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58同城邮箱登陆登陆授权成功又说网络连接断开什么意思

关于创业的一切
早晚报、一周热文、嗅评
生活方式、文化思潮与八卦
社交关系与流量无法解决58同城的两大痛点
昨日(6月27日)晚间, 58同城突然发布公告称,已经获得了腾讯控股有限公司7.36亿美元投资,腾讯将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向58认购买36,805,000股A类和B类普通股,在本次交易完成后,腾讯控股获得58同城完全摊薄后19.9%的股份 。据悉,根据本次战略投资,58将有机会获得来自腾讯QQ、 微信、QQ.com以及QQ浏览器等各个平台的流量, 进一步加强在本地服务领域的地位。此外,腾讯会在上述平台整合58的本地服务,令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工具发现推荐商户,并与商户和其他用户更好的交流, 从而帮助58进一步扩大用户基数,提升用户体验。流量入口其实根本就是个伪命题腾讯入股58这无疑是是继京东和大众点评后,腾讯又一次在电商和O2O领域的大手笔投资。我们在分析58这笔交易之前,应该先来看看京东和大众点评在被入股后是否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先说京东,在此前刚过去不久的京东618电商节,腾讯入口为京东带来的订单量有多大呢,著名自媒体开八用了两个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并得出腾讯入口其实只为京东带来了不到7%的订单量,远远低于此前预期。其一,京东下单量同比增长100%,来自移动端的下单量占总体比例约为25%。其二,京东2014年第一季度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机端下单占比已达18%。对此现象,其实我在《微信“购物”入口终将难成大器》一文中早有预判,对于电商人群来说,移动端和PC端的用户行为是无法割裂的,在移动端已经购买了相应的商品,那么在PC端肯定不会再去购买,反之也成立,这是竞争关系。腾讯为京东提供的移动购物入口可能会和京东自己PC上的网站形成左右手互博的问题。京东虽然依靠微信入口获得了大量移动端的用户,但这些用户本来就是自己PC端的用户,而他们通过移动端进行大量消费行为后,京东需要额外的支付给腾讯一笔渠道费用。再说大众点评,据团800统计,2014年4月国内团购市场成交额为48.4亿元,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102.5%;大众点评团从11.04亿元增长至11.05亿元,环比增长0.09%;美团从23.93亿元增长至24.14亿元,环比增长0.8%。2014年5月国内市场成交额为54.6亿元,环比增长12.8%,同比增长122.0%;大众点评团增长至12.05亿元,环比增长9.05%;美团增长至29.06亿元,环比增长20.4%。我们从上面上面的数据其实可以看到,大众点评在获得腾讯流量支持后,成交额增速不仅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美团,甚至于连行业平均水平都没有达到。如果我之前的文章《大众点评慢增长,微信入口论破灭》可能由于数据不足或者正处于整合期而可能存在误差,但腾讯入股大众点评已经接近4个月后,仍然没有实质性的飞跃,这不得不令人怀疑腾讯的入口流量效应了。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正在瓦解腾讯苦心经营的生态圈系统,腾讯帝国在PC端的控制力,无法迁移到移动端。在PC端用户的一切都是围绕在腾讯的生态体系中,而在移动端却被一个个app所分流,具体到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我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独立团购app。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在移动互联网未爆发之前尚能存活下去的QQ团购、高朋团,在微信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一入口时,反而不行了。社交关系无法解决58同城的两大痛点在5月22日,58同城公布2014Q1财报中显示, 58同城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两方面:付费会员和在线推广。目前,58同城付费会员数量已超过44万,同比增长85%,为58同城贡献了2750万美元的营业收入。同时,在线推广收入2050万美元,较2013年同期增长了146.8%。作为国内分类信息网站佼佼者的58同城,在成功登陆美股后,某种程度上已经和竞争对手赶集网拉开了巨大的差距,58同城的估值也水涨船高中,但我曾经提出的两大痛点直至今日却仍然没有解决。1.信用缺失带来的重模式58同城上的用户存在信用缺失问题,这使得58同城需要在数据质量监测方面投入巨额的成本。而对比其美国同行,Craigslist目前其在全球50多个国家都有分站,年营收超过3亿美元,人员直到现在也只有30多人,而这30多人的主要任务竟然是反垃圾。58同城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曾显示,58同城有员工3500 人,以每人年薪 5万,则达1.75 亿元,而这只是相对保守的人员成本估计。2.流量匮乏换来的高成本58同城网的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生活服务企业,例如搬家公司、家政、房产等。58的商业模式归根到底还是一笔流量生意,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高,58同城广告投入也越来越大。一旦停止广告轰炸,流量很快就会大幅度下降。姚劲波曾表示“58的市场费用在行业里排在第一二,推广费用可能仅次于京东商城。但既然是要做一个平台,投入是需要的。” 不过随着58同城上市后,盈利的包袱使其不得不减少市场投放费用,而这直接导致了其流量的严重下滑。一方面,对于分类信息网站来说,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并不是同类,而是来自搜索引擎带来的竞争,对中国用户来说对信息的需求绝大多数还是通过搜索引擎来完成。在58同城投入腾讯怀抱后,其竞争对手赶集网是否会接下来获得百度的流量支持而壮大这里存在很大的可能性。而另一方面,腾讯体系内部的流量并不是可以无偿提供给合作方,就连腾讯内部的产品都无法轻易获得,在社交中产生的流量没有目的性,是否能和58同城产生联动效应也存在质疑。流量是结果,服务其实才是根本流量是果,不是因,是先有创新和革命性产品,,自然就会有流量。流量是一个平台成功的必要条件,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条件,我们往往夸大了流量入口效应,却忽略了服务才是根本的实质。当年淘宝打败易趣的时候,有没有流量?拍拍当年的流量很厉害,有QQ导入,为什么流量没能成为决定性因素?唯品会和聚美刚开始有流量吗?这些淘宝都在做,流量都远远大于他们,他们也没有品牌背书,为什么就做起来了呢?我们总是强调了有流量才有用户,但却一直忽略了一点,入驻的商家也是可以创造流量的。流量可以通过广告一次性获得,但想要持续性获得流量,那就需要靠网站自身实力足够强,能够解决客户的痛点,或者说有独一无二的竞争力。这样才能通过广告获得相辅相成的增长,如果只是靠广告,没自身特点和竞争力是没用的。淘宝打败易趣,最关键是淘宝提出免费策略,开店免费,易趣开店要不少钱。使得店家愿意去淘宝开店,淘宝再通过大量广告带来流量,使得商家获得生意,慢慢的就打败了易趣。 淘宝一开始没流量,他可以通过广告来获得流量。但是他必须在网站上的产品和价格比易趣优秀,才留得住客户。 正好,淘宝通过免费开店使得网站的产品丰富度和价格都比易趣好。才使得淘宝胜出。——本段引用自雪球用户梁宏无论是京东、大众点评、58同城都面临了来自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这不是简单的腾讯提供一个流量入口就可以解决的,如果寄希望于可以坐享腾讯巨大的社交流量就能轻而易举的获得成功,那么这样的成功肯定没有未来。在我看来,最关键的地方还是在于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微信公众号:太保乱谈)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36543/1.html
后参与评论
赞同文章观点,我的几个观点:1.这次入股58,腾讯是花了高价的,官方申明是58同城有机会得到流量入口,但是并没有把流量入口进行现金估值计入收购股份的现金当中;2.京东在618活动当中力推自己的移动端,刘强东姚劲波他们很清楚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个人认为他们会把腾讯做为一个缓冲而已;3.从腾讯角度来看,现在携移动APP王者气势,挥舞着流量入口的概念,通过入股形式把流量批发出去,这是贩卖流量最快捷的方式,同时为自己在各行业布局服务;接下来,流量会慢慢免费。4.有消息称,接入微信支付的第三方APP可以使用微信账号登陆;我想说的是,这种方式登陆和从微信入口登陆京东有什么区别?仔细想下,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腾讯正在以微信账号登陆第三方APP的方式免费分发流量给第三方。至于为什么我说未来的流量会免费,话题太大,有兴趣留言给我!5.腾讯走一步算到后面两三步,京东吃亏最大的;在流量免费趋势来临的时候,他一步步套现离场,等腾讯像京东蒉莺春说:“新拍拍三年不靠广告挣钱”的时候,有很多像58、京东这样的公司的股份抓在腾讯手里了
回复 :往下面看我在其他的回复中有写,流量免费是站在平台角度和整个平台的生态去看的,站在卖家角度来看,今后免费的自然流量会多,但是那些稀缺的广告位可能会越来越贵。//@lily3e:不明觉厉,流量如何免费?为啥免费?请赐教
不明觉厉,流量如何免费?为啥免费?请赐教
你的第一点,“同样商品无数个商家在卖”,所以从这个竞争的角度来看流量会贵,这种推断方法我是赞同的;但是从全局来看,为什么同样商品有无数个商家在卖?为什么有无数个商家进入平台,那是因为流量越来越便宜。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进入淘宝的商家是因为线下的原因,那么现在线上线下趋于一体的时候形势变啦。你的第二点,我同意,我看不出这点和我的观点有什么太大的冲突!但是你要知道一个平台如果连像样的商家都没有,怎么会有客流量呢?这点和现实世界的商业街不同的,现实世界的商业街可能附近有大型公司、大的社区有天然的客流,客流可以先于商户存在;电商平台就不是这样的,只要这个平台把商家招商进来,在上面好好经营,就会有客流,平台的客流是商家这个群体带来的,不是先于商家存在的。你的第三点,“流量是越来越贵”;其实这点很简单,问问淘宝上哪些小卖家,如果流量越来越贵,他想不想去进驻淘宝!如果淘宝上的小卖家数量呈减少趋势,平台的整体客流量会不会减少?平台会不会愿意看到这个情况?其实现在对于平台来说,有新的盈利点出现了,卖流量的盈利方式会逐步退出!说明一点,今后的广告位可能会越来越贵,这不矛盾,我说的流量免费,就是平台分配客流量会越来越公平,整体上被平台拿来卖的流量比例会变少//@俊世太保:我觉得你的回答中,其实是有三个致命的缺失。其一、商家是可以获得平台免费提供的自生内部流量,但这只是极少数关于这点我不否认,很多商家可能没有从来打广告,只是因为用户的主动检索行为,从而获得了大量的曝光,进而拥有了可观的成就量。但这里有个问题是,这种类似于搜索SEO的行为注定只有少部分优质商家获得青睐。淘宝流量很大吧,但是同样商品无数个商家在卖,大部分商家注定没生意。流量肯定会只集中在一部分优质商家那里,所以淘宝开店盈利大赚肯定是少数(为了生态考虑,平台也会让这些优质商家排名靠前)但因为数量足够少,所以不具备代表性。绝大多数商家还是需要花费流量成本,获得不了免费流量。这其实和现在的应用商店推荐游戏的机制一样,不少游戏会因为品质有保证,从而获得官方推荐的免费流量,但一款游戏被推荐的背后,更多的是数千款没有被推荐的游戏。其二、商家是可以为平台带来可观的流量,但平台这么多为什么非要你带?如果平台不能给商家提供流量,商家凭什么会来重视你这个店。如果商家有很多流量,像天猫一样,商家自己都会想破脑子去做好这家店。所以平台能否做好的根本是否有大量引流。没流量,哪个商家会重视。就像一个偏远的商场,招来了商家,最终生意很差,没人流,商家自然走的走,存在的也是没价值了。所以一个平台能否坐享商家带来的流量红利,首先的前提是必须看平台是否能为商家带来流量,预先取之必先予之,而这个流量对平台来说是需要花费很大成本的,天猫是靠淘宝引流的, jd的第三方是靠jd自营引流的,当当主要是靠图书的重复购买率引流的。这些是很难为商家免费提供的,而且就像第一点所说的那样,只有少部分商家能够享受到这种红利。至于你说的“新拍拍三年不靠广告挣钱”这句,恰恰就是因为平台不具备什么影响力,不能为商家带来流量,无奈之下作出的选择而已。其三、未来的流量不是走向免费,而是越来越贵就像你所说的那样,移动端因为屏幕大小的局限性,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化的广告变得越来越重要,商家的广告效率其实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流量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大,因为同样的流量带来的成就量数倍于PC端。平台提升效率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不是说为了学习雷锋帮助商家。现在这个趋势其实已经出现了,在PC端你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推广你的产品,但到移动端这些传统的推广方式已经变得不再适宜,你将变得更加依赖平台。现在获取用户的成本是变得越来越高,而不是说趋向于免费。不过因为用户ARPU值的提升,商家其实还是可以接受。//@楼兰薇妮:1.什么是流量免费?现在在淘宝天猫的卖家,要有客流到店,很大程度上要投广告(钻展、直通车之类)。这就是卖家和平台形成客流量买卖关系。对于淘宝买家来讲,他去平台找一个东西(各种方式),最后找到了并购买了,那么整个这件事情的过程和结果,被平台把握了主动权(不能说具体某个人买东西的行为被平台左右了,按照大数原则这个行为被平台主导了)。那么流量免费就是把消费的主动权还给买家,让买家卖家自然对接,抽出揩油的手。2.移动购物趋势的特点:手机购物屏幕比PC小,用户的时间更为碎片,能不能做到搜出来的结果就是顾客想要的很重要的、能不能让需求和商品快速对接也是很重要的。既然是这样,商品本身各种属性是否切合需求成为重点,那么广告退而其次。(屏幕小了,广告位少也是硬性的)3.O2O有种模式是这样的:线下有实体店,线上有网店,通过软件打通线上和线下的库存、顾客等等。在这种模式中,线下往线上导流会出现的,对于这些商家来讲,我给你平台(也是自己的线上的店)从线下导流上去,如果线上的流量不能相对便宜的来到我们网店,我为什么要导流给你平台?利益上的东西大家都懂得。所以京东便利店O2O能不能做成,就看京东能不能给便利店带来线上的流量。4.从全局来看,卖家和买家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这些客流量本身属于这些卖家的。一定时期内,平台提高了买卖对接效率应该赚钱,但是形势变了,平台慢慢阻碍买卖高效对接了5.平台免费流量的动力!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那个平台先免费,那个平台流量越来越大。O2O、大数据、互联网金融这些都是比线上卖流量的利润要大很多,如果一个平台,卖家赚不到钱,不玩了,他O2O怎么玩?大数据怎么玩?互联网金融怎么玩?在这个目标吸引下大家竞争加速进程。京东蒉莺春说:“新拍拍三年不靠广告挣钱”,腾讯也在加紧批发流量出去,阿里把卖流量部分的电商上市出去,大家都在朝这个方向走。6.如果流量不往免费的方向走只有可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流量越来越贵,可能短期来说对平台有利,卖家买家、线下等各方受损,平台死期也不远;唯有往免费的方向走才能解开局面
回复 :我觉得你的回答中,其实是有三个致命的缺失。其一、商家是可以获得平台免费提供的自生内部流量,但这只是极少数关于这点我不否认,很多商家可能没有从来打广告,只是因为用户的主动检索行为,从而获得了大量的曝光,进而拥有了可观的成就量。但这里有个问题是,这种类似于搜索SEO的行为注定只有少部分优质商家获得青睐。淘宝流量很大吧,但是同样商品无数个商家在卖,大部分商家注定没生意。流量肯定会只集中在一部分优质商家那里,所以淘宝开店盈利大赚肯定是少数(为了生态考虑,平台也会让这些优质商家排名靠前)但因为数量足够少,所以不具备代表性。绝大多数商家还是需要花费流量成本,获得不了免费流量。这其实和现在的应用商店推荐游戏的机制一样,不少游戏会因为品质有保证,从而获得官方推荐的免费流量,但一款游戏被推荐的背后,更多的是数千款没有被推荐的游戏。其二、商家是可以为平台带来可观的流量,但平台这么多为什么非要你带?如果平台不能给商家提供流量,商家凭什么会来重视你这个店。如果商家有很多流量,像天猫一样,商家自己都会想破脑子去做好这家店。所以平台能否做好的根本是否有大量引流。没流量,哪个商家会重视。就像一个偏远的商场,招来了商家,最终生意很差,没人流,商家自然走的走,存在的也是没价值了。所以一个平台能否坐享商家带来的流量红利,首先的前提是必须看平台是否能为商家带来流量,预先取之必先予之,而这个流量对平台来说是需要花费很大成本的,天猫是靠淘宝引流的, jd的第三方是靠jd自营引流的,当当主要是靠图书的重复购买率引流的。这些是很难为商家免费提供的,而且就像第一点所说的那样,只有少部分商家能够享受到这种红利。至于你说的“新拍拍三年不靠广告挣钱”这句,恰恰就是因为平台不具备什么影响力,不能为商家带来流量,无奈之下作出的选择而已。其三、未来的流量不是走向免费,而是越来越贵就像你所说的那样,移动端因为屏幕大小的局限性,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化的广告变得越来越重要,商家的广告效率其实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流量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大,因为同样的流量带来的成就量数倍于PC端。平台提升效率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不是说为了学习雷锋帮助商家。现在这个趋势其实已经出现了,在PC端你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推广你的产品,但到移动端这些传统的推广方式已经变得不再适宜,你将变得更加依赖平台。现在获取用户的成本是变得越来越高,而不是说趋向于免费。不过因为用户ARPU值的提升,商家其实还是可以接受。//@楼兰薇妮:1.什么是流量免费?现在在淘宝天猫的卖家,要有客流到店,很大程度上要投广告(钻展、直通车之类)。这就是卖家和平台形成客流量买卖关系。对于淘宝买家来讲,他去平台找一个东西(各种方式),最后找到了并购买了,那么整个这件事情的过程和结果,被平台把握了主动权(不能说具体某个人买东西的行为被平台左右了,按照大数原则这个行为被平台主导了)。那么流量免费就是把消费的主动权还给买家,让买家卖家自然对接,抽出揩油的手。2.移动购物趋势的特点:手机购物屏幕比PC小,用户的时间更为碎片,能不能做到搜出来的结果就是顾客想要的很重要的、能不能让需求和商品快速对接也是很重要的。既然是这样,商品本身各种属性是否切合需求成为重点,那么广告退而其次。(屏幕小了,广告位少也是硬性的)3.O2O有种模式是这样的:线下有实体店,线上有网店,通过软件打通线上和线下的库存、顾客等等。在这种模式中,线下往线上导流会出现的,对于这些商家来讲,我给你平台(也是自己的线上的店)从线下导流上去,如果线上的流量不能相对便宜的来到我们网店,我为什么要导流给你平台?利益上的东西大家都懂得。所以京东便利店O2O能不能做成,就看京东能不能给便利店带来线上的流量。4.从全局来看,卖家和买家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这些客流量本身属于这些卖家的。一定时期内,平台提高了买卖对接效率应该赚钱,但是形势变了,平台慢慢阻碍买卖高效对接了5.平台免费流量的动力!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那个平台先免费,那个平台流量越来越大。O2O、大数据、互联网金融这些都是比线上卖流量的利润要大很多,如果一个平台,卖家赚不到钱,不玩了,他O2O怎么玩?大数据怎么玩?互联网金融怎么玩?在这个目标吸引下大家竞争加速进程。京东蒉莺春说:“新拍拍三年不靠广告挣钱”,腾讯也在加紧批发流量出去,阿里把卖流量部分的电商上市出去,大家都在朝这个方向走。6.如果流量不往免费的方向走只有可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流量越来越贵,可能短期来说对平台有利,卖家买家、线下等各方受损,平台死期也不远;唯有往免费的方向走才能解开局面//@不鸣三年!:基本都认同,就是流量免费这个不是很理解望指点。
1.什么是流量免费?现在在淘宝天猫的卖家,要有客流到店,很大程度上要投广告(钻展、直通车之类)。这就是卖家和平台形成客流量买卖关系。对于淘宝买家来讲,他去平台找一个东西(各种方式),最后找到了并购买了,那么整个这件事情的过程和结果,被平台把握了主动权(不能说具体某个人买东西的行为被平台左右了,按照大数原则这个行为被平台主导了)。那么流量免费就是把消费的主动权还给买家,让买家卖家自然对接,抽出揩油的手。2.移动购物趋势的特点:手机购物屏幕比PC小,用户的时间更为碎片,能不能做到搜出来的结果就是顾客想要的很重要的、能不能让需求和商品快速对接也是很重要的。既然是这样,商品本身各种属性是否切合需求成为重点,那么广告退而其次。(屏幕小了,广告位少也是硬性的)3.O2O有种模式是这样的:线下有实体店,线上有网店,通过软件打通线上和线下的库存、顾客等等。在这种模式中,线下往线上导流会出现的,对于这些商家来讲,我给你平台(也是自己的线上的店)从线下导流上去,如果线上的流量不能相对便宜的来到我们网店,我为什么要导流给你平台?利益上的东西大家都懂得。所以京东便利店O2O能不能做成,就看京东能不能给便利店带来线上的流量。4.从全局来看,卖家和买家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这些客流量本身属于这些卖家的。一定时期内,平台提高了买卖对接效率应该赚钱,但是形势变了,平台慢慢阻碍买卖高效对接了5.平台免费流量的动力!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那个平台先免费,那个平台流量越来越大。O2O、大数据、互联网金融这些都是比线上卖流量的利润要大很多,如果一个平台,卖家赚不到钱,不玩了,他O2O怎么玩?大数据怎么玩?互联网金融怎么玩?在这个目标吸引下大家竞争加速进程。京东蒉莺春说:“新拍拍三年不靠广告挣钱”,腾讯也在加紧批发流量出去,阿里把卖流量部分的电商上市出去,大家都在朝这个方向走。6.如果流量不往免费的方向走只有可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流量越来越贵,可能短期来说对平台有利,卖家买家、线下等各方受损,平台死期也不远;唯有往免费的方向走才能解开局面//@不鸣三年!:基本都认同,就是流量免费这个不是很理解望指点。
不吝赐教,尤其是流量免费这块,我不是很认同1.腾讯作为上市公司,不可能把流量免费提供别的上市公司,这属于直接的利益输送。要知道百度占有去哪儿超过60%的股份,去哪儿想要买百度的流量仍然需要花钱,而且也没有比市场上的价格更便宜。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很多,如果便宜那就算是利益输送侵犯了百度股东的权益,如果贵那就算是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2.腾讯的流量确实够多,但是变现的话,为什么不拿去给游戏变现,这块产生的价值其实更高
不鸣三年!:
基本都认同,就是流量免费这个不是很理解望指点。
一句话,我有平台我有钱。这段时间中国互联网业界的大笔收购不断,主角就是阿里和腾讯。如果是阿里的收购是全方位全产业覆盖式布局,那么腾讯可以说是借用微信的平台属性,专注于移动互联网。腾讯现在的市值是1400亿美元,帐上也有着巨额的现金。要知道现金如果没有收益是等同于亏钱的,因此腾讯自然会拿钱来投资。其实移动互联网的概念虽然大,细分也就是这几类:入口上腾讯有QQ,微信和买来的搜狗;电商方面有京东;O2O是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京东不可谓不重视,因此先投点评后又入股58。简单分析一下58的模式,感觉结构上还是不错的。由分类信息入手,逐渐进入房产、二手交易、招聘、景点门票等业务。这一块的蛋糕其实不算太大,但是战略位置不容小觑,而且像58这样做大之后就是大有可为。估计很快腾讯就会给58一个微信接口,同时58会开始接入一些腾讯系的业务,例如点评的团购,同程的门票,如果能协力打造生态圈的话,其实未来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从58的意义上讲,能与腾讯联姻更是意义非凡,首先是极其稀缺的微信接口,这对于入口要求极高的分类信息平台至关重要。其次,58现在的盈利模式仍然是以广告为主,而与傍上腾讯之后,自然可以探究更多的盈利模式。但是话又说回来,其实现在微信的生态系统已经有点太大太杂了,早已不是一个纯粹的社交工具了。如果腾讯过分强调应用生态上的全覆盖,那么失去了稀缺性的微信一级接口也会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如果不出意外,腾讯在这一领域的收购也应该接近尾声了。
腾讯擅长做产品,小步迭代,强在用户体验。腾讯爱闭环,不爱搞开放,缺乏盟友。这两点决定了腾讯不擅长做资源整合。而搜索、电商、视频、本地生活服务,都需要资源整合,其内容都不是自己生产的,而且别人的内容,你来整合运用。这一点腾讯特别不擅长。腾讯所熟悉的产品领域是闭环系统,100%控制用户体验,聊天、游戏、邮箱都如此。但分类信息网站是开放系统,平台只能控制前半端用户体验,无法保证后半端比如物流和售后。若不撬动足够多资源共同发力,就很难保证全链条的用户体验。再推深一层,腾讯擅长做的是小生意,向Customer收费,阿里擅长做的是大生意,向Business收费。所谓小生意,就是产品生意,ROI要算清楚,投入产出的对应很强、很直接。但大生意,也就是媒体生意、营销生意,就是投入产出的一一对应性不强。媒体和营销是品牌驱动,品牌需要临界点,临界点需要一次性投入。大生意,要大思考,靠大规划,有时候甚至靠sense。58同城也是面向企业收费,和腾讯的基因严重不符,这笔交易所以我不看好
一直怀疑微信的价值被高估了,其实就是另一版的移动QQ罢了腾讯真是把自身多年积累的流量、威望贩卖的彻彻底底,豪取半个互联网,占了大便宜了
58的商业模式介于传统商业和互联网商业之间,不先自我革命,再多的流量入口和流量导入,只会使自己衰落得更快。
33250laile:
假信息和假交易必须能够随着用户的参与度增加,而不断减少,即平台能够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淘宝的成功即是这样的成功(严格意义上讲,是部分成功)。而现在的58,营收甚至依赖于广告商和合作伙伴故意放出的假信息和假交易!用户体验不好如何能够长久?
33250laile:
假信息和假交易必须能够随着用户的参与度增加,而不断减少,即平台能够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淘宝的成功即是这样的成功(严格意义上讲,是部分成功)。而现在的58,营收甚至依赖于广告商和合作伙伴故意放出的假信息和假交易!用户体验不好如何能够长久?
58同城这些年就没做出任何一个拿得出手的移动端产品。创新能力太差了,一直守着自己的城,迟早被各种垂直类产品瓜分掉。剩下一堆不赚钱的玩样。
确实如此,最挣钱的招聘、旅游、房产现在就面临很多垂直领域的竞争者,有的甚至市值已经超过58同城了,这是值得深思的地方
确实如此,最挣钱的招聘、旅游、房产现在就面临很多垂直领域的竞争者,有的甚至市值已经超过58同城了,这是值得深思的地方
首先,有一种观点认为腾讯入股58是为了狙击准备上市的阿里的病急乱投医。其实这根本就是玩笑话,腾讯断然不会这么幼稚,而且入股58跟狙击淘宝根本就没关系,腾讯搞电商搞了这么多年都没什么起色,不会因为一个58就改观。其次,我认为,腾讯收购58更多的是为了微信的商业化做准备,现在微信的商业化只能算是尝试,并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微信的商业化不会是淘宝的C2C,也不会是京东的B2C,而最佳方案就是B2B2C,腾讯收购58,就是为了这第二个B,也就是58上数百万家的线下生活服务商,什么通下水道的,搬家的,刮大白的,租房子的,同时,腾讯也将间接拥有一支NB的线下商户拓展团队。虽然腾讯之前入股了大众点评,但大众点评偏向餐饮和娱乐,而58更屌丝一些,几乎所有生活服务领域58都在做,其二手买卖,租房,搬家,线下小型生活服务做的最棒。最后,腾讯入股58,其实可以看做,微信的按钮里又要多了一个生活服务入口-----58同城,这估计又是以流量+部分现金的方式入股的58,58融入微信后,以后微信的用户可以直接调取58服务使用,和滴滴打车京东大众点评一个道理,但我感觉58的战略价值更大。回头看QQ的商业化路径,其最成功的其实就是变成人们生活沟通、工作沟通、线下小商家们的第三只手,第二张嘴,微信是想要成为移动端的QQ,使其在移动端连接一切。有了58同城这个最屌丝也是最接地气的出口,想必微信的商业化和人们对微信的依赖会进一步加深,真正成为中国人生活、工作、商业的移动端第一延伸工具。
微信的美好光环可能在慢慢变得骨感了!
作者没有把腾讯入股58的原因说清楚,这里我补充一下吧1.完善生态圈,点评、京东、滴滴、乐居、... 腾讯的圈子越来越接地气了,更o2o,即使不用QQ、微信,你每天都可能接触到腾讯系应用;2.继续验证微信入口,继游戏、网购、公众号广点通后继续在本地分类领域探寻生态圈,微信正在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3.58上的企业基本都不是拥有强大资金实力或国际背景的大企业,而是千万中小商家,这些商家理应对腾讯的轻量级企业解决方案更来电,特别对rtx是一针强心剂,58帮帮已经铺好路了;4.58的每个类目都有很强的垂直生意可以做,为腾讯未来在垂直领域的收购铺路。
互联网是创新迭代的,电商尝试与微信合作,也无可厚非,新模式总是在摸索中找到最合适的新形态,也许几经迭代,又有新模式出现呢。关键不是微信是否适合去做电商的流量的入口,而是用户是否觉得以微信为入口去购物更方便、体验更好,能否形成新的用户购买习惯恐怕才是关键。
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这绝壁是自打脸。LOW到泥土里了。
乡民观点:我打零工,跟商业不沾边,看到这篇文章是路过。互联网的趋势都是往手机移动发展没差了,微信加京东,就是直接在微信上可以购买京东的东西,大部分会在京东买东西的人手机本身也有一个京东APP,乡民看来就是微信帮京东打了个大广告。接下来是58同城,我是三线城市下的,58同城我没用过,当然不代表别人不用,只能说是我落后。小城市要发布消息上个本地门户网站就够了,随便发一条正常消息都有上千的阅读。因为发个分类信息我不可能把赶集网、58同城、百姓网等都发个遍,还要考虑那个效果好。那么微信加58同城,意思说跟京东一样,在微信发个消息就可以发布到58,这样来说还是很便民的,至少我会试试用,就写到这,其它流量、成本、渠道、价值之类的看不懂。
&对于电商人群来说,移动端和PC端的用户行为是无法割裂的,在移动端已经购买了相应的商品,那么在PC端肯定不会再去购买&这算什么****逻辑,,
腾讯是一家上市公司,追求业绩,擅长短期的运动作战,没有扎实做技术的基因。58同城、京东同样也是上市公司,双方的利益其实高度不一致。腾讯希望他们能帮助自己实现微信平台化服务,而58和京东希望腾讯能够尽快提供入口,导入流量,获得价值最大化。出发点从一开始就不同,至于大众点评马上也要上市了,感觉腾讯可能套现后就会不管不顾了。唯一起到整合作用的还就是搜狗,因为短期内没有上市计划!!
大家都在摸索,没人会把自己的性命孤零零赌在腾讯上!
1、腾讯的微信商业化在以游戏为代表的娱乐之后,微信公众账号为代表的媒体之后,正在逼近第三步,以电影票、外卖、订餐、团购、打车等领域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尤其是类似于家教、搬家、租房等其实高度需要社交关系和人的纯服务,绝对是微信商业化最理想的生态,而致力于开拓更多垂直服务B2C的58无疑是腾讯最理想的合作伙伴。2、连接人和服务。一个合理的“生态公司”,应该将自己的敏感的触角伸到各个角度。看看腾讯最近的三大投资:京东、点评、58。他们无疑都是重公司,他们没有一个不是拥有强大线下队伍的。腾讯终于意识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与这些接地的重公司联盟,才能上接流量用户,下接产业。这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的融合典范。3、力图构建“自己的中间页”。这其实与百度思路一脉相承,所谓中间页类似于T字形布局,大巨头将流量过渡给小巨头,小巨头再分给下游的更加垂直细分的领域创业者,一个产业协同分工的生态在中国互联网开始形成,其实这是一个好现象,巨头再也不通吃整条产业链的价值了,他们在事实上认可了不同的公司对不同产业链条的控制,也就是“做多少事,赚多少钱”。
微信的价值不在于导流量,可能微信的价值还没有真正体现!也可能微信的价值确实被高估了!
----&流量是果,不是因,有创新和革命性产品,,自然就会有流量。.......我们往往夸大了流量入口效应,却忽略了服务才是根本的实质&
资深的哈哈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ip58同城登陆 的文章

 

随机推荐