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将完蛋青帝解释和意思成胜利的意思

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之一&2
4、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有人说,不是每场爱情,都会有非常幸福的结局;正如不是每次努力,都能得到圆满的回报。
  很多时候,播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失望;播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泪水;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能认识到这一点,才算全面得认清什么是社会,什么是现实,什么是世界发展的真相。
  那些把世界想像成鸟语花香的人,总会在大梦醒来的那一刹那,要么锥心起血痛不欲生,要么沉沦厌世游戏人生。
  所以,知道事物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一面,也知道事物有朝着坏的方向发展的一面,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成熟的人。能预料到好的一面,就能提前做好准备;能预料到坏的一面,就能未雨绸缪及时预防。懂得两手准备的人,才能做到横逆加身时坦然面对不惊不怖游刃有余。
  接着前面我们说的这个话题。美貌是个优势吗?是的。美貌这个优势用好了能发挥好作用吗?能。是否大家都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呢?不是。
  好了,有网友会说,拜托大哥,您别老在女人身上转悠行不?说点爷们的事儿。
  为什么我要围绕美貌及外表下功夫呢?因为身体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如果有优势的话,那么,外表是个体优势的最初形态。
  下面,我就准备说点男人的事儿,当然还是从外表上着手。
  爹妈把我们生下来,身体是最基本的本钱。有人一降生,就有了一个先天的优势——美貌(女人),帅气(男人),这也就得到了比别人多得多的本钱。
  女人利用美貌可以干成很多事情,这不用再啰嗦了;事实,男人长得帅,也能为自己加不少分。当然,更好地泡到小妞,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证明;其他的,比如,好找工作,好找对象,相貌堂堂着容易得到领导喜欢,就连警察晚上夜查的时候也容易忽略仪表不俗者而掉头朝那些猥猥琐琐鸡眉狗眼者而去。由此可见,男人的相貌同样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不仅对异性如此,而且对同性也如此。
  所以,拥有身体外表上的优势,就一定要学会利用它。利用得好,也能飞黄腾达;利用不好,反而会深受其害。
  我们还是从古人那里找例子(说多了现实容易得罪人哦)——一事不烦二主,就从《战国策》里找证据吧。
  在《战国策秦策》里记载着秦宣太后和魏丑夫的故事。当时有一个大臣叫魏丑夫。这个人名字虽然丑,但人却风度翩翩。秦宣太后爱面首,也就是小情人,就把魏丑夫给勾搭上了。太后爱丑夫爱到了骨头里,当然会给丑夫加官进爵,荣华富贵了。(其实后世许多男宠,包括今天我们说的“鸭子”,走的都得利用外貌讨好老女人换取富贵的旧路线)所以,丑夫虽然被人当“药渣”,但是却当得欲罢不能、其乐融融也。
  然而,我们前面说了,好事有的时候也会变成坏事。由于魏丑夫太能讨好老太后了,所以太后对他爱不释手。凑巧太后生病快死了,她就下诏说:“如果我死了,就让丑夫殉葬。”
  看看,这就是优势变劣势、好事变坏事的例子。本来丑夫不过是用美貌换个前程富贵,没想到前程富贵还连着荒山坟墓,所以他吓得麻了爪。急忙请人为他游说太后。那人见到太后,说:“人死了之后,还能觉察到人间的事吗?”太后说:“你当我老糊涂了吧?死了怎么还有知觉呢?”
  那人说:“对呀,既然你死了知道没有知觉了,怎么还非要把自己心爱的人弄死呢?如果人死了还有知觉,那太后你见到大王,大王就对你恨之入骨了。你跟大王赎罪还来不及呢,又怎么能跟丑夫再续前情缠缠绵绵到天涯呢?”
  太后并没有听出其中蕴含的讽刺,不过觉得话说得也有道理,于是就取消了让丑夫殉葬的念头,丑夫算是逃过一劫。
  魏丑夫靠美貌换取富贵,这是他的本事;但是美貌也差点让他丢掉性命,幸亏他懂的化被动为主动,想出让人游说这个办法,最终小命才得以保存。
相比他而言,同是《战国策》里记载的龙阳君可就厉害多了。
  龙阳君是魏王的男宠。所谓男宠,就是把自己的身体卖给男人的男人。今天的世界已经很开明了,欧洲某国家的领导人公开表示自己喜欢男人,还得到了不少人的了解。哪里知道,古代的世界更加开明。古人,特别是君王找男人,一攻一受,不亦乐乎之多矣。
  龙阳君靠自己的美貌得到宠爱,取得富贵,但是,他很有心计,知道未雨绸缪。于是,就设了一个局让魏王钻。
  有一天,他和魏王去钓鱼。好端端的,钓了十几条鱼之后,龙阳君却突然泪流满面。(女性化?)
  魏王见到心爱的“男人”没来由地哭了,于是好奇地问:“你有什么不称心的事吗?如果有,告诉寡人,我帮你办。”(这就是美貌优势换来的结果)
  龙阳君回答:“我得到大王的宠幸,我没什么不称心的。”——这是埋下伏笔。
  魏王更加奇怪了。“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要哭呢?”
  龙阳君哭得梨花带雨地说:“我刚开始钓鱼的时候,钓到鱼就很高兴了;后来钓到更大的鱼,就想把以前钓到的小鱼给扔掉。现在,我凭着丑陋的面孔(注意吐真话了),能有机会侍奉大王(美貌就是资本),被大王封爵位龙阳君,在朝廷里大臣们都恭维我,在路上大家也都纷纷给我让路。(这是好处)但是,天下的美人很多。她们知道大王宠幸我,她们一定会提起衣裳跑到大王这里来(脱衣裳?)那时候,我比不上她们,就成了最初被钓起来的鱼,也只是会被大王给扔掉的。想到这些,奴家怎么会不哭呢?”
   魏王说:“哈哈,你想得太多了。你对我这么深情款款,怎么不早告诉我呢?”于是下令,再有敢谈论美人及进献者,灭九族。
  其实,古人也有同性恋。我们古人很文雅,把同性恋说成“龙阳之好”。龙阳君是千古同性恋的楷模。不仅因为他确实漂亮,而且因为他确实得到了扎实的宠爱,不负当小受之冤。而他之所以能得宠固宠,确实因为他具有比别人美上十倍百倍的优势,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能运用好这一优势。
  所以,还是那句话,有优势,不会用,同样不能转化为成功。播下龙种,收获跳蚤,这是很常见的事。就如同前面有人说,我写这些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出书,呵呵,这个网友,想必就是其中的一个跳蚤吧。
5、一只苍蝇引发的血案
  “女人以美丽为力。女性在一般场合里,只要她美丽,就能展现她的实力。当然如果再美丽之外又有唱歌、跳舞等才华,出身背景好,又具温柔特质,那么她的力量不但能征服男人,而且也能使女性折服。”
  这句话是谁说的?
  流氓大亨?
  非也。
  陈氏冠希?
  非也。
  这话是台湾德高望重道行高深的星云老和尚说的。
  我选的这句话,出自星云大师2009年出版的《宽心》一书。所谓出家人不打诳语,现在朋友们想必不会再诋毁我的行文了吧。正如大师所言,美貌是女人的一大优势;利用得好,不仅男人折服,女人也折服。同理,美貌也是男人的优势(这里好像应该说帅气)。利用得好,也能给自己带来不少好处;但是如果用不好,也会带来许多灾难。
  不仅美貌如此,其他的优势都如此。前面讲了半天,无非是想说,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但是,有了优势就会用,就能用好吗?非也。对于许多人来说,即使你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也不一定能够在竞争中胜出。所以,拥有优势很重要,但是,善于运用优势、做大优势、保持优势,将优势转化成胜利,这才是重中之重。
  来看一个例子。
  1936年,世界台球冠军赛在纽约举行。比赛的双方是著名的高手路易斯•福克斯和约翰•迪瑞。在决赛中,路易斯一路领先,进入关键阶段,只要再拿几分就能够取得冠军了。全场都屏住呼吸,大家都在等待冠军的产生。
  正当路易斯准备击球的时候,一只苍蝇飞过来,落在了主球(白球)之上。路易斯笑了笑,然后用力挥了挥手,把苍蝇赶跑了。可是,等他俯身准备击球的时候,这只讨厌的苍蝇又飞了回来,落在白球上。这下原本肃静的赛场上顿时笑作一片,也不知道是笑路易斯还是笑苍蝇。路易斯有点生气,因为这是苍蝇破坏了他的好情绪。他再一次把苍蝇赶走,刚松一口气,然后惊奇地发现,苍蝇又飞到了白球上。
  这下路易斯怒了,后果很严重。他愤怒地用球杆去赶苍蝇,结果不小心碰到了主球上。根据台球规则,这算作一次触球。裁判判他击球有效,他白白丢掉了一次得分的机会。接下来,路易斯怒火中烧,他失去了冷静,结果连连失利。而他的对手约翰却抓住对手的失误,连续得分。最终,约翰赶上并超过了路易斯,艰难地拿走了冠军奖杯;而路易斯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反而丢掉了比赛。这成为当时报纸的一大热点。
  第二天早晨,人们在冰冷的河里发现了路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丢掉了比赛,而又不堪容忍这个结局,所以投河自杀。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呢?我想,恐怕应该是这样一个道理:学会运用优势,比你拥有优势更重要。
  路易斯在优势占尽的情况下,反被对手打败,这不能不说他控制局面的本领太弱,斗争的水平或说是能力不强。固然,他的失败,甚至死亡,是与一只苍蝇又莫大关系的。但是反过来想,一只苍蝇都能决定你的失败甚至死亡,那么,你个人的能力、斗争精神跑到哪里去了?
  研究完这只苍蝇引发的血案里,再结合前面我们说的用优势pk的道理,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优势很重要,它是确保你赢的竞争的前提;
  第二, 学会运用优势更重要,它是确保优势变成胜利的关键。
  事实上,在生活中,确实是有许多人拥有了优势也不能成功。在历史上,我
  们看到,即使你占尽先机,但也有可能被对手扭转乾坤、反败为胜。比如,楚汉争霸时期,楚霸王项羽占尽优势,而刘邦却百战百败。但是,最后当上皇帝的是谁呢?是刘邦而不是项羽。在刘邦项羽争霸的最后一战,即垓下之战中,项羽本来能够逃掉。但是,他也如同路易斯一样,不能容忍自己从优到劣再到失败的事实,结果割头自杀。在现实中,许多才华横溢的人却得不到重用,许多有技术创新的公司反而被对手兼并,这些都证明了上述道理。
  所以,还是那句话:拥有优势很关键,会运用优势更关键。
6、一个老头引起的公司人事大换血
  一只苍蝇能让人丢掉性命吗?一般来说是不能的,但是上面讲的故事,确实是如此。
  一个普通的要饭老头,会引起一个高级外资公司的人事地震,最终引发人事大换血吗?
  一般情况下也是不会的,但是,现实生活偏偏就会如此。
  我的一个朋友,他是IT界的精英,中关村的金领,年收入40万以上。
  为了保密起见,我暂时把他叫做小贝。(此小贝不是《蜗居》里的小贝)
  小贝学网络编程出身,原本就是一个技术员,在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里熬日月。但是很幸运的是,他的一个同学是一家猎头公司的经理。这个同学跟他大学同铺四年,感情真一口闷型的,对他的事很上心。
  碰巧一家大型外企在中关村的技术部出了点事,所以,外企华北片区的老总想物色几个技术人员。而这个工作恰恰交给了小贝的同学。肥水当然不流外人田,小贝就这样顺利地进入了这家外企,工资优厚,福利客观,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小贝是那种很踏实的人。中关村是那种很喧嚣的世界。在喧嚣的世界,正需要踏实的人;正如虚伪的风月场上,最珍贵的却是同生共死的真情一般。小贝在这家外企的技术部踏实工作了将近8年。8年,一个抗战都打完了。然而他很踏实、很沉稳、很耐心地在这家企业工作,其中经历了公司几次大的变动,从裁员到减薪,都没有动摇过。经历时间长了,人也成了公司的老人,人脉厚实了,机会就自然就来了。
  后来,当年招收他进来的华北片区的老总,升成了大中华区的副总。他也因为他同学和副总的特殊关系,而直接搭上了副总的线,被调整为技术部的部长。
  这一下,大权在握,待遇优厚,简直就是顺风顺水。期间几个猎头先后找到他,给的钱也很客观,条件很诱人,但是都被小贝拒绝了。他不是那种喜欢动荡的人。他觉得,既然有副总给自己撑腰,自己的未来一定会很灿烂的。而且,有一段时间,中华区老总的位置空置出来,在几个竞争的对手中,据说副总还很希望问鼎哩。
   时间就这样波澜不惊的流淌,直到有一天,一个捡垃圾要饭的老头出现了。
那是一个中午,很普通的中午,阳光明媚而和煦地照耀着;那是一个老头,很普通的老头,刚捡完垃圾吃完了饭。后来,我的这个朋友若有所思的回忆说,就是这个普通的中午,普通的老头,给了他致命的一击,让他的命运从此流离失所。
事情是这样的:这个普通的老头,看见阳光很不错,就决定找个地方晒晒太阳。很巧(或者说很不幸)的是,他看到了副总的宝马,然后,就一屁股坐待宝马的后背箱一侧,很高兴地晒起太阳来。
可能阳光很暖和,或者吃饱了饭的人很容易犯困,反正不知怎的,这个老头迷迷糊糊就睡着了。很快就到了下午。午休完毕的副总从自己的房子里走出来,然后钻进车,打着火,拉开手刹,往后倒了一点,准备掉头拐出去。只听见“拍”的一声,或者是“扑”的一声钝响(因为我没在现场),同样迷迷糊糊的副总立刻清醒过来。马上熄火,跑下来一看,车轱辘已经把老头的脑袋压暴了。
  巧吗?很巧。惨吗?太惨了。
如果我从网上看到了这样的故事,我一定会痛骂写故事的人在编;正如当时我刚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简直就觉得不可思议不可相信。
  两个人都是傻子吗?一个傻得睡在车轱辘后头,一个傻得起步往后倒车?
  但是我说了,这不是故事,而是事实,是我的朋友亲身经历的事实。
  后面的结果很好猜,副总完蛋了,他懊丧地被警察带走了。
  很快,竞争老总的战役见了分晓。上来的老总姓王,但很不幸,王总是和副总水火不相容的老对手。王总很清楚谁是谁的人,上任不久,就找茬把我的这个朋友给挂了起来。再后来,连原因都不说,直接就请我的朋友走人,技术部换了新部长。再后来,部长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手,清退了几个又补充了几个。这其中,当然经历了许多血战,留下了许多人的笑容,流下了更多人的眼泪。
我这个朋友从来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个样子。本来,拥有背靠大树的优势,再不济也不会沦落到被人驱逐的地步。然而,呼啦啦似大厦倾。一个很偶然的巧合,引发了一场必然的动荡。也许,一朝天子一朝臣,古往今来皆是如此。我这个朋友只知道跟着副总能沾光,不懂得优势也可能变劣势,不知道做两手准备多挖几个窟隆。结果,狂风一来,大树倾倒;大树一倒,猢狲自然也就都散了。
  只不过,在这些猢狲里面,我这个朋友是最惨的一个。从天堂到地狱,一瞬之间。普通的技术员失去工作,很容易就能再找到一个;但是,小贝失去了工作,再想找到新岗位,就不容易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高了不成,低了不就。这也就如同,这就如同找个普通人做女朋友,一旦分手了,再找一个就行了;但是如果找了貂蝉拜月做女朋友,一旦失去,则无人能够填补,必定孤苦一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我这个朋友收到的那种煎熬,即使告诉我,我们也是理解不了的。
  一个普通的下午,一个普通的老头,一场离奇的车祸,一群仓皇逃窜的猢狲。
  对了,我这个朋友不叫小贝,他的真名虽然不能说,但是,他的的确确姓孙。
  很悲伤的巧合.
 7、九指神丐洪七公pk逆练九阴真经的欧阳锋
  在金庸的小说里,我最喜欢看《射雕英雄传》。这本书是浓郁着传统好人情节的喜剧。故事的主人公叫郭靖,是个好人。这个好人一路从沙漠走到江南,从普通人走到绝顶高手,最后成为为国为民的一代大侠,大都得益于他是一个好人,碰到许多高人大都被他感化,愿意帮助他。
  郭靖的第一批师傅,当然就是江南七怪。本来,江南七怪已经算是江湖一顶一的高手。然而,还有比七怪更高的,那就是全真七子,特别是丘处机、马钰,包括后来见到的欧阳克、沙通天等人。郭靖见到这些人武功如此之高,读者见到一山还比一山高,当然心情很激动啦。但是别忙,还有更高的呢。全真七子的师傅、欧阳克的假叔叔真爸爸,这些才是江湖中最厉害的高手。所谓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是也。
  在金庸的小说中,这五个人是绝顶高手中的高手。中神通已经死了,不再提他;剩下的四个人,包括后来追上来的老顽童,这几个人交手过招,从来就没有分出过胜负。想必金庸老人家觉得大家都是高手,谁输谁赢都不好看,干脆打平算了。所以,在整个一套书中,四个绝顶高手都没分出高低。
后来,第二次华山论剑的时候,正方——包括洪七公、黄药师、郭靖黄蓉在内,反方——只有一个逆练九阴真经的欧阳锋,双方打在一起。最终,欧阳锋以一敌四,将将落败。可谓邪气十足,令人骇然。
  那么,欧阳锋是怎么被郭靖他们打败的呢?原来,欧阳锋逆转静脉,已经把九阴真经练成功了。欧阳锋以一敌三,打得洪七公黄药师郭靖找不着北。到这个时候,可以说得上是第一高手了。可惜,他这个功夫是从人家黄蓉那里偷来的,黄蓉在一旁观战,一边看一边骂,把欧阳锋怎么威逼她写经书背弃信义的事都说了出来,扰得欧阳锋精神大乱。
  五人斗到关键时刻,洪七公伸出一指向欧阳锋戳去。欧阳锋此时九阴真经已经逆练而成,浑身上下都是武器,随便吐口吐沫都能伤人,已经进入了随心所以信手拈来挥洒自如的地步。洪七公伸手要点他的穴位,而他双手双脚被黄药师和郭靖给缠住了,百忙之中张开大口,亮出白森森的牙,朝着洪七公一口咬下去。
  欧阳锋不是狗,但是却会用牙咬。高手过招,本来就不同于老婆打架,哪里有动嘴撕咬的招数?偏偏欧阳锋会用。这一下大出洪七公的预料。洪七公招式已经使老,根本来不及变招,仿佛是欧阳锋张开嘴,自己把手指头送过去让对方咬一样。
  黄蓉见状不妙,正在担心,突然听见咔嚓一声,欧阳锋来了个上牙碰下牙,咬空了。洪七公逃过一劫,随手往欧阳锋的嘴边穴道戳去,一下戳中了欧阳锋。原来,洪七公号称九指神丐,这是因为他自己贪吃,为了警戒自己,把自己的一个食指给剁了半截。在那电光火石的一刹那,双方都忘记了这个茬。结果,欧阳锋一口咬空,反而被洪七公点了穴道。
  本来,高手过招,容不得半点失算。如果是普通人打架,失误了,没关系,打回来就是;高手过招,大家都是高手,你一个失算,对方的后续手段马上就绵绵不绝地用了上来。欧阳锋中了洪七公这一下,虽然没有被点到要害,也着实很疼了一下。而洪七公之所以能搞欧阳锋这么一下,是因为他少了半个手指头。
少半个手指头是好事吗?对一般人来说,确实不是好事。但是,在特定的场合,少了半个手指头就成了好事。起码,对洪七公来说是个好事,避免自己被近似疯狂的欧阳锋咬中而得狂犬病了。
  少了半个手指头,就一般情况下是劣势,但是,在某些时候,劣势会变成优势。这个道理,完全在于事物的优劣会互相变化。正如前面所说,优势可能变成劣势,劣势也可能变成优势,道理都是一样的。洪七公正是凭着这个优势,才占得一招之先。
  其实,这个情节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欧阳锋逆练九阴真经,已经把筋脉逆转,所以根本打不到他要害。他反而趁机反手一掌,把洪七公给打了个筋斗。黄药师当然一个人也打不过状同疯狗一样的欧阳锋,所以也只得认输。眼见天下第一的名号就要被欧阳锋拿去,这时武功并不怎么高的黄蓉想出了办法,把个欧阳锋给整疯了。当得这个时候,反而是没有什么武功的,要胜过武功高手了。
  前面说的都是戏话,因为这些都是金庸大侠杜撰的小说里的人物。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可能真实(因为我没有考证过,不过依照常理来推测是真实的)的小故事。
  在日本,有一个小男孩,他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
  虽然残废了,但是他特别想学柔道,最后他拜全日本一位最著名的柔道大师交他柔道。
  这个大师见到小男孩之后,很感动,于是就教给他一招,并声明,这一招融合了全部柔道招式中精髓,是柔道中最难的一招,你只学这一招就可以了。
  小男孩不明白什么意思,但是,他心很诚,专心致志地练习了好几个月。(这个情节就如同郭靖练“亢龙有悔”那招)最后,练成了,师傅就带着小男孩去参加柔道比赛。
  这一招的威力果然非常大。小男孩轻松地就战胜了好几个对手,杀进决赛。
  在决赛碰见的对手绝非常人。比赛一开场,小男孩就被对方凌厉地攻势打得透不过气来。裁判担心男孩受伤,于是暂停比赛,打算宣布比赛结束。但是小男孩的师傅坚决不同意,说:“继续比赛。”
  于是,比赛重新开始,这一下,小男孩缓过气来,立刻使出了他那一招。这一招下去,就把对手打倒在地再也怕不起来。最终的结果,小男孩成了冠军。
  小男孩奇怪地问:“师傅,为什么我只会以招,就能赢下冠军呢?”
  他师傅很认真地回答:“第一,这招是柔道中最难也最凌厉的一招。第二,要想破这一招,唯一的办法就是攻你弱点,抓你左臂。然而,你没有左臂,你的缺点反而成了你的优势。”
  什么是大师?这就是大师。大师的境界是圆融的。大师大都知道,退即是进,失即是得,死即是生,没了胳膊,有的时候胜过有胳膊。所以,大师交给小男孩这一招,这一招放在别人身上可能被破解,放在小男孩身上就无法被破解,因为小男孩没有左胳膊。
  之所以写洪七公和小男孩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在很多时候,你以为某个环节是你的劣势,但是,随着事情的发展,你的劣势反而成为成就你的优势。优劣是相互转化的,由此可知懂得发现优势、善于运用优势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你可以抓住一头卧倒在猪圈的的猪,但是你恨难抓住一头每秒钟80迈的速度高速奔跑的猪。因为猪在运动,运动就是变化,而变化时最难预料最难把握。同理,你可以运用好你的优势,但是你很难运用好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优势。有时候看似是优势,其实恰恰会变成你的劣势;有时候看似是劣势,但是与你的对手相比反而正是你的优势。如此玄妙,当然非高智而不能把握了。因此,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善于运用自己的优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很难的。
  肯定有人要问:缺点也是优势?这样说不太可能吧。
  我要回答,可能,完全可能。洪七公缺手指头,结果反而占了先机;小男孩缺左胳膊,反而没人能破解他。你知道为什么黄蓉一定要嫁给郭靖吗?因为郭靖没有心机,对人诚恳。没有心机、甚至有点缺心眼,这是优势吗?不是。然而,对于黄蓉这样精灵古怪的人来说,这偏偏成为郭靖最吸引她的地方,成了郭靖抱得美人归的最大优势。在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怕朋友们说我啰嗦,我就不再多说了。
7、怕事的孬种or优势竞争的谋略家
  说实在话,我前面引用的很多例子都是从书上抄来的,特别是那些历史上的例子。
  我其实更想结合身边的人和事把道理谈明白,但事实上,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虽然文化是多元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因此,过多谈论现实的事情,其实很多时候无意中就触犯了别人的隐私,从而违反了道德准则。
  比如前面谈到中关村我那个朋友的故事。故事是真实的,老头确实是那样死于非命的。如果不是我的朋友告诉我,我会很惊诧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死法,还有这样被拉下台的副总。但是,世界其实是很奇妙的。现实尤其如此。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不因为我,或者朋友们感到惊奇而被抹杀。
  本来,我还想再举些例子出来,但书本俱在,网友们只要自己去找,就一定能够找到比我能抄得还要多得多的例子。因此,我就不再啰嗦了。
  在转入下一内容之前,按照惯例,还是要把前面的思路捋一下:
  第一,优势是每个人在竞争中胜出的最大支撑,或者说是依凭,或者说是资本;
  第二,拥有优势不难,谁都可能拥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优势;学会运用优势很难,如何才能把你的优势贯穿始终,这需要人们认真去思考;把优势转化为胜势甚至胜利,这才是真正的难题。学习优势谋略,就是要学会运筹优势,以便把挖掘优势、运用优势并把优势转化为胜利。
  第三, 我在前面抄了很多例子,这些例子无非就是想说明一些问题。武则天
  的例子说明,成功依靠优势;魏美人的例子表明,有时候,即使你拥有优势,你也不一定会用。魏丑夫和龙阳君的例子表明,优势有的时候会转变成劣势;路易斯和项羽的例子表明,并非你拥有了优势甚至胜势,你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更何况,小贝出局的例子提示我们,优势并非是你永远的依靠,经营多项优势比依靠单一优势要来得保险。最后,洪七公和独臂男孩的故事告诉人们,即使你拥有优势而对方处于劣势,但是,对方的劣势一样可能成为淘汰你出局的最大障碍。
  如此看来,优势竞争是一个理解起来很容易,但是操作起来很困难的问题。既然如此,那么,要真正学会运用优势PK掉你的对手,则必须优势竞争的谋略。
  换句话说,我们前面说到了什么是优势竞争;那么,什么才是优势竞争的谋略?
我们先来看一个善于运用优势谋略去竞争的案例。
  案例的主人公叫韩信。
  韩信是个钻裤裆的孬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古往今来,为求保命而甘愿钻别人的裤裆,韩信可以说是最被人经常提及且津津乐道的一个。
  后来,韩信当了王,就把当年让他钻裤裆的地痞找来,许了个小官,并自吹道:“如果当年老子拿刀砍了你,哪里会有你我的今天?”
  后来,许多人都为韩信辩护,说韩信之所以甘忍胯下之辱,完全是为了要成就一番伟业,如何如何。忍辱负重是成就功名伟业的前提,这是毋庸置疑的。我在开篇时提到的几个同学求职的故事中就已经论述地很清楚了。但这里的关键问题是,韩信当时,是为了忍辱负重而图将来大业吗?他当时真的是那么想的?
  历史不能假设,后人的穿凿之言,信与不信还在两可之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韩信年轻的时候混得非常点背。他先投靠项羽,被封为执戟郎中,也就是个卫兵,混得很不好;再后来看看实在没什么前途,又投靠刘邦,在刘邦的大营里,因为顺手咖了点油水,结果差点被砍了脑袋;后来认识了刘邦的重臣萧何,萧何反复向刘邦推荐他,刘邦就是不给予重用。从出道以来钻人裤裆,到默默无闻无人问津,韩信这一路混得那叫一个惨啊。
从出道以来钻人裤裆,到默默无闻无人问津,韩信的职业生涯混得那叫一个惨啊。
  我们说,如果一个人有喜事,那么其他喜事就会接踵而至;一个人倒了霉,其他的霉运也就会缠住你。这也就是那句“好的更好,坏的更坏”所说的道理。韩信一路混得并不如意,我们只能说他年轻的时候还没有开窍,没有真正了解游走诸侯、猎取功名的规律。韩信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早就成了刘邦刀下的冤死鬼,又哪里有后来的王霸功业?因此,所谓“时来天地皆用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信夫。
  如此也可反推,韩信当年钻跨下,并不一定是如后人所说是为了图长远,这只能证明他当时混得很背;而混得很背的原因,在我看来,是因为他性格中有很多懦弱的成分;而这种有用懦弱特点的性格,是成就他,也是败亡他的重要因素。
  正因为韩信懦弱,所以他才被迫钻于胯下;正因为韩信懦弱,所以他才在项羽身边混了好长时间,哪怕两个人近在咫尺,他也无法出色表现自己;也正因为韩信懦弱,所以他才会在刘邦的帐下寂寂无闻。
  那么,后来为什么韩信出人头地了呢?我认为,是从他改变了自己的懦弱作风之后。
  那么,韩信从什么时候不懦弱的呢?
  我认为,是从他犯了事儿马上就要砍脑袋的时候。
  韩信初到刘邦手下当官,没有立没什么功劳,因此也当不上大官。既然当不上大官,手头紧点是必然的。因此,顺手捞点东西情有可原。但是刘邦治军还是有法可依的,因此韩信事发之后,按律当斩。
  监斩官叫做夏侯婴。熟悉《汉史》的人都知道这个人。夏侯婴是刘邦的死党兼司机,保镖兼床友。交情过命——也只有和刘邦如此情分之人,才能救得了韩信;而刘邦也正因为能够折节和夏侯婴等辈深交,才能广揽人才,最终打败强过他数倍的项羽,成就自己的帝业。
  话说夏侯婴负责监斩。前面13个人的脑袋都已经剁了,轮到了韩信。此时韩信一反懦弱的常态,居然昂起头来嚎叫:汉王不是要夺天下吗?为什么要斩壮士?
  他的狼嚎被夏侯婴听见了。夏侯婴走进韩信,细细打量:韩信丝毫不见惧色,即使身披牢狱也掩饰不住器宇轩昂,表情激亢很明显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夏侯婴觉得,此人在这种关头还头脑如此之清醒、神智还能如此之正常(起码没有尿裤子拉裤裆),胆色之状可见一斑。夏侯认为韩信肯定是个人才,于是刀下留人,自己跑去向刘邦求情,最后赦免了韩信。
  我刚才说了,韩信一直很懦弱,所以混得一直很背;等到他快要被砍得时候,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反而无所顾忌了,转而刚硬起来。正是他的刚强,让夏侯婴领略了他的胆色,从而也挽救了他自己的命运。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局,这个局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命运的程序。这个程序是由“0和1”两个数字按照二进制的规律编写而成的。0,就是你的缺点;1,就是你的优势。你的优势决定了你能走多快,你的缺点决定了你能走多远。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提桶理论:你的长板,决定了你的理论容积;你的短板,决定了你的现实容量。所以,人一生的发展,就是由无数个优点及缺点的组合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缺点,是拉着这个人命运往后退的致命程序。这段程序就如同病毒一样,会使你的整个命运朝着越来越坏的方向发展——除非你能克服它。
  比如,你很懒惰,你的懒惰就是限制你成就事业的短板,或者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你生命程序的一段病毒程序。你越懒惰,事业越下滑;你的事业越下滑,你的精气神越提不起来;你的精气神越提不起来,你就越加变得懒惰。再比如,你想做一大笔生意,但是手上没有钱。没有钱就会限制了你赚钱的机会,而你越是赚不到钱,你就越是没有资本;等到下次赚钱的机会来了,你还是没钱。而那些有钱的人,越有钱,越有资本去做生意,因此挣更多钱的机会就越大。又比如,你这个人很善良。在某些场合,善良是一个道德的代名词。而在另一些场合,善良就会要了你的命。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大家都学过,东郭先生的善良,反而成了恶狼吞噬人命的条件。在有些争斗中,你的善良会成为你的短板,善良会演变成“妇人之仁”。你越善良,你越不能有效打击对手;而对手没有遭到你的有效打击,就会更加强大。这个时候,对手的反扑就会更加猛烈。所以,你的善良,不仅不是你个人的道德优点,反而成为限制你进一步发展的负面因素。这个道理太明显了,根本不用太多举例.
  回到我们前面的故事中来。我说了,我个人认为韩信之所以一直混得比较背,就是因为他个性中具有很多的懦弱因素(我们在后面的案例中会反复谈及)。他钻跨下、混不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敢、不懂也不会争夺强势地位。那么,他究竟是不懂、不会,还是不敢?我觉得,主要还是不敢。韩信后来被拜为大将军之后,就能领兵打仗所向披靡;其中并没有经过太多的学习和刻意锻炼。可见,韩信的领兵杀敌的能力,是早就已经形成了的。那么,如此一个具有优秀才华的人,为什么一直郁郁不得志寂寂无闻?如果是他不会、不懂,其实他的能力早就具备了,而且远远超越了普通人,如此说来,只能说他不敢。
  用句比较俗的话来说,那就是——斗争意志不强。
  前一段一个比较火的电视剧《亮剑》,里面有个主角叫李云龙。李云龙就是那种敢于拼命的人,是那种敢于斗争的人,是那种敢争取自己目标的人。这一点,从李云龙追到他年轻漂亮的水灵小媳妇就能看出来。而反观年轻时代的韩信,他缺乏的正是这种精神、这种气质。而这种懦弱的精神和气质深埋在他的骨头里。后来他掩有三分之一强的天下,和刘邦项羽并驾齐驱,但是,却不愿、不敢背叛刘邦自立为王,这也都是他性格中无法克服的懦弱缺陷造成的。他当年忍胯下之辱而成就了辉煌,后来不敢独立自主导致了功败垂成,这就是我所说的,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韩信这种斗争意志不强的缺点,是他的致命病毒程序,是导致他前期一直郁闷不得志的重要原因。我刚才说了,你有什么样的局,就有什么样的命。韩信的局就是如此,所以,他一路走来,蹒跚踉跄,艰难无比。
  等到韩信马上就要被砍脑袋了,他反而激发出一种无比强烈的求生欲——这种求生欲,看似视死如归,其实如同阴极生阳一样,是一种懦弱到极点而向反方向发展的必然。这就如同再懦弱的兔子急了一样会咬人一样,懦弱的韩信眼见自己就要被杀,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驱使他大喝一声。正是这一声救了他自己,这一声也标志着从此他懦弱的性格开始向刚性一面发展。
  试想,连死都经历过,连死都不惧怕,那还有什么可怕的?韩信从前败就败再性格柔弱上面,而他垂死挣扎之际,由柔变刚,由阴转阳。这一刚,恰恰弥补了他柔性的不足,以致达到了刚柔结合,阴阳互抱的境界。这时,韩信就彻底突破了他命运的“局”。
当然,韩信自己到底是怎么变化的,今天的人们并不知道。我所说的,都是我自己读书得出来的结论。韩信是否从前很懦弱而此时变刚强了?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韩信断喝一声,惊到了夏侯婴。夏侯婴见到韩信气势不凡,于是向刘邦求情把韩信给放了。
  韩信被释放之后,并没有受到重用。这也很正常。虽然痛定思痛,开始扭转自己懦弱的性格,但是这个转变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会立刻就奏效。之后,历史发生了一件很有趣也很重要的事儿——韩信结识了萧何。
  韩信是如何认识萧何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个事实却告诉我们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假如,你是一个小老百姓,你敢和丞相大人称兄道弟吗?当然不敢。两个人地位身份差别太大,所以,肯定是战战兢兢汗不敢出了。韩信作为一个小官,却和萧何结为知己,被萧何视为奇才,这证明了什么?我个人觉得,这足以证明此时的韩信,已经突破了自己的局,敢于和超越自己的人结交,敢于向自己的目标挑战。一句话,他的斗争意志已经变得强悍起来。
  我们还是接着说韩信的背运。前面说了,夏侯婴是刘邦的司机兼保镖,他救下韩信之后,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看在夏侯婴的面子上,任命他当了治粟都尉。说实在话,我对军事知识只是一知半解,这个“治粟都尉”是个什么职务,我并没有详细考察过。不过据推测,应该是个管理后勤事务的小官。
  本来,刘邦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这实在是太正常了。第一,你韩信初来乍到,没立过什么大功,新近又犯了死罪。我不杀你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让你当高干?第二,夏侯婴虽然是刘邦的死党,但是从他的业务范围来看,杀人放火很显然不是他的特长,而开开车、管管油,却是题中应有之意。刘邦把韩信放在后勤口,想必也是由于夏侯婴在后勤口,自己人便于放手提拔,所以才做出如此决策。第三,还是我反复强调的,韩信的生命程序此时仍处在低速运转阶段,他后来那种神机妙算、匪夷所思的超级战争智慧和百战百胜、无艰不摧的无敌霸气还一点都没有表露出来。刘邦对韩信的长处一点都不了解,但是对他钻裤裆,搞贪污的名声却听到不少,因此,刘邦不可能一经别人举荐就立刻让韩信飞黄腾达起来。这是刘邦作为一个老牌政治家的必然考虑。
  但是,我们说,对于一贯善于用人的刘邦来说,此回却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差点让他丢掉了前途、失去了当皇帝的机会。
  接着韩信说。前面提到,韩信从鬼门关里走过一遭之后,昔日懦弱的性格改过不少,如今的胆子壮得很了。他虽然只是个治粟都尉这样的小官,但是却敢于壮着胆子和萧何往来。凭着他的早期智慧(我们不知道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这是研究韩信此人的难解之迷)以及他如今的胆识(这个我们很清楚他是从哪里锻炼出来的),他很快就征服了萧何,赢得了萧何的赏识。萧何表示愿意向刘邦举荐韩信,让韩信等候消息。
  韩信左等也没消息,右等也没消息,于是觉得既然萧何说话都不管用,那自己真的就没什么戏了。这个时候,韩信性格中懦弱的一面就又暴露出来,他选择了逃跑。
我喜欢研究心理学。心理学界定懦弱性格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逃避。当任何一个人,面对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帆风顺一马平川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大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碰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碰到了困难和挫折怎么办?勇敢的人,会像李云龙一样,困难越大,他的斗志就越强;压力越大,他的反击力量就越大。而懦弱的人,就会像韩信这样,不断退缩,从最初投奔项梁(项羽的叔叔)不受重用,再到项羽那里,之后又到刘邦那里,一路退缩。其实,正确的做法是,你不重用我,我就要想方设法让你重用我。或者简单地说,你不从了我,我偏偏让你从了我。从这个逻辑上说,许多强奸犯其实都是具有暴力倾向的偏执主义者。而原来的韩信恰恰缺乏一种偏执的或者说是执着的勇敢斗争的精神。别人不用他,他只好跑到其他人那儿;此处不用我,我只好跑到彼处。就如同一个小乌龟一样,向东碰到了困难,于是东面缩回脑袋;向西遇到了阻碍,就从西面缩回脑袋。四面八方转了一圈,到处都会遇到困难,所以就缩成一个小团团,躲在龟壳里原地动不了。韩信这只小乌龟当年就是这个处境。向这里谋发展,遇到困难,就缩了回来,再向那里谋发展,又遇到了困难,于是又缩了回来。所以,他东奔西跑投怀送抱,但是始终是不受重用,突破不了自己的局。总算遇到了贵人,封了个治粟都尉,还是个小官,根本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此时此刻,韩信又做出了一个基于他性格深处的懦弱劣根性的决策:逃跑。
  韩信的逃跑是他的本能选择——碰到困难就逃避,这正是韩信懦弱性格的又一次大爆发。如果此次逃跑成功,想必韩信自己的人生、刘邦的人生、大汉朝乃至今天我们的历史,恐怕都要改写了。然而没有。之所以没有,是因为韩信此次遇到的是一个非常强悍的人——我再重复一遍,是一个意志非常强悍的人。这个人是谁呢?
  萧何!
在许多人眼里,萧何不过是个文人,负责给刘邦采购货物、管理“革命根据地”。但是,有句话说的好,“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看人,不能只看他当多大官、有多少钱。固然,这些身外之物也是衡量一个人价值多少的重要参考,但是,真正的参考系,却一定是这个人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或者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看这个人的“能量”。
  萧何虽然不是那个时代最出类拔萃的人,但他无疑是一个能量极大的人。萧何的能量大,依我看,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第一,他非常智慧。他帮着刘邦打天下,虽然从来不冲锋陷阵,但最后在序功时却名列第一;当了很长时间大汉朝的开国丞相,却能够善始善终;其间虽然经过几次小小的波折,却总是能够化险为夷;虽然权重天下,名重天下,自己的小日子却过得舒心快乐。
  第二,他非常顽强。在这里,顽强可以理解为坚强,或者说是勇敢,或者说是意志强悍,或者说是战斗精神强大,活着用日本漫画里的话来说是“小宇宙”极其强大。我在开篇的时候提到,刘邦被项羽赶到偏僻山区的时候,没有选择强行碰撞,而是选择了以退为进。为刘邦制定这个关键战略的关键人物,就是萧何。刚开始的时候,刘邦听到自己被封到西部偏远地区,义愤填膺,不愿意去就职,非要和项羽拼个你死我活。最后,还是萧何说服了他,让他选择隐忍而不是选择硬碰硬自杀。我说过,相对于任何爆发而言,忍耐都是一种最强大最无敌的力量。萧何没有选择二百五的鸡蛋碰石头的做法,而是选择了在隐忍中反击,其强悍的斗争精神由此可见一斑。并且在此之后,在刘邦和项羽对峙的很长时间里,每次刘邦被项羽杀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萧何总是能够把大批兵丁和物资补充到刘邦手里,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实际行动上支持刘邦顽强抵抗下去。我们设想,在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如果再前方打了败仗,而萧何在后方投降了项羽,那么,刘邦还能当上皇帝?恐怕早就被项羽和萧何夹成了人肉叉烧包了。
  所以说,萧何是一个非常智慧非常执着的人。在韩信这件事儿上,萧何确实向刘邦推荐过韩信,但是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韩信自己失望之后,选择了逃避——按照他以往的经验,此次回去之后,再找个主子,从头来过。然而,他这次碰到了萧何。萧何是那种非常顽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他绝不会允许自己看中的人黯然出逃。他一定要给这个人一个说法。仅从这一点上来说,此时的韩信还很幼稚,他的功力还没有达到萧何的境界。起码,在执着方面,他还没有达到萧何这种死缠烂打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认准事情终不动摇的层次。
  萧何见韩信跑了,连告诉刘邦一声都来不及,策马就去追韩信。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故事滥得很了,我不想再啰嗦。但是,这个故事向人们真实展现了:萧何是那种看准了就一定要动手,既然动手就一定要成功的人。而韩信鼠首两端、患得患失的懦弱性格也在故事中一览无遗。
最后,萧何把韩信给生生追了回来。萧何去见刘邦的时候,刘邦见了萧何,大有心爱的女人失而复得的感觉,眼泪鼻涕喷薄而出,破口大骂:“你他妈的还敢跑,你他妈的还敢回来?”
  呵呵,这个情节是我个人的推测,史书上当然没有这么写。不过我估计,按照刘邦老流氓的出身,他的口头语一定比我还丰富,所以,骂出这种业余四级的口语,想必还是轻的。
  萧何却根本不理会,他明白地告诉刘邦——想在这里充猴王,那没关系,你可以放开手随便玩;但是,要想在天底下当老大,你必须得重用韩信。
  刘邦听了这话,不禁一愣:有那个必要吗?非要用韩信不行?韩信跑就跑了吧,至于让你去追?害得我担惊受怕了半天。(还以为你抛下老子移情别恋和别的野男人跑了呢。)韩信不过是个钻裤裆的小子,会有你说的那么好?不是被他忽悠了吧?
  我们说了,萧何是那种认准了事情就一定要拿下的斗志强悍的人,他毫不理会刘邦的质疑,说,你想东进,就必须用韩信;只有你用了韩信,他才会留下来;你如果不用他,他还是会逃跑的。
  前面也说过,刘邦虽然身上具有很多小农主义的缺点,但是,他的政治水平和组织功夫是非常高明的。他很善于团结人,很善于收揽人心,也善于借助各种方面的力量而为自己所用。他当然知道萧何不是善类,又见萧何如此推荐反复游说,立刻调转马头,调和矛盾:既然你这么说,那就给你个面子,让他当个将军吧。
  政治家就是政治家。所谓政治家,就是每次和你接触的时候,你都会感到极受重视欢欣鼓舞;每次你有话要说有意见要提的时候,总是得到充分重视充分表扬充分肯定——尽管他可能恨你入骨对你的意见不屑一顾。刘邦就是这样的一个政治家——他见萧何极力推荐,马上转篷,既给足了萧何的面子,又给自己留出了一个机会,更给了韩信一个舞台。
  哪里知道,萧何这次的胃口很大。(当然他确实是为刘邦的利益考虑)。萧何说,让他当将军,他也不会留下来。他一样会跑,因为官职太小了——萧何这种面对权贵反复争夺的精神,我觉得,不仅值得韩信学习,也值得今天的人们学习。韩信之所以能够有后来的出人头地,真真真的不全靠他自己多么有本事(如果按他的懦弱性格,是根本不太可能有出头之日的),真真真真的拜萧何这种强悍的斗争精神所赐(确实是萧何发现了他赏识了他推荐了他拼命竭力争取挽救了他)。
  刘邦虽然对韩信没什么好感,也对萧何的话将信将疑,但是,他对萧何本人的信任却是坚定不移的。既然自己最亲近的手下如此说(萧何自己管钱,基本可以排除受贿于治粟都尉韩信的可能),那干脆就再让一步,让韩信当个大将军吧。
  萧何见刘邦同意了,很高兴。刘邦刚要召见韩信授给官职,萧何马上阻拦,说,您可不能这么随随便便的。如果您这次任命大将军跟呵斥小孩一样,那么韩信还是会感觉到不受重视,他心里还是不会爽的。您得戒斋、筑台,登坛拜将才行。
  我刚才说了,刘邦是那种很成熟的政治家。虽然觉得任命一个钻裤裆的人当大将军很难为情,但是,既然连大将军都封了,反正也不怕再让一步。于是,刘邦答应下来。
  根据记载,汉军官兵听说要封大将军,许多人都觉得一定会是自己。结果一看,却是大名鼎鼎的钻裤裆的胆小鬼韩信,不少人在心里大骂——既骂韩信无能无胆,又骂刘邦无眼无珠,更骂自己没有赶上好机会。他们那里知道,所谓公开选拔人才,等到结果公开的时候,早就是盘子里定好了的——这个传统,几千年流传下来至今不绝。领导不提前找你谈话,会有馅饼砸在你头上吗?即使是真的要砸在你头上,领导一定也会拿着馅饼告诉你,这可是我给的馅饼哦。
  闲话少提,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军后,把韩信召过来,要跟韩信好好谈一谈。
  刘邦韩信君臣际会,接下来马上就会导演一出君臣联手、剿杀霸王的惨剧,(哎呀妈呀,我们转了几十里,终于转到了这一节的主题了)那么,在这两个人激烈碰撞的第一个回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在两个当时最出色的英雄初次会面的时候,韩信是如何运用优势竞争的谋略,帮助刘邦策划运用优势打败项羽的优势竞争方略的。
话说刘邦见到韩信之后,刘邦问:“丞相萧何好几次说起大将军你,说你很有本事,根据现如今的情况,你有什么计策可以来指导指导我?”
  我们说了,刘邦是那种非常成熟的政治家。他虽然有不愿意不情愿封韩信为将的想法,但是面对韩信的时候却绝不表现出来。相反,既然已经封了大将军,刘邦就一定要给韩信留足面子。从刘邦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出来刘邦的客气和礼貌——而纵观刘邦一生,这种客气和礼貌是很少见的,特别是刘邦后来擒拿韩信、诛其九族的时候,这种礼貌和客气就更少见了。这是后话。
  韩信见刘邦如此客气地向他讨教,心里很受感动,谦让了一番,于是问刘邦:“现在大王想争夺天下,您的主要对手难道不是刘邦吗?”
  筒子们,大家想必还记得,毛老人家在《选集》第一卷开篇就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取得革命的胜利,首先要弄清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朋友。革命没有不因为弄错了敌人和朋友而不失败的。套用老人家这句话,在任何竞争的时候,第一要务就是要弄清谁是你的对手,谁是你的朋友。没有不因为弄错朋友和对手(注意会相互转化)而导致竞争失败的。韩信在这里,开宗明义一针见血地指出,项羽就是刘邦争夺天下最主要的敌人。韩信这个观点表明,他是深晓斗争胜负精髓的。
刘邦见韩信这样问他,于是回答说:“是的,我的敌人就是项羽。”刘邦是成熟的政治家,他当然也知道是谁在和他争夺天下——稀缺资源哦。
  韩信接着问刘邦:“大王,你自己估计,在勇猛仁爱方面,你和项王相比,谁更强一些?”
  诸位请注意,韩信说这话的时候,是一点都不客气的。刘邦比不过项羽,这是瞎子都知道的事情,韩信偏偏这样问刘邦,当然是会伤刘邦的自尊心。
  但是,刘邦确实是一个成熟到能够掩盖自己心理活动的人。他并没有发火,而是沉默了好一阵儿,才挣扎着回答说:“我不如他。”
  注意,注意,再注意,这上面的几句对话里,暗含着三层意思:
  第一,双方的竞争,一定要从实力对比的计算开始。韩信一上来就分析刘邦项羽的力量大小和优劣,运用的就是我们所说的优势竞争的基本原理。
  第二,刘邦的所有竞争谋略,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力情况。如果力量弱小反而不知死活地硬拼,那就如同天狗想要吃到月亮一样不可思议。而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弱小,这是今后战胜强敌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很多人羞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与对手的差距,往往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而过低估计了对手的潜力,结果在竞争中往往会惨遭失败。刘邦这些话告诉今天的人们,即使你很弱,但是不要害怕,一定要勇敢承认,勇敢面对现实。因为你的一切谋略,都是从你弱而对手强的这个现实的基础出发的。
  第三,韩信是那种业务型的人,干业务(带领军队杀人放火)非常强,但是搞行政(玩人整人)的能力很弱,现在,刘邦需要韩信来破局,所以,韩信如此冒失如此不礼貌地问话,虽然让刘邦心里很不爽,虽然让刘邦沉默良久,但是刘邦都还可以忍耐他。到了后来,刘邦已经当了皇帝,两人对弈的时候,韩信轻蔑地说刘邦带兵能力差而自己带兵多多益善,此时当上皇帝的刘邦已经不再需要韩信为他咬敌人了,韩信成了刘邦的眼中钉,这个时候,刘邦就可以灭掉韩信了。所以,这个故事提醒人们,即使你业务很强大,但是,做人一定要低调。30岁以后的人,特别是已经具有某些立足本领的人,一定要重视这一点。
把镜头拉回来。韩信听到刘邦很大度地承认自己不行,于是向刘邦作揖祝贺(很奇怪的举动?),说:“说实在话,我也认为大王比不过他。不过,我曾经跟从过项羽,所以,我还是想大王说说他的为人吧。”
  诸位,接下来,韩信就要全面分析双方的优势劣势,为处于弱小地位的刘邦策划了一个运用优势避开劣势和项羽竞争天下的超级大谋略。而正是靠着这个谋略,刘邦才最终在与项羽的PK中,打败了项羽,夺得了天下。
  插一句——想当年,韩信这个孬种曾在街头地痞无赖的胯下讨生存;后来,名震江湖天下无敌声名显赫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却被韩信十面埋伏牢牢困住如同苍蝇一般乱飞乱撞也脱不了罗网,筒子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韩信的职业生涯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吗?答案就是,韩信懂得运用自己善于用兵打仗的优势把所有竞争对手PK掉,从而登上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顶峰。而韩信教给刘邦的办法,同样是运用你刘邦自己的优势,把项羽给PK掉。
  下面,我们来看看韩信是怎么说的。
  首先,韩信在之前分析过项羽的优势(前面已经提到)之后,也深入分析了项羽的劣势。他是这样说的——项羽一发怒咆哮,千百人都会被他的气势跟震慑折服。(这是项羽的优点,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这方面是优点,相反的方向必然是缺点。从这一点上看,韩信深谙辩证思维,或者要我说,简直就是辩证主义大师了)但是,项羽也有一大缺点,这个缺点就是他不能任用贤能的将领。所以,项羽固然很勇猛,但是他这个勇猛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
韩信在这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解释一下。比如,两个人互砍,谁力气大,谁就能把对方砍死。但是,行军打仗,理论上应该是无数人对砍。这个时候,你一个人力气再大,也砍不死对方成千上万的人。所以,你必须也带着成千上万的人和对方互砍。而要想让成千上万的人听你的招呼,你就得在手下有一批听自己话、而且特别能砍人、特别会砍人的人——这样的人,简称“将领”。这也就是说,如果想要用战争——也就是我们说的枪杆子——打天下占江山,就必须得有得力的将领,不能只你一个人是武功高手。而韩信告诉刘邦,项羽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自己的武功天下无敌,恐怕是十几段吧,但是,他却不能发现和提拔那些“砍人先进工作者”,不能让这些先进砍人工作者听他话,为他驱策,所以,项羽虽然貌似很强大,但是他的强盛下面埋着祸患,优势里面藏着劣势,这个劣势就在于项羽势单力孤(所谓单丝不成线),不懂得聚合众人的力量。因此,项羽的优势中,暗藏着致命的劣势。——写到这里,再插一句。后来,刘邦项羽对峙的关键时刻,刘邦派人策反了项羽的手下重臣九江王英布。从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项羽不能用人,不能将大家的力量团结在一起,韩信说他不过是匹夫之勇,这是一点都不错的。
  接着,韩信说,“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说话和气,有人病了,他流泪送上饭食;到了派人打仗,有了战功的时候当封官授爵,他把印拿在手里,直到弄得磨光菱角还舍不得给人家。这就是妇人之仁。”在著名的“黑书”《厚黑学》中,李宗吾评价项羽说是“心肠不黑”。胜败的因素是否关涉到心肠的黑白,我们先不去管他;但是请朋友们着重想一下——你要想让别人跟着你打天下,是不是得有手段有策略去收拢人心?葛大爷告诫我们: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要想队伍不散,就得会笼络人心。进一步来看,究竟怎么笼络人心呢?项羽的方法就是施以小恩小惠,靠感情关怀去笼络别人。但是,韩信一针见血地指出,项羽这样的做法是妇人之仁。妇人者,女人也。女人是怎么对待孩子的呢?当然是给感情胜过给物质。女性重感情,这是古今都有定论的。项羽关心部下,就如同女人对孩子一样动情,这确实是他的一大优势。但是,大家可别幼稚,千万不要忘记了,楚汉争霸的时候,天下处在乱世。自古至今,盛世藏古玩,乱世藏黄金;盛世为才子,乱世作枭雄;盛世重品德,乱世看才能;盛世待人礼,乱世待人利。这是千古不移颠扑不破的定律。项羽虽然也关心部下,但他却不知道,乱世的时候,人家拎着脑袋玩着命跟着你打天下,可不是图你在他生病的时候不疼不痒地安慰几句。人家也有老婆孩子,也要生存发展。之所以连命都不要了跟着你干,是为了搏个更好的前途出路,或者坦白说是为了封侯拜相,裂土成王。(当时的文明还没有进步为主义而争)现在,你项羽不疼不痒地问候几句,即使是真的很动情吧(如果我是项羽的部下,看见如此粗鲁壮汉流下眼泪,我绝不会感动,只会感到恶心),难道你就能笼络住群雄的心?简直就是笑话,你以为是小孩子过家家?只有像刘邦这样的,有钱大家花,有妞一起玩,一块儿抗枪一块儿同床,要钱给钱要名给名要官给官,人家才甘愿为你卖命,你才能笼住那些或胸怀大志(如陈平)或野心勃勃(如英布)之类的人精。
在上面,韩信直言不讳地告诉刘邦,项羽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从项羽的个体特征出发,韩信分析了项羽的劣势,指出了项羽失败的个性因素。而项羽的个性因素是改变不了的(除非经历生死的考验和磨练,如韩信一般),所以,项羽的这个劣势是很容易被抓住的。接下来,韩信没有劝刘邦去练武直接和项羽PK(后来两个差点真的对打起来),而是劝刘邦努力练好组织斗争的功夫,这都是从刘项两人的优劣条件出发的。
  接着,韩信又从政治局势和天下大局出发,分析了双方的优劣。韩信说,项羽称霸天下,这是他的一大优势。但是,他不占据关中而在彭城建立都城,这就违背了义帝“先入关者王之”的约定,从而在政治上失去了号召力。项羽而把自己亲近喜欢的人封为王,而驱逐过去诸侯王,反让他们的曾经的手下为王,这就埋下了祸根。项羽把迁徙义帝(名义上的主子)赶到江南去,项羽军队经过的地方满目疮痍。所以,老百姓虽然表面归附他,但是实际不过是被他的强势所胁迫威逼罢了。他名义上虽然是霸王,但是却不得人心。在分析了项羽的这些劣势之后,韩信郑重地告诉刘邦,项羽确实很强大,这是他的优势所在——但是,由于上面的种种原因,项羽的强大也是很容易被削弱。
  (韩信分析项羽的原话,大家可以去参考《史记》或《资治通鉴》,赎在下不抄录了)
  说完了项羽的优劣之后,韩信又从刘邦的长处出发,分析了刘邦的优势,为其策划了优势竞争的谋略。刘邦的优势是什么呢?只要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刘邦这个人豁达大度,最擅长的就是用人。他的组织功夫在当时是独步天下无出其右的。武功比他高不止高一点点而且高很多的人,他能用且能用好;智慧比他高不止高一点点而且高很多的人,他也能用而且能用好。这种境界恰似海纳百川,千流入海;刘邦驱策天下豪杰,只在翻掌之间。其实,惯于刘邦的这些优点,我们从上文中他任命钻裤裆的胆小鬼韩信这件事情上就能看得出来。
韩信紧扣刘邦的优势,重点告诉了刘邦这么几句话:
  第一句:大王,你如果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英武勇猛人士,怎么会平定不了天下呢?这句话提醒刘邦,争夺天下,看似凭士卒,其实靠将领。刘邦反项羽之道而用之,不光自己徒逞匹夫之勇,而是大胆任用那些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跨马定江山的人精,这样,怎么可能平定不了天下呢?
  第二句:大王,你如果能够把天下城邑分给功臣,又有谁不信服你呢?刚才说了,乱世笼络人心,光凭哥们儿感情就让别人给你两肋插刀,这是不现实的。只有靠功名利禄功的手段,才能真正驱策天下豪杰。(刘邦之前就是这么做的,之后更加坚定了这样做的信心,且做得更加滴水不漏)韩信郑重提出了这一点,而这一点恰恰是刘邦的优势所在,今后,这也是刘邦的一个努力方向。
  头两句,韩信分析了双方的优劣,指出了刘邦作为领导者,在领导自己团队的时候,硬从个体方面努力的两个重点。在这里,韩信给刘邦做出了一个非常符合逻辑的理论推演:要想打天下,就得靠人才;要想用人才,就得给名利。而你刘邦过去最擅长的正是这一点,以后你也要继续发扬光大之;而他项羽缺乏的正是这种眼光这种本领,所以,今后不能在武功上和他拼高低,而要在争夺人才上跟他掰手腕。
  第三句:大王,如果您兴义兵,率领那些从东归的士卒作战(刘邦手下士兵大都是东南一带人氏),那么,还有谁的军队能是你的对手?在这里,韩信说完了用将之后,紧接着就谈到了用兵。刘邦的劣势在于兵卒归乡心切,军心不稳;但是,这恰恰也可以在他东征得时候转化为“打回老家去,让我当皇帝”的优势。只要名正言顺,能在道义上站住脚,那么,士兵是一定会卖命的。
  第四句:大王,你可知道,项羽分封的三个秦王都是秦朝原来的将领,他们自己率领秦军自己多年,被杀死和逃亡的部下不计其数;而且,他们又欺骗了自己部下,投降了诸侯。被项羽用欺骗手段活埋了投降的士卒二十多万人,而唯独他们自己活了下来,所以,秦地老百姓兜痛恨这三个人。现在西楚霸王虽然强行封他们为王,但是老百姓根本就不真心拥戴他们。在上面这些话中,韩信明白地告诉刘邦,你的对手政治上“不义”,士兵不真心为他们卖命,这就是你的优势,是你打败对手的资本。
第三句,韩信从用兵的角度谈了刘邦的优势;第四句,从刘邦对手的角度谈了刘邦的相对优势(这个术语今后再重点讲解)。一正一反,把刘邦的处境交代得清清楚楚。
  第五句,大王你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黜秦朝苛刻法律,和百姓约法三章,老百姓兜想让你当秦王。按照事先约定,你先入关中,应该当汉中王,这是天下百姓都知道的。而大王你失去了应得的职位而进入汉中,秦国百姓没有不遗憾的。所以,现在大王你起兵东进,三秦一带,只要你发布一道文告,马上就能平定了。韩信说的这第五句既是总结,也是鼓励。他在深入分析了刘邦优势的基础上,指出了刘邦今后发展的根本依靠和努力方向,为刘邦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其实,韩信的话很容易理解,我简单评价一下。了解历史的都知道,楚汉相争之初,项羽力量强,而刘邦力量弱;项羽占据优势;刘邦占据劣势;项羽处于主动,刘邦处于被动。但是,这仅仅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之所以我说韩信是辩证主义大师,是因为他能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方面都占据优势。你可能这方面强一点,我可能在那方面强一点。而真正的胜利,则完全来自于我拼命发挥自己的优势打击你,而拼命遏制你的优势不让你打到我。(所有竞争都是如此)项羽固然有他的优势,但是刘邦也有刘邦的优势。更简单的说,韩信认为,项羽拥有的是军事优势,而刘邦拥有的是政治优势。军事上的优势决定了项羽暂时处于主动地位,但是政治上的优势才是决定战争结局的最终因素,而暂时处于军事被动的刘邦拥有的正是政治优势。只要刘邦能够立足自己的政治优势,进一步挖掘它并将它逐步扩大进而转化为军事优势,最后就一定能够干败项羽,灭掉西楚霸王。
&每次读《汉书》看到这一节的时候,我都会拍案叫绝。韩信固然是个钻裤裆的胆小鬼,但是,他也是一个懂得择优弃劣并实现优劣转化的智者。(从韩信的成长经历和职场生涯来看,我打破脑袋也想不出他的这种智慧是从哪里来的,难道被人嘲笑得多了,脑袋突然开窍了?)韩信为刘邦策划的这个立足政治优势逐步削弱项羽的军事优势、最终在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之后决胜项羽的谋略,是千古以来非常高明非常高妙非常精准也非常出色的一个谋略。而这个谋略的实质,就是发挥自己的优势,躲开对方的优势;保护自己的劣势,攻击对手的劣势,最终用我的优势打到你的劣势,从而实现斗争的胜利。
  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认为,韩信为刘邦策划的这个优势谋略,几乎可以和汉末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隆中对》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为刘备策划的谋略,恰恰也是要刘备避开北方优势的曹操集团和东南优势的孙权集团,集中自己的优势力量全力拿下荆益两州割据势力,然后三分天下裂土封王。立足自己的优势,寻找对手的劣势,以优击劣,以实击虚,这就是韩信和诸葛亮策划的高妙谋略共同精髓之所在,也是刘邦和刘备最后赖以成就帝王伟业的根本指导方针和哲学依据。
  听了韩信的话,汉王刘邦大为高兴,自恨结识韩信太晚。很快,刘邦按照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兵马进击路线。再后来大家就都知道了,刘邦东出巴蜀,收复三秦,一路凯歌,直到攻下了项羽的首都彭城。当然,其中也遭遇到了波折。不过,有了韩信策划的总体战略,又加上刘邦自己的努力和各方面的配合,刘邦终于打败了比自己强大得多的项羽,韩信也因此扬眉吐气,回到家乡把当年羞辱他的地痞给“羞辱”了一顿。
说真的,我真觉得胆小鬼韩信把当年羞辱他的地痞找回来做官纯粹是羞辱人家。要是我的话,我就干脆假装从来没有这回事儿,即使走到街上打个照面,也假装没看见或者说些“今天天气真好哈哈哈哈”之类的话。当然了,再反过来说,当年的那个地痞如今当上了小官,可能根本不会认为是对他自己的羞辱吧?
  我在开篇提到“功狗”时,曾经说过这个人长于进取,疏于自保。客观地说,刘邦之所以能够打败天下,用他自己的话,几乎大半个江山都是韩信给他打下来的。但是,韩信最后却死于刘邦之手,这是令人很惋惜的事情。更客观点说,韩信之死其实很多成分上但是这并非主要因为他的自保谋略不够高明——所谓“生死一知己,成败两妇人”,谁又能想到,当初成全自己功名的生死哥们萧何会出卖自己呢;谁又能想到,当初激励自己的是一个仁慈的老太太,最后毁了自己的竟是一个凶悍的老太太呢?而且,在临被算计之前,他确实也挣扎过,但是,还是那句话,人算不如天算,韩信的结局,仿佛就是已经写好的程序一样,必然如此,必然崩溃。
  韩信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到叱咤风云的楚王,再到身死家灭,其职业生涯之壮丽多姿,其命运轮回之辗转迤逦,令人几多唏嘘,几多感慨。人虽已矣,但是他和刘邦当年君臣龙虎际会共定江山的故事,必将历代相传,传为美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帝解释和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