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设计一个简单的简单放大电路的设计,要求是在20KHZ时放大10DB。。第一次做电路设计不会,求各位大大给个思路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RF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下载积分:5000
内容提示:RF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7|
上传日期: 14:22:4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RF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官方公共微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问题
一、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与条件
交流负反馈能够改善放大电路的许多性能,且改善的程度由负反馈的深度决定。但是,如果电路组成不合理,反馈过深,反而会使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而不能稳定地工作。
1. 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
前面讨论的负反馈放大电路都是假定其工作在中频区,这时电路中各电抗性元件的影响可以忽略。按照负反馈的定义,引入负反馈后,净输入信号
),输出端也会产生输出信号,电路产生自激振荡。这时,电路会失去正常的放大作用而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2.产生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和幅值条件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环路增益
它包括幅值条件和相位条件,即
为了突出附加相移,上述自激振荡的条件也常写成
时,更加容易产生自激振荡。
二、稳定性的定性分析
根据自激振荡的条件,可以对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
设反馈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且反馈网络由纯电阻构成,&0,有可能满足幅值条件,所以可能产生高频自激振荡,可以推知,超过三级以后,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高频自激振荡。因此,实用电路中以三级放大电路为最常见。
与上述分析相类似,放大电路中耦合电容、旁路电容等越多,引入负反馈后就越容易产生低频自激振荡。而且越大,幅值条件越容易满足。
三、稳定性的判定
由自激振荡的条件可知,如果环路增益 &1。
工程上常用环路增益的波特图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能否稳定地工作。
1.判断方法
图1(a)、(b)分别是两个直接耦合式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环路增益时的频率。
在图1(a)所示波特图中,当f =fo,即。所以,具有图1(a)所示环路增益频率特性的负反馈放大电路会产生自激振荡,不能稳定地工作。
在图1(b)所示波特图中,当f =fo,即。说明相位条件和幅值条件不会同时满足。具有图1(b)所示环路增益频率特性的负反馈放大电路是稳定的,不会产生自激振荡。
综上所述,由环路增益的频率特性判断负反馈放大电路是否稳定的方法是:比较fo与fc的大小。若fo&fc,则电路稳定;若fo≤fc,则电路会产生自激振荡。
2. 稳定裕度
根据上面讨论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断方法知,只要fo&fc,电路就能稳定,但为了使电路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还规定电路应具有一定的稳定裕度,包括增益裕度gm和相位裕度jm
(1)增益裕度gm
定义f =fo时所对应的20lg
稳定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且要求gm≤–10db,保证电路有足够的增益裕度。
(2)相位裕度jm
相位裕度jm定义为
&&&&&&&&&&&&&
式中fc是是 f =fc时的相移,如图1(b)所示相频特性中的标注。
稳定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的jm&0,且要求jm≥45°,保证电路有足够的相位裕度。
总之,只有当gm≤–10db且jm≥45°时,负反馈放大电路才能可靠稳定。
当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网络是由纯电阻构成时,反馈系数的波特图来判别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下面以例说明。
设有一反馈网络由纯电阻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其开环增益 )时,对应的ja=–180°,此时电路会产生自激振荡。
上述分析说明,负反馈越深,放大电路越容易产生自激振荡。因此,设计这种负反馈放大电路时,一般应使水平线(反馈线)≤135°,能保证设计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地工作。
四、自激振荡的消除方法
1、滞后补偿法
发生在放大电路中的自激振荡是有害的,必须设法消除。最简单的方法是减小反馈深度,如减小反馈系数 ,则自激振荡必然被消除。
频率补偿的形式很多,下面先介绍滞后补偿。设反馈网络为纯电阻网络。
滞后补偿是在反馈环内的基本放大电路中插入一个含有电容c的电路,使开环增益的相位滞后,达到稳定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目的。
1. 电容滞后补偿
由前面的分析及稳定裕度的要求可知,若 ,且此处的最大相移为–135°(有45°的相位裕度),这样的负反馈放大电路是稳定的,因此电容滞后补偿即按此思路进行。
这种补偿是将电容并接在基本放大电路中时间常数最大的回路里,即前级的输出电阻和后级的输入电阻都比较大的地方,如图1(a)所示。图1(b)是该补偿电路的高频等效电路。其中ro1前级的输出电阻,ri2为后级的输入电阻,ci2为后级的输入电容。未加电容前该反馈放大电路环路增益的幅频特性如图1(c)中的虚线所示,此时的上限频率为
加补偿电容c后的上限频率为
只要选择合适的电容c,使得修改后的幅频特性曲线上,以–20db/十倍频程斜率下降的这一段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刚好在第二个转折频率fh2处,此处的 ,且保证jm≥45°,所以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定不会产生自激振荡。
2. rc滞后补偿
电容滞后补偿虽然可以消除自激振荡,但使通频带变得太窄。采用rc滞后补偿不仅可以消除自激振荡,而且可使带宽得到一定的改善。具体电路如图2(a)所示,图(b)是它的高频等效电路。通常应选择
它的电压传输函数为
设未加rc补偿电路前,反馈放大电路的环路增益的表达方式为
其幅频特性如图2(d)中虚线所示。
只要选择合适的rc参数,使
,那么加入rc补偿电路后,环路增益的表达式即变为
此式说明,加入rc补偿电路后,环路增益的幅频特性曲线上只有两个转折频率,而且如果
)趋于–135°。所以加入rc滞后补偿的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定不会产生自激振荡。
图2(d)的虚线①是采用电容滞后补偿的幅频特性,很显然,rc滞后补偿后的上限频率向右移了,说明带宽增加了。
前两种滞后补偿电路中所需电容、电阻都较大,在集成电路中难以实现。通常可以利用密勒效应,将补偿电容等元件跨接于放大电路中,如图3(a)、(b)所示,这样用较小的电容(几皮法~几十皮法)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的补偿效果。
2、超前补偿法
如果改变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环路增益
,这种补偿方法称为超前补偿法。通常将超前补偿电路接于反馈网络中,如图1(a)所示。
未加补偿电路前,该放大电路的反馈系数为
&&&&&&&&&&&&
加了补偿电路后,该电路的反馈系数为&&&&
图(b)是的波特图。从相频特性曲线可知,在f1、f2之间,相位超前,最大超前相移为90°。如果补偿前 f1& fc& f2 ,且fo& fc ,那么补偿后,fo将因 jf 的超前相移而增大,当参数选得合适时,可以做到使fo& fc ,从而消除电路的自激振荡。
推荐电子产品资料
推荐代理商
RN14WT12.67K1%
RN14WT12.74K1%
RN14WT12.74K1%R
RN14WT12.87K1%R
RN14WT120.5K1%
RN14WT120.5K1%R
RN14WT120.K51%R
RN14WT1201%
RN14WT1205M1%
RN14WT1215K1%R
深圳市荣泽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唯诺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唐尼贝尔科技有限公司请问怎么设计一个电压增益40db,增益10db步进可调,通频带100hz~1MHZ的放大器 - 电路设计论坛 -
中国电子技术论坛 -
最好最受欢迎电子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Hot [美女直播]
请问怎么设计一个电压增益40db,增益10db步进可调,通频带100hz~1MHZ的放大器
等待验证会员
19:54:00  
请问怎么设计一个电压增益40db,增益10db步进可调,通频带100hz~1MHZ的放大器,求大神帮助
23:09:44  
PCB在线计价下单
板子大小:
板子数量:
PCB 在线计价
什么叫10db步进可调,是从10到40之间调?
14:34:03  
有一个运放叫VCA810,放大倍数可调—40db到40db,通过调一个管脚的电压实现放大增益;你可以用一个DAC芯片用单片机调DAC电压输出来控制VCA810增益,具体值参考VCA810数据手册。这个我以前做过,
17个问题&&&&&&&&10087个浏览
22个问题&&&&&&&&5949个浏览
CellWise周军
21个问题&&&&&&&&7019个浏览
1、现有智能家居及楼宇自动化的主流协议大PK及发展趋势
2、来自德国的独特技术—无需供电的物联网技术
3、将能量采集技术运用到智能控制的秘密
4、EnOcean技术在智能控制中实战项目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简单的话筒放大电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