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量浮出水面电视剧的大还是水底的大

关于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关于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17、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12、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漂浮在水面时,比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B、物体在同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浮力也越大C、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一条金鱼在水底吐出了一个小气泡,该气泡从水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将(  )A.变大B.变_百度知道
一条金鱼在水底吐出了一个小气泡,该气泡从水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将(  )A.变大B.变
一条金鱼在水底吐出了一个小气泡,该气泡从水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提问者采纳
泡在水中上升时,所以由F浮=ρ水V排g可得,所处的深度变小,ρ水不变、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使得气泡的体积变大.因为V排=V气泡变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充满想像的世界(八)
一、2015年最可能灭绝的十三种动物
地球上最濒危的十几种动物,我们可能要在2015年与它们道别了。事实上,全球每天都失去十几个物种,专家称之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到本世纪中叶,多达30%至50%的物种将走向灭亡。英国博物学家戴维·阿滕伯勒问过:“假如我们的孙辈可能永远见不到大象,而只能在图画书里看到它们,我们会高兴么?”
远东豹是地球上最珍稀也最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它们是北方寒带地区体型仅次于东北虎的大型猫科动物,头部的斑点小而密,背部的斑点密而较大,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金钱豹”之称。因金钱豹布满斑点的美丽皮毛而遭到偷猎,如今,野生金钱豹只剩下大约30头。
苏门答腊象比锡兰象和印度象小,但比婆罗洲侏儒象大。顾名思义,它们仅分布于苏门答腊岛。老虎可能对幼象造成威胁,但野生苏门答腊象最大的天敌是人类。因为砍伐森林、失去栖息地和人象冲突等原因,在不到25年时间里它们的数量就急剧减少80%,目前只有大约头,已处于极度濒临灭绝的地步。
爪哇犀,又名小独角犀,与印度犀是近亲,比印度犀牛小,喜欢独来独往,几乎从不主动攻击人,一有异常动静,就会逃之夭夭,是最稀有的大型哺乳动物。因其珍贵的角被作为传统的亚洲药材而成为人们偷猎的目标。目前只有35头爪哇犀生活在印尼爪哇岛西部的国家公园里,因自然灾害、偷猎等因素而极度濒危。
棱皮龟,是体型最大、迁徙距离也最长的海龟,最大体长可达三米,体重可达八、九百公斤。堪称“巨龟”。背甲的骨质壳由数百个大小不整齐的多边形小骨板镶嵌而呈,其中最大的骨板形成7条规则的纵行棱起,因此得名,也有人叫它革龟。近些年因过度捕捞、误食塑料、龟蛋被偷猎、人类沿海开发而急剧减少。
西部低地大猩猩,是西部大猩猩的亚种,生活于安哥拉、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畿内亚及加蓬的山地、原始及次生树林,并低地沼泽。它们的肉被视作美味而持续遭到猎杀,埃博拉病毒也对它们造成毁灭性打击。仅加蓬北部的明凯贝森林就有90%的大猩猩和黑猩猩死于这种病毒。
中南大羚,别称武广牛、亚洲麒麟,头顶长有两只长达半米的尖角,状似羚羊,侧脸看时好像只有一只角,因此又被称为亚洲独角兽。是1992年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它独特的外表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和对其进行研究的兴趣。野生亚洲独角兽极为罕见,仅分布于东南亚的老挝和越南,估计地球现存几十只到几百只。
小头鼠海豚是最小的鲸目动物,也是世界上最罕见、最濒危的海洋动物。它们出现在加州湾北部,与普通海豚相比,小头鼠海豚除了略显肥胖以外,最明显的特征是眼睛周围有黑色圆圈,喙部也呈黑色,是需要仔细辨认才能区分的海豚稀有物种,只剩下不到100只,而每五只就有一只被困在捕捉石首鱼的渔网中溺死。
西伯利亚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雄性西伯利亚虎能长成两百多公斤重的庞然大物,起源于亚洲东北部,曾经遍及俄罗斯西伯利亚至韩国地区,有300万年进化史,在我国境内又被称为东北虎。虽然它拥有巨大的体形和惊人的力量,因可作为传统中药甚至装饰品而遭到捕杀,依然濒临灭绝,野外现存400~500头。
山地大猩猩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目前全球仅存880只,只分布于中非维龙加山脉和乌干达布温迪国家公园。那里为这种“温和的巨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使这种在别处已不多见的动物能够繁衍生息。它们粗鲁的面孔和巨大的身材看起来十分可怕,实际上,是非常平和的草食性动物。
最近,在马达加斯加东部中心无人区发现了30至40只大竹狐猴。过去人们只知道在距离发现地点以南400多里的地方生活着大约100只大竹狐猴,受到当地居民生活的干扰和一些非法偷猎的影响,它们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这些大竹狐猴的发现,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将给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带来了继续繁衍的希望。
苏门答腊猩猩,在灵长类动物中,体型仅次于大猩猩,面颊宽大,身材魁梧,站立时双臂下垂可达脚踝部;臂和手粗壮有力,腿短;体毛稀疏,暗红褐色,前额突出,嘴突出,智商超过自己的亲属婆罗洲猩猩。一方面由于森林火灾、棕榈种植园开发等等栖息地减少,另一方面被人类捕杀,目前野外仅存约7300只。
黑犀牛,体表颜色并不黑,实际上接近于暗黄棕色,这个名字一般被用来区别于白犀牛。事实上这两种犀牛的区别不在于颜色,而主要在于体型,黑犀牛要比白犀牛小许多。黑犀牛被视为很多非洲国家重要的旅游业资源。然而,即便最有雄心的保护行动也因栖息地的变化和偷猎的增加而受阻,目前全世界仅存4848头。
长江江豚,这种聪明的生物被称作“水中大熊猫”,喜单独活动,有时也三五成群。它们的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身体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突然转向等动作。这种动物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因过度捕捞、食物减少、污染以及建造水坝导致的环境变化,目前仅存只。
二、寻找会捕鱼的蝙蝠
在人们的印象中,个头微小的蝙蝠长期以来是仅靠捕食昆虫为生的,但有一种蝙蝠却还有一手令人惊叹的抓鱼本事。这种蝙蝠名为长爪蝙蝠,重约9克,体长仅4厘米。人们曾经运用小型无线追迹装置抓拍到了长爪蝙蝠捕食活鱼的视频。在视频中,它们会低飞到水面,然后用爪子抓取在水面活动的鱼类,例如食蚊鱼。
尽管长爪蝙蝠是一个技艺高超的捕鱼者,但在特定的季节里,它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以水生昆虫为食。长爪蝙蝠会在像运河和水库这样的湿地和水道觅食,它们的分布范围从阿尔及利亚以北的地中海海岸和欧洲,一直延伸到黎巴嫩、约旦和伊朗。研究人员表示,长爪蝙蝠是欧洲仅存的捕鱼蝙蝠,也是世界濒危物种。
在我国,人们也发现了一种会捕鱼的蝙蝠,它们的名字就叫大足鼠耳蝠。最早,这种蝙蝠的定名来源于哈佛大学的艾伦博士。太行山山脉北部边沿的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之中就生活着这种蝙蝠。在这里的群山中,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有关蝙蝠的神奇传说,不过,到霞云岭去探访这个神秘的蝙蝠洞,并不是一桩容易的事。
1936年,中国福州。哈佛大学博物馆馆长艾伦,收到了一只怪异的蝙蝠标本:这只小小的野兽,居然长着一双巨大的爪子,比其它蝙蝠足足大出了一倍,弯曲如钩,锋利无比。艾伦给这种蝙蝠取名“大足鼠耳蝠”,他大胆推测:这是一种罕见的会用双爪捕鱼的奇特蝙蝠。可是,艾伦没有找到这种蝙蝠吃鱼的直接证据。
艾伦想从蝙蝠的肠胃里找到吃鱼的证据。标本只有一件,解剖工作必须谨慎进行。从蝙蝠体内取出黏糊糊的物质之后,发现肠道内空荡荡的,找不到有用的线索。此时,蝙蝠的胃中隐约透出了黑色的影子,这会不会是鱼的残留物呢?结果很快出来了:胃中的黑色物质,全都是昆虫的残肢,连一丁点儿鱼的踪迹都没有。
艾伦虽然对生物极为熟悉,但对这种长相怪异的蝙蝠也感到十分惊讶。这是一种浑身透露着诡异气息的神秘生物,眼睛非常细小,牙齿十分突兀和尖利。按照动物的进化原则,它们身上的每一个特殊器官,都必然会显然独特的功能,像宽大有力的翅膀等。艾伦大胆地推测,这是一种罕见的会用双爪捕鱼的奇特蝙蝠。
2002年,中国科学院年轻的动物学博士马杰,在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展开考察研究。马杰博士在霞云岭乡村民的协助下,来到了神秘的
“蝙蝠洞”,在洞中发现了长着像花瓣一样鼻子的“马铁菊头蝠”、“白腹管鼻蝠”、“中华鼠耳蝠”。在这里,马杰如愿以偿找到了成群的大足鼠耳蝠,它们正悬挂在山洞顶部。
艾伦博士这种大胆的推测得到了证明,马杰博士在这个洞穴采集到了15只大足鼠耳蝠,他终于在部分个体的胃部发现了鱼的残骸,并且能够明确知道这类蝙蝠吃了至少3种鱼类。在霞云岭的山谷中,有一座很小的水库,附近的村民每次在这里撒网,都能捞出很多的鱼。这个水库应该就是大足鼠耳蝠天然的觅食场所。
走进霞云岭这个神秘的洞穴,意图探寻蝙蝠,刚刚向洞穴里走了半个多小时,顿时感到周围的空气异常干燥,有发烧的感觉,嘴唇开始干裂,嗓子也觉得肿胀,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下。掏出水壶,每人都喝了一小口。在休息地的前方,是一堆非常巨大的落石,这些落石是从洞穴的顶部坍塌下来的,体积足有公交车大。
黑暗中,除了几道头灯的光柱外,就是散落在各处的巨大碎石,没有发现任何生命的迹象。用红色的尼龙绳做好路线的标记,如果迷路了,还可以有后退的余地。洞穴的第一层空间很大,头灯的光线在这里被吞没得模糊不清。不过,在这种坍塌的落石上行走的确要小心,需要掌握良好的平衡,一旦滑倒就会摔断骨头。
11月底的北京,霞云岭的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但人们进洞之前,都得将羽绒服脱了下来,洞穴内的温度要比外面高出七八摄氏度。或许,这就是蝙蝠会选择在这里越冬的原因。这个神秘的洞穴,是在当地老乡家中偶然听说的。根据村民的描述,这个洞穴中不仅险象环生,而且蝙蝠的数目多到令人恐惧的地步。
在第一层洞穴的尽头,虽然感觉到空气仍然干燥,但明显能够察觉到地面上开始湿滑。并且,在地面石块上的附着物发现有一些蝙蝠留下的零星粪便,粪便上面滋生出了很多像蒲公英一样的白色真菌。不过,依然感觉不到周边有任何蝙蝠活体的存在。在这个季节,蝙蝠很可能栖息在更深的区域,必须继续向下探索。
第一层洞穴通向下层洞穴的走廊极为难走,最狭窄的地方是不到半平方米的石缝。人必须先将头伸了进去,用强光手电探测下面有没有合适的落脚点,然后放下装备,双手向上,靠胯骨和臀部支撑自己的身体一点点向下移动,像蠕虫一样一个个挤下去,周边都是潮湿的巨大碎石,有一种地震后在废墟中挣扎的感觉。
通往洞穴第二层的路上,没有看到地质上的沉积物,也看不到美丽的钟乳石,依然是崩塌下来的巨大石块。一路上总是有支洞出现,生怕迷路,时刻都在做行进线路的标记。每当看到旁边有支洞出现,总是觉得会有意想不到的新空间出现,也许那里才是主洞。然而,人们自认为是第二层的主洞,或许就是一个支洞。
这个洞穴到底有几层,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有人曾经最深下探到9层。在北方喀斯特石灰岩坍塌形成的洞穴中,山体的结构依然很活跃。据说,当年曾经有人深入洞穴探险时,在返回的途中,惊恐地发现来时的路线已经发生了变化。周围的石头有些开始开裂,每一个洞口的大小也发生了明显与来时的不同。
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蝙蝠,确实困难重重。人们还不敢大声说话,因为头顶上的很多巨大板状岩石已经开裂出很大的缝隙,随时有坍塌的可能。当下探到第二层时,望着一块像小房子大小的石块悬在距离不足30厘米的头上,每个人都不敢此逗留太久,唯恐那块巨石刹那间就会塌下来,小心翼翼地从下面悄声爬了过去。
进入一个洞穴内,地上开始发现了较为新鲜的蝙蝠粪便,不必说,这里肯定会有蝙蝠了。忽然,一声清脆的“叽喳”声掠过了黑暗的空间。果然,在一块倾斜的石壁上,倒挂着一直被自己翅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一些小蝙蝠。当有人用手接近它们时,蝙蝠的翼膜开始蠕动,身体开始紧缩,说明它们已经从冬眠状态苏醒。
这些蝙蝠叫做马铁菊头蝠。正是这种蝙蝠,让人不得不想起了曾经在美国《自然》杂志刊登过的一篇关于动物淫乱无度的文章。英国研究人员用DNA分析法发现了马铁菊头蝙蝠家族的“性丑闻”,蝙蝠母女享用同一只强壮的性伴侣。动物学家斯蒂芬·罗斯特说,共享性伙伴会加强群居联系,促进蝙蝠群体内部合作。
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尽管雌性蝙蝠会对交配伙伴精挑细选,然而,在它们的一生当中,大多数雌性马铁菊头蝠会不断造访同一只雄性的栖息场所,与之进行交配。这就意味着出生在不同繁殖期的后代很可能是兄弟姐妹。此外,人们还发现,雌性马铁菊头蝠的女儿会追随母亲来到交配地点,与同一只雄性蝙蝠交配。
这些蝙蝠的性生活非常有意思。当蝙蝠母亲找到一个威猛的性伴侣,总是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女儿,甚至隔代的小蝙蝠,一家子雌性蝙蝠要么一起出动,或者按照先后顺序去找同一只雄性蝙蝠进行交配。雄蝙蝠的性生活虽然十分混乱,同时消受拥有相同母系血统的伴侣,然而,决不会占有自己的亲生女儿、孙女。
如果说,这个洞穴的上三层构造属于坍塌堆积形成,到了第四层,便开始出现了洞穴化学堆积现象,可以发现零星的洞穴顶部向下生长的钟乳石,但体积还不算大。这些钟乳石绝大部分都被潮湿的泥土覆盖着,它们在北方洞穴中能这样发育,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沉积物类型十分齐全,与南方喀斯特洞穴很相似。
第四层空间极为独特,需要借助绳索下去。地面湿滑,不时会有水珠从上面滴下来。这里空间很大,可以听到隐约的吵闹声。洞壁上出现了很多紧密排列的珍珠般大小的石花,钟乳石的面积也逐渐增多。吵闹声也越来越大,不时有几只蝙蝠被人们惊起,掠过头灯的光柱。这让人们意识到,前方必定栖息着大量的蝙蝠。
傍晚时分,终于到达了这个神秘洞穴的第5层。由于前面已经发生了坍塌,无路可走。就在此处,终于见到了正在洞穴顶部集群冬眠的大足鼠耳蝠。此刻,它们紧紧聚集在一起,人们的到来使它们惊醒,发出像老鼠一样的叫声,不时有几只被惊起飞走,选择另一处隐蔽的场所栖息。会捕鱼的,正是这些大足鼠耳蝠。
在墨西哥西部的一座小岛,人们从地面的石缝里,找到了会吃鱼的“索诺拉鼠耳蝠”。在南美的北部丛林中,人们还拍到了另一种类似的会吃鱼的蝙蝠“墨西哥兔唇蝠”。这两种蝙蝠的爪子巨大而又尖利,脚掌很小,脚趾很长,胫骨与普通蝙蝠有着明显区别;它们的巨大爪子,正好与中国发现的大足鼠耳蝠十分类似。
北美的“索诺拉鼠耳蝠”在捕鱼的时候,常常会与巨大的鲨鱼相互协同,专门捕食那些被鲨鱼驱赶,并跃出水面的鱼群。但是,霞云岭的情况却完全不同,这里不仅没有鲨鱼的帮助,而且水面格外平静,根本看不到跃出水面的鱼群。如果大足鼠耳蝠要在这里捕鱼,它们不可能采用与“索诺拉鼠耳蝠”同样的策略。
这种大足鼠耳蝠身上的毛发没有丝毫的防水能力,一旦扎入水中,它们将会丢掉性命。不过,当蝙蝠的食物不足时,它们也不得不以捕鱼度日。在霞云岭这种水面平静的水库,大足鼠耳蝠可能是通过声呐系统定位漂浮在水面上小鱼发出的震动,然后俯冲并用两只巨大的爪子划过水面,在这样短暂的瞬间将小鱼抓住。
生活在霞云岭的大足鼠耳蝠吃鱼,只能捕食那些主动跃出水面的小鱼。水库中生长着一种被称为宽鳍纳的小鱼,它们很容易受到惊吓,并不时蹦出水面。这种小鱼的体长刚好5厘米,如果大足鼠耳蝠尖利的爪子完全张开,正好可以抓住它们。有学者认为,食鱼蝙蝠的捕鱼技能是由经常在水面捕食昆虫的蝙蝠进化而来。
在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中的这个山洞,终于见到了北京地区唯一的食鱼蝙蝠,这就是大足鼠耳蝠。洞穴内的蝙蝠大概有600余只,据当地村民称,数量已经大不如从前。对于生活在北京地区的主要蝙蝠来讲,马铁菊头蝠、北京宽耳蝠、大足鼠耳蝠都是以昆虫作为主食,只有大足鼠耳蝠偶尔会把鱼类作为自己的补充食物。
在北京房山区诸多不知名的神秘洞穴中,生活着大量的蝙蝠。集群在这里过冬的蝙蝠,以大足鼠耳蝠为主,间或有少量的马铁菊头蝙蝠。大足鼠耳蝠的冬眠姿态很有趣,有的用双脚倒抓在石花状的岩壁上;有的采用身体与石壁相对贴合的姿态,整只个体好像粘在石壁上。而马铁菊头蝙蝠则全部采用吊挂姿态冬眠。
三、动物中的挖掘高手
如今,许多城市都修了地铁,可坐地铁的人们有没有想过,地铁隧道是怎么挖出来的?地底下那么狭窄,挖掘机技术再好怕也开不进去。其实,地铁隧道施工,主要靠盾构机这种特殊的挖掘机。它外表像个大圆柱,前端有个刀盘可以削下泥土,在地下一边向前钻洞一边把土方传送到后端运走,身后就有了一条隧道……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这段广告词,曾经在网上成了流行语。挖掘机是人类科技的结晶,不过,这挖掘方法并不新鲜,我们身边的蚯蚓,千万年来就是这么挖洞的。并且,许多动物在漫长的生存演化中,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挖掘技术,在地下挖出了家园。这其中,不仅有蚓螈、盲蛇,还有鼢鼠、鼹鼠及穿山甲、犰狳等。
按照人们的一般理解,动物的进化,就是身体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灵活。可是,安逸的地下生活实在太有诱惑了;于是,一些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为了追求挖洞技能,干脆丢掉了脊椎动物的尊严与节操,向低等的蚯蚓看齐。不过,蚯蚓只能在比较潮湿、松软的土壤中生活,在地下又被其他各路挖掘高手当作舌尖美食。
蚯蚓的尊容就像一节细绳子般,还是个开路吃饭两不误的货色。它身体柔软,没有骨骼爪牙,主要靠体壁肌肉、体表刚毛来推动身体前进。在土壤中,凭触觉寻找能钻进去的缝隙,一边钻洞一边吃土,而且头部还很不完善,主要由一个类似嘴巴的结构组成,钻洞时,就把碰到的一股脑儿吞进去,消化后再排泄出来。
在潮湿的热带森林里刨土,可能会挖出一条身体粗大、浑身黏液的蚯蚓,仔细一瞧,头部还有一张大嘴,够惊悚的。这家伙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两栖动物蚓螈。全球现有100多种蚓螈,体长从10厘米到1米多不等。它们和蝾螈、青蛙一样有坚硬的骨骼,却没有四肢,体表像蚯蚓一样滑溜滚圆,甚至也有一圈圈的环纹。
大部分蚓螈的眼睛已经完全退化,只能靠头部两侧的伸缩式“触须”感知周围。听起来怪可怜的,然而,蚓螈在地下堪称如鱼得水:坚硬的头骨挖土如同铁铲,硬实的皮肤覆盖黏液,能大大减少摩擦,灵敏的触觉则让它们当上了捕食者。蚓螈一般以落叶层或土壤中的蚯蚓、昆虫为食,大型种类甚至会捕食蜥蜴和老鼠。
蚓蜥,还真称得上是爬行动物当中的异端。作为蜥蜴和蛇的亲戚,蚓蜥浑身披着鳞片,虽然个头与蚓螈相仿,不过,主要靠“铁头功”挖土钻洞,坚硬的头骨活像一把铲子或锥子般,眼睛、耳朵则基本退化掉了。挖洞时,蚓蜥硬着头皮一边使劲把脑袋往前钻,一边扭动头颈把地道拓宽并压实洞壁,使身体能够通过。
蛇类家族里,也有一类盲蛇走上了“土行者”这条不归路,在地下的长期生活中丢掉了眼睛。盲蛇有时被称为蠕蛇,体躯圆柱形,光滑,发亮;尾圆钝,末端呈短刺状;牙细小,通常仅见于上腭。由于体型细小,加上善于掘洞,因此经常被误认为蚯蚓。不同地区的盲蛇,形态特征都略有差异,体现为物种的多样性。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打洞,是鼠类的习性。有一类老鼠不仅以洞为家,而且几乎一生都宅在地下生活,在地下刨土寻找植物根茎为食,这就是鼢鼠。鼢鼠是田鼠、仓鼠的近亲,更适应地下环境。它们的耳朵很小,眼睛又小又弱,几乎没有视力,是有名的“瞎耗子”,有些种类的眼睛干脆被皮肤盖住了。
对于栖息在黑暗地下的鼢鼠来说,眼睛和外耳反正没什么作用,退化了就退化吧,或许更方便。鼢鼠的挖掘技术不靠脑袋钻洞,而主要凭借发达的前爪,配上露出嘴外的大门牙,一同掘进。它们会给自己挖出复杂的地下豪华套间,包括一系列的厅堂、卧室、仓库、厕所以及多条出入通道和取食通道,总长可达数十米。
若论挖掘技术的知名度,鼢鼠还远远比不上鼹鼠。鼹鼠不是老鼠,它们属于食虫类,跟刺猬是亲戚。与鼢鼠不同,鼹鼠主要以土壤中的蚯蚓和各种蠕虫、昆虫为食,很少吃植物。鼹鼠的身体结构比鼢鼠更具特长:躯干呈圆筒形,皮毛柔软光滑富有弹性,眼睛耳朵几乎缩没了,不过,能在地下自由来去,宛如土行孙。
最凸显专业气质的,是鼹鼠它们那又宽又扁的前脚掌。这般少见的前脚掌五根指头一字儿排开,膨大的腕部籽骨如同一根额外的拇指一般,增加了前脚掌的挖掘面。有了这对肉掌式的挖掘机,鼹鼠就能够在地下世界中自由来去,宛如土行孙。因此,哪怕有只鼹鼠在谁家后花园里过上一辈子,主人也未必能看见它一次。
不管是蚯蚓、蚓螈、蚓蜥、盲蛇,还是鼢鼠、鼹鼠,这些土行者都是在地下打洞;若论在地表作业,就该算得上是名声响亮的挖掘型三巨头,穿山甲、犰狳和土豚了。它们分别是亚洲、美洲和非洲典型的挖掘型动物选手。这三位之间没有太近的亲缘关系,只是类似的生活习性,让它们演化出了相近的模样和本领。
传说中,穿山甲可谓神乎其神。现实中,它们并不能钻山裂石,不过,有强壮的前肢和锐利爪子,挖起土来驾轻就熟。这种挖洞本事除了做窝,更主要是为了觅食。穿山甲专吃蚂蚁、白蚁,迅速掘开蚁巢深处,就能一口气吃个痛快。它们的鳞片是特化的角质皮肤,不光防身,还使身体表面更加光滑,减小打洞阻力。
时至今日,亚洲的几种穿山甲已几乎濒临灭绝,相比之下,美洲犰狳的日子还算好过些。除了吃它们的人少,也因为大多数犰狳的食性比穿山甲更为广泛,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环境。犰狳的挖洞本领不逊穿山甲,最常见的九带犰狳,在领地内可挖出多达12个洞穴,每个都有2米深、7~8米长,比三窟的狡兔可牛多了。
非洲草原上的土豚,也是食蚁专业户,个头比穿山甲、犰狳都大。从头到尾有2米多长、80公斤重,嘴巴像管子,耳朵像兔子,肥硕如小猪。土豚打洞速度惊人,5分钟内就能挖出近1米长的隧道,平时住的洞穴长达十几米,还时不时搬家另挖新洞。光挖洞这一条,就让土豚成了非洲草原不可或缺的“生态建筑师”。
不管是蚓螈、蚓蜥,还是鼢鼠、鼹鼠,这些挖掘高手多是单干户,而有些动物,身体结构虽没具备那么特长,却能在挖掘事业上做出一番成绩。昆虫中的蚂蚁、白蚁自不必说,哺乳类中也不乏类似例子,比如土拨鼠。土拨鼠是个俗称,通常包括体型较大的旱獭、体型较小的草原犬鼠两大类,它们也是网上知名萌货。
别看土拨鼠长得身肥脑圆,毕竟也是松鼠家族的成员。它们不像树栖松鼠独来独往,而是生活在鼠多势众的大家族中。北美洲的黑尾草原犬鼠,每个家庭共用一个几十米见方的洞穴,几十个相邻的家庭组成群体,多个群体再组成集群,大的集群多达上千只鼠,足足好几平方公里的洞穴相互连通,简直就是地下城市。
土拨鼠最迷人的地方,莫过于那条可爱的尾巴和短短胖胖的手脚了。打洞归打洞,土拨鼠的主要食物还是地面上的青草,每天要花很长时间出洞觅食。挖洞挖出的土堆在洞口,正好形成瞭望台,总有几只土拨鼠在上面站岗放哨。一旦发现老鹰、狐狸等捕食者来袭,“哨兵”便发出尖利的警报声,大家赶紧躲回洞里。
欧洲獾和亚洲狗獾一样,都是在地面觅食的杂食动物,也是挖掘高手。在食物充足时,獾会组成三五只到二十多只不等的家庭,全家共同挖洞居住,甚至一代代继承、扩建。已发现的最大獾洞,隧道总长879米,有出入口129个,需要挖出60多吨土。这样一个洞穴可能已传承了几百年,住着好几个家庭组成的大家族。
四、野猫是家猫的祖先
在吉姆·戴维斯的漫画里,加菲猫曾威胁要把小猫纳尔曼用慢件寄到阿联酋的首都阿布扎比。如今,加菲猫或许可以给自己找到一点理由:家猫的祖先被认为是生活在中东地区的非洲野猫,约1万年前,当地人为了驱除糟蹋谷物的老鼠而开始驯养非洲野猫,使其成为家猫。此后,家猫开始扩散到全球并出现多个品种。
在过去几千年的时间里,猫曾被当作神灵受到崇拜,也曾被视为魔鬼而遭到憎恨,它的身世和它的气质总让人捉摸不透。一组科学家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野猫和家猫的基因组进行了分析,为这种受人宠爱的动物整理出了一份遗传学的“家谱”,结果显示家猫和野猫在13万年前拥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可能生活在中东地区。
过去的1万多年里,人类影响力最深远的发明之一就是农业。人类从狩猎采集者转型成为定居的农民,在这个过程中,驯化了各种野生动、植物,用于食用、生产活动和交通。如今已经知道,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但是猫的驯化看上去似乎比狗的驯化晚很多。科学家认为,家猫的祖先应该是在欧亚大陆上生活的野猫。
家猫的祖先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当时人们为了控制鼠患,保护谷仓,便驯养野猫作为捕鼠帮手。因为它们的出色表现,从而被当时的人们尊崇如圣兽。在古埃及,公猫曾被当作祭品奉献给拉神,因为人们相信拉神会借助公猫的形体与邪恶的黑暗之蛇阿匹卜战斗;母猫则象征着长有猫头的巴斯泰托女神。
家猫和它们的野生亲戚一样,非群居动物。尽管家猫会在野外集群,但不会干出合作围捕猎物之类的事。家猫也是食肉动物,以夜行为主。除了人类的喂食,它们的捕猎范围也相当广泛,种类包括各种小型哺乳动物、鱼类、昆虫等等。另外,由于家猫体内很难从植物中合成必要的氨基酸,致使它们无法适应素食。
在西亚有许多新石器时代的岩画表现了猫的形象,至少这表明在那时候猫已经被人类注意到了。但是这无法直接证明当时人类是否驯化了猫。多年以来,人们认为最早驯化了猫的很可能是古埃及人。在古埃及,猫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宠物。古埃及人把猫当作神灵来膜拜。在古埃及的壁画和雕塑中可以见到猫神的形象。
时至今日,野猫和家猫的外形差别仍然很小。古埃及曾经有法律规定,如果有人杀死猫,他将遭到死刑的惩罚,无论他是不是故意的。猫死后常常被制成猫木乃伊,放在神庙里保存起来。在距今2000多年的埃及壁画上,曾经描绘过戴着项圈和首饰的猫。考古学家认为,这表明猫至少在古埃及时代就已经被人类驯化了。
2001年,在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一处新时期时代早期的墓中发现了一具猫的骨骼。塞浦路斯被地中海包围,当地不存在野猫品种。这并不是首次在塞浦路斯发现早期人类与猫共存的证据。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在塞浦路斯的另外一处新时期时代的地层中发现了一件猫的下颌骨,估计可能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遗迹。
2001年的新发现,为人类驯化猫的过程提供了更多的证据。这具猫的骨骼埋在一个距离墓主人约几十厘米的坑里。在墓中还有大量的陪葬品,包括石器、工具和首饰。这个墓的主人生前可能是当地的“精英人士”。事实上,科学家推测,包括牛羊在内的家畜也是由新石器时代的移民从欧洲大陆运送到塞浦路斯岛上的。
法国国立自然博物馆的让-丹尼斯·维加领导了这项研究。他说:“首次在塞浦路斯发现猫的骨骼,表明了人类把猫从大陆带到了岛上,但是还不知道这些猫是野生的还是驯养的。现在就可以认为这些猫与人类有关。”维加认为,在墓中既有贝壳,也有陪伴它的猫的墓穴,这表明了人类与猫之前存在强有力的关系。
由于这只猫的骨骼是完整的,显示它并没有遭到屠宰。维加认为,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这只猫和人埋葬在了一起。更有趣的是,墓主人和猫的骨骼放置是对称的,而且他们的头部都朝向西方。维加认为,尽管他不清楚这是不是有意而为之,但是,如果这确实有意义,那么,这就进一步表明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不过,并非所有的人都认为,这项发现有很重要的意义。美国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汤姆·罗斯威尔就认为,即便维加等人使用了语气更弱的“驯服”,而不是“驯化”来描述这一发现,他们的结论仍然太夸张了。他说,这只不过是一个人和猫埋在了一起,如果这只猫是宠物,那么墓里也应该有项圈等物品存在。
与考古学的争论相比,来自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可能争议更少。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野生生物保护研究组的科学家与来自美国等国的同事合作,对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野猫和家猫进行了一次“家谱”调查。他们的研究成果上个月发表在了《科学》杂志的网站上。古代的野猫是家猫的祖先,野猫又可以细分为几个亚种。
科学家获取了来自979只野猫和家猫的遗传物质,对这些猫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和比较之后,他们发现,来自欧洲、中东、中亚、南非和中国的野猫分别代表了野猫的5个独特的亚种。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家猫和来自中东的野猫的亲缘关系最近,“我们的结果为家猫起源于中东野猫种群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科学家为野猫的5个亚种以及家猫确定了一份家谱,所有这些野猫和家猫的共同祖先生活在距今约23万年前的时代。他们是根据猫的DNA“字母”的突变速率计算出这一时间的——生物的DNA以大致恒定的速率突变,这就构成了一架分子“时钟”。比较两种生物的DNA差异可以推算出它们在何时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
中东是人类农业的摇篮,中东也是家猫的摇篮,这并非偶然。猫的驯化过程开始于9000多年前,这恰好与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定居的过程相符。生活在新月沃地的最早的农民驯化了谷物,也驯化了诸如鼠类等谷仓动物,鼠类的增多吸引了野猫的到来。同时,来自中东的野猫似乎比其他野猫更加“驯服”。
五、在湄公河上捕鱼
一阵乌云掠过天际,一秒钟功夫,明媚的湄公河瞬间被雷雨带来的黑暗吞噬。狂风暴雨中,老挝渔民继续忙着收获洄游的鱼群。20道传统鱼篱拦截激流中,形同半座破损的桥。两天里,成千上万条鲶鱼源源不断地涌进暴雨中的鱼篱。湄公河是世界上野生鱼类最多的河流之一,每年有260万吨产量,占世界总量16%。
1月,老挝南部湄公河各条支流都迎来了鱼类洄游活动,数量庞大的小鱼群纷纷迁移到湄公河上游。巴赛流域上,一个渔民在一个浮篮里查看暹罗泥鲤,等待着大洄游的到来。渔民们将鱼烘干,再把暹罗泥鲤捣成糊状用来制作鱼酪。这是一种用鱼和盐发酵出的褐色面团,是老挝人的日常食物,入口即弥漫着香味。
每年入夏,湄公河迎来了一年中最壮观的时刻,河水向两岸延展出了大约14公里的河面,形成了诸多复杂的支流,由此产生了无数的小岛,人们习惯性地把这一带叫做四千美岛,其中的东德岛是最热闹的地方。浑浊的河水在老挝占巴赛流域缓缓地流淌,占巴赛流域的流量会是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两倍,场面尤其壮观。
湄公河的上游是澜沧江。澜沧江携带着唐古拉山北麓的融雪和雨水,出了云南西双版纳后就叫湄公河。清澈而青绿的水色在草滩上漫过,到了西藏的昌都开始飞流直下,在云南展开一片迷人的赭红色,渐渐地在大地上铺开,转成壮阔的土黄,然后在瀑布区跳跃成一段雪白,最终波澜壮阔的融成一片蔚蓝,汇入大海。
在老挝语里,“湄公”是母亲的意思。湄公河从中国出境后流经缅甸、泰国,直到老挝南部才有50公里完全流淌在老挝境内,这里河道宽阔,岛屿众多,居住着约10万人,他们的祖先几百年前就开始在这里生活、耕种、捕鱼,现在的居民大都还从事捕鱼行业,为了可以捕到鱼,很多人不得不涉险,用生命作赌注。
为鱼群设下的陷阱,一般在三到五月的旱季里建造。这种大型的捕鱼渔具被当地人叫做“篱”,是一种来自泰国乌汶人的传统捕鱼工具,它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下宽上窄,底部可以沉入水中,前头则可以浮出水面,而鱼群必须越过这些“篱”才能到达河流上部,大多数情况下,鱼群会被卡在“篱”中被渔夫捕获。
一个篱至少需要3个壮汉打造,每个篱有6个不同的水平刻度,以便渔夫来判断河水的水位和洄游鱼群的动态,当水位达到第二格时,就有鱼群陷入篱中,当水位达到最后一格时,一些大型的鱼如湄公河巨鲶,在这个时候已经无法逃脱。现在鱼群的数量逐年减少,湄公河上篱的数量却在增加,尺寸也要比原来大好多。
占巴赛流域是老挝的最南端,囊括了四千美岛的大部分区域。这段延绵50公里的地区可以看到瀑布、湍流,还有小渔村和淡水河豚。旱季,湄公河水位下降,形成很多小岛;雨季,每天都有雨水降临,河水的流量是旱季的20倍。这里的原住民几乎很少种地,他们世代依赖湄公河捕鱼生活,称这里为饿不死人的地方。
四千美岛的渔民通常都会利用雨季进行捕鱼,他们不但拥有传奇的捕鱼方式,而且还流传着有关鲶鱼食人的传说。以前,每年占巴赛流域的捕鱼总量可以到达200万吨。不过,现在鱼儿的数量少了许多,就连当地最有经验的渔民也不知道为什么,环保组织把这里鱼量减少的问题归结到过度捕捞,非法渔业等原因。
在全球各大淡水河流域中,湄公河比哪条河都更富有神秘色彩。相传这里生活着可以吃人的水怪,2006年,曾经捕获过一条超过300公斤重的巨型鲶鱼。它长着锋利的牙齿,性情凶猛,神出鬼没,几乎可以吞掉它想吃掉的一切。一位寺院的僧人说,如果渔民不小心失足落入河中,就会被很多这样的大鱼慢慢吃掉。
四千美岛最大的清孔瀑布曾经是老挝渔民最理想的捕鱼场所,湄公河下游的鱼种大都必须去上游四千美岛水域的急流中产卵。它们逆流而上,跃过珊瑚礁和小岛到达北方。四千美岛为鱼类提供了天然屏障以延续它们的生命周期。老挝人的捕鱼方式顺应了自然规律,他们甚至刻意要到四千美岛瀑布群的激流去捕鱼。
清孔瀑布是湄公河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它位于老挝和柬埔寨边界处。瀑布宽约10公里,洪汛期落差15米,比尼亚加拉瀑布多将近一倍。清孔瀑布因受玄武岩河床阻拦而形成两列,西边称为桑帕尼瀑布,地势较高,东边称为帕平瀑布。此外,清孔瀑布亦是全球最大淡水鱼——湄公河巨鲶的栖息地。
每到旱季,雨季湮没在河底的岩石开始凸现出来,很多大小瀑布水流量也大大降低。渔民便开始在这些水流较缓的区域搭建鱼篱。在一个150米宽的河道上,会散布三四个这样的鱼篱,这些鱼篱之间只由一个缆绳链接。这样,当雨季来临水位上涨后,水流就会逆着滑梯冲上鱼篱,逆流而上的鱼群就会被卡在鱼篱中。
当雨季来临时,岛屿之间被汹涌的河水阻断,渔民只能依赖在旱季时候修建的简易缆绳。东孔岛的南侧分布着很多瀑布群,这里也是岛上居民的捕鱼地。渔民在这些瀑布上方选择合适的地点下网,一旦滑落就必死无疑,没有任何人能够施救。如果在撒网的时候时机把握不对,激流也会把他和他的渔网一同卷入河中。
这项工作对当地每一个渔民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但还是需要特别小心。他们是一个家庭中的重要劳力,背后至少都有三四个孩子需要养活。每天只捕捉两三公斤的鱼就可以自给自足,如果捕获太多的鱼背在身上,就会失去重心甚至滑进激流之中。不过,这样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更好地适应外来文化对这里的冲击。
清孔瀑布现在已经成为占巴赛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不少来此的游客。早在10年前,那里就是渔民经常抓鱼的地方。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反倒没什么鱼,渔民也不再到那里抓鱼了。因为要去,就必须冒险通过几条在旱季搭建的钢缆,穿过100米左右的湍急瀑布,现在鱼况不佳,谁也不愿意再去冒那个险了。
目前,湄公河巨型鲶鱼已被列为濒危品种。在今年,老挝占巴赛的渔民捕到过一条湄公河巨鲶,并在雌鱼体内发现了成千上万颗鱼卵。由此推断,老挝四千美岛的支流是这些本土鱼类一条非常重要的洄游路径。然而,湄公河下游支流水坝的修建,很可能会切断鱼类去北方产卵的迁徙路径,破坏洄游鱼类的生命周期。
老挝南部支流是濒危鱼类一条非常重要的洄游路径。在过去的3年里,每到七八月间老挝渔民都会捕到1到2条湄公河巨鲶。湄公河巨鲶身长可达3米,体重重达300公斤,寿命可长达30年,而且它们可以无限制生长,也就是活到老长到老。它们吃生长在河底岩石上的藻类,一年只产卵一次,而鱼卵的野外存活率只有1%。
湄公河巨型鲶鱼是东南亚最有绝种危险的鱼类,过度捕捞,水体污染,人造大坝的修建和野生栖息地的破坏,已经严重地方威胁了它们的生存。2005年,在泰国北部捕获的一条湄公河巨型鲶鱼,它重293公斤,长2.7米,这是目前有记录的最大的一条淡水鱼。尽管当地村民为维持巨鲶的生命做了努力,最终还是死掉。
湄公河巨型鲶鱼别名巨无齿、鱼芒,一生都在淡水或略带咸味的水中生活,是一种具有洄游行为的大型鱼类,因为生活在偏僻地区黑暗的深水中,所以人们对它们知之甚少。这种巨鱼身体无纹,前后鼻孔接近,幼体须发达,随生长颌须减弱。它们与湄公河其他鲶鱼的区别,在于身体粗壮,眼较大,无齿和几乎无须。
泰国蒙河上修建的水坝阻断了湄公河巨鲶的迁徙路线,蒙河是湄公河上最大的一条支流,湄公河其他流域的鱼类种群被大坝隔断。大坝建成几年后第一次打开水闸,当地渔民首次发现了湄公河巨鲶,随后的日子里湄公河巨鲶消失掉了。由此推断,大坝建成之后,就会切断湄公河中下游的迁徙鱼类物种的生命周期。
现在捕杀湄公河巨型鲶鱼是非法的。湄公河流经的泰国与老挝村民都承诺,今后不会再捕杀巨鲶。为了挽救湄公巨鲶,泰国渔业部门早在20年前就在大城府附近修建了6个巨鲶养殖基地,已有大约6万尾人工养殖的巨鲶被陆续放回湄公河。泰国的科学家们开始在湄公巨鲶身上安装芯片,以挽救这个特有的珍贵物种。
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巨骨舌鱼常常被认为是最大的淡水鱼,平均长1.98米,重68.1公斤。这种鱼之中,可靠的记录是1836年在巴西的里约尼格罗捕获的一条大鱼,长2.48米,重147.55公斤。然而,在泰国北部湄公河被发现体长2.7米、体形就像一只灰熊般的巨型鲶鱼,才是目前有记录的世界上最大的一条淡水鱼。
湄公河是许多淡水巨鱼的家乡,这儿除了巨型鲶鱼之外,还有巨型鲤鱼和巨型黄貂鱼等其它一些巨鱼种类。像巨型鲤鱼这样的物种,一旦长到300公斤,就对捕鱼的负面影响极其敏感。这种大鱼拥有巨大的生殖潜力,一个好的产卵年,可能会使数量造成极大的变化,但是捕杀过多的成年鱼,也可能使数量急剧锐减。
巨型黄貂鱼在湄公河这样的河流中也有灭绝的危险。有报道说这种巨鱼可以达到500公斤,5米长,如果真是如此,那它就超过了目前的世界记录保持者湄公河巨型鲶鱼。黄貂鱼俗称刺魟、妖怪鱼,是当今所知体型最大的有毒鱼类,尾巴是顶端藏有毒腺的脊骨,很是尖利,当感受受到威胁时,就会用毒刺进攻对方。
一个渔民如果不捕鱼,又能做什么。东孔岛南部密集的瀑布中,散布着若干搭建的巨型鱼篱,在湍急的波涛中固若金汤,岸上是几个渔民搭建的简易工棚,可以避雨,还可以在工作之余进行简短的休息,每个简易工棚的旁边都有一个巨大的保温冰箱,里面通常是一些巨大的冰块,以保证渔民捕获的鱼可以妥善保鲜。
在雨季这个季节,老挝南部湄公河各条支流都迎来了鱼类洄游活动,数量庞大的鱼群纷纷从洞里萨湖迁移到湄公河上游。坐在自家的工棚中的渔民,并不着急起身前往查看,河岸两旁的乌鸦会自觉地给他们发出信号。只要有信号,冲入汹涌的河水中,然后再登上鱼篱,看上面的鱼获如何。重要的是不能出任何差错。
渔民前往收鱼时,要双手抓住缆绳,纵深跳进激流,靠双手抓住缆绳,一点一点地在激流中挪动自己的身体,时隐时现,最终凭借过硬的技巧抵达河中间那个鱼篱。捡到了一条暹罗泥鲤,会将鱼头放在嘴里使劲一咬,那条鱼便一命呜呼,然后将鱼叼在嘴里,奔赴下一个鱼篱。渔民们会把鱼养上一周,再以鲜鱼出售。
年轻的老挝渔民时常要冒极大的危险,只为捕到两三公斤鱼。他们跟着父辈的足迹,在瀑布急流中劳作,即使鱼变得越来越少。有的因为腿脚不便,只能由妻子代替去捕鱼。女人每一次走在吊索上,两腿都发软,几乎动弹不得。如果不捕鱼了,他们也不知道能做什么。惟一的愿望,就是他们的女儿能去曼谷工作。
有的时候,渔民回来的时候,肩部上还会背着一条特殊的鲶鱼,嘴里长满了尖牙,这正是一条幼体的湄公河巨鲶。对这里的渔民来说,近些年抓到的巨鲶体形都不大,而且鸭嘴鲶鱼的捕获率也大大降低,导致鸭嘴鲶鱼的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当地人说,这些年水位的上涨有一些变化,鱼类洄游的规律也与原来不同了。
过去,村民想吃鱼,只要去河边撒下渔网,今天却完全不同。通常,湄公河雨季高水位可持续到10月。但过去几年里,水位有些奇怪,鱼类洄游周期也变得不稳定了。有时候,庞大鱼群突然消失,渔民在一两周里一无所获。老挝人80%的蛋白质摄入依靠鱼肉,鱼类数量的锐减已经影响到当地百姓的饮食和出口贸易。
每天清晨,这里村子的大部分渔民都会把每天捕获的鱼送到3公里外的码头上去出售。一些地道的老挝妇女也充当了收购商,她们每天都在忙碌着联系订货商,鸭嘴鲶鱼和巨鲶的价格比去年又高了15%,但泰国的餐厅却把收购价格向下压制得让人无法承受。只要生意谈妥了,这些鱼儿就会被卡车运往泰国和柬埔寨。
对于四千美岛鱼类数量的减少,不管是渔民还是鱼贩,他们给出了一个很简单的解释:“或许这里来的游客太多了,上游和下游也开始修建桥梁,鱼群只需要河水的声音。这里的传统要不要保留,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因为我们正在经历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预测这里渔民的未来,只有湄公河能够决定这里的一切。”
四千美岛的居民想有更多钱来满足生活所需,年轻人都跑去泰国谋生,对他们这一代来说,捕鱼太艰难了,收入也很微薄。没人知道,这些挣扎在凶猛湄公河中的渔民会有怎样的未来,而湄公河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惟一确定的是,修筑大坝、渔业开采、栖息地破坏,经济发展背后潜藏的,是对未来巨大的恐惧感。
六、印度洋上的抹香鲸
英国2006年出品的电影纪录片《深海漫游》,讲述的是深蓝这只抹香鲸跌宕起伏的一生。深海是人类未曾探索过的地球景观,人类始终无法触及这片令人叹为观止的浩瀚世界,生存在这片深渊中的生物也不为人知。追踪深蓝这只80岁且45吨重的雄性抹香鲸一生的跋涉旅程,人们终于得以一窥大西洋壮丽的深海景观。
透过最先进的科技与令人屏息的计算机动画,《海底漫游》不仅描绘出最精确的深海景观,让人们看到前所未见的深海世界,而且在追踪深蓝,跟随牠及牠的家族时,看到了牠们是如何击退来袭的虎鲸群,以及牠如何与传说中神秘的15米长皇带鱼,体型惊人的大王鱿和巨枪乌贼所进行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场面。&
深蓝的家,原本在大海的深处。它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海面以下两公里的深渊中度过。在那里,有一个与大陆迥然殊异的世界,山峰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溪谷比美国大峡谷还要深;在那里,一片黑暗而又寂静的世界里,任何一种生物都要比陆地上的动物残暴、凶猛;在那里,深蓝演绎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深蓝生于1927年,死于2007年,活了80岁。牠是一头雄鲸,每天都要吃掉1吨食物。2岁时,牠开始了生命旅程中的第一次冒险。牠要克服水压危险,又要躲开人类的海底电缆,由于经验不足,第一次冒险显得有些狼狈,在那次冒险中,深蓝失去了一个朋友。不过,在声纳探测的帮助下,牠自由自在地觅食、猎奇。
深蓝是一条经历生离死别的抹香鲸,一条跨越重洋、终身旅行的抹香鲸,一条目睹人类对海洋的侵略日益扩大的抹香鲸。3岁时,深蓝经历了一次7.2级的强烈地震。母亲带领整个家族逃离了那个恐怖的地方,它的小伙伴却因此葬身海底。在经历了生平第一次生离死别后,深蓝跟随整个家族,开始了它的深海旅程。
在海底一千米的深处,有一座活火山。对于抹香鲸来说,那是一座大饭店。深蓝想起吃皇带鱼,可是皇带鱼有刺,深蓝还小,只能吃小章鱼。吃饱后,牠与母亲回到水面上休息。这时,来了一群逆戟鲸,牠们采用群狼战术攻击深蓝母子,抹香鲸群闻讯赶来保护深蓝,然而,逆戟鲸仗着数量上的优势,继续发起攻击。
正当深蓝和怀孕的母亲遭到围攻的危险时刻,来了一头成年雄抹香鲸,赶走了逆戟鲸。在这场战斗中,深蓝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同时拥有了一个小妹妹,它的一生从此而改变。深蓝12岁的时候,当它在深海和巨型乌贼搏斗的时候,妈妈被人类的捕鲸船谋杀了。30岁时的深蓝完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伟大旅程。
12岁的那场经历成了深蓝一生的噩梦。由于暖洋流和冷洋流冲击,形成海洋锋面而且形成漩涡,浮游生物来了,大量的鱼群体来了,巨型乌贼也来了。深蓝在海底与巨型乌贼展开搏斗,它们争斗得十分激烈,不分高低,眼看体力渐渐不支,深蓝悠然向上,抓住机会反败为胜。就在这时,深蓝的母亲却被人类捕杀了。
50岁时,历经沧桑的深蓝,身上无数的疤痕足以威慑对手。它战胜了年轻的情敌,赢得了一群太平洋雌性抹香鲸的青睐,翻开了生命中崭新的一页。80岁时,深蓝已经是深海中的元老。因为人类的威胁,它被迫向南极洲迁徙,行至夏威夷海域时,却被卷入了一场人类的战争,遭遇了潜艇这种牠前所未见的海底怪物。
在80年的生涯中,深蓝做过将近50万次的潜水,一生迁徙了50万公里;它曾经和伙伴在格陵兰与福克兰群岛间的火山山脉猎食;它曾经绕过好望角,抵达太平洋,开始在那里的艰难生活。透过深蓝的生命之旅,人们发现,瞬息万变的海洋世界,80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变得更加神秘莫测,变得更加令人难以想象。
鲸鱼是极端害羞的动物,这给研究自然状态下的它们带来了难题。一群海洋生物学家通过与座头鲸和抹香鲸一起潜水,近距离记录下它们的行为和习性。天性好奇的抹香鲸和座头鲸被这些完全不同于其他海洋哺乳动物的古怪生物所吸引。有时,如果幸运,它们会欢迎这些自由潜水者加入自己的群体,做客几个小时。
在印度洋距离斯里兰卡东北海岸约6英里处,一头抹香鲸和它的幼崽在人们前方45米远的地方。可以看到它们正在朝大家游过来,发出类似风钻的声音。母亲的体积接近一辆校车。合起来,母子俩就像两个相连的小岛。渐渐逼近了,一片黑色的物体出现在眼前:鳍,张开的大嘴,一只眼睛镶嵌在凹凸不平的脑袋上。
人们刚潜入水面下,母鲸和它的幼崽直直地游来,在相距9米的地方略微转向。幼崽小幅度地晃动它的头,不眨眼地盯着。它的嘴末端翘起,好像在微笑。母鲸带着同样的表情,这是所有抹香鲸共同的面部特征。它们发声的节奏改变,似乎从回声定位变成了以沟通为目的。或许,这两头鲸正试图向人们做自我介绍。
它们从人们身旁十几英尺远的地方游走,依然不眨眼地盯着人们看,发出轻柔的声波将人们淹没,直到它们的身影消失在阴影中,声音又变回回声定位,然后定位声也逐渐变小,海洋再次陷入宁静。“鲸与海豚区域数据库”的研究者录制了几十个小时的抹香鲸发声,正和巴黎大学的另一个团队对这些声音进行研究。
一群海洋哺乳动物学家漂浮在大洋上。他们都属于一个鲸与海豚区域数据库的非营利研究组织。潜水设备、小型潜艇和机器人这些通常用于研究海洋生物的装置很容易将敏感的鲸吓跑。为了研究他们,这个的团队放弃了这些技术装备,改用自由潜水技巧,只戴简单的面具、穿上蛙鞋,深深吸一口气可下潜几十英尺。
“鲸与海豚区域数据库”这个组织,是一个以采集科研数据为目的的自由潜水团体,创始人原本是一名木材店老板,他创造的潜水方式,在很多海洋动物学家看来过于危险。抹香鲸是地球上最大的长有利齿的掠食动物。它们的体重可达45吨,长18米,还有一口20厘米长的利齿,用来在2.7公里的深水中猎捕巨型乌贼。
为了玩耍,有的人曾经尝试过和抹香鲸一起潜水,虽然不是很久,或许只有几分钟的时间。然而,如果和抹香鲸肩并肩地游泳,人类很可能被它们窒息,或是被它们的尾巴无意中甩到,导致身首分离。很多研究者认为,如果愿意,它们可以只用声音就让人的身体剧烈震动致死,毕竟这是世界上发声分贝最高的动物。
抹香鲸发出的短促咔嚓声,音量非常强大,可以穿透血肉,让它们不仅“看到”了物体所在的位置,甚至可以透视物体内部。从这个角度说,抹香鲸拥有类似X光的视力。这种威力堪比武器的发声,是抹香鲸回声定位系统的一部分。它们用鼻子前端发出短促的声响,然后用嘴下面的一个脂肪气囊感受回声的震动。
这是人类发现的最强大而精确的生物声纳。它们可以发现到300米外25厘米长的乌贼,或是1.6公里外的人类。如果以这种方式被抹香鲸“扫描透视”,不仅要承受巨大分贝,还将非常痛苦。有人在和抹香鲸共游时,试图把一头挡住摄像机镜头的幼崽推开,没想到这头幼崽的鼻子发声,导致他的手瘫痪了好几个小时。
抹香鲸是体型最大的齿鲸,体型似鱼,用肺呼吸,潜水能力极强,是潜水最深,潜水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它们的长相十分奇特,头部可占身体的三分之一,与身躯比较,头部显得不成比例的重而大,有着地球生物中最大的脑,约是人类脑容量的5倍,而尾部却显得既轻又小,这使得抹香鲸的身躯好似一只大蝌蚪。
抹香鲸有极好的潜水能力,潜水时间很长,能在水下呆两个小时之久,人们在海面上看到的机会不是很大。不过,它那特殊的外形与喷气最容易辨认,不会与其他鲸类混淆。外观上看,它们很像一块巨大的漂流木,左倾约45度的喷气低矮而呈树丛状,人们能够经常看到的,只有它们跃身击浪或浮在水面上睡眠时。
抹香鲸的外表大致呈方体。它的鼻孔就位于这个巨大方体顶部的左前方。抹香鲸虽有两个鼻孔,但只有左侧鼻孔畅通,用来呼吸,而右侧的鼻孔则天生阻塞,这致使抹香鲸在浮出水面呼吸时,总是身躯偏右,水雾柱以约45°角向左前方喷出。抹香鲸的下颔短小且狭窄,似棒状,长度要比头部的上颔短,很不相称。
抹香鲸捕食巨乌贼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斗。搏斗时,双方往往会一起跃出水面,简直就像一座平地而起的山。趟若抹香鲸没有取胜,巨乌贼会凭借烟幕逃之夭夭;趟若巨乌贼成了抹香鲸的囊中之物,人们发现,虽然抹香鲸有强大的牙齿,但巨乌贼并没有被咀嚼过。抹香鲸把巨乌贼一口吞下,却消化不了乌贼的鹦嘴。
抹香鲸对巨乌贼的嗜好,是名贵中药“龙涎香”的来源。龙涎香是一种偶尔会在抹香鲸肠道里形成的腊状物质。抹香鲸把巨乌贼一口吞下,但消化不了乌贼的鹦嘴。它们逐渐在小肠里形成一种粘稠的深色物质,这种物质即为“龙延香”。它储存在结肠和直肠内,刚取出时臭味难闻,存放一段时间逐渐发香,胜过麝香。
抹香鲸吃大王乌贼的时候,大都是囫囵吞下,肉是消化得了,可鹦嘴却没办法消化。有时胃受到刺激,这种剧臭的黑色物质会从消化道反吐出来,排入海中,在海水作用下,黑色物质会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这种经过百年以上海水浸泡的龙涎香已呈白色,杂质全漂出来了,便成为龙涎香中的上品。
这种抹香鲸反吐出来的物质漂浮在海面上,经过日光暴晒,海水浸泡,颜色变淡,会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这就是龙涎香,那可是价值连城。自古以来,龙涎香就作为高级的香料使用,它跟灵猫香、海鲤香、麝香一样名贵,妇女们把它喷洒在衣服上,身体上,香味经人不散。用来做药,可以化痰、补气、活血。
在汉代,渔民在海里捞到一些灰白色的蜡状漂流物,有一股腥臭味,干燥后发出持久的香气,点燃时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还香。当地的一些官员收购后当着宝物贡献给皇上,在宫庭里用作香料。当时,请教宫中的炼丹术士,认为这是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滴到海水中凝固起来,于是便是龙涎香的由来。
真正发现龙涎香秘密的是沙特阿拉伯科特拉岛的渔民。有一次,岛上一位老渔民在剖开一条抹香鲸的肠道时,发现了一块龙涎香。当时,大家还以为这是它从海面吞食的,并没有当作一回事。这一消息不胫而走,终于解开了龙涎香之谜。及后,科学家又在一头抹香鲸的肠道中,发现了龙涎香,这就是龙涎香的开端。
龙涎香,在西方又称灰琥珀,是一种外貌阴灰或黑色的固态腊状可燃物质,人们发现的大部分龙涎香都是由抹香鲸产生的,具有其独特的甘甜土质香味。历史上,龙涎香主要用来当做香水的定香剂,加入香水中后会在皮肤上生成一层薄膜,能使香味经久不散。还有,曾在北瓶鼻鲸体内也发现过类似龙涎香的物质。
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经典小说《大白鲸》,就是改编自1820年一次真实的事件。日,在南太平洋远离陆地的大洋深处,一艘美国捕鲸船被一头愤怒的巨大抹香鲸撞沉。船上20名船员,分乘三只捕鲸小艇,开始了漫长的海上漂流,他们忍受着极度的饥饿焦渴,在海上漂浮了80多天后,只有8人幸存获救。
埃塞克斯号是一条旧船,很小,之前一直很幸运,没出过什么大事,他们追捕的目标是抹香鲸,它的鲸脂质量最好,能提炼出非常干净明亮的灯油,利润很高。1820年1月,航行了5个月的埃塞克斯号绕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经过两个月的捕杀,他们大约捕到11头鲸,平均每五天干掉一头鲸,炼出了450桶油。
捕鲸是非常危险的行业。在碰到鲸群时,他们把捕鲸艇放下海,悄悄地划向鲸群,靠近时,标枪手高举铮亮的标枪向着巨大的鲸鱼狠狠投去,中枪的鲸鱼拖着带绳索的标枪拼命向前冲,小船被拖着在海上狂奔,鲸鱼庞大的身体翻腾挣扎,直到血染碧海,鲸鱼惨死在血泊中。这一追捕过程一般为几十分钟到若干小时。
小艇把沉重的鲸鱼拖回大船后,他们切割下长条鲸肉,然后把很硬的鲸脂从肉上切割下来,再把鲸脑切下来放在甲板上,人钻进去把鲸脑油取出。接下去,是用切成块的鲸肉油渣做燃料,将鲸脂熬成油,浓烟滚滚,满船腥臭,到处是血,是油,直到把油装进桶里,把甲板冲洗干净,等待着的,是下一轮的惊险追捕。
日早8点,瞭望哨的人看到一股股喷水柱,三只捕鲸艇又一次放下了水。小艇投出渔叉击中了抹香鲸,巨大的鲸鱼疼痛难禁,大尾巴一阵猛甩,撞击船舷,使木板开裂,海水涌入,他们只得当机立断,切断捕鲸索,放了鲸鱼,把小艇拖回大船修理。谁也没太在意,但出乎意料的事情竟在一瞬间发生了。
抹香鲸向来温厚,从不会主动袭击航船。大家正忙着干活,在离船头不远处的海面上,静静地浮着一头巨大的抹香鲸。出乎意料,它突然向着捕鲸船全速冲了过来,硕大的鲸鱼头重重地撞到船前侧,船被这突如其来的猛撞抛起,船员们前仰后合,整个船就像撞到礁石上,几分钟之内震颤不已,像狂风中抖动的树叶。
抹香港鲸从船底重重地擦着龙骨穿过,撞掉了船底木板,然后出现在右舷旁,头靠着船头,尾靠着船尾,看来它也撞晕了,一动不动。大家都被撞傻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人们试图改变航向,避开撞击之时,只见那头巨鲸已在短暂的一瞬间回过神来,游到550码之外,以加倍的速度冲了过来,卷起白色飞腾的巨浪。
震惊之余,不容多想。船长立刻下令截断桅杆,使船身可以正过来一些,在大船倾覆前把小艇从船侧拖入水中。并且命令大家赶紧打捞出食品和淡水,那是生存的命根子。黑人管事冲进正在下沉进水的船舱,抢救出船长和大副的两只箱子,里面有指南针、航海象限仪和导航书,这是航海者的眼睛,箱子里还有手枪。
自古以来,人们一提起抹香鲸,就有一种恐惧的感觉。历史上,它不仅有时进攻渔船、货船,甚至对于捕鲸的船只也敢于进行猛烈的反扑,用巨大的头部顶撞船体,用强大的尾巴横扫过来,顿时将船体打破,使船上的人员纷纷落水,再张开巨大的嘴巴,把落水者一个个活活吞掉,绝不放过每一个在海面上挣扎的人。
19世纪是美国大开发的时代,一个日益强大的美国正在崛起,捕鲸业是这一开发潮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认为:从1820年至1860年是美国捕鲸业的黄金时代,捕杀的抹香鲸有25万头之多。那头静静地浮在海面上的抹香鲸突如其来地对埃塞克斯号进行愤怒的袭击,难道不正是大自然对人类无情报复的生动写照!
小说或电影里常将抹香鲸描述成强壮威猛,会攻击船只的动物。事实上,面临危险时,抹香鲸多半会选择逃走。有的时候,抹香鲸也会选择反击。抹香鲸那庞大似铁锤的头部与强而有力的尾部具有很大的破坏力,遭攻击的船只常有船壁被撞毁或遭鲸尾掀翻的情况,昔日的捕鲸小艇也曾有被盛怒的抹香鲸咬断的记录。
19世纪初“埃塞克斯号”捕鲸船被抹香鲸击沉之后,又发生过20多次这样的事件。有趣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艘美国军舰正在夜航,突然觉得舰体受到强烈的震动,所有人都误认为是军舰触礁或碰上了水雷,纷纷跳水逃命,后来才发现是军舰撞上了一只正在仍然沉睡的抹香鲸,因此遭受了一场虚惊。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还有36万头活着的抹香鲸。除了两极,全球大洋中都有它们的踪迹。一只抹香鲸可以在几秒内吞下一个人,这个过程甚至不用停下来咀嚼。根据历史档案,它们经常这么干。18、19世纪的捕鲸船日志里满满地记载着抹香鲸袭击船只和游泳者的实践。这个时期的一幅画描绘了抹香鲸和捕鲸船的搏斗。
不过,“鲸与海豚区域数据库”这个团队告诉人们,很多18、19世纪捕鲸船的海上日志里所描述的都夸大其词,甚至不乏胡编乱造。他们说,抹香鲸并不喜欢吃人,只有在受到人类攻击的情况下才会发起反击。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也很少吃人。不实的传说流传至今,主要是因为人们对这种海洋动物的研究太少。
今天在美国,只要说起捕杀鲸鱼,无人不义愤填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生活在印尼索洛岛的渔民仍是当今世界上唯一通过肉搏方式捕杀鲸鱼的人。每年从5月开始一直到9月,这些渔民整天聚集在海上,捕杀南下到澳大利亚过冬的抹香鲸。他们平均分配猎物,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份。这种古老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澳大利亚的一家电视台为了让其收视率极高的【猎奇】频道更加火爆,曾派遣首席摄影师安德鲁和助理摄影师坦尼森去索洛岛实地拍摄渔民捕杀抹香鲸的场面。两人都有丰富的野外摄影经验,尤其是安德鲁,曾在非洲近距离跟踪拍摄过猎豹、野象、黑犀牛和狒狒等危险动物。他含着热泪讲述了惊心动魄的捕鲸过程。
早晨,朝霞刚刚在海平面上露出,安德鲁和坦尼森就扛着摄像机随索洛岛的渔民出海了。湛蓝的大海一望无际,渔民们划着十几艘小船,在海面上寻找着洄游的鲸群。就在望得眼睛酸疼的时候,安德鲁突然发现离船几米远的地方,喷起一股喷泉似的水柱,同时还有一截巨大的尾鳍划开波浪。他惊叫起来,抹香鲸。
早已有渔民驾驶渔船迅速地靠上前去,一个中年渔民伫立船头,手里拿着一支5米多长的标枪,对准抹香鲸露出水面的背部,身躯后仰,使出浑身力气投掷出手中的武器。锋利的标枪在海面上空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后,准确地扎进了鲸鱼的身体中。血水立刻弥漫开来,受伤的鲸鱼挣扎着潜入水中,暂时逃避了追杀。
渔民们追寻了70多分钟后,那头受伤的抹香鲸又突然像一座小岛似的跃出海面,然后跌落水面,激起巨大波浪。安德鲁注意到,那头抹香鲸足足有20米长,直径有4米多。安德鲁正在迷惑,扛着摄像机蹲守一旁的坦尼森突然失声叫起来:“上帝,那是什么?”向导杰罗姆立即回答道:“是鲨鱼!我们有好戏看了!”
通过高倍望远镜,有些近视的安德鲁这才注意到,那头抹香鲸的身边游弋着许多虎鲨,它们轮流向抹香鲸发起攻击。只见那头抹香鲸和虎鲨群厮杀成一团,它们时而浮上海面激烈地搏斗,时而潜入水底,海面上不时冒出一股股血泡。看到双方斗得差不多了,索洛岛的渔民们迅速驾驶小船靠近抹香鲸,赶走虎鲨......
赶走虎鲨后,渔民用标枪、鱼叉和4米多长的砍刀一起攻击浮在海面上精疲力竭的鲸鱼,血液立刻波及开来。渔民在呐喊声中凶猛地砍杀,几位妇女则在船尾敲起了鲸鱼皮蒙制的大鼓。那头抹香鲸遍体鳞伤,但还在顽强地支撑着。它的身子插着好几杆带着绳索的标枪和鱼叉,这使它不能立即沉入水底以躲避攻击。
索洛岛的渔民往海里丢下一个个鲸炮,轰隆隆的巨响震昏了许多鱼类。它们有的浮上了水面,引来了海鸥等水鸟的啄食。一个多小时后,安德鲁在渔船的西北角130米远的地方发现了抹香鲸的尾鳍,但还没等渔船靠过去,旋即又消失了。又过了50分钟,抹香鲸的尾鳍出现在安德鲁渔船所在位置以北40多米远的地方。
这次,没等这条抹香鲸下潜,众多渔船就迅速围了过去,刀枪齐下,大片的海水再次变成殷红。突然,那头抹香鲸跃出水面,用它巨大而有力的尾鳍狠狠地向一艘接近它的渔船扇去,船上的渔民见势不妙,慌忙跳进海里逃生,而那艘渔船的甲板则被抹香鲸的尾鳍击碎,船头塌陷,很快就沉没在海水里,不见了踪影。
众渔民趁抹香鲸跌落,庞大的身躯暴露无遗之际,用标枪和鱼叉猛地刺向它的脊柱,这是鲸鱼最脆弱也是最致命的部位。抹香鲸受此重创,顾不得还有几只标枪插在身躯中,慌忙下潜。渔民当然不会放过,不停地投掷鲸炮,加大了进攻力度。抹香鲸情急之中辨不清方向,竟然在一个露出海面的珊瑚礁盘上搁浅了。
这是捕杀抹香鲸千载难逢的良机,索洛岛渔船全都靠过去......突然,礁盘附近的海水一阵骚动,又有一头抹香鲸的尾鳍露出水面,它显然注意到搁浅的同伴,于是游了过来。有关鲸鱼的资料上记载过,抹香鲸有明显的恋助同伴的行为,如果发现同伴受伤或搁浅,它们会不顾一切地前去救援,甚至不惜同归于尽。
这头抹香鲸好像无视渔民的存在,径直游向礁盘,不停地用硕大的脑袋和尾鳍推挤同伴,试图将搁浅的同伴带到安全水域。索洛岛的渔民自然不会放过这头自投罗网的抹香鲸,用标枪和鱼叉凶猛地攻击,尽管它很快就皮开肉绽、鲜血淋漓,但仍然没有丝毫离去的意思,忍住伤痛,继续用脑袋和尾鳍帮助搁浅的同伴……
那一刻,安德鲁被深深地震撼了。激烈的人鲸血战持续了整整3个小时,两头抹香鲸全部死亡。尤其是那头赶来营救同伴且身躯较小的抹香鲸,因为不停地用脑袋和尾鳍推挤搁浅的同伴,它几乎放弃了反抗,所以身上的伤痕也最多,也死亡得更快。索洛岛的渔民们用渔船拖拽着两头死鲸向附近的一座无名岛屿驶去。
在所有鲸类中,抹香鲸是潜得最深、最久的,号称动物王国的“潜水冠军”。它们生性凶猛,主食大型乌贼、章鱼,常常与大王乌贼展开一场刀光剑影的相互残杀。大王乌贼最大者达18米、重30吨,不是抹香鲸吃掉大王乌贼,就是大王乌贼用触腕把抹香鲸的喷水孔盖死,使巨鲸窒息而死。不过,大多是抺香鲸获胜。
中国古籍《广异记》记载:“开元末,雷州有雷公与鲸斗,身出水上,雷公数十,在空中上下,或纵火、或电击,七日方罢。海边居民往看,不知二者何胜,但见海水正赤。”据估计,这里所描述的正是抹香鲸与大王乌贼搏斗的一个激烈场面,尽管文中过于夸大其词,可见抹香鲸要吞食巨乌贼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在日本小笠原群岛附近,水下摄影师托尼·吴与埃里克·道格拉斯·赛非特一起潜入水下,拍摄到5只成年抹香鲸正在教1只饥饿的小鲸如何吞吃鱿鱼的惊人场面。抹香鲸捕食鱿鱼的场面极其罕见,没有人曾记录下抹香鲸这一行为;他们也没看到抹香鲸在海洋深处捕捉鱿鱼的过程,只是看到浮上水面的鲸嘴里衔着鱿鱼。
真正的抹香鲸并没有小说中描写的那么大,但是它们的个头足以让看到它们的人们感到毛骨悚然。较大的那只抹香鲸衔着鱿鱼,它们不断潜入水中,然后再浮上来。它们反复重复这个过程,看起来好像那些成年抹香鲸正在教小鲸如何潜水以及如何吃鱿鱼。众所周知,雌抹香鲸共同抚养后代,它们的家族观念非常强。
这个区域是著名的抹香鲸聚集地,把抹香鲸嘴里衔着鱿鱼的场面记录下来非常难得。这群抹香鲸可能教过小鲸如何利用它的内置声纳系统,即回声定位能力在海洋深处发现猎物。回声定位能力是抹香鲸寻找猎物的关键,雌鲸有可能把死鱿鱼放到深处,然后让小鲸在海洋深处一片漆黑的环境下,凭回声确定它的位置。
日,一群抹香鲸在斯里兰卡南部海岸遭遇到6只逆戟鲸的攻击,很少有报道或者有人观察到逆戟鲸攻击抹香鲸的场面,这是少数有记载的类似冲突之一,而且是首次在印度洋中上演。逆戟鲸这种黑白相间的海洋哺乳动物,群居生存而且拥有高度的智力,它们依靠团队狩猎,经常对其它鲸鱼发动联合攻击。
逆戟鲸捕猎抹香鲸并非什么容易的事情,或许只有很少的群体拥有捕食抹香鲸的能力。一方面,抹香鲸尾巴的抽打有可能给逆戟鲸带来生命威胁;另一方面,抹香鲸有着巨大的体型和可怕的牙齿;看起来,在逆戟鲸与抹香鲸的鏖战中,似乎抹香鲸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抹香鲸相当胆小,而且对于逆戟鲸非常恐惧。
人们看到时,只见一只逆戟鲸的巨大背鳍划破水面,一群抹香鲸聚集在一起呈现出防御状态。大约30分钟的时间里,5只逆戟鲸多次冲击抹香鲸的群体,对抹香鲸进行撞击和撕咬。当战争结束的时候,逆戟鲸似乎已经成功从抹香鲸的群体中分离出了一只幼年抹香鲸。场面非常混乱,也不清楚它们最后的命运会怎样。
时至今日,人们在青岛海产博物馆里,仍然可以观摩到一头巨大的抹香鲸标本,它的体长足足有13.95米。这是日被海水冲上了㬵南唐岛湾的一具抹香鲸尸体,人们用它的真皮制作的标本。在它的肤体上,人们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在它弥留于世之时,曾经在深海与巨型大王乌贼搏斗时留下的斑斑痕迹。
抹香鲸一生总会无数次与巨型大王乌贼打交道,并且总是胜劵在握。不过,这头抹香鲸这一次碰到的一只巨型大王乌贼却教它栽了跟头。一向处于劣势的大王乌贼先发制人,用触手将抹香鲸的头部缠住,并堵塞了抹香鲸背上的出气口,尽管抹香鲸拼命挣扎,始终挣脱不了,最后窒息而死,当然大王乌贼也奄奄一息。
2013年1月初,日本NHK电视台和美国探索频道首次拍摄到了大王乌贼在深海中游动的景象,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深海拍摄到大王乌贼的动态影像。大王乌贼是世界上已知体型最大的无脊椎动物之一,成年的大王乌贼可长达12至14米,传说最大的大王乌贼能长到18米甚至更长,重达2,000千克。它们的眼睛大得惊人。
大王乌贼生活在深海,白天在深海中休息,晚上游到浅海觅食,经常要和潜入深海觅食的抹香鲸进行殊死搏斗,抹香鲸经常被弄得伤痕累累,不过在抹香鲸的胃里曾发现过大王乌贼的残迹。人们还没有见到过呆在栖息地的大王乌贼,只能通过死亡或受伤后漂浮到海面或岸边的那些大王乌贼了解到这类动物的一些信息。
一头20米长、重50吨的抹香鲸正向深海下潜。它最喜欢吃章鱼和乌贼,而这两种动物常在深海活动。抹香鲸潜到80米深,太阳的暖色光线消失了,周围是一片蓝绿色,抹香鲸只能看见色彩鲜艳透明的鱼群在四周游动,以及一些随水流动的水母和海藻。到了150米,连那些幽灵似的绿光也没有了,海水变得异常寒冷。
当抹香鲸潜到700米处,进入了名副其实的黑暗世界。突然,它在一块石壁的棱角处停下,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声纳回音定位系统告诉它,附近有一个巨大的猎物。的确,石壁下有一只大王乌贼,它的身体长3米,触手长15米,是无脊推动物中体积最大的动物,特别是它直径达30厘米的巨眼,在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
大王乌贼也发觉了抹香鲸。像它这样的头足软体动物,不仅游泳速度非常快,而且有隐身术,倒退法、紧身绳、储墨囊四大法宝。它的皮肤可以改变颜色,起隐身作用;它的倒退法是能向前喷水往后退;它的紧身绳是指10条触手,触手上长着一排吸盘,又能吸又能缠;它身上有个储墨囊,能往外喷墨汁,把海水染黑。
大王乌贼天不怕地不怕,敢和海里的任何动物搏斗。它舞动起10条长长的触手,犹如一个灵活的拳击家,伸缩着向抹香鲸探过去。抹香鲸感觉到对方向它袭来,不忙于应战。它知道,大王乌贼长期在黑暗中生活,触手发达,适宜于在黑暗中搏斗。同时,感到体内贮存的氧气已经不多了,必须到水面呼吸新鲜空气。
大王乌贼神速出击,用10条触手抓住了抹香鲸的头部,抹香鲸的头好像套上了花圈,使抹香鲸疼痛难忍,拼命地摇头摆尾,急剧上浮,使劲一甩,一下子把大王乌贼甩出水面,接着自己也跳出海水,利用比大王乌贼晚落水的一瞬间,整个身体横着落下去,猛烈喷水,这一甩一拍,真厉害,把大王乌贼弄得昏昏沉沉。
大王乌贼害怕了,喷出一殷墨汁,把海水染得漆黑一团汁,乘机变换着身体颜色逃跑,抹香鲸哪能放过,扑上去咬住了抹香鲸的一条触手。大王乌贼这家伙十分狡滑,眼看不能逃脱,只好力战,并且使出了十分狠毒的一招,十条触手并发,一方面捂住抹香鲸的脑袋,另一方面塞住抹香鲸的出气孔,欲将其窒息至死。
在抹香鲸与大王乌贼的搏斗中,大王乌贼经常会利用它那粗壮的触手和吸盘死死缠住抹香鲸,吸盘边缘上那一圈小型锯齿,甚至可以把抹香鲸的肉吸出来,从而在抹香鲸身上留下很多圆形伤疤。抹香鲸则会拼出全身力气咬住大王乌贼的尾部,并且可以利用头部发出的声纳将大王乌贼震晕,然后再一口吞掉大王乌贼。
在抹香鲸与大王乌贼的搏斗时,两只巨兽经常总是在大海中上下翻腾,猛烈翻滚,搅得海面浊浪冲天,然后又双双沉入水底。到头来,大王乌贼总是被抹香鲸一口吞噬,因而抹香鲸胜算的几率要高些。并且,抹香鲸总会将大王乌贼当作美味,大王乌贼只是被动的反抗。目前,抹香鲸是大王乌贼在地球上的唯一天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浮出水面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