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小作坊严重污染环境污染严重影响怎么处理

当前位置:&&&&&&&&&
日照市两城镇红旗村东南角有一加工塑胶的小作坊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
发布日期:&&&&浏览次数:&
&&&& 来源:&&&& 作者:
  网友反映:两城镇红旗村东南角有一加工塑胶的小作坊,产生气味、噪声及水污染。
  日照市环保局回复:
  接到网友反映的两城镇红旗村东南角一加工塑胶的小作坊产生气味、噪声及水污染的信访件后,山海天环保办执法人员多次到现场进行调查。经查,信访人反映的加工塑胶的小作坊应为张世经塑料注塑加工点,负责人是张世经,生产原料为聚乙烯颗粒,采取电加热高温熔化注塑工艺,生产塑料桶、塑料筐供两城街道及周边水产养殖户使用。该加工点生产过程中,用水冷却注塑模具产生少量废水,在其聚乙烯颗粒高温熔化过程中会有异味产生,存在污染隐患。现场调查时,该注塑作坊未进行生产加工,无废水、废气排放。经调查询问,该加工点全年累计生产加工一个月左右。针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山海天环保办向张世经下发了《环境违法行为改正通知书》(NO.2015022),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消除污染隐患。小作坊酸洗废水排下河 涉嫌污染环境罪被立案
来源:泰州晚报查看数:0
兴化的杜某在姜堰设立小作坊酸洗铁套,将废水直接排入农田,渗透进了附近的盐靖河。经检测,排污废水中的有害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100多倍,已构成污染环境罪。昨天,姜堰法院正式受理此案。这是该区首例污染环境入罪案件。
酸洗废水直接排放
昨天上午,被取保候审的杜某来到姜堰区法院接受法官调查。他没有想到,仅仅排了工业零部件除锈的废水,前后不过4天时间,就将自己送上了法院的刑事审判庭。
杜某是戴南镇人,曾在当地帮助一些企业从事过酸洗除锈加工生意。“这种活儿又脏又累,也赚不了几个钱,但是没有什么技术,就是用盐酸除锈,谁都会做。”杜某说,现在戴南环保抓得紧,禁止随意排放废水,继续做下去的话,赚的钱还不够罚款呢,只好到其他地方谋“发展”了。
杜某看中了姜堰区兴泰镇一个偏僻地方的几间民房。去年9月的一天,他带着一名帮工来到了这里,租下了房子,搬来了简陋的设备,在这里开工。他的工序很简单:先在盆子里倒入稀释的盐酸,然后将待洗的铁套放进去,搅动几下后捞出,将废水放掉。
杜某在车间里挖开了一条沟渠,穿过墙壁后通往外面的农田。经姜堰环保部门查实,杜某排放的废水慢慢渗透进了附近的盐靖河,造成了水体污染。
有害金属超标100多倍
杜某才在这里做了4天,每天酸洗3个多小时,共酸洗了约1万只铁套。由于排污被人发现,遭到村民举报。
兴泰镇政府环卫工作人员接到村民举报后,及时前往现场调查取证。在村民们的引领下,在一处农田里看到深红色的废水,这些废水是从田边的几间小房子里流出来的。
工作人员发现杜某的秘密后,挖开沟渠里深红色的液体,还泛着泡沫。经取样检测,废水中含有重金属铬、锌等有毒物质,超过了国家《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100多倍,严重污染了环境。
看到检测结果,杜某说,他是随意配置的盐酸,对相关标准不太懂,更没想过用污水处理设施,竟然超过这么多。随后,杜某被公安机关传唤。
涉嫌污染环境罪被立案
昨天,姜堰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这起刑事案件,这是该院受理的首例污染环境入罪案件。
该院一名法官说,所谓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只要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等3倍以上的,就被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据了解,去年底,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了推行涉及资源环境的行政、刑事、民事案件以及非诉行政执行审查案件的“三审合一”集中审判工作机制,将这类案件统一交由环保合议庭或专门设立的环境保护审判庭负责审理。这样做有助于形成保护资源环境的合力,“也是‘三审合一’机制以来,姜堰法院受理的首例环境污染刑事案件”。
(不区分大小写)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泰州新闻网”或“泰州日报”、“泰州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泰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
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老
24小时新闻排行热点新闻:
您的位置:
记者在东莞市长安镇调查时发现
农村小作坊污染监管存在盲区
  废渣堆渗出的污水已经变成一条漂浮着灰白色淤泥的泥沟。
  去年5月份,本报记者曾暗访过广东省东莞市的垃圾焚烧厂、电镀厂。日前,记者回访时发现,位于东莞市横沥镇的科伟(科维)垃圾焚烧厂正在建设二期工程,而去年调查中发现的渣土堆仍然没有处理,甚至有新进堆放的痕迹。此外,此次回访中又发现了新的“着火点”,东莞市长安镇有一片小作坊聚集多年,污染成片,却无人监管。
  中国环境报记者邢飞龙 姚伊乐&
  看着道路两旁南方城市所独有的芦苇、滴水观音等绿化植物,记者眼前又浮现出去年在东莞爬垃圾山的场景。时隔近一年,东莞市环境治理是否有所改善?记者带着满心期望,在东莞市走访了多个乡镇。
  废渣不减反增 企业称不知情&
  记者决定旧地重游,先到位于横沥镇的科伟(科维)垃圾焚烧厂看一看。刚一接近目的地,记者就直奔那座记忆中的渣土堆。在原先的位置上,一座体积更大的渣土堆矗立在那,整个渣土堆又向四周扩展了不少,远远大于去年记者采访时所见到的体积。
  在厂区门口,记者见到了企业负责人谢经理。
  据他介绍,企业目前正在对一期工程进行改造,只有二期项目在正常运行,所有运来的垃圾全封闭运输,“我们自从上次曝光之后做了很多工作,努力在改正以前的错误。”谢经理说。
  据记者观察,厂区内像去年那样脏乱差的情形确实有所改善,各种排放数据也稳定达标。但在问及厂区外围那堆渣土时,谢经理仍然回答:“那堆渣不是我们的啊!我们的渣都已经运走了!我也不清楚是谁把这些东西堆在我们旁边。”
  然而,记者记得去年联系当地环保部门在对厂区外渣土进行调查时,环保局工作人员曾表示,这就是横沥垃圾焚烧发电厂所产生的渣土。
  污泥随意堆放 污染附近农田&
  从横沥镇出来,记者来到去年采访的另一个重点,长安镇。
  从去年报道后东莞市环保局的回复中,记者得知,去年所报道的恩典电镀厂早已搬迁,整个长安镇的电镀、印染企业全部进入了园区统一管理。
  当记者在长安镇走访时,接到线索称长安镇厦岗村有大量污泥随意排放,污染附近村庄农田。记者随即赶赴现场探查。
  记者沿福海路一路向南,在行至长安互通立交南侧时,发现开始有小作坊在路边出现,当行至福海路尽头时,路两旁已经被大大小小各种小作坊所包围。
  记者在村中路过一个路口时忽然发现,道路北侧一排小作坊的屋后是一片荒废了的农田,南边有一片面积数千平方米的垃圾堆,一部分垃圾已经被灰色的污泥所覆盖。
  记者绕着四周查看时发现了一个由围栏围起的垃圾中转站,中转站的场地上也堆满了垃圾,大大小小的垃圾车在不停地来回忙碌着。中转站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这位负责人表示,这里的垃圾都是从周边各个村里收集来的,在这里做短暂存储后运往厚街镇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但由于最近厚街镇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改建,消化能力减少,所以这些垃圾就在这里临时堆放。
  当记者问及这片堆放场地是否做了防渗处理时,这个负责人表示,由于是临时堆存,场地并没有做任何的防渗防护措施。“围栏外的那些垃圾都不是我们的啦,是政府指定的垃圾倾倒点。”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围栏外的那些垃圾都是当地村民和周边的村庄倾倒在这里的。
  记者从小作坊中间的一条小路走向作坊背后。这里地面铺满厚厚的垃圾,在半米高的垃圾堆中有一条一米多宽的垃圾小路,延伸向远处的低地。沿路观察周边的小作坊,简易厂房内满满当当地堆着各式各样的塑料废品……在爬上一个土堆后记者发现,远处有大量的垃圾废渣,目测有四五米高。
  记者上前发现,这些废渣属于垃圾焚烧厂焚烧后产生的废渣,里面还混合有部分尚未焚烧彻底的垃圾和废铁。整个废渣堆从一家小厂房后院延伸向厂后的农田达数百米,形成了一座宽100米,长200米,高五六米的平台。沿土堆查看时,有大量的渗滤液从土堆上流向远处农田,由于冲刷原因已经形成了一条深数米的沟壑,沟里灰白色的淤泥和污水一直流向远方。
  在这家废渣厂,记者见到了一名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些渣都是从牛山发电厂拉来的,“这些东西都没什么危险的,我们砌墙、铺路都用这个!”这位负责人称,“我们什么手续都有啊!”
  小作坊集中棚户区 去污染急需严执法&
  此时,一阵嘈杂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记者发现,紧邻着这堆废渣的是一片污水坑,一条直径约10公分~20公分的钢管从前面的厂房内直接通入水坑中,此时水坑中的黑色污水正像开了锅一样在沸腾,发出巨大的声响,水面上不断升腾起黑色的烟雾。周围临近水坑的植被已经发黄枯死,并有燃烧过的痕迹。
  这很有可能是一处污水管道,企业有偷排污水之嫌,记者判断。记者准备把废渣堆问题探查清楚后再去一探究竟。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东莞市环保局,反映了现场的情况。一小时后,东莞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东莞市环保局长安镇分局副局长陈志斌等赶到现场。
  在记者的示意下,环保局工作人员看到了那堆废渣后十分惊讶:“哇!我从来没见过现场这么(污染)的!”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从来没有留意过这片小作坊屋后是什么样子的。
  在环保局工作人员的问询中,记者得知,附近所有的小作坊都归一位人称“兴叔”的老人所有。记者发现的这家废渣厂名字就叫“兴叔五金加工厂”。在与这位老人的交谈中,记者发现,这位“兴叔”的环境意识几乎为零,这片小作坊中没有一台治污设备。
  在调查中,记者听到了一个关于这位兴叔的“传奇”。兴叔老家就在当地,年轻时候到香港打拼,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终于荣归故里。但他人老心不老,回到老家后又将附近一大片地圈到名下,建起了各种小作坊。时日一久,这片地方便成为了无证小作坊的聚集地。这位兴叔也乐得收房租。至于什么环保、工商手续,他从来就没有想过。
  在与环保部门的谈话中,一个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陈志斌告诉记者,这家废渣厂的废渣都是从一家名为沙角电厂的发电厂运来的,与之前记者所了解的废渣来源不一致。
  从废渣厂出来,记者跟随环保局工作人员来到了那家“废水直排”的小作坊。进入院内,记者发现,院内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饮料瓶、油壶、洗发水瓶,记者甚至还见到了两麻袋输液用的输液管和液体袋等医疗垃圾!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废旧布料。这时记者才明白,这是一家小塑料颗粒厂。而那根管道也不是用来排放废水的,而是锅炉燃烧废旧布料时产生的烟气,经过鼓风机通过管道排入水坑中,才导致水坑中的水剧烈翻腾,好像沸腾的开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水面上会有黑色烟气的出现。
  在厂房后的仓库中,记者发现了大量已经分装好的黑色塑料颗粒成品,几个工人正在不停地将装袋的塑料颗粒码放在一起。
  从厂房出来后,记者问及是否知道这片棚户区是小作坊的集中区时,陈志斌表示:“这些东西啊,也都是一个城市少不了的,大家又都在把他们到处赶,他们聚集在这一片也是防止了污染的扩大啦。”他表示,之前对这一区域其他方面的问题清查过,但对这方面(无证小作坊)没有清理过。
  手中有利剑 斩污待何时&
  记者在地图上看到,这片小作坊距离东莞市环保局长安镇分局只有十余公里的路程,驾车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到达。从地图上看,长安镇厦岗社区地处长安镇、虎门镇交界处,又紧邻珠江入海口,属于一片“三不管”地带。长安镇环保分局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时就曾对被污染区域的行政区划问题询问多次。这些混合着污泥废渣的污水,沿着河岸一路流向下游,在珠江入海口入海。
  在东莞市环保局网站上,记者看到,今年2月底东莞市环保局曾发布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东莞市将2015年定为“环境执法年”——“进一步创新环保执法机制,着力强化环保执法力度和执法效率,全力保障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东莞市环保局在这篇文章中提到,要“抓好水环境和空气质量环境全天候、全时空、全过程执法行动”。
  但据记者了解,这一片小作坊在当地聚集的时间已有数年之久。
  新环保法对查封扣押有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同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中也明确表述了六种适用于查封扣押的情形。
  当记者问及这种无证小作坊和废渣厂能否直接查封时,陈志斌称:“这个东西我们没有权力,还是要市里研究以后才能确定。”
  当记者表示目前的情况已符合国家规定的环保部门实行查封扣押的六种情形之一时,陈志斌坚持:“这还是要根据市局的研究和批示才能定的。”
&&&&记者思考
  法律只有落实了才有威力
  邢飞龙 姚伊乐
  “不要非等上级领导下命令才行动。”日前网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基层环保部门遇到困难会相互推诿,区环保局遇到问题反映给市环保局,市环保局又迟迟没有“下文”。这种不敢作为的方式使原本可以较快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久拖未决。这种上下级环保部门“只转不查”的现象在各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有多少污染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就成了一个问号。
  不作为和不敢作为,已经成了大多数企业违法排污难以根治的一个因素。不作为有两种情况:一是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二是发现污染或者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的。不敢作为则是指环保官员作为地方职能部门,因受到地方政府或者上级部门的影响而不敢作为的。
  此前有报道称海南省澄迈县一家企业违法排污,当地政府部门先后下发十余个红头文件责令整改,但执法部门并未按期监督,“十几个红头文件管不了一个污染企业”。因此,必须把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的监督、问责落到实处。
  如果任由新环保法的力量被懒政怠政所消解,那么期望中的“钢牙铁齿”就会变成人们心中的“断柄残剑”,“史上最严环保法”也很有可能难以发挥人们期待的作用,环境保护所处的困境也依然得不到打破。
  如何维护新环保法的尊严?
  首先还是要把板子打向当政者本身。新法遭遇执法困难,还是因为权大于法,以及利益捆绑问题存在。对新环保法来说,要真正落地,还需要通过配套机制形成完善的体系,厘清政府不同部门间的权责关系,用法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胡静认为,过去的教训是将问责限制在内部,问责往往流于形式。他建议,新环保法实施推进中,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需要吸收公众、专家和环保社团参加。
  安徽大学法学院环境法学者张辉表示,落实监督和问责,还应推进环保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在环保部门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厘清责任边界,有效防止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推诿扯皮以及承诺不兑现等现象。通过制度安排,厘清环保工作与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保障环境执法的独立性,使执法行为不受当地政府非法干涉。
  “徒法不足以自行”,类似东莞市长安镇的地区还有不少,要彻底解决这些环境污染的“老大难”,就必须各方协力,将新环保法所赋予环保部门的“钢牙铁齿”真正地咬在环境违法行为的死穴上。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环境网"或“中国环境保护X版”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环境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作者,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保定顺平:小作坊污染严重 查处没商量
来源:河北电视台《今日资讯》
9:38:00 9415
& (记者 李光 报道)日前,根据观众提供的线索,记者在保定市顺平县对几家塑料颗粒加工作坊进行了暗访,发现当地村民对污染问题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 在顺平县四通村村边,记者看到了村民反映的塑料颗粒加工作坊,院子里一片狼藉,苍蝇满地,空气中始终有一股令人作呕的臭味,而清洗废塑料的污水通过管子直接排进了村民的农田里。塑料颗粒加工作坊工人们说,水泵天天开着,不停,洗一次就扔了。村民们说,什么塑料袋都有,臭死了。
&& 随后记者还发现,不远处的李千户村和北新兴村,都有塑料颗粒加工作坊在生产。这些小作坊大都建在村子里边,周围就是村民的住房,污染可想而知。村民们说,什么时候都要关着窗户,关着门,太呛。
&&& 这里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塑料颗粒加工作坊已经有好几年了,当地环保部门也曾经查处过,但由于生产工艺和设备都十分简单,这些小作坊很容易出现反弹,经常偷偷生产,而对此这些小作坊的工人显得满不在乎。
&&&& 塑料颗粒加工作坊工人们说,手续都不用办,没人管,环保的、工商的,他们亲戚认识人。真的没人管吗?记者随后来到了顺平县环保说明了情况,顺平县环保局随即组织执法人员对这些塑料颗粒加工作坊进行现场查处。顺平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陈卫红说,赶快停,把电断了。工人们说:不干了,不干了。
&&& 顺平县环境保护局举报中心主任姚志印说,这都没手续,他们见一家取缔一家,没商量。随即,顺平县环保局的执法人员对这些违法生产的塑料颗粒加工作坊生产设备进行了拆除。姚主任说,拆了这个,就干不了了。他们会给电力局发移交函,进行断电。
&&& 而对于境内塑料颗粒加工作坊的反弹,顺平县环保局表示还将进一步采取措施。顺平县环境保护局陈局长说:下周吧,开展一次集中整治,见一家取缔一家。
[责任编辑:赵盈盈]
声明:除来源为燕赵环保网、河北电视台《今日资讯》、《绿色家园》的信息外,本站其他新闻资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并均已注明来源,其内容和行为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因转载所造成的一切法律问题。如有疑问,请尽快与我们联系2;QQ联系:,将在24个小时内处理,给您带来不便,深感抱歉!
Copyright & 1998 - 2013 LvSeBiaoDi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快举报污染环境小作坊
原标题:快举报污染环境小作坊
本报讯(记者 郭晓蓉)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工业废水横流、粉尘四处漂浮、冒着浓浓的黑烟……如果你身边还有这样污染环境的非法小企业、小作坊隐匿于城中村或城乡接合部,请拨打12369环保热线举报。昨日,市2013年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环境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启动。昨日,未央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户县、浐灞生态区、经开区统一行动,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使用吊车、铲车等重型设备关闭取缔废旧塑料厂、小电镀厂等非法小企业11家。此外,还拆除燃煤设施23台。据了解,从2010年至今,西安已有2000多家非法的小电镀厂、小塑料厂、土炼油厂、白灰厂等小企业被取缔,但因为成本低、利润高、藏身隐蔽,这些非法小企业、小作坊仍是执法难题。环保部门希望市民积极举报,让非法小企业无处藏身。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塘大气环境污染严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