谚语俗语集》等。
引言第一章 面子第二章 节俭第三章 勤劳第四章 礼节第五章 漠视时间第六章 漠视精确第七章 误解的才能第八章 拐弯抹角的才能第九章 灵活的固执第十章 智力混沌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轻视外国人第十三章 缺乏公共精神第十四章 保守第十五章 漠视舒适和便利第十六章 生命力第十七章 忍耐和坚韧第十八章 知足常乐第十九章 孝顺第二十章 仁慈第二十一章 缺乏同情心第二十二章 社会台风第二十三章 相互负责和遵纪守法第二十四章 互相猜疑第二十五章 缺乏诚信第二十六章 多神论、和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真实状况一起当今需求译后……
《中国人的气质》 从西方人眼中反观中国民族 西方研究中国国民性的第一本社会学经典 鲁迅深受影响并郑重推荐的著作 最佳的读物 最好的语言学习读本
一个外国人在一百多年前关于中国人性格的一番品头论足,居然曾引起包括、鲁迅在内的中国思想大家们的广泛关注,直到如今仍能激起国人的阅读兴致;一个美国从西方文明和基督教立场出发对中华民族的一阵指手画脚,居然成了西方汉学中最重要的“奠基作”之一,在西方人的中国观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持久而又巨大的作用。
这个人就是阿瑟亨德森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中文名。明恩溥生于美国的维尔农镇,毕业于贝洛依特学院和安多沃尔,1872年作为美国公理会的传教士来华,在上海、山东等地传教。1905年,明恩溥辞去教职,定居北京附近的通州,专事写作。明恩溥在中国总共度过了半个世纪的传教和写作生涯,留下多部关于中国的研究著作,如《汉语谚语熟语集》、《中国乡村生活:一项社会学研究》、《动乱中的中国》、《基督王:关于中国的概括性研究》、《中国的上升》、《今日的中国和美国》、《前往中国的年轻传教士手册》等。而在他的著作中,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就是这本《中国人的气质》。(其实,此书名译为《》更好,故文中仍多将characteristic一词译为“性格”。)
在山东一个叫庞庄的地方生活、传教期间,明恩溥作为上海英文报纸《》的通讯员,陆续在该报上发表了一组介绍中国人生活、风俗和性格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受在华外国人欢迎,于是便于1890年在上海结集出版,取了《中国人的气质》这样一个总题。此书经过删改于1892年在英国出版,此后陆续在英美等国出了十几个版本,直到本世纪初还有再版。
在上个世纪之初的1903年,《中国人的气质》一书就被译成汉语,不过,这本题为《支那人之气质》的书是从日文转译的。这个中译本看来销量不是很大,因为连鲁迅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日,在去世前的十四天,鲁迅先生还在刊于上海《》上的《立此存照(三)》一文中写道:“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功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第六卷第626页)然而,鲁迅的这个“遗嘱”却长期没有得到执行,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在对外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下,与反思民族文化传统、探讨国民性的思想潮流相关,有不断增强的民族自信心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于不无偏见和歧视的西方中国观的做后盾,对于此书的关注突然空前地多了起来,各种译本竞相出炉,达到了有些学者所称的“狂译”地步(语,见《中国人的气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页),据说已经有了近十种版本。
我们如此关注的这样一本书,自然不会是毫无价值的。无论是此书出版之后在国人中间一度引起的不满,还是它之后在我们这里所遭遇到的有意或无意的忽略,都说明此书有可能触到了中国人的某些“痛处”,扬出了某些“家丑”;而无论是西方汉学界对此书的推崇,还是我们如今对它的关注,又都论证了此书有可能包含着某种真实,提供出了某些能站得住脚的归纳。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译者时常能感觉到其作者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矛盾态度,以及由这种矛盾态度所导致的矛盾论述,最后,是我们面对这种矛盾态度和矛盾论述时所产生的矛盾心情。
写作此书时的明恩溥,与中国人已经朝夕相处了二十余年,毫无疑问,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是有感情的。一个传教士应该具有的善良和宽容,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理性和公正,在他的书中都有所体现。国人也应该记住,明恩溥曾积极建议美国政府向中国退还,让中国利用此款发展教育事业,1906年,美国总统曾在白宫接见明恩溥,专门商讨此事,后来终于促使通过了相关议案。可以说,对于后来利用庚子赔款远赴的众多中国学子,对于中国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在19世纪末的艰难起步,明恩溥是功不可没的。在《中国人的气质》一书中,作者自己也曾自勉道:“永远都要在反面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给予中国人正面评价。”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中国抱有好感的人,却又始终没有放下他的西方文化中心论,以及他在面对中国人时所怀有的,这就使他在面对中国的人和事时难免会流露出一些偏见或误解。比如,他显然熟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也对这种生活方式所体现出的“的儒雅”表示赞赏,可他又觉得中国人的“礼节”是恼人的折磨,中国人宴席上的饭菜“一口也咽不下去”,连中国人端上来的茶水都像是“苦药”;比如,他的中文水平显然不差,甚至精通中国的谚语和俗语,可他却认为没有西方语言中那些语法变化形式的中文是一种“落后的”语言,甚至是造成中国人智力混沌的“事前从犯”;再比如,他在书中多次先知般地发出这样的预言,诸如“‘中国问题’在二十世纪会显得更加迫切”,“中华民族有足够的实力自立于之林”,“中国必定拥有一个伟大的未来”,但是他又认为,中国的一切需要“只有才能持久、完整地提供出来”。译完全书,我们感觉到这似乎是一本善意和傲慢并存、真相和偏见同在的书,或者说,这本书三分之一是事实,三分之一是谎言,三分之一是误读。在本书辟出专章予以论述的二十多个“中国人的性格”中,绝大多数都是缺点,如死要面子、漠视时间、漠视精确、善于误解、拐弯抹角、固执、智力混沌、、轻视外国人、缺乏公共精神、保守、漠视舒适和便利、缺乏同情心、相互猜疑、缺乏诚信和缺乏宗教精神等,能称得上优点的却只有区区几个,如节俭、勤劳、忍耐和坚韧、相互负责和遵纪守法等,而那些被作者当作“优点”来写的某些性格,最终却被写成了“缺点”,如注重礼节、知足常乐、孝顺、仁慈和富有生命力等。可见,在明恩溥看来,中国人即便不是一无是处,也是短处多于长处的。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无疑都是既有其长也有其短的,而且或许都是长处多于短处的,否则就难以解释其继续存在的合理性。中华民族如果的确像明恩溥的“速写”所呈现的这样,大约也难以繁衍生息到如今,更谈不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拥有一个伟大的未来”了。但是,我们今天翻译、阅读此书,主要的目的恐怕不是为了去与作者辩论和较劲,我们似乎更应该在这些方面展开我们的思考:
首先,以一种自信而又虚心、坦然而又警觉的心态来面对一切批评,只要这种批评不是蓄意的诽谤和恶毒的中伤。中国有两句老话,一句叫“旁观者清”,一句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它们用作阅读此书时的座右铭或许是贴切的。平心而论,明恩溥所举出的一些实例,的确是中国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让今天的我们依然感到似曾相识,比如死要面子活受罪,比如神秘地环顾左右、然后贴着别人的耳朵根子传话,比如为了敲诈勒索而有意指错路、甚至把路挖断(笔者就曾在天津乡村亲眼遇到这样的场景,只不过挖路的工具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挖掘机;各种各样的“碰瓷”活儿如今更不鲜见),比如在任何一次交易中都要相互欺骗、只要有了别人想要的东西便不肯轻易出手,等等,都可以说是所谓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生动描绘。笔者同样以研究外国文化为职业,读到明恩溥书中的这些段落,每每不禁感慨于他对中国人及其文化之理解的细腻、深刻和独到。译者甚至以为,读《中国人的气质》,更应该关注的恰恰就是其作者为我们描绘、归纳出来的这些“缺点”,而无论其作者出于什么样的立场,带有什么样的情感,因为,较之于那些似是而非的“正面评价”,这些“揭短”更能让我们正视自己,反思自己,并进而改正我们的确可能具有的那些不良习气。
其次,要注意到《中国人的气质》一书写作、发表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应该意识到,明恩溥笔下的中国,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为贫弱的时代,清政府后期的无能统治,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连年的自然灾害等,使亿万普通中国人生活、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换句话说,明恩溥所接触的中国人,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生活得最为贫困、最为屈辱的一代人。对中国和中国人不无感情的明恩溥,却又是以一个文化征服者、殖民者的身份来到中国的,这就决定了他的观察视野和他的解读方式。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这位仁慈的传教士为什么也会不时暴露出这样的刻薄乃至冷酷来:“在那些敌视外国人的地区,可随身携带的喷水枪可能就是外国旅行者最佳的防身武器。我们确信,两英寸粗细的水管里喷出的冷水能在五分钟之内驱散外国人在中国见到过的最凶狠的暴徒。的效果也会相形见绌,因为很多人会涌过来捡弹壳,而冷水却是自汉朝以来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感厌恶的一种东西,就像猫怕水一样。”邻居幼小的孩子被马蜂蜇了居然没事,这也成了他的嘲讽对象,“孩子剃了个光头,头皮通红通红的。蜂群不知是被这非同寻常的入侵激怒了,还是把孩子的光头误认成了一朵大大的,它们迅速地落在这颗光脑袋上,使劲蜇了起来。”明恩溥尚且如此,当时在华的其他外国人对中国人会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就不难猜度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来指责中国人“轻视外国人”的“性格”,岂不荒唐!在那个年代一直遭受着外国列强欺辱、盘剥的中国人,内心充满着的不仅是“轻视”而应该是“仇恨”。将《中国人的气质》一书带回那样一个历史语境中去,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对书中的种种误读找出一个更加客观、合理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们对那个时代我们同胞们的生活“真相”有一个非常具体、直观的印象,并在心底生出相应的警醒。
最后,时过境迁之后再读《中国人的气质》,一种比较的目光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在穿越了一个多世纪的时空之后,我们不妨再来盘点一下,明恩溥笔下的国人“性格”,有哪些依然如故,有哪些荡然无存,又有哪些改头换面了。比如,要“面子”、商业活动中的缺乏诚信、官场上的贪污腐败、社会生活中公共精神的缺失、慈善事业的表面化和等等,如今仍旧是我们所面临的人性和社会顽疾。这些已经为他人所指出、已经为我们自己所意识到的“性格弱点”,为什么还能经久不衰呢?这恐怕要更多地到文化传统和中去寻找更为深层的原因了。不过,我们也要欣喜地看到,明恩溥所罗列出来的一些“缺点”,中国人已经成功地“改正”了,比如中国人的不守时和不精细如今就大有改进,中国人的“保守”也似乎无从谈起了,大到对外国资金和技术的开放,小到对外国文化潮流和消费风尚的追逐,中国人毫无“保守”,甚至“接轨”过头,反而让人担心起民族文化传统的捍卫和延续问题来了。再比如,如果说当年的中国人不关心儿童和妇女,如今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警觉;如果说当年的中国人冷淡外国人,如今的外国人则变成了竞相接近、追逐的对象;如果说当年的中国人勤俭节约,如今的中国人则大手大脚……这样就引导出了另一个问题来,即对那些所谓“缺点”的修正是否一定都会给民族的健康发展带来正面的影响。民族性格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构成,其中孰优孰劣,哪些该继承哪些该扬弃,哪些会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浮上表面,哪些又会逐渐沉降为历史的积淀,这些问题都是发人深省的。明恩溥先生的这本《中国人的气质》或许无法为我们提供出现成的答案,但如果带着比较(中西的比较、过去和当下的比较)的目光来阅读此书,或许能促进、深化我们的相关思索。
如前所述,《中国人的气质》一书已有多种汉泽,译者之所以冒昧再译,首先是由于某些“旧译”的质量实在。译者没有去刻意收集所有的译本,但手边的两种译本却十分粗糙,每一页上几乎都有原文理解和中文表达上的错误,甚至连“”、“通州”这样的人名、地名都译错了,这让我们感到实有重译之必要,以免以讹传讹。当然,作为“前车”的这某些旧译也在提醒我们,我们这个译本也同样可能是漏洞百出的,衷心希望每一位读者给我们以指教。其次,这也是我们父女在翻译方面的第一次合作,我们所学专业不同,但对语言文字的爱好却很一致,在长达数月的翻译中我们不断切磋,不仅深化了对英文和中文的理解,对翻译之甘苦的理解,而且也深化了对我们民族之性格的理解,对西方人的中国观的理解,甚至还深化了我们父女之间的相互理解,这或许是翻译之外的意外收获吧。
翻译所依据的原文,是由爱丁堡和伦敦的Oliphant,Anderson & Rertier于1906年推出的“新版”。
日于京西近山居
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要救中国,必须根本从民族性著手:好的民族性,保存之、发扬之、光大之;坏的民族性,改良之、革除之、消灭之。优者精进而劣者淘汰,中华民族才有复兴的希望。
有些书,是自己读了,儿子要读,儿子读了,孙子要读的。有些书,是子子孙孙要读的。
这样的一些书,我们把它编在一起,取名“学而”。
有一些书,是百年前已出版,百年以后,还要出版,百年的百年以后还要出版的。
这样的一些书,我们把它编在一起,取名日“学而”。
这样的一些书,我们读了,还要反复地咀嚼,就像老牛反刍一样,这就叫“学而时习之”。
这样的一些书,我们读了,还要践行它,运用它,用它来指导人生、社会与思维,这也叫“学而时习之”。
这样的一些书,我们是要背下来的,背下来,还能触类旁通,上下求索,融会而贯通,这就叫“”。
这样的一些书,我们是要熟读它的,熟读它,又能学以致用,让它的价值惠泽众生,这就叫“学而优则仕”。
这样的一些书,我们熟读它,读通读透了,就当倾其所学,为他人谋幸福,为民族谋幸福,为子孙万代谋幸福。这也叫“学而优则仕”。
这样的一些书,我们要读通读透它,越读越会觉出世界之伟大与自己之渺小,越读越会觉出好书之极多与所读之极少。这就叫“学而知不足”。
读书人是不可能张扬的,读书人是不可能显摆的。真正的读书人,知道其所学、其所读,永远只是挂一漏万,永远只是盲人摸象。所以他越学,越是如临深渊,越读,越是如履薄冰。这也叫“学而知不足”。
这样的一些书,我们读一页,就有一页的“好”,读一本,就有一本的“益”。百页有“百好”,千页有“千好”,百本有“百益”,千本有“千益”。这就叫“由学而大”。
这样的一些书,我们读它、背它、想它,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我们混浊的眼睛变亮了,我们狭窄的视野变大了,我们憋闷的心胸放开了。这就叫“由学而大”。
经由这样的一些书,我们在“暂”中看到了那个“大”。从“一域”里读出那个“全局”,从“一时”里读出那个“万世”。经由这样的一些书,我们上达“可久可大”之境。这也叫“由学而大”。
“学而”的,叫“学而时习之”。
“学而”的第二义,叫“学而不思则罔”。
“学而”的第三义,叫“学而优则仕”。
“学而”的第四义,叫“学而知不足”。
“学而”的第五义,叫“由学而大”。
系此五义,而把相关的经典名作熔为一炉,取名目“学而”。
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鲁迅 要救中国,必须根本从民族性著手:好的民族性,保存之、发扬之、光大之;坏的民族性,改良之、革除之、消灭之。优者精进而劣者淘汰,中华民族才有复兴的希望。 沈介人
相关文章推荐:中国人的素质-明恩溥.pdf
扫描二维码,下载文件到手机
相关文档推荐
当前文件信息
浏览:2880次
保存:77次
下载:1087次
您的VIP会员已过期,是否续费?
用户应遵守著作权法,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不违法上传、存储并分享他人作品。举报邮箱:
京网文[0号 京ICP证100780号相关资源推荐
作者其它资源推荐
【PDF】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的用户评论
不错啊~~
发表于 12:32:55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的气质 明恩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